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8266A -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8266A
CN110128266A CN201910591654.9A CN201910591654A CN110128266A CN 110128266 A CN110128266 A CN 110128266A CN 201910591654 A CN201910591654 A CN 201910591654A CN 110128266 A CN110128266 A CN 110128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iii
route
liqui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1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8266B (zh
Inventor
李玉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shibang Water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shibang Water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hibang Water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shibang Water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0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4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8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8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9Bromine; Hydrogen bromide
    • C01B7/093Hydrogen bro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1Preparation of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07C51/412Preparation of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by conversion of the acids, their salts, esters or anhydrides with the same carboxylic acid par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7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solid-liquid treatment; by chemi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6Manganese or manganes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4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3/38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属于工业废物分离回收再利用领域,工艺流程为:母液抽出液经过醋酸回收单元后,经过如下处理:采用降低温度固液分离的方法结晶分离得到固体有机物及分离液,再分别分离回收提取其中的有益物质;或采用酯化工艺反应掉其中大部分有机物形成酯类并回收,过程中洗涤产生的分离液回收处理;或用溶剂溶解并固液分离分别回收,过程中洗涤产生的洗涤液回收处理。经过本工艺的改进后,回收了一部分有益物质的经济价值;降低了污水处理难度及成本;减少了碱性物质的耗量,总体上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物的分离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又称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对苯二甲酸是一种重要聚酯生产原料,因此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对苯二甲酸的生产主工艺分氧化、精制两部分,其中氧化单元会产生一股母液抽出液,主要含苯二甲酸(含邻、间、对位,本文如无特殊说明,均统称为苯二甲酸)、副产物苯甲酸、氧化中间产物对甲基苯甲酸、氧化中间产物对羧基苯甲醛、副产物蒽醌芴酮等杂环化合物、醋酸、钠离子、生产过程中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溴离子、钴离子、锰离子。
氧化工艺主要为原料对二甲苯在反应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反应过程需要额外添加元素钴、锰、溴做催化剂,以醋酸为溶剂。
现有工艺中,目前此类工厂对此母液抽出液的处理较常规的做法之一是从此母液抽出液中用蒸发法或膜法除一部分醋酸及水份(回收)→母液抽出液的剩余部分用水打浆→有的工厂先控制打浆后的温度析出并过滤出对苯二甲酸(回收)→滤液添加碱性物质(一般应用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过滤→再添加碱性物质(一般应用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过滤→排放到污水处理工艺,第一次添加碱性物质提升PH(控制PH约3.0-7.5之间)一部分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形成固态物;第二次再添加碱性物质提升PH(控制PH约7.5-14之间)的目的是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收集在过滤器中,定期用氢溴酸溶解后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即回收钴、锰,钴、锰、溴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经过上述处理排放到污水厂的污水主要含溴离子、苯二甲酸、副产物苯甲酸、氧化中间产物对甲基苯甲酸、氧化中间产物对羧基苯甲醛、钠离子、未完全除去的醋酸、副产物蒽醌芴酮等杂环化合物。
但是如此处理,首先排放到污水厂的水溶液含有一定量的苯二甲酸、苯甲酸等,污水COD的处理负荷和成本高;同时苯二甲酸、苯甲酸等又是有益物质,将其分离回收或利用一部分苯二甲酸、苯甲酸等形成酯类回收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然后溴离子进入后段的污水厂会对生化污泥造成影响降低活性,降低其生化的效果,同时溴也是有益物质,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之一,可以回用到氧化反应系统回收其经济价值,降低氧化工艺溴元素的添加量;再则,添加碱性物质的过程也耗费了大量的碱性物质,运行成本高,降低一部分碱性物质耗量能降低运行成本。
有效的工艺路线,可以从源头上从排放的工业废物中提取有益物质(例如溴、苯甲酸或苯二甲酸)变废为宝产生经济价值,同时又达到减少污水处理的COD负荷及运行成本、降低碱性物质用量(通过降低污水中苯系物的量的方法降低碱性物质用量;通过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钴、锰离子的回收钴锰的方法代替添加碱性物质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的方法降低碱性物质用量)的目的,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对精对苯二甲酸(又称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包括分离回收再利用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厂处理难度大COD负荷高成本高、有价值的有机物(苯甲酸、苯二甲酸等)及溴离子浪费严重、碱性物质用量大造成企业成本高和资源浪费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以下工艺路线:
流程a: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经过醋酸回收单元(例如蒸发法或膜法),除去其中一部分的醋酸以及水份,得到剩余混合物;
流程b: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经过流程b处理,流程b有3条路线,择一选择,分别为路线b-Ⅰ、路线b-Ⅱ、路线b-Ⅲ:
路线b-Ⅰ: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处理或降低温度并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固体Ⅰ和分离液Ⅰ;固体Ⅰ是主要包含苯二甲酸和苯甲酸的混合物;分离液Ⅰ主要包含钠离子、溴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钴离子、锰离子、醋酸以及仍溶在水中的苯甲酸、苯二甲酸等;
为析出并得到固体Ⅰ和分离液Ⅰ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经过目前现有工艺常用的“添加碱性物质溶解苯系物、回收钴锰单元”之后再加酸析出并固液分离。但此方法非但没有降低碱性物质的耗量又增加了酸的耗量,其相对比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直接降温并固液分离酸碱消耗大、运行成本高;
所述分离液Ⅰ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按照路线b-Ⅰ-1处理;或所述分离液Ⅰ按照路线b-Ⅰ-1-a处理;
