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5357U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5357U
CN205425357U CN201490000951.2U CN201490000951U CN205425357U CN 205425357 U CN205425357 U CN 205425357U CN 201490000951 U CN201490000951 U CN 201490000951U CN 205425357 U CN205425357 U CN 205425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rrangement
mentioned
blow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09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垣内广士
山本佳史
武内信治
上栫秀夫
中村亘志
松井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5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53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01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02Mounting in cav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6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djusting flow cross-section, otherwise than by using adjustable stat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2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送风装置(101)具备:送风装置主体(1),其具有吹出口(3),上述吹出口(3)具有相互相对的2个边(6a、6b);以及调整板(4a、4b),其分别从2个边(6a、6b)往送风下游侧延伸。调整板(4a、4b)以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相互的间隙变窄的方式倾斜地配置。调整板(4a、4b)的宽度是与同吹出口(3)相接的部分的宽度相比,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变窄。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特开2011-7520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基于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的一例。
在图29中示出基于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的另一例。在图29中,为了易于了解内部的结构而将箱体的一部分切除。
送风装置901具备送风装置主体1。送风装置主体1具有进气口2和吹出口3。在送风装置主体1的内部配置有多翼风扇7。从进气口2取入的空气被从吹出口3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7520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将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物质(以下称为“净化物质”。)向空气中供应的装置一般为了使净化物质乘着空气送出而具备送风装置。要求上述装置能够将净化物质送到整个室内。一般地这些空气调节机设置于室内的一方墙边,通过送风装置的作用朝向房间的中央部释放包含净化物质的风。这样进行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操作。
但是,来自1个吹出口的风集中于吹出方向,因此限定了净化物质的释放方向。如图30所示,特别是在作为吹出口3的开口区域中也存在中心附近的风速高而周缘部的风速低的倾向。结果是,高风速的风在吹出口3的中心线的延长线被集中地送出,存在受到该部分的风的人感到不快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简单的结构以风向不集中的方式送风的送风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具备:送风装置主体,其具有吹出口,上述吹出口具有相互相对的2个边;以及调整板,其分别从上述2个边朝向送风下游侧延伸,上述调整板以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相互的间隙变窄的方式倾斜地配置,上述调整板的宽度是与同上述吹出口相接的部分的宽度相比,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变窄。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够以风向不集中的方式送风的送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第1立体图。
图2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第2立体图。
图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从吹出口侧观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时的图。
图5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吹出口吹出的风的说明图。
图7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调整板附近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调整板转动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9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调整板滑动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10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变形例的吹出口附近的侧视图。
图11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变形例的吹出口附近的主视图。
图12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变形例的吹出口附近的俯视图。
图1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14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无偏移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图15是从吸入口侧观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时的图。
