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1764B -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1764B
CN110411764B CN201910820089.9A CN201910820089A CN110411764B CN 110411764 B CN110411764 B CN 110411764B CN 201910820089 A CN201910820089 A CN 201910820089A CN 110411764 B CN110411764 B CN 110411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ulling
supporting
roll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00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1764A (zh
Inventor
王恒宜
刘艮春
李俊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power Wh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opower Wh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opower Wh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opower Wh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00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1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1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1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1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1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1Tyre supporting devices, e.g. chuc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拔开单元,包括第一拔动组件、第二拔动组件和双向液压油缸,所述双向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拔动组件和第二拔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拔动组件与第二拔动组件对称设置;驱动转动单元,包括滚动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滚动驱动组件连接的的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平行设置;承载单元,包括外壳体和支撑壳体;以及,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两端分别于所述外壳体和支撑壳体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拔开单元、驱动转动单元、承载单元和升降单元之间相互配合,能够自动将轮胎内壁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抽检轮胎质量,同时轮胎的高度能够根据检测人员检测舒适度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轮胎成型后需要检测人员对其抽查,然而目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抽查检测时检测人员需手拔轮胎或者将头伸入轮胎内圈检测,且轮胎的高度不能根据检测人员调节,故使检测过程耗时耗力,不建议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存在不便于检测人员抽检轮胎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拔开单元,包括第一拔动组件、第二拔动组件和双向液压油缸,所述双向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拔动组件和第二拔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拔动组件与第二拔动组件对称设置;
驱动转动单元,包括滚动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滚动驱动组件连接的的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平行设置;
承载单元,包括外壳体和支撑壳体,所述拔开单元和滚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支撑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以及,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两端分别于所述外壳体和支撑壳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拔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拔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拔动组件包括联动件、联动驱动件、支撑件和拔爪,所述联动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一连臂和第二连臂连接,所述拔爪设置于所述第二连臂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联动件的第三连臂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臂和所述联动件的第三连臂轴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安装柱、限位柱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三连臂的限位孔内侧,所述限位弹簧绕设于所述限位柱的外侧,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第三连臂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孔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嵌入设置在U型限位板内;
其中,所述U型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第一底板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联动组件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联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壳体的支撑板和所述外壳体的限位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外壳体的第二底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联动组件包括联动罩、第一轴组、第二轴组和衔接板,所述第一轴组和第二轴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联动罩的两端,所述衔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组上;
其中,所述衔接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轴组穿过所述联动罩与所述限位板轴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推杆和传动座,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座与所述联动罩和第二底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滚动传动件,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通过滚动传动件连接;