路线b-Ⅰ-1:输送至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将铁和铬离子结晶分离的方法过滤或沉淀去除铁、铬等离子,除杂单元的出水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a;或除杂单元的出水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a’,所述水溶液a和/或水溶液a’直接排放;或将所述水溶液a和/或水溶液a’再直接或过滤(除去其中的碎树脂)后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溴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溴吸附树脂是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路线b-Ⅰ-1-a:输送至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将铁和铬离子结晶分离的方法过滤或沉淀去除铁、铬等离子,之后将液体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溴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溴吸附树脂是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或吸附溴后的出水再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b;或吸附溴后的出水再直接或过滤后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b’,所述水溶液b和/或水溶液b’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将所述水溶液b和/或水溶液b’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上述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和除溴单元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互换顺序进行实施;
所述固体Ⅰ废弃处理;或所述固体Ⅰ回收处理;或所述固体Ⅰ按照路线b-Ⅰ-a处理;
路线b-Ⅰ-a:将固体Ⅰ先经过水洗,水洗后得到固体Ⅰ-1和洗液Ⅰ-1,固体Ⅰ-1主要包含苯二甲酸和苯甲酸,固体Ⅰ-1废弃或固体Ⅰ-1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1主要包含钠离子、溴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钴离子、锰离子、醋酸以及仍溶在水中的苯甲酸、苯二甲酸等,洗液Ⅰ-1直接排放,或洗液Ⅰ-1经过b-Ⅰ-1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b-Ⅰ-1-a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2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2-a处理;
路线b-Ⅰ-2:洗液Ⅰ-1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c;或洗液Ⅰ-1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c’,所述水溶液c和/或水溶液c’直接排放;或将所述水溶液c和/或水溶液c’再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溴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路线b-Ⅰ-2-a:洗液Ⅰ-1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或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d;或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d’,将所述水溶液d和/或水溶液d’再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本发明所述的除杂单元,采用的添加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优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或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PH控制约3.0-7.5,除杂是指将金属腐蚀产物形成固形物并过滤除去(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离子、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故除金属腐蚀产物主要目的为除铁离子);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碱性物质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碱性物质优选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提升PH(控制PH约7.5-14之间);
b-Ⅱ:
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与醇类(如下以甲醇为例)进行酯化反应,或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先除水后再与醇类(如下以甲醇为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酯类混合物A,再进行深度处理;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苯二甲酸、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相对比浓度远低于苯二甲酸、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相对比浓度远低于苯二甲酸、苯甲酸)、醋酸与醇类发生了酯化反应分别形成了固态酯类或液态酯类;
路线b-Ⅲ:
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直接或除水之后,加入有机溶剂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和分离液,固体废弃或回收有机物处理;分离液直接排放或进行回收处理。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路线b-Ⅰ中,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以水打浆再降温;通过降温(例如0-90℃)并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固体Ⅰ和分离液Ⅰ;或降温(例如0-90℃)并固液分离之前,先经过对苯二甲酸部分回收处理单元(控制打浆后的浆料的温度结晶出对苯二甲酸过滤分离并提取回收),先回收对苯二甲酸后,滤液再进行降温(例如0-90℃)并固液分离;
所述路线b-Ⅱ中的酯化反应前,设置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先以水打浆,通过控制打浆后的温度先结晶出对苯二甲酸并过滤分离提取回收,然后将剩余物脱水后与醇类进行所述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包括醇回收、调温单元等常规酯化反应工厂应有工艺。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固体Ⅰ的处理路线b-Ⅰ-a替换为路线b-Ⅰ-b、b-Ⅰ-c中的任意一条:
b-Ⅰ-b:固体Ⅰ直接或破碎后,用氢溴酸溶液和/或醋酸溶液清洗,清洗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Ⅰ-2和洗液Ⅰ-2;固体Ⅰ-2废弃或固体Ⅰ-2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2直接排放;或洗液Ⅰ-2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洗液Ⅰ-2进行回收处理;
b-Ⅰ-c:固体Ⅰ直接或破碎后,用除醋酸或氢溴酸外其余酸溶液(优选硫酸或盐酸或草酸)清洗,清洗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Ⅰ-3和洗液Ⅰ-3;固体Ⅰ-3废弃或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3直接排放;或洗液Ⅰ-3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Ⅰ,钴锰回收单元Ⅰ出水直接排放;或洗液Ⅰ-3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后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Ⅰ,钴锰回收单元Ⅰ出水直接排放;
固体Ⅰ用水洗、醋酸或氢溴酸洗、除醋酸或氢溴酸外其余种类酸洗的目的是洗掉固体Ⅰ含水中的各种离子,用醋酸或氢溴酸洗的洗液可以直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是由于原本氧化反应系统就需要添加醋酸和氢溴酸,用除醋酸或氢溴酸外其余酸溶液(优选盐酸或硫酸或草酸)洗的洗液,不能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是因为不能向氧化反应系统引入其原本不含有的离子种类。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固体Ⅰ、固体Ⅰ-1、固体Ⅰ-2进行回收处理的路线为,直接或干燥后经过路线b-Ⅰ-Ⅰ、b-Ⅰ-Ⅱ、b-Ⅰ-Ⅲ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固体Ⅰ-3进行回收处理的路线为,固体Ⅰ-3直接或固体Ⅰ-3经过水洗和/或干燥后,经过路线b-Ⅰ-Ⅰ、b-Ⅰ-Ⅱ、b-Ⅰ-Ⅲ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
