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034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034B
CN110248034B CN201910162683.3A CN201910162683A CN110248034B CN 110248034 B CN110248034 B CN 110248034B CN 201910162683 A CN201910162683 A CN 201910162683A CN 110248034 B CN110248034 B CN 110248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e
intruder
intruder detection
unit
j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26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034A (zh
Inventor
八岛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48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3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asuring, monitoring or signaling apparatus, e.g. for transmitting measured information to a centr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97Presence or absence in an output t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4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4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 H04N1/00854Recognising an unauthorised user or user-associated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过消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闯入者侦测部,对闯入者进行侦测;通报部,通报侦测出闯入者;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在使所述闯入者侦测部工作并侦测出闯入者时,使所述通报部进行通报的闯入者侦测模式;作业受理部,受理作业的执行指示;以及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过程中,由所述作业受理部受理了预定的既定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在预定的暂停时间内,停止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复合机的电力状态大多除了具有通常动作模式之外,还具有省电模式。
具有此种省电模式的复合机包括人体感知传感器(或人体感应传感器)等人体侦测装置、相机等拍摄装置,以自动地切换通常模式与省电模式,以往,该复合机以如下方式被利用,即,在侦测出人体的情况下,从省电模式恢复为通常动作模式。
另一方面,也已尝试了将这些设置于复合机的人体侦测装置、拍摄装置用作安防系统,对复合机导入闯入者侦测功能。此种闯入者侦测功能例如可列举人体感应传感器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侦测出闯入者后,通报为闯入者或播放警告声的功能等。
以往,作为具有此种闯入者侦测功能的复合机的发明,已公开了如下复合机的发明,该复合机是包括检测人体的传感器且经由网络而连接于控制装置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通过传感器侦测出人体的情况下,将检测结果通知控制装置的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公开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拍摄单元,对已决定的监视区域进行拍摄;人侦测单元,在被供应了比驱动图像形成装置所需的电力更低的电力的状态下,对人进行侦测;以及切换单元,可选择地切换第一待机模式与第二待机模式,该第一待机模式是在所述人侦测单元侦测出人的情况下,对所述拍摄单元输送拍摄已决定的监视区域所需的电力量的待机模式,该第二待机模式是无论所述人侦测单元的输出如何,均对所述拍摄单元输送所述拍摄已决定的监视区域所需的电力量的待机模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79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1330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若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侦测出合法用户的情况下,也一律通报为闯入者或播放警告声,则会产生将合法用户误当作闯入者的不利情况,反而也有可能会损害便利性。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所述的情况而成的发明,其通过消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提供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闯入者侦测部,对闯入者进行侦测;通报部,通报侦测出闯入者;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在使所述闯入者侦测部工作并侦测出闯入者时,使所述通报部进行通报的闯入者侦测模式;作业受理部,受理作业的执行指示;以及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过程中,由所述作业受理部受理了预定的既定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在预定的暂停时间内,停止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
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使用电子照相方式并利用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等的复印(复制功能)功能的复印机、还包含复印以外的功能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装置)等形成并输出图像的装置。
“预定的既定作业”是例如在接收了FAX数据的情况下,或在从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接收了被实施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走动来的可能性高的作业。
“闯入者侦测部”是通过例如人体感知传感器(或人体感应传感器)等人体侦测装置、相机等拍摄装置来对闯入者进行侦测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消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进一步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2)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进行用户验证的用户验证部,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过程中,由所述作业受理部受理了所述既定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用户验证部进行用户验证,并在受理了合法用户的验证后,执行所述既定作业。
由此,即使闯入者侦测模式处于暂停中,也会在验证合法用户后执行作业,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3)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从外部设备接收打印数据的通信部,所述既定作业是与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指示相关的作业。
由此,在接受了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走动来的可能性高的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暂停闯入者侦测模式,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4)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排纸托盘;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所述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以及打印部,进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在所述打印部进行了所述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后,所述纸张侦测传感器不再侦测出所述排纸托盘内的纸张的情况下,即使处于所述暂停时间内,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也会解除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
