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3748A -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3748A
CN113353748A CN202011469060.XA CN202011469060A CN113353748A CN 113353748 A CN113353748 A CN 113353748A CN 202011469060 A CN202011469060 A CN 202011469060A CN 113353748 A CN113353748 A CN 113353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eparture
information
elevator
bo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9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3748B (zh
Inventor
杉原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53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3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Primary evaluation criter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30Detail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ation
    • B66B2201/308Ganged eleva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使用了该生成装置的电梯管理装置,该生成装置在具备多组电梯的电梯系统中,生成在对到所希望的去往层的乘梯路线进行检索时使用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具备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和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存储设置于建筑物的、服务层不同的多组电梯各自的服务层的信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基于存储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该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保存有利用多组电梯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Description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电梯管理装置以及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在大型的建筑物中设置有利用者能够上下电梯的服务层不同的多组(bank)电梯时,在利用者移动到所希望的去往层时,有时会相继乘坐并利用不同组的多个电梯。此时,当建筑物的楼层数、电梯的组数多时,到去往层的乘梯路线会变得复杂,利用者会难以掌握换乘层等。于是,存在如下服务:在该电梯系统设置供利用者在乘梯前在乘梯处登记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登记装置,在利用者用该乘梯处呼梯登记装置登记了去往层时,使包括用于向该去往层移动的换乘层在内的乘梯路线的信息进行显示。
发明内容
为了使乘梯路线的信息进行显示,需要保持按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预先生成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但是,要生成该信息是费事的,特别是在建筑物的楼层数、所设置的电梯的组数多的情况下,存在生成处理变得复杂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使用了该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管理装置以及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方法,该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是在具备多组电梯的电梯系统中,生成在检索到所希望的去往层的乘梯路线时使用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具备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和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存储设置于建筑物的、服务层不同的多组电梯各自的服务层的信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基于存储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该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保存有利用多组电梯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了第1~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利用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第1~第3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生成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对于能够无换乘地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的(a)是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了对于能够无换乘地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之后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图5的(b)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图5的(c)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
图6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对于能够通过换乘一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的(a)是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了对于能够通过换乘一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之后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图7的(b)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图7的(c)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
图8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对于能够通过换乘两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的(a)是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了对于能够通过换乘两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之后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图9的(b)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图9的(c)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
图10的(a)是通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了全部处理之后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图10的(b)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图10的(c)是执行了该处理之后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
图11是表示利用了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第1~第3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通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生成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利用了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第1~第3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通过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执行的生成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结构〉
参照图1对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A具备设置在7层的建筑物内的多个电梯(第1电梯2-1~第6电梯2-6)、按电梯的多个组设置的作为电梯管理装置的多个群管理装置(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第2组群管理装置3-2以及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以及设置在该建筑物的各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1层)4-1~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7层)4-7)。在能够用多个组进行服务的楼层,按所对应的组设置有多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
第1电梯2-1和第2电梯2-2被设定为第1组的电梯,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连接。第1组的服务层为1层、3层以及6层,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连接有与这些楼层的第1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1层)4-1、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a以及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a)。
