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1550B -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1550B
CN110641550B CN201910541901.4A CN201910541901A CN110641550B CN 110641550 B CN110641550 B CN 110641550B CN 201910541901 A CN201910541901 A CN 201910541901A CN 110641550 B CN110641550 B CN 110641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all portion
wall
vehicle width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1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1550A (zh
Inventor
中内繁
花崎雅宣
木村俊雄
黑川将
坂口欣也
佐藤洸辉
藪本洋介
松原宏
和泉洋平
野村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675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557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4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1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1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1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60G99/002Suspension details of the suspension of the vehicle body on the vehicle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18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fron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能够提高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减小地板振动。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框(6)的下部构成支承后悬架(10)的拖拽臂(11)的前端部(12)的臂前端支承部(20、20A),在该臂前端支承部(20)具备由外壁部(30r)和内壁部(23、23A)和前壁部(24、24A)构成的下面观察时后方开放的コ字状部(21、21A),臂前端支承部形成有从外壁部延伸到比前壁部更靠前方侧的延出外壁部(30f),并且这些外壁部及延出外壁部由与后侧框接合的边梁内侧件(3a)构成,另一方面,形成有从内壁部延伸到比前壁部更靠前方侧且与后侧框接合的延出内壁部(40、26)。

Description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悬架,尤其涉及在构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面的后部地板的下方支承扭力梁式悬架的臂前端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在后悬架的下方支承后悬架、特别是扭力梁式悬架的臂前端的构造,已知具备在左右的纵面部31、32之间经由支承机构40摇动自如地支承臂前端的臂支承托架30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臂支承托架30用加强部件35在车宽方向上架设在纵面部3132的前端,从而形成为下面观察时后方开放的コ字状,通过该构造,能够提高臂前端的支承刚性、特别是横刚性,也就是对于从臂经由臂支承托架30向车体侧输入的横方向(车宽方向)的振动的刚性,期待能够提高行驶时的直行稳定性。
另一方面,从臂经由臂支承托架30输入的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振动是地板振动带来的噪音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在振动部分设置加强筋或铆钉来解决,但是与横方向的振动同样,对于这些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振动,更希望在距离向车体的振动输入点较近的臂支承托架30减小振动输入量自身。
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这样的构想没有任何记载,除了进一步提高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之外,在通过降低从向车体的振动输入点输入的振动之中的特别是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量来减轻地板振动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38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而减轻地板振动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左右的后框,构成延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以及臂前端支承部,在左右的上述后框的下部具有分别支承后悬架的左右的拖拽臂前端的コ字状部,该コ字状部由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壁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壁部、以及前壁部形成为下面观察时后方开放的コ字状,上述臂前端支承部形成有从上述外壁部延伸到比上述前壁部更靠前方侧的延出外壁部,并且这些外壁部及延出外壁部由与上述后框接合的边梁内侧件构成,另一方面,上述臂前端支承部形成有从上述内壁部延伸到比上述前壁部更靠前方侧且与上述后框接合的延出内壁部。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臂前端支承部(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由此,能够减小作为从后轮经由后悬架输入到车体的振动(载荷)的输入源的臂前端支承部处的振动(载荷),能够减小地板振动。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上述内壁部由第1角撑部件构成,并且上述前壁部由第2角撑部件构成,上述第1角撑部件包含上述延出内壁部而一体地成形。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臂前端支承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支承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从上述第1角撑部件的上述内壁部直到上述延出内壁部形成有第1角撑加强筋。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上述第1角撑部件处的上述内壁部和上述延出内壁部之间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上述第1角撑部件的下端具备从上述内壁部直到上述延出内壁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弯折的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
根据上述构成,在第1角撑部件的下端从上述内壁部直到上述延出内壁部具备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从而能够提高第1角撑部件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上述延出内壁部通过由与上述内壁部不同的部件构成的角撑部件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角撑部件和由边梁内侧件构成的延出外壁部提高臂前端支承部(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通过减小来自振动输入源的特别是车辆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的向车体的振动输入量,来有效地减小地板振动。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上述角撑部件具备:从上述内壁部向前方延伸的内壁延出部、以及从上述前壁部向前方延伸且经由棱线与上述内壁延出部连续的前壁延出部。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角撑部件形成为包含棱线的形状,能够提高角撑部件整体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上述角撑部件具备从上述前壁延出部的车宽方向外端向下方弯折的加强突缘部。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角撑部件的前壁延出部形成从该前壁延出部的外端向下方弯折的加强突缘部,从而能够提高前壁延出部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上述角撑部件在上述内壁延出部具备从上述内壁部直到向上述后框的接合部的加强筋。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角撑部件的内壁延出部具备加强筋,能够提高内壁延出部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上述后框内具备后框加强件,该后框加强件由配设在上述后框的下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加强件下壁内侧部和配设在上述内壁部的下部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构成,上述内壁延出部和上述加强件内壁下侧部以一起夹着后框的方式接合,上述前壁延出部和上述加强件下壁内侧部以一起夹着后框的方式接合。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后框加强件来提高角撑部件和后框的接合部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上述角撑部件的靠前部的位置处的上述后框内具备节部件。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节部件对上述角撑部件和边梁之间进行加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悬架支承部的支承刚性而减轻地板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下方且车宽方向中央侧观察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右侧的下部车体构造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部车体构造的要部的底面图。
