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7063A -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7063A
CN110217063A CN201910184886.2A CN201910184886A CN110217063A CN 110217063 A CN110217063 A CN 110217063A CN 201910184886 A CN201910184886 A CN 201910184886A CN 110217063 A CN110217063 A CN 11021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al system
drive
variable speed
land
speed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4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吉布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bbs Technologies Ltd
Gibb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bb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bb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Gibb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1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7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61Amphibious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of a particular type
    • B60F3/0069Recreational amphibiou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50Architecture of the drivelin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r kind of transmissio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 F16H37/0813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only one input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2Hybri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87Auxiliary dr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03/00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S
    • Y10S903/902Prime movers comprising electrical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motors
    • Y10S903/903Prime movers comprising electrical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motors having energy storing means, e.g. battery, capacitor
    • Y10S903/904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
    • Y10S903/915Specific drive or transmission adapted for he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能够运行在陆用模式和水用模式的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包括:一个原动机、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第一水用推进装置、第二水用推进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并且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水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驱动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另外,本发明提供包括所述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Description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本申请是于2013年12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的发明专利申请2013800731725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适合用于能够在陆上和水上行驶的水陆两用车(amphibian)中的动力系(power train)。更具体而言,所述动力系适合用于具有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并且能够在水上滑行的高速水陆两用车。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样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背景技术
用于水陆两用车中的动力系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它们通常落入两种类型之一。第一类型是用于仅排水的水陆两用车(displacement only amphibians)中的动力系,该水陆两用车具有有限且缓慢的水上性能。它们通常是被改型以向水用推进装置(marinepropulsion means)提供驱动的自动动力系。第二类型是用于滑行水陆两用车(planingamphibians)中的动力系,该水陆两用车受到有限的陆上性能的困扰。它们通常是被改型以向轮或履带提供驱动的水上动力系。
但是,近期,申请人已经开发了用于具有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并且能够在水上滑行的新类别的高速水陆两用车中的动力系。而且,当该水陆两用车在陆上或越野(例如,以四轮驱动方式)运行时,这些高速水陆两用车提供良好的路面操纵性。
然而,仍然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改进这些现有技术的动力系,即,通过在将驱动和动力输送到水用推进装置(例如,喷射驱动器、推进器等)以供水陆两用车在水上使用方面提供增加的灵活性和效率,以及通过提供对动力系的改进封装。对缩回轮和/或轮悬架组件或履带驱动器的需要使得在封装、重量分布方面以及在如何能够实现所得到的动力传输路径方面存在相当大问题。
发明内容
相应地,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能够运行在陆用模式和水用模式的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包括:
一个原动机;
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
