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657A - 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1657A CN1831657A CNA2006100581490A CN200610058149A CN1831657A CN 1831657 A CN1831657 A CN 1831657A CN A2006100581490 A CNA2006100581490 A CN A2006100581490A CN 200610058149 A CN200610058149 A CN 200610058149A CN 1831657 A CN1831657 A CN 18316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treatment device
- processing apparatus
- sheet post
-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6—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discharge in bins, stack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 B65H2301/1635—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discharge in bins, stack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selective stapling modes, e.g. corner or edge or centr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6—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 B65H2301/362—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 B65H2301/3621—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perpendicularly to a first direction in which the material is already in registered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8/00—Specific machines
- B65H2408/10—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 B65H2408/1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 B65H2408/12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movable stapler
- B65H2408/122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movable stapler movable transversely to direction of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后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托盘(42),用于堆放从成像装置送出的纸;调整装置(调整板(61)等),把送到处理托盘(42)上的纸的端部对齐;后处理装置(43),对用调整装置对齐的纸进行装订处理;移动装置(单元移动电动机(60)等),为了在纸的不同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而设定了多个后处理位置,相对于多个后处理位置移动后处理装置(43)。在与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把纸向对应于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这样可以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同时可以对送出的纸实施恰当的装订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复印机、打印机等成像装置送出的形成图像之后的纸进行堆积并实施装订处理的纸后处理装置,以及具有上述纸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纸上形成图像后将其送出的成像装置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办公室内的空间,而且针对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实现成像装置本身的紧凑化和成像处理的高速化。
随着这样的成像装置本身性能的提高,在接受从成像装置送出的纸的附属装置中,也希望具有紧凑而且从外观上容易区分送出的纸的高性能。
例如,作为从外观上容易区分成像装置送出的纸的方法,在现有的附属装置中大家知道,已有装置对从成像装置送出的每一组的纸实施装订处理,使得纸散发后纸摞不散,每摞纸可以彼此区分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报3026221号说明书
可是在所述现有的附属装置中,具有以下不方便的情况。也就是,例如在送出的纸的角部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会产生根据送出的纸是以正面朝下(使奇数页向下送出)送出,还是以正面朝上(使奇数页向上送出)送出,而需要改变它的装订位置。可是在现有的附属装置中,在把纸固定在规定位置上的状态下,需要使装订装置的钉书机移动,分别对纸不同的角部实施装订处理。
图10表示在现有附属装置中,钉书机在进行装订处理情况的示意图。在对送出的纸S的不同角部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钉书机ST在与图10所示箭头A表示的纸S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0所示的箭头B和箭头C方向)移动。可是如此图所示,由于钉书机ST本身有一定宽度,如要在纸S的不同角部位置实施装订处理,钉书机ST的一定部位要从纸S的端部露出。因此,在配置装置的空间时必须要确保对应于钉书机ST移动范围的宽度(图10用“L”表示的宽度),所以存在有不能使附属装置紧凑化的问题。
鉴于所述现有的不利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上述纸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可以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同时对送出的纸实施恰当的装订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纸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堆放装置,用于堆放从成像装置送出的纸;调整装置,用于将送到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的端部对齐;后处理装置,对用所述调整装置对齐的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进行装订处理;移动装置,为了在所述纸的不同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而设定了多个后处理位置,上述移动装置相对于多个后处理位置移动所述后处理装置;纸移动装置,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上述纸移动装置把所述纸向对应于所述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
这样,该纸后处理装置由于具有纸移动装置,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把所述纸向对应于所述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所以通过把纸移动到对应于后处理装置的被后处理位置(装订处理位置)的被处理位置,与现有的纸后处理装置相比,可以减少后处理装置的移动量,所以可以使后处理装置的移动范围变窄,可以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同时对送出的纸实施恰当的装订处理。
