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708B -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708B
CN110418708B CN201780088376.4A CN201780088376A CN110418708B CN 110418708 B CN110418708 B CN 110418708B CN 201780088376 A CN201780088376 A CN 201780088376A CN 110418708 B CN110418708 B CN 110418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hangeable element
sheet
mold
tire
interchang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3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708A (zh
Inventor
J·格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1041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30/0629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with radially movable s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6Exchangeable mould parts, e.g. cassette moulds, mould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3Means, e.g. sipes or blade-like elements, for forming narrow recesses in the tyres, e.g. cuts or incisions for winter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6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mould, e.g. roughness, arrangement of slits, groov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7Venting devices, e.g. vent plugs or insert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轮胎(12)的模具(10),所述模具具有可互换元件(14),所述可互换元件被配置成当所述轮胎(12)由所述模具(10)模制时接合所述轮胎(12)并形成所述轮胎(12)的胎面(16)部分。薄片(18)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14)并且被配置成接合所述轮胎(12)并形成所述轮胎(12)的所述胎面(16)部分的刀槽花纹(20)。所述薄片(18)能够可拆卸地进行附接,因为所述薄片(18)被配置成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14)并且然后与所述可互换元件(14)解除附接。

Description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轮胎的模具。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所述模具以可互换元件为特征,其中薄片非永久地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使得所述薄片可以附接到可互换元件并从所述可互换元件移除。
背景技术
轮胎的生产包含将未固化轮胎放置在模具内的步骤,此时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所述未固化轮胎,以便将其状态改变为固化的状况。在固化过程期间,将未固化轮胎放置在围绕未固化轮胎的外部的金属模具内部。当未固化轮胎处于模具内时,可膨胀橡胶囊状物定位在未固化轮胎的内部,并且可以使所述膨胀橡胶囊状物膨胀以向未固化轮胎的内表面施加压力。可以将蒸汽、热水或惰性气体传送到可膨胀橡胶囊状物中,以便使其呈现膨胀的状态。由可膨胀橡胶囊状物施加的压力迫使未固化轮胎抵靠模具,以使未固化轮胎承受压力。可以同时施加热量,并且持续特定时间施加的热量和压力的组合实行固化过程。然后,可以将固化轮胎从模具移除并向下游运送以进行后续处理。
可膨胀的囊状物在充气和施加力时使轮胎的胎冠部分被迫抵靠模具的配件,所述配件包含一系列形成轮胎凹槽、刀槽花纹(sipe)和胎面花纹块的特征,从而使轮胎的胎面设计形成。所述配件可以由单件制成或由以圆形布置的多个部分制成。所述配件可以具有可互换元件,所述可互换元件包含接合轮胎并形成胎面特征的架构。可互换元件可以被移除并用其它不同配置的可互换元件替换,以在轮胎构造中提供灵活性,而无须废弃或以其它方式更换整个配件。胎面花纹的刀槽花纹是宽度为2毫米或更小的小凹槽。刀槽花纹由可互换元件的薄片形成,所述可互换元件是薄的金属片,通常是钢,在所述金属片周围迫使橡胶形成刀槽花纹。可以首先形成薄片,并且然后在其形成之后,可互换元件可以围绕薄片注塑模制以得到成品。薄片通常由钢形成,而可互换元件通常由不同的材料(如铝)形成。尽管可互换元件本身可以被移除和替换,但是如果期望用不同的薄片替代所述薄片,则必须全部移除具有永久附接的薄片的整个可互换元件。这导致配件的改进的灵活性较小、浪费较多并且可互换元件的构造方法的自由度较小。因此,本领域中仍存在改变和改进的余地。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在本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更具体地阐述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且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包含其最佳模式),在附图中:
图1是轮胎的透视图。
图2是模具的分解透视组装图。
图3是模具配件的顶视图。
图4是模具扇区的前视图。
图5是可互换元件的前视图。
图6是图5的可互换元件的分解组装前视图。
图7是图5的可互换元件的第一扇区和薄片的前视图。
图8是可互换元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分解组装前视图。
