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5321A - 梯群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梯群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5321A
CN106315321A CN201610457801.XA CN201610457801A CN106315321A CN 106315321 A CN106315321 A CN 106315321A CN 201610457801 A CN201610457801 A CN 201610457801A CN 106315321 A CN106315321 A CN 106315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ladder
ladder number
feasibl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78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5321B (zh
Inventor
前原知明
西田武央
羽鸟贵大
星野孝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1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5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5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5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3Destination call input before entering the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梯群管理系统,为了确保层站拥挤时的乘客的动线,其包括:登记包括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目的楼层信息,并显示用于确定轿厢的轿厢信息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对使用者分配电梯的轿厢的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和控制电梯的轿厢的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按每楼层计算对每部电梯设定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候梯人数计数部,对各楼层的每个轿厢的候梯人数进行计数;轿厢选择部,基于目的楼层信息选择要分配给新的使用者的轿厢;和信息生成部,生成用于确定轿厢选择部所选择的轿厢的轿厢信息,并将其输出至目的楼层登记装置。

Description

梯群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多部电梯的运行进行统一管理的梯群管理系统,尤其涉及在层站或大楼的入口、走廊等处登记目的楼层呼叫的目的楼层预约方式的梯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梯群管理系统通过将多部电梯轿厢(以下称作轿厢)作为一个群组对待,来提供对使用者更有效率的运行服务。在普通的梯群管理系统中,在层站处登记向上或向下的目标方向的呼叫,在进入了到达的轿厢后登记目的楼层。而相对的,目的楼层预约方式的梯群管理(以下称作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是在层站处登记目的楼层,指定去往所登记的目的楼层的电梯的方式的梯群管理系统,由于在呼叫登记时就知道使用者的目的楼层,所以对于各自的目的楼层能够分配适合的轿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层站处进行目的楼层登记来呼叫电梯称为目的楼层呼叫。通过使得仅能够在层站进行目的楼层登记,每个使用者都必须登记目的楼层,从而能够根据该登记的次数检测候梯人数。
在这样的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中,由于对每个使用者指定乘坐号梯,因此在使用者较多的拥挤时段,存在候梯厅内的各电梯前有候梯乘客滞留,乘客去往所指定的乘坐号梯的动线(行动路线)受阻的情况。
作为关于这样的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根据层站内的各轿厢的配置,为了确保乘客的动线而按每部电梯设置候梯人数容许值,在有新的目的楼层登记的情况下,与上述候梯人数容许值相关联地选择要分配的电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确保乘客的动线,配置在层站入口附近的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被设定得小。因此,配置在层站入口附近的电梯与其它电梯相比以较少的乘客数出发,运行效率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层站拥挤时的乘客的动线。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梯群管理系统之特征在于,包括:目的楼层登记装置,设置在配置有多部电梯的候梯厅,响应使用者的操作将包括该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信息作为目的楼层信息登记,并显示用于确定所述电梯的轿厢的轿厢信息;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楼层信息对所述使用者分配所述多部电梯中的任一电梯的轿厢,生成并输出用于使该分配的电梯的轿厢运行至所述使用者的电梯层站的控制指令;和电梯控制装置,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各电梯的轿厢的运行,并输出表示所述各电梯的轿厢的运行状态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按每楼层计算对每部所述电梯设定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候梯人数计数部,在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中作为新的目的楼层信息登记了包括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登记次数和基于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而分配的每个电梯的轿厢的分配人数,对各楼层的每个电梯的轿厢的候梯人数进行计数;轿厢选择部,对所述候梯人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与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进行比较,在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为轿厢可分配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新的目的楼层信息选择要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和信息生成部,作为用于确定