CN110709472B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9472B
CN110709472B CN201880036383.4A CN201880036383A CN110709472B CN 110709472 B CN110709472 B CN 110709472B CN 201880036383 A CN201880036383 A CN 201880036383A CN 110709472 B CN110709472 B CN 110709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acid
polyamide resin
film
w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63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9472A (zh
Inventor
竹内绚哉
薮直靖
佐野英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66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24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66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22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187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0408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Corp filed Critical Ub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09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9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得到改善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本发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且包含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前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0.1~10质量%、前述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8质量%。本发明所述的脱模薄膜包含上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Description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得到改善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背景技术
网球、羽毛球的球拍框架、高尔夫球杆、鱼竿等出于轻量化的目的,其内部为中空。作为制造内部为中空的管状结构物的方法,已知有内压成型法。内压成型法中,例如在管状的薄膜的周围卷绕预浸料,边对管内部施加高压力边将周围的预浸料成型后将管取出,由此得到内部为中空的管状结构物。作为管状的薄膜,使用聚酰胺薄膜。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纤维强化塑料制管状体,其为在纤维强化塑料层的内侧具有热塑性薄膜的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热塑性薄膜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球拍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具成型来制造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中空的球拍框架,在模具内加热成型时使用的内压填充用的挠性管的表面预先形成由有机硅聚合物或氟系聚合物形成的脱模层,成型后将该挠性管从框架中取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381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44424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试图将由聚酰胺薄膜形成的管从成型后的管状结构物中取出时,有时会发生破损,要求改善脱模性。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得到改善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脱模薄膜,
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且包含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
其中,前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0.1~10质量%,
前述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8质量%。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得到改善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树脂以内酰胺、氨基羧酸、或由二胺与二羧酸形成的尼龙盐作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溶液聚合、固相聚合等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或共聚而得到。
作为内酰胺,可举出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十一烷内酰胺、十二烷内酰胺、α-吡咯烷酮、α-哌啶酮等。作为氨基羧酸,可举出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9-氨基壬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另外,作为构成尼龙盐的二胺,可举出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十三亚甲基二胺、十四亚甲基二胺、十五亚甲基二胺、十六亚甲基二胺、十七亚甲基二胺、十八亚甲基二胺、十九亚甲基二胺、二十亚甲基二胺、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甲基-1,8-辛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5-甲基-1,9-壬二胺等脂肪族二胺;1,3-环己基二胺、1,4-环己基二胺、1,3-环己基二甲胺、1,4-环己基二甲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丙烷、5-氨基-2,2,4-三甲基-1-环戊烷甲胺、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基甲胺(异佛尔酮二胺)、双(氨基丙基)哌嗪、双(氨基乙基)哌嗪、降冰片烷二甲胺、三环癸烷二甲胺等脂环式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等芳香族二胺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另一方面,作为构成尼龙盐的二羧酸,可举出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二环己烷甲烷-4,4’-二羧酸、降冰片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4-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对于聚酰胺树脂,可以将自这些内酰胺、氨基羧酸、或由二胺与二羧酸形成的尼龙盐衍生的均聚物(均聚聚酰胺)或共聚物(共聚聚酰胺)以各自单独或混合物的形式来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具体例,可举出: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十一烷内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烷内酰胺(聚酰胺12)、聚己二酰乙二胺(聚酰胺26)、聚己二酰丁二胺(聚酰胺4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壬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9)、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十一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1)、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T)、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I)、聚六氢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