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665B -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665B
CN110494665B CN201880020382.0A CN201880020382A CN110494665B CN 110494665 B CN110494665 B CN 110494665B CN 201880020382 A CN201880020382 A CN 201880020382A CN 110494665 B CN110494665 B CN 110494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mferential
concave
elastic
transmission member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03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665A (zh
Inventor
濑川彻
大泽亮
石井彻
杉原亮太
山本武士
藤田哲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54Couplings comprising a chain or strip surrounding two wheel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provided with teeth or the equival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54Worm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 F16D3/7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or member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rubber-like flexi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9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8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simila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矩传递用接头,能够在使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抑制杂音的产生。使固定于作为驱动轴的输出轴(12a)的第一传递部件(17)相对于第一弹性部件(20)以夹设有第一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且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以夹设有比第一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使固定于蜗杆(8)的端部的第二传递部件(18)相对于第二弹性部件(21)以夹设有第二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且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以夹设有比第二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向第一环状凹部(38)压入第一环状凸部(54),且向第二环状凹部(45)压入第二环状凸部(60),从而实现第一、第二弹性部件(20、21)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防分离。

Description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入各种机械装置而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转矩的转矩传递用接头、以及装入有该转矩传递用接头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图52及图53示出了记载于日本特开2004-306898号公报等且一直以来已知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一例。在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外壳3内,在被该转向轴2旋转驱动的部分固定有蜗轮4。蜗杆8在蜗杆轴6的轴向中间部具有与蜗轮4啮合的蜗杆齿5,且被电动马达7旋转驱动,蜗杆8的轴向两端部由深沟型球轴承等一对滚动轴承9a、9b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外壳3内。在蜗杆轴6的前端部且比滚动轴承9a突出的部分外嵌有按压块10,在该按压块10与外壳3之间设置有盘簧11等弹性部件。盘簧11经由按压块10对蜗杆轴6的蜗杆齿5向蜗轮4施力。通过这种结构,可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并抑制齿撞击声的产生。
现有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抑制了在蜗杆齿5与蜗轮4的啮合部产生齿撞击声,但从抑制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前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结合部产生的杂音的方面来看,存在改良的余地。以下对该点进行说明。
现有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为了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前端部和蜗杆轴6的基端部以能够进行转矩的传递的方式结合,使设置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花键孔13和设置于输出轴12的前端部的花键轴部14花键卡合。如果花键轴部14和花键孔13以使周向间隙为零的状态,即不存在齿隙的状态花键卡合,则在输出轴12的前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花键卡合部不会产生杂音。但是,实际上在花键卡合部存在齿隙。特别地,在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的构造中,由于需要使蜗杆轴6摆动位移,因此不能完全消除花键卡合部的齿隙。因此,从在使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抑制基于该齿隙的存在的杂音的产生的方面来看,存在改良的余地。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12-131249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构造,通过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和蜗杆轴经由金属制且圆柱状的动力传递部件结合,能够顺畅地进行蜗杆轴的摆动位移。但是,即使这种构造,为了使蜗杆轴摆动位移,在设置于动力传递部件的两端部的花键轴部与设置于蜗杆轴及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每一个的端部的花键孔的花键卡合部也分别存在齿隙。因此,从抑制这种基于齿隙的存在的杂音的产生的方面来看,存在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6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31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矩传递用接头,能够在使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抑制杂音的产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具备结合体和一对端部传递部件。
上述结合体具备:中间传递部件,其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中间凹凸部;以及弹性材料制的一对弹性部件,其在该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在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各安装有一个,且分别具有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的弹性狭缝,上述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比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小。
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各插入配置有一个,且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每一个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端部凹凸部。
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的每一个中,构成上述端部凹凸部的凸部相对于上述弹性狭缝卡合,并且相对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以夹设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
另外,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和上述一对弹性部件中的一弹性部件中的一方具有在轴向上开口并且在周向上伸长的周向凹部,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和上述一弹性部件中的另一方具有在轴向上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伸长的周向凸部,上述周向凸部弹性地,即以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接触构成上述周向凹部的内表面的径向两侧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周面。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设置于径向外端部的轴向外侧部的筒部。上述一弹性部件被上述筒部覆盖。
该情况下,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在上述筒部以在径向上贯通该筒部的状态设置的贯通孔。上述一弹性部件具有卡合于上述贯通孔的主凸部。
该情况下,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在上述筒部以在该筒部的轴向外侧缘开口的状态设置的切口。上述一弹性部件具有卡合于上述切口的副凸部。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周向凸部在周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上述周向凹部具有在径向及轴向上开口,且与上述突出部卡合的卡合凹部。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上述周向凹部的周面和上述周向凸部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周面的周向至少一个部位,遍及轴向的全长地设置有相对于在径向上对置的对象侧周面不接触的连通凹部。
该情况下,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连通凹部设置于上述至少一方的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而且该周面中的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尺寸比上述连通凹部的每一个的周向宽度尺寸小。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在轴向外侧面的周向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在轴向上突出的齿部。上述弹性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齿部至少在周向上卡合的减重部。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从上述齿部的径向一侧面以向径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的卡合突起。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卡合突起的轴向内侧面卡合。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的内表面沿随着朝向轴向外侧而该凹部的截面积(横截面的面积)变大的方向倾斜。
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周向凹部及上述周向凸部遍及整周(在整周上连续地)设置。另外,上述周向凹部遍及整周设置,上述周向凸部设置于在周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另外,上述周向凹部的轴向进深端部和上述周向凸部的轴向前端部被超声波熔接。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外侧面设置有沿越朝向径向另一侧便越朝向轴向内侧(在轴向上,上述结合体的中央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侧面部。
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上述端部传递部件设置有与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外侧面抵接或接近对置的定位用侧面。
本发明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具备外壳、涡轮、蜗杆、电动马达以及转矩传递用接头。
上述蜗轮相对于上述外壳旋转自如地被支撑。
上述蜗杆具有蜗杆轴及设置于该蜗杆轴的外周面的蜗杆齿,在使该蜗杆齿啮合于上述蜗轮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外壳旋转自如地被支撑。
上述电动马达具有用于旋转驱动上述蜗杆的输出轴。
上述转矩传递用接头将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和上述蜗杆轴以能够进行转矩传递的方式连接。
特别地,本发明的上述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上述转矩传递用接头为本发明的转矩传递用接头,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端部传递部件固定或一体成形于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前端部,且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端部传递部件固定或一体成形于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
本发明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每一个具有上述定位用侧面,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定位用侧面彼此之间的轴向距离比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蜗杆相对于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能够摆动,且在上述蜗杆轴的前端部与上述外壳之间具有对上述蜗杆向上述蜗轮施力的施力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能够在固定或一体成形有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端部传递部件的驱动轴和固定或一体成形有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端部传递部件的被驱动轴中,在使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抑制杂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与图53同样的图。