图9是图8的可互换元件的第一部分和薄片的前视图。
图10是具有通气孔的可互换元件的前视图。
图11是具有可互换元件的附接第二部分的扇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旨在表示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其一个或多个实例。每个实例以解释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且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例如,说明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以与另一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另外第三实施例。本发明旨在包含这些和其它修改和变化。
提供了一种模具,所述模具以可互换元件14为特征,所述可互换元件可以附接到模具和从模具移除,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轮胎胎面16形成的变化。用于在轮胎胎面16中形成刀槽花纹20的薄片18可拆卸地附接到可互换元件14上,使得薄片18也可以快速且容易地移除并用其它类型/尺寸的薄片18替换以实现所期望的刀槽花纹20。可互换元件14可以由两个部分22、24制成,所述两个部分可以彼此分开,并且薄片18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使得可以接近薄片18以从可互换元件14移除和插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中。可以以多种方式(如通过机械紧固件32或互锁布置34)使薄片能够可拆卸地附接。所提供的布置允许可互换元件14通过如3D打印等工艺和通过后续机械加工进行铸造来进行构造,而无须通过注塑模制的方式将薄片形成到可互换元件中。如果希望改变薄片18,则无需废弃可互换元件14,因为可以替代所期望的薄片18。
参考图1,轮胎12以透视图的方式展示,其具有用作轮胎12的旋转轴线的中心轴线52。中心轴线52延伸穿过轮胎12的中心并且在轴向方向54上对齐。轮胎12的径向方向56从中心轴线52向外延伸并且垂直于中心轴线52。轮胎12还具有围绕轮胎12的圆周延伸的圆周方向58,并且环绕中心轴线52。圆周方向58可以在轮胎12的径向方向56上位于距中心轴线52的任何距离处,并且不需要在径向方向56上仅位于轮胎12的胎面16或最外侧部分处。
轮胎12具有胎面16,所述胎面以一系列胎面花纹块60为特征,所述胎面花纹块在轴向方向54上通过一系列凹槽62分开。凹槽62可以在圆周方向58上延伸轮胎12的整个长度。另外的凹槽62可以在轴向方向54上延伸并且可以安置在各种胎面花纹块60之间以使所述胎面花纹块不同。如果凹槽62没有在轴向方向54上分离胎面花纹块60,则胎面花纹块60被组织为在圆周方向58上延伸轮胎12的整个长度的肋。图1示出了以肋形状设置的胎面花纹块60。较小的凹槽可以存在于胎面16的区域中,如胎面花纹块60,并且这些较小的凹槽被称为刀槽花纹20。刀槽花纹20被定义为胎面16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2毫米或更小。因此,胎面16的凹槽62可以是宽度大于2毫米的凹槽。刀槽花纹20示出为具有锯齿形部分,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刀槽花纹20可以具有根据需要以其它形状延伸的长度。刀槽花纹20可以在轴向方向54上完全延伸,或可以与轴向方向54成一定角度延伸,使得刀槽花纹20实际上在轴向方向54上和圆周方向58上延伸。刀槽花纹20在径向方向56上可以具有到胎面16的底部的深度,或在所述径向方向56上具有刚好在胎面16的底部上方的某个深度。轮胎12的胎冠包含胎面16,并且一对侧壁在两侧上在轴向方向54上从胎冠延轴。根据轮胎12的几何形状,胎面16的一些特征(如刀槽花纹20和凹槽62)也可以延伸到侧壁中。
图2示出用于固化轮胎12的模具10。将由未固化的橡胶制成的轮胎12放置在模具10中并且通过由模具10施加的热量和压力固化。可以以各种方式配置模具10。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模具10包含具有一系列扇区42的配件46,所述扇区包含与轮胎12接合以形成轮胎12的胎面16的可互换元件14。模具10还包含顶部模具部分64和底部模具部分66,所述顶部模具部分和所述底部模具部分接合轮胎12的侧壁并形成侧壁部分。在其它布置中,可以包含另外的顶部模具部分64和底部模具部分66,并且因此多个其它部件可以存在于模具10中,从而形成轮胎12。绿色/未模制轮胎12可以放置在配件46的内部,并且顶部模具部分64和底部模具部分66可以被移动成与配件46接合。可充气囊状物穿过部分64、66之一并放置在轮胎12的内部并且被充气,以便将轮胎12压靠在可互换元件14上并且抵靠顶部模具部分64和底部模具部分66的内部。加热元件可以位于各个元件46、64和66内,或者可以以其它方式加热所述加热元件,以便将热量传递到模具10内的轮胎12中。以这种方式,模具10能够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模具10内的轮胎12。尽管被描述为所有元件都是可移动的,可能的情况是元件46、64和66中的一些元件不可移动,而其它元件实际上可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模具10。元件46、64和66可以是可移动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地面移动,模具10搁置在所述地面上。
囊状物可以用空气、蒸汽、液体、氮气或任何其它流体充气以使其膨胀,从而迫使轮胎12抵靠胎面16和侧壁,以便形成模具10的部分。在对轮胎12施加足够长时间的足够的热量和压力之后,可以使囊状物放气,并且顶部模具部分64和/或底部模具部分66可以远离配件46移动,以允许固化的轮胎12被移除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参考图3,模具10的配件46由多个扇区44制成,所述扇区围绕轴线延伸360度。扇区44可以彼此接合,或扇区44之间可以存在小空间。在一些布置中,扇区44可以在径向方向上朝着中心轴线移动,以在固化期间进一步向轮胎12增加压力。在其它实例中,扇区44是静止的并且不沿径向方向移动。扇区44的尺寸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尺寸可以彼此不同。尽管示出了8个扇区44,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其它布置中,配件46可以包含任何数量的扇区44。例如,在其它版本的模具10中,9到12个扇区44可以包含在配件46中。仍进一步地,尽管描述为具有扇区42,但是在其它布置中,配件46实际上可以由零扇区44构成,其中所述配件46是围绕其中心轴线延伸的单个实心件。
