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8384A -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8384A
CN110558384A CN201910728407.9A CN201910728407A CN110558384A CN 110558384 A CN110558384 A CN 110558384A CN 201910728407 A CN201910728407 A CN 201910728407A CN 110558384 A CN110558384 A CN 11055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milk
stirring
soybean
milk
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84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8384B (zh
Inventor
张中兴
于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7284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1/0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 A23C11/02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 A23C11/06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non-milk prote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2Combinations of dissimilar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36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combining mixing with other treatments
    • B01F33/8361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combining mixing with other treatments with disintegrating
    • B01F33/83612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combining mixing with other treatments with disintegrating by crushing or bre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01F35/717Feed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feeding the components to the mix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06Mixing of food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制作方法包括: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在定量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将乳酸菌发酵剂接种到细豆浆中,利用搅拌机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机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上述豆酸乳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豆酸乳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过程标准化、产量化,同时保证豆酸乳产品的营养和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酵乳制品的制作,尤其涉及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牛乳资源紧张,酸奶市场竞争激烈,且成本较高,市售酸奶经常会出现牛奶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致病微生物污染,抗生素污染等问题。为缓解牛乳带来的上述问题,近年来行业内也尝试推出了多种酸奶替代品,如软质奶酪、奶昔、大豆乳酸菌饮料等。
非转基因大豆制成的豆酸乳相对于其它替代品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1)无动物脂肪、无胆固醇、无乳糖、富含双歧因子和异黄酮、无膻味口感好、成本低。
(2)特殊的发酵工艺,不仅富含球菌、杆菌和双歧因子,还使大豆蛋白降解而生成多种活性氨基酸和肽及低级脂肪酸、乳糖转化为乳酸等特有的营养成分,在活性氨基酸及肽的作用下,蛋白质及钙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同时还有利于破坏和抑制肠道中腐败菌和毒素的产生,调整菌群平衡,使人体免受或减轻有害物质的侵害。
(3)夏季饮用大豆活性乳,即可降温祛暑、刺激胃液分泌,又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便秘、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恢复,对老年人、儿童、患乳糖不适应症及缺乏胃酸者尤为适宜。
(4)大豆资源丰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大豆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含量符合人体蛋白质的需求,适合不同人群引用,对预防更年期综合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以及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和缓解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明显辅助治疗的效果。
因此,豆酸乳正日益成为补充和替代酸奶产品的绝佳选择。同时,成批量的生产豆酸乳饮品往往需要专用的搅拌设备,传统的搅拌设备不但搅拌效率低下,而且往往只有一个原料入口,在原料复杂的情况下,例如:既有液体原料又有粉末原料时,会出现原料在搅拌设备入口处的挂壁结痂现象,增加了污垢,恶劣了卫生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旨在将豆酸乳的制备过程标准化和产量化,提高豆酸乳生产效率,改善搅拌设备的卫生状况和搅拌效率同时保证豆酸乳产品的营养和口感。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豆酸乳的制作设备,包括:用于烧煮大豆的烧煮设备;用于将烧煮后的大豆和煮豆水一起研磨为豆浆的胶体磨;用于对豆浆进行均质处理的均质机;用于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设置有多个进料结构;对放入发酵剂后的豆浆进行发酵的发酵箱;以及用于对豆酸乳进行包装的膏液自动包装机。
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包括一级搅拌机构和二级搅拌机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用于向所述二级搅拌机构输送物料,所述一级搅拌机构包括第一进料结构、第二进料结构、第三进料结构和集料结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用于水果丁的进料,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用于细豆浆、果酱、蜂蜜的进料,所述第三进料结构用于发酵剂、白砂糖和奶粉的进料所述第一进料结构、第二进料结构、第三进料结构均与所述集料结构连通;所述集料结构与所述二级搅拌机构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内设有第一搅拌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与所述集料结构连通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内设有开闭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阀体。