图2是将一部分省略而表示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转矩传递用接头的立体图。
图4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将转矩传递用接头局部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将整个转矩传递用接头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从径向外侧观察转矩传递用接头的图。
图7是从图6的右方或左方观察的图。
图8是图7的B1-B1剖视图。
图9是图7的B2-O-B2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C-C剖视图或D-D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E-E剖视图或F-F剖视图。
图12是仅将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第二弹性部件取出而表示的图7的B1-B1剖视图。
图13(a)、图13(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表示第一传递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13(a)是从图13(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13(b)是图13(a)的G-G剖视图。
图14(a)、图14(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表示第二传递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14(a)是图14(b)的H-H剖视图,图14(b)是从图14(a)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15(a)~图15(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表示中间传递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15(a)是从图15(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15(b)是图15(a)的I-I剖视图,图15(c)是从图15(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16(a)~图16(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表示第一弹性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16(a)是从图16(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16(b)是图16(a)的J-J剖视图,图16(c)是从图16(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17(a)~图17(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表示第二弹性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17(a)是从图17(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17(b)是图17(a)的K-K剖视图,图17(c)是从图17(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18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从径向外侧观察转矩传递用接头的图。
图19是从图18的右方或左方观察的图。
图20是图18的L-L剖视图或M-M剖视图。
图21是图19的N-N剖视图。
图22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第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第二弹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4(a)~图24(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表示中间传递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24(a)是从图24(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24(b)是从图24(a)的右方观察的图,图24(c)是从图24(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25是从图24(b)的上方观察的图。
图26是图24(a)的O-O剖视图。
图27(a)~图27(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表示第一弹性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27(a)是从图27(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27(b)是从图27(a)的右方观察的图,图27(c)是从图27(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28(a)~图28(c)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表示第二弹性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28(a)是从图28(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28(b)是从图28(a)的右方观察的图,图28(c)是从图28(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29是图27(a)的P-P剖视图或图28(a)的Q-Q剖视图。
图30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表示中间传递部件的图。具体而言,图30(a)是从图30(b)的左方观察的图,图30(b)是图30(a)的R-R剖视图,图30(c)是从图30(b)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31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图32的S-S剖视图。
图32是从图31的右方或左方观察的图。
图33是从图32仅取出了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图。
图34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33同样的图。
图35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33同样的图。
图36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传递部件(第二传递部件)的结合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7是从图36的右方观察的图。
图38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六例的与图32同样的图。
图39是从图38仅取出了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图。
图40是图39所示的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六例的变形例的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42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七例的与图8同样的图。
图43(a)~图43(d)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七例的变形例的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4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八例的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45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九例的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传递部件(第二传递部件)的结合体的一半切断立体图。
图46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九例,是依次表示将环状凸部的轴向前端部超声波熔接于环状凹部的轴向进深端部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47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例的中间传递部件及第一传递部件(第二传递部件)的结合体的立体图。
图48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例,是在将转矩传递用接头组装于使用部位的途中的状态下表示的图。
图49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例,是在将转矩传递用接头组装于使用部位的状态下表示的图。
图50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例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47同样的图。
图51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十例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47同样的图。
图52是表示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现有构造的一例的局部切断侧视图。
图53是图52的放大T-T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使用图1~图17,对实施方式的第一例进行说明。本例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与上述的图52及图53所示的现有构造同样地具有:外壳3;相对于外壳3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蜗轮4;蜗杆8,其具有蜗杆轴6a及设置于蜗杆轴6a的外周面的蜗杆齿5,且在使蜗杆齿5啮合于蜗轮4的状态下相对于外壳3旋转自如地支撑;具有用于旋转驱动蜗杆8的输出轴12a的电动马达7;以及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和蜗杆轴6a以能够进行转矩传递的方式连接的转矩传递用接头16。
在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外壳3内,在被该转向轴2旋转驱动的部分固定有蜗轮4。蜗杆8的轴向两端部由深沟球轴承等一对滚动轴承9a、9b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外壳3内。在外嵌于蜗杆轴6a的前端部的滚动轴承9a与外壳3之间设置有包括盘簧、板簧等弹性体而构成的施力机构15。利用施力机构15,对蜗杆轴6a的蜗杆齿5朝向蜗轮4基于弹性体的弹力进行按压,即施力。通过这种结构,可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齿隙,抑制齿撞击声的产生。
本例中,在轴向上互相串联配置的、作为驱动轴的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的前端部和作为被驱动轴的蜗杆轴6a的基端部经由转矩传递用接头16能够进行转矩的传递地结合。
转矩传递用接头16具备:构成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第一传递部件17及第二传递部件18;中间传递部件19;以及构成一对弹性部件的第一弹性部件20及第二弹性部件21。由中间传递部件19、第一弹性部件20、以及第二弹性部件21构成了结合体61。
此外,关于转矩传递用接头16,轴向一侧是指例如图2~6、8、9、12中的右侧,轴向另一侧是指例如图2~6、8、9、12中的左侧。另外,本例中,关于转矩传递用接头16,径向一侧是指径向内侧,径向另一侧是指径向外侧。
第一传递部件17及第二传递部件18在结合体61的轴向两侧部,即轴向一侧及轴向另一侧分别配置一个。
如例如图13所示,作为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一方端部传递部件的第一传递部件17由根据需要混入了强化纤维的合成树脂、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通过注射成形、铸造、锻造、烧结、切削等方法将整体制造成圆环状。第一传递部件17通过紧配合、花键嵌合、铆接等以阻止了相对旋转及轴向的相对位移的状态外嵌固定于输出轴12a的前端部。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传递部件17也能够一体形成于输出轴12a的前端部。
第一传递部件17具备作为径向一侧的周面的内周面和作为径向另一侧的周面的外周面,在第一传递部件17的外周面中的除了轴向一端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及中间部设置有将凹部23和凸部24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相当于端部凹凸部的第一凹凸部22。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周向两侧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另外,在第一传递部件17的外周面中的轴向一端部遍及全周地设有圆环状的第一凸缘部25。于是,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凹部23的轴向一侧开口被作为第一凸缘部25的轴向另一侧面的定位用侧面30a堵塞。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第一凸缘部25。另外,本例中,凹部23和凸部24在周向上分别设置有八个,但分别能够以两个以上的任意的数设置。
如例如图14所示,作为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端部传递部件的第二传递部件18由根据需要混入了强化纤维的合成树脂、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通过注射成形、铸造、锻造、烧结、切削等方法将整体制造成圆环状。第二传递部件18通过紧配合、花键嵌合、铆接等以阻止了相对旋转及轴向的相对位移的状态外嵌固定于蜗杆轴6a的基端部。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二传递部件18也能够一体形成于蜗杆轴6a的基端部。
第二传递部件18也具备作为径向一侧的周面的内周面和作为径向另一侧的周面的外周面,在第二传递部件18的外周面中的除了轴向另一端部的轴向一端部及中间部设置有将凹部27和凸部28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相当于端部凹凸部的第二凹凸部26。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周向两侧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另外,在第二传递部件18的外周面中的轴向另一端部遍及全周地设有圆环状的第二凸缘部29。于是,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7的轴向另一侧开口被作为第二凸缘部29的轴向一侧面的定位用侧面30b堵塞。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第二凸缘部29。另外,本例中,凹部27和凸部28在周向上分别设有八个,但分别能够以两个以上的任意的数设置。