由此,在打印了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后,回收了排出至排纸托盘的纸张的情况下,解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5)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对于用户的报告部,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结束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时间的一定时间前,由所述纸张侦测传感器在所述排纸托盘内侦测出纸张的情况下,所述报告部将提醒回收所述纸张的消息报告给用户。
由此,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时间结束的一定时间前,提醒回收纸张的消息被报告给用户,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6)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对于用户的报告部,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情况下,或暂停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报告部将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或暂停报告给用户。
由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或暂停被报告给用户,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7)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扫描仪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使所述扫描仪用的应用程序启动的指示,所述既定作业是与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所述扫描仪用的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相关的作业。
由此,在接收了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走动来的可能性高的来自外部设备的扫描仪用的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的情况下,暂停闯入者侦测模式,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数字复合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数字复合机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面板单元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功能限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启用/禁用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日程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数字复合机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由人体感知传感器侦测出热源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数字复合机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6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6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再者,以下的说明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其次,基于图1~图4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数字复合机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数字复合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数字复合机1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面板单元17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1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数字复合机1是对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处理且具有复印功能或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的复合机或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装置)等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数字复合机1包括面板单元17、与面板单元17前部的人体感知传感器20。
另外,如图3所示,面板单元17包括显示操作部171及物理操作部172。
接着,基于图4来简单地对数字复合机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数字复合机1包括控制部10、图像数据取得部11、图像形成部12、存储部13、图像处理部14、通信部15、供纸部16、面板单元17、计时器18、报告部19及人体感知传感器20。
以下,对数字复合机1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控制部10统一地对数字复合机1进行控制,且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各种接口电路等。
控制部10进行各传感器的侦测、马达、离合器、面板单元17等所有负载的监视、控制,以对数字复合机1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像数据取得部11是侦测并读取放置于原稿台的原稿、从原稿托盘搬送来的原稿而产生图像数据的部分。另外,该图像数据取得部11是取得由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未图示)或传真装置(未图示)等产生的图像数据的部分。
再者,在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取得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网络取得图像数据,或取得记录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的图像数据,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取得图像数据的方式加以组合。
图像形成部12是在纸张上打印输出由图像数据取得部11取得并由图像处理部14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部分,其包括激光扫描单元(Laser Scanning Unit,LSU)121。
LSU121是将与包含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的信息对应的激光光束照射至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的表面而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
存储部13是存储实现数字复合机1的各种功能所需的信息、控制程序等的元件、存储介质。例如可使用RAM、ROM等半导体元件、硬盘、闪速存储部、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存储介质。
再者,也可以像由硬盘驱动器构成保存数据的区域,由闪速存储部构成保存程序的区域这样,将程序与数据保存于不同的装置。
图像处理部14是如下部分,其将由图像数据取得部11读取的原稿图像转换为恰当的电信号而产生图像数据,且根据来自显示操作部171的指令,以适合于放大、缩小等输出的方式,对从图像数据取得部11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通信部15是如下部分,其经由网络等,与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电脑、便携式信息终端、信息处理装置、传真装置等进行通信,与这些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等收发邮件或FAX等各种信息。
供纸部16是将储存于供纸盒、手送托盘的纸张搬送至图像形成部12的部分。
面板单元17是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单元,其包括显示操作部171及物理操作部172。
显示操作部171是显示各种信息的部分。显示操作部171是例如由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等构成,且供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显示处理状态等电子数据的监视器、条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控制部10通过显示操作部171显示数字复合机1的动作及状态。
另外,显示操作部171也是包括触控面板且受理来自用户的指令的部分。
计时器18是测量并计数时间的部分,其例如通过内置时钟或网络取得时刻。
报告部19是如下部分,其通过使例如扬声器等声音产生装置产生蜂鸣声、消息等的声音,将警告或消息等报告给周围的用户。
另外,报告部19也可通过网络向外部的服务器发送警报邮件,或联系安保公司。
管理人预先注册成为警报邮件的发送目的地的邮件地址、安保公司的联系方式。
人体感知传感器20是对处于预定范围内的闯入者进行侦测的传感器。
人体感知传感器20例如可使用包括热释电元件的热释电型红外线传感器等,该热释电元件对因闯入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红外线的变化量进行检测。
