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61C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61C
CN1101561C CN97117309.5A CN97117309A CN1101561C CN 1101561 C CN1101561 C CN 1101561C CN 97117309 A CN97117309 A CN 97117309A CN 1101561 C CN1101561 C CN 110156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guide
mentioned
paper
aforementioned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73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8915A (zh
Inventor
谷中圣志
野野山茂夫
松本吉哉
竹井哲也
田中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9Refeeding path for composite copying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一个成像部件;一个记录介质转向部分,它接收在第一行程中一面已被打印的记录介质并将它送往第二行程;一个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由此将上、下表面翻转的记录介质送至成像部件;一个沿上述路径输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输送部件;一个位于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介质校位部件,它校正沿记录介质宽度方向的位置;一个用于以特定的操作时限控制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控制装置,从而在记录介质沿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同时运行记录介质校位部件。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例如双面打印机和速印机的成像装置。
图1是表示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传统双面打印机10的示意图。双面打印机10包括一个感光鼓11,一个位于感光鼓11之上的面朝下的堆叠接纸台12,一个沿感光鼓11的侧向设置的记录介质转向部分13,一个排纸路径14,一个导纸机构15,一个位于导纸机构15的端部的纸位调节机构16和一个纸盒17。面朝下的堆叠接纸台12可贮存已打印过的纸张,并使最后一张的打印面朝下,即接纸台12能按页码顺序存放已打印过的纸,而无需大容量的存储器。记录介质转向部分13具有输送装置的功能,它接收其一面(上表面)在通过感光鼓11时被打印的纸,然后将纸沿反向输送,以便进行纸的另一面的打印。还有,可操纵导纸机构15,以便将来自记录介质转向部分13的纸引导至感光鼓11的入口。
在双面打印机10中是按下述方式进行双面打印的。当从纸盒17沿图1中的A向供纸时,纸将按箭头B所示的方向从感光鼓11的下侧经过,并使其上表面被打印。然后,沿箭头C的方向输送纸张并到达记录介质转向部分13。在记录介质转向部分13,使纸的输送方向翻转,并按箭头D和E所示的方向将纸送向纸位调节机构16(纸从纸盒17到纸位调节机构16的运动在下文中将被称之为纸的第一行程)。在第一行程中可能发生偏移的纸的位置可由纸位调节机构16(通过对中或偏斜校正)进行调节。此后,按箭头F所示方向送纸并再次通过感光鼓11的下部,以便打印纸的另一面。接着,按箭头G所示方向输送两面均被打印的纸,并将其存放在面朝下的堆叠接纸台12上(纸从纸位调节机构16到面朝下的堆叠接纸台12的运动在下文中将被称之为纸的第二行程)。
但是,在传统的双面打印机10中,当纸被送至导纸机构15的端部并停止送纸时,纸位调节机构16才开始运行。
因此,由于是在送纸停止后启动纸位调节机构16,双面打印机10在纸的第一行程终止和第二行程开始时的实际运行可能会如图2所示,即,供纸(第一行程)→停止供纸→纸位调节→供纸(第二行程)。于是,除输送纸的时间之外,还要附加纸位调节的时间,因此,减慢了双面打印的速度。
还有,纸位调节机构16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一对左、右导向件对称地向中心移动,从而由设有一个弹性构件的导向件之一推纸并由另一导向件接纸。按此方式,可校正纸的位置。
但是,当一对左、右导向件与纸分开时,由于这二者对称地移动,因弹性构件在复位时的弹性力,纸仍然由弹性构件推动,所以存在纸位可能再次偏移的问题。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速进行双面打印功能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像装置中的纸位调节机构,采用此机构可平稳地校正纸沿宽度方向的位置,并且,一旦纸位已校正之后,就没有再次偏移的危险。
上述目的可由一种如下所述的成像装置来实现,该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件;一个记录介质转向部分,它在第一行程中接收在通过成像部件时一面已经被打印的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送出以进行第二行程;一个翻转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通过此路径,使记录介质在上、下表面翻转后送往成像部件;一个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它沿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记录介质;一个位于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介质校位部件,它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校正位置;和一个用于以特定的操作时限控制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控制装置,以便在由记录介质输送部件沿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记录介质的同时,使记录介质校位部件运行。