此外,本例中,第一传递部件17和第二传递部件18相互制造成同形状、同大小。因此,本例中,第一传递部件17和第二传递部件18实现零件的共用化。
如例如图15所示,中间传递部件19由刚性比构成第一弹性部件20及第二弹性部件21的弹性材料高的材料、例如用布对橡胶进行了强化的带状材料、根据需要混入了强化纤维的合成树脂(PPS,PEEK,聚酰胺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的金属,通过注射成形、铸造、锻造、烧结、切削等方法,将整体制造成圆环状。
中间传递部件19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31。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主体部31具备作为径向一侧的周面的内周面和作为径向另一侧的周面的外周面,在主体部31的内周面设置有将凹部33和凸部34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中间凹凸部32。主体部31的凹部33可卡合于第一传递部件17的凸部24及第二传递部件18的凸部28,凸部34可卡合于第一传递部件17的凹部23及第二传递部件18的凹部27,凹部33和凸部34与凸部24及凸部28、以及凹部23及凹部27为同数量。
在主体部31的轴向一侧面(轴向外侧面)中的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周向中央部对应的部分的每一个,以在轴向上突出的状态设置有第一齿部35。第一齿部35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是在主体部31的放射方向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另外,作为第一齿部35的前端面的轴向一侧面的径向外端部及中间部为倾斜侧面部36。倾斜侧面部36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央侧(内侧)即轴向另一侧的方向倾斜。另外,在这些第一齿部35中的在周向上每隔一个配置的多个第一齿部35的径向内侧面的轴向一半部设置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第一卡合突起37。第一卡合突起37的轴向另一侧面(轴向内侧面)为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齿部35的个数也能够与本例不同。即,在主体部31的轴向一侧面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部位设置第一齿部35。
主体部31在轴向一侧部中的比上述各第一齿部35靠径向外侧部具有在轴向一侧面开口的相当于周向凹部的圆环状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一环状凹部38设置为在中间传递部件19的周向上伸长,且遍及中间传递部件19的整周。构成第一环状凹部38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和外径侧周面40为以主体部3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筒面。另外,主体部31在径向外端部的轴向一侧部(轴向外侧部)具有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第一筒部41。第一筒部41的内周面与第一环状凹部38的外径侧周面40一起构成单一圆筒面。
在主体部31的轴向另一侧面(轴向外侧面)中的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周向中央部对应的部分的每一个,以沿轴向突出的状态设置有第二齿部42。第二齿部42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是在主体部31的放射方向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另外,作为第二齿部42的前端面的轴向另一侧面的径向外端部及中间部成为倾斜侧面部43。倾斜侧面部43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央侧(内侧)的轴向一侧的方向倾斜。另外,在这些第二齿部42中的在周向上每隔一个配置的多个第二齿部42的径向内侧面的轴向另一半部设置有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第二卡合突起44。第二卡合突起44的轴向一侧面(轴向内侧面)为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二齿部42的个数也能够与本例不同。即,在主体部31的轴向另一侧面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部位设置第二齿部42。
主体部31在轴向另一侧部中的比上述各第二齿部42靠径向外侧部具有在轴向另一侧面开口的相当于周向凹部的圆环状的第二环状凹部45。第二环状凹部45设置为在中间传递部件19的周向上伸长,且遍及中间传递部件19的整周。构成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46和外径侧周面47为以主体部3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筒面。另外,主体部31在径向外端部的轴向另一侧部(轴向外侧部)具有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第二筒部48。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与第二环状凹部45的外径侧周面47一起构成单一的圆筒面。
本例中,各第一卡合突起37与各第二卡合突起44的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互相错开半个间距。另外,本例中,除了各第一卡合突起37与各第二卡合突起44的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互相错开半个间距这一点,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两个半部互相具有镜面对称的形状。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卡合突起37(第二卡合突起44)的个数也能够比本例的个数少,也能够比本例的个数多。
如例如图16所示,第一弹性部件20由刚性比中间传递部件19低的橡胶(NBR,HNBR等)、高弹体(聚氨酯,硅等)等弹性材料将整体制造成圆环状。第一弹性部件20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一侧部。
在第一弹性部件20中的在周向上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设置有第一弹性狭缝49。第一弹性狭缝49在第一弹性部件20的放射方向上伸长,且在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缘开口。在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的靠径向外端部,以在周向上朝向第一弹性狭缝49的中央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有弹性突起50。从轴向观察的弹性突起50的前端面的形状为凸圆弧形。另外,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中的与弹性突起50分离的部分为相互平行的平坦部76。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一对弹性突起50的前端部彼此的周向间隔)t49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T33小(t49<T33)。另外,本例中,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中的平坦部76彼此的周向间隔也比凹部33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T33小。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从轴向观察的弹性突起50的前端面的形状不限于凸圆弧形,也能够设为三角形、梯形等其它形状。另外,弹性突起50相对于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的径向位置也能够设为与本例不同的径向位置。另外,设置于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的每一个的弹性突起的数不限于一个,也能够设为多个。另外,也能够省略弹性突起50,将第一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整体设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部。另外,设置于第一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的平坦部也可以互相倾斜。
另外,在第一弹性部件20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弹性狭缝49彼此之间的周向中央部设置有相当于减重部的第一透孔51。第一透孔51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是在第一弹性部件20的放射方向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中的在径向上被夹在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面与第一透孔51之间的部位成为第一卡合梁52。第一弹性部件20的轴向一侧面中的与第一卡合梁52对应的部位向轴向另一侧凹陷。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的轴向一侧面的径向中间部为倾斜侧面部53。倾斜侧面部53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中央侧即轴向另一侧的方向倾斜。
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在比上述各第一弹性狭缝49及上述各第一透孔51靠径向外侧部的径向外端部具有向轴向另一侧(轴向内侧)突出的、相当于周向凸部的圆环状的第一环状凸部54。第一环状凸部54设置为在第一弹性部件20的周向上伸长,且遍及第一弹性部件20的整周。
如例如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第一弹性部件20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一侧部,并覆盖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一侧面。
在该状态下,第一齿部35以不会产生周向和径向中的至少周向的晃动的方式卡合于第一透孔51的内侧。本例中,基于第一透孔51与第一齿部35的卡合,能够进行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一弹性部件20之间的转矩传递。此外,可以在第一透孔51与第一齿部35的卡合部具有径向、周向的晃动。
另外,在第一卡合突起37的轴向另一侧面(轴向内侧面)卡合有第一卡合梁52。由此,防止第一弹性部件20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向轴向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分离。另外,通过向第一环状凹部38的内侧压入第一环状凸部54,从而第一环状凸部54被构成第一环状凹部38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和外径侧周面40弹性地压缩。即,在该状态下,内径侧周面39及外径侧周面40和第一环状凸部54的两个周面分别弹性地接触并较强地摩擦卡合。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紧配合地内嵌于第一筒部41的内周面,第一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和第一筒部41的内周面弹性地接触并较强地摩擦卡合。本例中,通过这些各周面间的摩擦卡合,也防止第一弹性部件20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向轴向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分离。另外,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被第一筒部41覆盖。由此,防止搬送中其它物品碰撞或钩挂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分离。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仅使构成第一环状凹部38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和外径侧周面40中的任意一方的周面弹性接触第一环状凸部54的周面,且使内径侧周面39和外径侧周面40中的另一方的周面与第一环状凸部54的周面单纯地(以不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接触,或者不接触而隔着对置。另外,对于第一筒部41的内周面,也能使第一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单纯地接触,或者不接触而隔着间隙对置。
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的轴向一侧面位于比第一齿部35的前端面靠轴向一侧。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面位于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一卡合突起37的径向内端缘靠径向内侧。
如例如图17所示,第二弹性部件21由刚性比中间传递部件19低的橡胶(NBR,HNBR等)、高弹体(聚氨酯,硅等)等弹性材料将整体制造成圆环状。第二弹性部件21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另一侧部。
在第二弹性部件21中的在周向上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设置有第二弹性狭缝55。第二弹性狭缝55在第二弹性部件21的放射方向上伸长,且在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缘开口。在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的靠径向外端部,以在周向上朝向第二弹性狭缝55的中央侧突出的状态设置有弹性突起56。从轴向观察的弹性突起56的前端面的形状为凸圆弧形。另外,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中的与弹性突起56分离的部分为相互平行的平坦部76。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一对弹性突起56的前端部彼此的周向间隔)t55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T33小(t55<T33)。另外,本例中,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中的平坦部76彼此的周向间隔也比凹部33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T33小。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从轴向观察的弹性突起56的前端面的形状不限于凸圆弧形,也能够设为三角形、梯形等其它形状。另外,弹性突起56相对于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的径向位置也能够设为与本例不同的径向位置。另外,设置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周向两侧缘的每一个的弹性突起的数不限于一个,也能够设为多个。另外,也能够省略弹性突起56,将第二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整体设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部。另外,设置于第二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的平坦部也可以互相倾斜。