T(H))、聚己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6)、聚壬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9)、聚癸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0)、聚十二烷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2)、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聚对苯二甲酰三甲基己二胺(聚酰胺TMHT)、聚六氢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H))、聚萘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N)、聚己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6)、聚壬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9)、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酰胺10T)、聚六氢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酰胺10T(H))、聚萘二甲酰癸二胺(聚酰胺10N)、聚己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6)、聚壬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9)、聚癸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0)、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T)、聚六氢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T(H))、聚萘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N)、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6)、聚辛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8)、聚壬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9)、聚癸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0)、聚十二烷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12)、聚对苯二甲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T)、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I)、聚萘二甲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N)、聚十二烷二酰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聚酰胺PACM12)、聚对苯二甲酰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聚酰胺PACMT)、聚间苯二甲酰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聚酰胺PACMI)、聚十二烷二酰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聚酰胺二甲基PACM12)、聚己二酰异佛尔酮二胺(聚酰胺IPD6)、聚对苯二甲酰异佛尔酮二胺(聚酰胺IPDT)(以上、均聚聚酰胺)及使用这些原料单体的聚酰胺共聚物(共聚聚酰胺)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考虑到得到薄膜的耐热性、机械强度、透明性、经济性、获取的容易性等,聚酰胺树脂优选为选自由如下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构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由己内酰胺衍生的单元(己内酰胺单元)、由六亚甲基二胺与己二酸衍生的单元(己二酰己二胺单元)、及由十二烷内酰胺衍生的单元(十二烷内酰胺单元)。具体而言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与聚酰胺66的共聚物,以下的共聚物也以同样方式记载)、聚酰胺6/69共聚物、聚酰胺6/610共聚物、聚酰胺6/611共聚物、聚酰胺6/612共聚物、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6/66/12共聚物、聚酰胺6/6T共聚物、聚酰胺6/6I共聚物、聚酰胺6/IPD6共聚物、聚酰胺6/IPDT共聚物、聚酰胺66/6T共聚物、聚酰胺66/6I共聚物、聚酰胺6T/6I共聚物、聚酰胺66/6T/6I共聚物、聚酰胺MXD6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6/IPD6共聚物、聚酰胺6/IPDT共聚物、聚酰胺6/66/12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6/66/12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聚酰胺树脂由均聚聚酰胺与共聚聚酰胺形成时,对于均聚聚酰胺与共聚聚酰胺的配混比例,优选均聚聚酰胺/共聚聚酰胺(重量比)为20/80~98/2,更优选为30/70~95/5,进一步优选为40/60~90/10。
根据JIS K-6920测得的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2.5~4.5。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为前述的下限值以上时,得到的聚酰胺薄膜的机械性质良好。另一方面,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为前述的上限值以下时,熔融时的粘度变低,薄膜的成型变得容易。
该聚酰胺树脂可通过将前述聚酰胺树脂的原料在胺类的存在下通过熔融聚合、溶液聚合、固相聚合等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或共聚而制造。或在聚合后在胺类的存在下通过熔融混炼来制造。如此,胺类可以在聚合时的任意阶段或聚合后、熔融混炼时的任意阶段中添加,但考虑到薄膜制膜时的熔融稳定性,优选在聚合时的阶段添加。
作为上述胺类,可举出单胺、二胺、多胺等。另外,除胺类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单羧酸、二羧酸等羧酸类。这些胺类、羧酸类可以同时添加,也可以分别添加。另外,可以使用下述例示的胺类、羧酸类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添加的单胺的具体例,可举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庚胺、辛胺、2-乙基己胺、壬胺、癸胺、十一烷基胺、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五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十八烷基胺、十八烯胺、二十烷基胺、二十二烷基胺等脂肪族单胺;环己基胺、甲基环己基胺等脂环式单胺;苄胺、β-苯基甲胺等芳香族单胺;N,N-二甲胺、N,N-二乙胺、N,N-二丙胺、N,N-二丁胺、N,N-二己胺、N,N-二辛胺等对称仲胺;N-甲基-N-乙胺、N-甲基-N-丁胺、N-甲基-N-十二烷基胺、N-甲基-N-十八烷基胺、N-乙基-N-十六烷基胺、N-乙基-N-十八烷基胺、N-丙基-N-十六烷基胺、N-丙基-N-苄胺等杂化仲胺等。
作为添加的二胺的具体例,可举出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十三亚甲基二胺、十四亚甲基二胺、十五亚甲基二胺、十六亚甲基二胺、十七亚甲基二胺、十八亚甲基二胺、十九亚甲基二胺、二十亚甲基二胺、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甲基-1,8-辛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5-甲基-1,9-壬二胺等脂肪族二胺;1,3-环己基二甲胺、1,4-环己基二甲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丙烷、5-氨基-2,2,4-三甲基-1-环戊烷甲胺、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烷甲胺、双(氨基丙基)哌嗪、双(氨基乙基)哌嗪、降冰片烷二甲胺、三环癸烷二甲胺等脂环式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等芳香族二胺等。
添加的多胺为具有多个伯氨基(-NH2)和/或仲氨基(-NH-)的化合物即可,可举出例如聚亚烷基亚胺、聚亚烷基多胺、聚乙烯胺、聚烯丙胺等。具备活性氢的氨基为多胺的反应点。
