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6374B -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6374B
CN110396374B CN201910860732.0A CN201910860732A CN110396374B CN 110396374 B CN110396374 B CN 110396374B CN 201910860732 A CN201910860732 A CN 201910860732A CN 110396374 B CN110396374 B CN 110396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ithium battery
epoxy resin
lay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07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6374A (zh
Inventor
吴林
周琪权
陈洪野
吴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brid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ybrid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brid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ybrid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8607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6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6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6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55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3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ly on one side of the carrier, e.g. sing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C09J2467/006Presence of polyester in the substra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含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按重量份计,所述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5~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本发明制得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对锂电池铝壳的剪切强度高、粘结强度好,抗反弹性好,与设备匹配度好。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以燃油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已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进而引发新能源汽车在近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锂电池性能上的日益提升和高速发展,从而带动了锂电池相关配套产品产业链的同步发展。
当前,方形硬壳锂电池电芯间的固定主要使用传统结构胶,以点胶或涂胶的工艺实现粘接固定的,但结构胶与自动化设备的匹配性差,且施工麻烦,易产生溢胶,因此需要一款强力胶带来替代电芯间的粘接固定功能。
CN206232655U公开了一种双层锂电池保护膜胶带,包括外基材层、内基材层、外胶黏剂层和内胶粘剂层,该双层锂电池保护膜胶带,结构新颖,通过双层PET薄膜的复合使胶带耐磨坚韧的同时更柔软,通过涂布添加酚醛树脂的高粘改性亚克力胶黏剂使粘性更强,从而达到胶带贴合更好,不容易起翘,且在130度烘烤半小时以上撕下不残胶,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池;由于锂电池外壳坚硬菱角分明,所以要求胶带柔软、粘性强贴合好,胶带不能起翘,以便于胶带更好的保护电池。
但是,传统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主要以双层压敏胶复合结构为主,其与电芯间粘结强度仅约0.5~0.6MPa,在使用中会出现因胶层与电池铝壳间粘结强度不足造成胶带与电芯壳层间的剪切分离、反弹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制得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对锂电池铝壳的剪切强度高、粘结强度好,抗反弹性好,与设备匹配度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含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按重量份计,所述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5~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
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粘合剂层由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环氧树脂组合物复配,赋予其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环氧树脂组合物的特点,解决了环氧树脂组合物溢胶,设备匹配性差的问题;其对锂电池铝壳的动态剪切强度>2MPa,较常规压敏胶产品高约3~6倍,粘结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反弹、不滑移、不溢胶,避免胶带位移而影响电池壳使用寿命。
具体地,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含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按重量份计,所述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5~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例如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重量份为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等,环氧树脂组合物的重量份为5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等,溶剂的重量份为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100份等。若两种组合物的配比不在上述范围内,则不能协同发挥两者的优势,使保护胶带的粘结强度和使用寿命不能达到最优效果。
本发明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丙烯酸酯共聚物30~80份,例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量份为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等。
交联剂0.3~2份,例如交联剂的重量份为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份等。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为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的混合物,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丙烯酸树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180万,例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万、40万、50万、60万、70万、80万、90万、100万、110万、120万、130万、140万、150万、160万、170万、180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180万,例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万、65万、70万、75万、80万、85万、90万、95万、100万、105万、110万、115万、120万、125万、130万、135万、140万、145万、150万、155万、160万、165万、170万、175万、180万等。本发明中,丙烯酸酯共聚物是环氧树脂的承载体,分子量过低无法起到二段固化前的承载作用,容易产生相分离,影响胶粘层的内聚力、粘合力等力学稳定性。