另外,在第二弹性部件21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弹性狭缝55彼此之间的周向中央部设置有相当于减重部的第二透孔57。第二透孔57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是在第二弹性部件21的放射方向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中的在径向上被夹在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面与第二透孔57之间的部位成为第二卡合梁58。第二弹性部件21的轴向另一侧面中的与第二卡合梁58对应的部位向轴向一侧凹陷。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的轴向另一侧面的径向中间部为倾斜侧面部59。倾斜侧面部59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中央侧即轴向一侧的方向倾斜。
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在比上述各第二弹性狭缝55及上述各第二透孔57靠径向外侧部的径向外端部具有向轴向一侧(轴向内侧)突出的、相当于周向凸部的圆环状的第二环状凸部60。第二环状凸部60设置为在第二弹性部件21的周向上伸长,且遍及第二弹性部件21的整周。
如例如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第二弹性部件21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另一侧部,并覆盖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轴向另一侧面。
在该状态下,第二齿部42以不会产生周向和径向中的至少周向的晃动的方式卡合于第二透孔57的内侧。本例中,基于第二透孔57与第二齿部42的卡合,能够进行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二弹性部件21之间的转矩传递。此外,可以在第二透孔57与第二齿部42的卡合部具有径向、周向的晃动。
另外,在第二卡合突起44的轴向一侧面(轴向内侧面)卡合有第二卡合梁58。由此,防止第二弹性部件21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向轴向另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分离。另外,通过向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侧压入第二环状凸部60,从而第二环状凸部60被构成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46和外径侧周面47弹性地压缩。即,在该状态下,内径侧周面46及外径侧周面47和第二环状凸部60的两个周面分别弹性地接触并较强地摩擦卡合。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紧配合地内嵌于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和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弹性地接触并较强地摩擦卡合。本例中,通过这些各周面间的摩擦卡合,也防止第二弹性部件21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向轴向另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分离。另外,本例中,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被第二筒部48覆盖。由此,防止搬送中其它物品碰撞或钩挂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分离。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仅使构成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46和外径侧周面47中的任意一方的周面与第二环状凸部60的周面弹性接触(以具有过盈量的状态嵌合),且使内径侧周面46和外径侧周面47中的另一方的周面与第二环状凸部60的周面单纯地接触,或者不接触而隔着对置。另外,对于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也能使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单纯地接触,或者不接触而隔着间隙对置。
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的轴向另一侧面位于比第二齿部42的前端面靠轴向另一侧。另外,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面位于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二卡合突起44的径向内端缘靠径向内侧。
此外,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和第二弹性部件21互相制造成同形状、同大小。因此,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和第二弹性部件21实现零件的共用化。
另外,本例中,在组装好中间传递部件19、第一弹性部件20以及第二弹性部件21的结合体61的状态下,在该结合体61的轴向两侧面的径向中间部设置有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央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侧面部(36,53)(43,59)。
另外,本例中,在组装好结合体61的状态下,向结合体61的轴向一侧部的径向内侧从轴向一侧插入第一传递部件17的轴向另一端部及中间部。由此,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相对于第一弹性部件20的第一弹性狭缝49以夹设有作为预定的周向间隙的第一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且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相对于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轴向一侧部以夹设有比上述第一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本例中,将上述第一周向间隙设为负的间隙。即,本例中,通过将凸部24压入第一弹性狭缝49的内侧,使构成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的平坦部76及弹性突起50的每一个弹性地(以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与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周向两侧面接触。由此,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相对于第一弹性狭缝49无周向的晃动地卡合。特别地,本例中,在该状态下,在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中,使弹性突起50比平坦部76弹性地且更强地接触凸部24的两侧面。另一方面,本例中,将夹设于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卡合部的周向间隙设为正的间隙。即,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和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周向侧面彼此不抵接,在这些周向侧面间的每一个存在图11所示那样的正的周向间隙α。另外,通过使第一凸缘部25的轴向另一侧面即定位用侧面30a接近或抵接于结合体61的轴向一侧面,实现了第一传递部件17相对于结合体61的轴向的定位。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周向间隙也能够设为零间隙。即,也能够使第一弹性狭缝49的周向两侧缘以不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接触凸部24的周向两侧面。另外,上述第一周向间隙也能够设为正的间隙。
另外,本例中,在该状态下,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径向外端面与第一弹性狭缝49的底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β,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径向外端面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底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γ(参照图10及图11)。另外,设定径向间隙β比径向间隙γ小(β<γ)。另外,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凹部23的底面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面之间夹设有径向间隙ε,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凹部23的底面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前端面即径向内侧面之间夹设有径向间隙η(参照图11)。另外,设定径向间隙ε比径向间隙η小(ε<η)。
另外,本例中,在组装好结合体61的状态下,向该结合体61的轴向另一侧部的径向内侧从轴向另一侧插入第二传递部件18的轴向一端部及中间部。由此,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相对于第二弹性部件21的第二弹性狭缝55以夹设有作为设预定的周向间隙的第二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且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相对于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轴向另一侧部以夹设有比上述第二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本例中,将上述第二周向间隙设为负的间隙。即,本例中,通过将凸部28压入第二弹性狭缝55的内侧,使构成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的平坦部77及弹性突起56的每一个弹性地(以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接触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周向两侧面。由此,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相对于第二弹性狭缝55无周向的晃动地卡合。特别地,本例中,在该状态下,在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中,使弹性突起56比平坦部77弹性地且更强地接触凸部28的两侧面。另一方面,本例中,将夹设于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卡合部的周向间隙设为正的间隙。即,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和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周向侧面彼此不抵接,在这些周向侧面间的每一个存在图11所示那样的正的周向间隙α。另外,通过使第二凸缘部29的轴向一侧面即定位用侧面30b接近或抵接于结合体61的轴向另一侧面,从而实现了第二传递部件18相对于结合体61的轴向的定位。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周向间隙也能够设为零间隙。即,也能够使第二弹性狭缝55的周向两侧缘以不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接触凸部28的周向两侧面。另外,上述第二周向间隙也能够设为正的间隙。
另外,本例中,在该状态下,在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径向外端面与第二弹性狭缝55的底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β,在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径向外端面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底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γ。另外,设定径向间隙β比径向间隙γ小(β<γ)。另外,在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7的底面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ε,在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7的底面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前端面即径向内侧面之间夹设有正的径向间隙η。另外,设定径向间隙ε比径向间隙η小(ε<η)。
另外,在将本例的转矩传递用接头16组装于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状态下,第一传递部件17的定位用侧面30a与第二传递部件18的定位用侧面30b之间的轴向距离L30比结合体61的轴向宽度尺寸W61大(L30>W61)。
本例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和蜗杆8之间传递的转矩较小的情况下,输出轴12a的旋转转矩以第一传递部件17→第一弹性部件20→中间传递部件19→第二弹性部件21→第二传递部件18→蜗杆8的顺序传递。即,输出轴12a的旋转转矩通过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与第一弹性狭缝49的卡合部从第一传递部件17向第一弹性部件20传递。另外,传递至第一弹性部件20的转矩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0与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一齿部35的卡合部向中间传递部件19传递。另外,传递至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转矩通过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二齿部42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卡合部向第二弹性部件21传递。另外,传递至第二弹性部件21的转矩通过第二弹性狭缝55与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卡合部向第二传递部件18及蜗杆8传递。
与之相对,若在输出轴12a和蜗杆8之间传递的转矩变大,则第一弹性部件20的一部分被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在周向上弹性地压瘪,且第二弹性部件21的一部分被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在周向上弹性地压瘪。然后,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及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和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各自的周向侧面彼此抵接。这些抵接的势头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0及第二弹性部件21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而被减弱,因此,可抑制伴随着抵接的杂音的产生。在该状态下,输出轴12a的旋转转矩的大部分从第一凹凸部22与中间凹凸部32的卡合部向中间传递部件19传递,传递至中间传递部件19的转矩的大部分从中间凹凸部32与第二凹凸部26的卡合部向蜗杆8传递。另外,剩余的转矩与上述的转矩小的情况同样地从输出轴12a向蜗杆8传递。