路线b-Ⅰ-Ⅰ:加入醇类溶剂或破碎后加入醇类溶剂(例如甲醇或乙醇,如下以乙醇为例)搅拌使固体一部分溶解,并固液分离得到分离液Ⅰ-1-1和固体Ⅰ-1-1,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易溶于乙醇;对苯二甲酸不易溶解于乙醇,所述固体Ⅰ-1-1主要含对苯二甲酸,所述固体Ⅰ-1-1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1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1经水洗和/或干燥(干燥指蒸发除去乙醇)后,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破碎后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所述固体Ⅰ-1-1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所述分离液Ⅰ-1-1为醇类(以乙醇为例)溶解了主要含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的混合物,所述分离液Ⅰ-1-1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1-1通过加热蒸发结晶析出固体Ⅰ-1-1-a,该固体Ⅰ-1-1-a主要含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所述固体Ⅰ-1-1-a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1-a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1-a经水洗和/或干燥后回收;或固体Ⅰ-1-1-a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
路线b-Ⅰ-Ⅱ:直接或破碎后,加入醚类溶剂(例如乙醚)或苯系物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苯例如对二甲苯)或酯类溶剂(例如醋酸甲酯),搅拌使一部分固体溶解并固液分离,得到分离液Ⅰ-1-2和固体Ⅰ-1-2,所述固体Ⅰ-1-2主要含苯二甲酸,所述固体Ⅰ-1-2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2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经水洗和/或干燥后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所述分离液Ⅰ-1-2为溶剂溶解的主要为苯甲酸,所述分离液Ⅰ-1-2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1-2通过加热蒸发结晶析出得到固体Ⅰ-1-2-a主要含苯甲酸,所述固体Ⅰ-1-2-a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2-a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a经水洗和/或干燥后之后回收,由于固体Ⅰ-1-2-a苯甲酸占比较高,可按低纯度苯甲酸外卖产生经济价值;或固体Ⅰ-1-2-a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
路线b-Ⅰ-Ⅲ: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产生酯类回收;
路线b-Ⅰ-Ⅰ的溶剂醇类蒸发后可冷却回收重复使用、路线b-Ⅰ-Ⅱ的溶剂蒸发后可冷却回收重复使用;
路线b-Ⅰ-Ⅰ、b-Ⅰ-Ⅱ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进行实施,组合实施为:路线b-1-Ⅰ得到的固体物质Ⅰ-1-1-a再经过路线b-Ⅰ-Ⅱ处理;或路线b-Ⅰ-Ⅱ所述的固体Ⅰ-1-2经干燥或水洗干燥,之后再进行路线b-Ⅰ-Ⅰ处理。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路线b-Ⅱ所述的含酯类混合物A,再进行深度处理的步骤为:含酯类混合物A依次经过洗涤、直接固液分离或降温后固液分离回收固体物、分层分离回收液体酯,得到分离液;或含酯类混合物A依次经过直接固液分离或降温后固液分离回收固体物、洗涤、分层分离回收液体酯,得到分离液;经过酯化反应,大部分的苯甲酸、苯二甲酸、醋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不易溶于水、蒽醌芴酮(相对比浓度远低于苯二甲酸、苯甲酸)也不易溶于水;
上述洗涤可从如下3种洗涤液中任一选择:
以水洗涤:产生的所述分离液为分离液Ⅱ-a;分离液Ⅱ-a主要包含: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溴离子及未完全反应的苯甲酸、苯二甲酸、醋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还有酯化反应后未完全去除的少量甲醇;分离液Ⅱ-a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以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洗涤:产生的所述分离液为分离液Ⅱ-b;分离液Ⅱ-b主要包含: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醋酸、溴离子及未完全反应的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还有酯化反应后未完全去除的少量甲醇;分离液Ⅱ-b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以除醋酸或氢溴酸外其余酸溶液(优选盐酸或硫酸或草酸)洗涤:产生的所述分离液为分离液Ⅱ-c;分离液Ⅱ-c主要包含: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溴离子及未完全反应的苯甲酸、苯二甲酸、醋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还有酯化反应后未完全去除的少量甲醇以及残留清洗用的酸;所述分离液Ⅱ-c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Ⅱ-c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Ⅱ,钴锰回收单元Ⅱ出水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Ⅱ-c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故除金属腐蚀产物主要目的为除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Ⅱ,钴锰回收单元Ⅱ出水排放。
本发明所述的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的碱性物质优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或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PH控制约3.0-7.5,除杂是指将金属腐蚀产物形成固形物并过滤除去(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离子、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故除金属腐蚀产物主要目的为除铁离子);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路线b-Ⅲ中,所述加入溶剂并固液分离之前,先降温和/或破碎后加入溶剂并固液分离;所述溶剂为醇类或醚类或苯系物溶剂或酯类溶剂;
溶剂选择醇类(例如甲醇或乙醇,如下以乙醇为例),路线为路线b-Ⅲ-1;所述溶剂选择醚类(例如乙醚)或苯系物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苯例如对二甲苯)或酯类溶剂(例如醋酸甲酯),路线为路线b-Ⅲ-2:
路线b-Ⅲ-1:加入醇类(例如乙醇)溶剂搅拌或破碎后加入醇类(例如乙醇)溶剂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分离液和固体分别为分离液Ⅲ-1和固体Ⅲ-1,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易溶于乙醇;对苯二甲酸不易溶解于乙醇,固体Ⅲ-1中的苯系物有机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固体Ⅲ-1废弃或固体Ⅲ-1进行回收或固体Ⅲ-1进行洗涤,分离液Ⅲ-1直接排放或分离液Ⅲ-1加热结晶得到固体Ⅲ-1-1,固体Ⅲ-1-1中的苯系物有机物主要为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固体Ⅲ-1-1废弃或固体Ⅲ-1-1进行回收或固体Ⅲ-1-1进行洗涤;
路线b-Ⅲ-2:加入醚类(例如乙醚)溶剂或苯系物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苯例如对二甲苯)或酯类溶剂(例如醋酸甲酯)搅拌;或破碎后加入醚类(例如乙醚)溶剂或苯系物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苯例如对二甲苯)或酯类溶剂(例如醋酸甲酯)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分离液和固体分别为分离液Ⅲ-2和固体Ⅲ-2,固体Ⅲ-2废弃或固体Ⅲ-2进行回收或固体Ⅲ-2进行洗涤,分离液Ⅲ-2直接排放;或分离液Ⅲ-2加热结晶得到固体Ⅲ-2-1,固体Ⅲ-2-1中的苯系物有机物主要为苯甲酸,固体Ⅲ-2-1废弃或固体Ⅲ-2-1进行回收或固体Ⅲ-2-1进行洗涤;
所述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和固体Ⅲ-2-1废弃或进行回收或进行洗涤,或所述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和固体Ⅲ-2-1进行洗涤前,先经过干燥和/或破碎;洗涤后固液分离;所述洗涤的目的是洗涤除去固体中的离子,可从如下3种洗涤液中任意选择:
