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7021A -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7021A
CN110467021A CN201910382378.5A CN201910382378A CN110467021A CN 110467021 A CN110467021 A CN 110467021A CN 201910382378 A CN201910382378 A CN 201910382378A CN 110467021 A CN110467021 A CN 110467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wave
ultrasonic
paper
detection apparatu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23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7021B (zh
Inventor
大泽荣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7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7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1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 B65H7/125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sensing the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without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3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3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80Arangement of the sensing means
    • B65H2553/82Arangement of the sensing means with regard to the direction of transport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发射电路基板(51),设置有发射超声波(55)的超声波发射器(31);以及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超声波(55),超声波发射器(31)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且从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并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55)。

Description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在纸等介质上印刷文字或图像的印刷装置或读取被印刷在介质上的图像的扫描仪等电子设备,对四边形的片状的介质进行处理的装置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装置贮存多张介质,并逐一输送。在从多个介质中仅提取一张进行输送时,使用在表面设置有橡胶的辊等。
此时,受到湿度等的影响,介质之间的摩擦阻力出现偏差,因而有时多张介质被同时输送。多张介质被输送的情况称为重叠输送。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检测重叠输送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装置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
介质在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通过。在介质被照射超声波时,一部分的超声波反射,一部分的超声波被介质吸收。并且,一部分的超声波穿过介质。由于介质的张数越多超声波越被介质吸收,因而穿过介质的超声波的强度降低。因此,将接收器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与判定值比较,当超声波的强度小于判定值时,能够检测出所通过的介质的张数是多张。
在将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的行进方向设为介质的厚度方向时,在介质进行反射的超声波返回到超声波发射器。当超声波在超声波发射器和介质之间进行往复移动时,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和往复移动的超声波干扰。因此,接收器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产生变动。
为了抑制超声波在超声波发射器和介质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将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的行进方向设定为与介质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方向。并且,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连接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直线所延伸的方向与介质的表面倾斜地交叉。并且,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固定于安装部件或用于引导介质的部件等,以使超声波的行进方向相对于介质的行进方向倾斜。
并且,将基板设置成使介质的行进方向成为基板的平面方向。此时,由于能够使装置变薄,因而能够形成为小型的电子设备。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6851号公报
介质与基板平行地行进。在相对于基板倾斜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时,需要相对于基板倾斜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用的部件。与将部件的侧面形成为平行或直角时相比,在形成为倾斜的部件时难以高精度地形成倾斜的角度。因此,超声波发射器相对于介质的行进方向的角度的偏差增大。为此,期望一种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即使是不相对于基板倾斜地配置时,也能够使超声波相对于检测对象物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基板,设置有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发射器;以及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元件,且从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并在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
优选的是,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驱动所述超声波元件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控制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的超声波的相位,并控制超声波的行进方向。
优选的是,在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中,所述超声波接收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输出与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中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的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所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
优选的是,在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中,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设置于配置为与所述基板平行的接收基板,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在与所述接收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设置于检测对象物的输送路径并检测所述检测对象物是否重叠了两张以上,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是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扫描仪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扫描仪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扫描仪的构造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表示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超声波接收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超声波发射器的电气电路图。
图8是超声波接收器的电气电路图。
图9是表示控制部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10是表示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11A是表示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用的驱动波形的时序图。
图11B是表示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用的驱动波形的时序图。
图11C是表示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用的驱动波形的时序图。
图11D是表示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用的驱动波形的时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的示意图。
图13是组装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有关第二实施方式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有关第三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作为电子设备的扫描仪;27…超声波接收器;31…超声波发射器;50、161…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1…作为基板的发射电路基板;52…作为驱动电路的发射驱动电路;53b…作为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基板厚度方向;55…超声波;55a…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6…作为超声波元件的超声波发射元件;62、138…作为接收基板的接收电路基板;67…超声波接收元件;151…作为电子设备的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各附图中的各部件,使缩尺因各部件而不同进行图示,以便设成在各附图中可以识别的程度的尺寸。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附图说明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扫描仪及其组装方法的特征性例子。关于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扫描仪,按照图1~图12进行说明。扫描仪是读取在纸等介质上描绘的图像的装置,也称为图像读取装置。该介质是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进行重叠输送检测的检测对象物。图1是表示扫描仪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所示,作为电子设备的扫描仪1具有下壳2及上壳3。下壳2和上壳3通过铰链4连接为可以开闭。
在下壳2的图中右上侧安装有相对于下壳2可以转动的罩部5。罩部5的上壳3侧的面是纸张承载面5a。在纸张承载面5a承载有作为检测对象物的多张纸张6。纸张6呈四边形,多张纸张6呈相同形状。纸张6的材质除纸或合成纸以外,还能够使用各种的树脂材料等。在纸张承载面5a和上壳3之间配置有开口的输送口7。纸张6从输送口7被输送到扫描仪1的内部。
设纸张6的行进方向为-Y方向。设纸张6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设纸张6重叠的方向为Z方向。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形成为相互正交的方向。
在下壳2的-Y方向侧设置有排纸盘8。在排纸盘8和上壳3之间开口的排出口9被配置于下壳2。纸张6从输送口7进入扫描仪1的内部,并从排出口9被排出。从排出口9排出的纸张6被叠放在排纸盘8上。另外,在纸张6移动的路径中,设罩部5侧为上游侧,设排纸盘8侧为下游侧。
在上壳3的+X方向侧配置有显示灯10及指示按钮11。显示灯10具有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光源。显示灯10可以点亮、闪烁、灭灯。显示灯10通过显示灯的点亮、灭灯或者点亮颜色的变更,对操作者通知预定的信息,例如电源的接通/断开、当前选择中的模式、重叠输送检测的有无等。
