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303A - 摆叶及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摆叶及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303A
CN110462303A CN201780088401.9A CN201780088401A CN110462303A CN 110462303 A CN110462303 A CN 110462303A CN 201780088401 A CN201780088401 A CN 201780088401A CN 110462303 A CN110462303 A CN 110462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liding part
face
air suppl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4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崎友亮
小滨卓
石川朋弘
渡边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以简单构成从送风装置往彼此不同方向使空气吹出。摆叶(10),包括:框部(11),形成有开口部(11a);以及第一滑动部(12),能往前后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滑动部(12)具有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突出面(12c),形成为第一突出面(12b)与第二突出面(12c)的距离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小。

Description

摆叶及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摆叶(louver)及包括所述摆叶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清净器等送风装置,为了使设置了送风装置的房间内的空气高效率循环,包括规定吹出空气的方向的摆叶(风向板)。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清净器,在吹出口包括将吹出空气分成多个吹出空气的摆叶。摆叶具有分隔叶片、第一风向调整叶片、第二风向调整叶片。分隔叶片将吹出口分隔成第一吹出空气通过的区域与第二吹出空气通过的区域。第一风向调整叶片使第一吹出空气朝向第一方向,第二风向调整叶片使第一吹出空气朝向第二方向。第一风向调整叶片及第二风向调整叶片与分隔叶片交叉,且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自如地被分隔叶片支撑。通过上述构成,能往多个方向吹出空气。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68829号公报(2009年4月2日公开)”。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摆叶,虽能往多个方向吹出空气,但因此摆叶的构成变成复杂。
本发明一形态的目的在于实现能以简单构成从送风装置往彼此不同方向使空气吹出的摆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形态的摆叶,包括在送风装置的通风路的吹出口,控制来自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其包括:框部,形成有开口部;以及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框部的内部,能往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部具有在所述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形成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通风路而变小。
根据本发明一形态,达到能以简单构成从送风装置往彼此不同方向使空气吹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将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剖面图。
图3是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所包括的摆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5是从前方观看上述摆叶的图。
图6是图5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7是图5的B-B线向视剖面图。
图8是用以说明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第一送风模式的图。
图9是用以说明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第二送风模式的图。
图10是用以说明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第三送风模式的图。
图11是用以说明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停止模式的图,(a)是将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剖面图,(b)是从上方观看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图。
图12的(a)及(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摆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3的(a)及(b)是表示作为上述摆叶的变形例的摆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4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加湿空气清净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剖面图。
图1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加湿空气清净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加湿空气清净器所包括的加湿滤网单元的构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摆叶10及作为送风装置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A。
图1是表示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将加湿空气清净器1A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剖面图。此外,之后,以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前方向为+X方向、后方向为-X方向、左方向为+Y方向、右方向为-Y方向、上方向为+Z方向、下方向为-Z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加湿空气清净器1A包括壳体2、HEPA滤网(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滤网)3、加湿滤网单元4、风扇5、档板(damper)7、摆叶10、驱动部20。