以水洗涤:对于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或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洗涤液Ⅲ-1-a、洗涤液Ⅲ-1-1-a、洗涤液Ⅲ-2-a、洗涤液Ⅲ-2-1-a,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的固体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固体Ⅲ-1-a、固体Ⅲ-1-1-a、固体Ⅲ-2-a、固体Ⅲ-2-1-a;对于所述洗涤液Ⅲ-1-a、洗涤液Ⅲ-1-1-a、洗涤液Ⅲ-2-a或洗涤液Ⅲ-2-1-a,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以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洗涤:对于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或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洗涤液Ⅲ-1-b、洗涤液Ⅲ-1-1-b、洗涤液Ⅲ-2-b、洗涤液Ⅲ-2-1-b,洗涤后的固体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固体Ⅲ-1-b、固体Ⅲ-1-1-b、固体Ⅲ-2-b、固体Ⅲ-2-1-b;对于所述洗涤液Ⅲ-1-b、洗涤液Ⅲ-1-1-b、洗涤液Ⅲ-2-b或洗涤液Ⅲ-2-1-b,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洗液进行回收处理;
以除醋酸或氢溴酸外其余酸溶液(优选盐酸或硫酸或草酸)洗涤: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或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洗涤液Ⅲ-1-c、洗涤液Ⅲ-1-1-c、洗涤液Ⅲ-2-c、洗涤液Ⅲ-2-1-c,洗涤后的固体按上述次序分别命名为固体Ⅲ-1-c、固体Ⅲ-1-1-c、固体Ⅲ-2-c、固体Ⅲ-2-1-c;对于洗涤液Ⅲ-1-c、洗涤液Ⅲ-1-1-c、洗涤液Ⅲ-2-c或洗涤液Ⅲ-2-1-c直接排放;或对于洗涤液Ⅲ-1-c、洗涤液Ⅲ-1-1-c、洗涤液Ⅲ-2-c或洗涤液Ⅲ-2-1-c,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Ⅲ,钴锰回收单元Ⅲ出水排放;或对于洗涤液Ⅲ-1-c、洗涤液Ⅲ-1-1-c、洗涤液Ⅲ-2-c或洗涤液Ⅲ-2-1-c,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后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Ⅲ,钴锰回收单元Ⅲ出水排放;
本发明所述的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的碱性物质优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或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PH控制约3.0-7.5,除杂是指将金属腐蚀产物形成固形物并过滤除去(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离子、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故除金属腐蚀产物主要目的为除铁离子);
对于固体Ⅲ-1-a或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进行废弃;或对于固体Ⅲ-1-a或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或所述固体Ⅲ-1-a或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在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前,先经过水洗和/或干燥;
对于固体Ⅲ-1-1-a或固体Ⅲ-1-1-b或固体Ⅲ-1-1-c或固体Ⅲ-2-a或固体Ⅲ-2-b或固体Ⅲ-2-c或固体Ⅲ-2-1-a或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进行废弃;或对于固体Ⅲ-1-1-a或固体Ⅲ-1-1-b或固体Ⅲ-1-1-c或固体Ⅲ-2-a或固体Ⅲ-2-b或固体Ⅲ-2-c或固体Ⅲ-2-1-a或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进行回收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或对于固体Ⅲ-1-1-a或固体Ⅲ-1-1-b或固体Ⅲ-1-1-c或固体Ⅲ-2-a或固体Ⅲ-2-b或固体Ⅲ-2-c或固体Ⅲ-2-1-a或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在进行回收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前,先经过水洗和/或干燥;
上述步骤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进行实施;所述组合方式为:固体Ⅲ-1-1或固体Ⅲ-1-1-a或固体Ⅲ-1-1-b或Ⅲ-1-1-c,直接或水洗和/或干燥后再经过b-Ⅲ-2路线处理;或者固体Ⅲ-2或固体Ⅲ-2-a或固体Ⅲ-2-b或固体Ⅲ-2-c直接或水洗和/或干燥后再经过b-Ⅲ-1处理;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处理路线b-Ⅰ-1或路线b-Ⅰ-1-a的替换路线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处理路线b-Ⅰ-2或路线b-Ⅰ-2-a的替换路线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
洗液Ⅰ-2、分离液Ⅱ-a、分离液Ⅱ-b、洗涤液Ⅲ-1-1-a、洗涤液Ⅲ-1-1-b、洗涤液Ⅲ-1-a、洗涤液Ⅲ-1-b、洗涤液Ⅲ-2-1-a、洗涤液Ⅲ-2-1-b、洗涤液Ⅲ-2-a或洗涤液Ⅲ-2-b,所述的进行回收处理,经过如下6条处理的任一路线处理,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路线b-Ⅰ中所述的分离液Ⅰ、洗液Ⅰ-1或洗液Ⅰ-2;所述路线b-Ⅱ中所述分离液Ⅱ-a、分离液Ⅱ-b;所述路线b-Ⅲ中所述的洗涤液Ⅲ-1-1-a、洗涤液Ⅲ-1-1-b、洗涤液Ⅲ-1-a、洗涤液Ⅲ-1-b、洗涤液Ⅲ-2-1-a、洗涤液Ⅲ-2-1-b、洗涤液Ⅲ-2-a或洗涤液Ⅲ-2-b,均主要含有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溴离子、醋酸以及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醇类(例如甲醇);
钴离子、锰离子、溴离子、醋酸是原本氧化反应系统需要补充的催化剂及溶剂,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钠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是不宜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的,会增加氧化反应系统母液钠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的浓度;苯二甲酸可以回到氧化反应系统;苯甲酸回到氧化反应系统只要增加氧化母液的抽出量即可平衡整体氧化母液中苯甲酸浓度(母液抽出液中大部分苯甲酸在步骤b-Ⅰ、b-Ⅲ中均以固体物形式从母液抽出液中分离除去;母液抽出液中大部分苯甲酸在步骤b-Ⅱ中与醇类形成酯类从母液抽出液中分离除去);对甲基苯甲酸和对羧基苯甲醛可以回到氧化反应系统再次氧化形成对苯二甲酸;甲醇会生成醋酸甲酯不会明显的影响氧化反应的工艺(氧化母液中原本就含有一定浓度的醋酸甲酯);
路线c-Ⅰ:直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但金属腐蚀的产物(例如铁、铬离子)没有除去、钠离子没有除去,会导致氧化母液钠离子、金属腐蚀的产物(例如铁、铬离子)的离子浓度升高,故此路线只适用于氧化母液钠离子、金属腐蚀的产物(例如铁、铬离子)浓度升高对对苯二甲酸生产不会造成影响的装置;
路线c-Ⅱ: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Ⅳ处理(钴锰回收单元Ⅳ出水主要包含: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醋酸、溴离子、钠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Ⅳ出水直接排放;或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Ⅳ出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去除钠离子等阳离子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主要含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醋酸、溴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可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甲酯,不会对氧化工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增加氧化母液的抽出量可平衡母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路线c-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主要含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醋酸、溴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可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甲酯,不会对氧化工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增加氧化母液的抽出量可平衡母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