指示按钮11具有对扫描仪1提供指示用的多个按钮式开关。指示按钮11是操作者进行操作用的开关。具体地,指示按钮11包括电源开关、起动开关、停止开关、读取模式选择开关及无线通信用开关等各种开关。
电源开关是输出对扫描仪1的电力的供给和切断的切换指示的开关。起动开关是指示纸张6的输送开始的开关。停止开关是输出停止指示的开关,以使通过起动开关的操作而开始的任务中断或者停止。读取模式选择开关是指示彩色模式或画质等读取模式的开关。彩色模式例如包括单色的模式或彩色的模式。无线通信用开关是输出无线通信的起动/停止的切换指示的开关。
图2是表示扫描仪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下壳2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下基板12。下基板12是镀锌钢板,具有刚性。在下基板12上设置有控制部13。控制部13由控制扫描仪1的动作的电气电路构成。控制部13具有电路基板13a,在电路基板13a上设置有CPU14(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15等电气电路元件。
在下基板12上设置有被支承于第一支承部16的进给电机17。在进给电机17的+Z方向侧配置有第一轮列18及进给辊21。在进给电机17的旋转轴17a、第一轮列18的齿轮分别形成有齿形。在进给辊21设置有齿轮。
在进给电机17使旋转轴17a旋转时,进给电机17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一轮列18传递至进给辊21。并且,进给辊21旋转。进给辊21的外周面例如由含有橡胶的弹性体等高摩擦材料构成。
在进给辊21和罩部5之间设置有上游侧引导部22。上游侧引导部22与下壳2连接。纸张6被承载于上游侧引导部22及罩部5上。并且,上游侧引导部22及罩部5支承纸张6。
在进给辊21的+Z方向侧设置有分离辊23。分离辊23被配置在与进给辊21对置的位置。分离辊23的外周面与进给辊21一样例如由含有橡胶的弹性体等高摩擦材料构成。
重力作用于被承载于上游侧引导部22的纸张6而使其向-Y方向移动。并且,纸张6的端部与分离辊23接触。在进给辊21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上游侧引导部22接触的纸张6进入进给辊21和分离辊23之间。
分离辊23的轴23a被未图示的弹簧施力。并且,分离辊23被按压于进给辊21。在轴23a设置有转矩限制器24。由分离辊23及转矩限制器24构成分离机构25。
当在进给辊21和分离辊23之间夹入了仅1张纸张6时,进给辊21及分离辊23一起旋转来输送纸张6。在转矩限制器24的内部设置有卷簧。并且,随着轴23a的旋转,卷簧以预定的角度而挠曲,由此转矩限制器24积累预定的转矩。
当在进给辊21和分离辊23之间夹入了2张纸张6时,转矩限制器24使分离辊23向与进给辊21不同的方向旋转预定的角度。纸张6之间的摩擦小于纸张6和进给辊21之间的摩擦,并小于纸张6和分离辊23之间的摩擦。因此,重叠的纸张6容易相互滑动。进给辊21向-Y方向输送纸张6,分离辊23向+Y方向输送纸张6。并且,使在进给辊21和分离辊23之间输送仅1张纸张6。这样,分离机构5将重叠的纸张6分离。当在进给辊21和分离辊23之间夹入了3张以上的纸张6时,进给辊21有时输送2张以上的纸张6。
在图中下基板12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第二支承部26,在第二支承部26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器27及中游侧下引导部28。超声波接收器27是接收超声波并将超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中游侧下引导部28对在进给辊21通过的纸张6进行引导。
在上壳3的内侧的+Z方向侧设置有上基板29。上基板29是镀锌钢板,具有刚性。在图中上基板29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第三支承部30,在第三支承部30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31及中游侧上引导部32。超声波发射器31是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发射超声波的装置。中游侧上引导部32与中游侧下引导部28对置而配置,对在进给辊21通过的纸张6进行引导。由超声波接收器27及超声波发射器31等构成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
在中游侧下引导部28的-Y方向侧设置有输送驱动辊33。在控制部13的图中左侧设置有使输送驱动辊33旋转的输送电机34。在输送驱动辊33和输送电机34之间配置有第二轮列35。在输送电机34的旋转轴34a、第二轮列35的齿轮分别形成有齿形。在输送驱动辊33设置有齿轮。
在输送电机34使旋转轴34a旋转时,输送电机34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二轮列35传递至输送驱动辊33。并且,输送驱动辊33旋转。在输送驱动辊33设置有输送编码器36,输送编码器36检测输送驱动辊33的旋转角度。
在输送驱动辊33的+Z方向侧与输送驱动辊33对置地配置有输送从动辊37。输送从动辊37的轴37a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向输送驱动辊33侧施力。由输送驱动辊33及输送从动辊37构成输送辊对38。在中游侧下引导部28和中游侧上引导部32之间通过的纸张6被输送辊对38夹持着向-Y方向输送。
在第二支承部26的图中左侧,在下基板12上设置有第四支承部41。在第四支承部41设置有下部读取单元42。在第三支承部30的-Y方向侧,在上基板29上设置有第五支承部43。在第五支承部43设置有上部读取单元44。由下部读取单元42及上部读取单元44等构成图像读取装置45。在下部读取单元42及上部读取单元44设置有例如密合型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Contact Image Sensor Module,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
在第五支承部43设置有铰链4。铰链4还与在下基板12设置的未图示的第六支承部连接。下基板12及上基板29以铰链4为轴进行转动。并且,扫描仪1具有可转动地固定下壳2和上壳3的未图示的固定部。并且,在使上壳3闭合的状态下,固定部将上壳3和下壳2固定。
在下部读取单元42的-Y方向侧设置有排出驱动辊46。在排出驱动辊46和输送电机34之间配置有第三轮列47。在第三轮列47的各齿轮分别形成有齿形。在排出驱动辊46设置有齿轮。
在输送电机34使旋转轴34a旋转时,输送电机34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三轮列47传递至排出驱动辊46。并且,排出驱动辊46旋转。
在排出驱动辊46的+Z方向侧与排出驱动辊46对置地配置有排出从动辊48。排出从动辊48的轴48a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向排出驱动辊46侧施力。由排出驱动辊46及排出从动辊48构成排出辊对49。在排出辊对49通过的纸张6从排出口9被输送到排纸盘8上。在罩部5和排纸盘8之间输送纸张6的通路是输送路径39。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设置在纸张6的输送路径39上。
图3是表示扫描仪的构造的示意性俯视图,是沿着纸张6的输送路径39从Z侧观察扫描仪1的图。如图3所示,进给辊21、输送驱动辊33及排出驱动辊46沿X方向排列配置了各两个。分离辊23与两个进给辊21对置地进行配置。输送从动辊37与两个输送驱动辊33对置地进行配置。排出从动辊48与两个排出驱动辊46对置地进行配置。超声波接收器27配置在扫描仪的+X方向侧,超声波发射器31配置在扫描仪的-X方向侧。
图4是表示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是从-Y方向侧观察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图。如图4所示,在纸张6的输送路径39上设置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具有发射超声波55的超声波发射器31及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器27。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具有作为基板的发射电路基板51,在发射电路基板51设置有发射超声波55的超声波发射器31。另外,在发射电路基板51还配置有作为驱动超声波发射器31的驱动电路的发射驱动电路52和布线51a。
超声波发射器31具有发射元件基板53。发射元件基板53与发射电路基板51接触并被固定。在发射元件基板53的侧面设置有发射屏蔽体54。发射屏蔽体54的形状只要包围发射元件基板53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发射屏蔽体54的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圆筒形、方筒形、顺着长方体的形状、顺着多面体的形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发射元件基板53的平面形状是四边形,发射屏蔽体54的形状形成为圆筒状。发射屏蔽体54经由布线51a而底板接地,发射元件基板53相对于静电或磁气噪声被屏蔽。
在发射元件基板53中,将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的面设为发射面53a。在发射面53a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由作为根据驱动信号进行驱动的超声波元件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构成。并且,从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超声波55。超声波发射器31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55。
超声波发射元件56通过未图示的布线与布线51a电连接。超声波发射器31和布线51a之间的布线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挠性印制电路)、接合线、贯通电极等。
发射电路基板51在+X方向侧具有贯通孔51d。在第三支承部30也设置有贯通孔30a。螺钉58插入贯通孔51d和贯通孔30a中,并用螺母61固定。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具有作为接收基板的接收电路基板62,在接收电路基板62设置有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器27。另外,在接收电路基板62还配置有驱动超声波接收器27的接收驱动电路63和布线62a。
超声波接收器27具有接收用底座64。接收用底座6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设为圆柱形、方柱形、长方体、多面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接收用底座64的形状设为圆柱形。接收用底座64具有对置的第一面64a及第二面64b。第一面64a是与圆柱形的轴正交的面,第二面64b是与圆柱形的轴倾斜交叉的面。在第一面64a设置有接收元件基板65。第二面64b与接收电路基板62接触并固定。
在接收用底座64的第二面64b上,沿Y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圆柱状的凸部64c。并且,在接收电路基板62上沿Y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贯通孔62b。两个凸部64c分别插入贯通孔62b中。利用凸部64c及贯通孔62b将接收用底座64以良好的定位精度配置在接收电路基板62上。
在接收用底座64的侧面设置有接收屏蔽体66。接收屏蔽体66的形状只要包围接收用底座64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接收屏蔽体66的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圆筒形、方筒形、顺着长方体的形状、顺着多面体的形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接收屏蔽体66的形状设为圆筒形。接收屏蔽体66在接收电路基板62侧设置有凸部66a。并且,在接收电路基板62设置有一个贯通孔62c。凸部66a插入贯通孔62c中。并且,凸部66a焊接于布线62a。接收屏蔽体66经由布线62a而底板接地,接收元件基板65相对于静电或磁气噪声被屏蔽。
在接收元件基板65中,将朝向超声波发射器31的面设为接收面65a。接收面65a是用于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超声波55的面。在接收面65a上,作为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元件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被配置成矩阵状。并且,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超声波55。因此,超声波接收器27具有接收超声波55的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
在接收用底座64的内部配置有棒状的接收元件布线68。接收元件布线68与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连接。另外,接收元件布线68通过布线62a与接收驱动电路63电连接。并且,接收驱动电路63通过布线62a及接收元件布线68接收超声波接收元件67输出的接收电压波形。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附图,在图中记载了两条接收元件布线68,但接收元件布线68的条数也可以是三条以上。另外,还可以使用FPC替代棒状的接收元件布线68。
另外,接收电路基板62在+X方向侧具有贯通孔62d。在第二支承部26也设置有贯通孔62a。螺钉58插入贯通孔62d和贯通孔62a中,并用螺母61固定。