聚亚烷基亚胺通过以下方法制造:使亚乙基亚胺、亚丙基亚胺等亚烷基亚胺进行离子聚合的方法,或使烷基噁唑啉聚合后使该聚合物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的方法等。作为聚亚烷基多胺,可举出例如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五亚乙基六胺、或乙二胺与多官能化合物的反应物等。聚乙烯胺例如通过使N-乙烯基甲酰胺聚合为聚(N-乙烯甲酰胺)后,利用盐酸等酸使该聚合物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而得到。聚烯丙胺通常通过使烯丙胺单体的盐酸盐聚合后,去除盐酸而得到。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这些之中优选聚亚烷基亚胺。
作为聚亚烷基亚胺,可举出将亚乙基亚胺、亚丙基亚胺、1,2-亚丁基亚胺、2,3-亚丁基亚胺、1,1-二甲基亚乙基亚胺等碳数2~8的亚烷基亚胺的1种或2种以上通过通常的方法聚合而得到的均聚物、共聚物等。这些之中更优选聚亚乙基亚胺。聚亚烷基亚胺可以是以下的任一种:包含以亚烷基亚胺作为原料并使其开环聚合而得到的伯胺、仲胺及叔胺的支链型聚亚烷基亚胺,或仅包含以烷基恶唑啉为原料并使其聚合而得到的伯胺、仲胺的直链型聚亚烷基亚胺;交联成三维状的结构。还可以包含乙二胺、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二亚丙基三胺、三亚丙基四胺、二(六亚甲基)三胺、氨丙基乙二胺、双氨基丙基乙二胺等。聚亚烷基亚胺通常由于所包含的氮原子上的活性氢原子的反应性,除了具有叔氨基之外,还具有含有活性氢原子的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
聚亚烷基亚胺中的氮原子数并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4~3000,更优选为8~1500,进一步优选为11~500。另外,聚亚烷基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20000,更优选为200~1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8000。
另一方面,作为添加的羧酸类,可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癸酸、壬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肉豆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二十二酸、芥酸等脂肪族单羧酸;环己基羧酸、甲基环己基羧酸等脂环式单羧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乙基苯甲酸、苯乙酸等芳香族单羧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六烯二酸、十八烷二酸、十八烯二酸、二十烷二酸、二十烯二酸、二十二烷二酸、二乙醇酸、2,2,4-三甲基己二酸、2,4,4-三甲基己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4-环己基二羧酸、降冰片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二甲苯二羧酸、对二甲苯二羧酸、1,4-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
因此,优选在聚合时添加二胺和/或多胺而不降低聚酰胺树脂制造时的生产率,从抑制产生凝胶的观点来看,更优选添加选自由脂肪族二胺、脂环式二胺、及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另外,聚酰胺树脂也可以为末端基团浓度不同的2种以上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此时,聚酰胺树脂混合物的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通过构成混合物的聚酰胺树脂的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及其配混比例来确定。
关于聚酰胺树脂,进而,根据JIS K-6920中规定的低分子量物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得的水提取量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水提取量超过前述的值时,低聚物成分对模头附近的附着显著,由这些附着物导致产生分模线、鱼眼,从而容易产生外观不良。进而,聚酰胺树脂与烯烃树脂相比吸湿性较大,若使用经吸湿的聚酰胺树脂,则在熔融挤出原料时,由于发生水解而生成低聚物,从而难以制造薄膜,因此优选事先进行干燥而使水分含量为0.1质量%以下。
<未改性聚丙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以未被改性的聚丙烯作为主要成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由于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易于渗出的性质,因此认为其发挥改变薄膜的表面性的功能。聚丙烯可以为丙烯均聚物,也可以为丙烯与丙烯以外的烯烃的共聚物。作为丙烯以外的烯烃,可举出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碳数2~8的烯烃(其中,不包括丙烯)等。其中优选乙烯。即,作为聚丙烯,可举出全同立构聚丙烯等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等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丁烯嵌段共聚等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等含丙烯三元系共聚物等。另外,聚丙烯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关于立构规整性(tacticity),有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等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从刚性等观点来看优选全同立构。
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优选仅包含未被改性的聚丙烯,但只要不损害其特性,则也可以少量含有其他成分。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中的未被改性的聚丙烯的含量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质量%以上。
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基于ASTM D1238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0g)优选为0.1~80g/10分钟,更优选为1~75g/10分钟。
<聚烯烃蜡>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蜡是指例如如下的物质:由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形成,融点为50~170℃,在比融点高10℃的温度下的粘度较低,为10Pa·s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聚烯烃蜡由于具有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因此认为其抑制脱模性的降低,且使分散性提高。作为聚烯烃蜡,可举出以乙烯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聚乙烯蜡、以丙烯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聚丙烯蜡等。聚烯烃蜡可以未改性,也可以进行了改性。作为改性聚烯烃蜡,可举出乙烯酯改性聚烯烃蜡、酸改性聚烯烃蜡、氧化聚烯烃蜡等。
作为聚乙烯蜡,可以由乙烯均聚物形成,也可以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形成。作为α-烯烃,可举出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六烯、1-十八烯、4-甲基-1-戊烯等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蜡中的乙烯单元的含量优选超过50摩尔%。聚乙烯蜡可以未改性,也可以进行了改性。作为未改性的聚乙烯蜡,可举出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的Licowax(注册商标)PE520、PE130、PE190;Licocene(注册商标)PE3101TP、PE4201、PE5301;Ceridust(注册商标)3620、3610等。
作为聚丙烯蜡,可以由丙烯均聚物形成,也可以由丙烯-α-烯烃共聚物形成。作为α-烯烃,可举出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六烯、1-十八烯、4-甲基-1-戊烯等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等。丙烯-α-烯烃共聚物蜡中的丙烯单元的含量优选超过50摩尔%。聚丙烯蜡可以未改性,也可以进行了改性。作为未改性的聚丙烯蜡,可举出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的Licocene(注册商标)PP6102、PP6502、PP7502、PP1302、PP1502、PP1602、PP2602、PP3602;Ceridust(注册商标)6050M等。