本发明中,根据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特征官能团的差异,所述交联剂为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为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改性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改性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改性多异氰酸酯、改性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改性多异氰酸酯、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改性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改性环氧化合物和乙酰丙酮铝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丙二醇单甲醚和二丙二醇甲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环氧树脂5~40份,例如环氧树脂的重量份为5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等。
光引发剂0.3~5份,例如光引发剂的重量份为0.3份、0.5份、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等。
光引发增效剂0.03~1份,例如光引发增效剂的重量份为0.03份、0.05份、0.08份、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份等。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为聚醚改性环氧树脂、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氢化酚醛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氢化联苯型环氧树脂、苯酚型环氧树脂、氢化苯酚型环氧树脂、二苯乙烯型环氧树脂和脂肪族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无不饱和键,可避免因自由基聚合而影响阳离子聚合效果;含柔性链段,可提高材料柔软度、贴附性和抗反弹性;固化后对铝板的黏着力很强、有很强的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等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光引发剂为阳离子型光引发剂;阳离子引发聚合,无氧阻聚作用,无需惰性气体保护。经UV照射后产生强质子酸,进而引发环氧树脂开环聚合。优选地,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2-羟基-1-(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苄基)-2-甲基-1-丙酮、大分子光引发剂硫杂蒽酮类、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三芳基硅氧醚和η6-异丙苯茂铁(II)六氟磷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阳离子引发剂选自η6-异丙苯茂铁(II)六氟磷酸盐(IRGACURE 261),其在可见光和紫外波段均能引发聚合,引发波段范围宽,效率高。
本发明中,所述光引发增效剂为胺类增效剂,胺类增效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湿气对引发和聚合效果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胺类增效剂为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为三乙胺、三乙醇胺的混合物,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的混合物,三乙胺、二乙基乙醇胺的混合物,三乙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混合物,三乙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的混合物,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的混合物,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混合物,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的混合物,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的混合物,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的混合物,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的混合物,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的混合物,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的混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
其中,所述PET基材层为双向拉伸着色PET基材层,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38~50μm,例如PET基材层的厚度为38μm、40μm、45μm、50μm等。
优选地,所述PET基材层的颜色为蓝色、黑色、黄色、紫色、绿色等。
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50μm,例如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提高胶厚,可增大胶带整体的柔软度,具有更佳的贴附和保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第二种优选结构,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为双层复合结构,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材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PET基材层、第二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PET基材层、所述第二PET基材层为双向拉伸透明PET薄膜层;PET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可提供产品足够的防刺穿性能,厚度的控制需要同时兼顾防刺穿与抗反弹性能。同时,着色PET可有效阻止光线穿过PET,一方面可避免因二段固化提前而造成产品性能下降,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内部铭牌标识信息外泄。
优选地,所述第一PET基材层、所述第二PET基材层的厚度独立地为16~38μm,例如厚度为16μm、18μm、20μm、23μm、24μm、25μm、30μm、31μm、32μm、36μm、38μm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为压敏粘合剂层,厚度为15~30μm,例如厚度为15μm、16μm、17μm、18μm、19μm、20μm、21μm、22μm、23μm、24μm、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30μm等。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由以下组份组成:
丙烯酸酯共聚物30~80份,例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量份为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等。
交联剂0.3~2份,例如交联剂的重量份为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份等。
色浆1.5~5份,例如色浆的重量份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等。