另外,也可通过对由相机等拍摄装置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来侦测闯入者。在此情况下,以规定时间间隔对预定的范围进行拍摄,在拍摄的多个帧之间检测图像有无变化,在图像有变化的情况下,认为发现闯入者,由此,对闯入者进行侦测。
在图2中,扇形状的区域AR表示人体感知传感器20对闯入者进行侦测的区域。若用户进入至区域AR内,则人体感知传感器20会侦测出用户。
人体感知传感器20在对象物处在预定范围(例如0m~5m)内的情况下进行输出,其输出电平会根据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而变动。
以上是数字复合机1的结构的概要。
<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
其次,基于图5~图11对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5~图7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图8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功能限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另外,图9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启用/禁用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另外,图10是表示图1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日程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5的步骤S1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满足了预定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的结束条件(步骤S1)。
闯入者侦测模式的结束条件例如可列举到达预定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禁用时刻的情况等。
以下,在图10及图11的说明中,对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启用/禁用设定进行叙述。
在满足了闯入者侦测模式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2中,结束闯入者侦测模式(步骤S2)。
另一方面,在未满足闯入者侦测模式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3中,判定闯入者侦测模式目前是否暂停中(步骤S3)。
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目前暂停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图6的步骤S8的处理(图6的步骤S8)。
另一方面,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目前并非暂停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4的判定(步骤S4)。
其次,在步骤S4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投入了用以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预定的既定作业(步骤S4)。
此处,用以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预定的既定作业例如可列举接收了FAX数据的情况、从PC接收了被实施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从PC侦测出了远程扫描应用程序的启动的情况等。
原因在于:认为在执行了这些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合法用户为了回收已打印的纸张(在打印数据未被打印而暂时存储于存储部13的情况下,为了进行执行该打印数据的操作)或为了设置扫描原稿而走动到数字复合机1前的可能性高。
其次,在步骤S4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5中,使闯入者侦测模式转变为暂停状态(步骤S5)。
其次,在步骤S6中,控制部10将暂停状态的剩余时间t设定为Tmax,另外,将判定标志flag设定为假(FALSE),该判定标志flag用以判定是否已通知暂停状态所剩无几。另外,使计时器18开始进行剩余时间t的倒计时(步骤S6)。
此处,Tmax是任意的正实数,且是为了回收已打印的纸张或为了设置扫描原稿而应给予合法用户的犹豫时间。
在实施方式1中,Tmax设定为1分钟~3分钟左右。
在后续的步骤S7中,控制部10使报告部19通知如下声音消息,该声音消息通知闯入者侦测模式已处于暂停状态(步骤S7)。
然后,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未投入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其次,在图6的步骤S8中,控制部10从暂停状态的剩余时间t减去经过时间(步骤S8)。
其次,在步骤S9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检测出了应延长暂停时间的动作(步骤S9)。
此处,检测出了应延长暂停时间的动作的情况例如可列举打印作业正在进行中的情况、数字复合机1受到了操作的情况、侦测出了人体的情况等。
另外,在符合接收既定作业后或打印完成后的预定的时间(例如数分钟等)的情况下,也可延长暂停时间。
在检测出了应延长暂停时间的动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9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0中,将暂停状态的剩余时间t初始化为Tmax,且将判定是否通知了t所剩无几的判定标志flag初始化为假。另外,使计时器18开始进行剩余时间t的倒计时(步骤S10)。
然后,控制部10进行步骤S17的判定(步骤S17)。
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未检测出应延长暂停时间的动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9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11的判定(步骤S11)。
其次,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暂停状态的剩余时间t不足Tw,且判定是否通知了t所剩无几的判定标志flag为假(步骤S11)。
此处,Tw是小于剩余时间的初始值Tmax的正实数,且是成为用以通知用户剩余时间短的基准的时间。
在剩余时间t不足Tw,且判定标志flag为假的情况下(在步骤S1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2中,将判定标志flag设定为真(TRUE)(步骤S12)。
在后续的步骤S13中,控制部10使报告部19通知如下声音消息,该声音消息通知暂停状态所剩无几(步骤S13)。
然后,控制部10进行步骤S17的判定(步骤S17)。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剩余时间t并非不足Tw,且判定标志flag并非为假的情况下(在步骤S11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4中,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已变为0以下(步骤S14)。
在剩余时间t已变为0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1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5中,结束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步骤S15)。
在后续的步骤S16中,控制部10使报告部19通知如下声音消息,该声音消息通知暂停状态已结束(步骤S16)。
然后,控制部10进行步骤S17的判定(步骤S17)。
另一方面,在剩余时间t大于0的情况下(在步骤S1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17的判定(步骤S17)。
其次,在步骤S17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闯入者侦测模式并非为暂停状态,且人体感知传感器20侦测出了闯入者(步骤S17)。
在闯入者侦测模式并非为暂停状态,且人体感知传感器20侦测出了闯入者的情况下(在步骤S17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8中,使报告部19实施通报(步骤S18)。
另一方面,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为暂停状态,且人体感知传感器20未检测出闯入者的情况下(在步骤S17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图7的步骤S19的判定(步骤S19)。
其次,在图7的步骤S19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对数字复合机1投入了作业(步骤S19)。
在对数字复合机1投入了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19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20的判定(步骤S20)。
另一方面,在未对数字复合机1投入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19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其次,在步骤S20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步骤S20)。
此处,如图8所示,管理人即用户也可预先对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功能限制进行设定。