图3是图1的要部扩大图。
图4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4的D-D线的向视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4的E-E线的截面图(a)和沿着图4的F-F线的截面图(b)。
图8是沿着图2的C-C线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从下方且车宽方向中央侧观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右侧的下部车体构造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下部车体构造的要部的底面图。
图11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3是沿着图2的C-C线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3a边梁内侧件;6后侧框(后框);6a后侧框的车宽内壁部(后框的内壁);6c后侧框的下壁部(后框的下壁);10后悬架;11拖拽臂;12臂前端部(拖拽臂前端);20、20A臂前端支承部;21、21Aコ字状部;23、23A车宽内壁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壁部);24、24A前壁部;26延出车宽内壁部(延出内壁部);27第1角撑部件(第1角撑部件);28第2角撑部件(第2角撑部件);30r车宽外壁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壁部);30f延出车宽外壁部(延出车宽外壁部);40角撑部件;40a棱线部;41内壁延出部;42前壁延出部;43加强筋;44加强突缘部;45d第1角撑下侧加强筋(第1角撑加强筋);46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50后侧框加强件(后框加强件);51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2加强件内壁下侧部;60s闭合截面;61后部地板侧板(后侧框上侧件);71前侧节部件(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表示车辆右方,箭头L表示车辆左方,箭头U表示车辆上方。此外,关于图2中的车辆左侧,省略了后悬架及后轮罩的图示,并且在图4、图12中用假想线图示出后框上侧件及后框下侧件的车宽内壁部。此外,图中的“×”符号表示点焊部位,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是左右对称形状,所以除了特别情况,基于车辆右侧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中,设置有形成车厢地面的地板1(参照图2),在地板1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厢内突出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2(参照同图)。
如图1、图2所示,在地板1两侧接合固定着作为车体强度部件的边梁3。边梁3如表示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的例如图7(a)所示,具备边梁内侧件3a和边梁加强件3b而构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进而在边梁加强件3b上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着构成车体侧身的一部分的作为外观钣金的边梁外侧件3c。
此外,在通道部2和边梁3之间,在地板1的下面接合固定着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地板框19。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的地板1的后部,经由向上方立起的抬高部4一体地连设着构成车体后部地板的后部地板5,在该后部地板5两侧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6。
后部地板5的前部5F(以下称作“后部地板前部5F”)构成后部座椅的底面,另一方面,如图1、图2所示,后部地板5的后部5R(以下称作“后部地板后部5R”)构成行李舱地板,在其车宽方向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放置备胎盘或其他部件的凹部5a。
如图1、图2所示,在后部地板5的上下各侧配设有在车宽方向上架设在左右一对后侧框6之间的后横梁8。
详细地说,在后部地板前部5F的前部,从后部地板前部5F的下面侧接合固定着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两侧的后侧框6在车宽方向上连结的前侧后横梁8f。
在后部地板前部5F和后部地板后部5R的边界部且后部地板5的上下两部,通过点焊等分别接合固定着后横梁上侧件(图示略)和后横梁下侧件8md(参照图1、图2)。这两者均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两侧的后侧框6在车宽方向上连结的中间后横梁8m(所谓的4号横梁),在后横梁上侧件和后部地板5之间、以及后横梁下侧件8md和后部地板5之间,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闭合截面。
进而,如图1所示,在后部地板后部5R上,从后部地板后部5R的下面侧接合固定着以将该后部地板后部5R的凹部5a横穿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两侧的后侧框6在车宽方向上连结的后侧后横梁8r(所谓的4.5号横梁)。在这些后侧后横梁8r和后部地板5之间,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
如图1、图2所示,在后侧框6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后轮罩7(仅图示了车辆右侧)。后轮罩7是将后轮罩外侧件7b和后轮罩内侧件7a接合而构成的。
边梁3的后部延伸到比地板1的后端相当位置配设在更后方的后轮罩7的前部,其中边梁内侧件3a及边梁加强件3b的各后端与后轮罩内侧件7a的前部接合。
即,边梁3的后部及后轮罩7相对于后侧框6在车宽方向外侧邻接地配设。
如图4~图6、图7(a)(b)、图8所示,上述的后侧框6是在内部形成有闭合截面60s的车体侧部刚性部件,该闭合截面60s从抬高部4直到后部地板5的后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遍及车辆前后方向整体具备后部地板侧板61(也称作“后侧框上侧件61”)和配置在后部地板侧板61的下方的后侧框下侧件62等。
后部地板侧板61构成后侧框6的上面,是构成后部地板5的两侧的钣金(参照图1)。
如图6、图7(a)(b)、图8所示,后侧框下侧件62由车宽内壁部6a和下壁部6c一体地形成,上述车宽内壁部6a在后侧框6的车宽方向内侧越往下方则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下壁部6c从该车宽内壁部6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大致水平地延伸,这些车宽内壁部6a和下壁部6c分别构成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和下壁部6c。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6、图7(a)(b)所示,后侧框下侧件6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部分进一步由后侧框下侧件上侧构成部件62u和后侧框下侧件下侧构成部件62d这2个部件构成,由后侧框下侧件上侧构成部件62u和后侧框下侧件下侧构成部件62d的车宽内壁部分构成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
上述的后部地板侧板61和后侧框下侧件62在各自的车宽方向内端形成有接合突缘部61a、62a(参照图6、图7(a)(b)、图8),通过这些接合突缘部61a、62a,在隔着比后部地板侧板61更靠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后部地板5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5c的车宽方向外端5ca的状态下利用点焊等进行3重接合(参照同图)。
这些后部地板侧板61和后侧框下侧件62在各自的车宽方向外端也形成有接合突缘部61b、62b,这些接合突缘部61b、62b与相对于后侧框6配设在宽度方向外侧的车体零件的内钣金接合。
在本例中,接合突缘部61b、62b在后侧框6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与边梁3对应的部位与作为车体零件的上述内钣金的边梁内侧件3a接合(参照图7(a)(b)),在与后轮罩7对应的部位与作为车体零件的上述内钣金的后轮罩内侧件7a接合。
由此,后侧框6在后部地板侧板61及后侧框下侧件62和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车体零件的上述内钣金之间构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