第3电梯2-3和第4电梯2-4被设定为第2组的电梯,与第2组群管理装置3-2连接。第2组的服务层为2层、3层以及4层,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连接有与这些楼层的第2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2层)4-2、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b以及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4层)4-4)。
第5电梯2-5和第6电梯2-6被设定为第3组的电梯,与第3组群管理装置3-3连接。第3组的服务层为5层、6层以及7层,在第3组群管理装置3-3连接有与这些楼层的第3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5层)4-5、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b以及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7层)4-7)。
也即是,3层能够利用第1组的电梯和第2组的电梯,因此,在3层的乘梯处设置有第1组用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a和第2组用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b。另外,6层能够利用第1组的电梯和第3组的电梯,因此,在6层的乘梯处设置有第1组用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a和第3组用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b。
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在各组设定有2台电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各组设定有3台以上的电梯。
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1层)4-1~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7层)4-7当由利用者进行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分别生成将所设置的楼层作为出发层、将所指定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信息,并发送至所连接的群管理装置3-1A~3-3。
参照图2对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第3组群管理装置3-3的结构进行说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具备信息通信部31-1、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1、作为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换乘判定部36-1、运转控制部37-1以及分派轿厢选定部38-1。
信息通信部31-1进行与第2组群管理装置3-2以及第3组群管理装置3-3的信息通信。
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1存储预先设定的第1组的服务层的信息、经由信息通信部31-1从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取得的第2组的服务层的信息以及从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取得的第3组的服务层的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基于存储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1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该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包含在建筑物内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与去往层的各组合的、相应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关于“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存储通过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对用作为第1组的服务层的1层、3层或者6层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4-1、4-3a或者4-6a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呼梯的信息进行登记。
换乘判定部36-1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在判定为需要换乘的情况下,将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变更为换乘层的信息。
运转控制部37-1对第1电梯2-1和第2电梯2-2的运转进行控制。
分派轿厢选定部38-1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的乘梯处呼梯,根据基于运转控制部37-1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使之响应的乘用轿厢进行分派,将所分派的乘用轿厢的信息送出至运转控制部37-1,使相应的乘用轿厢移动至该乘梯处呼梯的登记层。
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具备信息通信部31-2、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2、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换乘判定部36-2、运转控制部37-2以及分派轿厢选定部38-2。
信息通信部31-2进行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以及第3组群管理装置3-3的信息通信。
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2存储预先设定的第2组的服务层的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2经由信息通信部31-2取得并存储通过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对用作为服务层的2层、3层或者4层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4-2、4-3b或者4-4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呼梯的信息进行登记。
换乘判定部36-2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在判定为需要换乘的情况下,将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变更为换乘层的信息。
运转控制部37-2对第3电梯2-3和第4电梯2-4的运转进行控制。
分派轿厢选定部38-2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的乘梯处呼梯,根据基于运转控制部37-2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使之响应的乘用轿厢进行分派,将所分派的乘用轿厢的信息送出至运转控制部37-2,使相应的乘用轿厢移动至该乘梯处呼梯的登记层。
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具备信息通信部31-3、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3、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换乘判定部36-3、运转控制部37-3以及分派轿厢选定部38-3。
信息通信部31-3进行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以及第2组群管理装置3-2的信息通信。
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3存储预先设定的第3组的服务层的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3经由信息通信部31-3取得并存储通过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对用作为服务层的5层、6层或者7层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4-5、4-6b或者4-7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呼梯的信息进行登记。
换乘判定部36-3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在判定为需要换乘的情况下,将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变更为换乘层的信息。
运转控制部37-3对第5电梯2-5和第6电梯2-6的运转进行控制。
分派轿厢选定部38-3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的乘梯处呼梯,根据基于运转控制部37-3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使之响应的乘用轿厢进行分派,将所分派的乘用轿厢的信息送出至运转控制部37-3,使相应的乘用轿厢移动至该乘梯处呼梯的登记层。
〈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3~图9对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A中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A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内生成。
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的信息通信部31-1中,预先经由第2组群管理装置3-2的信息通信部31-2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2取得第2组的服务层的信息,并存储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1。另外,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的信息通信部31-1中,预先经由第3组群管理装置3-3的信息通信部31-3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3取得第3组的服务层的信息,并存储于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32-1。
