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7859A -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7859A
CN110167859A CN201780082423.4A CN201780082423A CN110167859A CN 110167859 A CN110167859 A CN 110167859A CN 201780082423 A CN201780082423 A CN 201780082423A CN 110167859 A CN110167859 A CN 110167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transfer
floor
time
mobile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4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7859B (zh
Inventor
酒向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67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7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在被进行了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该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判定在换乘楼层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其计算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到达时间差计算器,其计算到达时间差;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其判定在换乘楼层使用者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以及轿厢控制器,在由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该轿厢控制器进行错开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的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台电梯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将各电梯分为服务区域不同的各梯组来进行组群管理控制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在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对换乘楼层的换乘用轿厢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这样的现有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控制多台电梯轿厢的运行,控制换乘楼层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到达时间差。而且,现有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在换乘楼层引导显示向应换乘的号机的移动路线(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存在如下的现有技术:在决定从安全门(gate)到作为利用者的诱导目的地的梯组的路径时,进行控制,以使得尽可能不发生伴随多个乘客的移动的移动路线交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在多个文献中记载了考虑了移动路线交叉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在任何一个专利文献2~4中,均记载了考虑尽量将移动路线的交叉防患于未然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1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892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4-649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49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那样的课题。
使用调整各号机的出发、到达时间的手段、或者预先向利用者提示移动路线不交叉的路径的手段等来抑制发生移动路线交叉的技术是能够根据现有技术想到的。
然而,在为了防止移动路线交叉而谋求各号机的到达时间差的固定化的情况下、或者在严格限制移动路线的情况下,与不对到达时间差或移动路线设置进行限制的情况相比,存在运行效率降低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果取消各号机的到达时间差和/或移动路线的限制,则会产生因移动路线交叉引起的使用者间的交错和移动时间的损失等。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抑制因移动路线交叉引起的使用者间的交错和移动时间的损失等的发生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是如下装置:在进行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从将使用者输送至换乘楼层的多个换乘源轿厢、以及将使用者从换乘楼层输送至目的地楼层的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对1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其中,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在被进行了目的地呼梯登记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存在2组以上的情况下,该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检测在换乘楼层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2组以上的各个移动路线,判定检测出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其针对由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判定为存在移动路线的交叉的2组,计算构成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作为到达预测时间;到达时间差计算器,其计算由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计算出的各个到达预测时间的差作为到达时间差;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其针对构成2组的各个组,计算换乘楼层的从换乘源轿厢到换乘目标轿厢的移动时间;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在由到达时间差计算器计算出的到达时间差处于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针对2组中的先到的换乘源轿厢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该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在换乘楼层使用者有可能接近;以及轿厢控制器,在由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该轿厢控制器进行如下控制:针对构成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以使得到达时间差成为与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相关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的方式调整门开闭速度、开门时间以及轿厢速度中的至少一方,错开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是如下方法:在进行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从将使用者输送至换乘楼层的多个换乘源轿厢、以及将使用者从换乘楼层输送至目的地楼层的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对1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进行用于在换乘楼层避免使用者从换乘源轿厢移动到换乘目标轿厢的使用者间的接近的控制,其中,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具有:第1步骤,在该第1步骤中,在被进行了目的地呼梯登记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存在2组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在换乘楼层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2组以上的各个移动路线,判定检测出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针对在第1步骤中判定为存在移动路线的交叉的2组,计算构成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作为到达预测时间;第3步骤,在该第3步骤中,计算在第2步骤中计算出的各个到达预测时间的差作为到达时间差;第4步骤,在该第4步骤中,针对构成2组的各个组,计算换乘楼层的从换乘源轿厢到换乘目标轿厢的移动时间;第5步骤,在该第5步骤中,当在第3步骤中计算出的到达时间差处于针对2组中的先到的换乘源轿厢在第4步骤中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换乘楼层使用者有可能接近;以及第6步骤,在该第6步骤中,当在第5步骤中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针对构成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以使得到达时间差成为与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相关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的方式调整门开闭速度、开门时间以及轿厢速度中的至少一方,错开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在预测到移动路线交叉而将发生使用者间的接近或交错的情况下,才进行到达时间或开门时间的调整、分配号机的变更等控制。