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26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262A
CN110650262A CN201910540461.0A CN201910540461A CN110650262A CN 110650262 A CN110650262 A CN 110650262A CN 201910540461 A CN201910540461 A CN 201910540461A CN 110650262 A CN110650262 A CN 110650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opening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0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262B (zh
Inventor
中尾竹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650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7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environment, e.g.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 H04N1/00997Light control, e.g. shielding from ambient light or preventing light leak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3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asuring, monitoring or signaling apparatus, e.g. for transmitting measured information to a centr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8Initialisation or control of normal start-up or shut-down, i.e. non failure or error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3Timing control or 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检测到用户为契机使光源点亮而准备利用装置,并且也能够极力防止用户感到耀眼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通过人感传感器检测出用户时(在S50中为“是”),若原稿盖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S52中为“是”),则使灯点亮(S53),开始用于读取原稿的初始化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在用户一定时间未使用的情况下从通常模式移至节电模式而成为限制对扫描仪装置的通电的状态,并随着使用的重新开始而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情况下,在恢复至通常模式时,需要进行扫描仪装置的初始化处理,在初始化处理结束之前,用户无法使用扫描仪装置,必须待机。
在初始化处理中,由于使用于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点亮,对白色基准板照射光,并读取其反射光生成阴影修正用的数据,或基于来自相同的白色基准板的反射光,对读取传感器的输出的增益进行修正(增益调整),所以从节电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近年来,为了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用户的待机时间,在图像形成装置安装人感传感器,若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接近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则进行开始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但是,在该控制中,由于若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接近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则光源点亮,所以在原稿压盖、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等打开的情况下存在光源的光进入用户的眼睛,而使用户感到耀眼的课题。
用户感觉光源的光耀眼的课题不会仅在这样的初始化处理时产生。例如,在需要点亮光源检测原稿尺寸时也产生相同的课题,关于该课题,提出了以下的多个方法。
日本特开2012-104880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4877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在检测原稿尺寸时,以比原稿读取时的发光光量少的规定的发光光量使发光元件或者发光元件块的全部或一部分点亮的方法。
日本特开2012-15750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在原稿读取时使3种颜色LED同时发光,但在检测原稿尺寸时使3种颜色LED依次发光,比同时发光降低光量的方法。
日本特开2010-130631号公报(专利文献4)公开在检测原稿尺寸时,根据原稿按压的压板打开的角度来调整LED光量的方法。
总之,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方法中,为了减轻光的耀眼,比原稿读取时抑制光量来使光源点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4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04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5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30631号公报
然而,在初始化处理中,为了能够适当对结束初始化处理而设置的原稿的数据进行修正需要以相当多的光量使光源点亮。因此,在以检测到用户为契机使光源点亮准备利用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光的耀眼,无法应用抑制光源的光量的上述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检测到用户为契机使光源点亮而准备利用装置,并且也能够极力防止用户感到耀眼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某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光源,用于对原稿照射光;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光源的点亮;开闭部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用于载置原稿的载置面开闭;以及检测单元,检测人,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优选,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并且,检测出的人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分离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优选,能够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分离距离。
优选,能够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
优选,能够根据人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分离距离。
优选,能够根据人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
优选,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在经过与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相应的规定时间之后,使上述光源点亮。
优选,上述检测单元能够对在高度方向分割出的多个检测区域的每一个检测人的脸,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在上述多个检测区域的任意一个检测出人的脸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对上述多个检测区域的每一个规定的角度中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检测区域对应地规定的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优选,即使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超过上述规定角度,在上述载置面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也使上述光源点亮。
优选,能够在以下两个设定之间切换设定: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设定,以及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不管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如何都使上述光源点亮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检测到用户为契机使光源点亮而准备利用装置,并且也能够极力防止用户感到耀眼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灯点亮控制表1的图。
图7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灯点亮控制表的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3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灯点亮控制表的图。
图15是对实施方式4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灯点亮控制表6的图。
图18是对实施方式5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灯点亮控制表7的图。
图21是对实施方式6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2是对实施方式7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3是对实施方式8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图中的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对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扫描仪装置10,也可以以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复印机、传真、打印机这样的任意的方式来安装。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图1(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观的图,图1(b)是A-A线上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另外,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和图2,在这里,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复合机,具备扫描仪装置10、显示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打印装置13、网络接口14、人感传感器15、开闭传感器16a、16b、16c、灯17以及控制部18,分别通过总线19相互连接。