在选择了“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下,原则上禁止对复合机进行操作,禁止实施复印、打印、扫描等作业”的情况下,完全限制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数字复合机1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即使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下,仍正常地允许对复合机进行操作,允许实施复印、打印、扫描等作业”的情况下,完全允许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数字复合机1的功能。
另外,如图9所示,用户也可进行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启用/禁用设定。
在选择了“启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情况下,闯入者侦测模式被启用。
另外,如图9所示,显示操作部171也可显示“在启用所选项后,会启用闯入者侦测模式,在复合机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侦测出人体的情况下,实施通报、播放警告声”这一说明。
另外,如图10所示,管理人即用户也可进行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日程设定。
在选择了“启用日程功能”的情况下,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日程功能被启用。
在图10的例子中,闯入者侦测模式启用时刻设定为“每日22:00”,闯入者侦测模式禁用时刻设定为“每日07:30”。
另外,如图10所示,显示操作部171也可显示“在启用日程功能后,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启用/禁用按预先设定的日期时间自动切换”这一说明。
在图7的步骤S20中,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20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21中,正常地执行作业(步骤S21)。
然后,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另一方面,在不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20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22中,中止作业(步骤S22)。
然后,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这样,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仍投入了既定作业时,闯入者侦测模式处于暂停状态,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被消除,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2]
其次,基于图11及图1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12的步骤S101~步骤S107分别对应于图5的步骤S1~S7,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5未记载的步骤S131的判定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在数字复合机1处于闯入者侦测模式时,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闯入者侦测模式一律暂停。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预先对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进行设定。
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管理人即用户选择“即使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也不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或“设为‘暂停’状态”中的任一者。
另外,显示操作部171也可显示“在目前的设定下,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打印作业等时,闯入者侦测模式会在一定时间内成为‘暂停’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使侦测出人时,也不会实施通报、播放警告声。”这一说明。
在图12的步骤S104中,投入了用以设为“暂停”状态的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31中,判定应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设定是否已启用(步骤S131)。
在应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设定已启用的情况下(在步骤S13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05中,使闯入者侦测模式转变为暂停状态(步骤S105)。
另一方面,在应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设定未启用的情况下(在步骤S131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01的判定(步骤S101)。
这样,能够设定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是否应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被消除,且会防止闯入者盗取保密文件,所以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3]
其次,基于图13及图1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另外,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14的步骤S201~步骤S207及步骤S231分别对应于图12的步骤S101~S107及S131,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13未记载的步骤S232的判定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在选择了“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当在数字复合机1处于闯入者侦测模式时,投入了既定作业时,闯入者侦测模式一律暂停。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3中,能够设定是否即使在选择了“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情况下,仍应进一步进行密码验证。
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管理人即用户在选择了“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选择“即使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为‘暂停’状态的情况下,仍需要输入密码来对复合机进行操作”或“无需输入密码”中的任一者。
另外,显示操作部171也可显示“在目前的设定下,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打印作业等时,闯入者侦测模式会在一定时间内成为‘暂停’状态。在该状态下,需要密码来对复合机进行操作,但即使在侦测出人时,未输入密码,也不会实施通报、播放警告声。”这一说明。
在图14中,在投入了用以设为“暂停”状态的既定作业时,应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设定已启用的情况下(在步骤S23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232中,判定是否进行了密码验证,或是否无需密码验证(步骤S232)。
在进行了密码验证的情况下,或在无需密码验证的情况下(在步骤S232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205中,使闯入者侦测模式转变为暂停状态(步骤S205)。
另一方面,在未进行密码验证的情况下(在步骤S232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201的判定(步骤S201)。
这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成为暂停状态后,需要输入验证密码来对数字复合机1进行操作,由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且会防止闯入者盗取保密文件,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4]
其次,基于图15对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数字复合机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15的步骤S319~步骤S322分别对应于图7的步骤S19~S22,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7未记载的步骤S323及步骤S324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对应于图5及图6的图的处理与图5及图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部10基于是否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来决定是应执行作业,还是应中止作业。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4中,对如下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该情况是指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时,进一步有密码验证设定。