壳体2收纳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各部。壳体2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剖面积随着朝向上方向变小。在壳体2背面设置有用以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a。
HEPA滤网3是用以捕获收集、除去从吸入口2a吸入到壳体2的内部的空气所含的细微尘埃的集尘滤网。HEPA滤网3可使用习知的HEPA滤网,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加湿滤网单元4是用以对通过HEPA滤网3的空气供应水分的滤网。加湿滤网单元4可使用习知的加湿滤网单元,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风扇5是用以从吸入口2a吸入空气,并使吸入的空气往外部吹出的风扇。风扇5可使用习知的风扇,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壳体2内部从风扇5朝向上方形成有通风路P。更详细而言,通风路P是以随着从风扇5朝向上方往后方(-X轴方向)的方式倾斜而形成。
另外,壳体2包括第一吹出口(吹出口)2b与第二吹出口2c的二个吹出口。
第一吹出口2b是吹出从壳体2的上部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的吹出口。第二吹出口2c是吹出从壳体2的前方的侧面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的吹出口。
档板7安装在第二吹出口2c的壳体2侧的开口部的上部,通过未图示的步进马达以安装位置为轴而旋转。在档板7位于堵塞第二吹出口2c的壳体2侧的开口部的位置的情况,从第二吹出口不会吹出空气。另外,在档板7未位于堵塞第二吹出口2c的壳体2侧的开口部的位置的情况(例如,图2所示的状态),从第二吹出口2c吹出空气。如此,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通过使档板7移动,除了后述第一~第三送风模式的送风外,能往前方吹出空气。
摆叶10是配置在空气从加湿空气清净器1A吹出的位置,用以调整从加湿空气清净器1A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风向板。以下,针对于摆叶10的详细构造,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图3是摆叶10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向视剖面图。图5是从前方观看摆叶10的图。此外,图5中,除了摆叶10外也一并图标驱动部20。
如图3~图5所示,摆叶10包括框部11、第一滑动部(第一移动部)12、第二滑动部(第二移动部)13。
框部11是构成摆叶10的外侧部的壳体,在内部支撑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摆叶10,如图1所示,通过框部11连接于壳体2的上部而固定在壳体2。框部11,如图4所示,设置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部11a。开口部11a形成为前后方向的间隔随着朝向上方变大。也就是,开口部11a中前方部分随着朝向上方往前方向的方式倾斜,开口部11a中后方部分随着朝向上方往后方向的方式倾斜。
第一滑动部12是用以调整从加湿空气清净器1A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构件。第一滑动部12,如图4所示,包括上部12a、第一突出面(第一面)12b、第二突出面(第二面)12c,配置在开口部11a的内部。第一滑动部12,内部为中空,而被轻量化。第一滑动部12,通过后述的驱动部20在开口部11a的内部中可往前后方向(X轴方向)水平移动。
上部12a,大部分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平板。图6是图5的A-A线向视剖面图。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上部12a的右侧的端部的下表面,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与后述的第六齿轮33卡合的卡合部12d。同样地,在上部12a的左侧端部的下表面,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与后述的第二齿轮23卡合的卡合部12e。
第一突出面12b是在后述的第一送风模式及第三送风模式中,用以使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往斜后方吹出的面。第一突出面12b,上端与上部12a的后端连接,随着朝向下方(-Z轴方向)往前方(+X轴方向)的方式倾斜而形成。
第二突出面12c是在后述的第二送风模式及第三送风模式中,用以使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往斜前方吹出的面。第二突出面12c,上端与上部12a的前端连接,在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中,随着朝向下方(-Z轴方向)往后方(-X轴方向)的方式倾斜而形成。另外,第二突出面12c是成为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往第一滑动部12的内侧凹陷的曲线。第二突出面12c的下端与第一突出面12b的下端连接。
如上述,第一滑动部12,通过上部12a、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突出面12c,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状。
另外,第一突出面12b,如图5所示,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向(-Z轴方向)逐渐变短(换句话说,从正面观看的俯视时为倒梯形状)。虽未图示,第二突出面12c也同样地,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向(-Z轴方向)逐渐变短(换句话说,从正面观看的俯视时为倒梯形状)。
第二滑动部13是配置在较第一滑动部12上方的构件。第二滑动部13,如图3~图5所示,大部分由大致矩形状的平板13a构成。第二滑动部1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第一滑动部的上部12a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大致相同大小。第二滑动部13,与第一滑动部12独立地,通过后述的驱动部20在开口部11a的内部中可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
图7是图5的B-B线向视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第二滑动部13的左端,形成有设置在平板13a下方,与后述的第四齿轮25卡合的卡合部13b、及将平板13a与卡合部13b连接的连接部13c。另外,同样地,在第二滑动部13的右端,形成有设置在平板13a下方,与后述的第八齿轮35卡合的卡合部13d、及将平板13a与卡合部13d连接的连接部13e。
平板13a的上表面位于与框部11的上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也就是,平板13a的上表面与框部11的上表面为同一面。藉此,可使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设计性提升。