优选的,所述二级搅拌机构包括机体、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驱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第三传动结构、第四传动结构、第一离合结构、第二离合结构;所述第一筒体为球形结构,并安装在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物料进出口,所述第一筒体内安装有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可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筒体至少一端开口,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可在所述机体上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第一离合结构、第二传动结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筒体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筒体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第三传动结构、第二离合结构、第四传动结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筒体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筒体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变速器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蜗杆、涡轮、第二传动轴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变速器、第一传动轴、第一离合结构、蜗杆和涡轮依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与所述涡轮连接,并与所述涡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齿,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齿伸出开孔,当所述第一筒体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筒体上的齿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带传动单元,所述第四传动结构包括第二带传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离合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筒体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烧煮设备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将白砂糖、水果丁、果酱、蜂蜜、奶粉和豆酸乳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
优选的,通过在室温下浸泡8小时,或者在4℃下浸泡12小时的方式泡发大豆。
优选的,将泡发好的大豆在沸水中烧煮25-30分钟。
优选的,所述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的步骤,还包括:待烧煮好大豆后,将损失的水分补齐,使煮豆水为干豆质量的3.5~4.5倍。
优选的,所述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5g乳糖的比例,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在115℃下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搅拌设备。
优选的,所述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1g乳酸菌发酵剂的比例,将乳酸菌加入搅拌设备中,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后,在38℃温箱中静置15分钟。
优选的,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均质机中,将豆浆在温度为60℃、气压在25Mpa的条件下均质两次。
优选的,所述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每100ml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兑入900ml无乳酸菌的细豆浆的比例,在搅拌设备中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钟后,放入38℃温箱中发酵9小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豆酸乳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豆酸乳。
本发明的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能够提高豆酸乳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过程标准化、产量化,同时保证豆酸乳产品的营养和口感。通过改进豆酸乳制作工艺中用到的搅拌设备,提高了搅拌效率,改善了搅拌效果,缩短了豆酸乳的制备时间,减少了食材在搅拌设备入口处的挂壁结痂现象,减少了污垢,改善了卫生环境。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实施例1中豆酸乳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制作豆酸乳的设备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二级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二级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豆酸乳的制作方法,能够使生产过程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同时保证豆酸乳的营养和口感。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全豆营养粗豆浆
通过计量设备称取适量大豆,加水泡发至干豆质量的1.6~2.4倍;
将泡发的大豆置于工业用不锈钢锅中,加入清水(以干豆质量为基准,使干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5~1:4.5,若加入的清水低于上述比例范围,则会影响豆浆的形态和口感,均质时也会因为浓度太高而堵塞;若加入的清水高于上述比例范围,则大豆蛋白的含量会降低,优选比例为1:4);待水沸腾后再煮25-30分钟,这样大豆中产生豆腥味的小分子醇、醛、酮、酸和胺等挥发性化合物被祛除,豆香味被保留。因煮豆过程会损失部分水分,因此完成煮豆后应将损失的水分补齐(即确保干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5~1:4.5,优选为1:4);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一同输入到胶体磨中磨浆,优选的,磨制时间为2-3分钟,可以制成全豆营养粗豆浆。
步骤二:制备全豆营养细豆浆
将步骤一中制成的全豆营养粗豆浆导入至均质机,将均质环境温度设置为约60℃,压力约25Mpa,先后利用均质机将全豆营养粗豆浆均质两次,使豆浆细化、提高粘度、增加乳化稳定性,从而获得全豆营养细豆浆。
步骤三:杀菌和添加乳糖
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5g乳糖的比例,在步骤二获得的细豆浆中取定量细豆浆加入乳糖(注意不是在全部细豆浆中加入乳糖,而是少量细豆浆中加入乳糖)。随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10~20分钟,优选的通过如下两种方式:
(1)利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器将蒸汽压力升至103.4kPa,蒸汽温度控制在115℃~121.3℃,维持15~20分钟。该方式基本可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