路线c-Ⅳ:经过钴锰吸附树脂处理后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之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主要含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醋酸、溴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可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酯类,不会对氧化工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增加氧化母液的抽出量可平衡母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路线c-Ⅴ:通入到纳滤单元Ⅰ,纳滤单元Ⅰ淡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纳滤单元Ⅰ淡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主要含苯甲酸(增加氧化母液的抽出量可平衡母液中苯甲酸的浓度)、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可再次氧化成对苯二甲酸)、醋酸、溴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可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酯类,不会对氧化工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路线c-Ⅵ:路线c-Ⅵ包括三条路线,分别为c-Ⅵ-a、c-Ⅵ-b和c-Ⅵ-c,任选一条:
路线c-Ⅵ-a: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Ⅴ,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Ⅴ的出水直接排放;或钴锰回收单元Ⅴ的出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吸附溴离子后直接排放;或钴锰回收单元Ⅴ的出水过滤后经过溴吸附树脂吸附溴离子后直接排放;
路线c-Ⅵ-b:经过溴吸附树脂吸附溴离子,溴吸附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溴吸附树脂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Ⅵ,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Ⅵ的出水直接排放;
路线c-Ⅵ-c:水溶液经过纳滤单元Ⅱ,纳滤单元Ⅱ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Ⅶ,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Ⅶ的出水直接排放;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经过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处理的液体在进入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之前,先经过超滤膜再经过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淡水外排、反渗透膜浓水进入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
所述路线c-Ⅱ中,路线c-Ⅱ进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Ⅳ处理;
所述路线c-Ⅲ中,路线c-Ⅲ进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所述路线c-Ⅵ-a中,路线c-Ⅵ-a进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Ⅴ处理;
所述路线c-Ⅵ-b中,路线c-Ⅵ-b进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溴吸附树脂;或者路线c-Ⅵ-b进水经过溴吸附树脂,溴吸附树脂的出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Ⅵ处理;
所述路线c-Ⅵ-c中,纳滤单元Ⅱ浓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Ⅶ处理;纳滤单元Ⅱ淡水直接排放;或纳滤单元Ⅱ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后直接排放;或纳滤单元Ⅱ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后与纳滤单元Ⅱ浓水相同的处理路线。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本发明专利内,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金属腐蚀产物按浓度以铁离子为主,铬离子浓度相对比铁离子很低,故除金属腐蚀产物主要除铁离子,碱性物质优选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提升PH(控制PH约3.0-7.5之间);添加碱性物质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碱性物质优选选择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提升PH(控制PH约7.5-14之间)。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
所述路线c-Ⅱ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和/或添加氢溴酸放空搅拌,添加氢溴酸放空搅拌是为了将残留的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如前端添加的碱性物质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形成二氧化碳从水溶液中排放除去,避免碳酸根或碳酸氢根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所述路线c-Ⅲ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和/或添加氢溴酸放空搅拌;
所述路线c-Ⅳ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当所述路线c-Ⅴ采用水溶液经过纳滤单元Ⅰ,纳滤单元Ⅰ淡水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时: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
所述路线b-Ⅰ-1中、所述路线b-Ⅰ-1-a中、所述路线b-1-2中、所述路线b-1-2-a中,
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酸溶液(例如醋酸和/或氢溴酸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即脱附再生后的溶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例如氧化反应器);水洗液直接排放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水洗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除醋酸锰、醋酸钴以外种类的醋酸盐(例如醋酸钠溶液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物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盐溶液(例如氯化物盐溶液溶液,可以是氯化钠盐溶液等)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脱附再生即恢复溴吸附树脂的吸附容积进而再次吸附使用;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设备(例如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除醋酸锰、醋酸钴以外种类的醋酸盐(例如醋酸钠溶液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例如氧化反应器)(双极膜法即双极膜法电渗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在膜的两侧分别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应用于本再生液或水洗液,能在膜的一侧产生氢离子与溴离子结合成氢溴酸的水溶液;膜的另一侧产生氢氧根和钠离子形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例如氧化反应器);或再生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经过过滤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酸溶液(例如硫酸溶液、盐酸溶液、醋酸溶液等)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盐溶液(例如氯化物盐溶液,以氯化钠盐溶液为例)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双极膜法即双极膜法电渗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在膜的两侧分别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应用于本再生液或水洗液,能在膜的一侧产生氢离子与溴离子结合成氢溴酸的水溶液;膜的另一侧产生氢氧根和钠离子形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进入除溴步骤的污水在经过对溴有选择性吸附树脂的吸附过程中,大部分的苯系物等有机物没有被吸附随此树脂的出水进入下一步骤,即此树脂上截留了一小部分的苯系物等有机物,用碱性溶液脱附时其会在脱附再生液的脱附再生过程中和溴一起从此树脂中脱附解离出来,故此树脂是一个对溴提取并浓缩、使溴与大部分的苯系物等有机物分离的过程,使用过的脱附再生液再用双极膜法或电解法回收溴处理。除溴的另一个方法是直接进行双极膜法或电解法回收溴处理,但相对比:对溴有选择性吸附树脂的脱附再生液体积远小于此树脂一个运行吸附饱和周期所处理污水的体积,即需处理的脱附再生液体积小、所用的双极膜法或电解法的设备小运行成本低;对溴有选择性吸附树脂的吸附过程大部分苯系物等有机物没有被吸附而直接随此树脂出水进入下一步骤,即脱附再生液中含的总苯系物等有机物含量小于此树脂一个运行吸附饱和周期所处理污水中的总苯系物等有机物含量,苯系物等有机物对双极膜法或电解法的设备操作会有影响,故处理脱附再生液对双极膜法或电解法的设备影响小。