如对应于纸的尺寸设定所述多个后处理位置,可以对应于用成像装置形成图像后的纸的尺寸,进行恰当的装订处理。此外,可以对应于纸的尺寸决定是否要移动纸,由此可以仅在特定尺寸的纸的情况下,使纸移动。例如,通过预先确定一定尺寸以上的纸作为移动对象,对于小于一定尺寸的纸,可以不移动纸而进行后处理。此外,通过认定即使把作为移动对象的纸移动到后处理装置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也不能对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的尺寸,可以把在进行后处理时有必要移动纸的种类,限制在最小限度。特别是使纸的移动方向为与限制后处理装置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可以减少后处理装置的移动量。此外,通过对应于纸的尺寸、后处理装置的尺寸和后处理装置可移动范围,设定纸的移动量,可以对应于纸的尺寸,对装订对象的纸进行恰当的装订处理。此外,在使纸的移动装置同时兼作调整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纸后处理装置部件的个数,所以更可以实现纸后处理装置的紧凑化。此外,如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送到堆放装置上的纸,以每次检测到送到规定张数的纸,就用调整装置把纸移动到被后处理位置的方式构成,与每次对堆放在堆放装置上的纸调整处理后,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相比,可以使转移到装订处理动作的时间加快,可以实现高效率进行后处理动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同时对送出的纸实施恰当的装订处理的纸后处理装置和装备它的成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纸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后处理装置的精加工单元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的纸输送部、处理托盘和后处理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的处理托盘和后处理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中的、包括调整板的内部结构的处理托盘和后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进行装订处理控制时,表示与其相关的结构要素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得到的效果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中,是否有必要使纸移动,并且在使纸移动的情况下的移动量的图。
图9是表示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中,在对应于装订处理的位置设定后处理装置的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得到的效果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使用现有的钉书机进行装订处理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纸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所示,成像装置1包括:成像单元2,进行记录纸(以下有时称为“纸”)的供纸处理、印刷处理(成像处理)和定影处理等;图像读取单元3,进行原稿图像的读取处理等;精加工单元4,作为纸后处理装置,对从成像单元2送来的纸,进行装订处理和打孔处理等的后处理等。下面对各单元的构成进行说明。
成像单元2是分别把供纸部6、印刷部7、定影部8和出纸部9装在外装壳体5中构成的。供纸部6由存放纸的供纸盒10、以及把供纸盒10内的纸顺序一张张分离后送出的供纸辊(图中没有表示)构成。在此图中,具有多个供纸盒10,表示了可以有选择地提供存放在各供纸盒10内的纸的情况。从供纸盒10提供的纸在朝向外装壳体5上方形成的供纸通路11中输送。在供纸通路11中输送的纸的输送前方配置有校准辊12。在通过校准辊12的纸的输送前方设置有印刷部7。
印刷部7可以由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丝网印刷等各种印刷机构构成,此图中表示的是采用静电印刷机构。印刷部7由静电滚筒13、印刷头14、显像器15、转印加载器(charger)16和清洁头17构成。例如从图像读取单元3读取的原图像数据依次输送到印刷头14。印刷头14通过对应于原图像数据,把激光等的光照射到静电滚筒13上,形成潜影。显像器15使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滚筒13上形成的潜影上,转印加载器16通过把静电滚筒13上的调色剂转印到输送的纸上,在纸上形成图像。此外,在纸的前端送入到转印区域中的时间,利用校准辊12进行控制。清洁头17用于去除转印后残留在静电滚筒13上的调色剂。
在从印刷部7送出纸的前方设置有定影部8。定影部8具有一对定影辊18,用此定影辊18对在纸上形成的图像加热定影。定影辊18将150℃至200℃温度的热量施加到具有图像的纸上,把调色剂凝固。用定影部8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送到出纸部9。出纸部9的结构包括:出纸通路20,把纸引导到朝向精加工单元4形成的出纸口19;一对出纸辊21,设置在此出纸通路20上。送到出纸部9的纸在出纸通路20上输送,用出纸辊21从出纸口19送到精加工单元4。
图像读取单元3配置在成像单元2的上部,作为读取原图像的所谓的扫描器可广泛使用。图像读取单元3具有在上面形成有原稿放置台22的壳体23。在壳体23内部设置有用玻璃等做成的台板,在此台板的下部设置有光源灯、成像透镜等的光学机构和光电转换元件。另一方面,在台板的上方设置有把原稿放置台22上的原稿依次送到台板上的送稿器。用光源灯向用送稿器送到台板上的原稿照射光,通过用反射镜、透镜等的成像光学机构,把其反射光在线型传感器以外的光电转换元件上成像,对原图像进行电的读取。
精加工单元4配置在成像单元2和图像读取单元3之间,如图2所示,组装成可以从成像单元2拉出。此外,在图2中,表示从成像单元2拉出的状态。如图2所示,精加工单元4包括:纸输送部41,形成输送通路,用于输送从成像单元2送来的纸;处理托盘42,用于临时放置由纸输送部41输送来的纸;后处理装置43,对放置在处理托盘42上的纸实施装订处理和打孔处理等的后处理;堆积托盘44,把实施后处理后的纸(纸摞)送出。在精加工单元4推入到成像单元2中的状态下,在纸输送部41上形成的输送通路以连接在成像单元2的出纸口19上的方式构成。
图3是说明精加工单元4的纸输送部41、处理托盘42和后处理装置43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所示,在纸输送部41中形成输送通路45,把从成像单元2送入的纸在水平方向输送。在此输送通路45上,安装有输送辊46、47,使辊的一部分露出输送通路45。仅在纸输送方向一侧,靠近输送辊46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输送的纸的前端和后端的入口传感器S1。
输送辊47安装在输送通路45的终端部附近,把纸送到处理托盘42中。配置在输送辊47中的下侧的辊上,安装有履带式带48,把纸送到后面叙述的定位构件上,同时把处理托盘42上的纸送到堆积托盘44一侧。履带式带48的另一端安装在带轮50上,带轮50安装在支撑臂49上,支撑臂49被轴支撑在输送辊47下侧的辊轴47a上,可以自由摇动。履带式带48支撑在辊轴47a上,可以自由摇动,它的前端与放置在处理托盘42上的纸接触,用辊轴47a驱动底端部旋转。
出纸辊51安装在距输送辊47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出纸辊51用于将放置在处理托盘42上的纸送到堆积托盘44上。配置在出纸辊51中的上侧的出纸辊51a,安装在纸的出纸机构54的前端部,出纸机构54的前端部构成以驱动辊52的辊轴53为支点,在上下方向可以摇动,驱动辊52的辊轴53设置在距出纸辊51a一定距离的位置。在把处理托盘42上的纸送到堆积托盘44上时,纸的出纸机构54使出纸辊51a下降到该纸位置。此外,传动带(图中没有表示)卷绕在出纸辊51a和驱动辊52上,使驱动辊52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出纸辊51a。