参考图4展示了多个扇区44的扇区42之一。扇区42包含框架,多个可互换元件14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可互换元件14具有一系列几何特征,在模制轮胎12时,所述一系列几何特征形成胎面16的对应特征。可互换元件14是可互换的,因为它们可以附接到扇区42并用于模制轮胎12,并且然后随后从扇区42拆卸并用不同的可互换元件14替换。另外,被移除的相同的可互换元件14随后可以重新附接回扇区42。在此方面,可互换元件14可拆卸地附接到扇区42,因为所述可互换元件可以从扇区42中移除并且然后重新附接。可互换元件14的交换为轮胎制造者在构造不同的轮胎12架构时提供了灵活性,而不必废弃整个配件46,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必更换可互换元件14中的其它可互换元件,因为可能期望更换所制造的胎面16的仅一部分。因此,可互换元件14在轮胎12而不是扇区42的构造中提供了灵活性,所述扇区不以可以从中移除并随后重新附接回的元件为特征。
可互换元件14可以具有与扇区42中的其它元件相同的特征,或可以与扇区42中其它元件不同,这取决于胎面16的所期望架构。任何数量的可互换元件14可以存在于扇区42中,并且所述可互换元件可以以单行、一对行或任何数量的行或列布置在扇区42内。如图4所展示的,可互换元件14以一对行的形式呈现,并且在配置上彼此相同。可以以多种方式使可互换元件14能够可释放地附接到扇区42。例如,扇区42可以具有与可互换元件14的背面的对应特征互锁的特征,以将其保持抵靠扇区42。可互换元件14可以压靠在扇区42上并通过摩擦配合接合固持在其上。机械紧固件可以用于将可互换元件14附接到扇区42,以允许所述可互换元件可附接和可移除。
图5示出了来自图4的扇区42的可互换元件14之一。可互换元件14由两个零件制成,所述两个零件是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所述两个部分22、24在解耦接口26处彼此会合和接合。所述部分22、24的尺寸可以彼此相同,或一个可以比另一个大。可互换元件14可以以一个或多个薄片18为特征,所述薄片用于将刀槽花纹20形成到胎面16中。尽管展示了单个薄片18,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互换元件14可以包含任何数量的薄片18。薄片18位于解耦接口26处。然而,在其它版本的可互换元件14中,薄片18不位于解耦接口26处,而是位于第一部分22或第二部分24的内部部分处远离解耦接口26。而且,尽管示出为包括一对部分22和24,但是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互换元件14不需要包含两个或更多个部分,而反而可以是单件。然而,即使当配置为单件时,薄片18也是与这个单件可互换元件14分离的零件并且能够可释放地附接到可互换元件14。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互换元件14的构造。在此,可互换元件14由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构成,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通过使用一对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可释放地彼此附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紧固件30。如图所示,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是螺栓,并且延伸穿过第二部分24的孔并接合第一部分22中的带螺纹的孔。旋转使得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的螺纹接合第一部分22的内螺纹,以使两个部分22、24相互拉伸。第二部分24的固持部分(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被安置在其中)可以是埋头的,使得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的头部与第二部分24的侧表面齐平或低于所述侧表面。尽管公开了使用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进行附接,但可以使用任何附接机构,如摩擦配合或将部分22、24附接到扇区42而不是彼此附接。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使部分22、24可附接和可拆卸,以便所述部分可以彼此附接和移除,并且随后重新附接。
薄片18通过一对薄片机械紧固件32可释放地附接到第一部分22。薄片机械紧固件32是一对螺栓,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其它布置中,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紧固件32。第一部分22具有一对带有内螺纹的孔,所述内螺纹仅延伸到第一部分的长度中,而不是全部穿过第一部分22。薄片18具有一对没有螺纹但具有埋头部分的孔。薄片机械紧固件32延伸穿过薄片18的孔并延伸到第一部分22的孔中,并且薄片机械紧固件32上的外螺纹与孔的内螺纹接合。可以将薄片机械紧固件32收紧,使得薄片18附接到第一部分22并且使得薄片机械紧固件32的头部由于埋头开口和埋头头部与所述薄片18的表面齐平。图7示出了第一部分22,其中附接的薄片18通过薄片机械紧固件32固定。如图6所示出,第二部分24定义了凹部28,所述凹部收容搁置在第一部分22的侧表面上的薄片18。当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彼此接合放置时,薄片18装配在凹部28内,以提供与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相接的间隙。