其中,所述双向液压油缸均与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平行且设置于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
其中,所述主动辊与所述滚动驱动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通过轴座与所述支撑壳体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轴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动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齿、第二传动齿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通过传送带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主动辊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与所述从动辊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设置的拔开单元、驱动转动单元、承载单元和升降单元之间相互配合,能够自动将轮胎内壁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抽检轮胎质量,同时轮胎的高度能够根据检测人员检测舒适度调节,故使检测过程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拔开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承载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支撑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升降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升降单元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的驱动转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组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提供了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拔开单元100,包括第一拔动组件101、第二拔动组件102和双向液压油缸103,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连接,第一拔动组件101与第二拔动组件102对称设置;驱动转动单元200,包括滚动驱动组件201以及与滚动驱动组件201连接的的滚动组件202,滚动组件202与双向液压油缸103平行设置;承载单元300,包括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拔开单元100和滚动组件202均设置于支撑壳体302上,支撑壳体302设置于外壳体301上;以及,升降单元400,升降单元400两端分别于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拔开单元100、驱动转动单元200、承载单元300和升降单元400,通过拔开单元100、驱动转动单元200、承载单元300和升降单元400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根据所需自动将抽查到的轮胎内壁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抽检轮胎质量,同时轮胎的高度能够根据检测人员检测舒适度调节,故使检测过程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其中,拔开单元100,为轮胎内壁拔开的驱动机构,其包括第一拔动组件101、第二拔动组件102和双向液压油缸103,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为拔开轮胎内侧的驱动臂,双向液压油缸103提供了向外拔开的推力,其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连接,第一拔动组件101与第二拔动组件102对称设置,使用时,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对称设置于抽检轮胎两端;驱动转动单元200,为轮胎转动的驱动机构,同时为滚动式全面检测轮胎提供了条件,其包括滚动驱动组件201以及与滚动驱动组件201连接的的滚动组件202,滚动组件202与双向液压油缸103平行设置;承载单元300,起到承载拔开单元100、驱动转动单元200和升降单元400,同时为了拔开单元100和驱动转动单元200同时升降提供了条件,其包括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拔开单元100和滚动组件202均设置于支撑壳体302上,支撑壳体302设置于外壳体301上,支撑壳体302通过升降单元400与外壳体301建立连接,需说明的是,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升降单元400,为支撑壳体302实现升降的驱动机构,即为检测人员舒适检测轮胎提供了条件,其升降单元400两端分别于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连接。
进一步的,滚动驱动组件201包括驱动电机201a和减速箱201b,驱动电机201a通过减速箱201b与滚动组件202建立连接,较好的,驱动电机201a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外壳体301包括限位板301a、第二底板301b和围板301c,围板301c固定在第二底板301b端边上,围板301c为n型结构,限位板301a的相垂直端边分别与围板301c和第二底板301b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支撑壳体302包括限位孔302a、限位凹槽302b、U型限位板302c、第一底板302d、支撑板302e、轴座302f、上板302g和支杆302h,支撑板302e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302e对称固定在第一底板302d上,限位孔302a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孔302a两两对称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板302e的上,U型限位板302c固定在第一底板302d上,两个支杆302h靠近第一底板302d上方分别对称固定在两个支撑板302e侧壁上,而限位凹槽302b对称开设在支杆302h上,上板302g设置在两个支杆302h上,而轴座302f共设置有四个,四个轴座302f两两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302e两端边上。
使用时,轮胎放置在滚动组件202上,操作控制面板,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收缩驱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向轮胎两侧靠近,之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将嵌入伸进轮胎内,此时,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延展,故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能够将轮胎内侧拔开,此时,检测人员即可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滚动驱动组件201将驱动滚动组件202转动,转动的滚动组件202将带动轮胎转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不会跟随轮胎转动而转动,其会依次延轮胎内圈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全方面检测轮胎。