处理托盘42配置在纸的出纸机构54的下方一侧。处理托盘42安装成图中所示的左方一侧向上方倾斜。送到处理托盘42上的纸通过自重和履带式带48的驱动力,移动到图中所示的右方一侧的下端部。在处理托盘42的下端部,沿纸宽度方向安装多个定位构件55(参照图4)。定位构件55具有向处理托盘42的上端一侧开口的、断面形成大体为コ字形的形状。通过纸的前端接触定位构件55,确定纸在处理托盘42上的位置。此外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用定位构件55定位的纸(纸摞)的例子。
后处理装置43配置在处理托盘42的下端前方。后处理装置43具有装入部43a,上述装入部43a设置在在后处理装置43上部左方一侧,用于装入处理托盘42的下端部,对处理托盘42上的纸的规定位置实施后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要对作为后处理仅进行装订处理的后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可是作为后处理装置43具有的功能,并不限定与此。
图4是说明精加工单元4的处理托盘42和后处理装置43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4所示,三个定位构件55与沿图中所示箭头A表示的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用图中所示箭头B、C表示的方向),安装在处理托盘42的下端部。定位构件55安装成从处理托盘42的前端突出。后处理装置43配置成在装入部43a装入定位构件55的对应部分。因此,装入部43a装入用定位构件55定位的纸的前端部。
在此,对后处理装置43的结构进行说明。后处理装置43在它的外罩内装备有装订机构。装订机构由钉书机头和砧块构成。钉书机头把针状卡钉(下面称为“钉书机针”)弯成コ字形打出来,压入处理托盘42上的纸中。砧块接受从钉书机头打出来的钉书机针前端,使其弯曲。这样构成对处理托盘42上的纸实施装订处理。
在处理托盘42的下方一侧,沿图中所示的箭头B、C表示的方向,配置有后处理装置43移动用的轴56。移动用的轴56的端部被固定在精加工单元4的框体(下面称为“单元框架”)上,轴支撑部57固定在后处理装置43的侧面部,在轴支撑部57上形成有配合孔57a,移动用的轴56贯穿配合孔57a。在比移动用轴56靠上面一侧,与移动用轴56大体平行安装有同步带58。同步带58跨在带轮59a、59b(59b在图中没有表示)上,带轮59a、59b设置在单元框架的端部附近,在其规定位置固定在后处理装置43上。通过传递齿轮,来自单元移动电动机60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带轮59a。通过使此单元移动电动机60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使后处理装置43可以沿图中所示的箭头B、C方向移动。
在处理托盘42中的纸输送通路上,安装有断面为L字形的调整板61a、61b。在处理托盘42中,在与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狭缝槽62,在此狭缝槽62上安装调整板61,可以沿图中所示的箭头B、C方向滑动。调整板61横向贴靠纸的侧边缘,使纸移动到处理托盘42上的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中,从成像单元2以纸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中心)为基准送出。因此,形成图像的宽度尺寸不同的纸,以纸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为基准,堆积在处理托盘42上。
此外,精加工单元4具有固定在处理托盘42一侧端部的侧板63。侧板63设置成用于防止在处理托盘42上输送的纸从处理托盘42上脱离。在图4中,仅表示一个侧板63(此图表示里侧),省略了另一个侧板63(此图表示的身前一侧)。
图5是表示包括调整板61内部结构的处理托盘42和后处理装置43的俯视图。此外,在图5中,表示了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各种尺寸的纸和对该各种纸上的实施装订处理的位置的关系。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实施装订处理的位置表示在此图上方一侧。
如图5所示,在调整板61中,在处理托盘42的背面一侧(内面一侧)安装有齿条64,延长L字形断面的腿部分。调整电动机65配置在齿条64附近。装在调整电动机65的驱动轴上的小齿轮66与齿条64啮合。在调整电动机65和小齿轮66之间配置众所周知的减速机构。
调整电动机65a、65b(下面有时把调整电动机65a称为“第1调整电动机65a”,把调整电动机65b称为“第2调整电动机65b”)例如用步进电动机构成,通过接受规定电源脉冲的供给,调整板61a、61b仅以相同的量相互接近或分开。在调整板61a、61b附近,设置有用于检测调整板61a、61b位置的位置传感器S2(图中没有表示),在图5所示的实线位置设定为标识位置。如果从成像单元2知道的、对应于纸尺寸的电源脉冲提供给调整电动机65a、65b,调整板61a、61b就移动到对应于纸尺寸的待机位置,在处理托盘42上输送纸后,横向贴靠此纸,以中心为基准对齐和定位。下面把以中心为基准定位的纸位置称为“中心位置”。
此外,在固定于后处理装置43上的轴支撑部57的一个端部,设置用于检测后处理装置43位置的位置传感器S3,标识位置设定在图5所示的实线位置。位置传感器67由设在后处理装置43一侧的促动器、和设置在单元框架一侧的光传感器等构成。从成像单元2知道的、对应于纸尺寸的电源脉冲一旦提供给单元移动电动机60,首先就会移动到预定的待机位置(纸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在处理托盘42上输送纸后,移动到与纸尺寸对应的后处理位置。
本发明的精加工单元4,在用后处理装置43在纸的不同位置进行装订处理时,以减少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量为目的移动后处理装置43的同时,与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地移动处理托盘42上的纸。
特别是精加工单元4,根据输送的纸尺寸决定是只移动后处理装置43,还是使后处理装置43和纸移动。也就是说,精加工单元4在小于一定大小尺寸的纸的情况下,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另一方面,在该尺寸以上的纸的情况下,使后处理装置43和纸移动。具体说,其构成为:中国的纸尺寸小于8K的纸(例如B4、A4)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另一方面,8K以上的纸(例如8K、A3)的情况下,使后处理装置43和纸移动。
在图5中,仅表示B4尺寸、8K尺寸和A3尺寸的纸。此外,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纸的长度方向表示纸的输送方向。此外,把此图的左侧表示为“正面”,把此图的右侧表示为“背面”。此外,用“P”表示钉书机针。
在精加工单元4中,在对B4尺寸的纸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仅移动后处理装置43,不移动纸,在纸规定位置实施装订处理。这是因为,在正面和背面实施装订处理时,B4尺寸的纸的位置相同。
另一方面,在对8K尺寸的纸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不仅移动后处理装置43,纸也移动。也就是说,在8K尺寸时,在正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使后处理装置43从待机位置(纸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向正面一侧(左侧)移动,同时把纸从中心位置向背面一侧(右侧)移动。另一方面,在背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使后处理装置43从待机位置向背面一侧(右侧)移动,同时使纸从中心位置向正面一侧(左侧)移动。因此,在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时,8K尺寸的纸的位置相反。此外,A3尺寸的纸也一样。
