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8215B -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8215B
CN103868215B CN201410128222.1A CN201410128222A CN103868215B CN 103868215 B CN103868215 B CN 103868215B CN 201410128222 A CN201410128222 A CN 201410128222A CN 103868215 B CN103868215 B CN 103868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vane
airduct
force
even distributing
win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8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8215A (zh
Inventor
王勇
苏凯
戴希磊
周武洋
丁路
张婷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28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8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8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8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82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一定高度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这样,使得均匀布风器在安装时可以直接与水平风管连接,均匀布风器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外加竖直风管或带有弯头的风管来连接水平风管,布风器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背景技术
方形散流器常作为空调的送风口,目的是将水平风管送入的风力分为多路风力送出,达到布风的效果。方形散流器一般设置在大厅、商场等地方的送风口处。实际方形散流器安装工程中,为了美观,常常将水平风管和方形散流器都安装在吊顶内部,实际将水平风管接入方形散流器喉部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水平风管使用一段较短的竖直风管直接与方形散流器喉部连接,这类连接方式安装方便且节省安装空间,但是此时送风进入方形散流器喉部之前扰动较大,方形散流器四面出风不均匀。二是水平风管使用带有弯头的风管与方形散流器喉部连接,此种安装方式送风进入方形散流器喉部的扰动较小,但是又会增加安装难度和安装空间,增加投资成本。因此实际方形散流器实际工程中,既要考虑安装方便、投资成本小,还要考虑方形散流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且传统的方形散流器喉部为进风口,方形散流器还具有出风口。这类方形散流器由于缺乏导流装置,导致出风口送出的风向不均匀,导流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流效果好,出风均匀,进入方形散流器喉部之前风力受到的扰动较小,成本低的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均匀布风器,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叶片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5~10公分。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可动导流叶片与所述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竖直风管内导流叶片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
作为上述均匀布风器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
一种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如下结构的均匀布风器: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所述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所述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可动导流叶片与所述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所述竖直风管内导流叶片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
2)均匀布风器安装时,均匀布风器中的竖直风管与水平风管直接相连接,安装时根据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调节均匀布风器安装的方向,使得均匀布风器上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与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一致;所述水平风管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通风风管;
3)所述水平风管送进的风首先从均匀布风器的竖直风管进入,经过导流叶片来改变风向,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沿竖直方向从竖直风管送出,并在导流叶片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的空腔内混合,混合后的风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出风口送出,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面送出的风更加均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在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置的一定高度的竖直风管,使得均匀布风器在安装时可以直接与水平风管连接,均匀布风器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外加竖直风管或带有弯头的风管来连接水平风管,均匀布风器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成本低。
2、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导流叶片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水平风管送风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之前扰动较小,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内风的风速分布更加接近水平风管内风的风速分布,使得均匀布风器出风更加均匀,导流效果好。
3、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使用者可以手动转动丝杆,丝杆的转动带动螺母转动,使得与螺母连接的施力件能沿着丝杆轴线方向移动,进而能够简单地实现导流叶片调整倾斜角的功能。
4、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使得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的转动,能够简单地实现自动控制导流叶片调整倾斜角的功能。
5、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导流叶片中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能沿竖直方向送入方形散流器主体,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出风更加均匀。
6、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水平风管送进的风首先从竖直风管进入,经过导流叶片来改变风向,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沿竖直方向从竖直风管送出,最后在导流叶片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的空腔内混合,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出风口送出,使得送出的风更加均匀,导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均匀布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均匀布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竖直风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均匀布风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是根据均匀布风器实际安装使用的情况下进行描述的。
实施例一:
一种均匀布风器,如图1所示,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8,方形散流器主体8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9,竖直风管9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1,导流叶片1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9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9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1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10,横向箭头10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导流叶片1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竖直风管9的高度为5~10公分。
