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7710A -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7710A
CN110667710A CN201910827484.XA CN201910827484A CN110667710A CN 110667710 A CN110667710 A CN 110667710A CN 201910827484 A CN201910827484 A CN 201910827484A CN 110667710 A CN110667710 A CN 110667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vehicle
tire
driving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74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博
周建明
宫百艳
侯俊
燕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74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7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7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包括:护罩主体和支撑驱动部件,护罩主体适于遮挡车辆的轮胎,护罩主体与支撑驱动部件相连,且支撑驱动部件与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轮胎护罩可以对车辆的轮胎进行遮挡,保证当车辆行驶时,风吹过轮胎时可以沿着轮胎护罩流向车辆的后方,从而防止轮胎处存在较大的空气湍流,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风阻,减少车辆的油耗或者电耗。并且,当车辆进行转向时,护罩主体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避免轮胎与轮胎护罩发生碰撞,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企公司为了减少车辆的油耗或者电耗,使车辆达到更加省钱或是提升巡航里程的目的,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车辆的气动阻力,或减轻车辆的整备质量。
根据车辆的风阻计算公式可知,对车辆风阻影响最大的因素就在于车辆的风阻系数,传统车辆已经按照仿生的方式,对车辆的外形进行了改进,使车辆外形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因此,从车辆的外形来看,几乎已经没有进步的任何空间了,但是,车辆的轮胎处,尤其是前轮胎处,由于转向的需求,轮胎的外侧无法进行包覆,因此,轮胎处仍然是空气湍流最密集的地方,对风阻仍造成巨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该轮胎护罩可以对车辆的轮胎进行遮挡,从而降低车辆在轮胎处的风阻。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包括:护罩主体和支撑驱动部件,所述护罩主体适于遮挡所述车辆的轮胎,所述护罩主体与所述支撑驱动部件相连,且所述支撑驱动部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轮胎护罩构造为:当所述车辆直线行驶时,所述护罩主体遮挡所述轮胎,使所述护罩主体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平滑连接;当所述车辆转向行驶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护罩主体进行转动,以避让所述轮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轮胎护罩可以对车辆的轮胎进行遮挡,保证当车辆行驶时,风吹过轮胎时可以沿着轮胎护罩流向车辆的后方,从而防止轮胎处存在较大的空气湍流,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风阻,减少车辆的油耗或者电耗。并且,当车辆进行转向时,护罩主体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避免轮胎与轮胎护罩发生碰撞,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护罩主体包括:前护罩、后护罩,所述前护罩对所述轮胎的前侧进行遮挡,所述后护罩对所述轮胎的后侧进行遮挡,所述前护罩和所述后护罩均与所述支撑驱动部件相连,当所述轮胎的前侧朝外转动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前护罩向外侧转动;当所述轮胎的后侧朝外转动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后护罩向外侧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驱动部件包括:支撑件、驱动组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前护罩、所述后护罩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前驱动件、后驱动件,所述前护罩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前驱动件连接配合的前连接件,所述后护罩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后驱动件连接配合的后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前驱动件与所述后驱动件为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护罩还包括:转向信号接收器,所述转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车辆的转向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转向信号,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转向信号驱动所述前护罩或所述后护罩转动相应的角度。
具体地,所述前护罩的转动角度与所述轮胎的前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所述后护罩的转动角度与所述轮胎的后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胎护罩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胎和/或后轮胎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的示意图;
图2是车辆与轮胎护罩配合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装有轮胎护罩的车辆直线行驶时的示意图;
图4是装有轮胎护罩的车辆左转向时的示意图;
图5是装有轮胎护罩的车辆右转向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轮胎20、轮胎护罩30、护罩主体1、前护罩11、前连接件111、后护罩12、后连接件121、支撑驱动部件2、支撑件3、驱动组件4、前驱动件41、后驱动件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的轮胎护罩30。
参照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的轮胎护罩30包括:护罩主体1和支撑驱动部件2,护罩主体1适于遮挡车辆10的轮胎20,护罩主体1与支撑驱动部件2相连,且支撑驱动部件2与车辆10的车身固定连接,从而对护罩主体1提供支撑,并且对护罩主体1可以对轮胎20在转向时进行避让提供了可能。