另外,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中预先按出发和去往层的各组合保持有保存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的楼层路线表、保存换乘次数的换乘次数表以及保存总乘梯距离的总乘梯距离表。这些表分别由表示出发层(1层~7层)的行和表示去往层(1层~7层)的列构成,在初始状态下,与各出发层和各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各单元为空栏(无效值的状态)。
并且,当开始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生成处理时,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中,执行对于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用乘梯次数1次(n=1;n表示乘梯次数)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图3的S1)。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那样开始循环1和循环2,首先关于第1组按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判定是否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能够用该第1组对出发层和去往层这两方进行服务(S11)。
判定的结果,在对象的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能够用该第1组对出发层和去往层这两方进行服务的情况下(S11的“是”),能够用乘梯次数1次进行服务,该去往层被决定为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并且,在楼层路线表内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该去往层的信息(S12)。
另外,关于相应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在能够用乘梯次数1次进行服务的情况下,换乘次数(n-1;换乘次数为乘梯次数-1)为0次,因此,在换乘次数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0”(S13)。
另外,关于相应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算出从出发层到去往层的距离,并保存于总乘梯距离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S14)。在步骤S11中,在对象的出发层与去往层一致或者无法用该第1组对出发层和去往层这两方进行服务的情况下(S11的“否”),在各表的相应的单元不保存信息,转移至接下来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的处理。
通过循环2对全部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执行该步骤S11~S14的处理。当关于第1组,对于全部组合的循环2的处理结束时,通过循环1关于第2组和第3组也同样地执行循环2的处理,图3的步骤S1的对于能够用乘梯次数1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结束。
将在步骤S1的处理结束了时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表示于图5的(a)。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表示于图5的(b)。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表示于图5的(c)。在该时间点,在楼层路线表、换乘次数表以及总乘梯距离表内与空栏的单元对应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能够通过乘梯次数2次以上进行移动。
接着,使处理对象的乘梯次数(n)增加1次(n=n+1),执行对于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通过乘梯次数2次、也即是换乘次数为1次来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图3的S2、S3)。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能够通过乘梯次数2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开始循环3,按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判定是否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尚未决定接下来的下梯层(S21)。
判定的结果,在对象的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尚未决定接下来的下梯层的情况下(S21的“是”),将能够从该出发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各层作为换乘候选层来执行循环4的处理。例如,关于出发层“1层”和去往层“4层”的组合,在将出发层“1层”作为服务层的第1组的电梯中,作为能够从出发层“1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层之一的“3层”被确定为处理对象的换乘候选层,被执行循环4的处理。
在循环4的处理中,判定是否能够从该换乘候选层“3层”向去往层“4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S22)。在此,能够通过第2组的电梯从3层向4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S22的“是”),因此,该换乘候选层“3层”被判断为有效,关于该组合,相应的换乘次数“1次”和总乘梯距离的信息被保持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S23)。在步骤S22中,在无法从相应的换乘候选层向去往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情况下(S22的“否”),该换乘候选层被判断为无效,换乘次数和总乘梯距离的信息不被保持。
对于该步骤S22和S23的处理,通过循环4,能够从该出发层“1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其他层、也即是“6层”也被确定为换乘候选层,被执行处理。
在对于能够从该出发层“1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全部层的循环4的处理已结束时,在关于该出发层“1层”和去往层“4层”的组合存在多个判断为有效的换乘候选层的情况下,选择这些中的总乘梯距离最短的换乘候选层(S24)。在此,选择换乘候选层“3层”。
并且,关于该出发层“1层”和去往层“4层”的组合,所选择的换乘候选层“3层”被决定为出发层“1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被保存于楼层路线表内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另外,基于关于该换乘候选层“3层”所保持的信息,在换乘次数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1”,在总乘梯距离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相应的总乘梯距离“9”(S25)。在步骤S21中,在出发层与去往层一致或者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的下梯层的情况下(S21的“否”),在各表的该单元不保存信息,转移至接下来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的处理。
通过循环3,关于全部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执行步骤S21~S25的对于能够以“换乘次数1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将在对于能够以换乘次数1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全部处理已结束时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表示于图7的(a)。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表示于图7的(b)。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表示于图7的(c)。
在此,在为对于乘梯次数2次的处理(图3的S4的“否”)且在各表内存在空栏的单元的情况下,与这些对应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能够以乘梯次数3次以上(换乘次数2次以上)进行移动。
接着,执行对于能够以乘梯次数3次(n=n+1)、也即是换乘次数为2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S2、S3)。参照图8的流程图来说明对于能够以换乘次数为2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
首先,开始循环5,按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判定是否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尚未决定接下来的下梯层(S31)。
判定的结果,在对象的出发层与去往层不一致、且尚未决定接下来的下梯层的情况下(S31的“是”),将能够从该出发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各层作为换乘候选层来执行循环6的处理。
在循环6的处理中,判定是否能够从该换乘候选层向去往层以1次换乘进行服务(S32)。若能够以1次换乘进行服务(S32的“是”),则该换乘候选层被判断为有效,关于该组合,相应的换乘次数“2次”和总乘梯距离被保持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S33)。在步骤S32中无法从相应的换乘候选层向去往层以1次换乘进行服务的情况下(S32的“否”),该换乘候选层被判断为无效,不保持换乘次数和总乘梯距离的信息。
对于该步骤S32和S33的处理,通过循环6,能够从该出发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其他层也作为换乘候选层被执行处理。
在对于能够从该出发层以1次乘梯进行服务的全部层的循环6的处理已结束时,关于该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存在多个被判断为有效的换乘候选层的情况下,选择这些中的总乘梯距离最短的换乘候选层(S34)。
并且,关于该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所选择的换乘候选层被决定为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被保存于楼层路线表内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另外,基于关于该换乘候选层所保持的信息,在换乘次数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2”,在总乘梯距离表的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单元保存相应的总乘梯距离(S35)。
