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976A -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976A
CN114786976A CN202080086140.9A CN202080086140A CN114786976A CN 114786976 A CN114786976 A CN 114786976A CN 202080086140 A CN202080086140 A CN 202080086140A CN 114786976 A CN114786976 A CN 114786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inge
rotatable
coupled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61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守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Korea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Kore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Korea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Kore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8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薄型通风口,更详细地,根据旋钮的旋转状态来分别以铰链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轻松改变通过通风管的排出部向出口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流路。本发明包括:通风管(200),以使得管口比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大的排出部(220)连通的方式形成;叶片器(100),用于对通过在上述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及风量进行调节;以及旋钮(110),以使得上述叶片器(100)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提供运转力。

Description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薄型通风口,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即,根据旋钮的旋转状态来分别以铰链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轻松改变通过通风管的排出部向出口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流路。
背景技术
随着普遍搭载于汽车车内的仪表及AVN(Audio、Video、Navigation)装置的大型化,使空调及加热器工作后排出空气的通风口(Air vent)的安装位置逐渐被移到中控板的下部区域,尤其,通风口的外观设计逐渐呈现出薄型化(slim)设计趋势。
大致来讲,上述通风口包括:中心通风口,安装于驾驶座与副驾驶座的对面侧之间的中控板;以及侧通风口,安装于驾驶座及副驾驶座的对面侧饰板。
附图中的图1示出现有的通风口中的中心通风口的外观。
如图1所示,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在通风管10的出口分别安装多个横向叶片11以及纵向叶片12,在多个横向叶片11中的一个安装用于调节横向叶片11的上下角度及纵向叶片12的左右角度的风向调节钮13。
并且,在上述通风管10的出口的旁边位置安装能够实现旋转操作的风门调节钮14。
这种现有的通风口通常使横向叶片及纵向叶片的数量分别达到至少6个,形成了上下宽度非常大的结构,因而可将向车内排出的空气的方向轻松调节到乘客的身体侧(下端:肚脐;上端:脸部),但存在因通风口的大小过大而导致无法与周边部件融为一体并在设计上出现很多限制条件。
尤其,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通风口只能形成在外观上使多个横向叶片及纵向叶片向外露出的结构,因而会在中控板或饰板中占据很大的安装空间,成为导致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仪表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下降的原因。
因此,为了改善对于上述仪表以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采用了仅使单个横向叶片向外部露出的薄型通风口。
与现有的通风口相比,上述薄型通风口采用左右长度更大、上下高度更低的薄型通风管,因而会提供改善周边部件(仪表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的优点,但随着以仅使单横向叶片在薄型通风管的出口位置露出的结构进行安装,将很难上下轻松调节向车内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不仅如此,车内的外观美也会下降,因而存在导致车辆的商品性下降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9-0034732号(公开日:2019年04月03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汽车用薄型通风口,即,在便捷地将叶片器组装到通风管之后,根据旋钮的旋转状态来使叶片器以铰链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轻松改变向通风管的流入部流入的空气的流路,与此同时,根据上述旋钮的旋转状态来分别以铰链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轻松改变向通风管的出口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流路。
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包括:通风管200,以使得管口比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大的排出部220连通的方式形成;叶片器100,用于对通过在上述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及风量进行调节;以及旋钮110,以使得上述叶片器100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提供运转力。
另一方面,上述叶片器100包括:前侧叶片连杆120,旋钮110的连接部111中间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后侧叶片连杆130,中间位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前侧叶片连杆120相结合的连接部111的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相连接;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结合,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位相结合;上部后侧叶片160及下部后侧叶片17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前侧叶片150和上部前侧叶片140的另一侧端部相结合;以及垫片180,上述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另一侧部相结合,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的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一侧部相结合。
并且,在上述通风管200的出口221固设框板300。
另一方面,在上述上部后侧叶片160与下部后侧叶片170之间设置通过叶片连杆400相连接的多个纵向叶片190,在上述纵向叶片190中的一个纵向叶片190贯通形成结合孔191,以使得在前侧叶片连杆120延长形成的结合突起121实现扣合。
另一方面,上述纵向叶片190的上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轴192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相结合,上述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分别固定结合于上部后侧叶片160和下部后侧叶片170。