驱动部20是使摆叶10的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的水平移动通过以齿轮齿条(rackand pinion)机构进行。
驱动部20,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马达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二马达31、第五齿轮32、第六齿轮33、第七齿轮34、第八齿轮35、第一轴37、及第二轴38。
第一马达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五齿轮32、第六齿轮33、及第一轴37具有使第一滑动部12水平移动的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的功能。另外,第二马达31、第七齿轮34、第八齿轮35、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及第二轴38具有使第二滑动部13水平移动的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的功能。
第一马达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及第四齿轮25收纳在马达箱41的内部。然而,第二齿轮23及第四齿轮25的上端部在马达箱41的外部露出。另外,第二马达31、第五齿轮32、第六齿轮33、第七齿轮34、及第八齿轮35收纳在马达箱42的内部。然而,第六齿轮33及第八齿轮35的上端部在马达箱42的外部露出。
马达箱41及马达箱42,配置在摆叶10的框部11的左右方向的侧部的内侧且摆叶10的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的左右方向的侧部的下方。另外,马达箱41及马达箱42设置在通风路P的外侧。此处,如上述,第一滑动部12的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突出面12c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向(-Z轴方向)逐渐变短。藉此,可将马达箱41配置在框部11的左侧(+Y轴方向侧)的侧部与第一滑动部12之间,且可将马达箱42配置在框部11的右侧(-Y轴方向侧)的侧部与第一滑动部12之间。其结果,能使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此外,在马达箱41及马达箱42形成有第一轴37及第二轴38插入的孔。
第一马达21是用以使第一滑动部12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马达。第一马达21,如图5所示,与第一齿轮22连接。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3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3与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2的左侧(+Y轴方向侧)的下侧的卡合部12d卡合。另外,第一齿轮22与收纳在马达箱42的第五齿轮32通过第一轴37连结。第五齿轮32与第六齿轮33连接,所述第六齿轮33与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2的右侧(-Y轴方向侧)的下侧的卡合部12d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第一马达21驱动,首先,第一齿轮22旋转。接着,通过第一齿轮22的旋转,第二齿轮23旋转。当第二齿轮23旋转,则对与第二齿轮23卡合的第一滑动部12的卡合部12d施加力。另外,通过第二齿轮23旋转,第五齿轮32经由第一轴37而旋转。接着,通过第五齿轮32的旋转,第六齿轮33旋转。当第六齿轮33旋转,则对与第六齿轮33卡合的第一滑动部12的卡合部12e施加力。接着,通过分别施加于卡合部12d及卡合部12e的力,第一滑动部12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滑动部1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对第一滑动部12施加力。其结果,即使在第一滑动部12在左右方向形成较长的情形,也能使第一滑动部12顺畅地水平移动。
第二马达31是用以使第二滑动部13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马达。第二马达31,如图5所示,与第七齿轮34连接。第七齿轮34与第八齿轮35连接,所述第八齿轮35与第二滑动部13的卡合部13d卡合。另外,第七齿轮34与收纳在马达箱41的第三齿轮24通过第二轴38连结。第三齿轮24与第四齿轮25连接,所述第四齿轮25与第二滑动部13的卡合部13b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第二马达31驱动,首先,第七齿轮34旋转。接着,通过第七齿轮34的旋转,第八齿轮35旋转。当第八齿轮35旋转,则对与第八齿轮35卡合的第二滑动部13的卡合部13d施加力。另外,通过第七齿轮34旋转,第三齿轮24经由第二轴38而旋转。接着,通过第三齿轮24的旋转,第四齿轮25旋转。当第四齿轮25旋转,则对与第四齿轮25卡合的第二滑动部13的卡合部13b施加力。接着,通过分别施加于卡合部13b及卡合部13d的力,第二滑动部13往前后方向水平移动。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滑动部1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对第二滑动部13施加力。其结果,即使在第二滑动部13在左右方向形成较长的情形,也能使第二滑动部13顺畅地水平移动。
接着,说明加湿空气清净机1A的送风模式。加湿空气清净机1A能在以下所示的第一送风模式、第二送风模式、及第三送风模式的三个送风模式动作。
第一送风模式: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后方吹出空气。
第二送风模式: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前方吹出空气。
第三送风模式: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前方及斜后方吹出空气。
以下,分别详细说明送风模式。
(第一送风模式)
针对第一送风模式,一边参照图8一边说明。图8是用以说明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第一送风模式的图。
如图8所示,在第一送风模式,以第一滑动部12的前端及第二滑动部13的前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的方式,驱动部20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移动。藉此,通过第一滑动部12的第一突出面12b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形成将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朝向斜后方吹出的风路。也就是,在第一送风模式,加湿空气清净器1A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后方吹出空气。
第一突出面12b形成为与壳体2之中形成第一吹出口2b的前方的部分(图8所示的区域D1)成为大致同一面。藉此,能使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斜后方吹出。
另外,第一滑动部12位于上述的位置时,第一突出面12b的下端部与框部11抵接。也就是,第一突出面12b的下端部与框部11之间未形成间隙。藉此,可抑制乱流产生。其结果,可防止杂音产生。
(第二送风模式)