通过循环5,关于全部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执行步骤S31~S35的对于“换乘次数2次”的处理,由此,执行对于能够以换乘次数2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在对于能够以换乘次数2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已结束时,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表示于图9的(a)。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表示于图9的(b)。同样,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表示于图9的(c)。
在此,在楼层路线表、换乘次数表以及总乘梯距离表内还存在空栏的单元,与这些对应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能够以乘梯次数4次以上(换乘次数3次以上)进行移动。因此,执行对于能够以乘梯次数4次(n=n+1)、也即是换乘次数3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以后,同样地使乘梯次数(换乘次数)增加到成为乘梯次数n=楼层数-1、也即是n=6,执行对于能够服务的组合的处理(图3的S4的“否”→S2→S3)。
通过上述的处理,当结束到对于能够以乘梯次数6次进行服务的组合的处理时(S4的“是”),通过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生成保存有信息的楼层路线表、换乘次数表以及总乘梯距离表来作为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并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S5)。将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楼层路线表的例子表示于图10的(a)。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换乘次数表的例子表示于图10的(b)。同样地,将保存有相应的信息的总乘梯距离表的例子表示于图10的(c)。
另外,所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经由信息通信部31-1被发送至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中,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发送来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由信息通信部31-2进行接收,被保存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2。同样地,关于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也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3中存储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接着,对在使用所存储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利用者用某一楼层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进行了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由相应的群管理装置执行的乘梯路线检索处理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例子,在处于2层的利用者用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2层)4-2进行了将7层设为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的情况下,由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取得该操作信息,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对将作为操作层的2层设为服务层的第2组进行管理。并且,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登记出发层为“2层”、去往层为“7层”的乘梯处呼梯。
当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登记乘梯处呼梯时,通过换乘判定部36-2,关于该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2层”向去往层“7层”的移动,参照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的楼层路线表,判定为出发层为“2层”、去往层为“7层”的情况下的出发层“2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为“3层”。在此,所判定的接下来的下梯层“3层”与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7层”不同,因此,判定为该“3层”是换乘层,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2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被从“7层”变更为“3层”。
当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被变更时,在分派轿厢选定部38-2中,基于第3电梯2-3和第4电梯2-4的运转状况,分派使之响应该乘梯处呼梯的电梯。在此,设为分派了第3电梯2-3。
并且,关于该乘梯处呼梯变更后的去往层“3层”的信息和所分派的第3电梯2-3的信息被发送至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2层)4-2,被通过显示或者语音进行输出。由此,进行了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的利用者能够认识到为了移动到7层,要利用第3电梯2-3在3层进行换乘。此时,也可以是,第2组群管理装置3-2确定换乘目的地的电梯群(第1组的电梯2-1、2-2),使该信息一起由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2层)4-2进行输出。另外,也可以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取得相应的换乘次数、总乘梯距离的信息,一并由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2层)4-2进行输出。
另外,当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被变更时,通过运转控制部37-2发送用于使所分派的第3电梯2-3响应该乘梯处呼梯的动作指示。取得了动作指示的第3电梯2-3按照指示进行如下运转:使乘用轿厢停止于出发层“2层”,使利用者乘梯来移动到换乘层“3层”。
当利用者从2层乘上第3电梯2-3的乘用轿厢并在换乘层“3层”下梯、用与第1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a进行将7层设为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时,由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取得该操作信息。并且,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登记出发层为“3层”、去往层为“7层”的乘梯处呼梯。
当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登记乘梯处呼梯时,通过换乘判定部36-1,关于该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3层”向去往层“7层”的移动,参照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的楼层路线表,判定为出发层为“3层”、去往层为“6层”的情况下的出发层“3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为“6层”。在此,所判定的接下来的下梯层“6层”与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7层”不同,因此,判定为该“6层”是换乘层,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被从“7层”变更为“6层”。
当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被变更时,在分派轿厢选定部38-1中,基于第1电梯2-1和第2电梯2-2的运转状况,分派使之响应该乘梯处呼梯的电梯。在此,设为分派了第1电梯2-1。
并且,关于该乘梯处呼梯被变更后的去往层“6层”的信息和所分派的第1电梯2-1的信息被发送给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a,被通过显示或者语音进行输出。由此,进行了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的利用者能够认识到为了移动到7层,要利用第1电梯2-1在6层进行换乘。此时,也可以是,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确定换乘目的地的电梯群(第3组的电梯2-5、2-6),使该信息一起由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a进行输出。
在此,在假如利用者错误地在3层用与第2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b进行了将7层设为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的情况下,无法分派能够从“3层”向“6层”无换乘地进行移动的电梯,因此,也可以是,第2组群管理装置3-2生成对在第2组中无法进行服务这一情况进行报知的信息,使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b进行输出。另外,也可以参照各组的服务层的信息来对能够用第1组进行服务这一情况进行确认,一并生成对能够用第1组进行服务这一情况进行报知的信息,并使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3层)4-3b进行输出。
当利用者从3层乘上第1电梯2-1的乘用轿厢并在换乘层“6层”下梯、用与第3组对应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b进行将7层设为去往层的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时,由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取得该操作信息。并且,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登记出发层为“6层”、去往层为“7层”的乘梯处呼梯。
