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761B -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761B
CN110418761B CN201780086794.XA CN201780086794A CN110418761B CN 110418761 B CN110418761 B CN 110418761B CN 201780086794 A CN201780086794 A CN 201780086794A CN 110418761 B CN110418761 B CN 110418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main rope
elevator
hoistwa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7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761A (zh
Inventor
山中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1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用于具有主绳索的电梯,主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在井道内的升降体且另一端固定于对重。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具有:止振部,其具备止振部件;以及张力赋予部,其对止振部件赋予张力,张力赋予部设置在井道的底部,止振部的止振部件配置在主绳索的周边,并且一端部固定在井道的顶部,另一端部固定在张力赋予部,止振部件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与升降体接触,止振部设置在井道的顶部与升降体的上部之间。

Description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电梯的主绳索的振荡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由固定于井道的导轨引导,利用主绳索在井道内升降。在这样的结构的电梯中,若井道由于地震或风压而摇摆,则主绳索发生共振从而大幅度振荡,存在轿厢与井道内的各种设备接触的情况,对电梯的运行产生障碍。
在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了在井道的中间部围绕主绳索的止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72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79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止振装置中,另外需要用于检测电梯的通过并解除止振的传感器、或驱动止振装置的动力。其结果是,存在电梯的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其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主绳索的振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用于具有主绳索的电梯,主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在井道内的升降体且另一端固定于对重,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具有:止振部,其具备多个止振部件;以及张力赋予部,其对止振部件赋予张力,张力赋予部设置在井道的底部,止振部件配置在主绳索的周边,并且一端部固定在井道的顶部,另一端部固定在张力赋予部,止振部件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与升降体接触,止振部设置在井道的顶部与升降体的上部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主绳索的振荡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对图2中的止振锤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对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件的位置的计算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至4中的张力赋予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用同一标号表示,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对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使用的锤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3根主绳索4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于井道1内的轿厢2。主绳索4的另一端固定于对重3。
在主绳索4的周边设置有4根止振绳索10。各个止振绳索10的一端部固定于在井道1的顶部7设置的绳索固定件11,另一端部固定于在井道1的底部9设置的止振锤13。止振锤13对止振绳索10赋予向下的张力。止振绳索10在绳索固定件11与止振锤13之间,与设置在轿厢2的侧面的轿厢滑轮12接触。轿厢2和轿厢滑轮12构成升降体。止振绳索10构成止振部件。
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4根止振绳索10分别从绳索固定件11向位于对角线方向的止振锤13拉伸,在主绳索4的周边交叉。此外,4根止振绳索10在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之间的位置处,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围绕主绳索4。止振部20由4根止振绳索10构成。
如图3所示,在止振锤13的下部形成有筒状的孔14。在孔14内插入有设置于井道1的底部9的轴15。孔14和轴15使得止振锤1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变得顺畅,并且约束止振锤1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止振锤13、孔14和轴15构成张力赋予部。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4和图5所示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一边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4是以往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以往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振动等引起的主绳索的振荡。
如图4所示,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未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轿厢2被导轨6引导,主绳索4仅仅是被固定。
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若井道1由于地震或风压等而摇摆,则主绳索4发生共振从而大幅度振荡,如图5所示,还存在3根主绳索4散开的情况。这样,若主绳索4振荡,则存在轿厢2与井道1内的各种设备接触的情况,对轿厢2的行驶产生障碍。
4根止振绳索10借助止振锤13而始终被施加有向下的张力。因此,轿厢2在位于井道1的顶部7附近的情况下和位于井道1的底部9附近的情况下,止振绳索10的路径改变,止振锤13的高度变动。然而,借助孔14和轴15,止振锤13仅沿着垂直方向移动,不沿水平方向移动。由此,4根止振绳索10始终在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的中间附近,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围绕主绳索4,从而构成止振部20。
另一方面,在主绳索4发生大的振荡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主绳索4成为在从井道1的顶部7至轿厢2的上部8的大约一半的位置处具有1个极大值的波形。即,主绳索4在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的中间附近具有振幅的波腹。