扫描仪装置1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上部。扫描仪装置10包含有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成为一体的原稿压盖10a(参照图1(a)、图1(b))和读取部10b。扫描仪装置10利用读取部10b对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送出的原稿、或者载置于载置面20(参照图1(b))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图像的数据发送至图像处理装置12等。
在这里,参照图1(b),对原稿压盖10a进行说明。原稿压盖10a以能够相对于载置原稿的载置面20开闭的方式,与图像显示装置100的主体连结。在原稿压盖10a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连结部分附近以及原稿压盖10a侧,以长边方向沿铅垂方向的方式安装有棒状的被检测体21。被检测体21以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连动的深度沿铅垂方向插入图像显示装置100的主体。此外,原稿压盖10a并不限于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成为一体,也可以只是原稿压盖。
显示装置11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上部。显示装置11包含有触摸面板式的操作面板11a(参照图1(a))。操作面板11a显示操作画面等的各种信息,用户能够进行触摸操作。
图像处理装置12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内部。图像处理装置12包含有图像编辑部12a和图像存储部12b。图像编辑部12a基于由用户进行的打印的设定等,对由读取部10b读取到的图像的数据进行编辑。图像存储部12b例如是硬盘装置,临时存储由读取部10b读取到的图像的数据、由图像编辑部12a编辑的图像的数据等各种信息。
打印装置13包含有打印部13a、供纸盒13b(参照图1(a))、以及装订部13c(参照图1(a))。打印部13a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内部,将由图像编辑部12a编辑的图像打印于供纸盒13b中所储存的纸张。装订部13c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左侧或者右侧(在图1(a)中为左侧),对由打印部13a打印后的纸张,实施装订等后处理。
网络接口14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内部。网络接口14是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100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有线的LAN、无线LAN等。网络接口14与其它装置连接,能够从其它装置接收用于打印的任务数据,或向其它装置发送由读取部10b读取到的图像。
如图1(b)所示,人感传感器15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正面。人感传感器15检测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靠近的用户。
如图1(b)所示,开闭传感器16a、16b、16c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内部,检测原稿压盖10a相对于载置面20打开哪一程度。具体而言,检测载置面20的上边与原稿压盖10a的下边之间的角度(以下,称为“开闭角度”。另外,图中的x是指“开闭角度”。)。开闭传感器16a、16b、16c以沿插入被检测体21的铅垂方向并列的方式排列,根据由各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的被检测体21的检测状况来确定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例如,原稿压盖10a关闭的情况下的开闭角度为0度。此外,图1(b)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3个开闭传感器(开闭传感器16a、16b、16c),但只要能够检测开闭角度,也可以具备更多的传感器。或者,也可以通过单一的传感器来检测被检测体21的特定位置,从而检测开闭角度。
如图1(b)所示,灯17设置于载置面20的下方,在原稿读取时、扫描仪的初始化处理时等点亮。灯17是用于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即可,例如,是LED、白热电球、荧光灯等。若在打开原稿压盖10a的情况下灯17点亮,则由于光(图1(b)所示的箭头)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用户感到耀眼。此外,若灯17点亮,则也产生被原稿压盖10a反射出的光等,由于该光扩散,所以与直接光相比光量大幅降低,不太会成为问题。
控制部18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内部。控制部18包含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8a、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8b、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18c等。CPU18a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的动作。ROM18b储存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程序。RAM18c是CPU18a的作业用的存储器。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节电功能,在一定时间未检测出原稿压盖10a的开闭动作、操作面板11a的操作等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从通常模式移至抑制通电的节电模式。在移至节电模式之后,在通过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自动地开始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处理。在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时执行扫描仪装置10的初始化处理。在初始化处理中,为了实施通常模式所具备的调整而灯17点亮。因此,如果尽管较大地打开原稿压盖10a,还仅以通过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为条件开始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恢复的处理的话,则存在用户感到耀眼的可能。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根据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状况,来决定是否为了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而进行灯17的点亮。具体而言,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以下,参照附图,对决定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是否使灯17点亮的控制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样的控制仅称为灯17的点亮控制。
首先,作为实施方式1,对根据开闭角度使灯17点亮的控制进行说明。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3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小K的地点。“x=30”是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另外,“16度”是为了决定是否使灯17点亮而使用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在图3的例子中,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阈值以上的30度,所以灯17不点亮。
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则灯17点亮。然而,成为阈值的角度并不限于16度。阈值例如只要灯17的光不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可以设定为任意的角度。一般而言,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但通过如实施方式1那样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灯17不点亮,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阈值以下则灯17点亮,则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4是对实施方式1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5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5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S5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51。例如,在图3中,由于人感传感器15在地点P检测到小K,所以在之后的最初的判定处理中,CPU18a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
在S51中,CPU18a获取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由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来检测。开闭传感器16a、16b、16c若从CPU18a获取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获取请求,则将检测出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发送至CPU18a。例如,在图3中,CPU18a获取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30度这样的信息。
接着,CPU18a判定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是否是规定角度以下(S52)。在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在S52中为是“是”),CPU18a使灯17点亮(S53),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不是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在S52中为“否”),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例如,在图3中,将规定角度设定为16度,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超过16度,所以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
通过CPU18a执行S50~S53的处理,能够进行图3所示的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灯17的点亮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实施方式1中的人感传感器15只是检测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的用户,相对于此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的人感传感器15能够检测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的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其它的点,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共用。在实施方式1中,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来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图5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如图5所示,地点Q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90厘米。如图5(a)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时,若小K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6度且为20度以下时,若小K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