当在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登记乘梯处呼梯时,从6层向7层能够用该第3组进行服务,因此,不进行去往层的变更,在分派轿厢选定部38-3中,基于第5电梯2-5和第6电梯2-6的运转状况,分派使之响应该乘梯处呼梯的电梯。在此,设为分派了第5电梯2-5。
并且,关于该乘梯处呼梯被登记后的去往层“7层”的信息和所分派的第5电梯2-5的信息被发送给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6层)4-6b,被通过显示或者语音进行输出。由此,进行了乘梯处呼梯登记操作的利用者能够认识到能够利用第5电梯2-5移动到7层这一情况。
此时,利用者能够无换乘地移动到所指定的去往层,因此,也可以省略去往层的显示。通过这样利用电梯系统1A,利用者能够以2次换乘从出发层“2层”移动到去往层“7层”。
在上述的处理中,在与利用者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未保存于楼层路线表内的该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从利用者所操作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输出对没有相应的乘梯路线、从哪个楼层的乘梯处都无法去到该去往层这一情况进行表示的信息。
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利用具备服务层不同的多组电梯的电梯系统时,通过自动地生成为了对到利用者所指定的去往层的乘梯路线进行检索所使用的信息,即使各组的服务层在电梯出厂后被变更,也能够检索利用者能可靠地到达去往层的乘梯路线并进行引导。
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为:在生成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楼层路线表时,首先优先乘梯次数最少的路线,在乘梯次数相同、存在多个换乘为有效的楼层的情况下,选择总乘梯距离少的路线。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相比于乘梯次数,使总乘梯距离少的路线优先,将相应的信息(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保存于楼层路线表。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为: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A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将其发送至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来进行利用。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也搭载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同样的功能,用各个群管理装置个别地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为:在设置有多组电梯的电梯系统1B中,在对到利用者所指定的去往层的乘梯路线进行检索时,尽量从换乘层避开电梯乘梯处拥挤的楼层来对乘梯路线进行检索。
例如在能够作为换乘层进行利用的5层的电梯乘梯处特别拥挤的情况下,若到所希望的去往层的移动必须进行电梯的换乘、其可换乘层包括5层而存在多个楼层,则对乘梯路线进行检索以使得在不拥挤的其他层进行换乘。通过这样执行处理,利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换乘,能够使利便性提高。在该情况下,在将5层设为出发层或者去往层的利用、到去往层的移动必须进行电梯的换乘且其可换乘层仅为5层的情况下,也继续利用5层来检索乘梯路线。
〈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结构〉
如图11所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B除了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B内具有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之外,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电梯系统1A的结构是同样的,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根据设置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的摄像头装置(未图示)的拍摄信息、基于红外线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信息等,取得表示各楼层的乘梯处的拥挤度的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在电梯系统1B构建时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进一步,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在检测到通过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取得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生成用于尽量从换乘层避开该楼层来检索乘梯路线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34-3存储由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和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换乘判定部36-1~36-3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通常时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另外,在检测到通过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取得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基于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
〈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
对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B中生成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电梯系统1B构建时,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中,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并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电梯系统1B开始工作后,通常时,通过换乘判定部36-1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变更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
当在电梯系统1B工作期间,通过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取得的某一楼层的拥挤度超过预定值时,由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对其进行检测,生成用于尽量从换乘层避开该楼层来检索乘梯路线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通过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执行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当检测到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S41的“是”),对于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以乘梯次数1次(n=1)进行服务的组合,执行与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11~S14同样的处理,在各表的相应的单元保存信息(S42)。
接着,对于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以乘梯次数2次、也即是换乘次数1次进行服务的组合,执行与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21~S25同样的处理(S43、S44)。接着,在保存于各表的信息中,关于去往层不是乘梯处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且接下来的下梯层是乘梯处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的组合,删除所对应的单元的信息(S45)。反复进行该S44、S45的处理,直到处理对象的乘梯次数为作为楼层数-1的6次(S46的“否”)。
在执行这些处理之后,在存在没能生成乘梯路线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且在各表内具有空栏的单元的情况下(S47的“是”),在该空栏的单元保存与不考虑拥挤状态而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对应单元相同的值(S48)。这样生成的楼层路线表、换乘次数表以及总乘梯距离表被作为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来生成,并被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S49)。
另外,所生成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被与向该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切换指示一起经由信息通信部31-1发送给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中,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B发送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由信息通信部31-2进行接收,并被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2。同样地,在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中,也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3存储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以后,在各换乘判定部36-1~36-3中,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34-3的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并且,当通过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39-1取得的该楼层的拥挤度成为预定值以下时,返回通常时的处理,向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切换指示经由信息通信部31-1被发送至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并且,通过换乘判定部36-1~36-3,关于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使用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来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