纸张6在超声波接收器27和超声波发射器31之间被输送。超声波发射器31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55。并且,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在纸张6通过的超声波55。
图5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的示意图,是从沿着图4的AA线的面侧观察的图。如图5所示,在发射元件基板53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中呈矩阵状地排列配置有超声波发射元件56。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中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个数只要是3行3列以上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中配置有4行4列的16个超声波发射元件56。
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中,设-X侧的列为第一列57a。并且,将从第一列57a沿+X方向排列的列依次设为第二列57b、第三列57c、第四列57d。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球状的超声波55。并且,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中,在每列中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55。此时,从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发射的超声波55是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沿X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被发射的。
图6是用于说明超声波接收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是从沿着图4的BB线的面侧观察的图。如图6所示,在接收元件基板65上呈矩阵状地配置有超声波接收元件6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及说明,在接收元件基板65配置有8行8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在接收元件基板65设置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接收元件基板65配置有10行10列的100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
图7是超声波发射器的电气电路图。如图7所示,被配置成矩阵状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具有两个电极。各电极中的一方与共同布线71电连接。另一方的电极在每列中与不同的布线电连接。第一列57a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电极与第一布线72电连接。同样,第二列57b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电极与第二布线73电连接。第三列57c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电极与第三布线74电连接。第四列57d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电极与第四布线75电连接。
在第一布线72~第四布线75的布线途中配置有放大元件76。放大元件76将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驱动波形的功率放大。并且,从放大元件76输出的驱动波形对超声波发射元件56进行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在每列与相同的布线电连接。并且,超声波发射元件56在每列依照相同的驱动波形进行驱动,因而各列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相同相位的超声波55。
图8是超声波接收器的电气电路图。如图8所示,超声波接收器27具有第一端子77、第二端子78、第三端子79、第四端子82。第一端子77~第四端子82经由接收元件布线68及布线62a与接收驱动电路63电连接。另外,超声波接收器27还具有行布线切换部83及列布线切换部84。第一端子77通过第一布线77a与列布线切换部84电连接。第二端子78通过第二布线78a与行布线切换部83电连接。第四端子82通过第四布线82a与行布线切换部83电连接。
超声波接收器27具有多个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及切换元件85,超声波接收元件67及切换元件85被配置成矩阵状。切换元件85是由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超声波接收元件67具有两个电极。各电极中的一方与行信号布线83a电连接。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经由行信号布线83a与行布线切换部83电连接。
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的各电极的另一方分别与一个切换元件85连接。各切换元件85通过列信号布线79a与第三端子79电连接。另外,各切换元件85通过列控制布线84a与列布线切换部84电连接。
行布线切换部83从第二端子78输入行控制信号。并且,行布线切换部83按照行控制信号,将第四端子82和各行的行信号布线83a中的一条行信号布线83a电连接。即,行布线切换部83选择要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行。
列布线切换部84从第一端子77输入列控制信号。并且,列布线切换部84按照列控制信号使切换元件85短路。由此,列布线切换部84及切换元件85将多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的一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和第三端子79电连接。即,列布线切换部84选择要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列。超声波接收器27输入行控制信号及列控制信号,将利用行控制信号及列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输出的超声波信号的电压波形输出给第三端子79及第四端子82。
图9是表示控制部的结构的电气框图。在图9中,控制部13具有作为处理器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14(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器15。电机驱动装置86、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图像读取装置45、指示按钮11、显示灯10及通信装置87,经由输入输出接口90及数据总线91与CPU14连接。
电机驱动装置86是驱动进给电机17、输送电机34和输送编码器36的电路。电机驱动装置86输入CPU14的指示信号。并且,按照指示信号,电机驱动装置86使进给电机17及输送电机34以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预定的旋转角度。通过进给电机17及输送电机34的旋转,纸张6移动。
电机驱动装置86将输送编码器36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给CPU14。输送编码器36检测纸张6的移动量,因而CPU14以电机驱动装置86输出的信号为输入,识别纸张6的位置。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是设置在纸张6的输送路径39上并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两张以上的装置。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将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到的超声波55的强度与判定值进行比较,检测纸张6的重叠输送。当在输送路径39上输送重叠了两张以上的纸张6时,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向CPU14输出表示重叠输送状态的信息。
图像读取装置45是读取纸张6的表面及背面的图像的装置。图像读取装置45在纸张6的输送过程中控制下部读取单元42及上部读取单元44,使读取纸张6的图像。具体地,图像读取装置45向密合型图像传感器模块输出控制像素信号的读出动作的动作定时等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读取动作。并且,从密合型图像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模拟的像素信号被转换成数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5中。在图像数据中包含构成图像的像素的浓淡的信息。
指示按钮11具有多个开关,将表示由操作者操作的开关的信息输出给CPU14。显示灯10具有多个光源。指示器10输入CPU14的指示信号。并且,使与指示信号对应的光源点亮、闪烁或者灭灯。
通信装置87是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装置。通信装置87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按照通信协议将从纸张6读取的图像信息的数据输出给外部装置。另外,通信装置87还从外部装置输入在图像的读取时使用的各种数据和读取开始信号。
存储器15是包括RAM、ROM等这样的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这样的外部存储装置的概念。存储器15存储记述有扫描仪1的动作的控制步骤等的程序92。另外,存储器15还存储图像读取装置45读取的图像的数据即图像数据93。另外,存储器15还存储在CPU14进行纸张6的输送时使用的各种参数的数据即输送相关数据94。另外,存储器15还存储作为用于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判定是否是重叠输送状态时所使用的判定值等的数据的重叠输送判定数据95。另外,存储器15还存储作为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编号等数据的接收元件数据96。另外,存储器15还具有CPU14用的工作区域和作为临时文件等发挥作用的存储区域和其它各种存储区域。
CPU14按照在存储器15中存储的程序92控制扫描仪1的动作。CPU14具有用于实现功能的各种功能部分。作为具体的功能部分,CPU14具有输送控制部97。输送控制部97进行纸张6的移动速度、移动量、移动位置等的控制。输送控制部97向电机驱动装置86输出用于控制纸张6的输送的参数。并且,输送控制部97向电机驱动装置86输出纸张6的输送开始和停止的指示信号。按照输送控制部97输出的指示信号,电机驱动装置86使进给辊21、输送辊对38及排出辊对49输送纸张6。
另外,CPU14具有数据生成部98。数据生成部98对所输入的数字的图像数据93实施阴影校正及伽玛校正等校正处理,生成纸张6的输出用的图像数据93。
另外,CPU14具有模式选择部101。在一个指示按钮11中包含重叠输送检测切换开关。模式选择部101例如根据来自重叠输送检测切换开关的指示,设定将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的重叠输送检测设为有效的有效模式及将重叠输送检测设为无效的无效模式中任一个模式。
另外,CPU14具有通信控制部102。通信控制部102经由通信装置87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控制部102输入外部装置的指示信号,开始读取等动作。并且,通信控制部102将图像数据93转换成进行通信用的数据的形式输出给通信装置87。图像数据93经由通信装置87被发进给外部装置。
另外,CPU14具有接收元件设定部103。接收元件设定部103确认所排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的超声波55的强度。并且,接收元件设定部103在所排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确定并设定适合于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
另外,CPU14具有未图示的功能部分。例如,CPU14进行使显示灯10显示与装置的状态的显示和读取相关的信息的控制。另外,CPU14在扫描仪1产生异常时进行通过显示灯10通知异常的控制。
图10是表示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结构的电气框图。如图10所示,发射驱动电路52与控制部13电连接。发射驱动电路52具有波形形成部104。在发射驱动电路52中,波形形成部104形成进行驱动用的驱动波形,并输出给超声波发射元件56。驱动波形是与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特性一致的波形,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电压振幅为24V、频率为300KHz的脉冲串波。具有16个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输入驱动波形,并发射超声波55。驱动波形是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波形。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具有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发射驱动电路52。