针对第二送风模式,一边参照图9一边说明。图9是用以说明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第二送风模式的图。
如图9所示,在第二送风模式,以第一滑动部12的后端及第二滑动部13的后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的方式,驱动部20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移动。藉此,通过第一滑动部12的第二突出面12c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形成将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朝向斜前方吹出的风路。也就是,在第二送风模式,加湿空气清净器1A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前方吹出空气。
如上述,第二突出面12c是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成为往第一滑动部12的内侧凹陷的曲线。也就是,第二突出面12c是成为往第一滑动部12的内侧凹陷的曲面。藉此,能使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斜前方吹出。另外,能使第一滑动部12的第二突出面12c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加湿空气清净器1A能吹出更多空气。
(第三送风模式)
针对第三送风模式,一边参照图10一边说明。图10是用以说明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第三送风模式的图。
如图10所示,在第三送风模式,以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位于开口部11a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方式,驱动部20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移动。藉此,通过第一滑动部12的第一突出面12b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形成将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朝向斜后方吹出的风路,且通过第一滑动部12的第二突出面12c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形成将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朝向斜前方吹出的风路。也就是,在第二送风模式,加湿空气清净器1A从第一吹出口2b朝向斜前方及斜后方吹出空气。
如上述,第一突出面12b与第二突出面12c在下端彼此连接,连接处为朝向下方向(-Z方向)突出的形状。藉此,通过通风路P而来的空气到达上述连接处时,上述连接处不会成为阻力。藉此,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不使空气速度降低而吹出空气。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摆叶10,是包括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通风路P的第一吹出口2b,控制来自第一吹出口2b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摆叶。摆叶10,包括:框部11,形成有开口部11a;以及第一滑动部12,设置在框部11的内部,能往一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第一滑动部12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突出面12c;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突出面12c形成为第一突出面12b与第二突出面12c的距离随着朝向通风路P而变小。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第一滑动部12移动,可从第一吹出口2b往斜后方或斜前方吹出空气,且从第一吹出口2b往斜前方及斜后方吹出空气。也就是,能以简单构成从加湿空气清净器1A往彼此不同方向吹出空气。
(停止模式)
接着,针对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运转未停止的状态(之后也称为停止模式)一边参照图11一边说明。图11是用以说明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停止模式,(a)是将加湿空气清净器1A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剖面图,(b)是从上方观看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图。
如图11的(a)及(b)所示,在停止模式,以第一滑动部12的后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且第二滑动部13的前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的方式,驱动部20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移动。藉此,在停止模式,通过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可覆盖(堵塞)框部11的开口部11a。其结果,在停止模式中,可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壳体2的内部及摆叶10的内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移动,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往水平方向移动的机构,则何种机构皆可。例如,本发明一形态的送风装置,也可是通过曲柄(crank)机构使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水平移动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送风装置,虽说明加湿空气清净器1A,但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并不限于此。例如,送风装置可为风扇加热器(加热房间空气的设备)、离子产生机(调整房间的离子均衡的设备)、空气清净器(进行房间的空气清净的设备)、除湿器(降低房间的空气湿度的设备)、加湿器(增加房间的空气湿度的设备)等送风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面12b虽为大致平面形状,但本发明的摆叶并不限于此。也就是,第一突出面12b,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也可为往第一滑动部12的内侧凹陷的曲线。根据上述构成,在第一送风模式及第二送风模式中,可从加湿空气清净器1A往更后方吹出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突出面12b的下端与第二突出面12c的下端连接,第一滑动部12为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是大致三角形状的形态,但本发明的摆叶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一形态的摆叶中,第一滑动部也可为第一突出面12b的下端与第二突出面12c的下端通过例如平板等连接的构成(也就是,与左右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剖面是倒梯形状的构成)。