图16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17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无偏移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图18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19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20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送风装置的说明图。
图21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送风装置的第1说明图。
图22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送风装置的第2说明图。
图2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的说明图。
图24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5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6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的送风装置的透视图。
图27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送风装置集合体的第1说明图。
图28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送风装置集合体的第2说明图。
图29是基于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0是基于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的从吹出口吹出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5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101。在图1中表示整个送风装置101。在图2中表示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看送风装置101时的情况。送风装置101具备:送风装置主体1,其具有吹出口3,上述吹出口3具有相互相对的2个边6a、6b;以及调整板4a、4b,其分别从2个边6a、6b朝向送风下游侧延伸。调整板4a、4b以随着往送风下游侧相互的间隙变窄的方式倾斜地配置。调整板4a、4b的宽度是与同吹出口3相接的部分的宽度相比,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变窄。
在图3中表示从与吹出口3相差90°的方向观看送风装置101时的情况。在图4中表示从吹出口3的正面侧观看送风装置101时的情况。在图5中表示送风装置101的俯视图。
调整板4a、4b为半圆形。送风装置主体1具有进气口2。送风装置主体1具备风路部11。风路部11是送风装置主体1的一部分。在风路部11的前端设有吹出口3。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板4a、4b分别从吹出口3的相互相对的2个边6a、6b延伸,调整板4a、4b以随着往送风下游侧相互的间隙变窄的方式倾斜地配置,且调整板4a、4b的宽度是与同吹出口3相接的部分的宽度相比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变窄,因此从吹出口3吹出的风如图6所示受调整板4a、4b的影响而在大范围内扩展后被释放。关于风速,也是虽然在中心线上没有变强但是整体上成为大致均等的风速,是优选的。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够以风向不集中的方式进行送风的送风装置。
调整板4a、4b的形状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优选具有从半圆形、半椭圆形、梯形以及半多边形中选择的任一种形状。如果调整板4a、4b设为具有上述形状的构成,则能够使被释放的风朝向大范围且在各方位上成为大致均等的风速。在图7中表示调整板4a、4b是半多边形的情况下的一例。此外,半圆形的情况不仅包括准确的半圆形还包括与半圆形类似的形状。半椭圆形和半多边形也分别是同样的。半多边形不仅包括将正多边形切为一半的形状,也包括将正多边形以外的多边形切为一半的形状。
特别是优选调整板4a、4b是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
优选调整板4a、4b构成为通过相对于送风装置主体1转动或者滑动而能够变更空气通路的最窄部位处的间隙的大小。在图8中表示调整板4a、4b相对于送风装置主体1转动的情况下的一例。在图9中表示调整板4a、4b相对于送风装置主体1滑动的情况下的一例。在任一种情况下均能够通过操作调整板而变更空气通路的最窄部位处的间隙的大小。如果是上述构成,则能够自如地调整被送出的风的状态。
此外,到此为止例示了2个调整板两者对称地倾斜的构成,但调整板的配置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2个调整板按不同的角度分别倾斜的构成。而且,还考虑仅2个调整板中的一方倾斜且另一方不倾斜而笔直地延伸的构成。在图10~图12中表示一例。图10~图12均仅表示吹出口附近,但图10是侧视图,图11是主视图,图12是俯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优选在送风装置主体1内部具备多翼风扇7,上述多翼风扇7将从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设于一侧的进气口2吸入的空气以辐射状送出,吹出口3以作为直线的中心线82为中心配置,上述直线从将多翼风扇7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垂直地2等分的中心线81的延长线向吸入口2侧偏移。从图3、图4也能够看出吹出口3被这样偏移地配置。如图13所示,在将从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设于一侧的进气口2吸入的空气以辐射状送出的多翼风扇7中,如多个箭头92所示,有时有离吸入口2近的一侧的风速变强的倾向。在多个箭头92中,箭头的长度相对地表示风速的大小。即使这样在风速分布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如果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吹出口3偏移地配置,则如多个箭头93所示,风速的分布也大致均匀。这样由多个箭头93表示的风穿过调整板4a、4b之间,从而如箭头94所示,成为在中心线82的延长线正确地行进的风。
此外,说明没有偏移的构成的情况。以下的说明不是强调就本实用新型而言有偏移是必须的,而是说明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缺陷。这种缺陷未必一定产生,在如果产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偏移的构成良好地应对。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即,刚从多翼风扇7吹出后的风如多个箭头92所示存在离吸入口2近的一侧的风速变强的倾向。该风原样与中心线81平行地在流路内行进到吹出口3,因此在穿过调整板4a、4b之间时,在图14中如箭头95所示,调整板4b侧的风速成分变弱,调整板4a侧的风速成分变强,结果是,释放的风如箭头96所示倾斜地行进。即,向偏离中心线81的方向释放。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预先设置偏移,能够如图13所示改善释放的风的方向的准确性。