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的轿厢信息,生成用于确定所述轿厢选择部所选择的电梯的轿厢的信息,并将该生成的轿厢信息输出至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层站拥挤时的乘客的动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用于基于区域的面积说明候梯厅内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设定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基于区域的面积说明候梯厅内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分配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之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在图1中,梯群管理系统是在候梯厅的入口及其附近、或者大楼的入口门等处登记目的楼层,根据其目的楼层来分配轿厢的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此处为便于说明,列举2部电梯的梯群管理的例子,梯群管理系统具有2部电梯轿厢3A(A号梯)、3B(B号梯)、各电梯单机(各号梯)的控制装置2A(A号梯的控制装置)、2B(B号梯的控制装置)和对2部轿厢进行统一管理的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与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连接。另外,在图1中表示了1楼(大堂楼层)的轿厢层站的状况(省略该层以外的层)。
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配置在1楼,使用者通过数字键等登记目的楼层,生成电梯的呼叫。即,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被设置在配置有多部电梯的候梯厅内,响应使用者的操作,将包括使用者的目的楼层在内的信息作为目的楼层信息进行登记,并且显示用于确定多部电梯中的任一电梯的轿厢的轿厢信息(例如轿厢名)。使用了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的电梯的使用方法的步骤如下。
(1)1楼的使用者在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登记目的楼层。
(2)利用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对所登记的目的楼层分配服务该目的楼层的轿厢。
(3)所分配的轿厢的轿厢名显示在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
(4)使用者看到该显示,来到所显示的轿厢的场所,在其前面等候轿厢的到达。
(5)当轿厢到达时,由于已对该轿厢分配目的楼层,使用者无需在轿厢内登记目的楼层就能够到达目的层。
在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中,由于能够按所登记的每个目的楼层分配轿厢,因此能够根据目的楼层对多个轿厢进行分配。例如,被分配到A号梯的使用者的群组4A和被分配到B号梯的使用者的群组4B这两个群组分别在2部电梯前等候。
以下,对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例如是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在存储器中储存有作为CPU的访问对象的各种存储部和由CPU启动的各种计算部等。此时,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所具有的功能是,基于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登记的目的楼层信息对使用者分配多部电梯中的任一电梯的轿厢,生成用于使所分配的电梯轿厢运行至使用者的电梯层站的控制指令,并将生成的控制指令输出至各电梯单机的控制装置2A、2B。各电梯单机的控制装置2A、2B作为电梯控制装置发挥作用,按照控制指令控制各电梯轿厢的运行,并且将表示各电梯轿厢的运行状态的状态信息(轿厢的位置、方向、轿内乘梯人数等信息)输出至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
具体而言,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1供输入各轿厢的控制装置的信息、各楼层的轿厢层站和各轿厢的信息,并且输出对各轿厢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和对层站处的各设备的信息。此时,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1存储输入信息、输出信息中的必要的信息。
各轿厢、各目的楼层呼叫的状态信息存储部102基于来自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1的信息存储各轿厢的位置和方向、轿内乘梯人数、分配目的楼层、各目的楼层呼叫的呼叫数等。
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103依据各轿厢、各目的楼层呼叫的状态信息存储部102所存储的信息中各轿厢的位置和方向、分配目的楼层的信息等,对各楼层的各轿厢的到达预测时间进行计算。此时,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103基于各电梯的状态信息计算各电梯轿厢到达各电梯的层站的到达预测时间。
距层站入口的距离数据存储部104存储表示各搂层的从层站入口例如候梯厅入口(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设置场所附近)至各轿厢的层站的距离的距离数据。例如,1楼(大堂楼层)的A号梯的表示从层站入口至A号梯的层站的距离的距离数据存储为10m,B号梯的表示从层站入口至B号梯的层站的距离的距离数据存储为15m。另外,距离数据并不一定为物理上的距离的值,也可以按从层站入口至各轿厢的层站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存储。这些数据在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出厂时、安装到大楼中时、电梯设备正式运行前、运行后维护时等时间点设定。
乘梯定员存储部105存储各轿厢的乘梯定员(例如24人等)的信息。另外,乘梯定员既可以是由承载重量除以一个人的假定体重而得到的值(例如将承载重量1600kg除以一个人的假定体重65kg所得到的24人),也可以是进一步从体积上考虑可否乘坐,从而在该值上乘以规定的比率而得到的值(例如对上述24人乘以0.8而得到的19人)。
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依据表示从各楼层、各轿厢的层站入口(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设置位置)至各轿厢的层站的距离的距离数据和各轿厢的乘梯定员,按每个轿厢计算候梯人数容许值。即,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根据层站和轿厢的位置条件按每个轿厢计算候梯人数容许值。此时,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在按每一层计算按每部电梯设定的候梯人数容许值时,按照从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的设置位置至各电梯的电梯层站的距离越近就使其值越小的方式计算各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由此调整各轿厢的候梯人数。
