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304A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304A
CN110462304A CN201780085772.1A CN201780085772A CN110462304A CN 110462304 A CN110462304 A CN 110462304A CN 201780085772 A CN201780085772 A CN 201780085772A CN 110462304 A CN110462304 A CN 110462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on panel
base station
corner
top surfac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7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2304B (zh
Inventor
黑木秀一
须贝将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2Refrigerant piping for connecting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to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具备:基台,构成主体的背面和顶面的一部分;和装饰面板,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基台的左右的至少一方,并构成主体的顶面的一部分、下面的一部分以及侧面,基台具有:第1角部,将基台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台阶部,形成于基台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装饰面板具有:第2角部,将装饰面板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切口部,形成于装饰面板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若将装饰面板安装于基台,则台阶部的顶面部经由切口部露出,由顶面部和装饰面板构成主体的顶面,第2角部覆盖第1角部,由装饰面板构成主体的侧面。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构成主体的背面的基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具备该室内单元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存在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与被设置的场所对应来选择前面板的情况。作为这样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不变更主体的构造而能够安装设计不同的前面板,来应对各种各样的系列设计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9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仅应对在主体的前表面安装的前面板的变更,而没有应对主体的形状的变动。
因此,对于包括主体的侧面在内的主体的装饰性、主体的形状的变动尚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包括侧面在内的主体的装饰性提高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具备:基台,构成主体的背面和顶面的一部分;和装饰面板,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基台的左右的至少一方,并构成上述主体的顶面的一部分、下面的一部分以及侧面,上述基台具有:第1角部,将上述基台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台阶部,形成于上述基台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述装饰面板具有:第2角部,将上述装饰面板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切口部,形成于上述装饰面板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若将上述装饰面板安装于上述基台,则上述台阶部的顶面部经由上述切口部露出,由上述顶面部和上述装饰面板构成上述主体的顶面,上述第2角部覆盖上述第1角部,由上述装饰面板构成上述主体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由于主体的侧面由一个装饰面板构成,所以装饰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简要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简要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分解为前面侧和背面侧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简要示出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而看到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取下了装饰面板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7是对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取下了装饰面板的状态进行放大示出的简要立体图。
图8是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安装了装饰面板的状态进行放大示出的简要剖视图。
图9是简要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安装的装饰面板的变动之一的剖视图。
图10是简要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安装的装饰面板的另一个变动的剖视图。
图11是简要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安装的装饰面板的又一个变动的剖视图。
图12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与装饰面板的顶面部处的安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基台与装饰面板的下表面部处的安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存在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大小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是相同或与其相当的部件,这种情况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并且,说明书全文所表示的构成要素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A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在图1中,用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用虚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空调机A的结构>
如图1所示,空调机A具备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50。
室内单元100具备室内热交换器2和室内送风风扇3。