在此,对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进行装订处理控制时相关构成要素,用图6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用精加工单元4进行装订处理控制时相关结构要素的框图。
控制CPU 70是用于控制包括精加工单元4的成像装置1整体,在实施控制时,从图中没有表示的ROM读出控制程序,同时把图中没有表示的RAM作为工作区域使用。在图6中,特别表示与用精加工单元4进行装订处理控制时相关连的构成要素,省略了其他构成要素。
在实施装订处理时,把必要的各种信息从成像单元2输入到控制CPU70中。具体说,输入表示输送的纸的尺寸信号(纸尺寸信号)、表示必须用精加工单元4实施的后处理种类的信号(后处理种类信号)、指示开始后处理的信号(开始后处理信号)、和表示对纸的成像结束的信号(成像结束信号)。
此外,在控制CPU 70上连接各种传感器,输入各种传感器信号。具体说,输入来自入口传感器S1的纸前端检测信号(下面称为“纸前端检测信号”)或后端检测信号(下面称为“纸后端检测信号”)、来自位置传感器S2的调整板61的位置检测信号、和来自位置传感器S3的后处理装置43的位置检测信号。
此外,在控制CPU 70上连接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具体说,连接:纸输送电动机驱动电路71,用于控制把驱动力提供给输送辊46、47和出纸辊51a的纸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单元移动电动机驱动电路72,用于控制单元移动电动机60的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驱动电路73,用于控制第1调整电动机65a的驱动;第2调整电动机驱动电路74,用于控制第2调整电动机65b的驱动。控制CPU 70根据接收来自成像单元2的各种信号、以及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各种传感器信号,把控制信号输出到这些电动机控制电路。
下面参照图5,对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成像装置1中,精加工单元4进行后处理(装订处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下面对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输送A3尺寸纸的情况(图5所示的A3(A4横向))进行说明。此外,用后处理装置43进行装订处理是按图5所示的正面一侧、背面一侧的顺序进行。对于装订处理的顺序并不限定于此。
本成像装置1的使用者例如如果把多页的原稿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以后,指示成像处理(复印处理)时,就会从成像单元2把处理对象的原稿的纸尺寸信号和后处理种类信号输入到CPU 70中。其中作为后处理种类信号,输入装订处理信号,此装订处理信号是指示在纸的不同的两个端部实施装订处理。
一旦接收到纸尺寸信号,控制CPU 70通过第1调整电动机驱动电路73和第2调整电动机驱动电路74,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此时,控制CPU 70向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提供与纸尺寸对应的电源脉冲。这样,调整板61a和61b移动到比纸宽度(A3尺寸的短边)稍大的待机位置。在使调整板61移动到待机位置前,调整板61配置在图5的实线位置所示的标识位置。
一旦在印刷部7的成像处理结束,从成像单元2把成像结束的信号输入到控制CPU 70中。一旦接收到成像结束信号,控制CPU 70就会通过纸输送电动机驱动电路71,驱动纸输送电动机。这样,精加工单元4的输送辊46、47和出纸辊51a就会旋转。而输送到精加工单元4中的纸就会用输送辊46、47在输送通路45上输送。
被输送的纸一旦通过在输送通路45上形成的入口传感器S1,就会从入口传感器S1把纸后端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CPU 70。一旦接收到纸后端检测信号,控制CPU 70就会把该纸送到处理托盘42中,计算到达定位构件55的估计时间。经过了此估计时间后,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此时,控制CPU 70把电源脉冲提供给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使调整板61从所述待机位置到对应于纸尺寸的位置往复运动。这样送到处理托盘42上的纸用调整板61横向贴靠,向中心位置移动。
通过反复所述处理,纸堆积到处理托盘42上,形成纸摞。而在反复所述处理中,一旦使用者指示的原稿最终页的成像处理结束,就会把开始后处理信号从成像单元2输入到控制CPU 70中。一旦接收到开始后处理信号,控制CPU就会通过单元移动电动机驱动电路72,驱动单元移动电动机60。此时,控制CPU 70把电源脉冲提供给单元移动电动机60,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到待机位置。这样,后处理装置43从标识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纸宽度方向中央位置)。
被输送的最终页的纸一旦通过在输送通路45上形成的入口传感器S1,把对应于最终页的纸后端检测信号从入口传感器S1输入到控制CPU70中。一旦接收到对应于最终页的纸后端检测信号,控制CPU 70就会把该纸送到处理托盘42上,计算到达定位构件55的估计时间。经过了此估计时间后,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同时驱动单元移动电动机60。此外,对应于经过估计时间,控制CPU 70使纸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停止。
此时,控制CPU 70向单元移动电动机60提供电源脉冲,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到正面一侧的规定位置,同时向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提供电源脉冲,使处理托盘42上的纸摞从中心位置移动到背面一侧的规定位置。这样,后处理装置43移动到用于A3尺寸的正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而设定的后处理位置,另一方面,纸摞移动到对应于该后处理位置的被处理位置。一旦后处理装置43和纸摞的移动完成,就会打出钉书机针,实施对A3尺寸的纸正面一侧的装订处理。
在实施对A3尺寸的纸正面一侧的装订处理后,控制CPU 70向单元移动电动机60提供电源脉冲,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到背面一侧的规定位置,同时向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提供电源脉冲,使处理托盘42上的纸摞从中心位置移动到正面一侧的规定位置。这样,后处理装置43移动到用于A3尺寸的背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而设定的后处理位置,另一方面,纸摞移动到对应于该后处理位置的被处理位置。一旦后处理装置43和纸摞的移动完成,就打出钉书机针,实施对A3尺寸的纸背面一侧的装订处理。
一旦这样完成纸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装订处理,控制CPU 70用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电动机,使纸的出纸机构54下降,使出纸辊51a与纸摞接触。而控制CPU 70通过纸输送电动机驱动电路71,驱动纸输送电动机。这样,通过出纸辊51a旋转,处理托盘42上的纸摞送到堆积托盘44上。这样就完成了精加工单元4进行后处理(装订处理)时的一系列动作。
此外,其中表示了一旦接收纸后端检测信号,就会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使调整板61从待机位置到对应于纸尺寸的位置往复运动的情况。可是,将规定张数的纸送出到处理托盘42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驱动第1调整电动机65a和第2调整电动机65b,使调整板61从待机位置到对应于纸尺寸的位置往复运动。这种情况下,与每次送到处理托盘42上的纸进行调整动作后,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相比,转变到装订处理动作的时间可以更快,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后处理。此外,要检测是否在处理托盘42上送出了规定张数的纸,例如通过从入口传感器S1输入的纸后端检测信号的计数可以实现。