其结果是,可以得到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抑制因移动路线交叉引起的使用者间的交错和移动时间的损失等的发生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换乘楼层处的使用者的移动路线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1中的电梯系统构成为具备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以及轿厢控制装置3。
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是供使用者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的装置。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是进行多台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的装置。此外,轿厢控制装置3是进行各个轿厢的运行控制的装置。此外,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具备能够取得轿厢配置信息50的结构。
这里,对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的结构和机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构成为具备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2b、到达时间差计算器2c、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2d、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以及轿厢控制器2f。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根据轿厢配置信息50来判定换乘楼层处的连接轿厢与轿厢的多条移动路线有无交叉。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2b计算直到作为由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判定为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移动路线的起点/终点的各轿厢到达换乘楼层为止的预测时间。
到达时间差计算器2c基于由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2b计算出的各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来计算各轿厢间的到达时间差。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2d根据轿厢配置信息50来计算连接各轿厢的每条移动路线的移动时间。
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基于由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2d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和由到达时间差计算器2c计算出的到达时间差来判定在换乘楼层使用者有无接近。然后,轿厢控制器2f根据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的判定结果来控制轿厢的门开闭和移动速度。
接下来,根据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1中,在由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登记了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判定被登记有目的地呼梯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是否存在两个以上。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一方面,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102的情况下,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基于轿厢配置信息50检测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2组以上的各个移动路线。进而,在步骤S103中,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判定是否存在移动路线的交叉。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一方面,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104的情况下,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2b针对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组计算各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
接下来,在步骤S105中,到达时间差计算器2c基于由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2b计算出的到达预测时间来计算各换乘源轿厢间的到达时间差。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2d针对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组中先到达换乘楼层的换乘源轿厢,计算从换乘楼层的换乘源轿厢到换乘目标轿厢的换乘移动时间。
接下来,在步骤S107中,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判定由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2d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是否大于由到达时间差计算器2c在步骤S105中计算出的到达时间差。
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当在步骤S107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一方面,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当在步骤S107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各个换乘源轿厢的使用者接近,进入步骤S108。
然后,在进入了步骤S108的情况下,轿厢控制器2f对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进行如下控制:调整门开闭速度、开门延迟时间和轿厢速度,使各个换乘源轿厢的每个利用者的换乘开始时期错开,即,对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换乘楼层的时间进行错开控制,以使得到达时间差成为换乘移动时间以上。
另外,轿厢控制器2f在想优先先到的利用者的情况下,能够将控制对象限定为接下来到达的轿厢,以使得接下来到达的轿厢的到达时间延迟的方式进行控制。或者,轿厢控制器2f在想优先先到的利用者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使得先到轿厢更早到达的方式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具备如下结构:在判定为在换乘楼层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情况下,能够执行如下控制:以使得换乘源轿厢的到达时间差成为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的方式来调整各个换乘源轿厢的到达时间,使各个换乘源轿厢的每个利用者的换乘开始时期错开。通过执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避免在换乘楼层处各个换乘源轿厢的使用者接近。
其结果是,可以得到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抑制因移动路线交叉引起的使用者间的交错和移动时间的损失等的发生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实施方式2.