尽管示出为仅具有单个薄片18,但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互换元件14可以包含多个薄片18。这些多个薄片18同样可以处于解耦接口26处,或可以处于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的其它位置。进一步,尽管示出为附接到第一部分22,但是薄片18可以替代地附接到第二部分24,其中凹部28限定在第一部分22中。在使用可互换元件14模制轮胎12之后,如果期望更换模具以使得在所述特定可互换元件14中使用不同的薄片18,则可互换元件14可以首先与扇区42断开连接,接下来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可以脱离接合以分离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然后可以使薄片机械紧固件32脱离接合,以允许将薄片18从第一部分22移除,并且通过重新插入薄片机械紧固件32将新的所期望的薄片18附接到第一部分22。所述部分22、24可以通过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再次附接,并且所得可互换元件14可以附接到扇区42。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连接来使薄片18能够可释放地附接到可互换元件14。图8和9展示了模具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互锁布置34用于将薄片18可释放地连接到可互换元件14。互锁布置34包含从第一部分22的侧面延伸的三个突起36。三个突起36各自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以是正方形或菱形的。第二部分24具有三个收容空隙38,所述三个收容空隙的形状和位置与三个突起36的形状和位置互补。收容空隙38可以从解耦接口26延伸,或可以从凹部28延伸到第二部分24的内部中的某个部分。收容空隙38不是一直延伸穿过第二部分24,而是仅穿过第二部分24的一部分。
薄片18具有三个通孔40,所述三个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也与突起36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互补。为了将薄片18固定到可互换元件14,薄片18在突起36上滑动,使得突起36穿过通孔40,如例如在图9中所示出的。然后,第二部分24可以移动成与第一部分22接合,使得突起36插入到收容空隙38中。收容空隙38和通孔40的尺寸和形状允许突起36插入其中,并且这种配合可以是紧密配合以确保薄片18的另外的稳定性。接下来,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可以通过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30或通过任何其它机构彼此附接。这种附接将挤压第一部分22与第二部分24之间的薄片18,以将薄片18固定到可互换元件14。所述连接不是永久性的,因为如果期望不同的薄片18,则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可以脱离接合,并且薄片18可以从突起36滑出并且被移除并用所期望的薄片18替换。尽管描述和示出为使用螺栓和互锁布置使得薄片18能够可释放地附接到可互换元件14,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根据各个示例性实施例,可释放地附接这些部件的任何方式都是可能的。仅替换薄片18的能力允许在需要时替换它而不必废弃整个可互换元件14。进一步,尽管描述为移除薄片18并用不同的薄片18替换它,但应理解的是,最初移除的薄片18可以从可互换元件14移除,并且然后随后重新附接回相同的可互换元件14,因为可释放的附接配置允许薄片18和可互换元件14附接和移除任意次数。
图10示出了替代性示例性实施例,其中通气孔50存在于薄片18处,因此通过轮胎12的固化而被加热的空气具有逸出路径。这个通气孔50可以从可互换元件14的前面完全穿过可互换元件14延伸到扇区42,在所述位置处,对应的通气孔可以允许空气通过扇区42逸出到大气中。可替代地,通气孔50可以从可互换元件14的前面仅延伸到可互换元件14的内部位置,但不完全穿过可互换元件14。在这些情况下,空气虽然不能完全逸出,但是通气孔50提供了腔室,当轮胎12通过模具10进行固化时,空气可以位于所述腔室中。
凹部28可能是尺寸过大的,因为它大于由凹槽28收容的薄片18。凹部28的未被薄片18填充的部分构成通气孔50。通气孔50可以定位成使得其完全位于薄片18的仅一侧上,而不是完全位于薄片18的相对侧上。然而,在其它版本中,可互换元件14和薄片18的几何形状可以被提供成使得通气孔50实际上位于薄片18的两侧上。通气孔50可以延伸薄片18的整个宽度,或可以小于薄片18的整个宽度。因此,通气孔50可以部分地由薄片18限定,并且部分地由可互换元件14的主体限定。可互换元件14可以具有位于其中的其它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甚至不是由薄片18部分地限定的,以允许空气由于构成可互换元件14(如铝)和构成薄片18(如钢)的不同材料之间可能存在的热膨胀差异而逸出。
可互换元件14可以通过注塑模制工艺形成。可替代地,不需要使用注塑模制来形成可互换元件14。在这个方面,可以使用增材制造(有时称为3D打印直接激光烧结金属成形)或通过直接机械加工进行铸造来构造可互换元件14。两个部分22、24可以通过铸造形成,并且解耦接口26和/或凹部28上的特征可以在其形成中机加工。薄片18可以通过与可互换元件14相同的技术构造而成,或可以由不同的技术(如铸造、注塑模制、冲压或增材制造)制成。因此,模具10在选择可互换元件14和薄片18的构造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并且不需要专门选择可互换元件14的注塑模制。进一步,两个部件14和18可以由相同的制造工艺制成,或可以由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
图11是扇区42的一部分和可互换元件14的第二部分24的侧视图。一对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48用于将第二部分24可释放地附接到扇区42。第二部分24可以具有带有内螺纹的孔,并且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48可以延伸穿过扇区42的孔并延伸到第二部分24的孔中,并具有与所述内螺纹接合的外螺纹。对紧固件48进行紧固可以将第二部分24拉向扇区42,以将第二部分24固持到扇区42上。当模具10中期望不同的可互换元件14或薄片18时,紧固件48可以松开和缩回,以便从扇区42拆卸第二部分24。当第二部分24附接到扇区42时,具有附接的薄片18的第一部分22可以附接到第二部分24,进而附接到扇区42而不是直接附接到扇区42。然而,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其中紧固件48直接接合部分22和部分24两者,或仅接合第一部分22,从而使第二部分24间接地附接到扇区42。