(2)利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将蒸气压力升至205.8kPa,蒸汽温度控制在132℃以上,并维持10分钟。该方式不仅可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还可杀灭具有顽强抵抗力的芽胞、孢子在内的大部分微生物。
最后,将灭菌后的细豆浆冷却至室温,投入搅拌设备。
步骤四:乳酸菌发酵剂活化
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1g乳酸菌发酵剂的比例,将乳酸菌无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定量细豆浆中。优选的,将乳酸菌粉末加入到步骤三中含有灭菌后的细豆浆的搅拌设备里,再利用搅拌设备搅拌约30秒后,转移至温箱,在38℃的环境温度下静置15分钟。
该步骤与现有技术不同,没有将乳酸菌直接接种到全部细豆浆,原因是:(1)使菌种在少量细豆浆中活化,(2)菌种更易于分布在少量细豆浆中,此后再兑入大量细豆浆,菌种能够在豆浆中分布的更加均匀,随后的发酵效果更好,营养和口感更佳。
步骤五:发酵
按照每100ml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兑入900ml无乳酸菌的细豆浆的比例,混合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优选的,在搅拌设备中按照上述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钟后,移至38℃温箱中发酵约9小时得到豆酸乳,将散装豆酸乳冷却并移至冷库冷藏,终止发酵步骤。
步骤六:调味和增稠
经过步骤一至步骤五,获得了无糖、原味的大豆发酵乳制品,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在调味步骤中通过添加白砂糖、果料、干果、蜂蜜、果酱等,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后,将发酵乳调制成不同口味的豆酸乳。
优选的,为保证豆酸乳产品的口感,可以做适当的增稠处理。果胶、食用明胶是最常见的增稠剂,虽然少量食用对人体无害,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去食用有过多添加剂的食品,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全脂奶粉作为增稠剂,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提高了豆酸乳的口感。
步骤七:包装
通过膏液自动包装机完成制袋、充填、计数、封合、分切等流程,输出豆酸乳成品。
按照本实施例的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豆酸乳具有如下优点:
(1)豆酸乳口味纯正、回味绵长、营养丰富、质优价廉,前景广阔。
(2)豆酸乳蛋白含量高,且易吸收。大豆蛋白含量为30~50%,含有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发酵后的豆酸乳与豆浆相比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1倍,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增多,有利于吸收。
(3)豆酸乳中含有的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并且能降低18~28%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率。
(4)豆酸乳脂肪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与豆浆相比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5)豆酸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能有效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6)酸豆乳中的益生乳酸菌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控制肿瘤有积极的影响。
(7)豆酸乳具有降低血脂、抗衰老、美容等多种保健功效。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制作方法用到的设备,包括烧煮设备、胶体磨、均质机、活化搅拌机、发酵搅拌机、发酵箱、调味搅拌机和膏液自动包装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活化搅拌机、发酵搅拌机、调味搅拌机可以用一台搅拌设备实现。
实施例1中的豆酸乳的制备工艺需要在搅拌设备中先后加入细豆浆、发酵粉、全脂奶粉、果酱、蜂蜜和水果丁等食材,若将不同食材通过同一入口装入搅拌设备,液体或粘稠流体会使粉末类食材附着在设备侧壁或入口处,从而在入口或设备内壁发生结痂,不易清洗,也容易滋生细菌,更容易堵塞搅拌设备内的入口或管道。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改进了搅拌设备,将搅拌设备设计为包括一级搅拌机构7和二级搅拌机构14。其中,一级搅拌机构7用于向二级搅拌机构14输送物料,二级搅拌机构14用于完成搅拌。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示出各部分,本实施例附图中并未示出一级搅拌机构7向二级搅拌机构14输送物料的通道和二级搅拌机构14向搅拌部分33输送物料的通道。
具体的,本实施例搅拌设备的进料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粘稠流体和粉体,因此相对应的,结合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级搅拌机构7具有第一进料结构8、第二进料结构9、第三进料结构10和集料结构11,第一进料结构8、第二进料结构9、第三进料结构10均与集料结构11连通;集料结构11与二级搅拌机构14连通;其中,第一进料结构8内设有第一搅拌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搅拌结构可以是电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刀片用于切碎较大的水果块,或者是其他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搅拌结构,由于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未通过附图示出第一搅拌结构。
上述进料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进料结构8用于水果丁的进料,第二进料结构9用于细豆浆、果酱、蜂蜜等液体或粘稠流体的进料,而第三进料结构10用于发酵粉、奶粉、白砂糖等粉类的进料,各材料进入到相应的进料结构内,进行混合或者输送后,进入到集料结构11内,随后由集料结构11将所有材料输送至二级搅拌机构14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
由于第一进料结构8设有第一搅拌结构,水果可以充分搅碎后再进入到集料结构11,而且其他不同物理性质的食材通过各自的进料结构进入到集料结构11内,不会发生物料提前混合发生粘附在进料结构内的问题。
上述的第一进料结构8、第二进料结构9、第三进料结构10均可以是通道式结构,而输送物料的方式可以直接通过物料的重力输送(即将通道倾斜),也可以是通过在通道内设有物料传送设备(例如传送带)来传送,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一种方式,简化结构且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施的第一进料结构8包括第一进料口12和与集料结构11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3;优选的,为了使得进入第一进料结构8内的水果能够充分搅碎,防止其未充分搅碎后便进入到集料结构11中,因此在第一进料结构8内设有开闭第一出料口13的阀体(图中未示出)。