另外,本例中,在使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及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和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各自的周向侧面彼此的抵接的势头也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0及第二弹性部件21的弹性变形而被减弱,因此,可抑制伴随抵接的杂音的产生。
此外,图示的例子中,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凸部34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而且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周向两侧面也为互相平行的平面。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为了在转矩传递时使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和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周向侧面彼此容易以面抵接(面接触),也能够采用使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凸部34的互相对置的周向侧面彼此互相倾斜的结构和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周向两侧面彼此互相倾斜的结构中的至少一方的结构。
如上所述,本例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转矩传递用接头16的扭曲刚性具有在传递的转矩较小的情况下变小,而在传递的转矩较大的情况下变大的两级特性。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卡合部的周向间隙和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卡合部的周向间隙互相不同、使第一弹性部件20的弹性和第二弹性部件21的弹性互相不同、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第一弹性狭缝49的卡合部及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第二弹性狭缝55的卡合部分别设置正的周向间隙、进一步地使这些周向间隙相互不同,从而使转矩传递用接头16的扭曲刚性比两级多。
另外,本例中,在第一凹凸部22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卡合部、以及第一凹凸部22与中间凹凸部32的卡合部分别夹设有径向间隙β、γ、ε、η。与此同时,结合体61的轴向一侧面的径向中间部为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央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侧面部36、53。因此,能够自然地允许第一传递部件17和结合体61的中心轴彼此的倾斜。
另外,本例中,在第二凹凸部26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卡合部、及第二凹凸部26与中间凹凸部32的卡合部分别夹设有径向间隙β、γ、ε、η。与此同时,结合体61的轴向另一侧面的径向中间部为沿越朝向径向外侧在轴向上越朝向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中央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侧面部43、59。因此,能够自然地允许第二传递部件18和结合体61的中心轴彼此的倾斜。
因此,本例中,即使产生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a的轴偏离、偏心、以及蜗杆轴6a的轴偏离、倾斜、偏心等不对准,通过结合体61的中心轴相对于第一传递部件17及第二传递部件18的中心轴自然地倾斜,也能够进行顺畅的转矩传递。
另外,如上述,本例中,利用第一弹性部件20覆盖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主体部31的轴向一侧面,并且使第一弹性部件20的轴向一侧面位于比第一齿部35的前端面靠轴向一侧。另外,利用第二弹性部件21覆盖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的主体部31的轴向另一侧面,并且使第二弹性部件21的轴向另一侧面位于比第二齿部42的前端面靠轴向另一侧。
因此,即使在第一传递部件17和第二传递部件18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偏心、倾斜等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存在,也能够防止第一凸缘部25的轴向另一侧面即定位用侧面30a抵接于主体部31的轴向一侧面、第一齿部35的前端面。另外,基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存在,能够防止第二凸缘部29的轴向一侧面即定位用侧面30b抵接于主体部31的轴向另一侧面、第二齿部42的前端面。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假定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被弹性地压瘪,定位用侧面30a(30b)抵接于第一齿部35(第二齿部42)的前端面的情况下,这些抵接的势头也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的弹性变形而被减弱,因此,可抑制伴随抵接的杂音的产生。
另外,如上述,本例中,使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面位于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一卡合突起37的径向内端缘靠径向内侧。另外,使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面位于比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二卡合突起44的径向内端缘靠径向内侧。另外,关于上述径向间隙β、γ、ε、η,具有β<γ、以及ε<η的关系。
因此,在第一传递部件17和第二传递部件18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心、倾斜等的情况下,能够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凹部23的底面抵接于第一弹性部件20的内周面、使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径向外端面抵接于第一弹性狭缝49的底面。另外,能够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7的底面抵接于第二弹性部件21的内周面、使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径向外端面抵接于第二弹性狭缝55的底面。由此,能够防止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凹部23的底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或第一卡合突起37的径向内端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的凸部24的径向外端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底面。另外,能够防止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7的底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或第二卡合突起44的径向内端部、构成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8的径向外端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底面。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假定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的径向内端部、第一弹性狭缝49(第二弹性狭缝55)被弹性地压扁,构成第一凹凸部22(第二凹凸部26)的凹部23(27)的底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凸部34的径向内侧面或第一卡合突起37(第二卡合突起44)的径向内端部、构成第一凹凸部22(第二凹凸部26)的凸部24(28)的径向外端面抵接于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的底面的情况下,这些抵接的势头通过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的弹性变形而被减弱,因此,可抑制伴随抵接的杂音的产生。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将构成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46)及外径侧周面40(47)设为互相同轴的圆筒面,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构成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和外径侧周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周面设为沿越朝向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开口侧,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径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方向倾斜的局部圆锥面。在该情况下,内径侧周面与外径侧周面之间的打开角度也能够设为锐角,也能够设为钝角。另外,在该情况下,压入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第一环状凸部(第二环状凸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也设为作为摩擦卡合的对象面的、与构成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或外径侧周面倾斜相同的方向且相同的角度的局部圆锥面。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使用图18~图29对实施方式的第二例进行说明。
本例的转矩传递用接头16a中,中间传递部件19a的第一筒部41a在周向多个部位具有以在径向上贯通第一筒部41a的状态设置的第一贯通孔62。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件20a在外周面中的在周向上为与第一贯通孔62同相位的多个部位具有第一主凸部63。在将第一弹性部件20a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一侧部的状态下,即在第一筒部41a内嵌有第一弹性部件20a的状态下,使第一弹性部件20a的第一主凸部63卡合于第一筒部41a的第一贯通孔62。由此,防止第一弹性部件20a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向轴向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a与第一弹性部件20a的分离。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贯通孔62及第一主凸部63的组合能够设置一以上的任意数,另外,能够在周向上以任意的相位配置。
另外,第一筒部41a在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与第一贯通孔62分离且成为直径方向相反侧的两个部位具有以在第一筒部41a的轴向一侧缘开口的状态设置的第一切口64。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件20a在外周面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一切口64成为同相位的两个部位具有能够卡合于第一切口64的第一副凸部65。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向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一侧部组装第一弹性部件20a时,将第一副凸部65从轴向一侧插入第一切口64的内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贯通孔62与第一主凸部63的在周向上的相位对齐。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切口64及第一副凸部65的组合能够设置一以上的任意数,另外,只要与第一贯通孔62不干涉,能够在周向上以任意的相位配置。
本例中,中间传递部件19a的第二筒部48a在周向多个部位具有以在径向上贯通第二筒部48a的状态设置的第二贯通孔66。另一方面,第二弹性部件21a在外周面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二贯通孔66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具有第二主凸部67。在将第二弹性部件21a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另一侧部的状态下,即在第二筒部48a内嵌有第二弹性部件21a的状态下,使第二弹性部件21a的第二主凸部67卡合于第二筒部48a的第二贯通孔66。由此,防止第二弹性部件21a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向轴向另一侧的位移,并防止中间传递部件19a与第二弹性部件21a的分离。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二贯通孔66及第二主凸部67的组合能够设置一以上的任意数,另外,能够在周向上以任意的相位配置。
另外,第二筒部48a在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与第二贯通孔66分离且成为直径方向相反侧的两个部位具有以在第二筒部48a的轴向另一侧缘开口的状态设置的第二切口68。另一方面,第二弹性部件21a在外周面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二切口68成为同相位的两个部位具有能够卡合于第二切口68的第二副凸部69。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向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另一侧部组装第二弹性部件21a时,将第二副凸部69从轴向另一侧插入第二切口68的内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贯通孔66与第二主凸部67的周向上的相位对齐。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二切口68及第二副凸部69的组合能够设置一以上的任意数,另外,只要与第二贯通孔66不干涉,能够在周向上以任意的相位配置。