实施例2
参照图6,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第一拔动组件101的结构与第二拔动组件102的结构相同,第一拔动组件101包括联动件101a、联动驱动件101b、支撑件101c和拔爪101d,通过联动件101a、联动驱动件101b、支撑件101c和拔爪101d之间相互配合,可将轮胎内侧拔开,便于检测人员检测,省时省力。具体的,第一拔动组件101的结构与第二拔动组件102的结构相同,第一拔动组件101包括联动件101a、联动驱动件101b、支撑件101c和拔爪101d,联动驱动件101b的两端分别与联动件101a的第一连臂101a-1和第二连臂101a-2连接,拔爪101d设置于第二连臂101a-2上,需说明的是,拔爪101d与第二连臂101a-2轴接,联动驱动件101b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拔爪101d能够相对第二连臂101a-2转动,支撑件101c与联动件101a的第三连臂101a-3建立连接,第三连臂101a-3能够相对支撑件101c发生转动,其中,第一连臂101a-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臂101a-2和联动件101a的第三连臂101a-3轴接,第三连臂101a-3为L型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件101c的安装柱101c-1、限位柱101c-2和限位弹簧101c-3,限位柱101c-2设置于第三连臂101a-3的限位孔101a-31内侧,限位弹簧101c-3绕设于限位柱101c-2的外侧,限位弹簧101c-3能够以柔性方式避免联动件101a左右移动,安装柱101c-1穿过第三连臂101a-3的安装孔101a-32;其中,限位柱101c-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体302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孔302a连接;而安装柱101c-1的两端分别嵌入设置于支撑壳体302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凹槽302b内,安装柱101c-1与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连接,使用时,第三连臂101a-3会相对限位柱101c-2和安装柱101c-1转动,安装柱101c-1被双向液压油缸103带动会延限位凹槽302b移动,如此,第三连臂101a-3将向外或向内移动,从而将带动第一连臂101a-1和第二连臂101a-2联动,进而为拔开轮胎内侧提供了保证。
进一步的,双向液压油缸103嵌入设置在U型限位板302c内,U型限位板302c;其中,U型限位板302c设置在支撑壳体302的第一底板302d上。
使用时,轮胎放置在滚动组件202上,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收缩驱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向轮胎两侧靠近,之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收缩,收缩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带动,将嵌入伸进轮胎内,此时,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延展,故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能够将轮胎内侧拔开,此时,检测人员即可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滚动驱动组件201将驱动滚动组件202转动,转动的滚动组件202将带动轮胎转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不会跟随轮胎转动而转动,其会依次延轮胎内圈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全方面检测轮胎。
实施例3
参照图7和8,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升降单元400包括升降联动组件401和升降驱动组件402,通过设置的升降联动组件401和升降驱动组件402之间相互配合,可带动支撑壳体302升降,从而可实现拔开单元100、驱动转动单元200的升降,进而为适应不同身高的检测人员提供了条件,大大增加了检测的实用性能。具体的,升降单元400包括升降联动组件401和升降驱动组件402,升降联动组件40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体302的支撑板302e和外壳体301的限位板301a连接,升降驱动组件402两端分别与支撑板302e和外壳体301的第二底板301b连接。
进一步的,升降联动组件401包括联动罩401a、第一轴组401b、第二轴组401c和衔接板401d,第一轴组401b和第二轴组401c分别设置于联动罩401a的两端,衔接板401d设置于第一轴组401b上;其中,衔接板401d与支撑板302e固定连接,需说明的是,第一轴组401b和第二轴组401c均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轴组401b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依次穿过衔接板401d与联动罩401a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轴组401c穿过联动罩401a与限位板301a轴接,具体的,第二轴组401c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端穿过联动罩401a与限位板301a轴接。
进一步的,升降驱动组件402包括推杆402a和传动座402b,推杆402a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座402b与联动罩401a和第二底板301b连接,其中,推杆402a与传动座402b通过转轴连接。
使用时,轮胎放置在滚动组件202上,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收缩驱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向轮胎两侧靠近,之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收缩,收缩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带动,将嵌入伸进轮胎内,此时,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延展,故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能够将轮胎内侧拔开,此时,检测人员即可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滚动驱动组件201将驱动滚动组件202转动,转动的滚动组件202将带动轮胎转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不会跟随轮胎转动而转动,其会依次延轮胎内圈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全方面检测轮胎。
实施例4
参照图9,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滚动组件202包括主动辊202a、从动辊202b和滚动传动件202c,通过主动辊202a、从动辊202b和滚动传动件202c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轮胎的转动,进而为省时省力全方面检测轮胎提供了条件。具体的,滚动组件202包括主动辊202a、从动辊202b和滚动传动件202c,主动辊202a与从动辊202b通过滚动传动件202c连接;其中,双向液压油缸103均与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平行且设置于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之间;而主动辊202a与滚动驱动组件201连接;其中,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分别通过轴座302f与支撑壳体302建立连接;轴座302f设置于支撑壳体302上。