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对利用者引导利用了多组电梯的乘梯路线时,通过尽量避开在拥挤的楼层进行换乘,能够使利用者的利便性提高。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为: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B生成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将其发送至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来进行利用。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也搭载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同样的功能,用各个群管理装置个别地生成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为:在设置有多组电梯的电梯系统1C中对到利用者所指定的去往层的乘梯路线进行检索时,尽量避开乘用轿厢拥挤而上不去的可能性高且从预定楼层向预定方向的乘梯来检索乘梯路线。例如,在办公室刚下班的时刻之后、下班者集中的时间段,向下方向的利用者蜂拥而至,越是下面的层,越难以坐上向下方向移动的乘用轿厢,因此,使得从换乘层避开这样的乘梯的可能性低的层。
〈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结构〉
如图13所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C除了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C内具有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之外,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电梯系统1A的结构是同样的,因此,省略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组群管理装置3-1C的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保持预先设定的在预定时间段因拥挤而成为难以坐上电梯的可能性高的楼层和方向的组合的信息来作为拥挤预测信息。例如,保持如下的拥挤预测信息,该拥挤预测信息表示:在办公室刚下班的时刻之后的17点~17点半的时间段,关于将5层~2层作为出发层的下方向的电梯利用,难以坐上电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在电梯系统1C构建时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并且,基于保持于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的拥挤预测信息,生成用于尽量避开乘用轿厢拥挤而上不去的可能性高且从预定楼层向预定方向的乘梯来检索乘梯路线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34-3存储通过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和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换乘判定部36-1~36-3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通常时,基于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另外,在由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所保持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时间段到来时,基于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
〈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的电梯系统的动作〉
在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1C中,对生成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处理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电梯系统1C构建时,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中,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处理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并且,基于保持于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的拥挤预测信息,生成用于尽量避开乘用轿厢拥挤而上不去的可能性高且从预定楼层向预定方向的乘梯来检索乘梯路线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并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
参照图14的流程图对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中基于拥挤预测信息生成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以乘梯次数1次(n=1)进行服务的组合,执行与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11~S14同样的处理,在各表的相应的单元保存信息(S51)。并且,删除保存于各表的信息中的、与将由保持于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作为出发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单元的信息(S52)。
接着,对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以乘梯次数2次、也即是换乘次数为1次进行服务的组合执行与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21~S25同样的处理(S43、S44)。接着,删除保存于各表的信息中的、与接下来的下梯层为由保持于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目的地的组合、也即是估计会从该接下来的下梯层在相应的方向上继续乘坐电梯的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单元的信息(S55)。反复进行该S54、S55的处理,直到处理对象的乘梯次数为作为楼层数-1的6次(S56的“否”)。
在执行这些处理之后,在存在未能生成乘梯路线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且在各表内存在空栏的单元的情况下(S57的“是”),在该空栏的单元保存与不考虑拥挤状态而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对应单元相同的值(S58)。这样生成的楼层路线表、换乘次数表以及总乘梯距离表被作为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来生成,并被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S59)。
另外,所生成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经由信息通信部31-1被发送给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中,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C发送来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由信息通信部31-2接收,并被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2。同样地,在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中,也在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3存储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并且,当由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所保持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时间段到来时,向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的切换指示经由信息通信部31-1被发送给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通过换乘判定部36-1~36-3,关于登记于乘梯处呼梯登记部35-1~35-3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基于存储于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存储部34-1~34-3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判定是否需要换乘,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然后,当该时间段过去后,返回通常时的处理,通过换乘判定部36-1~36-3,关于所登记的乘梯处呼梯的从出发层向去往层的移动,使用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来根据需要对该乘梯处呼梯的去往层的信息进行变更。
根据第3实施方式,在对利用者引导利用了多组电梯的乘梯路线时,通过在预定时间段尽量避开乘用轿厢拥挤而上不去的可能性高且从预定楼层向预定方向的乘梯来检索乘梯路线,能够使利用者的利便性提高。