此外,如图1所示,后侧框6的前端与接合固定在地板1的下面的上述地板框19的后端接合,如图1、图2所示,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与后部地板前部5F对应的前部构成为越往后方则越向上方倾斜地延伸的倾斜部6s,并且与后部地板后部5R对应的后部构成为在车辆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地以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6f。
如图1所示,倾斜部6s与抬高部4的立起高度对应地,从其前端起越往后方越朝向上方倾斜。
如图2所示,上述的后轮罩7(仅图示车辆右侧)从后侧框6的倾斜部6s的后部直到直线部6f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设,并且以相对于倾斜部6s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方式形成,与此对应地,倾斜部6s的后部以在车宽方向内侧绕过后轮罩7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直线部6f从这样的倾斜部6s的后端向车辆后方以直线状延伸。
如图1所示,后部地板前部5F经由抬高部4相对于地板1配置在上方,伴随于此,倾斜部6s相对于后部地板前部5F越往前方则越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由此,该倾斜部6s中的比后部地板前部5F的下面更靠下部相对于后部地板前部5F以该倾斜部6s的车宽内壁部6a成为纵壁状的方式立设。
由此,在后部地板前部5F的下方构成由比该后部地板前部5F的下面更向下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后侧框6的倾斜部6s、前侧后横梁8f(抬高部4)、以及中间后横梁8m围出的车辆底面观察时的空间9s,在该空间9s容纳燃料箱9的至少上部(参照图2)。燃料箱9使用左右一对燃料箱带9a、9b支承到车体侧(参照同图)。在本例中,燃料箱带9a、9b的前部紧固到前侧后横梁8f,燃料箱带9a、9b的后部紧固到中间后横梁8m。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边梁3的后部以下面维持与地板1的下面大致同一高度的方式,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
由此,如同图所示,相对于倾斜部6s在车宽方向外侧邻接地配设的边梁3的后部相对于越往后方越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6s的下面,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其向下方的突出部分的车宽内壁部30(以下称作“边梁抬高部30”)相对于倾斜部6s的下面向下方以纵壁状立设。
在本例中,边梁抬高部30与相对于后部地板前部5F越往后方越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6s的形状对应地,以越往后方则向下方的突出长度越长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悬架10(仅图示车辆右侧)是扭力梁式悬架,该后悬架10所具备的拖拽臂11以将其前端部12(以下称作“臂前端部12”)作为中心而后方在上下方向上揺动的方式,在后侧框6的倾斜部6s的下方经由轴部件13(参照图8)被臂前端支承部20支承。
在此,图1、图2中的符号14表示将左右(仅图示车辆右侧)的拖拽臂11连结的截面U字形状的扭力杆,同样,符号15表示盘状的弹簧下端承接部件,该弹簧下端承接部件15在扭力杆14和拖拽臂11的比扭力杆14更靠后侧的部分之间的角部,平坦的弹簧下端承接面(图示略)朝向上方形成,符号16表示弹簧上端承接部件,该弹簧上端承接部件16在弹簧下端承接部件15的上方且后侧框6的下面将平坦的弹簧上端承接面16a朝向下方接合。另外,设置在后轮罩7的上端部和拖拽臂11的后端之间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伸缩的减震器等省略了图示。
如图8所示,在臂前端部12构成有被支承构造120,该被支承构造120经由作为轴部件13的螺栓131及螺母132被臂前端支承部20枢轴支承。
如图8所示,被支承构造120具有:在轴部件13中插通的内筒121、围绕内筒121的橡胶部件122、设置在橡胶部件122的外周的外筒123。
如图3所示,臂前端支承部20具备コ字状部21(也称作“臂前端支承主体部21”),该コ字状部21在从车辆下面观察时构成为コ字状,其相对于臂前端部12包围车宽方向内外各侧及前侧,并且后方及下方开放。
コ字状部21由相对于臂前端部12在车宽方向内外各侧以纵壁状配设的车宽内壁部23、车宽外壁部30r、以及相对于臂前端部12在前侧将这些车宽外壁部30r和车宽内壁部23在车宽方向上桥接的前壁部24构成。
如图8所示,车宽内壁部23及车宽外壁部30r分别形成有允许轴部件13插通的贯通孔23h、3h,通过这些贯通孔23h、3h的周缘,臂前端部12经由架设在内外各壁部23、30r之间的轴部件13枢轴支承。
作为轴部件13的螺栓131的前端部通过螺母132紧固。该螺栓131的前端部和螺母132的紧固部分相当于从车宽内壁部23朝向燃料箱9突出的突出部分,在从燃料箱9侧观察时,被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螺母帽133覆盖(参照图8)。
如图3所示,车宽内壁部23在后侧框6的下面的下方构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面,在其上端一体地形成有比后侧框6的下面更往上方以直线状延伸而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的接合突缘部23a。
如图3~图5所示,前壁部24构成在后侧框6的下面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面,在其上端一体地弯曲形成有接合突缘部24a,该接合突缘部24a以能够与后侧框6的下面接合的方式向车辆前方延伸。
进而,如图3所示,前壁部24在其车宽方向外端一体地弯曲形成有接合突缘部24b,该接合突缘部24b以能够与边梁内侧件3a的边梁抬高部30接合的方式向车辆前方延伸。
车宽外壁部30r形成于边梁抬高部3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比前壁部24更靠后方侧部分、换句话说相对于车宽内壁部23隔着臂前端部12而在车宽方向外侧对置的对置部分。
此外,车宽内壁部23和前壁部24通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臂前端支承托架25一体地形成。
臂前端支承托架25由一块钢材形成,车宽内壁部23的前端和前壁部24的车宽方向内端一体地连结,在它们之间,经由主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25a(弯曲部),与该棱线25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正交截面)连续。即,车宽内壁部23和前壁部24呈大致直角地配设,臂前端支承托架25在车辆底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
进而,如图3、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除了コ字状部21之外,还具备拉条部件80、加强部件90、延出车宽外壁部30f、以及角撑部件40。
如图3、图8所示,拉条部件80在比臂前端部12更靠下方架设在与コ字状部21的车宽内壁部23邻接配置的加强部件90和边梁内侧件3a的下面之间,阻止向下方开口形成的コ字状部21敞开。
如图2、图3、图8所示,加强部件90是兼用作拉条部件80的支承和コ字状部21的特别是车宽内壁部23的加强的部件,相对于车宽内壁部23以车辆侧面观察时大致重叠的方式在车宽方向外侧(臂前端部12侧)邻接配置。
如图8所示,拉条部件80的车宽方向内端通过由螺栓81a及螺母81b构成的拉条安装部81紧固到加强部件90中的车辆侧面观察时比与臂前端部12对应的部位更靠下部。
详细地说,如图3、图4所示,拉条部件80的车宽方向内端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在加强部件90中的与车宽内壁部23的下缘边和后缘边的角部相当的位置经由螺栓81a及螺母81b安装。
如图8所示,在该加强部件90中的与拉条部件80的车宽方向内端的安装位置相当的拉条安装部81,螺栓81a的前端部分紧固到螺母81b,该紧固部分以从加强部件90向车宽方向内侧所具备的燃料箱9突出的方式配置。
并且,如图3、图4、图8所示,车宽内壁部23的角部为了确保拉条安装部81中的螺栓81a及螺母81b的紧固部分的配置空间,与该紧固部分从加强部件90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长度对应地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形成,并且作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从燃料箱9侧将拉条安装部81所具有的紧固部分覆盖的覆盖部42c设置。
此外,如图3所示,角撑部件40和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均相对于コ字状部21的前壁部24向前方延伸,分别在后侧框6的下方的车宽方向的内外各侧以架设在前壁部24和后侧框6的下面之间的方式在它们之间延伸。
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在边梁内侧件3a的边梁抬高部30中的比前壁部24更靠前方侧部分、换句话说与角撑部件40的后述的内壁延出部41的对置部分形成为纵壁状(参照图7(b))。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如图3、图6所示,在其后端接合着前壁部24的接合突缘部24b,并且在上方接合着后侧框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接合突缘部62b(参照图5~图7(a)(b)),以架设在这些接合突缘部24b、62b之间的方式在24b、62b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延伸。
如图3所示,角撑部件40从コ字状部21的车宽内壁部23的前下部向前上方向延伸,与后侧框6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接合,具备从コ字状部21的车宽内壁部23向前上方向延伸的内壁延出部41和从前壁部24向前上方向延伸的前壁延出部42。