扇区42可以具有在其上端上的唇缘或凸缘,第二部分24在附接时可以接合抵靠所述唇缘或凸缘。尽管描述为通过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48附接,但是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使可互换元件14附接到扇区42并且能够从所述扇区移除。扇区42的各个可互换元件14可以以彼此相同的方式全部可拆卸地附接,或它们可以通过彼此不同的机构可附接和可移除。
配件46的所有可互换元件14可以由两个部分22、24制成。在一些情况下,配件46可以具有8或9个扇区42并且可以具有70个可互换元件14。通过分割可互换元件14,因此等效模具10中可以存在140个可互换元件14。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希望测试多个薄片18配置,其中可互换元件14具有彼此相同的配置。通过在模具10中的相同可互换元件14内使用不同的薄片18,所形成的所得轮胎12可以具有除了彼此不同的刀槽花纹20之外相同的胎面16花纹。进一步,如果客户希望对正在生产的轮胎12中的薄片18进行更换,则与将全部移除、制造和安装的整个可互换元件14的那种情况相比,所公开的可互换薄片18将允许所得模具10在这种更换下更快地制造出来。使用可释放地附接的薄片18,它们反而可以简单地插入到现有可互换元件14中。可释放的薄片18促进双金属构造,其中,例如,薄片18由钢制成,同时可互换元件14由铝制成。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薄片18和可互换元件14两者都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虽然已经结合某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借助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主题并不限于那些具体实施例。相反,其旨在使本发明的主题包含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包含的所有替代方案、修改和等同物。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形成轮胎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
可互换元件,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被配置成当所述轮胎由所述模具模制时接合所述轮胎并形成所述轮胎的胎面部分;和
薄片,其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其中所述薄片被配置成接合所述轮胎并形成所述轮胎的所述胎面部分的刀槽花纹,其中所述薄片能够可拆卸地进行附接,因为所述薄片被配置成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并且然后与所述可互换元件解除附接;
其中通过互锁布置使所述薄片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
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彼此接合,其中所述互锁布置包括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突起和由所述第二部分限定的收容空隙,其中所述薄片具有通孔,其中当所述薄片接合到所述可互换元件时,所述突起延伸穿过所述薄片的所述通孔并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收容空隙中,并且其中当所述薄片不接合到所述可互换元件时,所述突起不延伸穿过所述薄片的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彼此接合,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接合时,所述薄片在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解耦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中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接合时,所述薄片在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时附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限定凹部,所述薄片的一部分安置到所述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具,其进一步包括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所述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被配置成可拆卸地附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在接合时附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部分与部分的机械紧固件在不接合时不附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突起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薄片的所述通孔具有与所述突起的所述横截面形状互补的矩形形状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收容空隙具有与所述突起的所述横截面形状互补的矩形形状的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进一步包括:
多个扇区,其形成所述模具的配件,其中所述扇区中的一个扇区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其中当所述可互换元件附接到所述扇区时,所述薄片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并且所述薄片不与所述扇区接合;和