前面的实施方式1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由使用者接近判定器2e判定为存在使用者间的接近时,由轿厢控制器2f调整换乘源轿厢的门开闭速度和轿厢移动速度,错开各利用者的换乘开始时期,由此来避免利用者间的接近。
然而,为了避免使用者间的接近,不一定需要始终控制各个换乘源轿厢的到达时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通过采用进行换乘源轿厢的到达时间的控制以外的方法来避免利用者间的接近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3中的电梯系统与前面的实施方式1中的图1的结构相同,构成为具备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以及轿厢控制装置3。
与前面的图1的结构相比较,本实施方式2中的图3的结构在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内还具备分配变更器2g这一点有所不同。因此,以下,以该分配变更器2g的功能为中心进行说明。
分配变更器2g具备通过变更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各利用者的移动路线来实现避免接近的功能。具体而言,当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情况下,分配变更器2g实施变更换乘目标轿厢的分配的控制,以使得该移动路线交叉本身消失。
在能够进行这样的控制的情况下,不再需要使换乘开始时期延迟。其结果是,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避免拥挤。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具备如下结构:在判定为存在移动路线交叉的情况下,能够执行以使得移动路线的交叉本身消失的方式来变更换乘目标轿厢的分配的控制。通过执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避免各个使用者接近。
其结果是,可以得到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抑制因移动路线交叉引起的使用者间的交错和移动时间的损失等的发生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此外,由于不需要使换乘开始时期延迟,因此能够在抑制运行效率的降低的基础上避免拥挤。
实施形态3.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1、2中,对仅在判定为存在利用者间的接近的情况下实施轿厢控制和分配变更从而避免拥挤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不仅考虑使用者间有无接近,还将各使用者的目的地楼层、乘梯人数作为判定条件进行考虑以实现运用效率的进一步改善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换乘楼层处的使用者的移动路线的俯视图。例如,如该图4所示,考虑存在作为换乘源A的轿厢10a的利用者中的、在换乘楼层从轿厢10a移动到作为换乘目标D的轿厢10d的利用者、以及作为换乘源B的轿厢10b的利用者中的、在换乘楼层从轿厢10b移动到作为换乘目标F的轿厢10f的利用者的情况。
这里,在作为换乘目标D的轿厢10d的目的地楼层和作为换乘目标F的轿厢10f的目的地楼层重复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分配变更将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汇集到一个轿厢,则另一个轿厢不再需要在与该一个轿厢重复的楼层停靠。其结果是,能够期待实现整体的运行效率提高。
此外,仅在不发生移动路线交叉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实施这样的分配变更来防止伴随分配变更而发生拥挤。图4所示的示例相当于即使进行了分配变更也不发生移动路线交叉的情况。
图5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5中的电梯系统与前面的实施方式2中的图3的结构相同,构成为具备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以及轿厢控制装置3。
与前面的图3的结构相比较,本实施方式3中的图5的结构在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内还具备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2h、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2i、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2j以及移动路线预测器2k这一点有所不同。因此,以下以这些不同点的功能为中心进行说明。
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2h判定在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是否登记了向相同的目的地楼层的呼梯。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2i按照每个目的地楼层对各轿厢中的乘梯预定人数进行合计。
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2j根据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2i的合计结果来判定进行了分配变更时的各轿厢的乘梯预定人数是否在各轿厢的额定人数内是否能够乘梯。进而,移动路线预测器2k掌握进行了分配变更时的连接轿厢间的移动路线。
接下来,根据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3中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6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8与前面的图3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8相同,在图6中,新追加了步骤S201~步骤S206。
首先,在步骤S101中,在利用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登记了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判定被登记有目的地呼梯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是否存在两个以上。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一方面,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1。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201的情况下,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2h判定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是否存在于多个换乘源轿厢内。
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2h当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另一方面,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2h当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2。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202的情况下,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2i按照每个目的地楼层对各轿厢的乘梯预定人数进行合计。
接下来,在步骤S203中,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2j按每个楼层统计在步骤S202中合计的按照每个目的地楼层的各轿厢的乘梯预定人数,在进行了分配变更的情况下,判定预定搭乘各轿厢的人数是否处于轿厢的额定人数内。
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2j当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另一方面,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2j当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4。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204的情况下,移动路线预测器2k预测进行了使得换乘源轿厢不同而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的换乘目标轿厢相同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各移动路线。
接下来,在步骤S205中,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对在步骤S204中预测出的移动路线判定有无移动路线交叉。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6。另一方面,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2a当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