乙烯酯改性聚烯烃蜡可以通过构成对应的未改性聚烯烃蜡的单体与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的共聚而得到。作为乙酸乙烯酯改性聚乙烯蜡,可举出ClariantChemicals Ltd制的Licowax(注册商标)371FP等。
酸改性聚烯烃蜡可以通过将对应的未改性聚烯烃蜡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等进行酸改性而得到。作为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的具体例,可举出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4-环己烯-1,2-二羧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顺-4-环己烯-1,2-二羧酸酐等,但优选马来酸酐。也可以使用酸酰胺、酸酯等衍生物来代替不饱和羧酸酐。作为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蜡,可举出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的Licocene(注册商标)PE MA4221、PE MA 4351等。作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蜡,可举出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的Licocene(注册商标)PP MA 1332、PP MA 6252、PP MA 6452、PP MA 7452等。
氧化聚烯烃蜡可以通过将对应的未改性聚烯烃蜡进行氧化处理而得到。作为氧化聚乙烯蜡,可举出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的Licowax(注册商标)PED521、PED522、PED121;Ceridust(注册商标)3715等。
<改性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改性聚乙烯树脂通过将(未改性的)聚乙烯树脂在聚合物合成时或合成后进行改性而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改性聚乙烯树脂由于具有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因此认为其抑制脱模性的降低,且使分散性提高。作为未改性聚乙烯树脂,可举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
作为改性聚乙烯树脂,可举出乙烯酯改性聚乙烯树脂、酸改性聚乙烯树脂、氧化聚乙烯树脂等。乙烯酯改性聚乙烯树脂可以通过将乙烯与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的共聚而得到。酸改性聚乙烯树脂可以通过将聚乙烯树脂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等进行酸改性而得到。作为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的具体例,可举出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4-环己烯-1,2-二羧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顺-4-环己烯-1,2-二羧酸酐等,但优选马来酸酐。也可以使用酸酰胺、酸酯等衍生物来代替不饱和羧酸酐。氧化聚乙烯树脂可以通过将聚乙烯树脂进行氧化处理而得到。作为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可举出Ube-Maruzen Polyethlene Co,Ltd.制的商品名F3000、三井化学制的商品名ADMERNF528T等。
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基于ASTM D1238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190℃,2160g)优选为0.1~60g/10分钟,更优选为0.5~55g/10分钟。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且包含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1~10质量%。为该含量时,可以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0.5~8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1~8质量%。为该含量时,可以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0.2~6质量%,更优选为0.3~5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且包含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1~3质量%。为该含量时,可以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0.2~2质量%,更优选为0.3~1质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由均聚聚酰胺与聚酰胺形成的聚酰胺树脂、以及改性聚丙烯蜡。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还包含未改性聚丙烯树脂。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01~3质量%。为该含量时,可以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0.05~2质量%,更优选为0.1~1质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设为0.1~10质量%。为该含量时,可以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更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0.5~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
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得到的薄膜的特性的范围内,可以添加通常配混的各种添加剂及改性剂,例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抗粘连剂、填料、增粘剂、密封性改良剂、防雾剂、结晶成核剂、脱模剂、增塑剂、交联剂、发泡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抗弯曲疲劳性改良材料等。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特别优选含有抗粘连剂和/或抗氧化剂。
抗粘连剂是指为了通过在形成薄膜时对表面赋予凹凸性来抑制薄膜之间的密合而添加的物质。作为抗粘连剂,只要能在表面形成表面突起并得到滑动性优异的聚酰胺薄膜,对其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粉末状、颗粒状、鳞片状、板状、纤维状、针状、十字状、垫状、其他的任意形状,但优选颗粒状、板状。抗粘连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10μm。理想的是实质上不包含具有10μm以上粒径的颗粒。含有大量具有10μm以上粒径的颗粒时,有时会生成鱼眼凝胶而损害薄膜外观。另外,即使表现出滑动性改良效果,也有时薄膜的透明性会变差。另一方面,平均粒径不足0.5μm时,容易发生二次凝聚,有时反而会生成鱼眼凝胶。另外,即使可以防止凝聚,也有时会难以得到薄膜表面的凹凸效果,无法改良滑动性。因此,抗粘连剂的粒径不适合本发明时,理想的是进行预粉碎处理、分级。
作为这些抗粘连剂的具体例,可举出凝胶型二氧化硅、沉淀型二氧化硅、球状二氧化硅等二氧化硅、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沸石、云母、玻璃鳞片、硅灰石、钛酸钾、硫酸镁、海泡石、硬硅钙石、硼酸铝、玻璃珠、硅酸钙、碳酸钙、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锌、氢氧化镁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这些之中,从易分散性的方面来看,优选滑石、高岭土、沸石、二氧化硅。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特别是由于得到的薄膜的透明性、滑动性优异,因此更优选二氧化硅作为抗粘连剂。二氧化硅为SiO2·nH2O所示的以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分者,基于其制造方法大致分为湿式法二氧化硅与干式法二氧化硅两种,但均可使用。特别是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20μm,更优选为0.3~15μm,进一步优选为0.5~10μm。另外,一次颗粒有:这些一次颗粒以所谓的亚微米级聚集而形成二次颗粒或三次颗粒而成的软二氧化硅,以及一次颗粒的大小已经为1μm以上的硬二氧化硅,但实施薄膜的拉伸时进一步优选软二氧化硅。