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其被配置成可拆卸地附接所述扇区和所述可互换元件,其中所述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在接合时将所述扇区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扇区与可互换元件的机械紧固件在不接合时不附接所述扇区和所述可互换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当所述薄片附接到所述可互换元件时,所述薄片和所述可互换元件限定允许空气在通过所述模具固化所述轮胎期间逸出的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通气孔仅位于所述薄片的一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是通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工艺形成的:增材制造和通过后续机械加工进行铸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不是通过注塑模制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可互换元件由铝制成,并且其中所述薄片由钢制成。
CN201780088376.4A 2017-03-31 2017-03-31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Active CN110418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7/025374 WO2018182686A1 (en) 2017-03-31 2017-03-31 Tire mold with interchangeable having removably attachable lamel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708A CN110418708A (zh) 2019-11-05
CN110418708B true CN110418708B (zh) 2021-05-18

Family

ID=5854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376.4A Active CN110418708B (zh) 2017-03-31 2017-03-31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7589B1 (zh)
EP (1) EP3600861B1 (zh)
CN (1) CN110418708B (zh)
WO (1) WO201818268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3790A (en) * 1969-11-10 1971-01-12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ncealed tire vent mold
JP2000102925A (ja) * 1998-09-28 2000-04-11 Ngk Fine Mold Kk サイプ形成用骨およびタイヤ金型の製造方法
KR20020092664A (ko) * 2001-06-05 2002-12-1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용 가류금형
CN1472020A (zh) * 2002-07-12 2004-02-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轮胎成形用金属模的制造方法
JP2005212430A (ja) * 2004-02-02 2005-08-11 Bridgestone Corp ブレードの固定方法
EP2425952A1 (en) * 2008-12-31 2012-03-07 Société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ystem for changing sipe blades for molding or retreading tires
WO2016109037A1 (en) * 2014-12-31 2016-07-07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Sipe blade venting structure
CN105793025A (zh) * 2013-12-06 2016-07-20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冬季和四季车辆轮胎的硫化模具、用于生产硫化模具的方法及充气车辆轮胎
WO2016184692A1 (fr) * 2015-05-21 2016-11-2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oule equipe de lames d'enfouissement d'un renfort dans une bande de roulement d'un pneumatiq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3547A (en) * 1948-07-16 1952-04-22 Super Mold Corp Matrix for tire treads with lateral traction slits
US4553918A (en) * 1983-05-30 1985-11-1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molding mold
JPH0516144A (ja) * 1991-07-15 1993-01-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成型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5091B2 (ja) * 2008-10-23 2014-02-26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
US8323013B2 (en) 2009-01-27 2012-12-04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ystem for changing sipe blades for molding or retreading tires