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为:用第1组群管理装置3-1C生成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将其发送给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来进行利用。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也搭载与第1组群管理装置3-1的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33-1同样的功能,用各个群管理装置个别地生成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另外,也可以将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40-1的功能也搭载于第2组群管理装置3-2和第3组群管理装置3-3,用各群管理装置判断由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时间算是否已到来。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是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宗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具备:
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其存储设置于建筑物的、服务层不同的多组电梯各自的服务层的信息;和
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其基于存储于所述服务范围信息存储部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保存有利用所述多组电梯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所述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
关于能够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该去往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能够以和该出发层同一组进行服务、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其他组的电梯移动到该去往层的楼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来生成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换乘次数最少的情况或者总乘梯距离最短的情况下的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来生成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还具备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所述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取得对所述建筑物内的各楼层的乘梯处的拥挤度进行表示的信息,
在检测到通过所述乘梯处拥挤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
关于能够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该去往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能够以和该出发层同一组进行服务、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其他组的电梯移动到该去往层的楼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在所保存的信息中,关于去往层不是所述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且接下来的下梯层是超过了所述拥挤度的楼层的组合,删除该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关于没有保存接下来的下梯层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内的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来进一步生成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还具备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所述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保持预先设定的在预定时间段因拥挤而变得难以坐上电梯的可能性高的楼层和方向的组合的信息作为拥挤预测信息,
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部,
关于能够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该去往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删除所保存的信息中的、与将由保持于所述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作为出发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能够以和该出发层同一组进行服务、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其他组的电梯移动到该去往层的楼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删除所保存的信息中的、与接下来的下梯层为由保持于所述拥挤预测信息保持部的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关于没有保存接下来的下梯层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内的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来进一步生成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利用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6.一种电梯管理装置,其连接于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和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按多组电梯被设置,
所述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基于设置于建筑物的、服务层不同的所述多组电梯各自的服务层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保存有利用所述多组电梯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所述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所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各层的乘梯处,
所述电梯管理装置具备:
换乘判定部,其当用相应的组的服务层的所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进行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基于由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生成的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对作为出发层的所述服务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进行判定;和
乘梯处呼梯登记部,其将由所述换乘判定部判定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作为去往层来登记乘梯处呼梯,将所登记的信息发送给被进行了操作的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管理装置,
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取得对所述建筑物内的各楼层的乘梯处的拥挤度进行表示的信息,在检测到所取得的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
关于能够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该去往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能够以和该出发层同一组进行服务、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其他组的电梯移动到该去往层的楼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在所保存的信息中,关于去往层不是所述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且接下来的下梯层是超过了所述拥挤度的楼层的组合,删除该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关于没有保存接下来的下梯层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内的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来进一步生成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所述换乘判定部,
在通常时,当用相应的组的服务层的所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进行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基于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对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进行判定,
在检测到所述拥挤度超过了预定值的楼层时,当被进行该操作时,基于所述第2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对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进行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管理装置,
所述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
保持预先设定的在预定时间段因拥挤而变得难以坐上电梯的可能性高的楼层和方向的组合的信息作为拥挤预测信息,
关于所述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中的能够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该去往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删除所保存的信息中的、与将由所述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作为出发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关于无法以同一组进行服务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能够以和该出发层同一组进行服务、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其他组的电梯移动到该去往层的楼层作为该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