溶剂30~100份,例如溶剂的重量份为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100份等。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5~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
所述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由30~8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和0.3~2份交联剂组成;
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由5~40份环氧树脂,0.3~5份光引发剂和0.03~1份光引发增效剂组成。
本发明采用离型纸作为离型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日光灯中紫外波段提前曝光UV胶并引发聚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其中,所述硅离型纸层的克重为60~100g/m2,例如硅离型纸层的克重为60g/m2、70g/m2、80g/m2、90g/m2、100g/m2;所述硅离型纸层的离型力为15~40g/25m,例如所述硅离型纸层的离型力为15g/25m、20g/25m、25g/25m、30g/25m、35g/25m、40g/25m等。
本发明的上述单层结构(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和双层复合结构(第一PET基材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PET基材层、第二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可满足不同锂电池壳的包装要求,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与传统双层复合结构(第一PET基材层、第一压敏胶粘合剂层、第二PET基材层、第二压敏胶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相比,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剪切强度可达到2Mpa以上,抗反弹性优异,且相比UV结构胶的施工更简便,与设备匹配度更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粘合剂涂布于PET基材表面,经固化形成粘合剂层,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硅离型纸,经后熟成得到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
或者,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粘合剂涂布于第一PET基材表面,经固化后贴合第二PET基材,将第二粘合剂涂布于第二PET基材表面,经固化后贴合硅离型纸,经后熟成得到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
优选地,所述固化为加热固化,所述固化的温度为90~120℃,例如固化的温度为90℃、95℃、100℃、105℃、110℃、115℃、12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5~10min等,例如固化的时间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等。
优选地,所述后熟成的温度为45~60℃,例如所述后熟成的温度为45℃、50℃、55℃、60℃;所述后熟成的时间为24~72h,例如所述后熟成的时间为24h、36h、48h、60h、72h。
承上,本发明将特定丙烯酸酯组合物与环氧树脂组合物复配的粘合剂材料固化于基材层和离型纸层中间,经一段热固化制得胶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在UV灯源的照射下进行二段引发聚合。
粘合剂层中的UV胶组份需在使用前作二段固化,因此胶带在生产、检验、分切、包装等整个过程中需要在黄光灯源下作业和避光包装,以确保产品在终端使用前的品质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二段聚合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撕除硅离型纸层,将粘合剂层的胶面暴露于UV灯下进行引发聚合,在开放时间内迅速贴合至锂电池铝板面,进行后固化。
优选地,所述后固化的温度为21~25℃,例如后固化的温度为21℃、22℃、23℃、24℃、25℃;所述后固化的时间为24~72h,例如后固化的时间为24h、36h、48h、60h、72h。
优选地,所述二段聚合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撕除硅离型纸层,将粘合剂层的胶面暴露于UV灯下进行引发聚合,在开放时间内迅速贴合至锂电池铝板面,进行后固化。
优选地,所述UV灯的光波段为选自UVA段、UVB段、UVC段或UV全波段;优选地,所述UVA段(320~400nm)的光照能量为2500~4000mJ/cm2,例如光照能量为2500mJ/cm2、2600mJ/cm2、2700mJ/cm2、2800mJ/cm2、2900mJ/cm2、3000mJ/cm2、3100mJ/cm2、3200mJ/cm2、3300mJ/cm2、3400mJ/cm2、3500mJ/cm2、3600mJ/cm2、3700mJ/cm2、3800mJ/cm2、3900mJ/cm2、4000mJ/cm2;所述UVB段的光照能量为500~1500cm2,例如UVB段的光照能量为500cm2、600cm2、700cm2、800cm2、900cm2、1000cm2、1100cm2、1200cm2、1300cm2、1400cm2、1500cm2;所述UVC段的光照能量为50~200cm2,例如所述UVC段的光照能量为50cm2、60cm2、70cm2、80cm2、90cm2、100cm2、110cm2、120cm2、130cm2、140cm2、150cm2、160cm2、170cm2、180cm2、190cm2、200cm2;湿度为≤45%RH。
优选地,所述开放时间为5~15min,例如开放时间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粘合剂层由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环氧树脂组合物复配,赋予其压敏胶和结构胶的特点,解决了结构胶溢胶,设备匹配性差的问题。
(2)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使用时,经过了两段固化,其对锂电池铝壳的动态剪切强度>2MPa,较常规压敏胶产品高约3~6倍,粘结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反弹、不滑移、不溢胶,避免胶带位移而影响电池壳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单层胶结构(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和双层胶复合结构(第一PET基材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PET基材层、第二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可满足不同锂电池壳的包装要求,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一种优选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PET基材层;200-粘合剂层;300-硅离型纸层;
101-第一PET基材层;201-第一粘合剂层;301-第二PET基材层;401-第二粘合剂层;501-硅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一种优选结构的示意图。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ET基材层100、粘合剂层200和硅离型纸层300。
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仅列举了附图1所示单层结构产品配方和物性,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该单层UV胶结构产品,还包括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UV胶/UV胶复合或双层压敏胶/UV胶复合结构产品(见附图2)。因所涉及粘合剂层关键配方相同,区别在于双层复合结构,胶带整体柔软性更高,具备更佳的抗反弹等使用性能,故未全部列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第二种优选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材层101、第一粘合剂层201、第二PET基材层301、第二粘合剂层401和硅离型纸层501。