如图5(a)、图5(b)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2那样的控制,能够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比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灯点亮控制表1的图。灯点亮控制表1储存于ROM18b。在灯点亮控制表1中,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灯17的“点亮”或者“熄灭”。在开闭角度与分离距离的关系对应于灯点亮控制表1的“点亮”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对应于“熄灭”的情况下灯17不点亮。图5所示的灯的点亮控制通过在由CPU18a进行的灯的点亮处理(图7)中,参照灯点亮控制表1来实现。
在灯点亮控制表1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50厘米以下,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分配“点亮”。通过这样的分配,由于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一定的距离以下(例如,在图6中,为50厘米以下),则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灯17都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一方面,在灯点亮控制表1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超过50厘米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点亮”。具体而言,在开闭角度为4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10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8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9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
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能够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比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7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6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6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S6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61。在S61中,CPU18a获取由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出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此外,S60和S61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S50和S51的处理相同。
接着,CPU18a获取由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S62)。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由人感传感器15来检测。人感传感器15具备检测距离不同的多个传感器,根据哪个传感器工作,来检测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此外,人感传感器15能够检测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即可,也可以不具备多个传感器。人感传感器15若从CPU18a接收分离距离的获取请求,则检测该时刻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并将检测出的分离距离发送至CPU18a。例如,在图5(a)中,CPU18a获取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90厘米的信息。
接着,CPU18a参照灯点亮控制表,在S61中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在S62中获取到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分配有“点亮”(S63)。在分配有“点亮”情况下(在S63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64),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分配有“熄灭”的情况下(在S63中为“否”),CPU18a使处理返回到S62。例如,若参照灯点亮控制表1,则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并且,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90厘米的情况下,分配有“熄灭”,所以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将处理返回至S62,重新获取分离距离。在图5(a)中,由于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小K之后,小K还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移动,所以若CPU18a重新获取分离距离,则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变短。若重新获取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参照灯点亮控制表1分配有“点亮”,所以CPU18a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
通过CPU18a执行S60~S64的处理,能够进行如图5所示的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2共用。在实施方式2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在实施方式3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也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但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换句话说,在实施方式3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使灯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在这里,所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是指从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地面到载置面20的距离,在将图像形成装置设置在设置台、桌子等上的情况下,是指从设置有设置台、桌子等的地面到载置面20的距离。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根据壳体的大小、供纸盒的级数、设置台、桌子的高度等而变化。此外,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无需一定是从地面到载置面20的距离,也可以是从地面到灯17的距离。以下,将从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地面到载置面的距离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
图8和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图8表示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图9表示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
图8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如图8所示,地点Q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90厘米。另外,如图8所示,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如图8(a)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为100厘米时,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为90厘米时,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
如图8(a)、图8(b)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3那样的控制,能够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比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即使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9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如图9所示,地点Q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另外,图9(a)所示的“16度”和图9(b)所示的“20度”是为了决定是否使灯17点亮而使用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如图9(a)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为100厘米时,灯17点亮是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为90厘米的情况下灯17点亮是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此外,成为阈值的角度并不限于16度或者20度。阈值例如只要灯17的光不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可以设定为任意的角度。
如图9(a)、图9(b)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时相比,用于决定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较小。一般而言,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3那样的控制,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所以用户也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也是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灯点亮控制表的图。图10(a)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为95厘米以上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灯点亮控制表2,图10(b)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小于95厘米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灯点亮控制表3。这些表储存于ROM18b。在这些表中,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灯17的“点亮”或者“熄灭”。在开闭角度与分离距离的关系对应于这些表的“点亮”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对应于“熄灭”的情况下灯17不点亮。图8、图9所示的灯的点亮控制通过在CPU18a的灯的点亮处理(图11)中,参照这些表来实现。