图7是用于说明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得到的效果的示意图。此外,在图7中,表示了后处理装置和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的关系。图7(a)表示现有后处理装置和纸的关系,图7(b)、(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的后处理装置和纸的关系。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用“ST”表示后处理装置,用“S”表示纸。图7所示的左侧为正面一侧,右侧为背面一侧。此外,用“P”表示钉书机针。
如图7(a)所示,在纸S的不同角部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后处理装置ST向此图所示的水平方向移动。在现有装置中,由于不使纸S移动,所以实施后处理时需要的空间仅依赖于后处理装置ST移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后处理装置ST由于其自身有规定的宽度,在实施后处理时需要的空间中,必须确保对应于后处理装置ST的移动范围的宽度(图7(a)中所示的“L1”宽度)。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中,不仅使后处理装置ST移动,也使纸S移动。此外,在实施后处理前的待机状态下,如上所述,后处理装置ST和纸S都配置在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在对纸S正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使后处理装置ST向正面一侧移动,同时使纸S向背面一侧移动,实施装订处理。另一方面,在对纸S背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如图7(c)所示,使后处理装置ST向背面一侧移动,同时使纸S向正面一侧移动,实施装订处理。因此,可以使后处理装置ST的移动距离只缩短纸S的移动距离,所以可以把实施后处理时需要的空间缩短到图7(c)用“L2”表示的宽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中,其构成为:对小于一定尺寸的纸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对一定尺寸以上的纸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不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使纸也移动。在这样的结构中,是否需要使纸移动,依赖于纸尺寸和后处理装置的尺寸。此外,在使纸移动的情况下,纸移动量的大小(范围)依赖于纸尺寸和后处理装置43的尺寸以及侧板63之间的距离。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中,是否有必要使纸移动,并且在使纸移动的情况下的移动量的大小(范围)的图。此外,在图8中表示了,把后处理装置43配置在对作为处理对象的纸的一个端部(正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时的位置上的情况。
在图8中,设从作为装订对象的纸的端部到钉书机针P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A”,设从钉书机针P的中心位置到后处理装置43的端部的距离为“B”,设从侧板63到对纸进行装订处理的钉书机针P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C”。此外,设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双方侧板63之间的距离为“E”,设纸的移动量为“F”,设纸的尺寸为“G”,设从纸的移动方向前端到钉书机针P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G′”。
在此图中,以纸在正面一侧的侧板63和背面一侧的侧板63之间(严格地说是从各个侧板63到调整板61的厚度大小内侧的位置之间)移动为前题的。此外,在使纸移动的情况下,以在对正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使纸向相反一侧的背面一侧移动,另一方面,以在对背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使纸向相反一侧的正面一侧移动为前题的。在此图中,表示了对正面一侧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表示纸从虚线部分的位置向背面一侧的实线部分的位置移动的情况。此外,后处理装置43和侧板63紧密接触,在实际的装置中,在后处理装置43和侧板63之间也可以设置4.5mm~7.5mm的间隙余量。这种情况下,所述的“C”置换成从后处理装置43的端部到对纸进行装订处理的钉书机针P的中心位置的距离。
是否需要使纸移动,决定于对应的C和B的大小关系。也就是,在C≥B的情况下,可以对应于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没有必要使纸移动。与此相反,在C<B的情况下,不能仅使后处理装置移动,还需要使纸移动。
此外,在使纸移动的情况下,其纸的移动量(F)的大小(范围)如下关系成立。
B-C≤F≤E-{(G-A)+B}=E-(G′+B)
通过可以使纸在这样的范围内移动,可以对应于装订处理对象的纸尺寸等,进行恰当的装订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果采用装有本实施方式的精加工单元4的成像装置1,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在多个后处理位置,可以对纸的不同装订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同时使纸向对应于这些后处理位置的被处理位置移动,所以可以减少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量。这样,由于可以使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范围变窄,所以可以实现精加工单元4的紧凑化,同时可以对从成像单元送出的纸,实施适当的装订处理。
此外,在所述结构中,多个后处理位置是为了对纸的不同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而设定的,由于多个后处理位置对应于纸的尺寸而设定,所以对应于用成像装置2形成图像的纸的尺寸,可以进行恰当的装订处理。
此外,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对应于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的尺寸,要决定是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还是不仅使后处理装置43移动,纸也移动,所以仅对特定的尺寸可以使纸移动。这样,由于把使纸移动的调整板61的动作限制在特定的情况,所以可以防止控制变得复杂。例如在所述结构中,由于把一定尺寸(所述的8K尺寸)以上的纸作为移动对象的纸,所以对于小于一定尺寸的纸(例如B4尺寸),不使控制变得复杂就能进行后处理。
在所述结构中,将尺寸设定为即使把作为移动对象的纸,移动到后处理装置43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也不能在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这样,在进行装订处理时,可以把必须使纸移动的纸的种类抑制到最小限度。
特别是,在所述结构中,使纸向与限制后处理装置43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可靠地减少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量,可以使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范围变窄,所以可以实现精加工单元4的紧凑化。