第一水用推进装置;
第二水用推进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其中: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并且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水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驱动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利用这种设置,当所述水陆两用车处于水用模式下时,所述动力系使所述原动机的扭矩能够更好地与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的效率匹配,以及当所述水陆两用车运行在陆上时优化并且高效地输送与所述原动机的扭矩匹配的动力。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如本文所阐述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以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动力系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动力系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动力系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位于水陆两用车的船身中的动力系,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一些部件;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的第一替代实施方案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的第三替代实施方案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的第四替代实施方案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的第五替代实施方案的从上方观察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和图2,可以看到动力系10包括:
一个原动机、发动机12;
一个可变变速传动装置14;
一个分动箱16;
两个水用推进单元,左舷水喷射驱动器(port water jet drive)18和右舷水喷射驱动器(starboard water jet drive)20;
两个水用推进驱动轴(marine propulsion drive shafts),左舷水喷射驱动轴22和右舷水喷射驱动轴24;
两个陆用推进驱动轴,前陆用推进驱动轴26和后陆用推进驱动轴32,所述前陆用推进驱动轴26由第一轴部分28和第二轴部分30组成;
两个差速器,前差速器34和后差速器36;
四个半(轮轴)轴,左舷前半轴38和右舷前半轴40、左舷后半轴42和右舷后半轴44;以及
四个轮,左舷前轮46和右舷前轮48以及左舷后轮50和右舷后轮52。
可变变速传动装置14包括:一个输入轴13,由发动机12驱动;以及一个输出轴15,该输出轴将驱动提供给安装到传动装置14的后面(后方)的分动箱16。发动机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在此实施例中,发动机12是一个压燃式内燃机。发动机12和变速传动装置14被纵向地安装在水陆两用车内并且大致与水陆两用车的船身100的纵向轴线对齐(参见图3),其中变速传动装置14被安装在发动机12的后方。可变变速传动装置14可以包括手动的、逐级变速的(sequential shift)、半自动的或自动的变速箱(gearbox)、无级变速器(CVT),或者任何合适的可变变速传动装置。通过使用输入轴13,而不是将传动装置14直接安装到发动机12,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要求增加或减小发动机12和传动装置14之间的距离,例如以适应水陆两用车的特定包装要求或改变其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地调整输入轴13的长度和输出轴15的长度来适应。
分动箱16包括一个可锁定的中心差速器17以将驱动从输出轴15输送至前陆用推进驱动轴26和后陆用推进驱动轴32。分动箱16还充当一个动力输出装置(power take off)以用左舷皮带23将驱动从输出轴15输送至左舷水喷射驱动器22,且用右舷皮带25将驱动从输出轴15输送至右舷水喷射驱动器24。输入轴15与驱动轴22、24、26、32之间的驱动比率是1:1,但也可以是为了适应特定布置或运行条件而选择的另一个比率(或者一个可变比率)。
左舷喷射驱动器输入轴22向分动箱16的后面(后方)延伸以驱动左舷喷射驱动器18的叶轮,右舷喷射驱动器输入轴24向分动箱16的后面(后方)延伸以驱动右舷喷射驱动器20的叶轮。
在附图示出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象征地示出的水用推进单元是水喷射器18、20,但可以采用螺旋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水用推进装置、系统或组合。
前陆用推进驱动轴26通过前差速驱动器皮带19被连接至中心差速器17并且在该水陆两用车内从分动箱16朝向船首向前走向,并且包括第一轴部分28和第二轴部分30,第一轴部分28和第二轴部分30通过位于发动机12前面的位置处的或者接近/邻近/安装至发动机12的前面的前差速驱动器29连接。前差速驱动器29将驱动以1:1的比率从第一轴部分29输送至第二轴部分30,并且前差速驱动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皮带驱动器、链驱动器或齿轮驱动器。或者,所述比率可以是为了适应特定布置或运行条件而选择的另一个比率(或一个可变比率)。第一轴部分28以一个大致平行于且在横向上偏离于船身100的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从分动箱16延伸至前差速驱动器29,使得第一轴部分28邻近于纵向地且中心地布置的发动机12且在其机油箱的水平之上走向。这允许发动机12被较低地安置在车辆中,这使水陆两用车的重心降低且使稳心高度降低。第二轴部分30在前差速驱动器29和前差速器34之间延伸并且与船身100的中心纵向轴线大致成一直线地走向,允许前差速器34与船身100的中心纵向轴线大致成一直线地被定位。反过来,前差速器34将驱动提供至左舷前半轴38和右舷前半轴40,并且提供至相应的左舷前轮46和右舷前轮48上。将前差速器34中心地定位在水陆两用车中允许在轮缩回时高达90度或更大的活节运动,这对于偏移的前差速器34是成问题的/不可能的。
后陆用推进驱动轴32在该水陆两用车内从分动箱16向后(后方)走向至后差速器36以将驱动传输至后差速器36。反过来,后差速器36将驱动提供至左舷后半轴42和右舷后半轴44,并且提供至相应的左舷后轮50和右舷后轮52上。与前差速器34一样,后差速器36与船身100的中心纵向轴线大致对齐以允许在轮缩回时高达90度或更大的活节运动。
前差速器34经由半(轮轴)轴38和40以常规自动的方式将驱动传输至相应的前轮46和48,且后差速器36经由半(轮轴)轴42和44以常规自动的方式将驱动传输至相应的后轮50和52。在适当时可以使用等速(CV)接头。
一个后分离器33被设置在后陆用推进驱动轴32与后差速器34之间,以使得例如当车辆处于水用模式时,能够将从发动机12至后差速器36的驱动选择性地分离,而不防止驱动被输送至喷射驱动器18和20。
一个前分离器(未示出)可被设置在前差速驱动器29与第二轴部分30之间,以使得能够将从发动机12至前差速器34的驱动以类似于后差速器的方式选择性地分离。