所述路线c-Ⅱ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醋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或水洗液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Ⅲ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醋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或水洗液主要含钴离子、锰离子、钠离子和酸溶液,再生液、水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后直接排放;或再生液、水洗液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后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Ⅳ中,所述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醋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水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后直接排放;或再生液、水洗液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后直接排放;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醋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或水洗液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Ⅴ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醋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水洗液或纳滤单元Ⅰ的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后直接排放;或在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之前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后直接排放;所述的纳滤单元Ⅰ的纳滤浓水主要含钴离子、锰离子、金属腐蚀的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及未通过纳滤膜的钠离子、苯甲酸、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醋酸、溴离子、分离液Ⅱ-a或分离液Ⅱ-b还含有未完全除去的甲醇。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路线c-Ⅵ中,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除醋酸锰、醋酸钴以外种类的醋酸盐溶液(例如醋酸钠溶液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物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盐溶液(例如氯化物盐溶液溶液,以氯化钠盐溶液为例)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除醋酸锰、醋酸钴以外种类的醋酸盐溶液(例如醋酸钠溶液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经过过滤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酸溶液(例如硫酸溶液或盐酸溶液或醋酸溶液等)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盐溶液(例如氯化物盐溶液溶液,以氯化钠盐溶液为例)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双极膜法即双极膜法电渗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在膜的两侧分别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应用于本再生液或水洗液,能在膜的一侧产生氢离子与溴离子结合成氢溴酸的水溶液;膜的另一侧产生氢氧根和钠离子形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氢型阳离子树脂;或钴锰吸附树脂;或用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脱附再生的溴吸附树脂;或用盐溶液再生的溴吸附树脂,当运行被有机物污染后依次用碱液溶解有机物清洗、水洗、重新再生、恢复使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路线c-Ⅲ中设置纳滤单元Ⅲ和纳滤单元Ⅳ;路线c-Ⅲ中在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前,先进入纳滤单元Ⅲ,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淡水经过所述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处理;所述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浓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
路线c-Ⅲ中氢型阳离子树脂产生的再生液或水洗液,先经过纳滤单元Ⅳ,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淡水直接排放;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浓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
所述路线c-Ⅳ中设置纳滤单元Ⅴ,所述路线c-Ⅳ中钴锰吸附树脂产生的再生液或水洗液先进入纳滤单元Ⅴ,纳滤单元Ⅴ产生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Ⅴ的纳滤浓水先经过除杂单元,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例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例如铁、铬离子)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处理;所述纳滤单元Ⅴ产生的纳滤淡水直接排放,或补充酸后用于氢型阳离子树脂或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的再生。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钴锰回收单元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是指回收钴离子、锰离子,所述的钴锰回收单元的具体处理路线有2条,选择其中任意一条均可,分别为路线1和路线2:
路线1是添加碱性物质(一般应用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PH约7.5-14)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之后作为钴锰回收单元的出水;滤渣间断用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清洗溶解钴离子、锰离子后产生溶解液,溶解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溶解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可选择增加过滤单元;
路线2是经过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后作为钴锰回收单元的出水,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醋酸和/或氢溴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水洗液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水洗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施过滤器过滤碎树脂;钴锰吸附树脂运行被有机物污染依次用碱液溶解有机物清洗、水洗、重新再生、恢复使用;