换言之,轮胎护罩30可以对车辆10的轮胎20进行遮挡,从而提升了车辆10的表面平顺性,进而可以保证当车辆10行驶时,风吹过轮胎20时可以较为平顺地沿着轮胎护罩30流向车辆10的后方,防止轮胎20处存在较大的空气湍流,从而可以降低车辆10的风阻,减少车辆10的油耗或者电耗,提高车辆10的动力经济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护罩主体1的造型可以与车身翼子板的造型一致,也就是说,当车辆10直线行驶时,护罩主体1可以与翼子板融为一体,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车辆10的表面平顺性,不仅可以保证车辆10的美观,还可以保证风可以以层流的方式经过轮胎护罩30,从而保证车辆10的风阻小,有利于提高车辆10的动力经济性。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轮胎护罩30构造为:当车辆10直线行驶时,护罩主体1遮挡轮胎20,使护罩主体1与车辆10的侧围平滑连接;当车辆10转向行驶时,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护罩主体1进行转动,以避让轮胎20,为轮胎20让出足够的转向空间,从而保证轮胎护罩30不会影响车辆10的转向,保证车辆10的正常行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的轮胎护罩30,轮胎护罩30可以对车辆10的轮胎20进行遮挡,保证当车辆10行驶时,风吹过轮胎20时可以沿着轮胎护罩30流向车辆10的后方,从而防止轮胎20处存在较大的空气湍流,进而可以降低车辆10的风阻,减少车辆10的油耗或者电耗。并且,当车辆10进行转向时,护罩主体1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避免轮胎20与轮胎护罩30发生碰撞,保证车辆10的正常行驶。
进一步地,如图2-图5所示,护罩主体1可以包括:前护罩11、后护罩12,前护罩11对轮胎20的前侧进行遮挡,后护罩12对轮胎20的后侧进行遮挡,前护罩11和后护罩12均与支撑驱动部件2相连,当轮胎20的前侧朝外转动时,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前护罩11向外侧转动;当轮胎20的后侧朝外转动时,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后护罩12向外侧转动。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护罩主体1的前护罩11用于对轮胎20的前侧进行遮挡以及对轮胎20进行前侧朝外转动时(即车辆10发生左转向时)的避让,后护罩12用于对轮胎20的后侧进行遮挡以及对轮胎20进行后侧朝外转动时(即车辆10发生右转向时)的避让,从而保证轮胎护罩30工作的可靠性高。
并且,无论车辆10向何处进行转向,前护罩11与后护罩12中的其中一个处于静止状态,即对轮胎20进行一半的遮挡,因此,当车辆10转向行驶时,可以降低轮胎20处的风阻,进而保证车辆10在转向时的风阻较低,有利于提高车辆10的动力经济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支撑驱动部件2可以包括:支撑件3、驱动组件4,支撑件3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支撑件3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4相连,即支撑件3对驱动组件4提供支撑,驱动组件4与前护罩11、后护罩12相连,驱动组件4可以对前护罩11以及后护罩12进行驱动,保证前护罩11与后护罩12可以可靠地对轮胎20进行遮挡以及可以及时地对轮胎20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支撑件3可以为支撑轴,支撑轴的上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支撑轴的下端与驱动组件4相连,支撑轴的体积较小,支撑件3为支撑轴,可以保证轮胎护罩30所占用的体积较小,并且,前护罩11与后护罩12在进行转动时,可以以支撑件3为轴心进行转动,保证前护罩11与后护罩12的转向可靠。
具体地,如图2所示,驱动件包括:前驱动件41、后驱动件42,前护罩11上设有适于与前驱动件41连接配合的前连接件111,后护罩12上设有适于与后驱动件42连接配合的后连接件121,前驱动件41与前连接件111相连,从而保证前驱动件41可以对前护罩11进行驱动,后驱动件42与后连接件121相连,从而保证后驱动件42可以对后护罩12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前驱动件41与后驱动件42可以为电动机,例如:前驱动件41与后驱动件42可以为步进电机,并且,前驱动件41与后驱动件42并联连接,从而保证前驱动件41与后驱动件42可以单独进行工作,进而保证前护罩11与后护罩12可以独立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轮胎护罩30还可以包括:转向信号接收器,转向信号接收器与车辆10的转向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转向信号,驱动组件4根据转向信号驱动前护罩11或后护罩12转动相应的角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转向信号接收器与车辆10的转向传感器可以通过车载电脑进行间接的电连接,也就是说,转向信号接收器与车载电脑电连接,当车辆10发生转向是时,转向传感器传递转向电信号到车载电脑,车载电脑对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后,发送信号到转向信号接收器,转向信号接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驱动组件4进行相应地转动,从而保证轮胎护罩30的工作可靠性高。
具体地,前护罩11的转动角度与轮胎20的前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后护罩12的转动角度与轮胎20的后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从而防止前护罩11和后护罩12与轮胎20发生触碰,保证轮胎护罩30的工作可靠。
进一步地,轮胎护罩30位于车辆10的前轮胎和/或后轮胎处,即轮胎护罩30可以处于前轮胎和后轮胎处,也可以处于车辆10的前轮胎或后轮胎处。
优选地,由于车辆10在行驶时,风会在车辆10的前轮胎处聚集较大的空气湍流,因此,在车辆10的前轮胎处设置轮胎护罩30既可以保证车辆10的行驶风阻较小,又可以保证车辆10的成本较低。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10,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10的轮胎护罩3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罩主体(1),所述护罩主体(1)适于遮挡所述车辆的轮胎(20);
支撑驱动部件(2),所述护罩主体(1)与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相连,且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轮胎护罩(30)构造为:当所述车辆直线行驶时,所述护罩主体(1)遮挡所述轮胎(20),使所述护罩主体(1)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平滑连接;当所述车辆转向行驶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所述护罩主体(1)进行转动,以避让所述轮胎(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主体(1)包括:前护罩(11)、后护罩(12),所述前护罩(11)对所述轮胎(20)的前侧进行遮挡,所述后护罩(12)对所述轮胎(20)的后侧进行遮挡,所述前护罩(11)和所述后护罩(12)均与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相连,当所述轮胎(20)的前侧朝外转动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所述前护罩(11)向外侧转动;当所述轮胎(20)的后侧朝外转动时,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驱动所述后护罩(12)向外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驱动部件(2)包括:支撑件(3)、驱动组件(4),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相连,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前护罩(11)、所述后护罩(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为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前驱动件(41)、后驱动件(42),所述前护罩(11)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前驱动件(41)连接配合的前连接件(111),所述后护罩(12)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后驱动件(42)连接配合的后连接件(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件(41)与所述后驱动件(42)为电动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信号接收器,所述转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车辆的转向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转向信号,所述驱动组件(4)根据所述转向信号驱动所述前护罩(11)或所述后护罩(12)转动相应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罩(11)的转动角度与所述轮胎(20)的前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所述后护罩(12)的转动角度与所述轮胎(20)的后侧朝外转动的角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护罩(30)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胎和/或后轮胎处。