[实施方式二]
针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若根据图12说明,则如下所述。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于上述实施方式已说明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一的摆叶10,在停止模式中,通过第一滑动部12及第二滑动部13而覆盖框部11的开口部11a。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摆叶10A包括盖部50以替代第二滑动部13。
图12的(a)及(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摆叶10A的构成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摆叶10A包括盖部50。
盖部50包括平板51、及使平板51以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为中心而转动的转动部52。
如图12的(a)所示,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停止状态的情形,通过未图示的支撑机构将平板51支撑成与水平方向平行。再者,使第一滑动部12的前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的位置。藉此,在停止模式中,可通过第一滑动部12及平板51而覆盖(堵塞)框部11的开口部11a。其结果,在停止模式中,可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壳体2的内部及摆叶10的内部。
另一方面,如图12的(b)所示,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第一~第三送风模式的任一送风模式的情形,转动部52使平板51朝向通风路P侧转动,以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平行。藉此,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送风模式的情形中,平板51不会成为送风的阻力。
<变形例>
接着,针对实施方式二的摆叶10A的变形例一边参照图13一边说明。图13的(a)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二的摆叶10A的变形例的摆叶10B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3的(b)是表示作为摆叶10A的变形例的摆叶10C的构成的剖面图。
如图13的(a)所示,在摆叶10B,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送风模式的情形,转动部52使平板51往重叠于框部11的后面的位置转动。另一方面,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停止模式的情形,通过未图示的支撑机构将平板51支撑成与水平方向平行。其结果,在停止模式,可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壳体2的内部及摆叶10的内部。
如图13的(b)所示,摆叶10C包括盖部60。
盖部60包括平板61、及使平板61以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为中心而转动的转动部62。
摆叶10C,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停止状态的情形,通过未图示的支撑机构将平板61支撑成与水平方向平行。再者,使第一滑动部12的后端抵接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后方部分的位置。藉此,在停止模式中,通过第一滑动部12及平板61,可覆盖(堵塞)框部11的开口部11a。其结果,在停止模式中,可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壳体2的内部及摆叶的10内部。
另一方面,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停止模式的情形,转动部62使平板61朝向通风路P侧转动,以与框部11的开口部11a的前方部分平行。藉此,在加湿空气清净器1A为送风模式时,平板61不会成为送风的阻力。
[实施方式三]
针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若根据图14说明,则如下所述。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于上述实施方式已说明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4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B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B的剖面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B,除了实施方式一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构成外,包括离子产生器6。另外,加湿空气清净器1B包括档板7A替代实施方式一的档板7。
离子产生器6在流过通风路P的空气中释放集合了水分子的离子即正离子H+(H2O)m(m为任意的自然数)及负离子O2-(H2O)n(n为任意的自然数)。离子产生器6包括在通风路P露出的放电电极6a及感应电极6b,通过施加高电压至放电电极及感应电极而产生电晕放电,产生上述离子。已知上述离子具有除菌效果、脱臭效果、病毒的作用抑制效果、及静电抑制效果。此外,离子产生器6并不限于在空气中产生上述离子。本发明一形态的离子产生器6也可以释放上述离子以外的正负离子或者负离子。
在档板7A的前端设置有刷7a。刷7a在通过上述步进马达而旋转档板7A时,与离子产生器6的放电电极6a及感应电极6b接触,清扫附着在放电电极6a及感应电极6b的污染(例如硅等)。藉此,离子产生器6可恒正常放电。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档板7A虽为安装在第二吹出口2c的壳体2侧的开口部的上部的形态,但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并不限于此。例如,档板7A也可为安装在摆叶10的下端部的形态。
[实施方式四]
针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若根据图15说明,则如下所述。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对具有与于上述实施方式已说明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以省略其说明。
图1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C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切断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C的剖面图。如图15所示,加湿空气清净器1C包括加湿滤网单元4A替代实施方式一的加湿空气清净器1A的加湿滤网单元4。
图16表示加湿滤网单元4A的构成,是在与X轴方向垂直的剖面切断的剖面图。如图16所示,加湿滤网单元4A包括保持框4a、轨道4b、及加湿滤网(滤网构件)4c。