接收驱动电路63具有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在控制部13中,接收元件设定部103向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输出表示由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编号的数据。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存储所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编号,并向超声波接收器27的行布线切换部83输出表示所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行编号的信号。并且,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向列布线切换部84输出表示所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列编号的信号。
在接收元件基板65的接收面65a设置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超声波55,向接收驱动电路63输出电压波形。此时,超声波接收器27将所指示的行编号及列编号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输出的超声波信号的电压波形输出给接收驱动电路63。
接收驱动电路63具有带通滤波器106,从超声波接收元件67向带通滤波器106输入电压波形。带通滤波器106的中心频率是300KHz,带通滤波器106具有从电压波形中去除与超声波55对应的波形以外的噪声成分的功能。
与带通滤波器106电连接地配置有放大电路107。放大电路107从带通滤波器106输入电压波形,并放大至约1万倍。放大电路107将电压波形放大,由此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容易操作电压波形。与放大电路107电连接地配置有峰值保持电路108。峰值保持电路108检测电压波形中的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
与峰值保持电路108电连接地配置有比较电路111及A/D转换电路112(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比较电路111将在存储器15存储的重叠输送判定数据95和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并且,将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部13。在发生重叠输送时,CPU14使显示灯10中的一个闪烁,通知操作者发生重叠输送。
在A/D转换电路112中将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转换成数字数据。并且,将被转换成数字数据的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作为接收元件数据96中的一个输出给CPU14。当在输送路径39中输送的介质由纸张6发生变更时,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变化。操作者参照脉冲串信号的振幅的最大值,能够对比较电路111重新设定预定的介质中的重叠输送判定数据95。因此,即使是将纸张6替换为其它的介质时,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也能够进行重叠输送判定。
下面,对波形形成部104输出给超声波发射器31的超声波发射元件组57的驱动波形进行说明。图11A~图11D是表示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组用的驱动波形的时序图。在图11A~图11D中,纵轴表示驱动电压,并形成为图中上侧高于下侧的电压。横轴表示时间的推移,时间从图中左侧向右侧推移。
图11A所示的第一驱动波形113是驱动第一列57a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驱动波形。图11B所示的第二驱动波形114是驱动第二列57b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驱动波形。图11C所示的第三驱动波形115是驱动第三列57c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驱动波形。图11D所示的第四驱动波形116是驱动第四列57d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用的驱动波形。
第一驱动波形113~第四驱动波形116呈相同的波形形状。第一驱动波形113~第四驱动波形116的波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适合于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驱动的波形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形成为第一驱动波形113~第四驱动波形116的波形形状由5个矩形波构成的脉冲串信号。
第一驱动波形113从第一时刻113a起上升。第二驱动波形114从由第一时刻113a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二时刻114a起上升。第三驱动波形115从由第二时刻114a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三时刻115a起上升。第四驱动波形116从由第三时刻115a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四时刻116a起上升。这样,第一驱动波形113~第四驱动波形116形成为以相同波形上升的时刻不同的波形。这样,通过改变驱动波形上升的时刻,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变化。并且,发射驱动电路52控制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
图12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超声波发射器31中,在发射元件基板53上以相等间隔排列超声波发射元件56的第一列57a、第二列57b、第三列57c、第四列57d。将各列间的距离设为元件间距离118。
当第一列57a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在第一时刻113a发射超声波55后,在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二时刻114a,第二列57b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超声波55。在第二列57b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于第二时刻114a发射超声波55后,在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三时刻115a,第三列57c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超声波55。在第三列57c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于第三时刻115a发射超声波55后,在经过了延迟时间117的第四时刻116a,第四列57d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超声波55。
将第一列57a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设为第一超声波55b。同样,将第二列57b、第三列57c、第四列57d的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分别设为第二超声波55c、第三超声波55d、第四超声波55e。
图中的超声波55表示在第四超声波55e被发射并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的状态。此时,第一超声波55b最远离第一列57a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然后是第二超声波55c远离第二列57b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然后是第三超声波55d远离第三列57c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然后是第四超声波55e远离第四列57d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
第一超声波55b~第四超声波55e具有共同的切线121。从第一超声波55b到第四超声波55e之间的切线121,超声波55的强度提高。切线121在Y方向也具有预定的宽度,因而切线121形成为波面。并且,切线121的行进方向成为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5a。将发射元件基板53的厚度方向设为基板厚度方向53b。基板厚度方向53b是与发射面53a正交的方向,即-Z方向。
将由基板厚度方向53b和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5a形成的夹角设为超声波的行进角度55f。在设d=元件间距离118、V=超声波55的行进速度、ΔT=延迟时间117、θ=行进角度55f时,用θ=arcsin(V×ΔT)/d表示。在该式中,元件间距离118是预定的距离而不变化。超声波55的行进速度在环境没有变化时也不变化。因此,通过由发射驱动电路52控制延迟时间117,能够控制超声波的行进角度55f。
并且,发射驱动电路52控制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并控制超声波55的行进方向。通过增大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差,能够增大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5a与基板厚度方向53b交叉的超声波的行进角度55f。因此,发射驱动电路52能够控制超声波55的行进方向,使得超声波55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行进。
下面在图13~图18中对上述的扫描仪1的组装调整方法及重叠输送检测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组装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14~图18是用于说明组装调整方法的图。在图13的流程图中,步骤S1是组装工序。该工序是组装扫描仪1的工序。然后,进入步骤S2。步骤S2是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调整工序。执行步骤S2的方法成为重叠输送检测方法的一部分。该工序是调整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的错位的工序。通过以上的工序,结束组装调整工序。并且,在经过了组装调整工序后进行重叠输送检测。
下面,使用图2、图14~图18,并与图13所示的步骤对应地详细说明组装调整方法。
图2、图14及图15是与步骤S1的组装工序对应的图。如图14所示,用螺钉将下基板12固定在下壳2的内部的底面上。然后,将输送电机34及控制部13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
然后,将下部读取单元42旋合固定在第四支承部41上。并且,将第四支承部41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然后,将接收电路基板62及中游侧下引导部28旋合固定在第二支承部26上。并且,将第二支承部26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然后,将进给电机17旋合固定在第一支承部16上。并且,将第一支承部16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然后,将支承铰链4的第六支承部122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
然后,将未图示的下侧板临时设置在下基板12上。下侧板设置在下基板12的+X方向侧和-X方向侧。在下侧板设置有排出驱动辊46、第三轮列47、输送驱动辊33、第二轮列35、第一轮列18及进给辊21的轴承。然后,将排出驱动辊46、第三轮列47、输送驱动辊33、第二轮列35、第一轮列18及进给辊21分别设置于下侧板的轴承。然后,将下侧板旋合固定在下基板12上。然后,将罩部5、上游侧引导部22等设置于下壳2。
如图15所示,将上基板29旋合固定在上壳3的内部的底面上。然后,将上部读取单元44旋合固定在第五支承部43上。并且,将第五支承部43旋合固定在上基板29上。然后,将发射电路基板51及中游侧上引导部32旋合固定在第三支承部30上。并且,将第三支承部30旋合固定在上基板29上。
然后,将未图示的上侧板临时设置在上基板29上。上侧板设置在上基板29的+X方向侧和-X方向侧。在上侧板设置有分离辊23、输送从动辊37及排出从动辊48的轴承。然后,将分离辊23、输送从动辊37及排出从动辊48分别设置于上侧板的轴承。然后,将上侧板旋合固定在上基板29上。然后,用铰链4对第五支承部43和第六支承部122进行可旋转的旋合固定。其结果是,组装成图2所示的扫描仪1。
图16~图18是与步骤S2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调整工序对应的图。在作为重叠输送检测方法的一部分的步骤S2中,从超声波发射器31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发射超声波55。超声波55形成为在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5a上具有指向性的强度分布。
接收元件设定部103选择用于输出超声波55的强度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并且,接收元件设定部103向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输出表示由接收元件指示电路105驱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编号的数据。具体地,接收元件设定部103指定使按照第一行的第一列~第八列顺序地输出表示超声波55的强度的数据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以后,在第二行~第八行中也按照第一列~第八列顺序地进行指定。并且,接收元件设定部103使从所有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输出表示超声波55的强度的数据,并作为接收元件数据96存储在存储器15中。