另外,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a的第一环状凸部54a在周向多个部位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70。另一方面,中间传递部件19a的第一环状凹部38a在构成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a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一突出部70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具有第一卡合凹部71。第一卡合凹部71以在内径侧周面39a和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一侧面(轴向外侧面)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将第一弹性部件20a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一侧部的状态下,即在第一环状凹部38a压入有第一环状凸部54a的状态下,使第一环状凸部54a的第一突出部70卡合于第一环状凹部38a的第一卡合凹部71。本例中,第一环状凸部54a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一突出部70整合的部位的径向的壁厚特别大。因此,在构成第一环状凹部38a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39a与外径侧周面40之间,使该壁厚变大的部位的径向的弹性的压缩量增大,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弹性部件20a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向轴向一侧的位移防止效果。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与第一卡合凹部的组合也能够设置于第一环状凸部的外径侧,另外,也能够设置于第一环状凸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双方。另外,第一突出部与第一卡合凹部的组合的数也能够与本例不同,设为一以上的任意的数。
另外,本例中,第二弹性部件21a的第二环状凸部60a在周向多个部位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72。另一方面,中间传递部件19a的第二环状凹部45a在构成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46a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二突出部72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具有第二卡合凹部73。第二卡合凹部73以在内径侧周面46a和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另一侧面(轴向外侧面)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将第二弹性部件21a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轴向另一侧部的状态下,即在第二环状凹部45a压入有第二环状凸部60a的状态下,使第二环状凸部60a的第二突出部72卡合于第二环状凹部45a的第二卡合凹部73。本例中,第二环状凸部60a中的在周向上与第二突出部72整合的部位的径向的壁厚变大。因此,在构成第二环状凹部45a的内表面的内径侧周面46a与外径侧周面47之间,使该壁厚变大的部位的径向的弹性的压缩量增大,从而能够提高第二弹性部件21a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的向轴向另一侧的位移防止效果。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二突出部与第二卡合凹部的组合也能够设置于第二环状凸部的外径侧,另外,也能够设置于第二环状凸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双方。另外,第一突出部与第一卡合凹部的组合的数也能够与本例不同,设为一以上的任意的数。
此外,本例中,作为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与第一环状凸部(第二环状凸部)的卡合构造,也能够采用未设置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卡合凹部(第二卡合凹部)的、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一样的卡合构造。
另外,本例中,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不同,在中间传递部件19a与第一弹性部件20a之间未设置第一卡合突起与第一卡合梁的卡合构造,另外,在中间传递部件19a与第二弹性部件21a之间未设置第二卡合突起与第二卡合梁的卡合构造。取而代之,本例中,将第一弹性部件20a中的用于使第一齿部35的第一减重部设为在第一弹性部件20a的内周缘开口的第一卡合狭缝74。另外,将第二弹性部件21a中的用于使第二齿部42卡合的第二减重部设为在第二弹性部件21a的内周缘开口的第二卡合狭缝75。但是,本例中,也能够设置第一卡合突起与第一卡合梁的卡合构造、第二卡合突起与第二卡合梁的卡合构造。
另外,本例中,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不同,在构成第一弹性部件20a的第一弹性狭缝49a的周向两侧缘和构成第二弹性部件21a的第二弹性狭缝55a的周向两侧缘未设置弹性突起。但是,本例中,也能够设置这些弹性突起。
此外,本例中,为了进行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a组装第一弹性部件20a(第二弹性部件21a)时的周向的相位对齐,采用了第一切口64与第一副凸部65的卡合构造(第二切口68与第二副凸部69的卡合构造)。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这些卡合构造。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突出部70与第一卡合凹部71的卡合构造(第二突出部72与第二卡合凹部73的卡合构造)进行该相位对齐。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使用图30对实施方式的第三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b的中间凹凸部32a的各多个凹部33a及凸部34a中的凹部33a的内表面沿随着从中间传递部件19b的轴向内侧朝向轴向外侧,即从轴向中央部朝向轴向两侧,该凹部33a的截面积(横截面的面积)变大的方向倾斜。因此,在产生不对准时,能够使中间传递部件19b相对于第一传递部件17及第二传递部件18(参照图3~图5)容易倾斜。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使用图31~图33对实施方式的第四例进行说明。
此外,本例中,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一样,转矩传递用接头的轴向两个半部实际上对称地构成。因此,以下,主要进行转矩传递用接头的轴向一半部的说明,转矩传递用接头的轴向另一半部的说明通过加括号而同时进行(以后的实施方式也一样)。
本例中,在包括构成第一弹性部件20b(第二弹性部件21b)的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外周面的该第一弹性部件20b(第二弹性部件21b)的外周面设置有轴向的连通凹部78。连通凹部78在第一弹性部件20b(第二弹性部件21b)的外周面的成为周向等间隔的多个部位(图示的例子中,八个部位)分别横贯轴向的全长地设置。另外,在将第一弹性部件20b(第二弹性部件21b)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状态下,在构成该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外径侧周面40(47)及第一筒部41(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与连通凹部78的内表面之间存在将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侧的空间连通的间隙。即,连通凹部78不接触在径向上对置的这些作为对象侧周面的外径侧周面40(47)及第一筒部41(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
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例中,在向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侧压入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时,能够将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侧的空气经由上述间隙向外部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侧的空气压变高而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向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外侧被推回等问题产生。
此外,本例中,将连通凹部78的数设为八个,且将这些连通凹部78在周向上配置成等间隔。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连通凹部78的数及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34所示,也能够将连通凹部78的数设为一个。
另外,本例(图示的例子)中,连通凹部78的内表面为局部圆筒状的凹曲面。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连通凹部的内表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也能够如图35所示,将连通凹部78a的内表面设为平坦面。
另外,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b(第二弹性部件21b)的外周面中的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78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尺寸比连通凹部78的周向宽度尺寸大,但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78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尺寸设为连通凹部78的周向宽度尺寸以下。
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使用图36及图37对实施方式的第五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在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的外周面未设置连通凹部。取而代之,在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c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外径侧周面40(47)及第一筒部41(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部位分别横贯轴向的全长地设置有连通凹部78b。
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六例]
使用图38~图40对实施方式的第六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使第一弹性部件20c(第二弹性部件21c)的外周面中的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78c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尺寸比连通凹部78c的周向宽度尺寸充分小。即,本例中,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78c彼此之间的部分设为周向宽度尺寸充分小的突条79。而且,在将第一弹性部件20c(第二弹性部件21c)组装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状态下,相对于构成该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外径侧周面40(47)及第一筒部41(第二筒部48)的内周面,突条79的前端部(径向外端部)被弹性地挤压。
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例中,突条79的周向宽度尺寸充分小,因此,在向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内侧压入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时,在径向上被弹性地压瘪的突条79容易向周向两侧退避。因此,无论第一弹性部件20c(第二弹性部件21c)的尺寸的不均如何,均能够确保上述的压入的容易度。
此外,本例(图示的例子)中,从轴向观察的突条79的形状为三角形状。但是,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也能够设为例如半圆形、梯形。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41所示地,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内周面设置连通凹部78d及突条79a,虽然省略图示,但也能够在构成第一环状凹部(第二环状凹部)的内表面的周面设置连通凹部及突条。
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七例]
使用图42对实施方式的第七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d(第二弹性部件21d)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外周面的整体具有倾斜面部80,该倾斜面部80沿随着朝向轴向的前端侧而外径尺寸变小的方向倾斜且为圆锥面状。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例中,基于倾斜面部80的存在,能够将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容易压入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
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作为实施方式的第七例的变形例,也能够取代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外周面设置倾斜面部80,而如图43(a)所示,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内周面的整体设置沿随着朝向轴向的前端侧而内径尺寸变大的方向倾斜的圆锥面状的倾斜面部80a。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作为实施方式的第七例的变形例,也能够如图43(b)所示地仅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设置倾斜面部80、如图43(c)所示地仅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前端部的内周面设置倾斜面部80a、如图43(d)所示地在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及内周面分别设置倾斜面部80、80a。对于这些变形例而言,也与实施方式的第七例的情况一样,基于倾斜面部80、80a的存在,能够将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容易压入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
[实施方式的第八例]