按照所述的成像装置,由于所设的控制装置可使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运行与记录介质沿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输送同步,所以记录介质位置的校正可在输送状态下进行。因此,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一行程终止和第二行程开始期间的实际操作可以如下进行:输纸(第一行程)→输纸停止→输纸(第二行程)。由此,可取消传统成像装置所需的附加的调节纸张位置的时间,这样与采用传统的成像装置的情况相比,采用按照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进行的双面打印花费时间较少。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由这样的成像装置实现,其中,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将记录介质输送部件恰好设置在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前面。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由这样的成像装置实现,其中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包括:一个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旋转的单独的输送辊和一个用于推压上述输送辊的单独的压紧辊。
按照上述的成像装置,由于所设的记录介质输送部件恰好在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前面,并且,该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可以包括一个单独的输送辊和一个单独的压紧辊,记录介质可在一点被压紧。换言之,即使当记录介质被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压紧时,它仍然可以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沿横向移动,或者是以被压紧的点为中心略有转动。因此,可平稳地进行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校正操作和记录介质的偏斜校正。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由这样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其中,压紧辊以较弱的力推压输送辊,从而在由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压紧记录介质的同时,可以校正记录介质的位置。
按照上述的成像装置,由于压紧辊以较小的力推压输送辊,从而在由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压紧记录介质的同时可以校正记录介质的位置,因此可以平稳地进行记录介质沿宽度方向的校正操作和记录介质的偏斜校正。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由这样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其中,输送辊具有一个凸出的外表面。
按照上述的成像装置,由于输送辊具有凸起的外表面,与输送辊的表面是扁平的情况相比,缩短了输送辊与记录介质沿轴向的接触长度。因此,使作用在记录介质上的力减弱,并由此可以平稳地进行记录介质沿宽度方向的校正操作和记录介质的偏斜校正。
上述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所述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即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堆叠存放记录介质的堆叠接纸台。
按照上述的成像装置,由于设有至少一个堆叠存放记录介质的接纸台,可以有效地存放已被记录的记录介质。
上述的目的还可以由这样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其中,记录介质校位部件包括:一引导记录介质的一侧的第一导向件;一引导记录介质的另一侧的第二导向件;一与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之一一起设置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在与记录介质接触时变形,从而可在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校正记录介质的位置;一可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沿扩大二者之间的距离的方向和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的方向之一彼此相对地移动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为没有设置弹性构件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而设置的侧隙机构,它在未设有弹性构件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的移动中产生侧隙,在此,在校正了记录介质的位置之后,当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返回其相应的初始位置时,由于存在侧隙,将设有侧隙机构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的移动设定成比另一导向件的移动滞后。
上述目的还可以由这样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其中,在校正了记录介质的位置之后并在设有弹性构件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与记录介质完全分开之后,未设有弹性构件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开始移离记录介质。
按照上述的成像装置,由于在记录介质的位置得到了校正之后,当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时,设有侧隙机构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一的移动由于存在侧隙而被设定成滞后于另一导向件的移动,所以不存在由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校正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因弹性构件恢复原位的移动而再次偏移的危险(即,在弹性构件返回原位的同时,由第一导向件或第二导向件固定记录介质的另一端,并且在弹性构件与记录介质完全分离之后,第一导向件或第二导向件开始移离记录介质)。因此,有可能以很高的精度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进行校正操作。
参照附图和下列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的特征将一目了然。图中:
图1是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传统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传统的双面打印机从纸的第一行程至纸的第二行程的操作的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双面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5是图3和4所示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宽度控制装置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的控制块回路的视图;
图8A是用于说明相对于纸的传输沿宽度方向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时限的示意图;
图8B是用于说明纸位校正装置相对于翻转传感器的运行时限的示意图;
图8C是用于说明纸位校正装置相对于抗蚀传感器的运行时限的示意图;
图8D是用于说明纸位校正装置相对于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时限的示意图;
图8E是用于说明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时限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控制回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输送辊的一个改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B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输送辊的另一改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顶视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2B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2C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2D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2E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2F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3A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在纸位校正操作中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与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B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在纸位校正操作中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与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C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在纸位校正操作中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与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D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在纸位校正操作中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与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纸位校正装置的第二改进实施例的视图;
图1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纸位校正装置的第三改进实施例的视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例。
图3至图5是用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20的示意图。图3是双面打印机20的示意图,图4是双面打印机20的透视图,而图5是双面打印机20的结构示意图。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20包括一个仅具有单面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主体21和一个呈L型并可以与打印机主体21组合的双面打印装置22。打印机主体21和双面打印装置22是靠机械和电子装置相互联接的。
图中,打印机20的前面用标号24标注,并沿由Y2所标示的方向定位。同样,打印机20的背面,右侧面和左侧面分别用标号25,26和27标出,并且它们分别沿由Y1,X1和X2所标示的方向定位。还有,打印机20的上表面用标号28标注并沿由Z1所标示的方向定位。同样,打印机20的下表面用标号29标注并沿由Z2所标示的方向定位。
首先,将详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20的打印机主体21的主要结构。
打印机主体21可包括一个光学装置30,一个供纸辊31、抗蚀辊32、一个感光鼓33、一个处理装置34、定影构件35、送纸辊36、排纸辊37等等。按照本发明的成像部件可由光学装置30、感光鼓33、处理装置34和定影构件35组成。至于打印机主体21的导纸机构,它可包括在抗蚀辊32与送纸辊36之间的一条记录路径40和位于送纸辊36与排纸辊37之间的用于面朝下的堆叠接纸台的基本上呈弧形的排纸路径42。
还有,打印机主体21包括一个位于记录路径40(感光鼓33)上方的面朝下堆叠接纸台42和一个设在位于记录路径40(感光鼓33)下方的空间43中的其中装有纸100(或可打印物质)的供纸盒44。另外,在打印机主体21的上表面28上设有一如图4所示的操作面板47。
另外,在定影构件35和送纸辊36之间基本上居中的位置设有一个排纸传感器45,以便伸入记录路径40中。
由于面朝下堆叠接纸台42位于记录路径40(感光鼓33)的上方,并且感光鼓33和处理装置34设置在记录路径40上,所以当纸100在打印机主体21内沿方向Y1输送时,在纸100的上表面上进行打印。
下面,将详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20的双面打印装置22。
双面打印装置22包括一个设在其上表面上的面朝上堆叠接纸台50。该面朝上堆叠接纸台50可以贮存打印好的纸张并使最后一张纸的打印面朝上。
还有,双面打印装置22包括一个紧靠面朝上堆叠接纸台50下方的记录介质转向部分51。如图5所示,该记录介质转向部分51可包括一个接纸部分52,可逆辊53和一翻转传感器54。
接纸部分52可以是一个可接收第一行程的纸100的平坦空区,该纸的上表面在通过记录路径40(感光鼓33)时被打印。在接纸部分52的背面25的方向上设有一开孔55。