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前分离器(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前差速驱动器皮带19与前差速器34之间的任何点处。分离器也可被设置在驱动线路中,在轮46、48、50、52中的任何一个/一些/全部和与它关联的驱动半轴38、40、42、44之间,和/或在驱动半轴38、40、42、44中的任何一个/一些/全部与相应的前差速器34和/或后差速器36之间,以使从发动机12到轮46、48、50、52的驱动能够被按意愿选择性地连接和分离。然而,所有这些分离器都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可以被省略,或者所选择的一些可以被省略。当存在时,可以采用任何适合的分离器以及关联的致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等速接头,以向动力系10中的部件之间的角度差提供容限。此外,可以在轮缩回中有益地采用等速接头,以供在水上以高速滑行模式使用所述水陆两用车和/或以供掌舵。
在使用中,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10是极其灵活和多用途的。它能够以众多不同方式被操作,这些方式是由水陆两用车的控制系统和/或由或用来自驾驶员的输入选择的。在陆用模式中(包括进入水中和从水中出来),该水陆两用车可以以单轮、两轮、三轮或四轮驱动方式被驱动,并且各个轮的多种组合被选择以提供驱动。喷射驱动器18和20也被驱动在陆用模式中。在水用模式中,水喷射器18和20都提供水用推进,而由分离器的分离来防止对轮的驱动。仅以实施例的方式,下表指示了在图1中示出的具体配置中可用的一些模式/选项:
当然,可用具有其他配置的更多模式/选项。因此,从上文容易认识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10的灵活性和多用途性。
在发动机12的扭矩曲线在一个阈值以上相对平缓(例如,对于柴油发动机)的情况下,变速传动装置14提供了发动机12的燃料高效使用。例如,模式16允许充足的动力来以高转速(只是举例,比如3800rpm)抬升至滑行,然后,当使用所述变速传动装置以合适的传动比率选择进行滑行时,使节流阀减松回到比如半转速(只是举例,比如1900rpm),从而提高燃料效率且减少噪声。另外,变速传动装置14允许发动机12的扭矩曲线与喷射器18和20的效率曲线匹配。
虽然发动机12和传动装置14被描述为与水陆两用车的船身100的纵向轴线成一直线,但是替代的配置是同样可能的。例如,发动机12可以被横向地布置,并且合适地布置其他部件。
图3示出了一个水陆两用车的优选船身100,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10(具体地例示在图1中)位于该船身中。
本申请人的其他专利和公布的专利申请中描述的可缩回的轮(和/或履带驱动器)和悬架组件(未示出)特别适合与本发明的动力系10一起使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110的第一替代实施方案。动力系110类似于动力系10。然而,不是左舷喷射驱动轴22和右舷喷射驱动轴24直接从分动箱16取得驱动,而是喷射驱动器输入轴154向分动箱116的后面延伸至喷射驱动器传动装置156,该喷射驱动器传动装置156转而驱动左舷喷射驱动轴22和右舷喷射驱动轴24。喷射传动装置15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皮带驱动器、链驱动器或齿轮驱动器。喷射驱动器输入轴154与左舷喷射驱动器输入轴122和右舷喷射驱动器输入轴124之间的驱动的比率可以是1:1,但也可以是为了适应特定布置而选择的另一个比率。或者,所述比率可以是一个可变比率。另外,不是用一个前差速驱动器连接前陆用推进驱动轴126的第一轴部分128和第二轴部分130,而是将一个万向接头或其他合适的接头129(例如,虎克接头或等速接头)设置在轴128与轴130之间。与动力系10一样,第一轴部分128与水陆两用车的船身的中心纵向轴线大致成一直线走向但在横向上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间隔开。然而,和在动力系10中不同,第二轴部分130从万向接头129延伸出,与第一轴部分128成一个角度延伸朝向船身的中心纵向轴线以允许第二轴部分130与前差速器134连接且驱动前差速器134。基于水陆两用车的包装需求来选择万向接头129连接轴部分128和130所用的角度。在此实施例中,万向接头129以7度的角度连接轴部分128和130。
在使用中,和动力系10一样,轮146、148、150和152以及喷射驱动器118和120通过可变速传动装置114由发动机112驱动。这允许当动力系110以水用模式运行时,将发动机的扭矩随着喷射器118和120的效率优化,并且当动力系110以陆用模式运行时,按照车辆的速度优化发动机的扭矩。在水用模式下,喷射器118和120经由可变变速传动装置114、分动箱116和喷射传动装置156由发动机112驱动。将分离器脱离接合以防止驱动被传输至轮146、148、150和152。在陆用模式下,喷射器118和120以与在水用模式下相同的方式被驱动,但是分离器被接合以允许驱动分别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114、分动箱116以及前差速器134从发动机112被传输至前轮146、148,并且允许驱动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114、分动箱116以及后差速器136从发动机112被传输至后轮150、15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210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动力系210非常类似于动力系110。然而,不是直接从分动箱216取得驱动,而是喷射驱动器输入轴254通过后差速器236从分动箱216取得驱动。为了确保当动力系210在水用模式被驱动时喷射驱动器218和220维持被发动机212驱动,在后差速器236之前不设置后分离器。反而,一个左舷后分离器(未示出)被安置在后差速器236与左舷后轮250之间并且一个右舷后分离器(未示出)被安置在后差速器236与右舷后轮252之间。
在使用中,与动力系10和110一样,轮246、248、250和252以及喷射驱动器218和220通过可变速传动装置214由发动机212驱动以允许当动力系210在水用模式运行时,将发动机的扭矩随着喷射器218和220的效率优化,并且当动力系210在陆用模式运行时,按照车辆的速度优化发动机的扭矩。在水用模式下,喷射器218和220经由可变变速传动装置214、分动箱216、后差速器236和喷射传动装置256由发动机212驱动。将前分离器和后分离器脱离接合以防止驱动被传输至轮246、248、250和252。在陆用模式下,喷射器218和220以与在水用模式中相同的方式被驱动,但是分离器被接合以允许驱动分别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214、分动箱216以及前差速器234从发动机212被传输至前轮246、248,并且允许驱动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214、分动箱216以及后差速器236从发动机212被传输至后轮250、25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310的第三替代实施方案。动力系310与动力系110有相似之处。然而,不是经由分动箱316从可变速传动装置314取得驱动,而是喷射驱动器输入轴354从被安装在可变速传动装置314前面的动力输出装置358取得驱动。动力输出装置35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皮带驱动器、链驱动器或齿轮驱动器。动力输出装置358提供,例如双速传动装置,具有一个标准比率和一个允许喷射器318和320以比发动机312更快的速率旋转的超速驱动比率。为适应特定布置方式或运行条件可以选择特定比率(或可变比率)。一个或多个分离器(未示出)可以被安置在传动装置314与前差速器334和后差速器336之间的任何点以允许将到轮346、348、350以及352的驱动选择性地分离。替代地,分离器可以全部省去,且传动器装置314仅被放置于空档以将驱动从轮346、348、350以及352断开。