特别说明,本发明制备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在配胶、涂布、熟成、分切、包装、运输等过程中,需要确保在黄光灯源或避光下作业与保存,以避免产品提前曝光而丧失产品性能,影响其对被贴物的粘结强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
其中,按重量份计,粘合剂层200的制备原料由7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22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80份溶剂组成,其中,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DER 330-EL(DOW),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和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按重量份计,溶剂为35份乙酸乙酯和35份乙酸丁酯。
本实施例的胶带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依次加入上述60g ETERNAL 77303树脂、0.4g ETERNAL EC-97、20g DOW DER330-EL、1.4g BASF IRGACURE 261和0.05g ALFA 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分别依次加入35g乙酸乙酯和35g乙酸丁酯溶剂中,进行充分的机械搅拌5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液;
S2:将上述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上述PET表面,涂布量为27-29g/cm2,置于110℃烘箱中进行6min的热固化,然后贴合上述离型纸,经60℃熟成24h,得到所述胶带。其中,胶粘层的厚度约为24-26μm。
本实施例的胶带应用方法如下:撕除胶带的离型纸,将胶面暴露于UV光下照射10s(3000mJ/cm2),然后在15min内迅速贴合至铝板表面,以0.1MPa的压力保持30min,室温静置48h,即完成UV二段固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ARALDITE GY6020(HUNTSMAN),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和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8604(HENKEL),0.3份异氰酸酯型交联剂U-5000(HENKE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DER 330-EL(DOW),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和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8604(HENKEL),0.3份异氰酸酯型交联剂U-5000(HENKE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ARALDITE GY6020(HUNTSMAN),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和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8604(HENKEL),0.3份异氰酸酯型交联剂U-5000(HENKE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10份环氧树脂ARALDITE GY6020(HUNTSMAN),0.7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和0.03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对比例1
本比较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3份环氧树脂ARALDITE GY6020(HUNTSMAN)、0.21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0.01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其中,粘合剂层200由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组成,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其中,粘合剂层200由环氧树脂组合物组成,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20份环氧树脂DER 330-EL(DOW)、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261(BASF)、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50,50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其中,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ARALDITE GY6020(HUNTSMAN)、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南亚塑胶,BH216,50μm,透明材质)、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DER 330-EL(DOW)、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对比例6
本对比例参考实施例1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基材层100(强盟股份,L11-25,25μm)、粘合剂层200和离型纸层300(吉翔宝,SCK,60g/m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按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6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77303(ETERNAL)、0.4份环氧型交联剂EC-97(ETERNAL)。
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20份环氧树脂DER 330-EL(DOW)、1.4份阳离子引发剂IRGACURE 261(BASF)、0.05份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ALFA)。
测试例
为了对比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胶带性能,对各胶带产品的胶厚、剥离力、保持力、动态剪切强度、抗反弹性、透光率、绝缘电阻、漏电电流、针刺强度等物性分别进行测试,测试仪器和方法主要如下,测试结果见表1:
(1)胶厚测试:采用EAT-DCD型全自动光厚仪测试胶厚,整宽幅间隔测试10个点,取均值,极差要求<0.5μm,测试参照标准GB/T 13541-92;
(2)剥离力测试:采用KJ-1065拉力机测试胶带剥离力,测试标准参照ASTM D3330;
(3)保持力测试:采用PH-768B保持力试验机测试胶带高温保持力(80℃,1kg,1hr),测试标准参照ASTM D3654;
(4)剪切强度测试:采用自制阳离子固化胶膜粘结补强钢板与本发明制备的胶带,然后将胶带胶层面贴合至3003系铝板,常温经时放置72hr,采用KJ-1065拉力机测试胶带剪切强度,测试标准参照GB/T 33332;
(5)反弹测试:将胶带裁切成20mm宽规格,然后贴附于3003铝板边缘,贴附面积为2mm*20mm,剩余胶带沿铝板边缘翻折贴附于铝板背面,经制备好的产品放置PCT老化箱(121℃,1atm)48hr,观察胶带是否翘起,测试标准为本公司内部方法;
(6)透光率测试:采用NDH 2000N雾度计测试胶带透光率,测试标准参照ASTMD1003;
(7)针刺强度:采用KJ-1065拉力机测试胶带针刺强度,记录刺破时的最大力,测试标准参照GB/T10004;
(8)绝缘电阻:采用CS2676CG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胶带绝缘电阻,要求550V DC,10s,测试参照本公司标准测试方法;
(9)漏电电流:采用CS9912BX程控耐压测试仪测试胶带漏电电流,要求2700V DC,10s,测试参照本公司标准测试方法。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胶带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199677800000181
备注:
*:胶带需先经过UV照射进行二段固化,再测试相关物性
§:○--不起翘,Δ--部分起翘,×--完全翘起