路线2可直接作为背景技术现有工艺中路线1替代路线单独使用而其余工艺不变,可以节省碱性物质的耗量。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钴锰回收单元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的路线1的滤渣用醋酸溶液清洗溶解后的溶解液是含醋酸、醋酸钴、醋酸锰的混合溶液,可以作为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的进行脱附再生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纳滤单元Ⅰ、Ⅱ、Ⅲ、Ⅳ、Ⅴ,设置超滤膜和纳滤膜,来源水溶液经过超滤后进入纳滤膜;或所述纳滤单元Ⅰ、Ⅱ、Ⅲ、Ⅳ、Ⅴ设置超滤膜、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来源水溶液经过超滤后进入反渗透膜,反渗透淡水外排、反渗透浓水进入纳滤膜,纳滤膜分离产生纳滤淡水(指通过纳滤膜膜孔的水和溶质)和纳滤浓水(指未桶过纳滤膜膜孔的水和溶质);优选的纳滤膜单元及反渗透膜单元,可以设计一级一段的纳滤膜单元或反渗透膜单元,也可设计多级或多段的纳滤膜单元或反渗透膜单元;说明:纳滤膜的浓水再经过的纳滤膜称为二段纳滤膜;纳滤膜的淡水再经过的纳滤膜称为二级纳滤膜;反渗透膜的浓水再经过的反渗透膜称为二段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淡水再经过的反渗透膜称为二级反渗透膜。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的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为:直接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依次经过超滤膜、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浓水进入所述的氧化反应系统、反渗透膜淡水外排,所述的反渗透膜至少包含一级、一段的反渗透膜;氧化反应系统即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的氧化反应器的进料;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整体工艺为便于系统运行稳定,在各单元间可增设缓冲罐,或者说在整个处理工艺路线上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个缓冲罐。
本发明所设计的不同步骤、路线、单元等的目的不同且相互独立,每一个步骤、路线、单元等即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按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不同顺序的组合,也可以只选择应用其中的一部分工艺、步骤、路线、单元等,均在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直接排放为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后从本发明的工艺路线中排放出去,无论直接排放之后采取何种具体处理的方法(例如排放到污水综合处理单元等)均不影响本发明内容的保护。
本发明所述废弃是指作为废物处理,至于废弃后的废物采取何种具体处理方式均不影响本发明内容的保护。
本发明所述回收,无论回收后采取何种具体处置方式(包含适当的固体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均不影响本发明内容的保护。
有益效果
将氧化母液抽出液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提取并提纯回收(苯二甲酸、苯甲酸等)再利用产生经济价值;
回收氧化母液抽出液中的溴元素回到氧化反应系统或将氧化母液抽出液中的溴元素生成氢溴酸提取并提纯回收再利用产生经济价值;
将钴、锰、溴等有用物质回用到氧化反应系统产生经济价值;
降低了污水的溴离子、COD(指苯甲酸和苯二甲酸等苯系物)浓度,避免了对生化污泥活性的不良影响,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以及运行消耗,提高后期污水综合处理的效率;
步骤b-Ⅰ、b-Ⅲ结晶分离出了原本需要添加碱性物质溶解的大部分酸性有机物(例如苯甲酸、苯二甲酸等)形成固体,碱性物质的消耗量降低;步骤b-Ⅱ将原本需要添加碱性物质溶解的大部分酸性有机物(例如苯甲酸、苯二甲酸等)反应生成了酯类并分离除去,即水溶液中需要中和的酸性有机物的量降低故碱性物质的消耗量大幅降低,节省了资源,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利用率;
用钴锰吸附树脂吸附的回收钴、锰离子的方法代替添加碱性物质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的回收钴锰的方法,碱性物质的消耗量大幅降低,节省了资源,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流程a、b-Ⅰ示意图(不包含b-Ⅰ内的各种替换路线)
图2流程a、b示意图。
图3流程c示意图。
图4为钴锰回收单元示意图。
图5为纳滤单元示意图。
图6为回收到氧化反应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如下测试样品的英文符号:
TA:苯二甲酸及其酸根;BA:苯甲酸及其酸根;HAC:醋酸及其酸根;4-CBA:对羧基苯甲醛及其酸根;PT酸:对甲基苯甲酸及其酸根。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虚线指代的路线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使用的钴锰吸附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溴吸附树脂可从生产此类树脂的品牌选择,例如西安蓝晓、美国杜笙品牌Tulsion、江苏金凯树脂等,本实施例中选用西安蓝晓品牌的钴锰吸附树脂(螯合树脂)LSC-500可以从阳离子中选择性的主要吸附钴锰等多价阳离子、氢型阳离子树脂LSD-001、溴吸附树脂LX-950可以吸附溴离子。
实施例1
路线a+b-Ⅰ及其相关测试:
实验1:
实验过程:
氧化母液抽出液经过加热除去HAC、水份并以水打浆,打浆后控制温度=100℃压滤,取样压滤后的滤液(100℃)称重为73.96KG,降温到18℃,降温过程析出固体,抽滤得到滤饼1计33.62KG&滤液1计39.58KG:
滤饼1取样3KG,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称重0.71KG;
滤液1分析组成:TA12112ppm;BA6926ppm;PT酸107ppm;4-CBA181ppm;HAC11310ppm;钠离子1426ppm;钴离子3507ppm;锰离子3301ppm;溴离子2616ppm;铁离子3.78ppm;杂环化合物0ppm。此滤液1即b-Ⅰ流程的分离液Ⅰ。
实验2:
实验过程:取实验1滤饼1取样4.60KG,用4.6L纯水水洗,抽滤,得到滤液2计4.42KG&滤饼2,分析滤液:TA8835ppm;BA4423ppm;PT酸66.7ppm;4-CBA96.3ppm;HAC4959ppm;钠离子808ppm;钴离子1563ppm;锰离子1420ppm;溴离子1411ppm;铁离子2.09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3:
实验过程:取实验1滤饼1取样4.60KG,用4.6L的含溴化氢3%的氢溴酸洗,抽滤,得到滤液3计4.67KG&滤饼3,分析滤液:TA6214ppm;BA3503ppm;PT酸51.2ppm;4-CBA81.2ppm;HAC4873ppm;钠离子769ppm;钴离子1782ppm;锰离子1738ppm;溴离子18832ppm;铁离子4.45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4:
实验过程:取实验1滤饼1取样4.6KG,用4.6L的含氯化氢3%的盐酸洗,抽滤,得到滤液4计4.52KG&滤饼4,分析滤液:TA6288ppm;BA3473ppm;PT酸48.2ppm;4-CBA72.0ppm;HAC4899ppm;钠离子782ppm;钴离子1795ppm;锰离子1716ppm;溴离子1456ppm;铁离子4.31ppm;氯离子17104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5:
实验过程: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612g,添加过量无水乙醇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无水乙醇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醇,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3.7431g,经过分析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92.31%;滤液乙醇蒸发后析出固体6.2511g(主要含BA、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
实验过程: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03g,添加过量甲醇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甲醇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甲醇,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3.5826g,经过分析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91.88%;滤液甲醇蒸发后析出固体6.3576g。
本实验结论:用乙醇、甲醇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溶解掉其中的BA、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将固体有机物分离,不溶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工艺设计其重新返回氧化反应系统可以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6:
实验过程:
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175g,添加过量乙醚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乙醚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醚,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乙醚蒸汽用乙醇吸收,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7209g;滤液乙醚蒸发后析出固体5.2607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6.07%。