在图15的步骤S320中,密码的验证设定已启用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323中,等待验证密码的输入(步骤S323)。
此时,如图16所示,显示操作部171显示“人体感应传感器已侦测出热源。请输入验证密码对复合机进行操作。”这一说明,并且显示验证密码的输入框及验证图标,从而提醒用户输入验证密码。
接着,在输入了验证密码后,控制部10在步骤S324中,判定是否输入了正确的验证密码(步骤S324)。
在输入了正确的验证密码的情况下(在步骤S32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321的判定(步骤S321)。
另一方面,在未输入正确的验证密码的情况下(在步骤S32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322的处理(步骤S322)。
另外,控制部10也可按既定作业的种类而执行预定的处理,例如若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处于暂停状态,则不验证密码而执行作业,或者即使处于暂停状态,也会在执行作业前进行密码验证。
这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成为暂停状态后,需要输入验证密码来对数字复合机1进行操作,由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且会防止闯入者盗取保密文件,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5]
其次,基于图17对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数字复合机1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5中,如图17所示,能够设定用以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设为暂停状态的既定作业的种类。
在图17的例子中,列举了“打印作业”、“FAX数据接收”及“远程扫描仪工具的启动”这三种作业作为项目,并选择了“打印作业”及“远程扫描仪工具的启动”的作业。
在此情况下,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打印作业”及“FAX数据接收”这两种作业后,控制部10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
另一方面,即使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远程扫描仪工具的启动”的作业,控制部10也不会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
这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投入了由用户设定的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由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6]
其次,基于图1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18的步骤S419~步骤S422分别对应于图7的步骤S19~S22,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7未记载的步骤S423~步骤425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对应于图5及图6的图的处理与图5及图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6中,数字复合机1还包括纸张侦测传感器,该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将经过打印的纸张排出的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
此处,在图18的步骤S421中,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成为暂停状态后,执行了既定作业时(步骤S421),控制部10在步骤S423中,使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判定排纸托盘内是否有纸张(步骤S423)。
在排纸托盘内有纸张的情况下(在步骤S42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另一方面,在排纸托盘内无纸张的情况下(在步骤S42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424中,结束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步骤S324)。
在后续的步骤S425中,控制部10使报告部19通知如下声音消息,该声音消息通知暂停状态已结束(步骤S425)。然后,控制部10反复进行步骤S1的判定(步骤S1)。
这样,控制部10也可在纸张侦测传感器不再侦测出排出至排纸托盘内的纸张的情况下,解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
由此,在打印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后,回收了排出至排纸托盘的纸张的情况下,解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7]
其次,基于图19对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6的图。
图19的步骤S508~步骤S518分别对应于图6的步骤S8~S18,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6未记载的步骤S531及步骤532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对应于图5及图7的图的处理与图5及图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7中,数字复合机1还包括纸张侦测传感器,该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将经过打印的纸张排出的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
此处,当在图19的步骤S513中,使报告部19通知如下声音消息,该声音消息通知暂停状态所剩无几时(步骤S513),控制部10在步骤S531中,使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判定排纸托盘内是否有纸张(步骤S531)。
在排纸托盘内有纸张的情况下(在步骤S53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使报告部19报告提醒回收纸张的声音消息(步骤S532)。
另一方面,在排纸托盘内无纸张的情况下(在步骤S531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517的判定(步骤S517)。
这样,控制部10也可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结束的一定时间前,由纸张侦测传感器在排纸托盘内侦测出纸张的情况下,使报告部19将提醒回收纸张的声音消息通知用户。
由此,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时间结束的一定时间前,提醒回收纸张的消息被报告给用户,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8]
其次,基于图20对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20的步骤S601~步骤S607分别对应于图5的步骤S1~S7,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图20的步骤S604中,投入了既定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60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631中,使报告部19通知用户将要实施闯入者侦测模式向“暂停”状态的转变(步骤S631)。
由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被通知用户,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9]
其次,基于图2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6的图。
图21的步骤S708~步骤S718分别对应于图6的步骤S8~S18,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6未记载的步骤S731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对应于图5及图7的图的处理与图5及图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21的步骤S714中,剩余时间t已变为0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71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731中,使报告部19通知用户将要结束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步骤S731)。