角撑部件40由一张钢板形成,内壁延出部41的前下端和前壁延出部42的车宽方向内端经由棱线40a(弯曲部)一体地连结,与棱线40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截面连续。这些内壁延出部41和前壁延出部42以大致直角配设。另外,棱线部40a在内壁延出部41和前壁延出部42之间从角撑部件40的后下端直到前上端连续地延伸。
内壁延出部41在后下端一体地形成有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1a,该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1a以能够与车宽内壁部23接合的方式,比前壁部24更向后方延伸,并且在前上端一体地形成有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该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以能够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的方式,比后侧框6的下面更向上方延伸。
前壁延出部42在后下端一体地弯曲形成有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2a,该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2a以能够与前壁部24接合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并且在前上端一体地弯曲形成有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该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以能够与后侧框6的下面(下壁部6c)接合的方式向前方延伸。
角撑部件40中,内壁延出部41及前壁延出部42的各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1a、42a分别接合到コ字状部21的车宽内壁部23的前侧下部、前壁部24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并且内壁延出部41及前壁延出部42的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42b分别接合到倾斜部6s中的、相对于コ字状部21的前壁部24隔开间隔的前侧位置。
由此,角撑部件40在车辆侧面观察时以从其下方且前方包围前壁部24和比该前壁部24更位于前侧的后侧框6的下面的角部的方式延伸。
内壁延出部41经由车宽内壁部23和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形成为大致同一面状,设置有以将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1a和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相连的方式延伸的加强筋43。
加强筋43形成为内壁延出部41的一部分相对于周边向车宽方向内侧成为凸状。进而,加强筋43形成为拱状,也就是说从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1a的前端(基端)侧起越往前方则越向上方,在车辆侧面观察时,中间部向前方且下方迂回,并且该加强筋43的前上端在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到达该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的下端(前端)侧而连续地延伸。
角撑部件40使前壁延出部42的外端向下方弯曲等而具备向下方突出形成的加强突缘部44。
加强突缘部44包含前壁延出部42的后下端接合突缘部42a及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在内而在它们之间连续地形成。
此外,如图4~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后侧框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周边、即至少在倾斜部6s的内部具有的闭合截面60s配设有作为后侧框6的加强部件的后侧框加强件50及节部件71、72、73(隔板)。
如图6~图8所示,后侧框加强件50配设在后侧框6的闭合截面60s中的车宽方向内侧且下侧的角部,如图4~图6所示,从倾斜部6s的前部直到后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后侧框加强件50由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和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一体地形成,上述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在后侧框6的下壁部6c以能够从其上面接合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所述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在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以能够从其车宽方向外面接合的方式从该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的车宽方向内端向上方延伸。
如图4、图6所示,节部件71、72、73(隔板)在后侧框6的倾斜部6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有多个,在本例中,具备配设在倾斜部6s的前部的前侧节部件71、配设在前侧节部件71的后方的中间节部件72、以及配设在中间节部件72的后方的后侧节部件73。
如图4、图5所示,前侧节部件71在倾斜部6s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中的角撑部件40的靠前部的位置、在本例中是在车里前后方向上与角撑部件40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一致的位置配设。进而,在本例中如同图所示,中间节部件72配设在倾斜部6s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中的与前壁部24一致的位置,并且后侧节部件73配设在倾斜部6s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中的与臂前端部12一致的位置。
如图4~图6所示,前侧节部件71由如下部分一体地形成:板状的节主体壁部71a,以将倾斜部6s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分隔的方式构成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面(参照图5、图6);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1b,以从该节主体壁部71a的车宽方向外端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形成(参照图6);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参照图4、图6),从该节主体壁部71a的车宽方向内端向前方延伸;以及下缘接合突缘部71d,从该节主体壁部71a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参照图6)。
如同图所示,中间节部件72由如下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板状的节主体壁部72a,与前侧节部件71同样,构成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面(参照图5、图6);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2b,从该节主体壁部72a的车宽方向外端向前方延伸地弯曲形成;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2c,从该节主体壁部72a的车宽方向内端向前方延伸地弯曲形成(参照图4、图6);下缘接合突缘部72d,从该节主体壁部72a下端向前方延伸地弯曲形成(参照图6);以及缘接合突缘部72e,从节主体壁部72a上端向后方延伸地弯曲形成。
如同图所示,后侧节部件73具备:节主体壁部73a,架设在边梁内侧件3a和后侧框6的下壁部6c之间;前壁部73b,从节主体壁部73a的前后各缘部向下方延伸(参照图6);以及后壁部73c(参照图4、图5),在节主体壁部73a的上下各缘部形成有分别与边梁内侧件3a和后侧框6的下壁部6c分别接合的接合突缘部73d、73e。进而,在前壁部73b及后壁部73c的各车宽方向外端形成有向前后各侧延伸而与边梁内侧件3a接合的接合突缘部73f、73g。
如图6所示,前侧节部件71中,其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1b从车宽方向内侧与边梁内侧件3a接合,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下缘接合突缘部71d从上方与后侧框6的下壁部6c接合。