可逆辊53沿方向Y1形成接纸部分52的入口,并且该可逆辊首先按下述方向旋转,即,使来自送纸辊36的第一行程的纸100沿接纸部分52的方向(即基本上沿Y1方向)输送,然后沿相反方向旋转,以便使接纸部分52中的纸100基本上沿Y2方向输送。
翻转传感器54位于方向Y2上并离开接纸部分52的入口,伸入用于记录介质转向部分51的纸路56,它设置在送纸辊36和接纸部分52之间(记录介质转向部分51)。当通过纸路56送往接纸部分52的纸100的前端部分推压翻转传感器54时,该翻转传感器54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当纸100的另一端已经通过翻转传感器54时,该传感器54则返回原位。这样,翻转传感器54可检测纸的通过并在同时具有导向构件的功能,它通过阻塞纸路56将纸引导至一翻转的纸路58。
就纸路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双面打印装置22包括上述的纸路56,一用于面朝上堆叠接纸台的排纸路径57和翻转纸路58。
翻转纸路58可包括一个从可逆辊53沿方向Z2延伸的S形部分59和一个与S型部分59相联的笔直部分60,该笔直部分在打印机主体21的下面沿方向Y2延伸至位于供纸辊31下方的抗蚀辊63。因此,翻转的纸路58呈大致的L形(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L形)。S形部分59具有消除纸张100卷曲的功能。
可以在翻转纸路58上设置许多输纸辊61-1,61-2,61-3…,并且在翻转纸路58的笔直部分60的端部附近设置一个抗蚀传感器62和一个沿宽度方向纸位校正装置(一个宽度控制装置)70。在笔直部分60的端部,设有抗蚀辊63和辅助输送辊64。
由于在穿过长的翻转纸路58之后可能出现纸沿宽度方向的偏移,所以设置沿纸的宽度方向的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70,以便在进入第二行程之前校正纸100的宽度方向,并以高精度进行纸100的另一面的打印。
下面,将详述按照本发明的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70。
图6是宽度控制装置70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如图6所示,宽度控制装置70可包括第一导向件71,第二导向件72,其上固定有第一导向件71的第一齿条73,其上固定有第二导向件72的第二齿条74,用于操纵第一齿条73的步进电动机75,如图所示位于第一齿条73和第二齿条74之间的与第一齿条73和第二齿条74啮合的一个联接齿轮76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导向件72内的板簧件77(还可以参见图11)。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各自的横断面均为U型,并沿Y1-Y2方向延伸。
宽度控制装置70可设置在双面打印装置22的底板78上。宽度控制装置70的板簧件77构成一个纸宽误差吸收件;第一齿条73、第二齿条74、联接齿轮76和步进电动机75组成一个相关的操作机构。
步进电动机75可根据所用纸的类型旋转预定的次数。当步进电动机75按正常方向旋转时,第一齿条73沿方向X2移动,因而第二齿条74经联接齿轮76沿方向X1移动。于是,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可移至与所用纸的宽度相符的相应位置。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分别与纸的相应侧接触并校正其位置,以便沿纸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L1与翻转纸路58(笔直部分60)的中心线CL2对准(上述操作被称为对中)并且还校正纸的歪斜。
各输纸辊61-1和61-2由两对与通用送纸辊相似的辊构成。另一方面,输纸辊61-3包括一对辊(在下文中将介绍的一个输送辊80和一个压紧辊81),从而可在输送状态下进行纸100的对中。
下面将参照图7详细说明可用于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20的控制回路。
图7是表示可用于双面打印机20的控制块电路的视图。在图7中,控制电路90根据来自操作面板47的指令和来自排纸传感器45,翻转传感器54和抗蚀传感器62等的信息适当地控制电动机驱动回路91和步进电动机驱动回路92。因此,可以正确地操作步进电动机75。控制电路90可由若干台微机组成。
上述的双面打印机20可以按下述方式运行。
当通过操作面板47的操作指示进行盛装在供纸盒44中的纸100的双面打印时,使供纸辊31旋转并从供纸盒44提供纸100。当纸到达抗蚀辊32并确定了纸100的前端位置时,校正纸100的位置。然后,沿方向Y1以打印速度将纸100输送通过记录路径40,并且靠感光鼓33和定影件35在纸的上表面上进行打印操作(第一行程),在所述感光鼓上由光学装置30形成静电图像。
其上表面由上述操作打印的纸100靠送纸辊36从记录路径40排出并到达配纸机构65,靠该机构将纸送至纸路56。已进入纸路56的纸100由可逆辊53输送至接纸部分52。当纸100的后端到达可逆辊53的位置时,翻转传感器54进行检测。
当翻转传感器54检测上述状态时,可逆辊53反转,并靠翻转传感器54的引导,将纸100从接纸部分52输送至翻转纸路58。此后,纸100通过翻转纸路58,首先靠输纸辊61-1按方向Z2输送,然后靠输纸辊61-2和61-3按方向Y2输送,到达抗蚀辊63,在此处,校正纸100的位置并确定其前部位置。在纸100到达抗蚀辊63之前,宽度控制装置70可在按方向Y2输送纸100期间运行。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详述。
然后,由输纸辊61-2和61-3,抗蚀辊63和辅助输送辊64沿方向Z1输送纸100,使其通过供纸辊31并到达抗蚀辊32,在此,再次校正纸的位置。在上述操作之后,使纸100沿方向Y1以打印速度移动通过记录路径40,并经感光鼓33和定影件35在纸的上表面(另一面)上进行打印操作(第二行程),在所述感光鼓上由光学装置30形成静电图像。
其两面已由上述操作打印的纸100由送纸辊36从记录路径40排出并且到达配纸机构65,靠此机构,这次是将纸送至排纸路径41,而不是纸路56。已进入排纸路径41的纸100由排纸辊37输送并排至面朝下堆叠接纸台42上。这就是纸100的双面打印操作的终点。
下面将参照图8A至8E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70的操作时限。
如图8A所示,纸100经翻转纸路58输送,直至到达抗蚀辊63为止。时间T2表示用翻转传感器54检测纸100的后端和由可逆辊53和输纸辊61-1,61-2,61-3造成的在通过翻转纸路58时纸100与抗蚀辊63发生接触之间的时间。
如图8D所示并参照图8B,在表示翻转传感器54检测纸100的后端的通过的时间t0之后已过去了预定的时间T1时,使步进电动机75启动,并使之根据纸100的规格沿正常方向旋转一定的次数并停止。此后,如图8D所示并参照图8C,在抗蚀传感器62检测纸100之后,当已过去了预定的时间T10时,再次驱动步进电动机75并沿反向旋转如上所述的相同次数,然后停止。
规定上述的预定时间T1短于T2,二者之差相当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步进电动机75旋转预定次数所需的时间T3