室外单元50具备室外热交换器53、室外送风机55、压缩机51、四通切换阀52以及膨胀阀54。
而且,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50通过气体侧连通配管56和液体侧连通配管57相互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60。
在空调机A中,能够通过切换四通切换阀52的路径,来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在是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四通切换阀52的路径的情况下,空调机A进行制冷运转。另一方面,在是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四通切换阀52的路径的情况下,空调机A进行制热运转。
(室内单元100)
室内单元100被设置于向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供给冷能或热能的空间(例如,屋内等空气调节对象空间、或经由管道等与空气调节对象空间连接的其它空间),并具有利用从室外单元50供给的冷能或热能将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冷却或加热的功能。
室内热交换器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2例如能够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
室内送风风扇3以被室内热交换器2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室内热交换器2供给作为热交换流体的空气。
(室外单元50)
室外单元50设置于与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独立的空间(例如屋外),并具有向室内单元100供给冷能或热能的功能。
室外热交换器5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室外送风机55向室外热交换器53供给作为热交换流体的空气。室外送风机55例如能够由具有多个叶片的螺旋桨式风扇构成。
压缩机51压缩制冷剂并进行排出。压缩机51例如能够由旋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构成。在室外热交换器5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从压缩机51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向室外热交换器53输送。在室外热交换器5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从压缩机51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并经由室内单元100之后向室外热交换器53输送。
四通切换阀52设置于压缩机51的排出侧,在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时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此外,在使制冷剂向一个方向循环的情况下,四通切换阀52不是必需的结构。另外,作为四通切换阀52的替代方案,可以使用将二通阀或三通阀组合而得到的阀门。
膨胀阀54使经由了室内热交换器2或室外热交换器53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膨胀阀54例如可以由能够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膨胀阀等构成。此外,膨胀阀54也可以不配置于室外单元50而配置于室内单元100。
对于空调机A而言,压缩机51、室内热交换器2、膨胀阀54以及室外热交换器53通过包括气体侧连通配管56和液体侧连通配管57的制冷剂配管连接,从而形成制冷剂回路60。
<空调机A的动作>
接下来,与制冷剂的流动一起对空调机A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空调机A执行的制冷运转进行说明。其中,用图1的实线箭头示出了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这里,以热交换流体为空气、被热交换流体为制冷剂的情况为例对空调机A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驱动压缩机51,由此从压缩机5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以下,制冷剂沿着实线箭头流动。从压缩机5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切换阀52流入至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53。在室外热交换器53中,在流入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55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变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
从室外热交换器53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54变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2。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在流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3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蒸发而变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冷却。从室内热交换器2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52流入至压缩机51,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再次从压缩机51排出。以下,重复该循环。
接下来,对空调机A执行的制热运转进行说明。其中,在图1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通过驱动压缩机51,使得从压缩机5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以下,制冷剂沿着虚线箭头流动。从压缩机5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切换阀52流入至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2。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在流入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3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变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制热。