如果越能够在由多个箭头92所示的风速差充分地实现均匀化的程度下越长地设计风路部11越会在空间上存在余量,则有时也未必一定发生偏移。但是,通常在设计商品时紧凑化是重要的。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偏移,即使不延长风路部11,也能够使释放的风的方向接近中心线81,因此能够应对紧凑的设计。
(实施方式2)
参照图15~图16,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102。在图15中表示从吸入口2侧观看送风装置102时的情况。在图16中表示从与图15相差90°的方向观看时的截面图。送风装置102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送风装置101相比,基本的构成是共同的,但是吹出口3的长边方向相差90°。送风装置102在吹出口3代替调整板4a、4b而具备调整板4c、4d。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送风装置主体1的内部具备多翼风扇7,上述多翼风扇7将从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设于一侧的进气口2吸入的空气以辐射状送出,吹出口3以作为直线的中心线82为中心配置,上述直线从将多翼风扇7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垂直地2等分的中心线81的延长线向吸入口2侧偏移。
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同样地,刚从多翼风扇7吹出后的风如多个箭头92所示有时有存在风速分布的偏差的倾向。即,在该例中,存在离吸入口2近的一侧的风速变强的倾向。但是,即使这样刚从多翼风扇7吹出后在风速分布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吹出口3偏移地配置,因此如多个箭头93i所示,风速的分布也大致均匀。这样由多个箭头93i所示的风穿过调整板4c、4d之间,由此如箭头94i所示也能够以辐射状均等地排出风。
此外,说明没有偏移的构成的情况。以下的说明不是强调有偏移是必须的,而是说明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缺陷。这种缺陷未必一定产生,在如果产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偏移的构成良好地应对。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即,存在刚从多翼风扇7吹出后的风如多个箭头92所示离吸入口2近的一侧的风速变强的倾向。该风原样沿着中心线81与风路部11的宽度的变化相应地一边稍微扩展一边行进,因此在吹出口3的跟前如箭头95i所示。即,成为吹出口3中的吸入口2侧的风速变高、与吸入口2相反的一侧的风速变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穿过调整板4c、4d之间,排出的风如箭头96i所示变得不均匀。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预先设置偏移,能够如图16所示使释放的风成为均匀的风。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8~图19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
在着眼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送风装置101中从吹出口3的调整板4a、4b以辐射状排出的风的均匀性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有时变得不均匀。根据风路部11和多翼风扇7的位置关系,会在风路部11内产生风速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
如图19所示,可考虑在风路部11的离吹出口3附近的多翼风扇7近的一侧的侧壁设置可动板21。能够通过从外侧用凸轮22按压可动板21来改变可动板21的角度。凸轮22能够通过电机23而移动。
根据该构成,如图19所示,在用可动板21阻断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近的一侧的风的情况下,仅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远的一侧的风残留而被释放。
(实施方式4)
参照图20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送风装置。
与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送风装置相反,如图20所示,可考虑在风路部11的离吹出口3附近的多翼风扇7远的一侧的侧壁设置可动板21。可动板21、凸轮22、电机23的关系如上所述。
如图20所示,在通过该构成用可动板21阻断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远的一侧的风的情况下,仅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近的一侧的风残留而被释放。
如果将此前说明的送风装置与净化物质的发生源进行组合,则能够将净化物质送到期望的空间内。净化物质例如也可以是离子。以下说明用于供应作为净化物质的一例的离子的送风装置。此外,当供应离子以外的净化物质时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实施方式5)
参照图21,考虑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送风装置101中在风路部11的中途配置离子发生放电针25的情况。离子发生放电针25配置于两侧的侧壁附近。如图21所示,根据风路部11和多翼风扇7的位置关系会在风路部11内产生风速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离子发生放电针25对称地配置,同等地发挥功能。在此,当关注在吹出口3外被调整板4a、4b以辐射状排出的风时,根据方向的不同而产生离子浓度的差。在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远的一侧送出离子浓度的高的风,在吹出口3中的离多翼风扇7近的一侧送出离子浓度低的风。
参照图22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送风装置105。在送风装置105中,在送风装置主体1的风路部11的内部配置有流路分割部件26。流路分割部件26配置成将风路部1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窄的区域和宽的区域。由此,在窄的区域31中,形成在外侧行进且风速高风量少的流动。在宽的区域32中,形成在内侧行进且风速低风量多的流动。宽的区域32随着之后的行进间隙变窄,因此在宽的区域32中也形成风速高的风。这样在任何区域中均是风速高的风同样地经过离子发生放电针25。其结果是,从吹出口3的调整板4a、4b以辐射状排出的风成为均匀的风。
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3~5有关的可设想的实用新型进行整理并将其表示为附记。
(附记1-1)
送风装置具备调整机构,上述调整机构调整要从吹出口吹出到吹出口附近的风的流路的开口面积。
(附记1-2)
根据附记1-1所述的送风装置,上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开口面积的宽度的可动板。
(附记1-3)
根据附记1-2所述的送风装置,上述可动板通过凸轮的移位改变姿态。
(附记1-4)
根据附记1-3所述的送风装置,上述凸轮能够通过电机移位。
此外,在实施方式3、4中,通过电机23使凸轮22直接移位,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凸轮和电机之间适当地经由齿轮、链条等从电机向凸轮传递动力。