在灯点亮控制表2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50厘米以下,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分配有“点亮”。另一方面,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超过50厘米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点亮”。具体而言,在开闭角度为4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10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8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9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
在灯点亮控制表3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分配有“点亮”。另一方面,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超过60厘米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点亮”。具体而言,在开闭角度为8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10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9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
根据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2和灯点亮控制表3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时相比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即使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根据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2和灯点亮控制表3的分配,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低相比,用于决定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较小。一般而言,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所以用户也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也是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根据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2和灯点亮控制表3的分配,由于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一定的距离以下(例如,在图10(a)中为50厘米以下,在图10(b)中为60厘米以下),则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灯17都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根据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2和灯点亮控制表3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能够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比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分配,由于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1是对实施方式3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1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由于图11所示的处理中的S71以外的处理与图7所示的S60~S64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CPU18a在图7所示的S60的处理与S61的处理之间进行S71的处理。在S71中,CPU18a根据所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选择相应的灯点亮控制表。所谓的所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是由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预先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用户从操作面板11a设定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例如,在用户将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设定为90厘米的情况下,CPU18a选择图10(b)所示的灯点亮控制表3。
通过CPU18a执行S70~S75的处理,能够进行如图8、图9所示的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使灯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此外,CPU18a也可以在S72的处理后,不进行S73的处理并移至S74。在S74中为“是”的情况下,CPU18a使灯17点亮,在S74中为“否”的情况下,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进行不管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如何,都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使灯点亮的控制。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实施方式4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4与实施方式2共用。在实施方式2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来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在实施方式4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也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但根据用户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换句话说,在实施方式4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用户的身高来使灯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在这里,所谓的用户的身高是指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的身高,并在具有多个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的情况下,也可以为该用户的平均身高。以下,将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的身高称为“用户的身高”。
图12和图13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图12表示能够根据用户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图13表示能够根据用户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灯17点亮的条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
图12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如图12所示,地点Q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90厘米。另外,如图12所示,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如图12(a)所示,在用户的身高为160厘米时,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另一方面,如图12(b)所示,在用户的身高为170厘米时,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则灯17点亮。
如图12(a)、图12(b)所示,在实施方式4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与用户的身高较高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4那样的控制,能够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比用户的身高较高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即使用户的身高较低,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3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如图13所示,地点Q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70厘米。另外,图13(a)所示的“16度”与图13(b)所示的“20度”是用于决定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如图13(a)所示,在用户的身高为160厘米时,灯17点亮是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用户的身高为170厘米的情况下灯17点亮是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此外,成为阈值的角度并不限于16度或者20度。阈值例如只要灯17的光不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可以设定为任意的角度。
如图13(a)、图13(b)所示,在实施方式4中,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与用户的身高较高时相比,用于决定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较小。一般而言,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4那样的控制,即使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所以用户也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即使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也是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灯点亮控制表的图。图14(a)表示用户的身高不足165厘米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灯点亮控制表4,图14(b)表示用户的身高为165厘米以上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灯点亮控制表5。这些表储存于ROM18b。在这些表中,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灯17的“点亮”或者“熄灭”。在开闭角度与分离距离的关系对应于这些表的“点亮”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对应于“熄灭”的情况下灯17不点亮。图12、图13所示的灯的点亮控制通过在CPU18a的灯的点亮处理(图15)中,参照这些表来实现。