在水用模式中,发动机312经由动力输出装置358和喷射传动装置328驱动喷射器318和320,而通过将分离器脱离接合或通过在可变变速传动装置314中选择空档来防止驱动传送到轮346、348、350和352。在陆用模式下,喷射器318和320以与在水用模式下相同的方式被驱动,并且分离器被接合以允许驱动分别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314、分动箱316以及前差速器334从发动机312被传输至前轮346、348,并且允许驱动经由可变速传动装置314、分动箱316以及后差速器336从发动机312被传输至后轮350、352。虽然此布置方式可能没有提供如由动力系10、110和120提供的在发动机310与喷射器318和320之间的传输比率中的灵活水平,但是,在标准比率与超速驱动比率之间变化的选项使动力系310能够比用常规1:1比率的情况更有效率地将动力输送至喷射器318和320。此外,通过将动力输出装置358安置在发动机312与变速传动装置314之间,可利用替代的包装和重量分布选项,并且可减少发动机312与喷射器318和320之间的动力损失。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410的第四替代实施方案。动力系410非常类似于动力系310。然而,不是使用一个万向接头连接前陆用推进驱动轴426的第一轴部分428和第二轴部分430,而是如上文关于动力系10描述的在第一轴部分428和第二轴部分430之间设置一个前差速驱动器429。与动力系10一样,第一轴部分428邻近于发动机412并且偏离水陆两用车的船身的中心纵向轴线走向。第二轴部分430在与水陆两用车的船身的中心纵向轴线大致对齐的方向上从前差速驱动器429延伸,允许第二子轴430与中心地布置的前差速器434连接。
在使用中,动力系410大体上以与上文关于动力系310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运作。然而,当在陆用模式中,且当在前轮446、448处需要驱动时,驱动经由前差速驱动器429,而不是通过一个万向接头,从第一轴部分428被传输至第二轴部分430。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510的第五替代实施方案。动力系510在结构和运行方面非常类似于动力系410。然而,不是动力输出装置558提供双速传动装置来改变喷射驱动器518和520的旋转速率,而是由喷射传动装置556提供双速传动装置,该双速传动装置具有一个标准比率和一个为适应特定布置方式或运行条件而选择的超速驱动比率。动力输出装置558可以简单地提供一个单一比率,例如1:1。
虽然已经描述了分离器,但是动力系中的部件可以被设置有或供应有能够在合适时使用的集成分离器、断开器或锁定器(例如,差速锁定器)。此外,驱动轴可以是单一实体或由较短的驱动轴和/或加伸轴的组合形成。
虽然通篇已经描述了将轮作为陆用推进装置,但履带驱动器或个体履带驱动器(即,替代单个轮)可以被用作替代物或与轮组合。
虽然分动箱通篇被描述为具有皮带,但分动箱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皮带驱动器、链驱动器或齿轮驱动器。
此外,压燃内燃机12、112、212、312、412、512可以代替地包括火花点火内燃机、或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或混合发动机。可以含有隐身模式(stealth mode),其中原动机限制了噪声和热散发。例如,发动机12、112、212、312、412、512可以含有电动发电机,该电动发电机充当交流发电机以向电池充电,然后该充电被用来在隐身模式中的时间段中给车辆提供动力。
本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被替换为起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除非另有明确陈述。因此,除非另有明确陈述,所公开的每个特征仅为一类系列的等同或相似特征的中的一个示例。此外,本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公开的所有特征,和/或方法或过程的所有步骤,可以任何组合方式来组合,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步骤中的至少一些相互排斥的组合以外。据此,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但所描述、所例示、和/或在随附权利要求中声明的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或全部都可以孤立地或以多种组合被用在任何实施方案中。同样地,任何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可以被移除、取代和/或添加至所描述、所例示和/或所声明的任何特征组合。为了避免产生疑惑,任何实施方案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特征都可以与来自任何实施方案的任何其他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和/或分立地用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
虽然已经参考目前认为最切合实际且优选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布置,而是意在覆盖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包括的多种改型和等同构造。

Claims (47)

1.一种用于能够运行在陆用模式和水用模式的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包括:
一个原动机;
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
第一水用推进装置;
第二水用推进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其中: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并且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水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驱动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原动机包括一个单个原动机,该单个原动机被布置成总是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提供驱动至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当接合驱动/提供驱动时,所述原动机在水用模式下总是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提供驱动至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变速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变速传动装置直接地联接至所述原动机或者经由一个被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驱动轴联接至所述原动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经由一个第一陆用推进驱动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传动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变速传动装置被布置成通过/经由所述第一陆用推进驱动轴和所述第一差速器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一差速器是一个后差速器,所述第一陆用推进驱动轴是一个后陆用推进驱动轴,并且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后轮或后履带驱动器或者至少一对后轮或后履带驱动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器被布置成选择性地将所述原动机从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分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二陆用推进装置,并且其中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前轮或前履带驱动器或者至少一对前轮或前履带驱动器。