也可以使用未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还可以使用表面处理二氧化硅。使用通过硅烷系、钛系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的抗粘连剂时,分散性更为良好,另外,得到薄膜的透明性也得到进一步改良。关于表面处理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应用特开昭63-251460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在加热搅拌下向微细二氧化硅中添加用水进行了稀释的硅烷偶联剂的处理方法。
抗粘连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01~5质量%,更优选设为0.05~3质量%,进一步优选设为0.1~1质量%。
抗氧化剂是指为了抑制各成分的氧化而添加的物质。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例如磷系抗氧化剂、苯酚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肼系抗氧化剂、酰胺系抗氧化剂、卤化钾、铜化合物等。这些之中,优选组合使用碘化钾和/或溴化钾与碘化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设为0.001~5质量%,更优选设为0.003~3质量%,进一步优选设为0.005~1质量%。
从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良好的方面来看,本发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用于形成脱模薄膜。
<脱模薄膜>
本发明所述的脱模薄膜(以下有时简称为“薄膜”。)包含上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薄膜可以通过利用公知的薄膜制造方法进行制膜而得到。例如有:将原料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挤出机熔融混炼,通过T-模头或衣架型模头挤出为平坦薄膜状,在流延辊面上流延、冷却而制造薄膜的流延法;将通过环状模头熔融挤出为筒状的管状物进行空冷或水冷而制造薄膜的管状法等。制造的薄膜可以为实质上无取向的未拉伸状态,也可以为被拉伸的状态。
将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时,可以利用一直以来已知的工业方法。例如可举出:将通过流延法制造的未拉伸薄片利用拉幅式同步双轴拉伸机进行纵横同步拉伸的同步双轴拉伸法;将通过T模头熔融挤出的未拉伸薄片利用辊式拉伸机在纵方向上进行拉伸后,利用拉幅式拉伸机在横方向上进行拉伸的逐次双轴拉伸法;将通过环状模头成型的管状薄片利用气体的压力进行吹塑式纵横同步拉伸的管状拉伸法等。拉伸工序可以在薄膜的制造之后继续连续地实施,也可以将制造的薄膜暂时卷取,并采用其他工序实施拉伸。
薄膜的厚度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虽然薄膜的厚度越厚,薄膜强度就越提高,但由于透明性、抗弯曲疲劳性会降低,因此可以考虑这些来确定薄膜的厚度。单层薄膜的情况下,薄膜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1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5~100μm。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1>
制备将表1示出的成分配混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利用单轴的T模头薄膜成型机在270℃、50rpm下进行挤出,由此得到厚度50μm的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单位记载为“质量ppm”的成分的配混量为相对于单位记载为“质量份”的成分的总计100质量份的添加量(以下同样)。另外,使用聚酰胺6(PA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1030B)作为聚酰胺树脂,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 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J108M,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230℃)作为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MAH-g-PE,Ube-Maruzen Polyethlene Co,Ltd.制,商品名:F3000)作为改性聚乙烯树脂,使用未经表面处理的凝胶型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1~4μm)作为抗粘连剂(AB),使用碘化铜及碘化钾作为抗氧化剂(AO)。
<实施例1-2~1-9>
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实施例1-10~1-13>
变更改性聚丙烯树脂的种类、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未改性聚丙烯树脂,实施例1-10中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 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J106MG,熔体流动速率:15g/10分钟,230℃),实施例1-11中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J105G,熔体流动速率:9.0g/10分钟,230℃),实施例1-12中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 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E-100GPL,熔体流动速率:1.0g/10分钟,230℃),实施例1-13中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 PolymerCo.,Ltd.制,商品名:F113G,熔体流动速率:3.0g/10分钟,230℃)。
<实施例1-14~1-16>
使用聚烯烃蜡代替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14中使用未改性聚乙烯蜡(PE-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wax(注册商标)PE520),实施例1-15中使用未改性聚丙烯蜡(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6102),实施例1-16中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蜡(MAH-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 MA 6452)。
<比较例1-1>
不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1-2>
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MAH-PP,Prime 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ZP648,熔体流动速率:55g/10分钟,230℃)代替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1-3~1-11>
使用通常在赋予脱模性时使用的成分代替未改性聚丙烯树脂及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1-3中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Ube-MaruzenPolyethlene Co,Ltd.制,商品名:C470),比较例1-4中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直链状短链支链聚乙烯(LLDPE,Ube-Maruzen Polyethlene Co,Ltd.制,商品名:2040F),比较例1-5中使用氟树脂(FR,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H-2000),比较例1-6中使用氟树脂(FR,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LM730AP),比较例1-7中使用硅树脂(SR,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商品名:MB50-011),比较例1-8及1-9中使用模具脱模剂(日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a-Beh),比较例1-10中使用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共荣社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WH-100),比较例1-11中使用亚乙基双二十二酸酰胺(EBB,日本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LIPAX B)。
<比较例1-12>
不使用未改性聚丙烯树脂及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树脂、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评价1>