此外,对于在所述结构中,利用包括调整板61的调整装置,使处理托盘42上的纸与后处理装置43的移动方向平行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可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另外准备使处理托盘42上的纸移动的纸移动装置。像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在用包括调整板61的调整装置兼作纸移动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精加工单元4的部件数量,所以可以进一步实现紧凑化。
此外,在所述精加工单元4中,把从成像单元2送来的纸用调整板61调整到中间位置,同时把后处理装置43的待机位置设定在纸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可是,用调整板61调整的纸的调整位置和后处理装置43的待机位置是可以任意设定的。例如,可以把后处理装置43的待机位置设定在对应于装订处理的位置上。
图9是用于说明在所述的精加工单元4中,在对应于装订处理的位置设定在后处理装置43的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得到的效果的示意图。此外,在图9中,还表示后处理装置和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的关系。图9(a)与图7(a)是同一个图,省略其说明。此外在图9中,对与图7的同一标号的结构,也省略其说明。
在图9(b)中,把后处理装置ST的待机位置设定在正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情况的停止位置(后处理位置)。此外,用调整板61调整的纸S的调整位置与图7(b)相同,设定在纸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纸S的正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不使后处理装置ST和纸S移动,就在原来的位置上实施装订处理。另一方面,在纸S的背面一侧实施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如图9(c)所示,使后处理装置ST向背面一侧移动,同时使纸S向正面一侧移动,实施装订处理。因此,由于可以使后处理装置ST的移动距离只缩短纸S的移动距离,所以可以把实施后处理时需要的空间缩短到图9(c)所示用“L2”表示的宽度。
特别是,在这样设定后处理装置ST的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实施正面一侧的装订处理时,没有必要使后处理装置ST移动,所以可以缩短装订处理需要的时间。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对堆积在处理托盘42上的纸端部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可是,本发明的精加工单元4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堆积到处理托盘42上的纸的中央附近、或在从处理托盘42输送来的纸的中央附近,进行中间装订处理的情况。例如,另外配置用于输送处理托盘42上的纸的输送装置,把后处理装置43配置在它的输送通路上,同时在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用调整板61使纸移动,由此可以实现。
在所述说明中,对作为纸后处理装置的精加工单元4与成像装置组装成一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可是并不限定于此,与仅进行成像处理的成像装置分开,作为另外一个装置安装的纸后处理装置也可以适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把后处理装置移动到多个后处理位置,对纸的不同位置进行装订处理,同时把纸向对应于这些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使后处理装置的移动范围变窄,可以实现纸后处理装置的紧凑化,在工业上有实用性。
Claims (22)
1.一种纸后处理装置,包括:
堆放装置,用于堆放从成像装置送出的纸;
调整装置,用于将送到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的端部对齐;
后处理装置,用于对用所述调整装置对齐的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进行装订处理;
移动装置,为了在所述纸的不同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设定了多个后处理位置,该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多个后处理位置来移动所述后处理装置;
纸移动装置,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将所述纸向对应于所述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后处理位置对应于所述纸的尺寸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根据所述纸的尺寸,决定是否移动所述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把预先确定的一定尺寸以上的纸作为移动对象的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作为移动对象的纸的尺寸是,即使所述后处理装置移动到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也不能对所述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将所述纸向与限制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由所述纸移动装置移动的所述纸的移动量根据所述纸的尺寸、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尺寸以及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而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在将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送到所述堆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情况下,设从所述纸的一个端部到该端部一侧的所述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A”,设从所述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到处于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的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边界位置一侧端部的距离为“B”,设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所述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C”,设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的距离为“E”,设所述纸的移动量为“F”,设所述纸的尺寸为“G”,此时所述纸移动装置在所述纸的移动量F满足如下关系式的范围内移动所述纸:
B-C≤F≤E-{(G-A)+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兼用作所述调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设置有用于检测送到堆放装置上的规定张数纸的检测装置,当每次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规定张数的纸被送到时,用所述调整装置把纸移动到规定的被后处理位置。
11.一种成像装置,其具有在纸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把所述形成图像的纸送出的送出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
12.一种纸后处理装置,包括:
堆放装置,用于堆放从成像装置送出的纸;
调整装置,用于将送到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的端部对齐;