在灯点亮控制表4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50厘米以下,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分配有“点亮”。另一方面,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超过50厘米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点亮”。具体而言,在开闭角度为4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10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8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9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
在灯点亮控制表5中,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60厘米以下,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分配有“点亮”。另一方面,在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超过60厘米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分配有“点亮”。具体而言,在开闭角度为8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10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9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8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在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分离距离为70厘米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
通过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4和灯点亮控制表5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与用户的身高较高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比用户的身高较高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即使用户的身高较低,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通过基于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4和灯点亮控制表5的分配,在用户的身高较低时与用户的身高较高时相比,用于决定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较小。一般而言,由于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即使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由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所以用户也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即使在用户的身高较低的情况下,也是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通过基于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4和灯点亮控制表5的分配,由于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若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为一定的距离以下(例如,在图14(a)中为50厘米以下,在图14(b)中为60厘米以下),则不管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灯17都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另外,通过基于这样的灯点亮控制表4和灯点亮控制表5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便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比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分配,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5是对实施方式4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5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进行。由于图15所示的处理中的S81以外的处理与图7所示的S60~S64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CPU18a在图7所示的S60的处理与S61的处理之间进行S81的处理。在S81中,CPU18a根据所设定的用户的身高,来选择该的灯点亮控制表。所谓的所设定的用户的身高是根据用户从操作面板11a预先设定的用户的身高。例如,在用户将用户的身高设定为170厘米的情况下,CPU18a选择图14(b)所示的灯点亮控制表5。
通过CPU18a执行S80~S85的处理,能够进行如图12、图13所示的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用户的身高使灯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此外,CPU18a也可以在S82的处理后,不进行S83的处理而移至S84。在S84中为“是”的情况下,CPU18a使灯17点亮,在S84中为“否”的情况下,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进行不管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如何,都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与用户的身高使灯点亮的控制。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实施方式5的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灯17的点亮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其它的点,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5与实施方式1共用。在实施方式1中,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5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经过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相应的规定时间之后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图16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Q表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小K的地点。另外,图16(a)所示的“在2.0秒后点亮”表示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后2.0秒后灯17点亮,图16(b)所示的“在2.5秒后点亮”表示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后2.5秒后灯17点亮。如图16(a)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后2.0秒后灯17点亮。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6度且为20度以下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后2.5秒后灯17点亮。此外,从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到灯17点亮的时间可以根据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用户的行走速度来设定,并不限于2.0秒、2.5秒。
如图16(a)、图16(b)所示,在实施方式5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从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到灯17点亮的时间较长。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实施方式5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不经过规定时间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灯点亮控制表6的图。灯点亮控制表6被储存于ROM18b。在灯点亮控制表6中,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分配有“时间”。“时间”表示从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到灯17点亮的时间。图16所示的灯的点亮控制通过在由CPU18a进行的灯的点亮处理(图18)中,参照灯点亮控制表6来实现。
在灯点亮控制表6中,开闭角度越大,分配越长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从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到灯17点亮的时间较长。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不经过规定时间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18是对实施方式5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8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9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9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S9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91。在S91中,CPU18a获取由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出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此外,S90和S91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S50和S51的处理相同。
接着,CPU18a在计时器中设定在灯点亮控制表中设定的时间(S92)。例如,若在S91中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则CPU18a在计时器中设定为2.0秒。
接着,CPU18a判定是否经过了所设定的时间(S93)。在经过了所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在S93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94),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尚未经过所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在S93中为“否”),CPU18a反复S93的处理,直到经过所设定的时间。例如,在尚未经过在S92中在计时器中设定的2.0秒的情况下,CPU18a不使灯17点亮,而反复是否经过2.0秒的判定,在判定为经过了2.0秒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