保持框4a呈中空的圆盘形,在内部收纳保持轨道4b与加湿滤网4c。
轨道4b以树脂构成,收纳在保持框4a的内部。轨道4b,在加湿滤网单元4与通过了HEPA滤网3的空气朝向的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剖面,成为漩涡形状(螺旋形状)。
加湿滤网4c是将嫘萦(Rayon)等具有吸水性且可通气的材料制的片材折叠成波纹状而形成为平板状,收纳在保持框4a内部。
加湿滤网单元4A的下部浸入在未图示的水槽内,通过未图示的旋转机构而被旋转。
此处,在习知的加湿滤网单元,由于在加湿滤网的中央附近的风量为大,因此中央附近的加湿滤网的水分相较于其他部分容易蒸发,会有无法对中央附近的加湿滤网充分供应水的问题。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加湿滤网单元4A包括漩涡形状的轨道4b。藉此,若通过上述旋转机构旋转加湿滤网单元4A,则储藏在上述水槽的水沿着漩涡形状的轨道4b被搬运到加湿滤网单元4A的中央部。其结果,可对中央附近的加湿滤网4c充分供应水。因此,加湿空气清净器1C,相较于习知加湿空气清净器,可吹出包含较多水分的空气。
[总结]
本发明形态一的摆叶(10,10A~10C),包括在送风装置(加湿空气清净器1A~1C)的通风路(P)的吹出口(第一吹出口2b),控制来自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其包括:框部(11),形成有开口部(11a);以及第一移动部(第一滑动部12),设置在所述框部的内部,能往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部具有在所述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面(第一突出面12b)及第二面(第二突出面12c);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形成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通风路而变小。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移动部移动至第一面抵接于框部的一方的侧时,在第二面与框部之间形成第一风路。另外,第一移动部移动至第二面抵接于框部的另一方的侧时,在第一面与框部之间形成与第一风路不同的第二风路。再者,第一移动部往框部的中央部移动时,形成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也就是,通过使第一移动部移动,可只从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的一者吹出空气,且可从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的两者吹出空气。也就是,能以简单构成从送风装置往彼此不同方向吹出空气。
本发明形态二的摆叶,在上述形态一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是所述通风路侧的端部为彼此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移动部成为朝向通风路侧突出的形状。藉此,通过通风路而来的空气到达连接处时,连接处不会成为阻力。藉此,送风装置可不使空气速度降低而吹出空气。
本发明形态三的摆叶,也可以在上述形态一或二中,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者是成为往所述第一移动部的内侧凹陷的曲面。
根据上述构成,能使通过通风路而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斜前方吹出。另外,能使第一面或第二面与框部的开口部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送风装置能吹出更多空气。
本发明形态四的送风装置,包括形态一至三任一者的摆叶。
本发明形态五的送风装置,在上述形态四中,所述摆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部独立且能往所述一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部(第二滑动部13);在所述送风装置的停止状态中,所述第一移动部及所述第二移动部覆盖所述吹出口。
根据上述构成,在停止模式中,可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送风装置的内部及摆叶的内部。
本发明形态六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形态五中,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马达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五齿轮32、第六齿轮33、第一轴37),使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以及第二驱动部(第二马达31、第七齿轮34、第八齿轮35、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二轴38),使所述第二移动部移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包括使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分别驱动的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因此可对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施加充分大的力。
本发明形态七的送风装置,在上述形态六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驱动部,在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与所述一方向垂直的面的两端部,对所述第一移动部施加力。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第一移动部在与一方向垂直的面形成较长的情形中,也能使第一移动部顺畅地水平移动。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请求项所示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不同实施方式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再者,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可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的说明
1A,1B,1C 加湿空气清净器(送风装置)
2b 第一吹出口(吹出口)
P 通风路
10,10A,10B,10C 摆叶
11 框部
11a 开口部
12 第一滑动部(第一移动部)
12b 第一突出面(第一面)
12c 第二突出面(第二面)
13 第二滑动部(第二移动部)
21 第一马达(第一驱动部)
22 第一齿轮(第一驱动部)
23 第二齿轮(第一驱动部)
24 第三齿轮(第二驱动部)
25 第四齿轮(第二驱动部)
31 第二马达(第二驱动部)
32 第五齿轮(第一驱动部)
33 第六齿轮(第一驱动部)
34 第七齿轮(第二驱动部)
35 第八齿轮(第二驱动部)
37 第一轴(第一驱动部)
38 第二轴(第二驱动部)

Claims (7)

1.一种摆叶,包括在送风装置的通风路的吹出口,控制来自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部,形成有开口部;以及
