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6611B - 上部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上部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46611B CN112046611B CN202010114690.9A CN202010114690A CN112046611B CN 112046611 B CN112046611 B CN 112046611B CN 202010114690 A CN202010114690 A CN 202010114690A CN 112046611 B CN112046611 B CN 1120466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cross
- closed cross
-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orthog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4—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single longitudina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在对前立柱部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由此抑制前立柱部相对于铰链柱部的弯曲变形。上部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13)以及从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16),前立柱部的与长边方向(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得小于铰链柱部的与长边方向(Y)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以覆盖前立柱部与铰链柱部之间的弯曲部(44)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内的车门开口部(37)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抑制前立柱部与铰链柱部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的加强部(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一般情况下,位于前挡风玻璃(所谓的前窗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被设置成,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铰链柱部的上端部朝斜后方延伸,并被设置成支承上述前挡风玻璃并且规定车门开口部。
这样的前立柱部、铰链柱部,通常由于在两者的连结部位具有弯曲部分的关系,为了应对来自车辆上方的载荷输入、万一车辆侧翻的情况等,而需要强化立柱部构造。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现有构造:在前立柱部的内部,在包括前立柱部的区域、具体地说是从顶棚侧轨到前立柱部的内部为止,设置中空闭合截面部件,实现了立柱刚性的强化。
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构造的中空闭合截面部件,构成为具有位于弯曲方向外侧的外壁和位于弯曲方向内侧的第1内壁及第2内壁的三角形截面,具有能够实现立柱刚性的强化这样的优点,但其反面使重量增加。
近年来,从燃料消耗率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提高的观点出发,期望车身的轻量化,存在通过更轻量的构成来实现上述车身的强化的需求。
尤其是,在根据目视确认性提高(前方视野提高)的目的、车辆设计上的要求,将前立柱部形成得较细的情况下,在从铰链柱部到前立柱部的部分,截面形状急剧变化,在载荷输入时,容易在所述部位产生弯折,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13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在对前立柱部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由此能够抑制前立柱部相对于铰链柱部的弯曲变形。
本发明的上部车身构造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在该上部车身构造中,上述前立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为小于上述铰链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以覆盖上述前立柱部与上述铰链柱部之间的弯曲部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内的车门开口部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上述前立柱部与上述铰链柱部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
根据上述构成,以覆盖上述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即,曲率半径最小、成为弯曲变形的起点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前立柱部与铰链柱部之间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因此在对前立柱部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通过上述加强部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能够抑制前立柱部相对于铰链柱部的弯曲变形。此外,通过局部地强化成为弯曲变形的起点的位置,能够以轻量的构成来实现弯曲变形的抑制。
而且,由于将前立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为小于铰链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因此能够实现目视确认性提高(前方视野的提高)以及车辆设计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在该板状部件上形成有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突条部。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形成上述突条部,板状部件(加强部)的与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并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的弯曲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在该板状部件上形成有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凸缘部。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形成上述凸缘部,板状部件(加强部)的与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且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的弯曲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在该板状部件上,沿着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凸缘部。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形成上述凸缘部,板状部件(加强部)的沿着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且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的弯曲变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在对前立柱部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由此抑制前立柱部相对于铰链柱部的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上部车身构造的车辆整体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右侧的侧视图。
图3是分解成前立柱外侧部件以及铰链柱外侧部件与铰链柱内侧上侧部件,并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状态下表示的分解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向视截面图。