并且,在上述垫片180的另一侧的上部及下部贯通形成引导孔181,以使得在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所形成的铰链H能够被引导且移动且旋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随着旋钮的旋转状态来使得上部前侧叶片和上部后侧叶片以及下部前侧叶片和下部后侧叶片分别以铰链作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轻松改变向通风管的出口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流路的叶片器插入于通风管的状态下,在上述通风管的出口方向结合框板,因而乘坐在车内的人员可通过操作旋钮来轻松调节通过通风管向汽车的内部供给的空气的上下方向风向,不仅如此,外观上还能够呈现出薄型通风口的简洁的美感,因而本发明为具备如上所述的效果等的非常有用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现有的车辆用通风口的简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示出将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组装在通风管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示出将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组装在通风管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以使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向上部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工作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示出以使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向下部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工作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示出将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组装在通风管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示出将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组装在通风管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以使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向上部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工作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示出以使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用叶片器向下部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工作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包括:通风管200,以使得管口比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大的排出部220连通的方式形成;叶片器100,用于对通过在上述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及风量进行调节;以及旋钮110,以使得上述叶片器100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提供运转力。
另一方面,上述叶片器100包括:前侧叶片连杆120,旋钮110的连接部111中间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后侧叶片连杆130,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前侧叶片连杆120相结合的连接部111的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相连接;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结合,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位相结合;上部后侧叶片160及下部后侧叶片17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前侧叶片150和上部前侧叶片140的另一侧端部相结合;以及垫片180,上述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另一侧部相结合,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的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一侧部相结合。
另一方面,在上述旋钮110的前表面结合有饰件112,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旋钮110的后部的中间部位相结合,在端部突出形成连接部111,以使得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中间部位分别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
并且,上述通风管200以如下形态贯通而成,即,使得设置叶片器100的排出部220的管口大于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的管口。
另一方面,在上述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固设框板300。
并且,在上述上部后侧叶片160与下部后侧叶片170之间设置通过叶片连杆400相连接的多个纵向叶片190,在上述纵向叶片190中的一个纵向叶片190贯通形成结合孔191,以使得在前侧叶片连杆120延长形成的结合突起121实现扣合。
另一方面,上述纵向叶片190的上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轴192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相结合,上述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分别固定结合于上部后侧叶片160和下部后侧叶片170。
另一方面,在上述垫片180的另一侧的上部及下部贯通形成引导孔181,以使得在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所形成的铰链H能够被引导且移动且旋转。
并且,在上述旋钮110的前表面结合有饰件112,来提高旋钮110的外观美观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车内外观美观性,这么做也无妨。
根据形成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使得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在前表面结合有饰件112的旋钮110的连接部111的中间部位相结合,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使得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中间部位与上述旋钮110的连接部111的端部相结合。
另一方面,上部前侧叶片140的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上端部相结合,下部前侧叶片150的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下端部相结合。
并且,上述下部前侧叶片150和上部前侧叶片140的另一侧端部分别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结合,在以能够将上述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的下部前侧叶片150和上部前侧叶片140的另一侧端部,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一侧端部分别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
另一方面,在上述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下部垫片180和上部垫片180,多个纵向叶片190以能够将铰链轴192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通过叶片连杆400连接到上述下部垫片180和上部垫片180。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纵向叶片190中的一个纵向叶片190所形成的结合孔191将维持插入有在前侧叶片连杆120所形成的结合突起121的状态。
并且,设置上述下部垫片180和上部垫片180的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沿着引导孔181滑移并插入于以能够将铰链轴192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分别在垫片180的一侧上下部贯通形成的引导孔181,上部前侧叶片140和下部前侧叶片150的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引入到在上述垫片180的另一侧上下部所形成的连接孔182,从而完成叶片器100的组装。
如上所述,在组装完叶片器100之后,以使结合有饰件112的旋钮110位于在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的方式引入到通风管200的内部,之后在上述出口221的方向上结合框板300,从而完成在汽车的车内设置通风口。
因此,若乘坐在汽车的车内的人员向上部方向转动旋钮110,则如图5所示,通过使连接部111向通风管200的下部方向移动,来使得上部后侧叶片160、下部后侧叶片170、上部前侧叶片140以及下部前侧叶片150分别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将通风口的内部流路改变成向上,若向上部方向转动旋钮110,则如图6所示,通过使连接部111向空气的通风管200的上部方向移动,来使得上部后侧叶片160、下部后侧叶片170、上部前侧叶片140以及下部前侧叶片150分别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将通风口的内部流路改变成向下。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上部后侧叶片160和下部后侧叶片170的另一侧端部所形成的铰链H沿着在垫片180所形成的引导孔181前进或后退并旋转,并向上部方向或下部方向供给通过空气的通风管200的出口向汽车的车内供给的空气。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叶片器
110:旋钮
111:连接部
120:前侧叶片连杆
130:后侧叶片连杆
140:上部前侧叶片
150:下部前侧叶片
160:上部后侧叶片
170:下部后侧叶片
180:垫片
200:通风管
210:流入部
220:排出部
221:出口
300:框板