关于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的详细情况,将使用图2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计算并不一定必须定期进行,也可以在梯群管理装置出厂时、安装到大楼中时、电梯设备正式运行前、运行后维护时等时间点进行计算,之后将其值存储使用。
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review)部107依据各楼层、各轿厢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和各楼层、各轿厢的到达预测时间,实施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即,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对根据层站和轿厢的位置条件设定的每个轿厢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使用轿厢的到达预测时间实施修正。
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定期实施。关于其详细情况,将使用图3和图4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候梯人数计数部108根据目的楼层呼叫的登记次数和对各目的楼层呼叫分配的轿厢的信息,对各搂层的每个轿厢的候梯人数进行计数。在目的楼层预约式梯群管理系统中,为了确认分配的电梯单机,使每个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从而能够根据目的楼层的登记次数及其分配的电梯单机的信息来计算各轿厢的候梯人数。此时,候梯人数计数部108在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有包含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信息作为新的目的楼层信息登记的情况下,根据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登记次数和基于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而被分配的每个电梯的轿厢的分配人数,对各楼层的电梯的每个轿厢的候梯人数进行计数。
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09依据各轿厢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和各轿厢的候梯人数计数值,选择可分配的轿厢。例如,作为可分配的轿厢选择候梯人数计数值小于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轿厢。由此,候梯人数已经多于容许值的轿厢不作为分配对象,因此只要候梯人数容许值不被修正候梯乘客就不会进一步增加,能够防止在层站内因该轿厢的候梯乘客的人群而妨碍其它轿厢的使用者的动线。
各轿厢对于新呼叫的分配评价值计算部110对被判断为能够分配的各轿厢,计算分配给新登记的目的楼层呼叫的分配评价值。分配评价值依据各电梯的位置和方向、轿内乘梯人数、分配目的楼层等信息、各目的楼层呼叫的呼叫数和登记次数、到达预测时间等信息计算。
分配轿厢选择部111基于计算出的分配评价值选择评价值最好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此时,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09或分配轿厢选择部111中至少一个作为轿厢选择部发挥作用,对候梯人数计数部108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与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进行比较,在根据其比较结果判断为可分配的情况下,基于新的目的楼层信息(表示新登记的目的楼层的信息)选择应当分配给新的使用者的电梯轿厢。
此外,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1起到控制指令生成部的作用,从各电梯单机的控制装置2A、2B输入由轿厢选择部选择的电梯轿厢的状态信息,基于输入的状态信息生成使所选择的电梯轿厢运行至新的使用者的电梯层站的控制指令,并将生成的控制指令输出至各电梯单机的控制装置2A、2B;并且,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1还起到信息生成部的作用,将用于确定轿厢选择部所选择的电梯轿厢的信息作为用于确定分配给新的使用者的电梯轿厢的轿厢信息(例如,轿厢名)生成,并将生成的轿厢信息输出至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由此,新的使用者能够看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显示的轿厢信息(轿厢名),来到所显示的轿厢的场所,在其前面等候轿厢的到达。
图2是用于基于区域的面积说明候梯厅内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设定的示意图。图2是6部电梯(A号梯~F号梯)的梯群管理的例子,6部电梯的轿厢采用各3部彼此相对的对面配置。
图2中表示了将候梯厅及其入口周边以及各电梯的井道水平剖开后的截面。A号梯的井道为区域A01,B号梯至F号梯的井道的区域同样地按顺时针配置。候梯厅为整个区域A02,实施例中假定了候梯厅面积比通常情况窄的状况。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分设在候梯厅入口的左右两侧。
电梯的使用者在候梯厅入口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登记自己的目的楼层(例如为12楼),在确认了该装置上显示的分配的电梯单机(例如为D号梯)后,进入候梯厅的区域A02内,在所分配的D号梯的前面等候轿厢的到达。
在候梯厅面积狭小的情况下,如果已有大量分配至F号梯的使用者在候梯,则分配至D号梯的使用者需要绕过此处。在上班高峰期那样的非常拥挤的情况下,A号梯及B号梯处也存在大量候梯乘客,分配至D号梯的使用者要避开这些候梯乘客而花费时间才能好不容易到达D号梯。因此,如果D号梯在此期间到达并已经出发,则该使用者必须重新登记目的楼层,去往重新分配的电梯单机的前面,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乘坐电梯。对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而言,也必须对原来由D号梯运送的使用者重新分配其它电梯,从而大楼整体的运送效率恶化。在最差的情况下,在A号梯和F号梯的候梯乘客均满员等候的情况下,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候梯厅的入口被堵塞,所以存在分配至其里面的电梯单机(B、C、D、E号梯)的使用者无法到达该电梯,非常多的使用者拥堵在入口的问题。
