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895U -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95U
CN218021895U CN202222073342.9U CN202222073342U CN218021895U CN 218021895 U CN218021895 U CN 218021895U CN 202222073342 U CN202222073342 U CN 202222073342U CN 218021895 U CN218021895 U CN 218021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connecting piece
plate
connecting memb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33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弛
吴超
马金荣
刘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33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扰流板总成及车辆,包括扰流板本体及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扰流板本体连接,第二连接件与车身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扰流板本体相对第二连接件及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如此,使得扰流板总成能够相对车身发生翻转,当其应用于车头部位,可以加大前围的发动机舱内打开空间,并且能够在驾驶室产生跳动、倾斜或翻转的不同姿态及其各种工况需求时候,改变扰流板本体相对驾驶舱的位置,以适应驾驶室的不同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商用车前围扰流板多采用与驾驶室固定安装结构形式,并主板合围以覆盖发动机舱。在需要对发动机舱内的整车部件及电气部件的布置及维修时打开主板从而进行维修。
然而,基于驾驶室跳动、倾斜或翻转的不同位置设计需求,同时对于车头发动机舱内整车部件及电气部件的布置及维修的方便性,对于商用车前围绕流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扰流板总成无法满足驾驶室的不同设计要求、且无法实现发动机舱内整车部件及电气部件的布置及维修的方便性问题,提供一种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一种扰流板总成,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包括:扰流板本体;
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扰流板本体连接,第二连接件与车身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件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扰流板本体相对第二连接件及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连接件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带动扰流板本体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交连接;
第一端与扰流板本体连接,第二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呈Z型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总成还包括限位部;
限位部被构造为用于在扰流板本体相对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后,固定扰流板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设于第二连接件上;
当扰流板本体相对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限位凸起抵接于第一连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本体包括主体及多个导风叶片,全部导风叶片设于主体上且与主体界定形成至少一个导风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板连接于第一板背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全部导风叶片设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风叶片、第一板和第二板界定形成一个导风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本体呈圆弧面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扰流板总成。
上述扰流板总成,包括扰流板本体及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扰流板本体连接,第二连接件与车身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扰流板本体相对第二连接件及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如此,使得扰流板总成能够相对车身发生翻转,当其应用于车头部位,可以加大前围的发动机舱内打开空间,并且能够在驾驶室产生跳动、倾斜或翻转的不同姿态及其各种工况需求时候,改变扰流板本体相对驾驶舱的位置,以适应驾驶室的不同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总成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总成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总成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总成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扰流板总成;10、扰流板本体;11、主体;111、第一板;112、第二板;12、导风叶片;13、导风风道;30、转动组件;31、第一连接件;311、第一端;313、第二端;33、第二连接件;331、第三端;333、第四端;335、第五端;35、转动轴;50、限位部;51、限位凸起;a、第一连接耳;b、第二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及扰流板总成100,扰流板总成100与车身连接,其可以设置在车身的头部如与驾驶室连接,也可以设置在车身的尾部或者侧部,其具体设置形式和设置位置不受限制。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车辆中的扰流板总成100,包括扰流板本体10及转动组件30,转动组件3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1与扰流板本体10连接,第二连接件33与车身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31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扰流板本体10相对第二连接件33及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
如此,使得扰流板总成100能够相对车身发生翻转,当其应用于车头部位,可以加大前围的发动机舱内打开空间,并且能够在驾驶室产生跳动、倾斜或翻转的不同姿态及其各种工况需求时候,改变扰流板本体10相对驾驶舱的位置,以适应驾驶室的不同设计需求。
可以理解地,当扰流板总成100设置在车身的其他位置,扰流板总成100能够相对车身发生翻转,以改变扰流板总成100在车辆上的位置,从而实现扰流板总成100的翻转打开和翻转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的转动连接,可以在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上本身构造相应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额外的设置其他的结构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的转动连接。
例如,转动组件30包括转动轴35,第一连接件31通过转动轴35与第二连接件33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件31带动扰流板本体10绕转动轴35的轴线转动。此时第一周向就是转动轴35的轴向,转动轴35作为第一连接件31和扰流板本体10的转动原点,使得第一连接件31和扰流板本体10相对第二连接件33和车身产生翻转。
例如,转动组件30也可以包括连杆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的结构,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的转动连接,置于具体设置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本体10呈圆弧面设置,以适应车身各个位置的装配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扰流板本体10也可呈其他形状设置,主要由扰流板本体10设置位置和车身的形状所决定,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本体10包括主体11及多个导风叶片12,全部导风叶片12设于主体11上且与主体11界定形成至少一个导风风道13,导风风道13能够实现导流功能,导风叶片12的型面控制能够控制气流从导风风道13内流动的气流走向,当本体产生翻转,则导风叶片12和导风风道13的角度也随之改变,从而满足车身不同位置如驾驶室或车头对空气气流流动方向的设置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主体11包括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第一板111与第一连接件31连接,第二板112连接于第一板111背离第一连接件31的一侧,全部导风叶片12设于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之间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风叶片12、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界定形成一个导风风道13,多个导风叶片12与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界定形成多个导风风道13。
当将扰流板总成100设置在车身的车头位置,能够满足驾驶室侧部空气气流的控制方向,实现驾驶室空气动力性。并且,导风风道13还可以应用于驾驶室侧部雨水的排泄。