$:500V,DC,10s
β:2700V,DC,10s
从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环氧树脂组合物的用量下降后,对粘结剂层的剪切强度影响比较大,剪切强度下降很多。实施例1~2与对比例2对比可知,本发明通过在丙烯酸压敏胶中添加UV阳离子环氧树脂,可大幅度提高粘合剂层的动态剪切强度,同时赋予其优异的内聚强度和抗反弹性,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结果显示,对比例3的纯环氧树脂涂布样品,成膜型差,不具备使用性能。此外,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说明胺类增效剂对阳离子固化的促进效果有限,但仍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PET基材的遮光性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比例5的透明PET相较实施例1的蓝色PET制备的产品,其剥离力与剪切强度都具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分析原因为产品在某个环节受紫外线曝光,导致胶粘层提前引发聚合,降低了产品在使用时的性能。
此外,对比例6与实施例1相比,当胶带PET从50μm降至25μm时,胶带的针刺强度有较大幅度下降,容易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长期经受碰撞、磨损作用而损坏电池外部结构。
本发明制备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大大提高了胶带对锂电池的粘结强度,不产生翘曲,可有效抵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冲击、碰撞产生的破坏作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所述的保护胶带,不仅局限于锂电池壳保护,还可用于其它工业设备、组件等表面的保护。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含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10~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
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丙烯酸酯共聚物 30~80份
交联剂 0.3~2份;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纯丙烯酸树酯、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酯、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剂为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和改性多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按重量份计,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环氧树脂 5~40份
光引发剂 0.3~5份
光引发增效剂 0.03~1份;
所述光引发剂为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所述光引发增效剂为胺类增效剂;
所述PET基材层的颜色为蓝色、黑色、黄色、紫色或绿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180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18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丙二醇单甲醚和二丙二醇甲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聚醚改性环氧树脂、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氢化酚醛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氢化联苯型环氧树脂、苯酚型环氧树脂、二苯乙烯型环氧树脂和脂肪族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三芳基硅氧醚和η6-异丙苯茂铁(II)六氟磷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增效剂为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ET基材层、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为双向拉伸着色PET基材层,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38~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为双层复合结构,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基材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PET基材层、第二粘合剂层和硅离型纸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基材层、所述第二PET基材层独立地为双向拉伸PET薄膜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基材层、所述第二PET基材层的厚度独立地为16~38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为压敏粘合剂层,厚度为15~30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由以下组份组成:
Figure FDA0003208500560000031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制备原料包含30~80份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10~45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和30~100份的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由30~80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和0.3~2份交联剂组成;
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由5~40份环氧树脂、0.3~5份光引发剂和0.03~1份光引发增效剂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离型纸层的克重为60~100g/m2,所述硅离型纸层的离型力为15~40g/25mm。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粘合剂涂布于PET基材表面,经固化形成粘合剂层,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硅离型纸,经后熟成得到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为加热固化,所述固化的温度为90~12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5~10min。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熟成的温度为45~60℃,所述后熟成的时间为24~72h。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保护胶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将所述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在UV灯源的照射下进行二段引发聚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聚合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撕除硅离型纸层,将粘合剂层的胶面暴露于UV灯下进行引发聚合,在开放时间内迅速贴合至锂电池铝板面,进行后固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化的温度为21~25℃,所述后固化的时间为24~72h。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灯的光波段选自UVA段、UVB段、UVC段或UV全波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A段的光照能量为2500~4000mJ/cm2,所述UVB段的光照能量为500~1500cm2,所述UVC段的光照能量为50~200cm2,湿度为≤45%RH。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时间为5~15min。