通过CPU18a执行S90~S94的处理,能够进行如图16所示的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经过了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相应的规定时间之后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实施方式6的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灯17的点亮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实施方式1中的人感传感器15仅检测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的用户,相对于此实施方式6在实施方式6中的人感传感器15能够对在高度方向上分割出的多个检测区域的每一个区域检测用户的脸的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其它的点,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6与实施方式1共用。在实施方式1中,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作为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6中,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与检测出用户的脸的区域对应地规定的角度以下,则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灯的点亮控制的概要的图。图19表示作为用户的小K正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走来。地点P表示人感传感器15开始检测到小K的地点,地点Q、地点R表示小K的当前位置。另外,图19所示的“区域1”、“区域2”、“区域3”是人感传感器15能够检测用户的脸的区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分割。区域1是最上方,并且最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区域,区域3是最下方,并且最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区域,区域2是区域1与区域3之间的区域。另外,图19所示的“点亮”表示在该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灯17点亮,图19所示的“熄灭”表示即使在该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灯17也不点亮。如图19(a)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2度且为16度以下时,在通过人感传感器15在区域1或区域2检测到小K的脸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图19(a)中,当前,由于在区域3检测到小K的脸所以灯17不点亮,在小K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在区域1或区域2检测到小K的脸的情况下,灯17点亮。另一方面,如图19(b)所示,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x大于16度且为20度以下时,在通过人感传感器15在区域1中检测到小K的脸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图19(b)中,目前,由于在区域2检测到小K的脸所以灯17不点亮,在小K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在区域1检测到小K的脸的情况下,灯17点亮。此外,人感传感器15能够检测用户的脸的区域只要能够识别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即可,并不限于“区域1”、“区域2”、“区域3”这3个区域。
如图19(a)、图19(b)所示,在实施方式6中,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使在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6的控制,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能够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灯点亮控制表7的图。灯点亮控制表7储存于ROM18b。在灯点亮控制表7中,根据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及检测用户的脸的区域,分配有灯17的“点亮”或者“熄灭”。在开闭角度与检测用户的脸的区域的关系对应于灯点亮控制表7的“点亮”的情况下灯17点亮,在对应于“熄灭”的情况下灯17不点亮。图19所示的灯的点亮控制通过在由CPU18a进行的灯的点亮处理(图21)中,参照灯点亮控制表7来实现。
在灯点亮控制表7中,在区域1中,在开闭角度为20度以下的情况下,在区域2中,在开闭角度为16度以下的情况下,在区域3中,在开闭角度为12度以下的情况下,分配有“点亮”。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即使在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灯17也不点亮。一般而言,由于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所以若在那样的情况下灯17长时间点亮,则用户感到耀眼。然而,通过这样的分配,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能够在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大时与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较小时相比延迟灯17的点亮。由此,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接受灯光的状况,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即使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也为若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00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图21是对实施方式6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21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10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10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S10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101。在S101中,CPU18a获取由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出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此外,S100和S101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S50和S51的处理相同。
接着,CPU18a参照灯点亮控制表,根据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选择使灯点亮的区域(S102)。例如,若在S101中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15度,则CPU18a选择区域1和区域2。
接着,CPU18a判定在选择出的区域是否检测到用户的脸(S103)。在选择出的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在S103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104),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选择出的区域未检测到用户的脸的情况下(在S103中为“否”),CPU18a重复S103的处理,直到在选择出的区域检测到用户的脸为止。例如,CPU18a在S102中选择出的区域1或区域2中未检测出用户的脸的情况下,不使灯17点亮,并反复在区域1或区域2中是否检测到用户的脸的判定,在判定为在区域1或区域2中检测出用户的脸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
通过CPU18a执行S100~S104的处理,能够进行如图19所示的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与检测出用户的脸的区域对应地规定的角度以下,则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实施方式7]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实施方式7的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灯17的点亮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其它的点,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7与实施方式1共用。在实施方式1中,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7中,若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或者即使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但在载置面20放置有原稿的情况,则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
图22是对实施方式7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22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11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11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S11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111。在S111中,CPU18a获取由开闭传感器16a、16b、16c检测出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此外,S110和S111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S50和S51的处理相同。
接着,CPU18a判定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是否为规定角度以下(S112)。在这里,所谓的规定角度为用于决定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的阈值,只要灯17的光不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则可以设定为任意的角度。在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在S112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113),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获取到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不是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在S112中为“否”),CPU18a移至S114。