进一步地,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可采用ABS注塑材料制成,且两者通过粘接工艺合成扰流板本体10,以提高工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第一连接件31包括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3,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3相交连接形成“L”状的第一连接件31,第一端311与扰流板本体10连接,第二端313通过转动轴35与第二连接件33转动连接,使得扰流板本体10的翻转角度更大,且固定更加的牢靠。
具体地,如图3,可以在第一端311上设置第一连接耳a,通过第一连接耳a实现第一连接件31和扰流板本体10的固定连接,如将第一连接耳a设置为螺纹孔,则需要在扰流板本体10上对应位置设置螺纹孔,以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31和扰流板本体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313的与第二连接件33的一端形成安装位,转动轴35安装于安装位内,第二连接件33形成与转动轴35配套设置的转动孔,使得与第二端313连接的转动轴35在转动孔内可以实现自转,从而带动扰流板本体10翻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连接件33上形成安装位,转动轴35安装位安装位内,第二端313与安装在安装位上的转动轴35转动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端331、第四端333和第五端335,第三端331与第二端313连接,第五端335与车身连接,第三端331、第四端333和第五端335相互连接形成Z型板,此时第三端331上设有转动轴35。
具体地,可以在第五端335上设置第二连接耳b,通过第二连接耳b实现第二连接件33和车身的固定连接,如将第二连接耳b设置为螺纹孔,则需要在车身上对应位置设置螺纹孔,以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连接件33和车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可均选择20号钢,转动轴35选择30号钢,以保证转动组件30的刚度及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可以在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上采用黑色喷漆工艺,提升防腐性,同时保证使用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板总成100还包括限位部50,限位部50被构造为用于在扰流板本体10相对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后,固定扰流板本体10。
可以理解地,扰流板本体10可相对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运动,如此,在扰流板本体10的转动路径上包括第一设定位置和第二设定位置,从而形成扰流板本体10在第一周向上的两个极端设定位置,可以设定限位部50,当扰流板本体10翻转到第一设定位置时,通过限位部50限位绕流板本体的继续转动,同样地,当扰流板本体10翻转到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限位部50限位扰流板本体10的继续转动,如此,能够在扰流板本体10转动至设定位置之后对其进行固定,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50包括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设于第二连接件33上,当扰流板本体10相对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限位凸起51抵接于第一连接件31上,从而固定扰流板本体10。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50也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4及图5所示,此时第一连接件31可以在第一设定位置和第二设定位置之间进行翻转,最大翻转角度即为图中的角α,优选地,角α可为60°。当第一连接件31翻转到其中一个设定位置时,限位凸起51抵接于第一连接件31上,从而固定扰流板本体10。可以理解地,当第一连接件21翻转到另一个设定位置时,同样可以通过限位部50包括的合适位置设定,实现对扰流板本体10的固定,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扰流板总成100,包括扰流板主体11及转动组件30,转动组件3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1与扰流板本体10连接,第二连接件33与车身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31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扰流板本体10相对第二连接件33及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如此,使得扰流板总成100能够相对车身发生翻转,当其应用于车头部位,可以加大前围的发动机舱内打开空间,并且能够在驾驶室产生跳动、倾斜或翻转的不同姿态及其各种工况需求时候,改变扰流板主体11相对驾驶舱的位置,以适应驾驶室的不同设计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扰流板总成,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扰流板本体;
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扰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车身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被构造为能够带动所述扰流板本体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车身沿第一周向往复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转动轴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扰流板本体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交连接;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扰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转动轴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Z型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总成还包括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扰流板本体相对所述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后,固定所述扰流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当所述扰流板本体相对所述车身转动至设定位置,所述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本体包括主体及多个导风叶片,全部所述导风叶片设于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主体界定形成至少一个导风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全部所述导风叶片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界定形成一个所述导风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本体呈圆弧面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扰流板总成。
CN202222073342.9U 2022-08-08 2022-08-08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8021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3342.9U CN218021895U (zh) 2022-08-08 2022-08-08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3342.9U CN218021895U (zh) 2022-08-08 2022-08-08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95U true CN218021895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3342.9U Active CN218021895U (zh) 2022-08-08 2022-08-08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3529B2 (ja) 車両用グリルシャッタ
US9452737B2 (en) Wiper connecting unit
CN20211906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连杆机构
CN218021895U (zh) 扰流板总成及车辆
US20060244288A1 (en) System for refilling a fluid reservoir
CN112238906B (zh) 主动式车轮空气导流器装置
CN110608527A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786976A (zh)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CN117584729A (zh)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风门片装置
CN202509916U (zh) 发动机盖铰链结构
CN213705104U (zh) 车辆调风器总成
CN212267657U (zh) 一种用于降低风阻系数的车辆扰前轮扰流板
JP4200506B2 (ja) 車載部品の取付構造
EP3792163B1 (en) Revolvable active diffuser for vehicle
CN219220113U (zh) 铰链安装板、铰链、机舱接头组件和车辆
CN221113831U (zh) 用于雨刮的导水支座、导水系统及车辆
CN220667282U (zh) 发盖铰链结构和车辆
CN213197603U (zh) 一种舵机及机器人
CN212373530U (zh) 车辆
CN217227737U (zh) 下护板和车辆
CN216636138U (zh) 一种外置式主动进气格栅
CN216993842U (zh) 门体连接结构和交通工具
US20240181990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2008500221A (ja) ウインドウワイパーユニットのワイパーアームの駆動装置
CN215548669U (zh) 舵机传动结构和仿人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