下面将参照图9说明可由若干微机组成的控制电路90的运行。
首先,在步骤1(ST1)中确定翻转传感器54是否返回初始状态,并在步骤2(ST2)中确定翻转传感器54返回后消逝的时间T1。然后,在步骤3(ST3)中驱动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92,以便按标准方向旋转步进电动机75。
此后,在步骤4(ST4)中确定是否用抗蚀传感器62进行纸的检测,并在步骤5(ST5)中确定在由抗蚀传感器62检测纸后预定时间T10的消逝。然后,在步骤6(ST6)中操纵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92,以便沿反向旋转步进电动机75并终止操作。
当从时间t0起已过去了预定的时间T1之后按标准方向旋转步进电动机75时,第一齿条73沿方向X2移动,由此使第二齿条74经联接齿轮76按方向X1移动,从而将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移至与所用的纸100的宽度相对应的相应位置。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中的每一个与沿方向Y2处于传送状态下的纸100的相应边接触,从而使纸100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L1与翻转纸路58(笔直部分60)的中心线CL2对准(即,对中)并且还校正纸100的歪斜。
因此,由于纸100的位置的校正是在输送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20在纸100的第一行程终止和第二行程开始时的实际操作可以如图8E所示那样,即输纸(第一行程)→输纸停止→输纸(第二行程)。于是,不再需要传统打印机所需的附加的纸位调节时间,并且,也因此而增加了双面打印的速度。
还有,在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与纸100分离的状态下,可以由输纸辊61-2和61-3,抗蚀辊63和辅助输送辊64沿方向Z1平稳地供纸100。
在纸100的输送状态下,输纸辊61-3的结构如下所述。
如图6中的圆圈部分所示,输纸辊61-3可以包括一对辊(一个由尿脘橡胶制成的单独的输送辊80和一个由聚缩醛树脂制成的单独的压紧辊81)。还有,输纸辊61-3设在翻转纸路58(笔直部分60)的中心线CL2上,以便可以在输送状态下进行纸100的对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输送辊80和压紧辊81沿X1-X2方向(轴向)的接触长度a设定为大约10mm,并将压紧辊81对输送辊80的压紧力P设定为大约50g。虽然大约50g的压紧力足以输送纸100,但是该力小于传统打印机所采用的力。
为此,当在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L1的位置处或在靠近中心线CL1之处由输纸辊61-3压紧纸100时,纸只是被微微夹持。因此,当随着第一齿条73和第二齿条74的移动,第一导向件71和/或第二导向件72分别推动纸100的相应边时,纸100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沿方向X1或X2移动,即使是在由输纸辊61-3压紧之处,并且可以平稳地校正纸100沿宽度方向的位置和纸100的歪斜。
要注意的是,输送辊80和压紧辊81沿方向X1-X2的接触长度a可以大约为50mm,而压紧辊81对输送辊80的压紧力P可以为200g左右。还有,如果每张纸100的宽度都有偏差,上述板簧件77的弹性可提供解决此问题的功能。
图10A和10B是可用于输纸辊61-3的输送辊80的改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A中所示的输送辊80A有一个外表面80Aa,其横断面为半圆形。另一方面,图10B中所示的输送辊80B具有一个外表面80Ba,其横断面为三角形。输送辊80A和80B二者均有一个凸面,因此,与压紧辊81的接触长度a很短。
下面将参照图11和图12介绍本发明的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70的第一改进实施例。图11是纸位校正装置70A的顶视图,图12A至12F是用于说明纸位校正装置70A的操作的详图。
除了下述差别之外,图11所示的纸位校正装置70A与图6所示纸位校正装置70的结构基本相同。在图11中,与图6中所示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并且为了简化起见不再对此进行说明。
纸位校正装置70A的特征在于:设有这样一个机构,靠此机构在第一行程之后一旦校正了纸的位置,就不会再产生纸位的偏移,由此可以更精确地进行纸沿宽度方向的位置的校正。
如图11所示,所设置的第一导向件71可以在双面打印装置22的底板78上沿着一导轨(图中未示出)按方向X1-X2移动,而且和导轨相当紧贴。第二导向件72固定在第二齿条74上。
第一齿条73上设有柱销110和111,并且,第一导向件71就位于柱销110和111之间。当第一齿条73沿方向X2移动时,柱销111推动第一导向件71,使其沿方向X2移动。当第一齿条73沿方向X1移动时,柱销110推动第一导向件71并且第一导向件71沿方向X1移动。
柱销110和111之间的间隔S1要被确定成可满足等式S1=S2+S3,其中S2是第一导向件71的宽度。于是,当改变第一齿条73的方向时,在第一齿条73和第一导向件71之间会产生一个长度为S3的侧隙。因此,设有间隔S1的柱销110和111构成侧隙机构。
所确定的侧隙S3应比当纸100接触板簧件77时(参见图12C),第二导向件72所设板簧件77沿方向X1-X2的挠曲尺寸Q大很多。
下面将参照图12A至图12F说明纸位校正装置70A的操作。纸位校正装置70A的初始状态如图11所示。
当步进电动机75按常规方向转动时,第一齿条73沿方向X2移动,并且如图12A所示,使第二齿条74通过联接齿轮76沿方向X1移动。第二导向件72与第二齿条74一起沿方向X1移动。
如图12B所示,在第一齿条73沿方向X2移动了相当于S3的长度之后,靠柱销111的推动,使第一导向件71沿方向X2移动。
如图12C所示,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最终均移至分别由P1和P2标出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可在第一导向件71和挠曲尺寸为Q的板簧件77之间校正纸100沿宽度方向的位置,并且,可以使纸100的中心线CL1与翻转纸路58(图中未示出)的中心线CL2对准。
在纸100的位置得到了校正之后,当步进电动机75反转时,第一齿条73立即开始沿方向X1移动,并因此而如图12D所示,使第二齿条74靠联接齿轮76沿方向X2移动。由于第二导向件72未设有侧隙,所以第二导向件72的移动从开始时就与第二齿条74的移动同步。
就第一导向件71的移动而言,如图12E所示,它在开始时是不动的并停留在位置P2,直至第一齿条73沿方向X1移动了相当于侧隙长度S3的距离并且柱销111开始推动第一导向件71时为止。在此,由于第一导向件71与一个基面而不是与第一齿条73接触,并将摩擦力设定成大于弹性件77的偏压力,所以第一导向件在侧隙中的移动是稳定的,没有振动。