(附记1-5)
送风装置具备:风发生源,其产生具有风速高的一侧和风速低的一侧的风;以及风路部,其从上述风发生源直至吹出口,在上述风路部的途中配置有将风的流路分割为2个的分割部件,上述分割部件分割流路,使得风速高的一侧变窄而风速低的一侧变宽,在分割后的各个流路中配置有离子发生放电针。
(附记1-6)
附记1-5所述的送风装置,上述分割部件是风的上游侧尖的三角形部件。
(实施方式6)
作为跳蚤过敏物质的跳蚤的尸体或粪便粉尘化,在空中浮游,最终堆积于室内的地面。跳蚤本身也多在如地毯、榻榻米等有凹凸的地面上生存。上述地面成为跳蚤过敏物质的温床。
根据现有技术,大多成为从离地面近的下侧吸入空气,并用在吸入口或内部设置的集尘装置去除跳蚤过敏物质,将其向上侧吹出的构成,或者成为从天花板附近吹下的构成。进入地毯或榻榻米的间隙的跳蚤过敏物质当人走动时容易在空中飞舞。尽管如此,在通过吸入空气来对跳蚤过敏物质进行集尘的结构的装置的情况下,即使能够对飞起的跳蚤过敏物质进行集尘,也无法对堆积于地毯的内部或榻榻米的间隙的跳蚤过敏物质进行集尘。
另一方面,存在能够通过与跳蚤过敏物质接触而使过敏作用失效的离子。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是能够吹出这种离子的送风装置,通过对地面直接吹出离子风而使隐藏于地面的跳蚤过敏物质失效。
参照图23~图25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集合体106在1个箱体10的内部具备相当于在至此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2台送风装置的量的构成。送风装置集合体106具备2个吹出口3。一方吹出口3纵长地开口,朝向室内的上部输送离子风,另一方吹出口3横长地开口,朝向地面输送离子风。实施方式6的送风装置是送风装置集合体106所具备的2台送风装置中的1台。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基本上具备用实施方式1~5中的任一个说明的送风装置的构成,在送风装置主体1的内部具备离子发生装置。通常在风路部11的内部具备离子发生装置。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备产生使过敏物质失效的离子的离子发生源,吹出口3配置成将包含上述离子的风直接吹到地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能够将包含离子的风直接吹到地面,因此能够高效地使隐藏于地面的跳蚤过敏物质失效。
如图24所示,也可以是,朝向地面输送风的吹出口3构成为能够通过调整板控制送出的方向。也可以是,该调整板能够通过电机等自动地变更姿态。
如图25所示,也可以是,朝向地面输送风的吹出口3构成为通过板状的百叶控制风向。
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6相关的可设想的实用新型进行整理并将其表示为附记。
(附记2-1)
送风装置集合体具备产生使过敏物质失效的离子的离子发生源,具有:第1吹出口,其纵长地开口并朝向斜上方;以及第2吹出口,其横长地开口并朝向地面。
(附记2-2)
在附记2-1所述的送风装置中,上述第2吹出口能够通过调整板或百叶来调整送出风的方向。
(实施方式7)
参照图26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的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1台送风装置101收纳于箱体10。送风装置101仅吹出口3附近从箱体10的开口部露出。也可以是,调整板4a、4b从箱体10的开口部突出。
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可成为适合在室内设置并使用的构成。
(实施方式8)
参照图27~图28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送风装置集合体108。图27是从侧方观看从送风装置108送出风时的情况的图。图28是从上方观看从送风装置集合体108送出风时的情况的图。
送风装置集合体108具备相当于在实施方式1~5中说明的多台送风装置的量的构成。送风装置集合体108成为使多台送风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构成。从送风装置108所包括的各送风装置通过调整板的作用按照在水平方向上扁平地扩展的扇形送出空气。因而,如图27和图28所示,从各吹出口送出风,将多个扇形的扁平的风进行组合,由此能够将风送到整个室内空间。在送风装置集合体108中具备离子发生源来送出离子风的情况下,能够对整个室内空间内均匀地供应离子。
此外,也可以是,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多个适当地组合后采用。
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可设想的实用新型进行整理并将其表示为附记。
(附记3-1)
送风装置具备:箱体和以层叠的方式收纳在上述箱体内的第1到第n个送风装置。
(附记3-2)
上述第1到第n个送风装置能够扁平地以辐射状送出风,上述第1到第n个送风装置配置为能够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上以沿水平方向扩展的方式送风。
此外,此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所要保护技术方案表示,包括与所要保护技术方案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送风装置主体;2进气口;3吹出口;4a、4b、4c、4d调整板;6a、6b边;7多翼风扇;10箱体;11风路部;21可动板;22凸轮;23电机;25离子发生放电针;26流路分割部件;31、32区域;81、82中心线;90送风下游侧;92、93多个箭头;94箭头;95、95i、96、96i箭头;101、102、105送风装置;106、108送风装置集合体;901(基于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

Claims (7)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送风装置主体,其具有吹出口,上述吹出口具有相互相对的2个边;以及
调整板,其分别从上述2个边往送风下游侧延伸,
上述调整板以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相互的间隙变窄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上述调整板的宽度是与同上述吹出口相接的部分的宽度相比随着往送风下游侧而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板具有从半圆形、半椭圆形、梯形以及半多边形中选择的任一种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板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上述送风装置主体转动或者滑动,而变更空气的通路的最窄部位处的间隙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板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上述送风装置主体转动或者滑动,而变更空气的通路的最窄部位处的间隙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风装置主体的内部具备多翼风扇,上述多翼风扇将从朝向旋转轴方向的设于一侧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以辐射状送出,