进一步,滚动传动件202c包括第一传动齿202c-1、第二传动齿202c-2和传送带202c-3,第一传动齿202c-1与第二传动齿202c-2通过传送带202c-3连接;其中,第一传动齿202c-1与主动辊202a连接;其中,第二传动齿202c-2与从动辊202b连接。
使用时,轮胎放置在滚动组件202上,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收缩驱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向轮胎两侧靠近,之后,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收缩,收缩的联动驱动件101b将带动,将嵌入伸进轮胎内,此时,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伸缩杆将延展,故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能够将轮胎内侧拔开,此时,检测人员即可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滚动驱动组件201将驱动滚动组件202转动,转动的滚动组件202将带动轮胎转动,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不会跟随轮胎转动而转动,其会依次延轮胎内圈拔开,如此,便于检测人员全方面检测轮胎。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组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组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组件构成,元组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组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拔开单元(100),包括第一拔动组件(101)、第二拔动组件(102)和双向液压油缸(103),所述双向液压油缸(1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拔动组件(101)和第二拔动组件(102)连接,所述第一拔动组件(101)与第二拔动组件(102)对称设置;
驱动转动单元(200),包括滚动驱动组件(201)以及与所述滚动驱动组件(201)连接的的滚动组件(202),所述滚动组件(202)与所述双向液压油缸(103)平行设置;
承载单元(300),包括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所述拔开单元(100)和滚动组件(202)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302)上,所述支撑壳体(302)设置于所述外壳体(301)上;以及,
升降单元(400),所述升降单元(400)两端分别于所述外壳体(301)和支撑壳体(30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拔动组件(101)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拔动组件(1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拔动组件(101)包括联动件(101a)、联动驱动件(101b)、支撑件(101c)和拔爪(101d),所述联动驱动件(101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联动件(101a)的第一连臂(101a-1)和第二连臂(101a-2)连接,所述拔爪(101d)设置于所述第二连臂(101a-2)上,所述支撑件(101c)与所述联动件(101a)的第三连臂(101a-3)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连臂(101a-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臂(101a-2)和所述联动件(101a)的第三连臂(101a-3)轴接;
其中,所述支撑件(101c)的安装柱(101c-1)、限位柱(101c-2)和限位弹簧(101c-3),所述限位柱(101c-2)设置于所述第三连臂(101a-3)的限位孔(101a-31)内侧,所述限位弹簧(101c-3)绕设于所述限位柱(101c-2)的外侧,所述安装柱(101c-1)穿过所述第三连臂(101a-3)的安装孔(101a-32);所述限位柱(101c-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壳体(302)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孔(302a)连接;所述安装柱(101c-1)的两端分别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302)的对称设置的限位凹槽(302b)内;
其中,支撑壳体(302)包括限位孔(302a)、限位凹槽(302b)、U型限位板(302c)、第一底板(302d)、支撑板(302e)、轴座(302f)、上板(302g)和支杆(302h),支撑板(302e)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302e)对称固定在第一底板(302d)上,限位孔(302a)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孔(302a)两两对称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板(302e)的上,U型限位板(302c)固定在第一底板302d上,两个支杆(302h)靠近第一底板(302d)上方分别对称固定在两个支撑板(302e)侧壁上,而限位凹槽(302b)对称开设在(302h)支杆上,上板(302g)设置在两个支杆(302h)上,而轴座(302f)共设置有四个,四个轴座(302f)两两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302e)两端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液压油缸(103)嵌入设置在U型限位板(302c)内;
其中,所述U型限位板(302c)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302)的第一底板(302d)上。
3.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400)包括升降联动组件(401)和升降驱动组件(402),所述升降联动组件(4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壳体(302)的支撑板(302e)和所述外壳体(301)的限位板(301a)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组件(402)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302e)和所述外壳体(301)的第二底板(301b)连接。
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联动组件(401)包括联动罩(401a)、第一轴组(401b)、第二轴组(401c)和衔接板(401d),所述第一轴组(401b)和第二轴组(401c)分别设置于所述联动罩(401a)的两端,所述衔接板(401d)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组(401b)上;
其中,所述衔接板(401d)与所述支撑板(302e)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组(401c)穿过所述联动罩(401a)与所述限位板(301a)轴接。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402)包括推杆(402a)和传动座(402b),所述推杆(402a)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座(402b)与所述联动罩(401a)和第二底板(301b)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202)包括主动辊(202a)、从动辊(202b)和滚动传动件(202c),所述主动辊(202a)与从动辊(202b)通过滚动传动件(202c)连接;