最后,如图12F所示,纸位校正装置70A的第一和第二导向件71和72以及第一和第二齿条73和74分别返回其原始位置。
还有,图12C和图12D示出了当第二导向件72沿方向X2从位置P1移动了一个与挠曲长度Q相当的长度并到达位置P1a时,第二导向件72的状态。在此阶段,已与纸100接触并将其推向方向X1的板簧件77返回原位。也就是说,当第二导向件72沿方向X2移动时,板簧件77开始逐渐与纸100分开,最后使已由板簧件77沿方向X1推动的纸100的一侧脱离约束,而纸的另一侧与停留在位置P2的第一导向件71接触。上述操作是可能的,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由于存在侧隙S3,在开始时第一导向件的运动与第二导向件的运动不同步。这样,可以保持纸100的校正位置。图12D示出了其内装有板簧件77的第二导向件72刚与纸100脱开时的状态。然后,如上所述,第一导向件71逐渐地沿方向X1移动并开始与纸100分开。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平稳地进行纸100的校位。
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与纸100之间的关系更详细地示于图13A至13D中。图13A、13B、13C和13D分别与图12C、12D、12E和12F相对应。第一和第二导向件71和72的每一个的移动由箭头标示。从图13C和13D中显而易见,在第二导向件72和板簧板77与纸100完全分开之后,第一导向件72开始移离纸100。于是,当第一和第二导向件71和72二者与纸100分离时,纸100的位置并未偏移并且纸100可稳定地进入第二行程。
图1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宽度方向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的第二改进实施例。在图14中,与图11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注,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图14中所示的纸位校正装置70B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是由一皮带120移动的,而不是由纸位校正装置70和70A中所用的齿条-小齿轮机构移动。
同样,图1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宽度方向纸位校正装置(宽度控制装置)的第三改进实施例。
图15中所示的纸位校正装置70C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导向件71和第二导向件72是借助于一联杆机构130而移动的,而不是由在纸位校正装置70和70A中所用的齿条-小齿轮机构。
虽然已用其中打印机主体21和双面打印装置22可以分开的某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将打印机主体和双面打印装置制成一个整体。
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

Claims (8)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在一记录介质(100)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件;
一个记录介质转向部分(51),该部分(51)接收在第一行程中当通过上述成像部件时其一面已被打印的上述记录介质(100)并将该记录介质(100)送往第二行程;
一个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58),通过该路径(58),将上、下表面翻转的上述记录介质(100)送至上述成像部件;
一个沿上述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58)输送上述记录介质(100)的记录介质输送部件;
一个位于上述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58)上的记录介质校位部件(70,70A,70B,70C),它校正沿所述记录介质(10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一个用于控制上述记录介质校位部件的控制装置,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由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部件沿上述翻转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58)输送的同时,上述的记录介质校位部件沿所述宽度方向校正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记录介质输送部件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刚好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校位部件(70,70A,70B,70C)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包括一个沿记录介质输送方向转动的单个输送辊(80)和一个被设置成可用于推压上述输送辊的单个压紧辊(8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紧辊(81)以较弱的力推压上述输送辊(80),从而可以在由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部件压紧上述记录介质的同时校正上述记录介质(100)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辊(80)具有一个凸出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至少一个叠置贮存上述记录介质的堆叠接纸台(42,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记录介质校位部件包括:
一个引导上述记录介质(100)的一侧的第一导向件(71);
一个引导上述记录介质(100)的另一侧的第二导向件(72);
一个设在上述的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的第二导向件(72)之一上的弹性构件(77),该弹性构件在与上述记录介质接触时变形,从而可以在上述第一导向件和上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校正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
一个操作机构(76),由此上述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第二导向件(72)可沿着扩大其间距离的方向和缩小其间距离的方向之一彼此相对地移动;以及