Claims (9)

1.一种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风管(200),以使得管口比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大的排出部(220)连通的方式形成;
叶片器(100),用于对通过在上述通风管(200)的排出部(220)所形成的出口(221)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及风量进行调节;以及
旋钮(110),以使得上述叶片器(100)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提供运转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器(100)包括:
前侧叶片连杆(120),旋钮(110)的连接部(111)中间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
后侧叶片连杆(130),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前侧叶片连杆(120)相结合的连接部(111)的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相连接;
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结合,前侧叶片连杆(1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位相结合;
上部后侧叶片(160)及下部后侧叶片(170),一侧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前侧叶片(150)和上部前侧叶片(140)的另一侧端部相结合;以及
垫片(180),上述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另一侧部相结合,上部前侧叶片(140)及下部前侧叶片(150)的一侧前后端部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一侧部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风管(200)的出口固设框板(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部后侧叶片(160)与下部后侧叶片(170)之间设置通过叶片连杆(400)相连接的多个纵向叶片(190),在上述纵向叶片(190)中的一个纵向叶片(190)贯通形成结合孔(191),以使得在前侧叶片连杆(120)延长形成的结合突起(121)实现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纵向叶片(190)的上下端部以能够将铰链轴(192)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相结合,上述前侧上部垫片(500)和前侧下部垫片(600)分别固定结合于上部后侧叶片(160)和下部后侧叶片(17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垫片(180)的另一侧的上部及下部贯通形成引导孔(181),以使得在下部后侧叶片(170)和上部后侧叶片(160)的另一侧前后端部所形成的铰链(H)能够被引导且移动且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钮(110)的前表面结合有饰件(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前侧叶片连杆(12)的中间部位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旋钮(110)的后部的中间部位相结合,在端部突出形成连接部(111),以使得后侧叶片连杆(130)的中间部位分别以能够将铰链(H)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相结合。
9.一种汽车的薄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管(200)以使得设置叶片器(100)的排出部(220)的管口大于使空气流入的流入部(210)的管口的形态贯通形成。
CN202080086140.9A 2019-12-11 2020-10-19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Pending CN1147869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165037 2019-12-11
KR10-2019-0165037 2019-12-11
PCT/KR2020/014276 WO2021118038A1 (ko) 2019-12-11 2020-10-19 자동차의 슬림형 에어벤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976A true CN114786976A (zh) 2022-07-22

Family

ID=7633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6140.9A Pending CN114786976A (zh) 2019-12-11 2020-10-19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6976A (zh)
DE (1) DE112020006033T5 (zh)
WO (1) WO2021118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110B (zh) * 2022-05-09 2022-08-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组件及使用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12285U1 (de) * 2013-05-29 2016-01-1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uftausströmer
KR101878965B1 (ko) * 2016-12-07 2018-08-16 한국아이티더블유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KR102274115B1 (ko) * 2017-02-01 2021-07-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의 풍향 조절 장치
KR102394803B1 (ko) 2017-09-25 2022-05-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장치
KR20190130331A (ko) * 2018-05-14 2019-11-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슬라이드형 에어벤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8038A1 (ko) 2021-06-17
DE112020006033T5 (de)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5722B (zh) 用于调节机动车辆的细长型通风口的气流方向的装置
CN102741075B (zh) 通风装置
JP6385567B2 (ja) 自動車用エアベント
CN110920350B (zh) 用于汽车的通风口
US7029390B2 (en) Air vent for vehicle air ducting
US20070232216A1 (en) Register for air conditioning
US20060057951A1 (en) Noise prevention structure of a vehicle air duct
CN114786974A (zh) 汽车用细长型通风口的风向调节装置
CN113306361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
CN107054008B (zh) 用于车辆的排气装置
CN114786976A (zh)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EP3372428A1 (en) Internal air vent for vehicles
CN110271379B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CN109996692B (zh) 用于机动车的排风口机构
US11613166B2 (en) Air vent device for vehicle
CN21070679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CN114940053A (zh) 通风口组件
KR102498833B1 (ko) 자동차의 슬림형 에어벤트
KR102432863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CN217048198U (zh)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KR20070047130A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윙 노브 구조
KR100306435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틸레이션 그릴
KR102574918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JP3788655B2 (ja) 空調用レジスタ
KR20200049082A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슬라이딩형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