在此,如图6所示,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但是该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的下部经由后侧框加强件50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的上部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即,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的下部、后侧框加强件50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的上部、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另一方面,如同图所示,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的上部直接与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接合,但是该接合部位相当于构成后侧框下侧件62的上部(车宽内壁部6a的上部)的上侧构成部件62u和构成该后侧框6的下部的下侧构成部件62d的接合部。即,前侧节部件71的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1c和后侧框下侧件62的上下各侧的构成部件62u、62d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此外,如图6所示,角撑部件40的前壁延出部42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从下方接合到后侧框6的下壁部6c,并且后侧框加强件50的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从上方接合到后侧框6的下壁部6c。即,前侧突缘部、后侧框6的下壁部6c、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以和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及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一起夹着下壁部6c的方式,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此外,如图7(a)所示,角撑部件40的内壁延出部41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到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并且后侧框加强件50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到车宽内壁部23。即,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车宽内壁部6a、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以和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及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一起夹着车宽内壁部6a的方式,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此外,如图7(b)所示,中间节部件72的上下各侧的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2b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到边梁内侧件3a。其中,下侧的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2b经由后侧框下侧件6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接合突缘部62b接合到边梁内侧件3a。
即,中间节部件72的下侧的车宽外缘接合突缘部72b、边梁内侧件3a的车宽内壁部、以及接合突缘部62b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进而,如图7(b)所示,中间节部件72的下缘接合突缘部72d从上方接合到后侧框6的下壁部6c。另一方面,在该接合部位,在后侧框6的下壁部6c从下方接合着コ字状部21所具备的前壁部24的接合突缘部24a。即,下缘接合突缘部72d、下壁部6c、以及接合突缘部24a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进而,如同图所示,中间节部件72的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2c从其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到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另一方面,在该接合部位,在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着后侧框加强件50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72c、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以及车宽内壁部6a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
此外,如图6所示,中间节部件72的上缘接合突缘部72e从下方接合到后部地板侧板61。
如图1、图2所示,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在构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参照图4~图8)的左右的后侧框6(后框)的下部构成对后悬架10的作为拖拽臂11前端的臂前端部12进行支承的臂前端支承部20,在该臂前端支承部20具备コ字状部21,该コ字状部21由车宽方向外侧的车宽外壁部30r(外壁部)、车宽方向内侧的车宽内壁部23(内壁部)、前壁部24形成为仰视时后方开放,臂前端支承部20在比前壁部24更靠前方侧形成有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延出外壁部)(参照图1~图3),并且这些车宽外壁部30r及延出车宽外壁部30f由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到后侧框6的边梁内侧件3a构成,另一方面,具备从车宽内壁部23延伸到比前壁部24更靠前方而与后侧框6接合的角撑部件40(参照图1~图3的特别是图3)。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臂前端支承部20所具备的コ字状部21,能够有效地降低从作为振动输入点的臂前端部12输入到臂前端支承部20的振动之中的特别是车宽方向的向车体的振动输入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臂前端支承部20具备由边梁内侧件3a构成的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和角撑部件40,这些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和角撑部件40均接合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构成有闭合截面60s的作为车体刚性部件的后侧框6,所以通过这些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和角撑部件40,除了提高臂前端部12的支承刚性,还能够有效地降低从振动输入点输入的振动之中的特别是车辆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的向车体的振动输入量,例如能够有效地降低地板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边梁内侧件3a构成形成臂前端支承部20的一部分的车宽外壁部30r及延出车宽外壁部30f,从而不必另外具备高刚性的部件,就能够提高拖拽臂11前端的支承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角撑部件40具备从车宽内壁部23向前方延伸的内壁延出部41和从前壁部24向前方延伸且经由棱线部40a与内壁延出部41连续的前壁延出部42(参照图3、图6、图7(a)(b))。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角撑部件40形成为包含棱线部40a的形状,能够提高角撑部件40整体的刚性。
具体地说,在行驶时,后轮(图示略)被作用例如向车辆后方的拉拽力,从而臂前端支承部20被作用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但是角撑部件40是包含经由车辆前后方向成分而延伸的棱线部40a的形状,所以特别是特对于这样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能够提高臂前端支承部20。
作为发明的形态,角撑部件40具备从前壁延出部42的车宽方向外端向下方弯折的加强突缘部44(参照图3~图7(a)(b))。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角撑部件40的前壁延出部42形成上述加强突缘部44,能够提高前壁延出部42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角撑部件40在内壁延出部41具备加强筋43,该加强筋43从车宽内壁部23一直设置到作为向后侧框6的接合部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参照图3、图4)。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角撑部件40的内壁延出部41设置加强筋43,能够提高内壁延出部41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在后侧框6内的闭合截面60s中具备后侧框加强件50(后框加强件)(参照图4~图8),该后侧框加强件50由配设在后侧框6的下壁部6c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参照图5、图6)和配设在车宽内壁部6a(内壁)的下部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参照图4、图6)构成,前壁延出部42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2b和加强件下壁内侧部51一起夹着后侧框6的下壁部6c、车宽内壁部6a(图6参照),内壁延出部41的前上端接合突缘部41b和加强件内壁下侧部52一起夹着后侧框6的下壁部6c、车宽内壁部6a(参照图7(a))。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后侧框加强件50提高角撑部件40和后侧框6的接合部的刚性。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在角撑部件40的靠前部的位置的后侧框6内的闭合截面60s具备前侧节部件71(节部件)(参照图4~图6)。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前侧节部件71对角撑部件40和边梁3之间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对于从作为振动输入点的臂前端部12输入到臂前端支承部20的振动之中的特别是车辆上下方向的振动的角撑部件40的拉伸力。