一个为上述第一导向件和上述第二导向件这两者中的未设有上述弹性构件的那个导向件所设置的侧隙机构(73),该机构在上述第一导向件和上述第二导向件这两者中的未设有弹性构件的那个导向件移动时产生侧隙,
其中,在校正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之后,当上述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第二导向件(72)返回其各自的初始位置时,由于存在侧隙,设有上述侧隙机构(73)的上述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第二导向件(72)之一的移动将滞后于另一导向件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得到了校正之后,在设有上述弹性构件(77)的上述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第二导向件(72)之一完全离开上述记录介质之后,未设有上述弹性构件(77)的上述第一导向件(71)和上述第二导向件(72)之一开始移离上述记录介质(100)。
CN97117309.5A 1996-12-12 1997-08-07 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5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2317/96 1996-12-12
JP332317/1996 1996-12-12
JP33231796A JP3715389B2 (ja) 1996-12-12 1996-12-12 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915A CN1188915A (zh) 1998-07-29
CN1101561C true CN1101561C (zh) 2003-02-12

Family

ID=1825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730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561C (zh) 1996-12-12 1997-08-07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937260A (zh)
EP (1) EP0848303B8 (zh)
JP (1) JP3715389B2 (zh)
CN (1) CN1101561C (zh)
DE (1) DE6972711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2616B1 (en) * 1999-01-19 2002-05-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ligning device for sheet finisher
JP2000335788A (ja) * 1999-05-27 2000-12-05 Canon Inc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44411A (ja) * 1999-05-31 2000-12-12 Hitachi Ltd 両面印字装置
US6581928B1 (en) * 1999-10-20 2003-06-2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heet guide device for sheet-processing machine
JP3962539B2 (ja) * 1999-10-29 2007-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712355B2 (en) * 2001-09-07 2004-03-30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conveying sheet-like body
US6882823B2 (en) * 2002-01-08 2005-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4163900A (ja) * 2002-10-10 2004-06-10 Sharp Corp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4224687B2 (ja) * 2003-05-09 2009-02-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528091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6281A (ja) * 2005-01-31 2006-08-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22745A (ja) * 2005-07-15 2007-02-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整合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804080B2 (ja) * 2005-09-07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62869B2 (en) * 2006-09-19 2009-07-21 Xerox Corporation Fixed side edge registration system
JP4360398B2 (ja) * 2006-11-24 2009-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印画装置及びシート体の位置補正方法
JP4934488B2 (ja) * 2007-04-27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015702B2 (ja) * 2007-09-11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
JP2010107610A (ja) * 2008-10-29 2010-05-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両面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8470B2 (ja) 2009-07-06 2011-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677024B2 (ja) * 2010-10-22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5187375B2 (ja) * 2010-10-29 2013-04-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70895B2 (ja) * 2012-03-22 2016-08-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65020B (zh) 2015-12-29 2018-04-13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双面打印纸张输送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161A (en) * 1987-06-29 1989-01-12 Ricoh Kk Sheet position correcting device