DE112012003122T5 (de) * 2011-07-27 2014-06-26 Fuji Seiko Co., Ltd. Reifen-Vulkanisations-Formmatriz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Reifen unter Verwendung derselbe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3790A (en) * 1969-11-10 1971-01-12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ncealed tire vent mold
JP2000102925A (ja) * 1998-09-28 2000-04-11 Ngk Fine Mold Kk サイプ形成用骨およびタイヤ金型の製造方法
KR20020092664A (ko) * 2001-06-05 2002-12-1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용 가류금형
CN1472020A (zh) * 2002-07-12 2004-02-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轮胎成形用金属模的制造方法
JP2005212430A (ja) * 2004-02-02 2005-08-11 Bridgestone Corp ブレードの固定方法
EP2425952A1 (en) * 2008-12-31 2012-03-07 Société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ystem for changing sipe blades for molding or retreading tires
CN105793025A (zh) * 2013-12-06 2016-07-20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冬季和四季车辆轮胎的硫化模具、用于生产硫化模具的方法及充气车辆轮胎
WO2016109037A1 (en) * 2014-12-31 2016-07-07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Sipe blade venting structure
WO2016184692A1 (fr) * 2015-05-21 2016-11-2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oule equipe de lames d'enfouissement d'un renfort dans une bande de roulement d'un pneumat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708A (zh) 2019-11-05
EP3600861A1 (en) 2020-02-05
EP3600861B1 (en) 2022-03-02
US10967589B1 (en) 2021-04-06
WO2018182686A1 (en)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11844B1 (ko) 타이어 가류 성형용 금형
JP4921790B2 (ja) 金型に通気孔を設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884934B2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US20150210025A1 (en) System for molding non-pneumatic tires
EP0872324B1 (en) A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hanging a sidewall insert of a tire mold
JP5613198B2 (ja) タイヤ加硫金型
WO2006080378A1 (ja) ベントピース及び前記ベントピースが装着された金型
JP2008037053A (ja) タイヤ加硫モールド
WO2017085987A1 (ja) タイヤ加硫モール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505429A5 (zh)
JP6605738B2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及びタイヤ加硫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US20200130302A1 (en) Tire mol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ire mold
CN110418708B (zh) 具有可拆卸地附接的薄片的带有可互换件的轮胎模具
JP5106170B2 (ja) タイヤ加硫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加硫金型
CN114286747B (zh) 将容器模制到轮胎中的方法
JP2007062270A (ja)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69940A1 (ja)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タイヤ製造方法
JP2009149094A (ja) 未加硫タイヤブランクを加硫するための金型
WO2008153871A1 (en) Tire mold with vent inlet disposed under mold rib
US20190210311A1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JP5786465B2 (ja) タイヤ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タイヤ加硫成形用ブラダー
CN116723922A (zh) 用于形成轮胎的具有带突起的刀槽花纹元件的柔性模具段
EP3655241B1 (en) Bead ring design improvement
JP4368164B2 (ja) タイヤの成形型
JP2004042338A (ja) 積層モール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