对实施例1-1~1-16及比较例1-1~1-12得到的脱模薄膜,通过以下的方法及基准评价外观及脱模性。
<外观(Appearance)>
通过目视观察得到的脱模薄膜的外观,并以以下的标准进行判定。
○:没有问题
×:观察到部分未相容部位
××:除了未相容部位外还观察到薄膜条纹
<剥离性试验(Peel Test)>
利用上述得到的脱模薄膜夹持CFRP预浸料,在高压釜内、加压下进行150℃、2小时的热固化,从冷却后取出的样品剥下脱模薄膜,并评价脱模性。
◎:极好
○:良好
△:普通
×:破损
[表1]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181
[表2]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191
由以上可知: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且包含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实施例1-1~1-16)。特别是由于即使将通常在赋予脱模性时使用的成分添加至聚酰胺树脂,脱模性也不会得到改善(比较例1-3~1-11),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意义非常重大。
<实施例2-1>
制备将表3所示的成分配混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利用单轴的T模头薄膜成型机在260℃、30rpm下进行挤出,由此得到厚度50μm的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单位记载为“质量ppm”的成分的配混量为相对于单位记载为“质量份”的成分的总计100质量份的添加量(以下同样)。另外,使用聚酰胺6(PA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1030B)作为聚酰胺树脂,使用未改性聚乙烯蜡(PE-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wax(注册商标)PE520)作为蜡,使用未经表面处理的凝胶型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1~4μm)作为抗粘连剂(AB),使用碘化铜及碘化钾作为抗氧化剂(AO)。
<实施例2-2~2-3>
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3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实施例2-4~2-7>
变更蜡的种类、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3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蜡,实施例2-4中使用未改性聚乙烯蜡(PE-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wax(注册商标)PE130),实施例2-5中使用未改性聚丙烯蜡(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6102),实施例2-6中使用未改性聚丙烯蜡(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1602),实施例2-7中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蜡(MAH-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 MA 6452)。
<比较例2-1>
使用氧化聚乙烯蜡(OX-PE-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wax(注册商标)PED521)作为蜡,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2-2>
使用褐煤蜡(Montan-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mont(注册商标)CaV102)作为蜡,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2-3~2-11>
使用通常在赋予脱模性时使用的成分代替蜡、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4所示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2-3中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Ube-Maruzen Polyethlene Co,Ltd.制,商品名:C470),比较例2-4中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直链状短链支链聚乙烯(LLDPE,Ube-Maruzen Polyethlene Co,Ltd.制,商品名:2040F),比较例2-5中使用氟树脂(FR,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H-2000),比较例2-6中使用氟树脂(FR,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LM730AP),比较例2-7中使用硅树脂(SR,DowCorning Toray Co.,Ltd.制,商品名:MB50-011),比较例2-8及2-9中使用模具脱模剂(日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a-Beh),比较例2-10中使用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共荣社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WH-100)、比较例2-11中使用亚乙基双二十二酸酰胺(EBB,日本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LIPAX B)。
<比较例2-12>
不使用蜡、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4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评价2>
对实施例2-1~2-7及比较例2-1~2-12得到的脱模薄膜,利用以下的方法及基准评价外观及脱模性。
<外观(Appearance)>
通过目视观察得到的脱模薄膜的外观,并以以下的标准进行判定。
○:没有问题
×:有开孔
<剥离性试验(Peel Test)>
利用上述得到的脱模薄膜夹持CFRP预浸料,在高压釜内、加压下进行150℃、2小时的热固化,从冷却后取出的样品剥下脱模薄膜,并评价脱模性。
○:良好
△:普通
×:破损
[表3]
表3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221
[表4]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231
由以上可知:包含聚酰胺树脂、以及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实施例2-1~2-7)。特别是由于即使将通常赋予脱模性时使用的成分添加至聚酰胺树脂,脱模性也不会得到改善(比较例2-3~2-11),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意义非常重大。
<实施例3-1>
制备将表5所示的成分配混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利用单轴的T模头薄膜成型机在260℃、30rpm下进行挤出,由此得到厚度50μm的脱模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单位记载为“质量ppm”的成分的配混量为相对于单位记载为“质量份”的成分的总计100质量份的添加量(以下同样)。另外,作为聚酰胺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均聚聚酰胺使用聚酰胺6(PA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1030B),作为聚酰胺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酰胺使用聚酰胺6/66(PA6/6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5034B),使用聚丙烯均聚物(全同立构PP,PrimePolymer Co.,Ltd.制,商品名:J108M、熔体流动速率:45g/10分钟,230℃)作为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蜡(MAH-PP-wax,Clariant Chemicals Ltd制,商品名:Licocene(注册商标)PP MA 6452)作为改性聚丙烯蜡,使用未经表面处理的凝胶型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1~4μm)作为抗粘连剂(AB),使用碘化铜及碘化钾作为抗氧化剂(AO)。
<实施例3-2~3-7>
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5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3-1~3-4>
不使用改性聚丙烯蜡、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6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3-5>