图5是加强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B-B线向视截面图。
标号的说明
13:前立柱部;16:铰链柱部;37:车门开口部;43:闭合截面部;44:弯曲部;50:板状部件(加强部);50b:突条部;50c:上侧正交凸缘(凸缘部);50d:下侧正交凸缘(凸缘部);50e:前侧沿设凸缘(凸缘部);50f:后侧沿设凸缘(凸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前立柱部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抑制闭合截面部的损毁,由此抑制前立柱部相对于铰链柱部的弯曲变形这样的目的,通过如下构成来实现,上部车身构造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在该上部车身构造中,上述前立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为小于上述铰链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以覆盖上述前立柱部与上述铰链柱部之间的弯曲部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内的车门开口部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上述前立柱部以及上述铰链柱部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
【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述。
附图表示上部车身构造,图1是表示包括该上部车身构造的车辆整体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车辆右侧的侧视图,图3是分解成前立柱外侧部件以及铰链柱外侧部件与铰链柱内侧上侧部件,并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状态下表示的分解侧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向视截面图,图5是加强部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B-B线向视截面图。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例示了不具有车辆行驶用的内燃机、排气管、以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中央通道部的电动汽车的车身构造,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电动汽车的车身构造。
首先,参照图1、图2对车辆整体的车身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设置将车辆前部的马达室与其后方的车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的发动机隔板(详细来说,发动机下隔板),并在该发动机隔板的下部后端部连续地设置有大致平坦形状的地板1。
该地板1形成车厢的地面,在该地板1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的侧边梁2。该侧边梁2是将侧边梁内侧部件2a与侧边梁外侧部件2b接合固定而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边梁闭合截面部的车身强度部件。
设置有将左右一对侧边梁2、2的前部相互之间沿着车宽方向一条直线状地进行连结的前部横梁3(所谓的No.2横梁)。该前部横梁3由截面帽形状的部件形成,通过将其下部凸缘与地板1接合,由此在地板1与前部横梁3之间形成沿着车宽方向一条直线状地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在上述前部横梁3的后方,设置有将上述左右一对侧边梁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相互之间沿着车宽方向一条直线状地进行连结的中间横梁4(所谓的No.2.5横梁)。该中间横梁4也由截面帽形状的部件形成,通过将其下部凸缘与地板1接合,由此在地板1与中间横梁4之间形成沿着车宽方向一条直线状地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此外,上述中间横梁4与前部横梁3平行地配置。
在上述中间横梁4的后方,形成有在朝上方立起之后、从其上端朝后方延伸的拱起部5,在该拱起部5的下方部设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谓的No.3横梁),在该横梁与上述拱起部5之间形成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在上述拱起部5的后方设置后排座椅搭载用的后座底板6,在该后座底板6的进一步后方连续设置有形成行李箱的地面的后底板7。
此外,跨越上述后座底板6的后端部与后底板7的前端部而设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8(所谓的No.4横梁),在该后部横梁8与上述后座底板6以及后底板7之间形成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地板1的前部车宽方向中央形成有朝车厢内突出的局部的通道部9。该通道部9是仅形成在发动机隔板下部后端与前部横梁3的直前部之间的局部的通道部。
此外,如该图1所示,在通道部9与侧边梁2之间的车宽方向中间部接合固定有地板框10(详细来说,为地板框上侧部件)。该地板框10具有帽截面形状,通过将其下部凸缘跨越地板1与发动机隔板下部而接合,由此在该地板框10与地板1以及发动机隔板下部之间形成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进而,如图1所示,在前部横梁3与中间横梁4之间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且在车宽方向中央位置,立设固定有从车辆正面观察呈大致M字形状的立设托架11。
而且,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为,在上述拱起部5的车宽方向中央紧前部,设置具备上壁、左右的侧壁、前壁的拱起部加强部件12,并将该拱起部加强部件12的下部凸缘与地板1以及拱起部5接合,由此加强拱起部5。
如图1所示,设置有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13,该前立柱部13位于前挡风玻璃(所谓的前窗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部,并且呈朝前降低状地延伸。
设置有从左右一对前立柱部13、13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16。该铰链柱部16是将上下分割成铰链柱内侧上侧部件17与铰链柱内侧下侧部件18这两部分的铰链柱内侧部件19与铰链柱外侧部件20接合固定并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身强度部件,在上述铰链柱内侧部件19与铰链柱外侧部件20之间形成有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铰链柱闭合截面部。此外,该铰链柱部16是将侧边梁2的前端与前立柱部13的倾斜下端部沿着上下方向进行连结的强度部件。
如图1所示,设置有如下的左右一对顶棚侧轨21、21:从上述前立柱部13朝车辆后方连续,并且以比前立柱部13接近于水平的状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而供顶棚面板接合。即,该顶棚侧轨21是在车身上部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强度部件,该顶棚侧轨21形成为闭合截面构造。
此外,如该图1所示,设置有从上述顶棚侧轨21朝车辆后方连续,并且呈前高后底状地弯曲并朝后方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后立柱部24。
如图1所示,设置有在上述顶棚侧轨21的前端部相互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其左右两端部固定于该顶棚侧轨21的前窗眉25。
此外,如图1所示,设置有在上述后立柱部24的上端部相互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其左右两端部固定于该后立柱部24的后窗眉26。
并且,如图1所示,在上述前窗眉25与后窗眉26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顶棚加强件27、28、29、30。这些各顶棚加强件27~30为,在左右一对顶棚侧轨21、21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其左右两端部固定于该顶棚侧轨21。此外,这些各顶棚加强件27~30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前后宽度)且沿着车宽方向架设在上述左右一对顶棚侧轨21、21之间的加强件。