其结果是,在主绳索4发生大的振荡的情况下,止振部20始终位于振幅成为极大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主绳索4的振荡。
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具有:止振部20,其具备4根止振绳索10;以及止振锤13,其对止振绳索10赋予张力。止振锤13设置于井道1的底部9,止振绳索10配置在主绳索4的周边,并且一端部固定于井道1的顶部7,另一端部固定于止振锤13,止振绳索10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借助轿厢滑轮12与轿厢2接触,止振部20设置在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之间。此外,止振部20由4根所述止振绳索10构成,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4根止振绳索10在主绳索4的周边交叉,并围绕主绳索4。
由此,能够提供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主绳索的振荡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止振部20自动地移动,以达到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的中间附近的高度。因此,不需要用于检测电梯的通过并解除止振的传感器、或驱动止振装置的动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轿厢2没有与止振部20接触。此外,多个止振部不接触,因此不会产生轿厢与止振部接触或止振部彼此接触时的冲击或噪音,不会对乘客带来不适感。此外,也不需要用于防止冲击或噪音的缓冲材料。
此外,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未与地震感知器联动,因此,与震源的距离无关,不延迟地进行动作。此外,止振部20的结构不根据升降行程的长度而变化,因此,与止振部20相关的部件的个数、长度以及容积没有变化。此外,不会发生与部件的个数、长度以及容积增加相伴的动作时间的延迟。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止振绳索的根数减少。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在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止振绳索10设置有2根,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配置在对角线方向上。此外,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2根止振绳索10在主绳索4的左侧交叉,成为V字形状。止振部21通过2根止振绳索10构成在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之间。
这样,在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能够以更简易的结构,容易地抑制主绳索4的振荡。即,通过防止向左右方向的单侧(360度中的180度)的振荡,与没有止振部21相比,能够大幅度抑制主绳索4的大振荡。
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7至图9,对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设置止振件。
图7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对计算主绳索止振件的位置的数学式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轿厢2的上方设置有止振件16。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止振件16是围绕主绳索4的形状。主绳索4贯通止振件16。
此外,止振件16在左右两侧具备止振件滑轮17。在止振件滑轮17处,止振绳索10在止振件16侧沿上下方向穿过,并且以顺畅地移动的方式与止振件滑轮17接触。止振件滑轮17与绳索固定件11和轿厢滑轮12相比,位于接近井道1的中心部的位置、即接近止振件16的位置。
此外,止振绳索10固定于在井道1的顶部7设置的绳索固定件11,并与止振件滑轮17接触。此外,止振绳索10位于绳索固定件11的大致正下方,与设置在轿厢2的侧面的轿厢滑轮12接触,并固定于在井道1的底部9设置的止振锤13。由此,止振件滑轮17向止振件16的方向收紧止振绳索10。
以下,使用图9,对止振件16的位置进行说明。
当止振件16不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根据图9所示的符号,满足作用于止振件16的力的平衡的式(1)、分配到垂直方向的拉伸力的关系式(2)和(3)、以及距离的关系式(4)。
2×F1=2×F2+W…(1)
F1=T×L2/√(L2^2+d1^2)…(2)
F2=T×L3/√(L3^2+d1^2)…(3)
L3=L1-L2…(4)
在上述的数学式(1)至(4)中,
F1表示绳索固定件11作用于止振件16的拉伸力的垂直方向分量,
F2表示止振锤13作用于止振件16的拉伸力的垂直方向分量,
W表示止振件16的重力,
T表示止振件16作用于绳索固定件11或止振锤13的拉伸力,
L1表示从绳索固定件11至轿厢2的上部8的垂直方向的距离,
L2表示从绳索固定件11至止振件16的垂直方向的距离,
L3表示从止振件16至轿厢2的上部8的垂直方向的距离,
d1表示从止振件滑轮17至绳索固定件11、或从止振件滑轮17至轿厢滑轮12的水平方向的距离。
使用数学式(1)至(4),假设止振件16的重力W比拉伸力T充分小,则长度L2大约为L1/2。因此,当轿厢2沿上下方向行驶时,止振件16始终位于井道1的顶部7与轿厢2的上部8的中间附近的位置,并伴随着轿厢2的行驶而上下移动。
这样,在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止振件16围绕主绳索4。由此,止振件16能够通过与主绳索4接触并对其施加反作用来抑制振荡。
在实施方式3中,止振件16由金属制作,但只要是不容易变形的部件即可,并不限于金属材料。
实施方式4.
接下来,使用图10,对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相对于实施方式3,止振件的形状不同。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在轿厢2的上方设置有止振件26。从轿厢2的上方观察,止振件26为围绕主绳索4的形状。主绳索4贯通止振件26。
此外,止振件26在左右两侧具备向导轨6的方向延伸的臂27。止振件26在臂27的前端具备导靴18。导靴18夹持导轨6,沿着导轨6引导止振件26。
此外,止振件26在止振件26的左右两侧具备止振件滑轮17。在止振件滑轮17处,止振绳索10在止振件26侧沿着上下方向穿过,并以顺畅地移动的方式与止振件滑轮17接触。
止振绳索10固定于在井道1的顶部7设置的绳索固定件11,在井道1内向下延伸,与止振件滑轮17接触,与位于绳索固定件11的大致正下方且设置在轿厢2的侧面的轿厢滑轮12接触,并且固定于在井道1的底部9设置的止振锤13。
这样,在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中,止振件26具备导靴18,沿着引导轿厢2的导轨6移动。
由此,止振件26并非通过止振绳索10的张力,而是借助导靴18,通过导轨6牢固地被保持。即,止振件26被导轨6约束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此,即使主绳索4集中地与止振件26接触,止振件26也不会与主绳索4一起振荡,因此能够抑制主绳索4的振荡。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4中,使用了止振锤13作为张力赋予部,但如图11所示,可以使用弹性体19。弹性体19例如是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止振绳索10的前端,另一端固定在井道1的底部9。由此,能够以更简易的部件,构成张力赋予部。此外,弹性体19可以插入到固定在底部9的筒状的壳体中。由此,能够抑制弹性体19在水平方向上振荡。
标号说明
1:井道;2:轿厢(升降体);3:对重;4:主绳索;6:导轨;7:顶部;8:上部;9:底部;10:止振绳索(止振部件);12:轿厢滑轮(升降体);13:止振锤(张力赋予部);14:孔(张力赋予部);15:轴(张力赋予部);16、26:止振件;18:导靴;19:弹性体(张力赋予部);20、21:止振部。