从室内热交换器2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54变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53。在室外热交换器53中,在流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55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蒸发而变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从室外热交换器53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52流入至压缩机51,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再次从压缩机51排出。以下,重复该循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单元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单元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简要示出室内单元100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简要示出将室内单元100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简要示出将室内单元100分解为前面侧和背面侧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简要示出从侧面观察室内单元1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基于图1~图5,对室内单元100具体地进行说明。
(室内单元100的结构)
室内单元100被设置于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例如居室。居室一般具有由天花板和壁面包围的空间。而且,室内单元100以背面固定于壁面、顶面接近天花板的状态被安装。
其中,以下将处于室内单元100的壁面侧的面设为背面,将其相对面设为前面,将处于天花板侧的面设为顶面,将顶面的相对面设为下面,将图2的右侧的侧面设为右侧面,并将右侧面的相对面设为左侧面来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室内单元100的内部部件,也基于相同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室内单元100具有形成为横向长的长方体状的主体20。但是,并不将主体20的形状限定于横向长的长方体状。
若将室内单元100分解,则如图3所示,能够分为基台1、装饰面板6、室内热交换器2、排水盘10、过滤器单元4以及前面板7。
而且,如图4所示,主体20通过将构成背面和顶面的一部分的基台1、构成顶面的一部分、下面的一部分及左右侧面的装饰面板6、以及构成前面的能够开闭的前面板7组合而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长方体状。
其中,室内热交换器2、室内送风风扇3、过滤器单元4、排水盘10以及省略图示的电气部件箱被安装于基台1。
基台1被安装于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例如居室的壁面。
装饰面板6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基台1的左右侧。使用螺钉等紧固部件将安装于基台1的装饰面板6固定于基台1。此外,将通过图12和图13对装饰面板6向基台1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前面板7开闭自如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饰面板6。
如图5所示,在主体20的内部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2、室内送风风扇3、过滤器单元4、排水盘10、以及省略图示的电气部件箱。
室内热交换器2在基台1的前表面侧被配置于室内送风风扇3的周围,执行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3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室内送风风扇3在基台1的前表面侧以被室内热交换器2包围的方式配置,通过省略图示的马达的驱动而产生空气的流动。其中,在室内送风风扇3的下方可开闭地设置有上下风向调整板8。通过打开上下风向调整板8,使得主体20的被上下风向调整板8覆盖的部分敞开而成为吹出口5。
过滤器单元4被安装于主体20的顶面侧和前表面侧,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有用于捕集从吸入口9流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的过滤器4a。在过滤器单元4的位于顶面的部分形成有成为吸入口9的格子状的开口部。此外,在图3中,以安装于主体20的顶面侧和前表面侧的部分成为一体的过滤器单元4为例进行了图示,但也可以将安装于顶面侧的部分和安装于前表面侧的部分分开设置于主体20。
电气部件箱安装于基台1的前表面侧,收纳控制基板等电气部件。控制基板能够与搭载于室外单元50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控制基板具有经由遥控器等接受用户指示的功能。将控制基板接受到的指示向室外单元50的控制装置发送。而且,控制基板基于从室外单元50的控制装置输送的控制信号,来进行室内送风风扇3等的控制。其中,控制基板能够由实现其功能的电路设备那样的硬件构成,也能够由微机或CPU那样的运算装置、和在其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其中,若组装了主体20,则在主体20的内部形成吸入口9与吹出口5连通的风路15。
另外,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10。
(室内单元100的动作)
若驱动室内送风风扇3,则室内空气被从吸入口9吸入至主体20的内部。从吸入口9吸入的室内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时与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且,若是制冷运转则被冷却,若是制热运转则被加热,并到达室内送风风扇3。通过了室内送风风扇3的空气从具备上下风向调整板8的吹出口5朝向前方或下方吹出至空气调节对象空间。
上下风向调整板8沿着吹出口5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延伸,通过转动来变更从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的上下方向上的风向,并且进行吹出口5的开闭。
(基台1和装饰面板6)
图6是表示从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取下了装饰面板6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图7是对从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取下了装饰面板6的状态进行放大示出的简要立体图。图8是对在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安装了装饰面板6的状态放大示出的简要剖视图。基于图6~图8,来对基台1和装饰面板6详细地进行说明。
其中,图7将基台1和装饰面板6的右侧上部的部分放大图示。另外,图8简要示出了在基台1安装了装饰面板6的状态下的右侧的纵向剖面结构。这里,以在附图中图示的室内单元100的右侧为例进行说明,但左侧也为相同的结构。但是,无需在室内单元100的左右双方设置以下说明的结构,只要至少在左右的一侧设置以下说明的结构即可。
如图7所示,在基台1的顶面侧的一部分形成有台阶部1a。具体而言,台阶部1a通过使基台1的角部1b的位于顶面侧的端部向外周方向突出并在宽度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台阶部1a具有:壁部1a-1,是向外周方向突出的部分;和顶面部1a-2,从壁部1a-1连续地在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构成主体20的顶面的一部分。如图8所示,壁部1a-1的高度成为装饰面板6的厚度左右。
另外,如图7所示,在装饰面板6形成有切口部6a。具体而言,切口部6a通过保留装饰面板6的角部6b,并将装饰面板6的顶面的背面侧的一部分以矩形状切口而形成。因此,形成了切口部6a的装饰面板6的顶面的背面侧通过切口部6a而形成空间,呈俯视L字形。切口部6a的形状与台阶部1a的顶面部1a-2的形状对应形成。