删除所保存的信息中的、与接下来的下梯层为由所述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楼层且将处于相应的方向的楼层作为去往层的组合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关于没有保存接下来的下梯层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组合,保存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内的对应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来进一步生成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利用的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
所述换乘判定部,
在通常时,当用相应的组的服务层的所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进行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基于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对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进行判定,
在由所述拥挤预测信息表示的时间段到来时,当用相应的组的服务层的所述乘梯处去往层登记装置进行指定去往层的操作时,基于所述第3乘梯路线检索信息,对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进行判定。
9.一种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方法,
存储设置于建筑物的、服务层不同的多组电梯各自的服务层的信息,
基于所存储的信息,生成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所述第1乘梯路线检索信息保存有利用所述多组电梯进行楼层移动时的出发层和去往层的各组合的所述出发层的接下来的下梯层的信息。
CN202011469060.XA 2020-03-06 2020-12-15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Active CN113353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8751A JP7014840B2 (ja) 2020-03-06 2020-03-06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ルート検索情報生成装置、エレベ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乗車ルート検索情報生成方法
JP2020-038751 2020-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3748A true CN113353748A (zh) 2021-09-07
CN113353748B CN113353748B (zh) 2023-11-10

Family

ID=7752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9060.XA Active CN113353748B (zh) 2020-03-06 2020-12-15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14840B2 (zh)
CN (1) CN11335374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1452A (ja) * 1993-01-14 1994-08-0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0241555A (ja) * 2009-04-06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10241566A (ja) * 2009-04-08 2010-10-28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2471015A (zh) * 2009-09-02 2012-05-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4891286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管理系统
WO2018131115A1 (ja) * 2017-01-12 2018-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10304503A (zh) * 2019-07-24 2019-10-0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换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72695A (ja) 2013-03-07 2014-09-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233529B2 (ja) 2014-10-23 2017-1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771890B2 (ja) 2015-12-25 2020-10-2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かご運行制御方法
JP2019131395A (ja) 2018-02-02 2019-08-0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585207B2 (ja) 2018-02-20 2019-10-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1452A (ja) * 1993-01-14 1994-08-0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0241555A (ja) * 2009-04-06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10241566A (ja) * 2009-04-08 2010-10-28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2471015A (zh) * 2009-09-02 2012-05-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4891286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管理系统
WO2018131115A1 (ja) * 2017-01-12 2018-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10167859A (zh) * 2017-01-12 2019-08-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304503A (zh) * 2019-07-24 2019-10-0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换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3748B (zh) 2023-11-10
JP7014840B2 (ja) 2022-02-01
JP2021138513A (ja)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4932B (zh) 电梯乘梯间引导系统
JP6335364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20111464A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自律移動体への号機割当て方法
CN107709206B (zh)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JP5477387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JP54827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KR20130031332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장 호출등록장치
CN113924262B (zh) 电梯联动装置
CN105307963A (zh) 分派电梯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CN106315321A (zh) 梯群管理系统
WO2017006378A1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CN102849546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2019081622A (ja) 外部システム連携配車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001556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161660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15603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13353748A (zh) 电梯乘梯路线检索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电梯管理装置
CN108622748B (zh) 群管理控制系统以及群管理控制装置
KR100554918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목적층 예약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21191981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15231883A (ja)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2022064076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13811503B (zh) 移动支援系统
CN113213285B (zh) 电梯系统
JPH053230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8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