在S114中,CPU18a判定在载置面20是否放置有原稿。在放置有原稿的情况下(在S114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113),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未放置原稿的情况下(在S114中为“否”),CPU18a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
如图22所示,在实施方式7中,除了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在S112中为“是”)以外,若为即使为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但在载置面20放置有原稿的情况(在S114中为“是”),则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一般而言,在原稿压盖10a较大地打开的情况下,灯光容易进入用户的眼睛。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7那样的控制,即使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使灯17点亮,由于灯光被原稿遮挡,所以用户也不会感到耀眼。另外,通过这样的控制,由于若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即使为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但在载置面20放置有原稿的情况则灯17点亮,并自动地开始用于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
通过CPU18a执行S110~S114的处理,能够进行若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情况、或者即使为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但在载置面20放置有原稿的情况,则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的控制。
[实施方式8]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8进行说明。实施方式8的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灯17的点亮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其它的点,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实施方式8与实施方式1共用。在实施方式1中,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使灯17点亮,并开始用于从节电模式恢复至通常模式的初始化处理。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8中,能够切换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来使灯17点亮的设定、和不管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使灯17的点亮优先的设定。
图23是对实施方式8中的灯的点亮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23所示的处理由CPU18a来执行。
首先,CPU18a判定人感传感器15是否检测到用户(S120)。CPU18a以一定的间隔反复S120的判定处理,直到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出用户为止,在判定为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在S120中为“是”),使处理进入S121。此外,S120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S50的处理相同。
在S121中,CPU18a判定是否进行了灯点亮优先的设定。所谓的灯点亮优先的设定由用户从操作面板11a进行。在判定为进行了灯点亮优先的设定的情况下(在S121中为“是”),CPU18a使灯17点亮(S124),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进行灯点亮优先的设定的情况下(在S121中为“否”),CPU18a获取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使灯17点亮,若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超过规定角度,则不使灯17点亮并结束处理(S122~S124)。此外,S122~S124的处理与图4的S51~S53的处理相同。
如图23所示,在实施方式8中,在进行了灯点亮优先的设定的情况下(在S121中为“是”),不管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灯17都点亮,在未进行灯点亮优先的设定的情况下(在S121中为“否”),如实施方式1的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灯17点亮。通过这样的控制,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着重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不管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使灯17点亮,而能够缩短伴随着从节电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的用户的待机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着重不耀眼的情况下,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超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不使灯17点亮,所以用户不会感到耀眼。
通过CPU18a执行S120~S124的处理,能够进行切换以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为条件来使灯17点亮的设定、和不管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时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如何都优先灯17的点亮的设定。
以上,对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任意地组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是一个例子,未必限定于该数值。例如,用于在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的情况下决定是否使灯17点亮的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只要灯17的光不直接进入用户的眼睛即可,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另外,原稿压盖10a的开闭角度以每4度,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每10厘米分配了“点亮”和“熄灭”,但也可以更细致地分配,也可以不那样。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高度分为95厘米以上的情况和小于95厘米的情况,但也可以更细致地分为小于90厘米的情况、90厘米以上小于95厘米的情况、以及95厘米以上的情况。关于用户的身高也相同。另外,从人感传感器15检测到用户到灯17点亮的时间可以根据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以及用户的行走速度来设定,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另外,对于检测用户的脸的区域而言,也是能够判别用户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离距离即可,并不限于3个区域。
应理解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说明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10…扫描仪装置,10a…原稿压盖,11a…操作面板,15…人感传感器,16a、16b、16c…开闭传感器,17…灯,18a…CPU,18b…ROM,20…载置面。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光源,用于对原稿照射光;
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光源的点亮;
开闭部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用于载置原稿的载置面开闭;以及
检测单元,检测人,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并且,检测出的人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分离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能够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分离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能够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度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能够根据人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分离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能够根据人的身高来设定作为使上述光源点亮的条件的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在经过与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相应的规定时间之后,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检测单元能够对在高度方向分割出的多个检测区域的每一个检测人的脸,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在上述多个检测区域的任意一个检测出人的脸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对上述多个检测区域的每一个规定的角度中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检测区域对应地规定的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即使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超过上述规定角度,在上述载置面载置有原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也使上述光源点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能够在如下两个设定间切换设定: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若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则使上述光源点亮的设定、以及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人的情况下不管上述开闭部件的开闭角度如何都使上述光源点亮的设定。
CN201910540461.0A 2018-06-26 2019-06-21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650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0760 2018-06-26
JP2018120760A JP7087720B2 (ja) 2018-06-26 2018-06-2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262A true CN110650262A (zh) 2020-01-03
CN110650262B CN110650262B (zh) 2021-11-23