如图7和图8所示,若在基台1安装装饰面板6,则基台1的台阶部1a容纳于装饰面板6的切口部6a。即,基台1的台阶部1a的顶面部1a-2经由装饰面板6的切口部6a露出。因此,由基台1的台阶部1a的顶面部1a-2、和装饰面板6的位于顶面的部分构成主体20的顶面。另外,装饰面板6的角部6b覆盖基台1的角部1b。
另外,由于壁部1a-1的高度为装饰面板6的厚度左右,所以通过基台1的台阶部1a的顶面部1a-、和装饰面板6的位于顶面的部分,主体20的顶面变得平坦。并且,由于装饰面板6的角部6b覆盖基台1的角部1b,所以能够仅由装饰面板6构成主体20的侧面。因此,主体20的侧面由一个部件构成,装饰性提高。
另外,如图8所示,由于基台1的角部1b的角度(第1角度)与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角度(第2角度)不同,所以若在基台1安装了装饰面板6,则在基台1的角部1b的外周侧与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内周侧之间形成空间11。
这里,基台1的角部1b的角度是指基台1的角部1b的外周侧的角度,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角度是指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内周侧的角度。
另外,如图8所示,基台1的角部1b和装饰面板6的角部6b弯曲形成的情况较多,该情况下,分别换言之而称为基台1的角部1b的曲率和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曲率。
因此,对于装饰面板6的角部6b的角度(曲率),能够将与基台1的角部1b的角度(曲率)相同的值作为下限值,并将形成可容许的空间11的值作为上限值来变更装饰面板6的形状。换言之,在该范围内,装饰面板6能够自由地变更设计。
其中,如图9和图11所示,无需角部1b与角部6b的双方一同弯曲。
此外,在图7和图8中,对基台1的顶面进行了图示,但也可以将台阶部1a和切口部6a设置于基台1的下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基台1的顶面和下表面双方。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在主体20的左右侧面双方形成了台阶部1a和切口部6a的例子,但只要在至少一个侧面形成台阶部1a和切口部6a即可。并且,以使台阶部1a的高度为装饰面板6的厚度左右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无需严格一致。
图9是简要示出了在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安装的装饰面板6的变动之一的剖视图。图10是简要示出了在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安装的装饰面板6的另一个变动的剖视图。图11是简要示出了在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安装的装饰面板6的又一个变动的剖视图。基于图9~图11,对装饰面板6的变动进行说明。其中,图9~图11简要示出了在基台1安装了装饰面板6的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
如图9~图11所示,基台1的结构没有变化。
与其相对,如图9~图11所示,装饰面板6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图9中图示为装饰面板6-1,在图10中图示为装饰面板6-2,在图11中图示为装饰面板6-3,表示了装饰面板6的结构的变化。另外,将各自的角部设为角部6b-1、角部6b-2以及角部6b-3来进行图示。此外,装饰面板6的切口部6a没有变化。
例如,如图9所示,装饰面板6-1通过使平面连续来构成角部6b-1。即使成为这样的角部6b-1,也能够在基台1安装装饰面板6-1。
另外,如图10所示,装饰面板6-2由将曲率设为几乎相同的曲面构成角部6b-2。即使成为这样的角部6b-2,也能够在基台1安装装饰面板6-2。
并且,如图11所示,装饰面板6-3通过将剖视的状态的角度设为大致直角来构成角部6b-3。即使成为这样的角部6b-3,也能够在基台1安装装饰面板6-3。
如图9~图11所示,不变化基台1的结构,装饰面板6能够自由地变更设计。因此,在室内单元100中,能够从形状不同的多个装饰面板6中选择所希望的设计的装饰面板6来安装。即,根据室内单元100,能够任意地选择形状不同的多个装饰面板6,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系列设计。
此外,在形状不同的多个装饰面板6中,不仅包括形状的变化,还包括材质、颜色、图案、质感等设计的变化,能够任意地选择每一个变动的装饰面板6。另外,无需预先准备形状不同的多个装饰面板6,可以根据需要而每次设计变动不同的装饰面板6。
接下来,对装饰面板6向基台1的安装顺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2是简要示出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与装饰面板6的顶面部处的安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13是简要示出室内单元100的基台1与装饰面板6的下面部处的安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基于图12和图13,对装饰面板6向基台1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基台1的顶面部的一部分以朝向主体20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突起部1A。另外,如图12所示,在装饰面板6的顶面部的一部分按能够卡合突起部1A的方式以袋状形成有凹部6A。
如图13所示,在基台1的下面部的一部分以朝向基台1的背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卡合部1B。另外,如图13所示,在装饰面板6的下面部的一部分以能够与卡合部1B卡合的方式形成有爪部6B。
首先,通过使设置于基台1的突起部1A进入设置于装饰面板6的凹部6A,从而在顶面部将装饰面板6与基台1卡合。若在顶面部将装饰面板6与基台1卡合,则装饰面板6能够以卡合部分(突起部1A和凹部6A)为支点进行旋转。而且,在装饰面板6进行旋转动作的同时,在下面部装饰面板6的爪部6B与基台1的卡合部1B卡合。这样一来,装饰面板6被安装于基台1。最后,使用螺钉等紧固部件将装饰面板6与基台1固定。
此外,在图12和图13中,以使用突起部1A和凹部6A、卡合部1B和爪部6B来将装饰面板6安装于基台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特别限定装饰面板6向基台1的安装方法,也可以是其他的安装构造。
如以上那样,室内单元100具备:基台1,构成主体20的背面和顶面的一部分;和装饰面板6,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基台1的左右的至少一方,并构成主体20的顶面的一部分、下面的一部分以及侧面,基台1具有:角部1b,将基台1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台阶部1a,形成于基台的顶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个,装饰面板6具有:角部6b,将装饰面板6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切口部6a,形成于装饰面板6的顶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个,若将装饰面板6安装于基台1,则台阶部1a的顶面部1a-2经由切口部6a露出,并由顶面部1a-2和装饰面板6构成主体20的顶面,角部6b覆盖角部1b,由装饰面板6构成主体20的侧面,装饰面板6构成为能够将从形状不同的多个装饰面板6中选择的面板安装于基台1。
因此,根据室内单元100,由于主体20的侧面由一个装饰面板6构成,所以装饰性提高。并且,根据室内单元100,能够不改变基台1的结构就容易地应对装饰面板6的形状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系列设计。