本实施例在方形散流器主体8的喉部向上设置的一定高度的竖直风管9,使得均匀布风器在安装时可以直接与水平风管连接,均匀布风器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外加竖直风管或带有弯头的风管来连接水平风管,均匀布风器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成本低。导流叶片1沿竖直风管9的轴线方向并列设置且距离相等,保证了方形散流器主体出风更加均匀。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水平风管内是从左到右的风向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没有导流装置的布风器进行布风,那么方形散流器主体8喉部内气流除了竖直向下的速度外,还有水平方向向右的分速度,导致方形散流器布风不均匀,所以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向右倾斜,向左引导风向的导流叶片来改变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的风向,改变方形散流器主体出风口送出的风向。因此,为了达到均匀布风的效果,导流叶片倾斜的方向与水平风管内送风的方向有关,当水平风管内是从右到左的风向时,导流叶片应向左倾斜。
在安装均匀布风器前,先手动调整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再将均匀布风器安装在吊顶内。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导流叶片最佳倾斜的角度为70°~80°。70°~80°的倾斜角度是在常见的均匀布风器安装工程中测试得到,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导流叶片不同的倾斜角度下,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入口的气流组织分布情况,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观察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的气流组织分布情况,找出气流组织分布最均匀时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导流叶片调整倾斜角度的功能,使得导流叶片能够方便调整角度,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这样,使用者可以手动转动丝杆,丝杆的转动带动螺母转动,使得与螺母连接的施力件能沿着丝杆轴线方向移动,进而能够简单地实现导流叶片调整倾斜角的功能。
实际均匀布风器安装工程中,均匀布风器距离水平风管的安装高度为10~30公分。因此在确定竖直风管的高度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竖直风管的高度分别为10公分、20公分、30公分时,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入口的气流组织分布情况。通过Fluent软件模拟方法得出:竖直风管的高度越高,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入口的气流组织分布越均匀。因此在兼顾导流效果和实际安装高度时,本实施例中竖直风管的高度为5~10公分,这样,既能使得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入口的气流组织分布比较均匀,又能满足实际均匀布风器安装工程中均匀布风器距离水平风管的安装高度,同时还使得均匀布风器布风更加均匀。
实施例二:
与具体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2、3所示,图3中空心的连接点表示的是可动导流叶片与施力件2之间可转动的连接点,实心的连接点表示固定导流叶片固定在竖直风管9内的固定点。连接件和施力件2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9上;施力机构包括丝杆6和螺母5,施力件2的一端与螺母5固定连接,螺母5套接在丝杆6的一端,丝杆6转动时带动螺母5转动;丝杆6的位置与竖直风管9的位置相对不变。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9上的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丝杆6远离施力件2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4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6转动,导流叶片1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7可转动连接;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9内,具体实施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设置固定导流叶片:在竖直风管9内设有一硬质的固定杆,将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9内,使得固定导流叶片的下部固定在固定杆上,固定导流叶片的上部固定在连接件上。可动导流叶片与施力件2可转动连接;竖直风管9的高度为10~15公分。竖直风管内导流叶片1与方形散流器主体8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11,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具体参照图2、3理解。
为了更好地实现均匀布风的效果,实施例二的导流叶片1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9内,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的风向为竖直方向,风向不容易发生偏移,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周出风更加均匀。同时,可动导流叶片与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7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竖直风管内导流叶片1与方形散流器主体喉部喉部之间设置的空腔11起到了混风的作用。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该夹角的确定方法同实施例一中导流叶片最佳倾斜的角度的确定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中,丝杆6的位置与竖直风管9的位置相对不变,说明丝杆6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当调整可动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时,首先转动丝杆6,带动丝杆6上的螺母5转动,螺母5在发生转动的同时也沿着丝杆6的轴线方向移动,螺母5的移动使得施力件2也沿丝杆6的轴线方向发生位移,从而改变可动导流叶片的倾斜角。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果需要对均匀布风器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进行频繁调试,可以向步进电机发送动作指令,步进电机收到动作指令时,驱动步进电机的驱动轴转动,使得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的转动,改变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简单地实现自动控制导流叶片调整倾斜角的功能。其中要实现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步进电机的驱动轴还可以使用传送带的方式带动丝杆转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施例二中的均匀布风器比实施例一中的均匀布风器更好地达到均匀布风的效果,但是实施例一中竖直风管的高度为5~10公分,实施例二中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因此实施例二中的均匀布风器在安装时占用的体积较大,为了保证本发明的均匀布风器适用于不同的均匀布风器安装工程中,当吊顶下表面距离水平风管较近时,均匀布风器安装空间有限时,可以安装实施例一中的均匀布风器。当吊顶下表面距离水平风管较远时,均匀布风器安装空间足够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均匀布风的效果,可以安装实施例二中的均匀布风器。
除此之外,本发明针对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均匀布风器提出一种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如下结构的均匀布风器: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所述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所述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可动导流叶片与所述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所述竖直风管内导流叶片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
2)均匀布风器安装时,均匀布风器中的竖直风管与水平风管直接相连接,安装时根据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调节均匀布风器安装的方向,使得均匀布风器上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与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一致;所述水平风管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通风风管;