Claims (4)

1.一种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其用于具有主绳索的电梯,该主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在井道内的升降体且另一端固定于对重,
所述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具有:止振部件;以及张力赋予部,其对所述止振部件赋予张力,
所述张力赋予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底部,
所述止振部件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井道的顶部,所述止振部件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张力赋予部,所述止振部件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与所述升降体接触,
其中,由4个所述止振部件形成止振部,
所述止振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顶部与所述升降体的上部之间,形成所述止振部的所述止振部件配置在所述主绳索的周边,
从所述升降体的上方观察,所述止振部件在所述主绳索的周边交叉,并围绕所述主绳索。
2.一种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其用于具有主绳索的电梯,该主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在井道内的升降体且另一端固定于对重,
所述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具有:止振部件;以及张力赋予部,其对所述止振部件赋予张力,
所述张力赋予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底部,
所述止振部件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井道的顶部,所述止振部件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张力赋予部,所述止振部件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与所述升降体接触,
其中,由2个所述止振部件形成止振部,
所述止振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顶部与所述升降体的上部之间,形成所述止振部的所述止振部件配置在所述主绳索的周边,
从所述升降体的上方观察,所述止振部件在所述主绳索的周边交叉,并形成V字形状。
3.一种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其用于具有主绳索的电梯,该主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升降自如地设置在井道内的升降体且另一端固定于对重,
所述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具有:2个止振部件;以及张力赋予部,其对所述止振部件赋予张力,
所述张力赋予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底部,
所述止振部件配置在所述主绳索的周边,并且所述止振部件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井道的顶部,所述止振部件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张力赋予部,所述止振部件在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与所述升降体接触,
其中,所述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还具有止振件,所述止振件设置在所述井道的顶部与所述升降体的上部之间,
从所述升降体的上方观察,所述止振件围绕所述主绳索,所述主绳索贯通所述止振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其中,
所述止振件具备导靴,
所述止振件借助所述导靴,沿着引导所述升降体的导轨移动。
CN201780086794.XA 2017-03-24 2017-03-24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Active CN110418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2074 WO2018173268A1 (ja) 2017-03-24 2017-03-24 エレベーター用主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761A CN110418761A (zh) 2019-11-05
CN110418761B true CN110418761B (zh) 2021-11-26

Family

ID=6358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794.XA Active CN110418761B (zh) 2017-03-24 2017-03-24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82039B2 (zh)
CN (1) CN110418761B (zh)
WO (1) WO20181732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8946B2 (ja) * 2020-04-24 2022-01-0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主ロープの振れ抑制装置
JP6939951B1 (ja) * 2020-06-04 2021-09-22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主ロープの振れ抑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675B2 (zh) * 1974-02-28 1982-06-17
JPS5423473U (zh) * 1977-07-19 1979-02-15
JPH07179279A (ja) * 1993-12-24 1995-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主索の振れ止め装置
JP2007119131A (ja) * 2005-10-26 2007-05-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揺れ止め装置
CN104395221B (zh) * 2012-07-02 2016-06-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吊索的防晃动装置
JP2014227291A (ja) * 2013-05-27 2014-12-08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昇降路内の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JP2015003799A (ja) * 2013-06-21 2015-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テールコードの制振装置
JP2015168533A (ja) * 2014-03-07 2015-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73268A1 (ja) 2019-06-27
WO2018173268A1 (ja) 2018-09-27
CN110418761A (zh) 2019-11-05
JP6682039B2 (ja)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2582B1 (ko) 로프 흔들림이 완화된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5161563B2 (ja) エレベータ
CN112088260B (zh) 减振装置和电梯装置
US9758344B2 (en) Elevator travelling cable protection
KR101878619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로프 열화 신장 진단 장치, 엘리베이터의 로프 열화 신장 진단 방법, 및 엘리베이터의 로프 열화 신장 진단용 돌기 부재
CN110418761B (zh)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JP2018193249A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ガイドシステム
JP730647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索条体の制振装置
JP201001837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ロープ制振装置
JPWO2021090401A5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索条体の制振装置
CN110709343B (zh)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EP3424863A1 (en) Multiple leaders for load bearing member sway reduction
JP2006193256A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揺れ抑制装置
JPH06321457A (ja) 昇降機のテールコードの制振装置
WO201112520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ロープ振幅抑制装置及び管制運転装置
JP708651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飛び上がり防止装置
JP7100304B1 (ja) 調速機及びエレベータ
JP2011162291A (ja) 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
WO2022073495A1 (en) Elevator car damping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system
JP452801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釣合いロープの制振装置
JP2009018934A (ja) 引っ掛り防止装置
JP658027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aczmarczyk Lift guide rail–counterweight/car-suspension systems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the dynamic behaviour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JP2016098096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2022154393A (ja) エレベータ、調速機及び釣合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