纸输送装置,用于将用所述调整装置对齐的所述堆放装置上的纸向下游一侧输送;
后处理装置,具有将钉书机针打出的钉书机头、与所述钉书机头相对配置的接受并弯曲从所述钉书机头打出的钉书机针的砧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钉书机头和砧块之间使纸通过的输送通路,在用所述纸输送装置在所述输送通路上输送的纸上进行中间装订处理;
移动装置,为了在所述纸的不同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设定了多个后处理位置,相对于多个后处理位置在与用所述纸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后处理装置;
纸移动装置,在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把所述纸向对应于所述后处理位置的被后处理位置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后处理位置根据所述纸的尺寸而设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根据所述纸的尺寸,决定是否移动所述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预先把一定尺寸以上的纸设定为作为移动对象的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作为移动对象的纸的尺寸是,即使所述后处理装置移动到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也不能对所述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进行装订处理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把所述纸向与限制所述后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用所述纸移动装置移动的所述纸的移动量根据所述纸的尺寸、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尺寸和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而设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在将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送到所述堆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情况下,设从所述纸的一个端部到该端部一侧的所述纸上的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A”,设从所述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到处于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的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边界位置一侧端部的距离为“B”,设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所述装订处理对象位置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C”,设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可移动范围的距离为“E”,设所述纸的移动量为“F”,设所述纸的尺寸为“G”,此时所述纸移动装置在所述纸的移动量F满足如下关系式的范围内移动所述纸:
B-C≤F≤E-{(G-A)+B}。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纸移动装置兼用作所述调整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中,设置有用于检测送到堆放装置上的规定张数纸的检测装置,当每次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规定张数的纸被送到时,用所述调整装置把纸移动到规定的被后处理位置。
22.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具有在纸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把所述形成图像的纸送出的送出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67278A JP4615334B2 (ja) | 2005-03-10 | 2005-03-10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67278 | 2005-03-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1657A true CN1831657A (zh) | 2006-09-13 |
CN100538534C CN100538534C (zh) | 2009-09-09 |
Family
ID=3696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581490A Active CN100538534C (zh) | 2005-03-10 | 2006-03-08 | 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54511B2 (zh) |
JP (1) | JP4615334B2 (zh) |
CN (1) | CN100538534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0345A (zh) * | 2009-11-04 | 2011-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具有打孔部件的薄片处理设备 |
CN102556751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株式会社理光 |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处理方法 |
CN101436010B (zh) * | 2007-11-12 | 2013-03-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14156B2 (ja) * | 2006-08-11 | 2011-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揃え機構及び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91005B2 (ja) * | 2006-09-04 | 2012-03-07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80315494A1 (en) * | 2007-06-19 | 2008-12-2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method |
EP2062738B2 (de) * | 2007-11-23 | 2016-12-21 |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Druckprodukten |