在图2中,利用各电梯单机前的以实线围成的四边形区域的面积示意性地表示各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A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表示为区域A03的面积,同样地,B号梯表示为区域A04的面积,C号梯表示为区域A05的面积,D号梯表示为区域A06的面积,E号梯表示为区域A07的面积,F号梯表示为区域A08的面积。此外,以点划线围成的区域A09的面积示意性地表示各电梯的乘梯定员。
以实线的区域A03~A08表示的各电梯单机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以从候梯厅入口至各电梯单机的层站的距离越近其值就越小的方式设定(与以点划线表示的乘梯定员的区域A09相比实线区域小)。
虚线X、Y表示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设定的特性。即,因为区域A03~A05和区域A08~A06的面积离候梯厅入口越近就越小,所以虚线X、Y表现出随着远离候梯厅入口而彼此接近、在区域A02的角落形成交点的特性。依据虚线X、Y的特性,越是靠近候梯厅入口的电梯(例如A号梯),越抑制其候梯人数,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分配至候梯厅深处的电梯(例如,C号梯和D号梯)的使用者的动线。其结果是,即使在拥挤时,每个使用者也能够迅速地移动至分配到的电梯单机的场所。
A号梯由于运送比乘梯定员少的人数,所以看起来运送效率降低,不过,在候梯厅狭小的情况下,未能进入乘坐而必须使用新的电梯运送,这在效率方面更差。即,由于未能进入乘坐,所以最初的轿厢的停站被白白浪费掉,需要使新梯号的电梯再次服务,而且使用者必须登记两次目的楼层。
此外,候梯厅的形状、电梯的配置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候梯人数容许值的决定只要根据候梯厅内的电梯的位置条件决定即可,仅通过使多部电梯中至少一部与其它电梯不同,就能够改善拥挤造成的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作为候梯人数容许值的计算方法,能够采用根据各电梯单机自候梯厅入口起的距离直接求取容许值的方法和下式所示的使用与距离相应的系数进行求取的方法。
候梯人数容许值=距离系数(L)×乘梯定员 (1)
此处,距离系数由候梯厅入口与电梯单机的距离L决定,取0以上1以下的值。此外,并不一定必须根据物理距离求取,也可以是根据距离的平方值或距离决定的排位。例如,也可以根据排位(N)预先确定系数的值,并根据下式所示的排位系数求取容许值。
候梯人数容许值=该电梯的排位系数(N)×乘梯定员 (2)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能够与各电梯单机自候梯厅入口起的距离或其位置条件相关联地确定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从而能够相应地限制各电梯的候梯人数。
进一步,在候梯厅入口的配置随楼层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各电梯单机与候梯厅入口的距离随楼层变化,所以只要根据楼层而相应地基于各电梯自候梯厅入口起的距离决定候梯人数容许值即可。
图3是用于基于区域的面积说明候梯厅内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的示意图。在图3中,在候梯厅面积狭小的情况下,如果沿虚线X、Y设定候梯人数容许值,则越是靠近候梯厅入口的电梯单机,越抑制其候梯人数,能够可靠地确保分配至候梯厅深处的电梯单机的使用者的动线。其结果是,即使在拥挤时,每个使用者也能够迅速地移动至分配到的电梯单机的场所。
但是,靠近候梯厅入口的电梯单机例如F号梯,由于抑制了候梯乘客数,因此如区域A08那样,候梯人数容许值比乘梯定员的区域A09小。其结果是,F号梯以少于轿厢可乘坐人数的人数出发,运送效率降低。
而相对地,为了提高运送效率,若以靠近候梯厅入口的电梯单机例如F号梯的到达所需时间较短为条件,将F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从区域A08设定为区域A10(与乘梯定员相当的区域),则可能发生候梯厅入口附近的动线被候梯乘客妨碍的状况。但是,如果F号梯的到达所需时间较短,则动线的妨碍只是一时的情况,只要电梯(F号梯)到达而候梯乘客开始乘坐,则该动线的妨碍就会消除。
图4是用于说明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4,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判断从上次的处理起是否已经过规定时间(ST101)。在步骤ST101获得否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反复进行该处理至经过规定时间为止。在步骤ST101获得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即,在已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执行用于修正各梯号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循环处理(ST102)。该循环处理改变k的值从头号梯至尾号梯依次对所有梯号的电梯执行。
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为了进行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而对各k号梯进行k号梯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与预定的阈值Tth的比较,判断k号梯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是否比阈值Tth小(ST103),在步骤ST103中判断为k号梯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比阈值Tth更小(短)的情况下,对呼叫发生楼层的k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进行修正,以k号梯的乘梯定员为候梯人数容许值(ST104),之后前进至步骤ST1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T103中判断为k号梯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比阈值Tth更大(长)的情况下,不对k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进行修正,前进至步骤ST105的处理。
接着,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判断电梯单机的循环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T105),在循环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改变k的值,依次对所有电梯单机重复进行步骤ST103至ST105的处理(ST106)直至尾号梯为止,在完成对所有梯号电梯的循环处理的情况下,结束该过程的处理。