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一分动箱,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一分动箱被联接且被布置成当接合驱动或提供驱动时,从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接收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被布置成通过/经由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一分动箱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和/或一个/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二差速器经由一个第二陆用推进驱动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传动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变速传动装置被布置成通过/经由所述第二陆用推进驱动轴和所述第二差速器驱动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差速器是一个前差速器,并且所述第二陆用推进驱动轴是一个前陆用推进驱动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陆用推进驱动轴的至少一部分邻近原动机且在原动机的最低部分上方走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陆用推进驱动轴包括一个第一轴部分,所述第一轴部分联接至一个第二轴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轴部分被布置成将驱动从所述第一轴部分传输至所述第二差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轴部分通过万向接头、虎克接头或等速接头联接至所述第一轴部分使得第二轴部分的纵向轴线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第一轴部分的纵向轴线成一个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轴部分通过皮带驱动器、齿轮驱动器、链驱动器或其他这样的装置联接至所述第一轴部分使得第二轴部分的纵向轴线横向上偏离第一轴部分的纵向轴线,两者大体上平行或不平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一轴部分邻近原动机走向并且在原动机前方的一个位置处联接至所述第二轴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9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器被布置成选择性地将所述原动机从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分离。
21.根据权利要求9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包括一组后轮或后履带驱动器,并且所述第二陆用推进装置包括一组前轮或前履带驱动器。
22.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还包括控制装置以选择性地启动和停止所述动力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分离器中的任意个。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被布置成当接合驱动/提供驱动时,通过/经由一个第一水用推进驱动轴驱动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被布置成通过/经由一个第二水用推进驱动轴驱动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所述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被布置成当接合驱动/提供驱动时被所述原动机驱动,并且所述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被布置成通过/经由一个水用驱动传动装置驱动第一水用推进驱动轴和第二水用推进驱动轴。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被布置成直接驱动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被布置成通过/经由一个动力输出装置或一个分动箱或者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一分动箱驱动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被布置成通过/经由所述第一差速器驱动第三水用推进驱动轴。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动力系还包括一个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二分动箱,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二分动箱被联接成直接从所述原动机接收驱动并且被布置成当接合驱动/提供驱动时驱动第三水用推进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变速传动装置和第二变速传动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变速传动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二分动箱,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或第二分动箱被布置成选择性地改变原动机与第三水用推进轴之间的传动比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二变速传动装置包括所述水用驱动传动装置,所述水用驱动传动装置被布置成选择性地改变第三水用推进轴与第一水用推进轴和第二水用推进轴之间的传动比率。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原动机包括火花点燃内燃机、压燃内燃机、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混合发动机或电动发电机中的任一个或组合。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之一或二者包括一个水喷射器或者一个螺旋桨。
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包括一个可变变速传动装置。
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包括手动的、逐级变速的、半自动的或自动的变速箱或者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通过/经由一个输入轴联接至所述原动机,所述输入轴被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与所述原动机有距离。