然而,如图1所示,在上述后底板7的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后侧框31,该后侧框31的前端部朝前方延伸设置至与侧边梁2的后端部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后侧框31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侧面板内侧部件32以及后轮罩33,并设置有将该后轮罩33上端部的减震器支承部与上述后立柱部24以大致水平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连结的角撑板部件34。
进而,如图1所示,以从上述后部横梁8的车宽方向端部朝车辆上方连续的方式设置有支撑部件35。该支撑部件35接合固定于侧面板内侧部件32以及后轮罩33的内表面,在该支撑部件35与侧面板内侧部件32以及后轮罩33之间形成有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如图1所示,设置如下的闭合截面形状的构造体36:将与多个顶棚加强件27~30中位于车辆最后方的顶棚加强件30对应的顶棚侧轨21的后部、与其下方的侧边梁2后端部沿着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进行连结。该构造体36兼作为后侧的铰链柱。
如图1、图2所示,通过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上壁部的顶棚侧轨21、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斜边部的前立柱部13、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前壁部的铰链柱部16、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下壁部的侧边梁2以及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后壁部的构造体36,形成从车辆侧面观察呈环状连续的环状构造体LS,并且通过这些各要素21、13、16、2、36在车辆侧部形成无中立柱的车门开口部37。该车门开口部37例如通过对开构造的前车门以及后车门进行开闭,该对开构造的前车门的前端经由车门铰链部件而能够开闭地安装于铰链柱部16,后车门的后端经由车门铰链部件而能够开闭地安装于上述构造体36。
上述构造体36是在上述车门开口部37的后部沿着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身强度部件,在该构造体36的下端部附近,设置有作为车辆的后悬架部件的扭力梁式的后悬架38中的拖拽臂39的前端枢轴支承部40。该前端枢轴支承部40经由支承托架而安装于上述后侧框31的车宽方向外侧部。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构造体36的上部后方开口形成有三角窗配置用的开口部41。除了该开口部41以及车门开口部37以外,包括上述各要素、即构造体36、顶棚侧轨21、后立柱部24、侧面板内侧部件32、侧边梁2的车身侧面的大致整体,由作为车身外板的车身外侧板42覆盖。
如图3、图4所示,上述前立柱部13是将前立柱外侧部件14与前立柱内侧部件15进行接合,并具有沿着该前立柱部13的长边方向X的闭合截面部43的车身强度部件。
如图4所示,前立柱外侧部件14一体地形成了上侧凸缘14a、上壁14b、上部侧壁14c、连结壁14d、下部侧壁14e、下壁14f、下侧凸缘14g,前立柱内侧部件15一体地形成了上侧凸缘15a、侧壁15b、下壁15c、下侧凸缘15d。
该前立柱部13的倾斜下端侧以与铰链柱部16的上端侧重叠的方式构成。
如图3所示,前立柱部13的与长边方向X正交的方向的宽度W1(详细来说,与长边方向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得小于铰链柱部16的与长边方向(即上下方向)Y正交的宽度W2(详细来说,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即,构成为W1<W2的关系式成立。
如图2、图3所示那样构成为,在铰链柱部16的上端部与前立柱部13的倾斜下端部之间形成有弯曲部44,在该弯曲部44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内、即与长边方向正交的闭合截面部(闭合截面部43中与弯曲部44对应的部位)内,以覆盖车门开口部37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的方式设置有作为加强部的板状部件50,通过该板状部件50来抑制前立柱部13以及铰链柱部16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
由此,构成为,在对前立柱部13输入了使该前立柱部13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通过上述加强部即板状部件50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并抑制前立柱部13相对于铰链柱部16的弯曲变形。
如图4、图5、图6所示,上述板状部件50一体地形成了:部件主体50a;突条部50b,以朝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该部件主体50a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上侧正交凸缘50c,从部件主体50a的上端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下侧正交凸缘50d,从部件主体50a的下端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前侧沿设凸缘50e,从部件主体50a的前端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后侧沿设凸缘50f,从部件主体50a的后端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该板状部件50能够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构成。
上述突条部50b构成为,沿着相对于设置有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正交方向Z形成,由此板状部件50的正交方向Z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并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此外,上述突条部50b形成为其车辆前方变高、车辆后方变低的前高后低状。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仅形成了单一的突条部50b,但也可以采用沿着上述正交方向Z形成多个突条部的构造。
上述上侧正交凸缘50c以及下侧正交凸缘50d构成为,沿着相对于设置有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正交方向Z形成,由此板状部件50的正交方向Z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并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
上述前侧沿设凸缘50e以及后侧沿设凸缘50f构成为,沿着设置有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形成,由此板状部件50的沿着长边方向Xa的方向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并更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此外,通过上述各凸缘50c、50d、50e、50f,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屈服强度也得到增强,针对损毁变形变强。
如图5所示,在板状部件50的前侧沿设凸缘50e的下端部以及上端部,与该凸缘50e一体地形成有突出部50g、50h,如图3所示,通过点焊等接合方法将这些各突出部50g、50h接合固定于前立柱外侧部件14的上壁14b,并且通过点焊等接合方法将板状部件50的后侧沿设凸缘50f的下部以及上部接合固定于前立柱外侧部件14的下壁14f。
另外,在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表示车辆后方,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的内侧,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的外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如此,上述实施例的上部车身构造为,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13、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13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16,在该上部车身构造中,上述前立柱部13的与长边方向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得小于上述铰链柱部16的与长边方向Y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以覆盖上述前立柱部13与上述铰链柱部16之间的弯曲部44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参照闭合截面部43)内的车门开口部37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上述前立柱部13与上述铰链柱部16的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参照板状部件50)(参照图1、图3、图4)。