对于室内单元100而言,角部6b将与角部1b的角度或曲率相同的值作为下限值,能够在角部1b的外周侧与角部6b的内周侧之间形成可容许的空间11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因此,能够预先准备各种各样的变动的装饰面板6,从而能够容易地将从其中任意选择的装饰面板6安装于基台1。
对于室内单元100而言,若将装饰面板6安装于基台1,则由于由顶面部1a-2和装饰面板6形成的主体20的顶面变得平坦,所以主体20的顶面的装饰性也提高。
由于空调机A具备室内单元100、和与室内单元100连接的室外单元50,所以具有室内单元100起到的全部效果。
在上述的说明中,以设置于居室的壁面的室内单元100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构造的室内单元(例如落地式的室内单元)。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台;1A…突起部;1B…卡合部;1a…台阶部;1a-1…壁部;1a-2…顶面部;1b…角部(第1角部);2…室内热交换器;3…室内送风风扇;4…过滤器单元;4a…过滤器;5…吹出口;6…装饰面板;6-1…装饰面板;6-2…装饰面板;6-3…装饰面板;6A…凹部;6B…爪部;6a…切口部;6b…角部(第2角部);6b-1…角部(第2角部);6b-2…角部(第2角部);6b-3…角部(第2角部);7…前面板;8…上下风向调整板;9…吸入口;10…排水盘;11…空间;15…风路;20…主体;50…室外单元;51…压缩机;52…四通切换阀;53…室外热交换器;54…膨胀阀;55…室外送风机;56…气体侧连通配管;57…液体侧连通配管;60…制冷剂回路;100…室内单元;A…空调机。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具备:
基台,构成主体的背面以及顶面的一部分;和
装饰面板,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基台的左右的至少一方,并构成所述主体的顶面的一部分、下面的一部分以及侧面,
所述基台具有:
第1角部,将所述基台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
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基台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
所述装饰面板具有:
第2角部,将所述装饰面板的顶面与侧面、以及下面与侧面连接;和
切口部,形成于所述装饰面板的顶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面,
若将所述装饰面板安装于所述基台,则所述台阶部的顶面部经由所述切口部露出,由所述顶面部和所述装饰面板构成所述主体的顶面,所述第2角部覆盖所述第1角部,由所述装饰面板构成所述主体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
所述台阶部具有:
壁部,通过使所述第1角部的端部向外周方向突出而成;和
所述顶面部,从所述壁部连续地在所述基台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若将所述装饰面板安装于所述基台,则通过所述顶面部和所述装饰面板使得所述主体的顶面变得平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
所述第2角部将与所述第1角部的角度或曲率相同的值作为下限值,能够在所述第1角部的外周侧与所述第2角部的内周侧之间形成可容许的空间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
所述装饰面板构成为能够从形状不同的多个面板中选择。
5.一种空调机,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
与所述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连接的室外单元。
CN201780085772.1A 2017-04-05 2017-04-05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Active CN110462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4245 WO2018185882A1 (ja) 2017-04-05 2017-04-05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04A true CN110462304A (zh) 2019-11-15
CN110462304B CN110462304B (zh) 2021-03-12

Family

ID=6371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772.1A Active CN110462304B (zh) 2017-04-05 2017-04-05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6072B2 (zh)
EP (1) EP3572740B1 (zh)
JP (1) JP6719658B2 (zh)
CN (1) CN110462304B (zh)
AU (1) AU2017408472B2 (zh)
WO (1) WO201818588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714A (zh) * 2001-09-25 2003-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209579C (zh) * 2001-06-19 2005-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1064353A (ja) * 2009-09-15 2011-03-3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2472524A (zh) * 2009-09-09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2878612A (zh) * 2011-07-13 2013-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EP2604943A2 (en) * 2011-12-16 2013-06-1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all-hanging air conditioner
CN205909397U (zh) * 2016-08-23 2017-01-2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4175Y2 (zh) * 1976-08-05 1980-12-15
JPS5843333A (ja) * 1981-09-09 198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据付け装置
JPS6189424A (ja) * 1985-10-18 1986-05-07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の構造
JPH0755184A (ja) * 1993-08-06 1995-03-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3837778B2 (ja) 1995-07-28 2006-10-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H11159801A (ja) * 1997-11-28 1999-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装置