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框部的内部,能往一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部具有在所述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形成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通风路而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是所述通风路侧的端部为彼此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者是成为往所述第一移动部的内侧凹陷的曲面。
4.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摆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部独立且能往所述一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部;
在所述送风装置的停止状态中,所述第一移动部及所述第二移动部覆盖所述吹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部,使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以及
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移动部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在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与所述一方向垂直的面的两端部,对所述第一移动部施加力。
CN201780088401.9A 2017-04-05 2017-08-21 摆叶及送风装置 Pending CN1104623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5359 2017-04-05
JP2017075359 2017-04-05
PCT/JP2017/029785 WO2018185952A1 (ja) 2017-04-05 2017-08-21 ルーバーおよび送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03A true CN110462303A (zh) 2019-11-15

Family

ID=6371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401.9A Pending CN110462303A (zh) 2017-04-05 2017-08-21 摆叶及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38622B2 (zh)
CN (1) CN110462303A (zh)
TW (1) TWI664378B (zh)
WO (1) WO2018185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00503B1 (ko) * 2018-12-28 2021-09-0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유로제어부재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청정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332U (zh) * 1986-06-25 1988-01-14
JP2000111131A (ja) * 1998-10-08 2000-04-18 Daikin Ind Ltd 送風装置の空気吹出口構造
CN105531549A (zh) * 2014-03-18 2016-04-27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205425357U (zh) * 2013-10-10 2016-08-03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06062380A (zh) * 2014-02-21 2016-10-26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3323U (ja) * 1984-02-16 1985-09-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332U (zh) * 1986-06-25 1988-01-14
JP2000111131A (ja) * 1998-10-08 2000-04-18 Daikin Ind Ltd 送風装置の空気吹出口構造
CN205425357U (zh) * 2013-10-10 2016-08-03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06062380A (zh) * 2014-02-21 2016-10-26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装置
CN105531549A (zh) * 2014-03-18 2016-04-27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7392A (zh) 2018-10-16
JP6938622B2 (ja) 2021-09-22
TWI664378B (zh) 2019-07-01
WO2018185952A1 (ja) 2018-10-11
JPWO2018185952A1 (ja)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6549B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清浄機の使用方法
JP6208130B2 (ja) 空気濾過および空気浄化装置
JP2013535333A (ja) 壁掛け式の空気清浄機
WO2013047133A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清浄機の使用方法
JP2011237063A (ja) 空調機
JP453341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462303A (zh) 摆叶及送风装置
JP3573003B2 (ja) セパレート型空気調和機
JP7442041B2 (ja) 空気清浄装置
WO2015049915A1 (ja) 空気調和機
JP471284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020710A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JP2000233109A (ja) 空気清浄機
JP5532711B2 (ja)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JP2733092B2 (ja) 空気清浄装置
JP2001104824A (ja) 空気清浄装置
KR20110001356A (ko) 가습형 공기 청정기
JP2021055898A (ja) 加湿装置
JP7442042B2 (ja) 加湿空気清浄装置
JP7442040B2 (ja) 空気清浄装置
KR102198278B1 (ko) 공기 청정기
WO2013047132A2 (ja) 空気清浄機
JP2023008363A (ja) 加湿装置
CN100572950C (zh) 空气净化器
JP2022037293A (ja) 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