(臂前端支承部的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9~图13说明上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所具备的臂前端支承部20(以下称作第1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的变形例的第2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A。
但是,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同样的构成,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图12所示,在臂前端支承部20A上,在コ字状部21A中的比车宽内壁部23A更靠前方侧形成有与后侧框6的倾斜部6s接合的延出车宽内壁部26。该延出车宽内壁部26和车宽内壁部23A一起通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1角撑部件27一体地成形,相当于第1角撑部件27的比前壁部24A更向前方侧延伸的延出部分。
即,第2实施方式的コ字状部21A并不是像第1实施方式的コ字状部21(参照图3)那样,车宽内壁部23A和前壁部24A经由棱线25a(弯曲部)一体地形成,而是如图9~图12所示,车宽内壁部23A由第1角撑部件27构成,前壁部24A由第2角撑部件28构成,分别由不同的部件构成。进而,第2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A不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所具备的那种角撑部件40(参照图3)。
延出车宽内壁部26从车宽内壁部23A的前端连续而向前方延伸,其大致整体比后侧框6的倾斜部6s的下面更向下方突出地形成。
如图9、图12所示,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下端以形成从车宽内壁部23A的下端连续的平滑的棱线的方式向车辆前方向延伸。具体地说,延出车宽内壁部26以从该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后端直到前部越往前方则向下方的突出长度逐渐变短的方式,下端越往前方则越往上方倾斜地形成。
第1角撑部件27的大致整体由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构成,在后侧框6的下方以沿着车宽方向内端跨过前壁部24A的方式,由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板形成。
如同图所示,第1角撑部件27在其上端遍及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体形成有能够与后侧框6接合的上端接合突缘部27a。
第1角撑部件27的上端接合突缘部27a在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23A的下部从车宽方向内侧通过点焊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接合(参照图9、图12、图13)。在本例中,在上端接合突缘部27a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分别与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对应的部位通过各4个部位、共8个部位接合。
在此,如图9、图10所示,上述的加强部件90由车宽内壁部91和上壁部92一体地形成,上述车宽内壁部91相对于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壁部23A以车辆侧面观察时大致重叠的方式在车宽方向外侧邻接配置(参照图9~图12),上述上壁部92从该车宽内壁部91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且与后侧框6的下面接合。
并且,如图9、图11、图12之中的特别是图12所示,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壁部23A和加强部件90的车宽内壁部91通过点焊等在多个部位s1(在本例中是8个部位)接合。
这些接合部位s1之中的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壁部23A和加强部件90的车宽内壁部91的各前缘周边23Aa、91a的接合部位s1f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在本例中是3个部位)(参照图9、图12)。
此外,在本例的臂前端支承部20A中,如上述那样,在コ字状部21A的前方不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角撑部件40(参照图3)(参照图9~图11),并且第1角撑部件27中的延出车宽内壁部26相对于后侧框6仅与车宽内壁部6a接合(参照图9、图12),与下壁部6c(下面)不接合(参照图9)。
伴随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图12所示,在后侧框6内的闭合截面60s中不具备上述的角撑部件40和承受从延出车宽内壁部26施加到后侧框6的下壁部6c的拉伸载荷的前侧节部件71(参照图5、图6),仅具备中间节部件72及后侧节部件73。
此外,如图9、图12所示,第1角撑部件27中,多个(在本例中是2个)第1角撑加强筋45(45u、45d)在上下各侧隔开间隔地配设。
这些上下各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均相对于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面向车宽方向内侧以突状形成(在图13中仅图示了下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d),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大致水平且直线状平行地延伸(参照图9、图12)。
上下各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之中的下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d(以下称作“第1角撑下侧加强筋45d”)形成为比上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u(以下称作“第1角撑上侧加强筋45u”)更长条(参照同图)。
具体地说,第1角撑下侧加强筋45d形成为,前端达到车宽内壁部23A,并且后端达到延出车宽内壁部26,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跨过前壁部24A。
另外,在本例中,第1角撑上侧加强筋45u在车宽内壁部23A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其前端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延伸到与前壁部24A相当的位置,但也可以是上下各侧的第1角撑加强筋45u、45d之中的至少一方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跨过前壁部24A。
此外,如图9~图11、图13所示,第1角撑部件27在其下端连续地以屋檐状形成有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46,该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46从车宽内壁部23A的后端直到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前端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弯折。
如图9、图11、图12所示,形成于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前部的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46以其上面与后侧框6的倾斜部6s的下面的车宽方向内端抵接的方式沿着该倾斜部6s的下面延伸(特别是参照图11、图12)。
如图9~图12所示,第2角撑部件28的大致整体由前壁部24A构成,由沿着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板形成。
如图11、图12所示,第2角撑部件28在前壁部24A的车宽方向内端,向车辆后方延出的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28a相对于前壁部24A一体地弯曲形成。该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28a从车宽方向外侧通过点焊等接合到加强部件90的车宽内壁部91的前缘周边91a(参照同图)。
即,在上述的接合部位s1f,上述的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壁部23A的前缘周边23Aa、加强部件90的车宽内壁部91的前缘周边91a、第2角撑部件28(前壁部24A)的车宽内缘接合突缘部28a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特别是参照图9、图11、图12)。
进而,如图9~图11所示,第2角撑部件28与第1实施方式的前壁部24同样,在前壁部24A的车宽方向外端及上端分别相对于前壁部24A一体地弯曲形成有向车辆前方延出的接合突缘部28b、28c。
如图10、图11所示,接合突缘部28b、28c之中的车宽方向外端接合突缘部28b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到边梁内侧件3a的边梁抬高部30中的延出车宽外壁部30f。
在此,在本例中如图9、图11所示,在边梁抬高部30的内部空间30s(闭合截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与第2角撑部件28(前壁部24A)对应的部位具备对边梁3进行加强的边梁节部件75。
如图9所示,边梁节部件75由主体部75a(参照图9、图11)、下端接合突缘部75b、上端接合突缘部75c、车宽内端接合突缘部75d一体地形成这些接合突缘部75b、75c、75d均以从分别对应于主体部75a的端部向车辆后方延出的方式相对于该主体部75a一体地弯曲形成。