然后,在进入到步骤S206的情况下,分配变更器2g在实施了使得换乘源轿厢不同而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的换乘目标轿厢相同的分配变更后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根据步骤S201、步骤S203、步骤S205中的判定结果而进入步骤S102的情况下,与前面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考虑未进行分配变更的状态的移动路线交叉,通过执行步骤S102~步骤S108,进行轿厢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具备如下结构:能够执行进行使得换乘源轿厢不同而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汇集到一个换乘目标轿厢的分配变更的控制。通过执行这样的控制,除了前面的实施方式1、2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供实现了整体的运行效率的改善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另外,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1~3对应的图1、图3、图5所示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的各构成要素是通过由CPU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进行软件处理来实现的。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一部分处理硬件化而与软件并用。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在进行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从将使用者输送至所述换乘楼层的多个换乘源轿厢、以及将使用者从所述换乘楼层输送至目的地楼层的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对1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其中,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
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在被进行了所述目的地呼梯登记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存在2组以上的情况下,该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检测在所述换乘楼层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2组以上的各个移动路线,判定检测出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
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其针对由所述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判定为存在所述移动路线的交叉的2组,计算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所述换乘楼层的时间作为到达预测时间;
到达时间差计算器,其计算由所述到达预测时间计算器计算出的各个到达预测时间的差作为到达时间差;
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其针对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组,计算所述换乘楼层的从换乘源轿厢到换乘目标轿厢的移动时间;
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在由所述到达时间差计算器计算出的所述到达时间差处于所述换乘移动时间计算器针对所述2组中的先到的换乘源轿厢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该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在所述换乘楼层使用者有可能接近;以及
轿厢控制器,在由所述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该轿厢控制器进行如下控制:针对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以使得所述到达时间差成为与所述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相关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的方式调整门开闭速度、开门时间以及轿厢速度中的至少一方,错开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所述换乘楼层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中,
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还具备分配变更器,在由所述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该分配变更器以使得所述移动路线的交叉消失的方式变更构成所述2组的换乘目标轿厢的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中,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还具备:
目的地楼层重复判定器,其通过判定在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是否登记有向相同的目的地楼层的呼梯来判定要经由所述换乘楼层移动到相同的目的地楼层的使用者是否存在于多个换乘源轿厢中;
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其对多个换乘目标轿厢分别独立地取得要移动到各目的地楼层的使用者人数;
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其根据所述按目的地楼层划分的人数合计器的合计结果来判定进行了分配变更时的各轿厢的乘梯预定人数是否在各轿厢的额定人数内是否能够乘梯。
在以把要向相同的目的地楼层移动的使用者汇集到相同的轿厢的方式进行了分配变更时的所述多个换乘目标轿厢各自的乘梯预定人数在额定人数内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伴随所述分配变更的乘梯;以及
移动路线预测器,在由所述乘梯变更可否判定器判定为能够进行伴随所述分配变更的乘梯的情况下,该移动路线预测器预测所述分配变更后的移动路线,
所述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判定由所述移动路线预测器预测出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
在由所述移动路线交叉判定器判定为由所述移动路线预测器预测出的移动路线没有交叉的情况下,所述分配变更器以使得目的地楼层相同的使用者的换乘目标轿厢相同的方式来变更换乘目标轿厢的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使用者接近判定器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所述轿厢控制器进行如下控制:针对所述2组中的后到达换乘楼层的换乘源轿厢,通过输出使所述门开闭速度减慢的指令、使所述开门时间延迟的指令以及使所述轿厢速度减速的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而使所述到达时间差成为与所述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相关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
5.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在进行需要经由换乘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登记时从将使用者输送至所述换乘楼层的多个换乘源轿厢、以及将使用者从所述换乘楼层输送至目的地楼层的多个换乘目标轿厢中对1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进行目的地呼梯登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进行用于在换乘楼层避免使用者从换乘源轿厢移动到换乘目标轿厢的使用者间的接近的控制,其中,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具有:
第1步骤,在该第1步骤中,在被进行了所述目的地呼梯登记的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组存在2组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在所述换乘楼层连接换乘源轿厢和换乘目标轿厢的2组以上的各个移动路线,判定检测出的移动路线有无交叉;
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针对在所述第1步骤中判定为存在所述移动路线的交叉的2组,计算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所述换乘楼层的时间作为到达预测时间;
第3步骤,在该第3步骤中,计算在所述第2步骤中计算出的各个到达预测时间的差作为到达时间差;
第4步骤,在该第4步骤中,针对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组,计算所述换乘楼层的从换乘源轿厢到换乘目标轿厢的移动时间;