图16表示超声波接收器27的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到的超声波55的强度分布的一例。超声波55的强度分布是根据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的相对位置进行理解的分布。并且,在超声波接收器27中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超声波55。第一行分布123a~第八行分布123h表示接收元件数据96的一例。
图中的纵轴表示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到的超声波55的强度。横轴表示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列编号。在图6中,列编号是从+Y侧朝向-Y侧、按照第一列~第八列的顺序设定的。行编号是从+X侧朝向-X侧、按照第一行~第八行的顺序设定的。
返回到图16,第一行分布123a是第一行中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的超声波55的强度分布。同样,第二行分布123b~第八行分布123h分别是第二行~第八行中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的超声波55的强度分布。在第一行分布123a~第八行分布123h中,第四行分布123d成为超声波55的强度最强的分布。并且,在第四行分布123d中,在第一列~第八列中的第四列具有峰值124。因此,超声波接收器27中第四行第四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以最好的敏感度接收超声波55。接收元件设定部103分析第一行分布123a~第八行分布123h,确定能够以良好的敏感度接收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即,在超声波接收器27中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超声波55,确定接收到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即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
如图17所示,接收元件设定部103将能够以良好的敏感度接收超声波55的第四行第四列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设定为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并且,从所设定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向接收驱动电路63输出与超声波55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这样,多个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超声波接收器27从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接收到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即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输出与超声波55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
在组装超声波发射器31及超声波接收器27时,即使是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的相对位置具有偏差时,也能够从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输出与超声波55对应的电信号。其结果是,不需要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的相对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可组装发射电路基板51和超声波接收器27。
图18是用于说明纸张6的各张数中的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图。在图18中,纵轴表示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横轴表示在超声波发射器31通过的纸张6的张数。在纸张6的张数为0时,即在超声波接收器27和超声波发射器31之间没有纸张6时,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提高。并且,在纸张6的张数增加时,输出电压减小。
设定了纸张6的张数为0时的输出电压的设定范围即第一设定范围126。在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接收由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的分布中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时,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设定范围126。
以使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设定范围126的方式来组装发射电路基板51和超声波接收器27。这样,在纸张6的张数为1张时,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低于第一设定范围126而进入第一设定范围127内。在纸张6的张数为2张时,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低于第一设定范围127而进入第二设定范围128内。
将第一设定范围126的下限电压和第一设定范围127的上限电压的中间的电压设为有无判定电压131。比较电路111将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与有无判定电压131进行比较。并且,在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比有无判定电压131高时,比较电路111向控制部13输出表示在超声波接收器27和超声波发射器31之间没有纸张6的信号。
将第一设定范围127的下限电压和第二设定范围128的上限电压的中间的电压设为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比较电路111将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与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进行比较。并且,在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比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低时,比较电路111向控制部13输出表示在超声波接收器27和超声波发射器31之间具有2张以上的纸张6的信号。
如图4所示,从超声波发射器31向在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之间通过的片状的纸张6发射超声波55。并且,在超声波接收器27中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接收在纸张6通过的超声波55。然后,比较电路111根据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接收到的超声波55的强度检测纸张6的张数。
通过由接收元件设定部103设定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使得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设定范围126,能够容易检测发射电路基板51和超声波接收器27之间的纸张6的张数是0张还是2张以上。并且,由接收元件设定部103设定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在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进入第一设定范围126时,结束步骤S2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调整工序。在步骤S2的基础上,一直到比较电路111使用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接收到的超声波55的强度和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检测纸张6的张数的方法是重叠输送检测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具有超声波接收器27和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31的发射电路基板51。超声波接收器27接收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当在超声波55的行进路径上存在片状的纸张6时,纸张6的张数越多,通过纸张6的超声波55的强度越小。因此,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能够检测纸张6被重叠输送的情况。
超声波发射器31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并且,从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55。相位不同的超声波55相互干扰地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行进。在使纸张6沿发射电路基板51的平面方向行进时,在纸张6反射的超声波55的反射波向与超声波发射器31所处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因此,能够减轻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与反射波干扰的情况。
纸张6与发射电路基板51平行地行进。并且,即使不相对于发射电路基板51倾斜地配置超声波发射器31时,超声波发射器31也能够在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55。与相对于发射电路基板51倾斜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31时相比,在不倾斜时能够在发射电路基板51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31。因此,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能够高精度地设置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的超声波发射器31。
(2)根据本实施方式,发射驱动电路52驱动超声波发射元件56,从而使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超声波55。发射驱动电路52控制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通过增大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发射的超声波55的相位差,能够增大超声波55的行进方向与发射电路基板51的厚度方向交叉的角度。因此,发射驱动电路52控制超声波的行进方向55a,使得超声波55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行进。
(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重叠输送检测方法,超声波发射器31具有多个超声波发射元件56。在超声波接收器27中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接收从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将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超声波接收元件67作为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当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设置的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的相对位置变化时,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变化。
并且,超声波接收器27输出与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接收到超声波55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因此,在组装超声波发射器31及超声波接收器27时,即使超声波发射器31和超声波接收器27的相对位置具有偏差时,也能够从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55的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输出与超声波55对应的电信号。其结果是,不需要相对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可组装发射电路基板51和超声波接收器27。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9对在扫描仪设置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超声波接收器27的接收元件基板65设置在接收电路基板62上。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图19是表示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是从-Y方向侧观察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图。如图19所示,在扫描仪135中,在纸张6的输送路径39上设置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扫描仪135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具有超声波发射器31及超声波接收器137。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电路基板51、发射驱动电路5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