3)所述水平风管送进的风首先从均匀布风器的竖直风管进入,经过导流叶片来改变风向,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沿竖直方向从竖直风管送出,并在导流叶片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的空腔内混合,混合后的风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出风口送出,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面送出的风更加均匀。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面送出的风更加均匀,导流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一定高度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这样,使得均匀布风器在安装时可以直接与水平风管连接,均匀布风器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外加竖直风管或带有弯头的风管来连接水平风管,布风器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成本低。导流叶片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水平风管送风进入方形散流器主体之前扰动较小,导流效果好。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首先从竖直风管进入,经过导流叶片来改变风向,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沿竖直方向从竖直风管送出,并在导流叶片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的空腔内混合,混合后的风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出风口送出,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面送出的风更加均匀导流效果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 一种均匀布风器,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可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可动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可动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
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可动导流叶片与所述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布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风管内固定导流叶片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
7. 一种均匀布风器的布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如下结构的均匀布风器:包括方形散流器主体,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向上竖直设有直筒状的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内沿竖直风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设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可动导流叶片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竖直风管内部,可动导流叶片和一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施力件和固定于竖直风管上的施力机构相连,且所述施力机构能够通过施力件对可动导流叶片施加横向作用力,以改变可动导流叶片倾斜的角度;所述均匀布风器的外表面设有一横向箭头,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所述连接件和施力件均为硬质的杆状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固定在竖直风管上;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杆和螺母,施力件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的一端,丝杆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丝杆的位置与竖直风管的位置相对不变;还包括固定在竖直风管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步进电机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可动导流叶片和固定导流叶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可动导流叶片下部以及固定导流叶片上部的连接处;固定导流叶片竖直设置在竖直风管内,可动导流叶片与所述施力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风管的高度为10~15公分;所述竖直风管内固定导流叶片与所述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设有空腔,以起到混风箱的效果;
2)均匀布风器安装时,均匀布风器中的竖直风管与水平风管直接相连接,安装时根据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调节均匀布风器安装的方向,使得均匀布风器上横向箭头指示的方向与水平风管送风的方向一致;所述水平风管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通风风管;
3)所述水平风管送进的风首先从均匀布风器的竖直风管进入,经过导流叶片来改变风向,使得水平风管送进的风沿竖直方向从竖直风管送出,并在导流叶片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喉部之间的空腔内混合,混合后的风从方形散流器主体的出风口送出,使得方形散流器主体四面送出的风更加均匀。
CN201410128222.1A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8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8222.1A CN103868215B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8222.1A CN103868215B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8215A CN103868215A (zh) 2014-06-18
CN103868215B true CN103868215B (zh) 2016-09-07

Family

ID=5090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82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8215B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8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092A (zh) * 2019-03-26 2019-07-26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嵌套盘管式全热交换芯
CN110440382B (zh) * 2019-08-13 2021-01-15 辉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室内环境的分布均匀的新风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0559U (zh) * 2009-12-10 2010-12-22 上海理工大学 带活动百叶的散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5436U (ko) * 2011-01-19 2012-07-27 김송이 엘이디조명등부 브이에이브이 전동디퓨저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0559U (zh) * 2009-12-10 2010-12-22 上海理工大学 带活动百叶的散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8215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7566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3478059B (zh) 投饵形状和面积可控制的自动投饵机
CN204629846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04943824U (zh) 导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CN10873110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2506B (zh) 一种传动装置和空调
US9494329B2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CN107014050B (zh) 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U2012359640A1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CN106812709A (zh) 出风角度能调整的塔式风扇
CN10558819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35240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3868215B (zh) 一种均匀布风器及其布风方法
CN110056957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3292445A (zh) 空调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106403231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638267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3523556U (zh) 投饵形状和面积可控制的自动投饵机
CN105444260B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03148224B (zh) 一种风阀装置
CN205533336U (zh) 360°多向送风塔式电风扇
CN208222679U (zh) 空调器
CN103148567B (zh) 一种反馈调节式风阀装置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05448213U (zh) 送风机构和导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