其中,所述双向液压油缸(103)均与所述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平行且设置于所述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之间;
其中,所述主动辊(202a)与所述滚动驱动组件(201)连接;
其中,所述主动辊(202a)和从动辊(202b)分别通过轴座(302f)与所述支撑壳体(302)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轴座(302f)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302)上。
8.如权利要求7 所述的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传动件(202c)包括第一传动齿(202c-1)、第二传动齿(202c-2)和传送带(202c-3),所述第一传动齿(202c-1)与第二传动齿(202c-2)通过传送带(202c-3)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202c-1)与所述主动辊(202a)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202c-2)与所述从动辊(202b)连接。
CN201910820089.9A 2019-08-31 2019-08-31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Active CN110411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089.9A CN110411764B (zh) 2019-08-31 2019-08-31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089.9A CN110411764B (zh) 2019-08-31 2019-08-31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1764A CN110411764A (zh) 2019-11-05
CN110411764B true CN110411764B (zh) 2020-12-11

Family

ID=6836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0089.9A Active CN110411764B (zh) 2019-08-31 2019-08-31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17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8741U (zh) * 2014-03-13 2014-08-27 青岛科技大学 轮胎检查和修补设备
CN104442237A (zh) * 2014-11-20 2015-03-25 陈公夫 一种多功能补胎机
CN204278953U (zh) * 2014-12-05 2015-04-22 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轮胎扩胎检查机
CN106645208A (zh) * 2016-12-01 2017-05-10 郑州艾莫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内部检测装置
CN206155046U (zh) * 2016-11-02 2017-05-10 营口大力汽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拆装机及扩胎装置
CN206862912U (zh) * 2017-04-26 2018-01-09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检查装置
CN209022698U (zh) * 2018-09-12 2019-06-25 天津明一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修理用扩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42884U (zh) * 2018-03-15 2018-10-09 胡永权 一种汽车维修扩胎装置
CN209208383U (zh) * 2018-12-20 2019-08-06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维修用扩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8741U (zh) * 2014-03-13 2014-08-27 青岛科技大学 轮胎检查和修补设备
CN104442237A (zh) * 2014-11-20 2015-03-25 陈公夫 一种多功能补胎机
CN204278953U (zh) * 2014-12-05 2015-04-22 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轮胎扩胎检查机
CN206155046U (zh) * 2016-11-02 2017-05-10 营口大力汽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拆装机及扩胎装置
CN106645208A (zh) * 2016-12-01 2017-05-10 郑州艾莫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内部检测装置
CN206862912U (zh) * 2017-04-26 2018-01-09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检查装置
CN209022698U (zh) * 2018-09-12 2019-06-25 天津明一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修理用扩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1764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1764B (zh) 一种轮胎内侧质量检测装置
CN114720125B (zh) 多结构尺寸回转支承试验台及检测方法
CN100515918C (zh) 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
JP4773401B2 (ja) ブレーキ・速度計複合試験機
CN216449178U (zh) 一种用于防扎轮胎测试的轮胎测试设备
CN219694797U (zh) 一种钢丝绳疲劳试验机
CN201225946Y (zh) 动平衡试验机的轮辋自动更换装置
CN206974842U (zh) 一种链条耐磨损试验装置
CN212403056U (zh) 便于移动的电梯检测砝码
CN113790847A (zh) 一种矿山机械零件动平衡检测仪器
CN203324126U (zh) 链条磨损试验装置
CN210571410U (zh) 轮胎性能测试装置
CN207215067U (zh) 用于轮胎跳动量、偏摆量的检测设备
CN216847225U (zh) 拉扭复合试验机
CN212482901U (zh) 一种轴承快速测试装置
CN215572819U (zh) 一种钢丝绳直径均匀性检测装置
CN216309443U (zh) 一种运用于轮毂电机轮胎耐磨测试的装置
CN210710217U (zh) 一种轿厢电梯的平层防溜动装置
CN107345885A (zh) 一种链条耐磨损试验装置
CN220552425U (zh) 一种轮胎偏心度测量机构
CN218895823U (zh) 一种超声波油位探测仪
CN213501667U (zh) 轮胎多侧胎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12683441B (zh) 一种扭力测试设备
CN211401912U (zh) 一种滚珠丝杆原材料棒材抗弯强度检测装置
CN219582534U (zh) 一种高耐磨合金生产用滚动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