超声波接收器137设置在作为与发射电路基板51平行地配置的接收基板的接收电路基板138上。因此,可以在接收电路基板138和发射电路基板51之间配置空间,因而纸张6能够容易在接收电路基板138和发射电路基板51之间通过。
超声波接收器137具有接收元件基板65,接收元件基板65与接收电路基板138接触地进行固定。另外,在接收电路基板138还设置有接收驱动电路63及布线138a。在接收元件基板65的侧面设置有接收屏蔽体139。接收屏蔽体139通过布线138a被进行底板接地,接收元件基板65相对于静电或磁气噪声被屏蔽。
在接收元件基板65的接收面65a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呈矩阵状地配置有超声波接收元件67。并且,超声波接收元件67在与接收电路基板138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超声波接收元件67被配置在接收面65a上,接收元件基板65是平板。因此,可以在接收电路基板138上直接配置接收元件基板65,因而与在接收电路基板138和接收元件基板65之间设置倾斜的接收用底座64时相比,能够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接收元件67的位置及朝向。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的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使用图20的表示印刷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试剖视图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作为电子设备的打印机151具有前给纸盘152和后给纸盘153。前给纸盘152大致水平地设置在打印机151的底部。后给纸盘153以向图中右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打印机151的背面部151a。在前给纸盘152及后给纸盘153能够承载各种纸张6。
在前给纸盘152及后给纸盘153承载的纸张6被供给到预定的输送路径上。并且,纸张6沿着输送路径被输送,并向在打印机151的前面部151b侧设置的排纸盘154排出。即,在打印机151中,存在以前给纸盘152为输送路径的上游位置的纸张6的第一输送路径155和以后给纸盘153为输送路径的上游位置的纸张6的第二输送路径156。并且,由第一输送路径155和第二输送路径156构成输送路径157。
首先,对来自第一输送路径155的纸张6的输送进行说明。针对在前给纸盘152上承载的纸张6中被承载于图中最上面的纸张6,设有拾取辊158,拾取辊158的外周与纸张6接触。拾取辊158与未图示的输送电机及齿轮等接合。通过输送电机的驱动,拾取辊158以与纸张6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拾取辊158沿图中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将通过外周而接触的纸张6送出到背面部151a侧。这样,纸张6的图中右侧的端部由输送引导器159进行引导。输送引导器159的一部分形成以描画大致半圆形的方式而弯曲的输送路径。纸张6由输送引导器159引导着向排纸盘154侧行进。纸张6沿着输送引导器159而弯曲着被供给到图中上方侧。在输送引导器159弯曲的路径的大致中央设有中间辊160。中间辊160的外周从图中右侧与输送引导器159的纸张6接触,中间辊160以与纸张6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辊160与未图示的输送电机及齿轮等接合,通过输送电机的驱动而主动地进行驱动旋转。中间辊160旋转的方向是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中间从动辊160a以夹着纸张6与中间辊160对置的方式而设置。
通过中间辊160进行驱动旋转,纸张6沿着输送引导器159继续被输送。纸张6的前端在穿过输送引导器159的弯曲部分时,朝向打印机151的前面部151b并沿着输送引导器159的水平部159a大致水平地行进。在纸张6大致水平地行进时,纸张6到达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被设置在纸张6的第一输送路径155上,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具有超声波发射器161a及超声波接收器161b。并且,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使用以上记载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及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是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161a的装置,超声波发射器161a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因此,打印机151能够作为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的设备,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161a,超声波发射器161a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
另外,在纸张6行进到前面部151b侧时,纸张6的前端到达纸端缘传感器162。纸端缘传感器162具有未图示的发光部和受光部,通过判定纸张6是否遮挡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的光路,检测纸张前端。在通过纸端缘传感器162检测出纸张前端时,然后输送电机进行驱动,纸张6被输送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在纸端缘传感器162的前面部151b侧设有输送辊163,输送辊163的外周从下侧与纸张6接触。输送辊163与未图示的输送电机及齿轮等接合,通过输送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旋转驱动。在图中,输送辊163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输送从动辊163a以夹着纸张6与输送辊163对置的方式而设置。在纸张前端到达输送辊163时,纸张6通过输送辊163被输送。
在输送辊163的前面部151b侧设有压板164,压板164从图中下方支承所输送的纸张6。夹着纸张6在压板164的图中上方设有滑架165。滑架165在图中下侧具有打印头165a。在打印头165a的图中下侧的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喷嘴,从各喷嘴喷出墨。滑架165向与附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移动。将滑架165向该方向移动称为主扫描。在滑架165进行主扫描时,打印头165a向纸张6喷出墨。并且,打印头165a能够对与喷嘴对置的区域描绘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线。在进行主扫描后,驱动输送电机来输送纸张6,由此能够使纸张6中的打印位置移动。将为了进行描绘而输送纸张6称为副扫描。通过副扫描纸张6,能够在纸张6的不同位置描绘扫描线。并且,通过顺序地反复执行主扫描和副扫描,打印机151在纸张6上形成印刷图像。形成有印刷图像的纸张6被排出到排纸盘154上。纸张6从前给纸盘152被输送到后给纸盘153的路径是第一输送路径155。
下面,对第二输送路径156中的纸张6的输送进行说明。打印机151具有装载辊166、装载从动辊167、料斗168等,作为将被承载于后给纸盘153的纸张6供给到第二输送路径156中的机构部件。装载辊166可旋转地与后给纸盘153的下端缘邻接设置。装载辊166与未图示的自动进给电机和齿轮等接合。通过自动进给电机的驱动,装载辊166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装载辊166和装载从动辊167在后给纸盘153的下端缘附近的位置接触。
料斗168被配置成朝向使后给纸盘153的下部侧接近装载辊166的方向以及从装载辊166离开的方向进行摆动。通过料斗168与装载辊166接近,在后给纸盘153中位于最上面的纸张6的前端与装载辊166接触,该纸张6被夹在料斗168和装载辊166之间。通过在此状况下使装载辊166旋转,纸张6被装载辊166及装载从动辊167夹着向前面部151b侧输送。
通过装载辊166的旋转而被输送的纸张6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通过。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设置在纸张6的第二输送路径156上,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是与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相同的装置。
然后,纸张6的前端到达纸端缘传感器162。并且,通过装载辊166的旋转而被输送到前面部151b侧的纸张6的前端在纸端缘传感器162通过,并到达输送辊163。纸张6通过输送辊163被输送到压板164上。并且,反复进行滑架165的主扫描和纸张6的副扫描,从而进行印刷图像的形成。纸张6从后给纸盘153被输送到排纸盘154的路径是第二输送路径156。并且,由第一输送路径155及第二输送路径156构成输送路径15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打印机151具有输送路径157。在输送路径157设置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并且,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使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是可以减轻超声波发射器31发射的超声波55与反射波干扰的装置。超声波发射器161a发射的超声波55不与反射波干扰,因而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能够可靠地检测纸张6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并且,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或者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36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31,超声波发射器31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因此,打印机151能够作为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的设备,重叠输送检测装置161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161a,超声波发射器161a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
另外,本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具有本领域的常规知识的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进行各种的变更和改进。下面叙述变形例。
(变形例1)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超声波发射器31设置于上基板29,超声波接收器27设置于下基板12。并且,从纸张6的+Z方向侧发射超声波55,在纸张6的-Z方向侧接收超声波55。也可以更换超声波接收器27和超声波发射器31的位置。此时,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检测重叠输送,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组装。
(变形例2)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通过的纸张6的张数是0张、1张、2张中任一种情况。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也可以检测纸张6重叠了3张以上的状态。还可以进行适合于电子设备的用途的检测。
(变形例3)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比较电路111将峰值保持电路108的输出电压和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进行比较。也可以是,控制部13的CPU14使用A/D转换电路112的输出进行是否是重叠输送状态的判定。在变更了纸张6的材质时,能够容易切换重叠输送判定电压132。