根据该构成,以覆盖上述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即,曲率半径最小、成为弯曲变形的起点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前立柱部13与铰链柱部16之间的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板状部件50),因此在对前立柱部13输入了使其朝其弯曲方向弯曲的方向的外力时,能够通过上述加强部(板状部件50)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并抑制前立柱部13相对于铰链柱部16的弯曲变形。此外,通过将成为弯曲变形的起点的位置局部地进行强化,由此能够通过轻量的构成来实现弯曲变形的抑制。
而且,将前立柱部13的与长边方向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得小于铰链柱部16的与长边方向Y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因此能够实现目视确认性提高(前方视野的提高)以及车辆设计性的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50,在该板状部件50上形成有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突条部50b(参照图3~图5)。
根据该构成,通过形成上述突条部50b,板状部件50(加强部)的相对于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方向Z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并更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13的弯曲变形。
进而,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50,在该板状部件50上形成有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凸缘部(上侧正交凸缘50c、下侧正交凸缘50d)(参照图3~图5)。
根据该构成,通过形成上述凸缘部(上侧正交凸缘50c、下侧正交凸缘50d),板状部件50(加强部)的与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方向Z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并更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13的弯曲变形。
而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50,在该板状部件50上,沿着设置有该板状部件50的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形成有凸缘部(前侧沿设凸缘50e、后侧沿设凸缘50f)(参照图3~图5)。
根据该构成,通过形成上述凸缘部(前侧沿设凸缘50e、后侧沿设凸缘50f),板状部件50(加强部)的沿着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的方向的屈服强度得到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闭合截面部43的损毁,并更进一步抑制前立柱部13的弯曲变形。
在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的对应中,本发明的加强部与实施例的板状部件50对应,以下相同,与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凸缘部与上侧正交凸缘50c、下侧正交凸缘50d对应,沿着长边方向的凸缘部与前侧沿设凸缘50e、后侧沿设凸缘50f对应,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板状部件50上仅形成了单一的突条部50b,但也可以采用以与上述闭合截面部43的长边方向Xa大致正交的方式沿着上述正交方向Z一体地形成多个突条部的构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对于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的上部车身构造有用。
Claims (2)
1.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具有位于前挡风玻璃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闭合截面构造的前立柱部、以及从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并支承车门铰链部件的闭合截面构造的铰链柱部,其中,
上述前立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构成得小于上述铰链柱部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
以覆盖上述前立柱部与上述铰链柱部之间的弯曲部的长边方向正交截面内的车门开口部侧的边缘的曲率成为最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对上述前立柱部与上述铰链柱部的闭合截面部的损毁进行抑制的加强部,
上述加强部为板状部件,
该板状部件形成有:
突条部,其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
凸缘部,其沿着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形成,包含前侧沿设凸缘,该前侧沿设凸缘沿着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形成,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突出部,其与上述前侧沿设凸缘一体形成并且固定在上述前立柱部的前立柱外侧部件的上壁,包含在上述长边方向上比上述突条部更靠前方侧的第一突出部以及在上述长边方向上比上述突条部更靠后方侧的第二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车身构造,其中,
在上述板状部件上,形成有与设置有该板状部件的闭合截面部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凸缘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05576 | 2019-06-05 | ||
JP2019105576A JP7419678B2 (ja) | 2019-06-05 | 2019-06-05 | 上部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46611A CN112046611A (zh) | 2020-12-08 |
CN112046611B true CN112046611B (zh) | 2022-10-25 |
Family
ID=6980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4690.9A Active CN112046611B (zh) | 2019-06-05 | 2020-02-25 | 上部车身构造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45407B2 (zh) |
EP (1) | EP3747740A1 (zh) |
JP (1) | JP7419678B2 (zh) |
CN (1) | CN1120466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18323B2 (ja) * | 2019-06-07 | 2023-08-0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US11186319B2 (en) * | 2019-10-30 | 2021-11-30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87667A (ja) * | 1986-02-13 | 1987-08-17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H0423742Y2 (zh) * | 1986-08-28 | 1992-06-03 | ||