另外,控制部10也可在从所述通知起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例如1分钟~2分钟左右)后,结束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状态,以便听闻所述通知的用户来得及回收纸张。
由此,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的结束被报告给用户,因此,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10]
其次,基于图2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22的步骤S819~步骤S822及步骤S825~步骤827分别对应于图7的步骤S19~S22及图5的步骤S5~步骤S7,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7未记载的步骤S823~步骤S827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对应于图5及图6的图的处理与图5及图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0中,在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未被打印而暂时保存于存储部13的情况下,控制部10使闯入者侦测模式暂停,使得合法用户不会在对该打印数据进行打印等操作时成为通报的对象。
具体来说,在图22的步骤S820中,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820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823中,判定该作业是否为应保存于存储部13的作业(步骤S823)。
在该作业并非是应保存于存储部13的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82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进行步骤S821的处理(步骤S821)。
另一方面,在该作业是应保存于存储部13的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82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824中,使该作业保存于存储部13(步骤S824)。
然后,控制部10在步骤S5中,使闯入者侦测模式转变为暂停状态(步骤S5)。
原因在于:当在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接收了应保存于存储部13的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时,合法用户走动来的可能性高。
由此,当为了对所保存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操作而走动到数字复合机1前时,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警告的对象的不利情况会被消除,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11]
其次,基于图23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5的图。
图23的步骤S901~步骤S903及步骤S905~步骤S907分别对应于图5的步骤S1~步骤S3及步骤S5~步骤S7,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5未记载的步骤S904的判定进行说明。
在图23的步骤S903中,闯入者侦测模式目前并非暂停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90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904中,判定是投入了用以将闯入者侦测模式设为暂停状态的预定的既定作业,还是产生了预定的错误(步骤S904)。
此处,预定的错误可列举合法用户走动到数字复合机1前的可能性高的错误,例如产生了卡纸或墨水、调色剂耗尽等错误的情况等。
在投入了既定作业或产生了规定的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904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905中,使闯入者侦测模式转变为暂停状态(步骤S905)。
由此,会消除如下不利情况,该不利情况是指即使在产生除了既定作业的接收以外的需要走动到数字复合机1前的问题的情况下,例如产生卡纸、墨水/调色剂耗尽等错误,合法用户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也成为通报或警告的对象,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实施方式12]
其次,基于图2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闯入者侦测模式时的自动控制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数字复合机1的闯入者侦测处理的流程的对应于图7的图。
图24的步骤S1019~步骤S1022分别对应于图7的步骤S19~步骤S22,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对图7未记载的步骤S1023及步骤S1024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24的步骤S1020中,允许在闯入者侦测模式中实施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0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023中,判定接收的打印数据量是否为预定的值以上(步骤S1023)。
在接收的打印数据量并非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3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0正常地执行作业(步骤S1021)。
另一方面,在接收的打印数据量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3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0在步骤S1024中,进行将暂停状态延长预定时间的处理后,执行所述作业(步骤S1023)。
这样,在接收了大量的FAX数据的情况下,若暂停状态长时间持续,则会有问题,因此,控制部10也根据接收的打印数据量来判定是否应延长暂停状态。
再者,也可根据既定作业的种类而改变暂停时间。
由此,根据既定作业的打印数据量或作业的种类而变更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时间,因此,可实现便利性比以往更高的数字复合机1。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也包含将所述多个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加以组合所得的方式。
除了所述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也可有各种变形例。这些变形例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及所述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数字复合机
10:控制部
11:图像数据取得部
12:图像形成部
13:存储部
14:图像处理部
15:通信部
16:供纸部
17:面板单元
18:计时器
19:报告部
20:人体感知传感器
121:LSU
171:显示操作部
172:物理操作部
AR:区域
flag:判定标志
t:时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闯入者侦测部,对闯入者进行侦测;
通报部,通报侦测出闯入者;
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在使所述闯入者侦测部工作并侦测出闯入者时,使所述通报部进行通报的闯入者侦测模式;
作业受理部,受理作业的执行指示;以及
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
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过程中,由所述作业受理部受理了合法用户的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在预定的暂停时间内,停止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行用户验证的用户验证部,
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过程中,由所述作业受理部受理了所述合法用户的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所述用户验证部进行用户验证,并在受理了合法用户的验证后,执行所述合法用户的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外部设备接收打印数据的通信部,
所述合法用户的作业是与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指示相关的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纸托盘;
纸张侦测传感器,侦测所述排纸托盘内有无纸张;以及
打印部,进行打印数据的打印,
在所述打印部进行了所述合法用户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后,所述纸张侦测传感器不再侦测出所述排纸托盘内的纸张的情况下,即使处于所述暂停时间内,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也解除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于用户的报告部,