(变形例4)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超声波发射器31的超声波发射元件56呈矩阵状进行配置。超声波发射元件56也可以在X方向被配置成1列。此时,超声波发射器31能够朝向超声波接收器27发射超声波55。并且,在超声波接收器27中超声波接收元件67呈矩阵状进行配置。超声波接收元件67也可以被配置成1列。此时,能够从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中选定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125。另外,还可以仅配置1个超声波接收元件67。此时,重叠输送检测装置50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31,超声波发射器31使超声波55相对于纸张6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另外,变形例1~变形例4的内容也可以适用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记述由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基板,设置有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发射器;以及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元件,且从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并在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
根据该结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的基板及超声波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当在超声波的行进路径上存在片状的检测对象物时,检测对象物的张数越多,通过检测对象物的超声波的强度越小,因而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检测对象物的张数。
超声波发射器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元件。并且,从各超声波元件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相位不同的超声波相互干扰,超声波在与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行进。在使检测对象物沿基板的平面方向行进时,在检测对象物进行反射的超声波的反射波向与超声波发射器所处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因此,能够减轻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与反射波干扰的情况。
检测对象物与基板平行地行进。并且,即使不相对于基板倾斜地配置超声波发射器时,超声波发射器也能够在与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与相对于基板倾斜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时相比,不倾斜时能够在基板上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因此,即使不相对于基板倾斜地进行配置时,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也能够使超声波相对于检测对象物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
优选的是,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驱动所述超声波元件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控制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的超声波的相位,并控制超声波的行进方向。
根据该结构,驱动电路驱动超声波元件,使超声波元件发射超声波。驱动电路控制各超声波元件发射的超声波的相位。通过增大各超声波元件发射的超声波的相位差,能够增大超声波的行进方向与基板的厚度方向交叉的角度。因此,驱动电路能够控制超声波的行进方向,使得超声波朝向超声波接收器行进。
优选的是,在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中,所述超声波接收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输出与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中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的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所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
根据该结构,超声波接收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在超声波接收器中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将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中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的超声波接收元件作为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当在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设置的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的相对位置变化时,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变化。
并且,超声波接收器输出与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因此,在组装超声波发射器及超声波接收器时,即使是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的相对位置具有偏差时,也能够从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的最优超声波接收元件输出与超声波对应的电信号。其结果是,不需要相对位置的位置精度,即可组装基板和超声波接收器。
优选的是,在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中,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设置于配置为与所述基板平行的接收基板,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在与所述接收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根据该结构,超声波接收器设置于接收基板。并且,接收基板与基板平行地配置。因此,可以在接收基板和基板之间配置空间,因而检测对象物能够容易在接收基板和基板之间通过。超声波接收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在与接收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该结构通过将超声波接收元件配置于平板即可容易实现。由于与接收基板平行地配置超声波接收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因而与在接收基板和超声波接收器的超声波接收元件之间设置倾斜的底座时相比,能够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接收元件的位置及朝向。
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设置于检测对象物的输送路径并检测所述检测对象物是否重叠了两张以上,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是上述记载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
根据该结构,电子设备具有输送路径。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检测检测对象物是否重叠了两张以上。并且,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使用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是可以减轻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与反射波干扰的装置。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不与反射波干扰,因而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检测对象物是否重叠了2张以上。并且,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能够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使超声波相对于检测对象物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因此,电子设备为具有能够高精度地设置超声波发射器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的设备,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使超声波相对于检测对象物的行进方向倾斜地行进。

Claims (5)

1.一种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设置有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发射器;以及
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
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具有排列的超声波元件,且从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相位不同的超声波,并在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交叉的朝向上发射超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具有驱动所述超声波元件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控制各所述超声波元件发射的超声波的相位,并控制超声波的行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接收器具有多个超声波接收元件,
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输出与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中接收最强强度的超声波的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所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设置于配置为与所述基板平行的接收基板,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在与所述接收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设置于检测对象物的输送路径并检测所述检测对象物是否重叠了两张以上,
所述重叠输送检测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叠输送检测装置。
CN201910382378.5A 2018-05-09 2019-05-08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467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0390A JP7070057B2 (ja) 2018-05-09 2018-05-09 重送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8-090390 2018-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021A true CN110467021A (zh) 2019-11-19
CN110467021B CN110467021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463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2378.5A Active CN110467021B (zh) 2018-05-09 2019-05-08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7766B2 (zh)
JP (1) JP7070057B2 (zh)
CN (1) CN1104670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677A (zh) * 2021-09-26 2022-01-21 上海日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3d全息技术的超高精度的超声波波面控制技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0057B2 (ja) 2018-05-09 2022-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99040B2 (ja) * 2018-05-11 2022-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重送検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250502B2 (ja) * 2018-12-17 2023-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71415B2 (ja) * 2018-12-20 2022-11-15 株式会社Pfu 重送検出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932A (ja) * 1991-07-02 1993-01-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超音波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音波スペクトラム顕微鏡