JP3006590B2 (ja) * 1998-06-08 2000-02-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0074477A (ja) * 1998-09-01 2000-03-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EP1568944A4 (en) * 2002-12-02 2012-10-10 Daikin Ind Ltd INDOOR UNIT OF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651275B1 (ko) * 2004-04-29 2006-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성능 열교환기
JP4351973B2 (ja) * 2004-09-02 2009-10-2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パネル構造体
JP5289076B2 (ja) * 2009-01-26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4698747B2 (ja) * 2009-08-19 2011-06-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壁掛け形空気調和機
JP5084813B2 (ja) * 2009-11-18 2012-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110095B2 (ja) * 2010-01-21 2012-12-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
CN102313346B (zh) * 2010-06-29 2015-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5678952B2 (ja) * 2012-12-28 2015-03-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272121B2 (ja) * 2014-04-21 2018-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GB2546202B (en) * 2014-11-04 2020-07-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070805B1 (ja) * 2015-10-27 2017-02-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168123B2 (ja) * 2015-10-30 2017-07-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2393890B1 (ko) * 2016-07-22 2022-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477412B1 (ko) * 2016-07-22 2022-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외선 살균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579C (zh) * 2001-06-19 2005-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410714A (zh) * 2001-09-25 2003-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02472524A (zh) * 2009-09-09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JP2011064353A (ja) * 2009-09-15 2011-03-3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2878612A (zh) * 2011-07-13 2013-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EP2604943A2 (en) * 2011-12-16 2013-06-1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all-hanging air conditioner
CN205909397U (zh) * 2016-08-23 2017-01-2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04B (zh) 2021-03-12
JP6719658B2 (ja) 2020-07-08
US10976072B2 (en) 2021-04-13
WO2018185882A1 (ja) 2018-10-11
JPWO2018185882A1 (ja) 2019-11-07
AU2017408472A1 (en) 2019-08-15
EP3572740A4 (en) 2020-03-25
EP3572740A1 (en) 2019-11-27
AU2017408472B2 (en) 2020-04-30
US20200018517A1 (en) 2020-01-16
EP3572740B1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5187B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EP1953464B1 (en) Closing valv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O2017104085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KR102466274B1 (ko) 공기조화기
JP5123018B2 (ja) 空調装置
KR20210062846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0462304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和空调机
JP2000039185A (ja) 空気調和機
JP63817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421372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0511940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4632919B2 (ja) 室外機用排気フード
KR20060057218A (ko) 멀티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23176438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CN216204235U (zh) 天花板悬吊型空调装置室内机
CN217057890U (zh) 空调
WO2023176518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CN112119265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以及空调装置
JP3886910B2 (ja) 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0360855C (zh) 空调器正面面板设置结构
KR100600062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JPWO2021033263A1 (ja) 吹出グリ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WO2007063738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060069701A (ko) 댐퍼 시스템이 적용된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장치
JPH08254327A (ja) 空調機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