并且,如图9所示,边梁节部件75的下端接合突缘部75b、上端接合突缘部75c及车宽内端接合突缘部75d分别从面向边梁抬高部30的内部空间30s的一面侧接合到边梁内侧件3a的下壁部3ad(参照图9、图11)、上壁部3au(参照同图)、车宽方向内壁部30f(参照同图)。
即,边梁节部件75的车宽内端接合突缘部75d、边梁内侧件3a的车宽方向内壁部30f、以及第2角撑部件28的车宽方向外端的接合突缘部28b通过点焊等而3重接合(参照图9)。
如图9、图10所示,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在构成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60s(参照图11~图13)的左右的后侧框6(后框)的下部构成对构成作为后悬架10的拖拽臂11前端的臂前端部12进行支承的臂前端支承部20A,在该臂前端支承部20A具备由车宽方向外侧的车宽外壁部30r(外壁部)、车宽方向内侧的车宽内壁部23A(内壁部)、以及前壁部24A构成的下面观察时后方开放的コ字状部21A,臂前端支承部20A形成有从车宽外壁部30r延伸到比前壁部24A更靠前方侧的延出车宽外壁部30f(延出外壁部),并且这些车宽外壁部30r及延出车宽外壁部30f由与后侧框6接合的边梁内侧件3a构成,另一方面,形成有从车宽内壁部23A向比前壁部24A更向前方侧延伸且与后侧框6接合的延出车宽内壁部26(延出内壁部)(参照图9~图13)。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支承后悬架10的臂前端部12的臂前端支承部20A的支承刚性,所以能够在作为该振动的输入源的臂前端支承部20A有效地降低从后轮经由后悬架10输入到车体的振动(输入载荷),能够减小地板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宽内壁部23A由第1角撑部件27(第1角撑部件)构成,并且前壁部24A由第2角撑部件28(第2角撑部件)构成,第1角撑部件27包含延出车宽内壁部26而一体地成形(参照同图)。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后悬架10的臂前端部12的臂前端支承部20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支承刚性。
详细地说,第1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中,该臂前端支承部20(臂前端支承部20中的コ字状部21)所具备的车宽内壁部23和前壁部24通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臂前端支承托架25一体地形成(特别是参照图3)。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作为该振动的输入源的臂前端支承部20有效地抑制从后轮经由后悬架10输入到车体的振动(载荷)之中的特别是车宽方向上作用的振动。
与此相对,第2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A如上述那样,该臂前端支承部20A所具备的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通过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1角撑部件27一体地形成(特别是参照图9~图12)。由此,能够在作为该振动的输入源的臂前端支承部20A有效地抑制从后轮经由后悬架10输入到车体的振动(载荷)之中的特别是车辆前后方向上作用的振动(载荷)。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作为后悬架10采用配置了在后轮的前方支承拖拽臂11(翅臂)的臂前端支承部20(枢轴轴承)的扭力梁式(也称作拖拽臂式)的情况下,向成为从后轮向车体的振动输入点(载荷输入点)的臂前端支承部20的输入振动(输入载荷)之中的特别是车辆前后方向的输入振动容易变大。
因此,如第2实施方式的臂前端支承部20A那样,通过采用具备一体地形成有车宽内壁部23A和从该车宽内壁部23A向前方侧延伸且与后侧框6接合的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第1角撑部件27的构造,作为振动输入点(载荷输入点)的臂前端支承部20A有利于减小车辆前后方向上作用的振动,在作为后悬架10采用扭力梁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减小从后轮经由后悬架10输入到车体的振动(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3所示,第1角撑部件27与后侧框6接合时,将形成于车宽内壁部23A及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各上端的接合突缘部27a分别通过点焊等接合到后侧框6的车宽内壁部6a。
由此,即使未将一体地形成有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第1角撑部件27接合到后侧框6的下面(下壁部6c),在对臂前端支承部20A输入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时,也能够对于后侧框6维持牢固的接合状态,并且减小对于后侧框6的点焊的总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角撑部件27不接合到后侧框6的下面,所以在后侧框6内的闭合截面60s且与第1角撑部件27的前端对应的位置,能够省略为了对该第1角撑部件27和边梁3之间进行加强而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具备的前侧节部件71(图5、图6)等的加强用的节部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及减轻车体重量(参照图11、图1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角撑部件27的车宽内壁部23A直到延出车宽内壁部26形成有第1角撑下侧加强筋45d(第1角撑加强筋)(参照图9、图12、图13)。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第1角撑部件27中的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之间的刚性。即,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宽内壁部23A和延出车宽内壁部26的一体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角撑部件27的下端具备从车宽内壁部23A直到延出车宽内壁部26向车宽方向外方弯折的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46(参照图9~图11、图13)。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第1角撑部件27的下端从车宽内壁部23A直到延出车宽内壁部26形成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46,能够提高第1角撑部件27的刚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能够以各种实施方式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
左右的后框,构成延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以及
臂前端支承部,在左右的上述后框的下部具有分别支承后悬架的左右的拖拽臂前端的コ字状部,该コ字状部由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壁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壁部、以及前壁部形成为下面观察时后方开放的コ字状,
上述臂前端支承部形成有从上述外壁部延伸到比上述前壁部更靠前方侧的延出外壁部,并且这些外壁部及延出外壁部由与上述后框接合的边梁内侧件构成,
另一方面,上述臂前端支承部形成有从上述内壁部延伸到比上述前壁部更靠前方侧且与上述后框接合的延出内壁部,
上述前壁部构成在上述后框的下面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面,在其上端一体地弯曲形成有接合突缘部,该接合突缘部以能够与上述后框的下面接合的方式向车辆前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内壁部由第1角撑部件构成,并且上述前壁部由第2角撑部件构成,
上述第1角撑部件包含上述延出内壁部而一体地成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从上述第1角撑部件的上述内壁部直到上述延出内壁部形成有第1角撑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在上述第1角撑部件的下端具备从上述内壁部直到上述延出内壁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弯折的第1角撑加强突缘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延出内壁部通过由与上述内壁部不同的部件构成的角撑部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角撑部件具备:从上述内壁部向前方延伸的内壁延出部、以及从上述前壁部向前方延伸且经由棱线与上述内壁延出部连续的前壁延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角撑部件具备从上述前壁延出部的车宽方向外端向下方弯折的加强突缘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角撑部件在上述内壁延出部具备从上述内壁部直到向上述后框的接合部的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在上述后框内具备后框加强件,该后框加强件由配设在上述后框的下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加强件下壁内侧部和配设在上述内壁部的下部的加强件内壁下侧部构成,
上述内壁延出部和上述加强件内壁下侧部以一起夹着后框的方式接合,上述前壁延出部和上述加强件下壁内侧部以一起夹着后框的方式接合。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在上述角撑部件的靠前部的位置处的上述后框内具备节部件。