其中,在步骤ST104中,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以基于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103的计算结果判断为各电梯靠近各电梯的层站为条件,将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为较大的值(例如,乘梯定员),并将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输出至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09。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09对由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与候梯人数计数部108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进行比较。此时,例如图3所示,能够以F号梯的到达所需时间较短为条件,将F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从区域A08修正为区域A10(与乘梯定员相当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因为F号梯的到达所需时间较短,所以动线的妨碍成为一时的情况,只要电梯(F号梯)到达而候梯乘客开始乘坐,该动线的妨碍就会消除,能够提高电梯(F号梯)的运行效率。
此处,在图4中,对各梯号电梯仅实施一次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与预定的阈值Tth的比较,但也可以将阈值Tth设定多个,阶段性地实施候梯人数容许值的修正。在这种情况下,以随着去往呼叫发生楼层的到达预测时间变短而增大候梯人数容许值的方式进行设定。
图5是用于说明分配处理的流程图。在图5中,对整个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进行统一控制的CPU基于来自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5B的信息判断是否有新登记的目的楼层呼叫(ST201)。在步骤ST201中获得否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CPU反复进行该处理直至有新登记的目的楼层呼叫,在步骤ST201中获得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判断各电梯单机是否可分配,在可分配的情况下开始用于计算评价值Φ(k)的循环处理(ST202)。该循环处理改变k的值从头号梯至尾号梯依次对所有梯号的电梯执行。
CPU对各k号梯进行呼叫发生楼层的k号梯的候梯人数与呼叫发生楼层的k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比较,判断呼叫发生楼层的k号梯的候梯人数是否为呼叫发生楼层的k号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以上(ST203),在步骤ST203中获得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即,在候梯人数比候梯人数容许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k号梯不可分配(ST204)。在判断为不可分配的情况下,CPU不计算该电梯单机(k号梯)的评价值,将k号梯从新呼叫分配对象中排除。由此,各梯号电梯的最大候梯人数被限制为容许值以下,被控制成图2和图3的实线的区域A03~A08所示那样的候梯乘客的状况。另外,各电梯单机的各楼层的候梯人数根据目的楼层登记的次数推算。
另一方面,在步骤ST203中获得否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即,在候梯人数比候梯人数容许值小的情况下,CPU将新目的楼层呼叫暂时分配给k号梯(ST205),计算k号梯的分配评价值Φ(k)(ST206)。
接着,CPU判断电梯单机的循环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T207),在循环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改变k的值,依次对所有电梯单机重复进行步骤ST203至ST207的处理(ST208)直至尾号梯为止,在完成对所有电梯单机的循环处理的情况下,将分配评价值Φ(k)最小的电梯单机决定为新目的楼层呼叫的分配电梯(ST209),结束该过程的处理。
此时,各轿厢对于新呼叫的分配评价值计算部110和分配轿厢选择部111作为轿厢选择部发挥作用,即,在候梯人数计数部108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比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6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小的情况下,对各电梯计算其评价值,将各计算出的评价值中其值为最小的电梯的轿厢选作应当分配给新的使用者的电梯轿厢。
通过以上的处理,各电梯的候梯人数以满足图2和图3那样的特性X、Y确定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方式被调整和控制,并且分配在该条件下评价值最好的电梯。
进一步,当考虑轿厢内已经乘坐的人数,令实际上能够进入轿厢内乘坐的人数为“可进入乘坐人数”时,候梯人数的上限值确定为候梯人数容许值与可进入乘坐人数中小的一方即可。这能够用下式表示。
候梯人数上限值=MIN{候梯人数容许值,可进入乘坐人数}(3)
此处,MIN是选择括弧内的最小值的运算。由此,能够同时考虑轿厢内与候梯厅的等候状况,进行更恰当的候梯人数的控制。不过,在上班拥挤期的情况下,因为从大堂楼层进入乘坐成为主体,所以根据候梯人数容许值决定候梯人数的上限即可。
在图5的流程图中,所有电梯单机的候梯人数为候梯人数容许值以上的情况,是接近电梯的运送能力极限的非常严重的拥挤状况(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候梯人数容许值的制约,分配至分配评价值好的电梯单机即可。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基于候梯人数容许值实施分配,即使在候梯厅因乘客而拥挤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乘客的动线。即,能够沿虚线X、Y确保层站拥挤时的乘客的动线。此外,基于电梯去往层站的到达时间来修正候梯人数容许值,防止了电梯以少的人数出发的情况,所以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进一步,通过根据候梯人数容许值选择要分配的电梯,并且当电梯去往层站的到达时间接近时放宽基于候梯人数容许值的分配上的限制,既能够确保乘客的动线也能够实现高的运行效率。
另外,在图5中,仅通过候梯人数与候梯人数容许值的比较来判断不可分配,但在候梯人数容许值被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仅针对与该轿厢已经承担的目的楼层呼叫相同的目的楼层呼叫使该轿厢可分配。此时,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09或分配轿厢选择部111作为轿厢选择部发挥作用,即,在根据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7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与候梯人数计数部108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的比较结果,选择了应当分配给新的使用者的电梯轿厢后,之后在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A或5B上又有新的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的情况下,以所选择的轿厢的目的楼层与之后的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相同为条件,对之后的新的使用者分配所选择的轿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轿厢并不新增加目的楼层,所以能够维持更高的运行效率。