37.一种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水陆两用车,其中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大体上与水陆两用车的纵向轴线成一直线。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水陆两用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被定位在所述原动机的后面或后方。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用车,其中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可以缩回到船身的最低点上方以供在水用模式在水上使用,并且可以伸展到船身的最低点下方以供在陆用模式在陆上使用。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用车,其中当所述水陆两用车运行在水用模式时,所述第一水用推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用推进装置可以给所述水陆两用车提供动力至如下速度,在该速度获得足够供所述水陆两用车滑行的流体动力升力。
42.根据权利要求37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用车,其中当所述水陆两用车运行在陆用模式时,它能够以单轮、双轮、三轮或四轮驱动方式被驱动。
43.一种用于能够运行在陆用模式和水用模式的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包括:
一个原动机;
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
至少第一水用推进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其中: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装置;并且
所述原动机被布置成在水用模式下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另一个变速传动装置或者两者的组合驱动所述至少第一水用推进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动力系,所述动力系还包括在权利要求2至36中记载的特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4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43或权利要求44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46.一种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基本如前文参照附图描述的或如附图中示出的。
47.一种水陆两用车,包括基本如前文参照附图描述的或如附图中示出的动力系。
CN201910184886.2A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Pending CN110217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223107.2 2012-12-20
GB1223107.2A GB2514313B (en) 2012-12-20 2012-12-20 A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CN201380073172.5A CN104995046B (zh)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172.5A Division CN104995046B (zh)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7063A true CN110217063A (zh) 2019-09-10

Family

ID=4768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4886.2A Pending CN110217063A (zh)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CN201380073172.5A Active CN104995046B (zh)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172.5A Active CN104995046B (zh) 2012-12-20 2013-12-20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573431B2 (zh)
EP (1) EP2934923A1 (zh)
JP (1) JP2016505442A (zh)
KR (1) KR20150100778A (zh)
CN (2) CN110217063A (zh)
GB (1) GB2514313B (zh)
PH (1) PH12015501419B1 (zh)
RU (1) RU2015129566A (zh)
SG (1) SG11201504904QA (zh)
WO (1) WO2014096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4313B (en) * 2012-12-20 2015-12-30 Gibbs Tech Ltd A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US20160185207A1 (en) * 2014-09-30 2016-06-30 Milspray, LLC Electric-drive all-terrain utility vehicle
GB2537820B (en) * 2015-04-21 2019-08-28 Gibbs Tech Ltd A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CN107719043A (zh) * 2016-08-11 2018-02-23 赵兴华 一种四轮驱动水陆两栖车艇的动力传递系统
CN10771904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赵兴华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动力传递系统
JP6842910B2 (ja) * 2016-12-20 2021-03-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陸両用車
CN108790645A (zh) * 2017-04-29 2018-11-13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多轮式水陆两栖特种车
CN109383207B (zh) * 2017-08-10 2021-10-26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快艇
CN109383205B (zh) * 2017-08-10 2021-10-26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突击车
KR101815639B1 (ko) 2017-10-13 2018-01-08 (주)지엠아이그룹 수륙양용 차량의 파워트레인
CN109664697A (zh) * 2017-10-17 2019-04-23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吉普车的动力传递系统