JPH11118457A (ja) * 1997-10-15 1999-04-30 Ueda Japan Radio Co Ltd アレイ型超音波被膜厚測定装置及び超音波探傷装置
CN1578376A (zh) * 2003-07-17 2005-02-09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处理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625208A (zh) * 2003-12-04 2005-06-0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DE202005010037U1 (de) * 2005-06-25 2005-09-08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ogenkontrolle
CN107063146A (zh) * 2017-06-14 2017-08-1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阵列式超声波纸张厚度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89005B (de) 1976-01-05 1989-10-10 Vnii K Tsvetmetavtomatika Durchschallungsverfahren zur dickenmessung von materialbahnen sowie vorrichtung zu dessen durchfuehrung
DE3048710A1 (de) 1980-12-23 1982-07-15 GAO Gesellschaft fü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8000 München "verfahren zur pruefung des flaechengewichts von duennem material"
JPH0556851U (ja) 1991-04-13 1993-07-27 株式会社コスモテック 重送検出装置
DE4236436A1 (de) 1992-10-28 1994-07-07 Mesys Gmbh Meßverfahren zur berührungslosen Bestimmung des Flächengewichtes von dünnem Material mittels Ultraschall
US5922960A (en) 1996-11-27 1999-07-13 Toda; Kohji Ultrasonic material constant measuring system
US7025348B2 (en) 2002-11-25 2006-04-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multiple documents in a document scanner using multiple ultrasonic sensors
US7130245B2 (en) 2003-01-31 2006-10-31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Ultrasonic double feed detecting device
US7654521B2 (en) * 2004-04-06 2010-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cting article multifeed overlap
DE102005037086A1 (de) 2005-08-03 2007-02-08 Hauni Maschinenbau Ag Überwachung eines Leimbilds auf einem Umhüllungsstreifen
EP2090885A1 (en) * 2005-08-10 2009-08-19 De La Rue International Limited Ultrasonic document inspection system
JP4242884B2 (ja) 2006-09-01 2009-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4594912B2 (ja) 2006-09-25 2010-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台座位置調整治具およびセンサ取付方法
JP4812114B2 (ja) 2007-02-23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紙葉類重送検知装置及び紙葉類重送検知方法
US10352911B2 (en) * 2008-09-12 2019-07-16 Balthasar Fischer Airborne ultrasound testing system for a test object
JP4960466B2 (ja) 2010-03-18 2012-06-27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077394B2 (ja) * 2010-06-25 2012-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検知装置、及び該シート検知装置を用いた重送判定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DE102010032117B4 (de) * 2010-07-16 2015-05-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Zerstörungsfreies und berührungsloses Prüfverfahren für Oberflächen von Bauteilen mit Ultraschallwellen
US20120061901A1 (en) 2010-09-10 2012-03-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nic detecting device and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ultrasonic detecting device
US9561522B2 (en) 2011-03-28 2017-02-07 Helmut Knorr Ultrasonic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thickness and/or grammage measurement
JP5770848B2 (ja) 2011-06-29 2015-08-26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重送検知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シート処理装置
US9234878B2 (en) * 2012-01-19 2016-01-12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mponent inspection using a curved transducer array
US10054567B2 (en) * 2016-01-25 2018-08-21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layer ultrasound imagers
US10809231B2 (en) * 2016-11-02 2020-10-20 Feasible, Inc. Arrays of acoustic transducers for physical analysis of batteries
JP2019189424A (ja) * 2018-04-27 2019-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70057B2 (ja) 2018-05-09 2022-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99040B2 (ja) * 2018-05-11 2022-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重送検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932A (ja) * 1991-07-02 1993-01-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超音波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音波スペクトラム顕微鏡
JPH11118457A (ja) * 1997-10-15 1999-04-30 Ueda Japan Radio Co Ltd アレイ型超音波被膜厚測定装置及び超音波探傷装置
CN1578376A (zh) * 2003-07-17 2005-02-09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处理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625208A (zh) * 2003-12-04 2005-06-0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DE202005010037U1 (de) * 2005-06-25 2005-09-08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ogenkontrolle
CN107063146A (zh) * 2017-06-14 2017-08-1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阵列式超声波纸张厚度测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677A (zh) * 2021-09-26 2022-01-21 上海日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3d全息技术的超高精度的超声波波面控制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44987A1 (en) 2019-11-14
US11117766B2 (en) 2021-09-14
CN110467021B (zh) 2021-04-09
JP7070057B2 (ja) 2022-05-18
JP2019196245A (ja)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7021A (zh)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67022B (zh) 重叠进纸检测装置、重叠进纸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6629152B (zh) 介质运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US20130155450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US6145376A (en) Paper size detection using ultrasound
JP201317358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7223790A (ja) 搬送装置
CN110407001A (zh) 重叠输送检测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220131988A1 (en) Document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250868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feeding device
TWI802758B (zh) 熱列印機及攜帶型終端機
JP2022034839A (ja) 画像読取装置、複合機、システム、画像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073423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6619655B2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sheet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stacked sheets
JP536400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005585B2 (ja) プリンタ
JP2003254721A (ja) 印刷シートの判別装置、印刷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印刷シートの判別方法
JPH1035029A (ja) 手動型印字装置
JP201213600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672591A (ja) 超音波式2枚検知方法
JP202115172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30076833A1 (en) Usb connection between two electronics boards
KR101409722B1 (ko) 프린터의 센서 접점 장치
US20240089386A1 (en) Recording device
US20230286307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