使用图44对实施方式的第八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第一弹性部件20e(第二弹性部件21e)不具有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参照图16及图17)。取而代之,第一弹性部件20e(第二弹性部件21e)在径向外端部的在周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图示的例子中,四个部位)以向轴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具有各自相当于周向凸部的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于是,在组装转矩传递用接头时,将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的每一个压入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参照图15)。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的个数、周向长度、周向上的配置的相位等也能够与图示的例子不同。例如,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也可以仅配置于第一弹性狭缝49(第二弹性狭缝55)的外径侧,或者也可以仅配置于与第一弹性狭缝49(第二弹性狭缝55)不同的周向位置。
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例中,在将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的每一个压入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时,能够使随着压入而流动的第一圆弧状凸部81(第二圆弧状凸部82)的壁向周向两侧的空间退避。因此,能够防止因中间传递部件19与第一弹性部件20e(第二弹性部件21e)的尺寸的不均而上述压入的阻力过大。因此,能够不受该尺寸的不均的影响,使组装后的第一弹性部件20e(第二弹性部件21e)的姿势稳定,使第一弹性部件20e(第二弹性部件21e)发挥期望的功能。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九例]
使用图45及图46对实施方式的第九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将构成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的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轴向前端部和构成中间传递部件19的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进深端部(底面)超声波熔接。为此,本例中,在超声波熔接之前的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轴向前端部遍及整周地设置有截面形状为三角山形状的突条部83。然后,如图46(a)示意性表示地,一边将突条部83的前端部向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进深端部按压,一边对该按压部施加超声波振动,将突条部83熔融,由此,如图46(b)示意性地表示地将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轴向前端部和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进深端部熔接。图46(b)中,标注有斜格子的X部分是因超声波熔接而突条部83改变了形状的部分。此外,图45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突条部83以超声波熔接前的自由状态表示。
本例的构造中,对应于将第一环状凸部54(第二环状凸部60)的轴向前端部和第一环状凹部38(第二环状凹部45)的轴向进深端部超声波熔接,能够提高第一弹性部件20(第二弹性部件21)相对于中间传递部件19的分离防止效果。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实施方式的第十例]
使用图47~图49对实施方式的第十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在中间传递部件19d的外周部的周向一个部位设置有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是中间传递部件19d的外周部中的相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的部分。本例中,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是遍及轴向的全长而形成的槽部。另外,本例中,将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和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组装好结合体61的状态下的第一弹性狭缝49及第二弹性狭缝55)在周向上同相位配置,但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的周向的相位也能够与本例不同。
本例的构造中,在组装转矩传递用接头时,作业者通过用手触摸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从而能够掌握中间传递部件19d的周向的相位(构成中间凹凸部32的凹部33和凸部34的周向的相位)。因此,实现转矩传递用接头的组装作业的容易化。例如,在如图48所示地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第一传递部件17,在蜗杆8的端部固定第二传递部件18,且将第一传递部件17插入到中间传递部件19d与第一、第二弹性部件20、21的结合体61的径向内侧的状态下,在如图48→图49所示地在外壳3的内侧向结合体61的径向内侧插入第二传递部件18时,作业者通过在外壳3的内侧用手触摸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也能够掌握中间传递部件19d的周向的相位。另一方面,作业者通过在外壳3的内侧用手触摸第二凹凸部26,也能够掌握第二传递部件18的周向的相位。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外壳3的内侧使中间传递部件19d和第二传递部件18的周向的相位对齐而向结合体61的径向内侧插入第二传递部件18的作业。
图50及图51表示相对于本例的变形例。图50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a为遍及轴向的全长而形成的突起。图51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4b为设置于轴向两端部的每一个且在轴向外侧开口的切口。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构成第一传递部件17的第一凸缘部25(构成第二传递部件18的第二凸缘部29)的外周缘部设置例如图13(图14)中用假想线表示那样的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切口等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5。
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设置于各部件的相位确认用形状部的位置、大小、形状不限定于本例及其变形例,能够任意设定。另外,相位确认用形状部也能够设置于圆周方向多个部位。
其它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一样。
本发明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宜组合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的结构而实施。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转矩传递用接头的径向一侧及径向另一侧中的径向一侧为径向外侧,径向另一侧为径向内侧,即相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径向的内外颠倒。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将互相卡合的周向凹部及周向凸部中的周向凹部设置于弹性部件,将周向凸部设置于中间传递部件。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将中间传递部件与一对弹性部件的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任意一方设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包含适当组合这些结构而成的结构)。
符号说明
1—方向盘,2—转向轴,3—外壳,4—蜗轮,5—蜗杆齿,6、6a—蜗杆轴,7—电动马达,8—蜗杆,9a、9b—滚动轴承,10—按压块,11—盘簧,12、12a—输出轴,13—花键孔,14—花键轴部,15—施力机构,16、16a—转矩传递用接头,17—第一传递部件,18—第二传递部件,19、19a~19d—中间传递部件,20、20a~20e—第一弹性部件,21、21a~21e—第二弹性部件,22—第一凹凸部,23—凹部,24—凸部,25—第一凸缘部,26—第二凹凸部,27—凹部,28—凸部,29—第二凸缘部,30a、30b—定位用侧面,31—主体部,32、32a—中间凹凸部,33、33a—凹部,34、34a—凸部,35—第一齿部,36—倾斜侧面部,37—第一卡合突起,38、38a—第一环状凹部,39、39a—内径侧周面,40—外径侧周面,41、41a—第一筒部,42—第二齿部,43—倾斜侧面部,44—第二卡合突起,45、45a—第二环状凹部,46、46a—内径侧周面,47—外径侧周面,48、48a—第二筒部,49、49a—第一弹性狭缝,50—弹性突起,51—第一透孔,52—第一卡合梁,53—倾斜侧面部,54、54a—第一环状凸部,55、55a—第二弹性狭缝,56—弹性突起,57—第二透孔,58—第二卡合梁,59—倾斜侧面部,60、60a—第二环状凸部,61—结合体,62—第一贯通孔,63—第一主凸部,64—第一切口,65—第一副凸部,66—第二贯通孔,67—第二主凸部,68—第二切口,69—第二副凸部,70—第一突出部,71—第一卡合凹部,72—第二突出部,73—第二卡合凹部,74—第一卡合狭缝,75—第二卡合狭缝,76—平坦部,77—平坦部,78、78a、78b、78c、78d—连通凹部,79、79a—突条,80、80a—倾斜面部,81—第一圆弧状凸部,82—第二圆弧状凸部,83—突条部,84、84a、84b—相位确认用形状部,85—相位确认用形状部。

Claims (15)

1.一种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结合体和一对端部传递部件,
上述结合体具备:中间传递部件,其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中间凹凸部;以及弹性材料制的一对弹性部件,其在该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在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各安装有一个,且分别具有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的弹性狭缝,上述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比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小,
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各插入配置有一个,且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每一个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端部凹凸部,
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的每一个中,构成上述端部凹凸部的凸部相对于上述弹性狭缝卡合,并且相对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以夹设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在轴向上开口并且在周向上伸长且遍及整周设置的周向凹部,上述一对弹性部件中的一弹性部件具有在轴向上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伸长且遍及整周设置的周向凸部,上述周向凸部弹性地接触构成上述周向凹部的内表面的径向两侧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周面,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在轴向外侧面的周向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在轴向上突出的齿部,上述弹性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齿部至少在周向上卡合的减重部,而且上述弹性部件的轴向外侧面位于比上述齿部的前端面靠轴向外侧。
2.一种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结合体和一对端部传递部件,
上述结合体具备:中间传递部件,其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中间凹凸部;以及弹性材料制的一对弹性部件,其在该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在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各安装有一个,且分别具有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成为同相位的多个部位的弹性狭缝,上述弹性狭缝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比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的周向两侧缘彼此的周向间隔小,
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各插入配置有一个,且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每一个具有将凹部和凸部在周向上交替配置而成的端部凹凸部,
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的每一个中,构成上述端部凹凸部的凸部相对于上述弹性狭缝卡合,并且相对于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以夹设有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和上述一对弹性部件中的一弹性部件中的一方具有在轴向上开口并且在周向上伸长的周向凹部,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和上述一弹性部件中的另一方具有在轴向上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伸长的周向凸部,上述周向凸部弹性地接触构成上述周向凹部的内表面的径向两侧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周面,