CN109747357A (zh) * 2017-11-03 2019-05-14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快艇的动力传递系统
CN108437709B (zh) * 2018-03-19 2020-01-10 江苏科技大学 两栖车船水上航行陆地行驶切换系统
CN109177668B (zh) * 2018-11-12 2021-12-14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6x6轻型水陆两栖车
CN112092547B (zh) * 2020-09-15 2022-01-21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单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6585A (en) * 1962-05-09 1965-04-06 Mowag Motorwagenfabrik A G Fa Amphibious armoured motor vehicles
FR2181604A1 (zh) * 1972-04-27 1973-12-07 Cadoret Claude
FR2411095A1 (fr) * 1977-12-12 1979-07-06 Saviem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deflecteurs de jets de poussee pour vehicules amphibies
US4311472A (en) * 1978-11-15 1982-01-19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for two propellers
CN2213657Y (zh) * 1994-03-26 1995-11-29 梁富泉 水陆两用人力舟车
CN2403614Y (zh) * 1999-12-08 2000-11-01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金都农用车开发有限公司 农用汽车发动机前置前后桥对角驱动系统
GB0201191D0 (en) * 2001-01-24 2002-03-06 Gibbs Int Tech Ltd Power train
US20030171043A1 (en) * 2000-08-25 2003-09-11 Terence James Roycroft Power train
CN1446151A (zh) * 2000-08-10 2003-10-01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传动系
CN1447759A (zh) * 2000-08-25 2003-10-08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动力传动系
CN1447761A (zh) * 2000-08-30 2003-10-08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传动系
US20040009841A1 (en) * 2000-08-30 2004-01-15 Gibbs Alan Timothy Power train for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40014371A1 (en) * 2000-08-26 2004-01-22 Gibbs Alan Timothy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40242090A1 (en) * 2001-02-01 2004-12-02 Gibbs Alan Timothy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50239351A1 (en) * 2003-05-19 2005-10-27 Darby Christopher P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60172628A1 (en) * 2004-10-22 2006-08-03 Longdill Simon J Amphibious vehicle transmission
US20060172626A1 (en) * 2004-10-15 2006-08-03 Longdill Simon J Amphibious vehicle speed chang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N101039815A (zh) * 2004-10-20 2007-09-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单元及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单元
US20080026650A1 (en) * 2004-05-24 2008-01-31 Roycroft Terrance J Amphibious Vehicle
CN101528487A (zh) * 2006-08-24 2009-09-09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1918230A (zh) * 2007-08-24 2010-12-15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1918229A (zh) * 2007-08-24 2010-12-15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2341261A (zh) * 2009-03-09 2012-02-01 麦格纳动力系美国有限公司 具有主动干式分离系统的全轮驱动装置
CN102582427A (zh) * 2012-01-13 2012-07-1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四驱两栖车驱动装置
CN202573687U (zh) * 2012-04-17 2012-12-05 李郇柝 一种带有中置卧机的水陆两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295A (en) * 1888-12-25 Folding cot
GB983939A (en) * 1963-07-23 1965-02-24 Becker Josef Propulsion device for water-craft preferably for amphibious vehicles
SU395295A1 (ru) 1970-05-25 1973-08-28 Привод вездеходной плавающей машины
JPH035606U (zh) * 1989-06-06 1991-01-21
GB0017785D0 (en) * 2000-07-21 2000-09-06 Gibbs Tech Ltd Power take off
GB0017784D0 (en) * 2000-07-21 2000-09-06 Gibbs Tech Ltd Power train
GB2495898B (en) * 2011-06-13 2013-09-11 Gibbs Tech Ltd A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JP6202710B2 (ja) * 2012-11-30 2017-09-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陸両用車および水陸両用車の制御方法
GB2514313B (en) * 2012-12-20 2015-12-30 Gibbs Tech Ltd A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Patent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6585A (en) * 1962-05-09 1965-04-06 Mowag Motorwagenfabrik A G Fa Amphibious armoured motor vehicles