US4908673A (en) * 1987-10-19 1990-03-13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aper refeed tray
US4949134A (en) * 1988-03-03 1990-08-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ntermediate tray
US5091754A (en) * 1989-04-26 1992-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lateral movement means
JP2858151B2 (ja) * 1990-02-23 1999-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可動部材位置決め機構
US5215303A (en) * 1990-07-06 1993-06-01 Konica Corporation Sheet alignment device for a copying apparatus having an intermediate standby position
US5078384A (en) * 1990-11-05 1992-01-07 Xerox Corporation Combined differential deskewing and non-differential registration of sheet material using plural motors
US5249023A (en) * 1991-02-08 1993-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member
US5219159A (en) * 1992-06-01 1993-06-15 Xerox Corporation Translating nip registration device
US5278624A (en) * 1992-07-07 1994-01-11 Xerox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drive for sheet registration drive rolls with skew detection
JPH0648616A (ja) * 1992-07-27 1994-02-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48303B1 (en) 2004-01-07
JP3715389B2 (ja) 2005-11-09
DE69727116T2 (de) 2004-06-09
DE69727116D1 (de) 2004-02-12
CN1188915A (zh) 1998-07-29
EP0848303A1 (en) 1998-06-17
EP0848303B8 (en) 2004-10-06
US5937260A (en) 1999-08-10
JPH10167526A (ja) 1998-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61C (zh) 成像装置
CN100343146C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77391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757739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576040A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46644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831657A (zh) 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JP2004018204A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314543C (zh)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US20050275158A1 (en)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with aligning member
US8205867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26625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CN1248862C (zh) 记录装置
JP6388386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給送装置
JP4214418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
US20080038028A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70063424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US20080204495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259574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方法
US11458745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817277B2 (en) Lateral shift correct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veying method
JP4309387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2007084300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パンチユニット
JP2009007175A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
JP2007314293A (ja) 整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2

Termination date: 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