第5步骤,在该第5步骤中,当在所述第3步骤中计算出的所述到达时间差处于针对所述2组中的先到的换乘源轿厢在所述第4步骤中计算出的换乘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换乘楼层使用者有可能接近;以及
第6步骤,在该第6步骤中,当在所述第5步骤中判定为有可能接近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针对构成所述2组的各个换乘源轿厢以使得所述到达时间差成为与所述先到的换乘源轿厢相关的换乘移动时间以上的方式调整门开闭速度、开门时间以及轿厢速度中的至少一方,错开各个换乘源轿厢到达所述换乘楼层的时间。
CN201780082423.4A 2017-01-12 2017-01-12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167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0798 WO2018131115A1 (ja) 2017-01-12 2017-01-12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859A true CN110167859A (zh) 2019-08-23
CN110167859B CN110167859B (zh) 2021-05-07

Family

ID=6284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423.4A Active CN110167859B (zh) 2017-01-12 2017-01-12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04617B2 (zh)
CN (1) CN110167859B (zh)
WO (1) WO20181311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748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61361A1 (ja) * 2019-06-25 2020-12-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6054A (en) * 1978-04-11 1979-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vator operation controlling system
JPS6464981A (en) * 1987-06-17 1989-03-10 Kone Elevator Gmbh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vator
EP0445419A1 (de) * 1990-02-05 1991-09-11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Auswahl einer Aufzugskabine für Körperbehinderte bei Aufzügen mit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JPH04217571A (ja) * 1990-12-20 1992-08-0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連動制御装置
JP2003022309A (ja) * 2001-07-06 2003-01-24 Hitachi Ltd 動線情報を基にした施設管理装置
CN101372299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857156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CN102963785A (zh) * 2011-08-30 2013-03-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4058A (ja) * 2007-05-21 2007-09-13 Hitachi Ltd 動線情報を基にした施設管理装置
JP5721269B2 (ja) * 2012-03-14 2015-05-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WO2014195564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Kone Corporation A method in allocation of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6054A (en) * 1978-04-11 1979-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vator operation controlling system
JPS6464981A (en) * 1987-06-17 1989-03-10 Kone Elevator Gmbh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vator
EP0445419A1 (de) * 1990-02-05 1991-09-11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Auswahl einer Aufzugskabine für Körperbehinderte bei Aufzügen mit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JPH04217571A (ja) * 1990-12-20 1992-08-0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連動制御装置
JP2003022309A (ja) * 2001-07-06 2003-01-24 Hitachi Ltd 動線情報を基にした施設管理装置
CN101372299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857156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CN102963785A (zh) * 2011-08-30 2013-03-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748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CN113353748B (zh) * 2020-03-06 2023-11-1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859B (zh) 2021-05-07
JPWO2018131115A1 (ja) 2019-03-22
WO2018131115A1 (ja) 2018-07-19
JP6604617B2 (ja)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7569B2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US9033112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JP5358255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10569991B2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CN103253560B (zh) 电梯组管理控制系统
JP2007191263A (ja) エレベータ表示装置
WO2009008083A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7298351A (zh) 用于控制电梯系统的方法、程序和移动设备
JP620221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10167859A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JP663842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3663011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JP20150482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7043432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4125287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位置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CN107000958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
JP6566665B2 (ja) 交通信号制御機
JP2015067371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420379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2701030A (zh) 电梯组管理控制装置
WO2015083217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170018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MY193243A (en) Elevator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elevator system
US10625979B2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N109476441A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