Family

ID=68982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0461.0A Active CN110650262B (zh) 2018-06-26 2019-06-2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1238B2 (zh)
JP (1) JP7087720B2 (zh)
CN (1) CN110650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46853B2 (ja) * 2017-08-21 2021-10-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7447501B2 (ja) * 2020-01-24 2024-03-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
JP2023030250A (ja) * 2021-08-23 2023-03-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人検出機能付きの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2681A1 (en) * 2003-05-29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er provided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a system having a power saving mode
CN1988586A (zh) * 2005-12-22 2007-06-2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20110043874A1 (en) * 2009-05-01 2011-02-24 Canon Component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metho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program for causing image reading method to be execute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image formation method to be executed
US20130044357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Nec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document size detection device
US20160142576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8408A (en) * 1988-04-15 1993-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hotosensors for detecting original size
US5763837A (en) * 1994-10-11 1998-06-09 Davignon; Andre Automatic biometric data system
JP3086406B2 (ja) * 1995-10-04 2000-09-11 オ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受動型赤外線式人体検知装置
US7471424B2 (en) * 2003-02-26 2008-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apparatus,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original size detection
JP2006254367A (ja) * 2005-03-14 2006-09-21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21735B2 (ja) * 2005-03-15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5228749B2 (ja) * 2008-03-28 2013-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サイズ検知機能を有す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3715B2 (ja) * 2008-06-26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84896B2 (ja) * 2008-07-25 2011-10-0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原稿有無検出方法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JP5230382B2 (ja) 2008-12-01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
JP2012015750A (ja) 2010-06-30 2012-01-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4877A (ja) 2010-11-05 2012-05-31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4880A (ja) 2010-11-05 2012-05-31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61789B2 (ja) * 2011-08-16 2014-07-30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原稿サイズ検出装置
JP2015154377A (ja) * 2014-02-18 2015-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6478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16118707A (ja) * 2014-12-22 2016-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039010A1 (en) * 2015-08-03 2017-02-09 Fuji Xerox Co., Ltd.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7033358A (ja) * 2015-08-03 2017-02-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
JP2018191206A (ja) * 2017-05-10 2018-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2681A1 (en) * 2003-05-29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er provided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a system having a power saving mode
CN1988586A (zh) * 2005-12-22 2007-06-2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20110043874A1 (en) * 2009-05-01 2011-02-24 Canon Component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metho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program for causing image reading method to be execute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image formation method to be executed
US20130044357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Nec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document size detection device
US20160142576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262B (zh) 2021-11-23
US20190394349A1 (en) 2019-12-26
US10681238B2 (en) 2020-06-09
JP7087720B2 (ja) 2022-06-21
JP2020005055A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26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92237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258658A (ja)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745556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477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326901B2 (en) Determining a sheet size of a sheet on a sheet size determin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07156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lluminator to illuminate a work target located in a space between an image reader and an image former
EP3757680B1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US91310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376445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3705134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661483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電力状態を制御する方法
JP2005354205A (ja) 原稿読取り装置
JP61949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50129284A1 (en) Method for assisting visually impaired users of a scanning device
JP65824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17516B2 (ja)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812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10011454B2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executing stapling processing in response to an execution key pressed by a user
JP200325547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KR100519977B1 (ko) 사용자 선택영역 복사 기능을 가지는 복사기 및 그복사기의 복사 제어방법
JP5740973B2 (ja) 読取装置
JP2006067330A (ja)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
US2006003971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9549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