此外,在出现了第一趟不能完全运送的程度的使用者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二趟用的候梯空间,并以能够确保从第二趟用的候梯空间至层站的动线的方式分配轿厢,则即使将来产生超过预想的交通需求,也能够实现顺畅的流动。
进一步,即使目的楼层登记装置设置在安全门等远离层站的位置,也能够通过在考虑了步行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层站的候梯人数预测,来实现不产生浪费的、顺畅的流动。
此外,通过考虑轮椅使用者等空间占有率,即使在混杂地存在各种使用者的大楼,也能够进一步发挥用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为了将本发明说明得容易明白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能够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
此外,上述的各结构、功能等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也可以通过利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等从而使用硬件实现。此外,上述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而用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够保存在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等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梯群管理控制装置,2A 电梯单机的控制装置,3A 电梯(轿厢),4A 使用者的群组,5A 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01 数据输入输出存储部,102 各轿厢、各目的楼层呼叫的状态信息存储部,103 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104 距层站入口的距离数据存储部,105 乘梯定员存储部,106 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107 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108 候梯人数计数部,109 可分配轿厢选择部,110 各轿厢对于新呼叫的分配评价值计算部,111 分配轿厢选择部。

Claims (5)

1.一种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的楼层登记装置,设置在配置有多部电梯的候梯厅,响应使用者的操作将包括该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信息作为目的楼层信息登记,并显示用于确定所述电梯的轿厢的轿厢信息;
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楼层信息对所述使用者分配所述多部电梯中的任一电梯的轿厢,生成并输出用于使该分配的电梯的轿厢运行至所述使用者的电梯层站的控制指令;和
电梯控制装置,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各电梯的轿厢的运行,并输出表示所述各电梯的轿厢的运行状态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包括:
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按每楼层计算对每部所述电梯设定的候梯人数容许值;
候梯人数计数部,在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中作为新的目的楼层信息登记了包括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登记次数和基于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而分配的每个电梯的轿厢的分配人数,对各楼层的每个电梯的轿厢的候梯人数进行计数;
轿厢选择部,对所述候梯人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与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进行比较,在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为轿厢可分配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新的目的楼层信息选择要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和
信息生成部,作为用于确定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的轿厢信息,生成用于确定所述轿厢选择部所选择的电梯的轿厢的信息,并将该生成的轿厢信息输出至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按如下方式计算所述各电梯的候梯人数容许值:
从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设置位置至所述各电梯的电梯层站的距离越近,使其值越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基于所述各电梯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各电梯的轿厢到达各电梯的层站的到达预测时间;和
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以基于所述到达预测时间计算部的计算结果判断为所述各电梯靠近所述各电梯的层站为条件,将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为大的值,并将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输出至所述轿厢选择部,