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设置于径向外端部的轴向外侧部的筒部,上述一弹性部件被上述筒部覆盖,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在轴向外侧面的周向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在轴向上突出的齿部,上述弹性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齿部至少在周向上卡合的减重部,而且上述弹性部件的轴向外侧面位于比上述齿部的前端面靠轴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在上述筒部以在径向上贯通该筒部的状态设置的贯通孔,上述一弹性部件具有卡合于上述贯通孔的主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在上述筒部以在该筒部的轴向外侧缘开口的状态设置的切口,上述一弹性部件具有卡合于上述切口的副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周向凸部在周向的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上述周向凹部具有在径向及轴向上开口,且与上述突出部卡合的卡合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在上述周向凹部的周面和上述周向凸部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周面的周向至少一个部位,遍及轴向的全长地设置有相对于在径向上对置的对象侧周面不接触的连通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凹部设置于上述至少一方的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而且该周面中的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通凹部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尺寸比各上述连通凹部的每一个的周向宽度尺寸小。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上述中间传递部件具有从上述齿部的径向一侧面以向径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的卡合突起,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卡合突起的轴向内侧面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构成上述中间凹凸部的凹部的内表面沿随着朝向轴向外侧而该凹部的截面积变大的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周向凹部遍及整周设置,上述周向凸部设置于在周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周向凹部的轴向进深端部和上述周向凸部的轴向前端部被超声波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在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外侧面设置有沿越朝向径向另一侧便越朝向轴向内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侧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体的轴向两侧部中的上述至少一方中,在上述端部传递部件设置有与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外侧面抵接或接近对置的定位用侧面。
14.一种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具备:
外壳;
蜗轮,其相对于上述外壳旋转自如地被支撑;
蜗杆,其具有蜗杆轴及设置于该蜗杆轴的外周面的蜗杆齿,在使该蜗杆齿啮合于上述蜗轮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外壳旋转自如地被支撑;
电动马达,其具有用于旋转驱动上述蜗杆的输出轴;以及
转矩传递用接头,其将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和上述蜗杆轴以能够进行转矩传递的方式连接,
上述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转矩传递用接头为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传递用接头,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端部传递部件固定或一体成形于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前端部,且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端部传递部件固定或一体成形于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
15.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3的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每一个具有上述定位用侧面,上述一对端部传递部件的定位用侧面彼此之间的轴向距离比上述结合体的轴向宽度尺寸大。
CN201880020382.0A 2017-03-30 2018-03-28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104946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0198 2017-03-07
JP2017069363 2017-03-30
JP2017-069363 2017-03-30
JP2017130198 2017-07-03
JP2017-201226 2017-10-17
JP2017201226 2017-10-17
JP2018037168 2018-03-02
JP2018-037168 2018-03-02
PCT/JP2018/012668 WO2018181437A1 (ja) 2017-03-30 2018-03-28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665A CN110494665A (zh) 2019-11-22
CN110494665B true CN110494665B (zh) 2022-06-14

Family

ID=6367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0382.0A Active CN110494665B (zh) 2017-03-30 2018-03-28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8978B2 (zh)
EP (1) EP3604845A4 (zh)
JP (1) JP6801777B2 (zh)
CN (1) CN110494665B (zh)
WO (1) WO2018181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43345A (ja) * 2017-09-01 2019-03-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9915A (ja) * 1984-10-29 1986-05-28 バリイ・ライト・コ−ポレ−シヨン 定速軸継手
JP2003269489A (ja) * 2002-03-14 2003-09-25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4149070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oyo Seiko Co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ジョイント
CN1763393A (zh) * 2004-10-19 2006-04-26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CN201256417Y (zh) * 2008-07-31 2009-06-10 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高速球
DE102013215582A1 (de) * 2013-08-07 2015-02-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Steckverbindung für diese
CN106255833A (zh) * 2014-05-05 2016-12-21 洛德公司 泥浆马达传动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17032105A (ja) * 2015-08-04 2017-02-0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8585A (en) 1994-10-12 1998-04-14 Hoyt, Iii; Raymond Earl Compact flexible couplings with inside diameter belt support and lock-on features
JP4381024B2 (ja) 2003-04-10 2009-12-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シスト装置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763336B2 (en) * 2004-05-20 2010-07-27 The Gates Corporation Flexible coupling sleeve and a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incorporating same
JP5048804B2 (ja) * 2010-03-31 2012-10-1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63281B2 (ja) 2010-12-20 2013-08-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28457B2 (ja) * 2012-10-31 2015-06-03 三木プーリ株式会社 撓み軸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918862B1 (en) 2012-11-06 2018-04-25 NSK Ltd. Torque transmission join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20140295978A1 (en) * 2013-03-26 2014-10-02 Frederik Jan Louwersheimer Insert for shear-type flexible shaft couplings
JP6384134B2 (ja) 2014-06-11 2018-09-05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JP6511750B2 (ja) * 2014-09-09 2019-05-15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像振補正装置
WO2016047643A1 (ja) * 2014-09-26 2016-03-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6124488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2331935B1 (ko) * 2015-09-01 2021-11-30 주식회사 만도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의 동력 전달 부재
US20200290666A1 (en) 2016-03-08 2020-09-17 Nsk Ltd. Joint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9563885B (zh) * 2016-08-08 2021-07-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扭矩传递用联轴器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EP3453906B1 (en) 2016-10-13 2020-12-09 NSK Ltd. Joint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7079689B2 (ja) * 2018-08-07 2022-06-0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9915A (ja) * 1984-10-29 1986-05-28 バリイ・ライト・コ−ポレ−シヨン 定速軸継手
JP2003269489A (ja) * 2002-03-14 2003-09-25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4149070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oyo Seiko Co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ジョイント
CN1763393A (zh) * 2004-10-19 2006-04-26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CN201256417Y (zh) * 2008-07-31 2009-06-10 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高速球
DE102013215582A1 (de) * 2013-08-07 2015-02-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Steckverbindung für diese
CN106255833A (zh) * 2014-05-05 2016-12-21 洛德公司 泥浆马达传动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17032105A (ja) * 2015-08-04 2017-02-0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4845A1 (en) 2020-02-05
CN110494665A (zh) 2019-11-22
WO2018181437A1 (ja) 2018-10-04
JPWO2018181437A1 (ja) 2020-01-16
EP3604845A4 (en) 2020-11-04
US20210139072A1 (en) 2021-05-13
JP6801777B2 (ja) 2020-12-16
US11648978B2 (en)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0873B (zh)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JP6332467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563885B (zh) 扭矩传递用联轴器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JP6485543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JP6911892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CN110494665B (zh) 转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WO2016047188A1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914561B (zh) 扭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JP2009299827A (ja) 弾性軸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20013280A1 (ja) カップリング、トルク伝達装置、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97591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04475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048355A (ja) 弾性軸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42569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27411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47287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052675A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043345A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およ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