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结束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暂停时间的一定时间前,由所述纸张侦测传感器在所述排纸托盘内侦测出纸张的情况下,所述报告部将提醒回收所述纸张的消息报告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于用户的报告部,
在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实施部实施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情况下或暂停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报告部将所述闯入者侦测模式的实施或暂停报告给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扫描仪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使所述扫描仪用的应用程序启动的指示,
所述合法用户的作业是与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所述扫描仪用的应用程序的启动指示相关的作业。
CN201910162683.3A 2018-03-09 2019-03-05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248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2981 2018-03-09
JP2018042981A JP6964020B2 (ja) 2018-03-09 2018-03-09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034A CN110248034A (zh) 2019-09-17
CN110248034B true CN110248034B (zh) 2021-04-06

Family

ID=6784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2683.3A Active CN110248034B (zh) 2018-03-09 2019-03-0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8460B2 (zh)
JP (1) JP6964020B2 (zh)
CN (1) CN110248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515B2 (ja) 2020-01-23 2023-10-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30250A (ja) * 2021-08-23 2023-03-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人検出機能付きの装置
JP2023079700A (ja) * 2021-11-29 2023-06-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354A (zh) * 2007-01-15 2008-07-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54516A (zh) * 2012-12-05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577969A (zh) * 2014-11-04 2016-05-1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5316A (ja) * 1991-10-18 1993-04-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39817A (ja) * 1998-07-23 2000-02-0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06635A (ja) * 2002-12-26 2004-07-22 Murata Mach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6013673A (ja) * 2004-06-23 2006-01-12 Murata Mach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079692A (ja) 2005-09-12 2007-03-29 Ricoh Co Ltd 複合機、制御装置及び防犯システム
JP2011033808A (ja) * 2009-07-31 2011-02-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047B2 (ja) * 2013-08-01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を備えた防犯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82772B1 (ja) 2014-01-15 2015-03-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12664B2 (ja) * 2014-05-23 2016-10-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598873B2 (ja) * 2015-11-18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2374B2 (ja) * 2016-12-07 2021-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354A (zh) * 2007-01-15 2008-07-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54516A (zh) * 2012-12-05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577969A (zh) * 2014-11-04 2016-05-1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61347A (ja) 2019-09-19
US20190281177A1 (en) 2019-09-12
CN110248034A (zh) 2019-09-17
US10708460B2 (en) 2020-07-07
JP6964020B2 (ja) 202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3770B (zh) 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以及包括该认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4803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908222B2 (en) Apparatus that inhibits leaving and forgetting of originals
US98830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802551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10825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02236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02661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06008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power supply/stop control
CN11412516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541908A (zh) 原稿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US7532346B2 (e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pparatus, reboot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mote maintenance system
JP70757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50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0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2268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防犯動作の実施方法
JP70401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出力物の持去者の認識システム、認識方法、および認識プログラム
US202400152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65724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093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279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4018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888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0273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385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