FR2181604A1 (zh) * 1972-04-27 1973-12-07 Cadoret Claude
FR2411095A1 (fr) * 1977-12-12 1979-07-06 Saviem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deflecteurs de jets de poussee pour vehicules amphibies
US4311472A (en) * 1978-11-15 1982-01-19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for two propellers
CN2213657Y (zh) * 1994-03-26 1995-11-29 梁富泉 水陆两用人力舟车
CN2403614Y (zh) * 1999-12-08 2000-11-01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金都农用车开发有限公司 农用汽车发动机前置前后桥对角驱动系统
CN1446151A (zh) * 2000-08-10 2003-10-01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传动系
US20030171043A1 (en) * 2000-08-25 2003-09-11 Terence James Roycroft Power train
CN1446154A (zh) * 2000-08-25 2003-10-01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传动装置
CN1447759A (zh) * 2000-08-25 2003-10-08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动力传动系
US20040014371A1 (en) * 2000-08-26 2004-01-22 Gibbs Alan Timothy Amphibious vehicle
CN1447761A (zh) * 2000-08-30 2003-10-08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传动系
US20040009841A1 (en) * 2000-08-30 2004-01-15 Gibbs Alan Timothy Power train for amphibious vehicle
GB0201191D0 (en) * 2001-01-24 2002-03-06 Gibbs Int Tech Ltd Power train
US20040242090A1 (en) * 2001-02-01 2004-12-02 Gibbs Alan Timothy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50239351A1 (en) * 2003-05-19 2005-10-27 Darby Christopher P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80026650A1 (en) * 2004-05-24 2008-01-31 Roycroft Terrance J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60172626A1 (en) * 2004-10-15 2006-08-03 Longdill Simon J Amphibious vehicle speed chang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N101068694A (zh) * 2004-10-15 2007-11-07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变速传动装置
CN101039815A (zh) * 2004-10-20 2007-09-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单元及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单元
US20060172628A1 (en) * 2004-10-22 2006-08-03 Longdill Simon J Amphibious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1528487A (zh) * 2006-08-24 2009-09-09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1918230A (zh) * 2007-08-24 2010-12-15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1918229A (zh) * 2007-08-24 2010-12-15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CN102341261A (zh) * 2009-03-09 2012-02-01 麦格纳动力系美国有限公司 具有主动干式分离系统的全轮驱动装置
CN102582427A (zh) * 2012-01-13 2012-07-1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四驱两栖车驱动装置
CN202573687U (zh) * 2012-04-17 2012-12-05 李郇柝 一种带有中置卧机的水陆两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6867A1 (en) 2014-06-26
EP2934923A1 (en) 2015-10-28
RU2015129566A (ru) 2017-01-26
US11065927B2 (en) 2021-07-20
GB2514313A (en) 2014-11-26
JP2016505442A (ja) 2016-02-25
PH12015501419A1 (en) 2015-09-07
KR20150100778A (ko) 2015-09-02
SG11201504904QA (en) 2015-07-30
GB201223107D0 (en) 2013-02-06
CN104995046A (zh) 2015-10-21
US20160167469A1 (en) 2016-06-16
US20170291462A1 (en) 2017-10-12
GB2514313B (en) 2015-12-30
PH12015501419B1 (en) 2015-09-07
CN104995046B (zh) 2019-04-05
US9573431B2 (en) 2017-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046B (zh) 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
CN100528618C (zh) 水陆两用车辆的传动系自身或相关的改进
US7713102B2 (en) Amphibious vehicle speed chang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US9517670B2 (en)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US11919346B2 (en) Power train for an amphibian
JP2004524204A (ja) 水陸両用車両
US20220126970A1 (en) Powertrain for an amphibian
CN100448712C (zh) 水陆两用动力传动系
WO2020038421A1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