CN201910860732.0A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396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732.0A CN110396374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732.0A CN110396374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6374A CN110396374A (zh) 2019-11-01
CN110396374B true CN110396374B (zh) 2021-09-28

Family

ID=6832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0732.0A Active CN110396374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63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3873A (zh) * 2020-03-25 2020-06-09 王佳胶带科技(海安)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重包装胶带的加工工艺
CN113968058A (zh) * 2021-10-30 2022-01-25 芜湖徽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
CN113999626A (zh) * 2021-11-02 2022-02-01 芜湖徽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剪切胶带
CN114940882B (zh) * 2022-05-31 2023-12-05 安佐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播种用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50668B (zh) * 2023-08-16 2024-01-30 东莞中能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5717B2 (ja) * 2011-08-19 2017-08-09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偏光板
CN102690611B (zh) * 2011-12-27 2015-06-24 3M中国有限公司 胶带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备的胶带
CN102708755A (zh) * 2011-12-31 2012-10-03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特殊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紫外光固化胶膜的防伪标签
CN106905881A (zh) * 2017-04-19 2017-06-30 韩德辉 一种胶带
CN107227124A (zh) * 2017-05-31 2017-10-03 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pet双面胶带及其生产工艺
CN107760221A (zh) * 2017-10-25 2018-03-06 上海固柯胶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79235B1 (ko) * 2018-02-05 2019-05-16 주식회사 피톡 내충격 쿠션 테이프 제조방법
CN108795307B (zh) * 2018-07-04 2020-02-18 东莞市古川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659A (zh) * 2018-09-06 2019-01-18 陈裕旺 一种po面材uv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097B (zh) * 2018-12-20 2021-04-30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
CN109810648A (zh) * 2019-01-28 2019-05-28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6374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6374B (zh) 一种锂电池壳保护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JP6275945B2 (ja)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00178496A1 (en)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for optical use,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minate for optical us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10345B (zh)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和包括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KR101340546B1 (ko) 점착제용 바인더,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광학 부재
CN103571354B (zh) 压敏胶粘片、电气或电子装置构件层压物和光学构件层压物
JP6810054B2 (ja) アクリルポリマーに基づくuv硬化性接着剤
CN110330921B (zh) 一种压敏胶、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97621A (zh) 粘合剂膜、该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包含该膜的显示装置
KR20120060782A (ko) 광학 부재용 방사선 경화형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형 광학 부재
JP6797112B2 (ja) 組成物
JP2015030765A (ja) 粘着シート、粘着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90058278A (ko) 점착 시트
CN114276279B (zh) 夺氢型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0092988A1 (ja) 光学部材用放射線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型光学部材
WO2005111167A1 (ja) 粘着剤組成物
JP2013504664A (ja) 二重架橋粘着付与感圧接着剤
CN110982453A (zh) 橡胶型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004534B1 (ko)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WO2021019359A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lamin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789506B (zh) 硬化性黏接劑組成物、使用此組成物之黏接片、含有此黏接片之疊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6463370B (zh) 保护膜形成用薄膜
CN108276518B (zh) 一种led光引发交联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WO2019065268A1 (ja) 硬化性接合材を含む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0255849A1 (ja) 粘着シート、中間積層体、中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品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