不使用均聚聚酰胺及改性聚丙烯蜡、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6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比较例3-6>
作为聚酰胺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酰胺使用聚酰胺6/66(PA6/6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5033B)、不使用均聚聚酰胺及改性聚丙烯蜡、并将各成分的配混比变更为如表6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脱模薄膜。
<评价3>
对实施例3-1~3-7及比较例3-1~3-6得到的脱模薄膜,以以下的方法及基准评价外观及脱模性。
<外观(Appearance)>
通过目视观察得到的脱模薄膜的外观,并以以下的标准进行判定。
◎:极好
○:良好
×:观察到部分未相容部位
××:除了未相容部位外还观察到薄膜条纹
<剥离性试验(Peel Test)>
利用上述得到的脱模薄膜夹持CFRP预浸料,在高压釜内加压下进行160℃、2小时的热固化,从冷却后取出的样品剥下脱模薄膜,并评价脱模性。
◎:极好
○:良好
×:破损
[表5]
表5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261
[表6]
表6
Figure BDA0002296771950000262
如上所述可知:包含由均聚聚酰胺与共聚聚酰胺形成的聚酰胺树脂、以及改性聚丙烯蜡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改善形成薄膜时的脱模性(实施例3-1~3-7)。
本说明书中,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少公开了以下的发明。
[1-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且包含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
其中,前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0.1~10质量%,
前述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8质量%。
[1-2]上述[1-1]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粘连剂。
[1-3]上述[1-1]或[1-2]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氧化剂。
[1-4]上述[1-1]~[1-3]中任一项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脱模薄膜。
[1-5]一种脱模薄膜,其包含上述[1-4]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本说明书中,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至少公开了以下的发明。
[2-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酰胺树脂,且包含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
其中,前述未改性聚烯烃蜡和/或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为0.1~3质量%。
[2-2]上述[2-1]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粘连剂。
[2-3]上述[2-1]或[2-2]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氧化剂。
[2-4]上述[2-1]~[2-3]的任一项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脱模薄膜。
[2-5]一种脱模薄膜,其包含上述[2-4]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本说明书中,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至少公开了以下的发明。
[3-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聚丙烯蜡,
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由均聚聚酰胺与共聚聚酰胺形成,
前述改性聚丙烯蜡的含量为0.01~3质量%。
[3-2]上述[3-1]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未改性聚丙烯树脂。
[3-3]上述[3-1]或[3-2]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粘连剂。
[3-4]上述[3-1]~[3-3]的任一项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包含抗氧化剂。
[3-5]上述[3-1]~[3-4]的任一项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脱模薄膜。
[3-6]一种脱模薄膜,其包含上述[3-5]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laims (5)

1.一种脱模薄膜,其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未改性聚丙烯树脂以及改性聚乙烯树脂,
其中,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选自乙烯酯改性聚乙烯树脂、酸改性聚乙烯树脂和氧化聚乙烯树脂,
所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0.1~8质量%,
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8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薄膜,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抗粘连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模薄膜,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抗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模薄膜,其中,所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2.0~5.0质量%,
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1.0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薄膜,其中,所述未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含量为2.0~5.0质量%,
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含量为0.1~1.0质量%。
CN201880036383.4A 2017-05-30 2018-05-24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Active CN110709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6694A JP6922428B2 (ja) 2017-05-30 2017-05-30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2017106695A JP7052223B2 (ja) 2017-05-30 2017-05-30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2017-106695 2017-05-30
JP2017-106694 2017-05-30
JP2017-118728 2017-06-16
JP2017118728A JP6904083B2 (ja) 2017-06-16 2017-06-16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PCT/JP2018/020032 WO2018221378A1 (ja) 2017-05-30 2018-05-24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9472A CN110709472A (zh) 2020-01-17
CN110709472B true CN110709472B (zh) 2022-09-27

Family

ID=6445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6383.4A Active CN110709472B (zh) 2017-05-30 2018-05-24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32986A4 (zh)
CN (1) CN110709472B (zh)
TW (1) TW201908004A (zh)