上述吹出口以直线为中心配置,上述直线从将上述多翼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垂直地2等分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向上述吸入口侧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产生使过敏物质失效的离子的离子发生源,
上述吹出口配置成将包含上述离子的风直接吹到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产生使过敏物质失效的离子的离子发生源,
上述吹出口配置成将包含上述离子的风直接吹到地面。
CN201490000951.2U 2013-10-10 2014-09-17 送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535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2944 2013-10-10
JP2013212944 2013-10-10
PCT/JP2014/074496 WO2015053053A1 (ja) 2013-10-10 2014-09-17 送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5357U true CN205425357U (zh) 2016-08-03

Family

ID=52812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09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5357U (zh) 2013-10-10 2014-09-17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4468B2 (zh)
CN (1) CN205425357U (zh)
WO (1) WO201505305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0453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延长管及其应用鼓风机
CN110462303A (zh) * 2017-04-05 2019-11-15 夏普株式会社 摆叶及送风装置
CN112195810A (zh) * 2020-09-22 2021-01-08 靳书文 一种市政用换气式路面减速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0111B8 (zh) * 2018-06-17 2021-12-07 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风压式换气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812U (ja) * 1984-06-29 1986-01-25 株式会社ボッシ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 空調装置の空気吹出口
JPH01157298U (zh) * 1988-04-19 1989-10-30
JPH0835719A (ja) * 1994-07-20 1996-02-0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3438757B2 (ja) * 1995-11-20 2003-08-1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2985755B2 (ja) * 1995-12-29 1999-12-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壁掛形空気調和機
JP3043033U (ja) * 1997-05-01 1997-11-11 新日本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到達距離自動調整装置
JP3622690B2 (ja) * 2001-05-07 2005-02-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フラップ
JP3955945B2 (ja) * 2002-06-20 2007-08-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4326831B2 (ja) * 2003-04-28 2009-09-0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吹出口装置
JP4573900B2 (ja) * 2008-08-26 2010-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室内の清浄化方法
JP5673379B2 (ja) * 2011-06-20 2015-02-18 Toto株式会社 浴室乾燥機
JP2013032858A (ja) * 2011-07-29 2013-02-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2181014A (ja) * 2012-06-29 2012-09-20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0453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延长管及其应用鼓风机
CN110462303A (zh) * 2017-04-05 2019-11-15 夏普株式会社 摆叶及送风装置
CN112195810A (zh) * 2020-09-22 2021-01-08 靳书文 一种市政用换气式路面减速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4468B2 (ja) 2017-11-22
JPWO2015053053A1 (ja) 2017-03-09
WO2015053053A1 (ja)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5357U (zh) 送风装置
CN102454644B (zh) 风扇组件
CN102454643B (zh) 风扇组件
CN103196215B (zh) 空气吹出装置
CN106286327A (zh) 离心风机
CN105299863A (zh) 送风机构和导风设备
CN101825099A (zh) 风扇组件
CN102582891B (zh) 吸管下料器
CN103225631B (zh) 无叶风扇以及用于无叶风扇的喷嘴
CN106999965A (zh) 双材料喷嘴
CN102388991B (zh) 定量有序上料机
JP2018003658A5 (ja) 送風装置
CN102343988A (zh) 立杯装置
CN206152873U (zh) 一种简易涂料研磨设备
CN202284061U (zh) 振动送料盘的筛选结构
CN201944131U (zh) 一种吹气式滚子上料机构
CN204137958U (zh) 纸箱无纺布手提带成型机的纸板输送机构
EP2746071A3 (en) Pneumatic tire
CN204628029U (zh) 强流鼓风机
CN207018244U (zh) 送风机
CN103868215B (zh)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CN207142201U (zh) 球泡定向输送装置
CN104229506B (zh) 装盒机的说明书同步输送装置
CN204409045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绿篱机
CN104047896B (zh) 送风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