JPS63122175U (zh) * | 1987-02-04 | 1988-08-09 | ||
JPS6422680A (en) * | 1987-07-17 | 1989-01-25 | Mazda Motor | Upp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
JPH01125278U (zh) * | 1988-02-22 | 1989-08-25 | ||
JPH0539063A (ja) * | 1991-08-02 | 1993-02-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
JP3789191B2 (ja) * | 1997-03-06 | 2006-06-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ピラー下部構造 |
KR100461059B1 (ko) * | 2002-10-02 | 2004-12-1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프론트필라부의 보강구조 |
JP4552622B2 (ja) * | 2004-11-29 | 2010-09-2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
JP4854229B2 (ja) * | 2005-07-29 | 2012-01-18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EP1854705B1 (en) * | 2006-05-10 | 2009-07-15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JP4715625B2 (ja) * | 2006-05-10 | 2011-07-0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FR2925454B1 (fr) * | 2007-12-20 | 2010-04-02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Pied avant renforce de vehicule. |
US8382195B2 (en) * | 2008-12-22 | 2013-02-26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body forward portion structure |
DE102010060702A1 (de) * | 2010-11-22 | 2012-05-24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A-Säule für eine 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es |
JP5985413B2 (ja) * | 2013-02-19 | 2016-09-06 | 日産ライトトラック株式会社 | ピラーの補強装置 |
JP6084544B2 (ja) | 2013-10-03 | 2017-02-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フレーム部材の製造方法 |
JP6357886B2 (ja) * | 2014-06-03 | 2018-07-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側部構造 |
US20150375800A1 (en) * | 2014-06-30 | 2015-12-3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Body Structures |
DE202015001448U1 (de) * | 2015-02-24 | 2016-05-2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Fahrzeugsäule, insbesondere A-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JP6135699B2 (ja) * | 2015-03-11 | 2017-05-3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側部構造 |
JP6489897B2 (ja) * | 2015-03-29 | 2019-03-27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ピラー補強構造 |
JP6406370B2 (ja) * | 2017-02-21 | 2018-10-1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
-
2019
- 2019-06-05 JP JP2019105576A patent/JP741967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10114690.9A patent/CN11204661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3-06 US US16/810,839 patent/US1134540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3-11 EP EP20162328.7A patent/EP3747740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345407B2 (en) | 2022-05-31 |
US20200385063A1 (en) | 2020-12-10 |
JP2020196411A (ja) | 2020-12-10 |
CN112046611A (zh) | 2020-12-08 |
JP7419678B2 (ja) | 2024-01-23 |
EP3747740A1 (en) | 2020-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70899B (zh) |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 |
US9592856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12046615B (zh) | 上部车身构造 | |
KR100552528B1 (ko) | 차량의차체구조 | |
US7591501B2 (en) | Hatchback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s | |
JP4692516B2 (ja) | 車体前部骨格構造 | |
US20120119542A1 (en) |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JP7300083B2 (ja) |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 |
CN112046611B (zh) | 上部车身构造 | |
US11242092B2 (en) |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 |
EP3718863A1 (en) |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 |
JP4894629B2 (ja) | 自動車のロッカー補強構造 | |
JP5170188B2 (ja) |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
US11679811B2 (en) |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US10618566B2 (en) | Automobi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EP1177968A2 (en) |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car body front of automobile | |
JP7290068B2 (ja) | 上部車体構造 | |
US11465685B2 (en) | Vehicle body | |
JP4505781B2 (ja) |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 |
JP7081333B2 (ja) | 車両の側部構造 | |
US11325449B2 (en) |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11420682B2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20240051607A1 (en) | Vehicular center pillar | |
EP4431371A1 (en) |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4349038B2 (ja)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