WO (1) WO2018221378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2866A1 (en) * 1988-12-05 1990-06-13 Du Pont Canada Inc. Use of a Nylon/grafted polyolefine release film for sheet moulding compou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0053A (ja) * 1986-04-22 1987-10-30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US4749736A (en) * 1986-10-20 1988-06-07 Allied Corporation Nucleating system for polyamides
JPH0676546B2 (ja) 1987-04-08 1994-09-28 三菱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フィルム
JPS6456750A (en) * 1987-05-22 1989-03-03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DE3851256T2 (de) * 1987-05-22 1994-12-15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Verstärkte thermoplastische Kunststoffzusammensetzung.
JPH059379A (ja) * 1991-07-03 1993-01-19 Toyobo Co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EP0731821A1 (en) * 1993-12-01 1996-09-18 AlliedSignal Inc. Films produced by bubble formation of 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 and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US5959031A (en) * 1997-03-28 1999-09-28 Du Pont Canada Inc. Polyamide release film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molded composite products
JP3442645B2 (ja) 1998-03-06 2003-09-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ラケット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0238152A (ja) 1999-02-24 2000-09-05 Toray Ind Inc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製管状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72863A (ja) * 1999-09-01 2001-03-21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樹脂結合型磁石用組成物
WO2004099316A1 (de) * 2003-05-05 2004-11-18 Domo Caproleuna Gmbh Polymer-nanocomposite-blends
JP2005350536A (ja) * 2004-06-09 2005-12-22 Toyobo Co Ltd 耐熱性ポリアミド系フィルム及び電子部品、銅張積層板用離型フィルム
JP2013129800A (ja) * 2011-12-22 2013-07-04 Toyota Boshoku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03949A (ja) * 2012-03-29 2013-10-07 Ube Industries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及び無機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
CN105017761A (zh) * 2015-07-10 2015-11-04 宁国市华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线尼龙塑料材料
TWI725066B (zh) * 2015-10-30 2021-04-21 日商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疊層體及包裝材料或容器
TW201728680A (zh) * 2015-10-30 2017-08-16 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薄膜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2866A1 (en) * 1988-12-05 1990-06-13 Du Pont Canada Inc. Use of a Nylon/grafted polyolefine release film for sheet moulding compou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004A (zh) 2019-03-01
EP3632986A1 (en) 2020-04-08
EP3632986A4 (en) 2021-09-08
WO2018221378A1 (ja) 2018-12-06
CN110709472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5602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7131470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回転成形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回転成形品
KR102392294B1 (ko) 이열성 알루미늄증착 이축연신필름
JP6112179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フィルム
TWI682965B (zh)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含有此組成物之成形體
WO2009119860A1 (ja) フィルム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12122066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よりなるフィルム
JP2006152288A (ja) 芳香族ポリアミド延伸フィルム
CN110709472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脱模薄膜
JP5854564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5754228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6904083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7052223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5828149B2 (ja) フィルム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US20230143084A1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JP2002146135A (ja) 樹脂組成物
JPH10168310A (ja) 滑り性の優れたポリアミドフィルム
JP2016222903A (ja) ブロー成形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多層構造体
JP2021130758A (ja) 車両天井材用フィルム及び車両天井材用多層フィルム
JPWO2020036116A1 (ja) 車両天井材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車両天井材用フィルム及び車両天井材用多層フィルム
JP6907843B2 (ja) 導電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JP6657825B2 (ja) バリア性樹脂の分散性を評価する方法
WO2023149547A1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フィルム
WO2024024330A1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H0940862A (ja) フィルム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amaguchi Japan

Applicant after: Ube Co.,Ltd.

Address before: Yamaguchi Japan

Applicant before: UBE INDUSTRIE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