JP2009166971A (ja) | 2008-01-17 | 2009-07-30 | Sharp Corp |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56067A (ja) * | 2008-04-18 | 2009-11-05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230273B2 (ja) * | 2008-06-02 | 2013-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04582B2 (ja) * | 2008-06-19 | 2012-12-19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4578549B2 (ja) | 2008-07-28 | 2010-1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排紙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53592B2 (ja) * | 2008-11-27 | 2013-0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815500B2 (ja) | 2009-03-05 | 2011-11-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9793B2 (ja) * | 2010-04-28 | 2014-08-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79420B2 (ja) | 2011-08-29 | 2014-04-2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及び用紙処理装置 |
JP6000623B2 (ja) * | 2012-04-27 | 2016-10-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7303B2 (ja) * | 2012-06-29 | 2016-12-07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US10577216B2 (en) | 2016-06-15 | 2020-03-03 |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heet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s provided with the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42461A (en) * | 1997-03-31 | 2000-11-07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
JP3250725B2 (ja) * | 1997-10-27 | 2002-01-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3867381B2 (ja) | 1997-12-18 | 2007-01-1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US6575446B2 (en) * | 1998-10-06 | 2003-06-10 | Konic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heet finisher |
JP3466942B2 (ja) * | 1998-12-15 | 2003-11-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後処理方法 |
JP3943965B2 (ja) | 2002-03-08 | 2007-07-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後処理ユニット |
US7328892B2 (en) * | 2002-09-20 | 2008-02-12 | Ricoh Company, Ltd. | Binding apparatus, paper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2005
- 2005-03-10 JP JP2005067278A patent/JP4615334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3-08 CN CNB2006100581490A patent/CN100538534C/zh active Active
- 2006-03-10 US US11/372,790 patent/US7654511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010B (zh) * | 2007-11-12 | 2013-03-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050345A (zh) * | 2009-11-04 | 2011-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具有打孔部件的薄片处理设备 |
CN102556751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株式会社理光 |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处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02403A1 (en) | 2006-09-14 |
JP4615334B2 (ja) | 2011-01-19 |
JP2006248685A (ja) | 2006-09-21 |
US7654511B2 (en) | 2010-02-02 |
CN100538534C (zh) | 2009-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1657A (zh) | 纸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 |
CN1308152C (zh) |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76310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19655C (zh) | 纸张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94272C (zh) | 成象设备 | |
JP401558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212939C (zh) |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24326A (zh) | 薄片处理装置和设有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34358A (zh) | 用纸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60105C (zh) | 片材输送装置和片材后续处理装置及配有这些的成像装置 | |
CN1101561C (zh) | 成像装置 | |
CN1313340C (zh) | 成像装置的送纸机构 | |
CN1526622A (zh) | 纸张叠放装置 | |
CN193268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486420B (zh) | 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23533A (zh) | 装订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装订装置 | |
CN1526620A (zh) | 纸张排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纸张处理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 |
CN1203444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64226A (zh) | 文件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04734C (zh) | 原稿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2521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26625A (zh) |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 |
CN1526626A (zh) | 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41823A (zh) | 自动输稿器、原稿供给方法和计算机可使用的介质 | |
CN1526621A (zh) |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