CN201910541901.4A 2018-06-26 2019-06-21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Active CN110641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0765 2018-06-26
JP2018120765 2018-06-26
JP2018-167543 2018-09-07
JP2018167543A JP7155772B2 (ja) 2018-06-26 2018-09-07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1550A CN110641550A (zh) 2020-01-03
CN110641550B true CN110641550B (zh) 2022-04-12

Family

ID=6699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1901.4A Active CN110641550B (zh) 2018-06-26 2019-06-21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2261B2 (zh)
EP (1) EP3587222B1 (zh)
CN (1) CN110641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061A1 (en) * 2020-04-06 2021-10-14 Shape Corp. Vehicle component with multi-hollow beam
US20220212720A1 (en) * 2020-04-06 2022-07-07 Shape Corp. Vehicle rocker component
JP7213224B2 (ja) * 2020-11-25 2023-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KR20220096102A (ko) * 2020-12-30 2022-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 플로어 사이드 멤버 어셈블리
CN112874633B (zh) * 2021-03-19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车架连接件及其安装结构
KR20240047121A (ko) * 2022-10-04 2024-04-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프레임 구조
WO2024105319A1 (fr) * 2022-11-15 2024-05-23 Stellantis Auto Sas Structu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avec renfort de support de train arriè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76623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JP2010241176A (ja) * 2009-04-01 2010-10-2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050151A (zh) * 2009-10-26 2011-05-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WO2015037444A1 (ja) * 2013-09-13 2015-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5128940A (zh) * 2015-08-25 2015-12-0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
CN105164003A (zh) * 2014-03-31 2015-12-16 铃木株式会社 拖臂安装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9357B2 (ja) * 1993-12-14 2000-11-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リンク取付部構造
JP2007283884A (ja) 2006-04-17 2007-11-0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US7575243B2 (en) * 2006-08-28 2009-08-18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Structure mounting rear suspension
KR100974736B1 (ko) * 2007-09-03 2010-08-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샤시 프레임
WO2015037130A1 (ja) * 2013-09-13 2015-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6863207B2 (ja) * 2017-09-29 2021-04-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アアーム支持ブラケ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ロアアーム支持機構
JP7028009B2 (ja) * 2018-03-23 2022-03-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下面構造
KR102596233B1 (ko) * 2019-01-09 2023-11-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레일링암 마운팅브래킷
JP7408927B2 (ja) * 2019-06-07 2024-01-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76623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JP2010241176A (ja) * 2009-04-01 2010-10-2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050151A (zh) * 2009-10-26 2011-05-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WO2015037444A1 (ja) * 2013-09-13 2015-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5164003A (zh) * 2014-03-31 2015-12-16 铃木株式会社 拖臂安装部结构
CN105128940A (zh) * 2015-08-25 2015-12-0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1550A (zh) 2020-01-03
US20190389515A1 (en) 2019-12-26
EP3587222A1 (en) 2020-01-01
US11142261B2 (en) 2021-10-12
EP3587222B1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1550B (zh)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JP5807519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9187130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US763191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JP4293221B2 (ja) 車両のボデー支持構造
CN102470899B (zh)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US9193391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ed shock absorber connection
US11014614B2 (en)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JP554942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2046615B (zh) 上部车身构造
JP3866415B2 (ja) 車体構造
JP596897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2002916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074510B2 (ja) 車両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の組付方法
JP415216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12046611B (zh) 上部车身构造
CN111688814B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12677915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4735189B2 (ja) 車両の底部車体構造
JP7155772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7052459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3137132A (ja) スプリングサポート構造
CN216185493U (zh) 车体侧部结构
JP4734797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KR101875660B1 (ko) 후륜 구동 차량용 트랜스미션 마운팅 차체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