由于现有的二级预混合结构14一般是具有搅拌轴的腔室,容易出现搅拌死角,即使将腔室设计为可以转动的结构,但是由于只能在一个维度上转动,物料无法在多个维度进行混合搅拌,容易沉积在腔室的搅拌死角,不仅搅拌效率低下,搅拌效果不佳,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本实施例还对二级搅拌机构14进行改进,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二级搅拌机构14包括机体15、第一筒体16、第二筒体17、第一驱动结构18、第一传动结构19、第二传动结构20、第三传动结构21、第四传动结构22、第一离合结构23、第二离合结构24等具体部件。
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6为球形结构,并通过转轴等结构安装在第二筒体17内;第一筒体16设有物料进出口25,第一筒体16内安装有第二搅拌结构(图中未示出),由于第一筒体16与第二筒体17通过转轴等结构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6可在第二筒体17内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为穿过该球形第一筒体16中心和第一筒体16与第二筒体17连接处的一个轴线。
本实施例的第二筒体17为一端开口的桶装结构,其通过转轴等结构安装在机体15上,并可在机体15上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二轴线与上述的第一轴线垂直。
本实施例的二级搅拌机构14的各个结构的传动关系如下:首先是如何实现第一筒体16的转动,具体来说,是第一驱动结构18、第一传动结构19、第一离合结构23、第二传动结构20依次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结构20与第一筒体16相连接,以带动第一筒体16绕第一轴线转动。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结构18为电机。
而本实施例第二筒体17的转动时通过第一驱动结构18、第三传动结构21、第二离合结构24、第四传动结构22依次传动连接,第四传动结构22与第二筒体17相连接,以使第二筒体17绕第二轴线转动。
上述传动结构通过一个驱动结构实现两种不同的传动,节约了成本且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由于需要第一筒体16可以在两个维度上旋转,而且只通过一个第一驱动结构18实现两套传动,因此本实施例对上述传动结构进行了改进,传动结构不仅需要具有传动功能,而且还需要具有改变传动力的方向的功能,并且两套转动不能相互干涉。
具体的,结合附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结构19包括变速器26和第一传动轴27;第二传动结构20包括蜗杆28、涡轮29、第二传动轴30和齿轮31;第一驱动结构18、变速器26、第一传动轴27、第一离合结构23、蜗杆28和涡轮29依次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0一端与涡轮29连接,并与涡轮29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30另一端与齿轮31连接;第一筒体16上设有齿32,第二筒体17的侧壁设有供齿32伸出第二筒体17外的开孔,当第一筒体16转动至预设位置时,齿轮31与第一筒体16上的齿32啮合。
通过第一离合结构23来打开或切断传动,以使得第一筒体16能够在两个维度的旋转上切换,并且通过变速器26改变第一驱动结构18(电机)的转速,将扭矩传递给第一传动轴27,然后通过蜗杆28涡轮29来改变扭矩的方向,最后通过第二传动轴30和齿轮31来驱动第一筒体16绕第一轴线的旋转。
而本实施例的第三传动结构21包括第一带传动单元,第四传动结构22包括第二带传动单元;第一驱动结构18与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一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离合结构24传动连接;第二离合结构24与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带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筒体17传动连接。即通过第二离合结构24来打开或切断带传动,来实现第一筒体16能够在两个维度的旋转上切换,然后通过两个平稳的带传动来实现第一筒体16在第二筒体17的带动下绕着第二轴线的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两套传动系统需要来回切换动作,即当需要第一筒体16绕第一轴线旋转时,通过第二离合结构24关闭两个带传动单元之间的传动,而当需要第一筒体16绕第二轴线旋转时,通过第一离合结构23关闭第一传动轴27和蜗杆28的传动。具体来说,整个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器来对上述离合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18进行动作控制,以保证在需要第一筒体16绕第一轴线转动时,电机通过第三传动结构21和第四传动结构22带动第一筒体16转动至预设位置,此时齿轮31与第一筒体16上的齿32能够相啮合,到达此状态后,控制器向第二离合结构24发送控制指令以切断第三传动结构21和第四传动结构22的传动,第一筒体16不绕着第二轴线转动,控制器向第一离合结构23发送控制指令以打开第一传动轴27和蜗杆28的传动,以使得第一筒体16在电机、第一传动结构19和第二传动结构20带动下能够绕着第一轴线旋转。同理,当需要第一筒体16绕着第二轴线旋转时,控制器向第一离合结构23发送控制指令以关闭第一传动轴27和蜗杆28的传动,同时向第二离合结构24发送控制指令以打开第三传动结构21和第四传动结构22的传动。当然也可以手动来打开或关闭第一离合结构23和第二离合结构24。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离合结构23和第二离合结构2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一种传递或切断扭矩传递的离合器。
本实施例的二级搅拌机构14通过第一筒体16在两个维度上的旋转,可以使得在一个维度转动至搅拌死角处的材料能够在另一个维度旋转带动下活动至搅拌区域,进而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
在实施例1中的豆酸乳制作工艺中使用本实施例的搅拌设备,提高了搅拌效率,也减少了原料在入口处的挂壁现象,改善了卫生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豆酸乳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烧煮大豆的烧煮设备;
用于将烧煮后的大豆和煮豆水一起研磨为豆浆的胶体磨;
用于对豆浆进行均质处理的均质机;
用于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设置有多个进料结构;
对放入发酵剂后的豆浆进行发酵的发酵箱;
以及用于对豆酸乳进行包装的膏液自动包装机。
2.豆酸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泡发好的大豆置于烧煮设备中,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
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
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以获得细豆浆;
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
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发酵箱中发酵预定时间,从而获得豆酸乳;
将白砂糖、水果丁、果酱、蜂蜜、奶粉和豆酸乳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室温下浸泡8小时,或者在4℃下浸泡12小时的方式泡发大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沸水中烧煮预定时间具体为:将泡发好的大豆在沸水中烧煮25-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煮好的大豆和煮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胶体磨中研磨为豆浆的步骤,还包括:待烧煮好大豆后,将损失的水分补齐,使煮豆水为干豆质量的3.5~4.5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灭菌后加入搅拌设备的步骤,具体为:
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5g乳糖的比例,在定量的细豆浆中加入乳糖,在115℃下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搅拌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将预定比例的乳酸菌发酵剂加入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
按照每100ml细豆浆加入1g乳酸菌发酵剂的比例,将乳酸菌加入搅拌设备中,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后,在38℃发酵箱中静置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豆浆置于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在均质机中,将豆浆在温度为60℃、气压在25Mpa的条件下均质两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搅拌设备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后放入温箱中发酵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
按照每100ml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兑入900ml无乳酸菌的细豆浆的比例,在搅拌设备中加入含有乳酸菌的细豆浆和无乳酸菌的细豆浆,利用搅拌设备搅拌30秒钟后,放入38℃发酵箱中发酵9小时。
10.一种按照权利要求2-9任意所述的豆酸乳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豆酸乳。
CN201910728407.9A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55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407.9A CN110558384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8407.9A CN110558384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384A true CN110558384A (zh) 2019-12-13
CN110558384B CN110558384B (zh) 2021-12-24

Family

ID=6877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8407.9A Active CN110558384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83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562A (zh) * 2011-07-13 2012-06-27 昆明佰旺食品有限公司 发酵豆酸奶
CN106974179A (zh) * 2017-05-10 2017-07-25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大豆营养馒头制造方法
CN107361150A (zh) * 2017-08-17 2017-11-21 佛山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汁绿豆发酵饮料制备装置
CN107951388A (zh) * 2017-12-15 2018-04-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酸豆乳的食品处理机及制作酸豆乳的方法
CN208462823U (zh) * 2017-10-25 2019-02-05 上海普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豆制饮品生产的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562A (zh) * 2011-07-13 2012-06-27 昆明佰旺食品有限公司 发酵豆酸奶
CN106974179A (zh) * 2017-05-10 2017-07-25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大豆营养馒头制造方法
CN107361150A (zh) * 2017-08-17 2017-11-21 佛山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汁绿豆发酵饮料制备装置
CN208462823U (zh) * 2017-10-25 2019-02-05 上海普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豆制饮品生产的保护系统
CN107951388A (zh) * 2017-12-15 2018-04-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酸豆乳的食品处理机及制作酸豆乳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384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8863B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低热量、高营养烘焙食品
CN108935684A (zh) 一种核桃酸奶的制备工艺
CN104489091A (zh) 一种搅拌型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6259A (zh)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
CN107927166A (zh) 风味酸奶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76411A (zh) 一种玫瑰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7619A (zh) 一种高品质火麻发酵乳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13292A (zh) 适于老年人食用的保健酸奶及生产方法
JP2014233261A (ja) ココナッツミルク含有飲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00860B (zh) 一种苦荞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9014A (zh) 一种糯玉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78069A (zh) 一种牛油果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8331B (zh) 地黄功能酸奶、地黄蓝莓功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6021A (zh) 一种坚果类功能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6720098A (zh) 酸奶夹心饼干的制作方法
CN111700246B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香蕉牛奶芝士酥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3783156A (zh) 一种花生酸奶的制作工艺
CN110558384B (zh) 一种豆酸乳、制作方法及设备
CN104381447A (zh) 一种发酵型红枣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1731682A (zh) 一种花生蛋白酸奶
CN107801775A (zh) 一种高蛋白低乳清析出的大豆蛋白酸奶及慢热处理制备方法
CN101755913A (zh) 香芋酸奶的制作方法
CN101313706B (zh) 一种风味酸驼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4046A (zh) 一种玫瑰绿豆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4642709B (zh) 一种生菜乳酸菌发酵软冰淇淋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