所述轿厢选择部在从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输入了所述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的情况下,对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与所述候梯人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进行比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选择部在根据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修正部修正后的候梯人数容许值与所述候梯人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的比较结果选择了要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后,在之后的新的使用者在所述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了目的楼层的情况下,以所述选择了的轿厢的目的楼层与所述之后的新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相同为条件,对所述之后的新的使用者分配所述选择的轿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选择部在所述候梯人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候梯人数比所述候梯人数容许值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候梯人数容许值小的情况下,对所述各电梯计算其评价值,将所述各计算出的评价值中值最小的电梯的轿厢选作要分配给所述新的使用者的电梯的轿厢。
CN201610457801.XA 2015-07-03 2016-06-22 梯群管理系统 Active CN1063153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4514 2015-07-03
JP2015134514A JP6445401B2 (ja) 2015-07-03 2015-07-03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5321A true CN106315321A (zh) 2017-01-11
CN106315321B CN106315321B (zh) 2018-05-29

Family

ID=5772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7801.XA Active CN106315321B (zh) 2015-07-03 2016-06-22 梯群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45401B2 (zh)
CN (1) CN10631532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8389A (zh) * 2018-04-24 2018-07-20 佛山市粤知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组群电梯系统
CN109534117A (zh) * 2018-12-26 2019-03-29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9626149A (zh) * 2018-10-25 2019-04-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侯梯时间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6936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信息显示系统
CN111332892A (zh) * 2020-04-08 2020-06-2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群控方法
CN111386236A (zh) * 2017-12-21 2020-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基于预计的乘客数的行程规划
CN113493148A (zh) * 2020-03-20 2021-10-1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电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11566A (zh) * 2020-04-09 2021-10-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和电梯
CN114007971A (zh) * 2019-06-25 2022-02-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组管理系统
CN114194962A (zh) * 2020-09-02 2022-03-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及电梯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
CN115108418A (zh) * 2021-03-23 2022-09-2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运行管理服务器、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拥挤状况显示方法
CN114194962B (zh) * 2020-09-02 2024-06-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及电梯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2038A (zh) 2015-02-09 2016-10-05 可口可乐公司 用于再造粒的组合物和方法
JP6757282B2 (ja) * 2017-03-30 2020-09-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シミュレーター
JP7188642B2 (ja) * 2020-04-13 2022-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案内装置
CN115072509A (zh) * 2022-07-28 2022-09-20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140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JP2010089858A (ja) * 2008-10-06 2010-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かご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3762B2 (ja) * 2008-06-23 2011-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140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JP2010089858A (ja) * 2008-10-06 2010-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かご制御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236A (zh) * 2017-12-21 2020-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基于预计的乘客数的行程规划
CN108298389A (zh) * 2018-04-24 2018-07-20 佛山市粤知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组群电梯系统