10.一种车辆(1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30)。
CN201910827484.XA 2019-09-03 2019-09-03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0667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7484.XA CN110667710A (zh) 2019-09-03 2019-09-03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7484.XA CN110667710A (zh) 2019-09-03 2019-09-03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7710A true CN110667710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7484.XA Pending CN110667710A (zh) 2019-09-03 2019-09-03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771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2678A (ja) * 1983-04-14 1984-11-0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タイヤカバ−装置
JPH04176784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タイヤカバー装置
CN2851061Y (zh) * 2004-05-25 2006-12-2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汽车
WO2010084257A1 (fr) * 2009-01-21 2010-07-29 Peugeot Citroën Automobiles SA Gabarit de montage de supports d'aile sur la caisse d'un vehicule et procede associe
CN201649923U (zh) * 2009-12-22 2010-11-24 上海大学 电动合页
US20110304129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Charles Owens Combination Wheel Skirt Cover and Mud Guard
CN202483316U (zh) * 2012-02-24 2012-10-10 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合页装置
CN203996503U (zh) * 2014-06-04 2014-12-1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
US20170306674A1 (en) * 2016-04-25 2017-10-26 Corbin Russwin, Inc. Electric hing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2678A (ja) * 1983-04-14 1984-11-0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タイヤカバ−装置
JPH04176784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タイヤカバー装置
CN2851061Y (zh) * 2004-05-25 2006-12-2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汽车
WO2010084257A1 (fr) * 2009-01-21 2010-07-29 Peugeot Citroën Automobiles SA Gabarit de montage de supports d'aile sur la caisse d'un vehicule et procede associe
CN201649923U (zh) * 2009-12-22 2010-11-24 上海大学 电动合页
US20110304129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Charles Owens Combination Wheel Skirt Cover and Mud Guard
CN202483316U (zh) * 2012-02-24 2012-10-10 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合页装置
CN203996503U (zh) * 2014-06-04 2014-12-1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鸭嘴兽装置及汽车
US20170306674A1 (en) * 2016-04-25 2017-10-26 Corbin Russwin, Inc. Electric hin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08489B2 (ja) 車両用整流装置
CN106143643B (zh) 用于改进车辆的气动特性的装置
KR101724907B1 (ko) 차량의 공력성능 개선장치
WO2019014503A1 (en) AERODYNAMIC TOOLBOX SET
JP2016032962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の電力線配索構造
CN105324266A (zh) 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的电动机供电线布线构造
CN110450866A (zh) 一种旋转式汽车主动扩散器
CN110667710A (zh) 用于车辆的轮胎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14054920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KR20100048158A (ko) 액티브 지오메트리 컨트롤 서스펜션
CN107914785B (zh) 整流装置
EP2607172B1 (en) Rear view side mirror assembly
CN210437283U (zh) 一种旋转式汽车主动扩散器
CN107650671A (zh) 风门安装结构、前端模块及应用该前端模块的汽车
JP4329782B2 (ja) 車両用カバー部材の開閉構造
US10562343B2 (en) Wheel cover for vehicle, drive unit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EP3792163B1 (en) Revolvable active diffuser for vehicle
JP2012046000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7199949B (zh) 外后视镜、外后视镜壳体、外后视镜下壳体及车辆
CN220667282U (zh) 发盖铰链结构和车辆
CN218021895U (zh)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CN210793330U (zh) 一种后驱动差速转向结构
CN205469323U (zh) 一种汽车机舱下部护板及汽车
CN111071356A (zh) 导流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JPH051110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