CN111086936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信息显示系统
CN109626149A (zh) * 2018-10-25 2019-04-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侯梯时间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26149B (zh) * 2018-10-25 2022-09-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侯梯时间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34117A (zh) * 2018-12-26 2019-03-29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9534117B (zh) * 2018-12-26 2020-10-16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4007971B (zh) * 2019-06-25 2023-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组管理系统
CN114007971A (zh) * 2019-06-25 2022-02-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组管理系统
CN113493148A (zh) * 2020-03-20 2021-10-1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电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93148B (zh) * 2020-03-20 2023-09-1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电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32892A (zh) * 2020-04-08 2020-06-2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群控方法
CN113511566A (zh) * 2020-04-09 2021-10-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和电梯
CN113511566B (zh) * 2020-04-09 2023-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和电梯
CN114194962A (zh) * 2020-09-02 2022-03-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及电梯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
CN114194962B (zh) * 2020-09-02 2024-06-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及电梯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
CN115108418A (zh) * 2021-03-23 2022-09-2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运行管理服务器、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拥挤状况显示方法
CN115108418B (zh) * 2021-03-23 2024-05-14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运行管理服务器、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拥挤状况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13990A (ja) 2017-01-19
CN106315321B (zh) 2018-05-29
JP6445401B2 (ja)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5321A (zh) 梯群管理系统
JP556674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146448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2612480B (zh)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JP494972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4827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4973468B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CN101613043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2190215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1255991A (ja) 行先階予約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3160283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3787161A (zh) 电梯系统
JP2014152032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6407430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JP65427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081622A (ja) 外部システム連携配車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724555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EP3106414B1 (en) User-controlled elevator allocation
JP669733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JP710642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7027516B1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7141933B2 (ja) 車両台数計算システム
CN110785365B (zh) 电梯装置
JP6402074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JP7359340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割り当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