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05g,添加过量甲苯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甲苯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甲苯,加热到130℃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6303g;滤液甲苯蒸发后析出固体5.3843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7.25%。
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37g,添加过量对二甲苯24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60g对二甲苯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对二甲苯,加热到150℃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5842g;滤液对二甲苯蒸发后析出固体5.4113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2.41%。
将实验2滤饼2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151g,添加过量醋酸甲酯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醋酸甲酯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醋酸甲酯,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3421g;滤液醋酸甲酯蒸发后析出固体5.6253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8.11%。
本实验结论:用乙醚、甲苯、对二甲苯、醋酸甲酯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有机物分离,溶解物主要为苯甲酸,可按粗苯甲酸外卖。
实验7:
实验过程:将实验3滤饼3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02g,添加过量无水乙醇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后抽滤,再用20g无水乙醇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醇,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3.7332g,经过分析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90.15%;滤液乙醇蒸发后析出固体6.2428g。
本实验结论:同实验5.
实验8:
实验过程:将实验3滤饼3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05g,添加过量乙醚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乙醚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醚,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乙醚蒸汽用乙醇吸收,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7331g;滤液乙醚蒸发后析出固体5.2107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4.41%。
本实验结论:同实验6.
实验9:
实验过程:将实验4滤饼4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08g,添加过量无水乙醇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无水乙醇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醇,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3.6889g,经过分析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93.16%;滤液乙醇蒸发后析出固体6.2897g。
本实验结论:同实验5.
实验10:
实验过程:将实验4滤饼4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研磨取样10.0015g,添加过量乙醚80g搅拌溶解0.5小时并抽滤,再用20g乙醚冲洗滤纸上的不溶物,将滤液及滤纸在分别加热蒸发除去乙醚,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乙醚蒸汽用乙醇吸收,测得滤纸上剩余的固体4.6633g;滤液乙醚蒸发后析出固体5.2771g,经过分析其BA浓度为97.17%。
本实验结论:同实验6.
实验11:
取样实验1滤液1计5L,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180.2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TA12050ppm;BA6987ppm;PT酸105ppm;4-CBA184ppm;HAC10455ppm;钠离子17031ppm;钴离子3355ppm;锰离子3142ppm;溴离子2602ppm;铁离子0.52ppm,称为样品A.
分2条路线:
路线1:取样品A取1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35.1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TA12001ppm;BA6944ppm;PT酸98ppm;4-CBA189ppm;HAC10146ppm;钠离子33031ppm;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01ppm;溴离子2625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滤液取0.9L经过两级串联(先第一级处理后的出水再经过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0g,第二级树脂将第一级出水的钠离子再次吸附),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剩余水样分析如下:TA12088ppm;BA6991ppm;PT酸103ppm;4-CBA169ppm;HAC10101ppm;钠离子0.11ppm;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5ppm;溴离子261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以1.5L的10%盐酸再生,再生液测试结果:钠17214ppm。
路线2:样品A取1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5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TA12088ppm;BA6955ppm;PT酸97.1ppm;4-CBA171ppm;HAC根10421ppm;钠离子17049ppm;钴离子0.22ppm;锰离子0.11ppm;溴离子2603ppm;铁离子0ppm。
取样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水样0.5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5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6小时后 7小时后
2.56 12.3 38.2 68.9 245 896 1380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出水水样分析如下:TA12018ppm;BA6921ppm;PT酸91.3ppm;4-CBA192ppm;HAC10398ppm;钠离子0.21ppm;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3ppm;溴离子259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10245ppm;锰离子9571ppm;钠离子2.12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10%盐酸5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15918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Ⅱ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其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最终水体(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均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钴离子、锰离子在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同时,整体经过c-Ⅱ工艺路线,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只有钠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发生变化,故可以按c-Ⅱ工艺路线可以不考虑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的浓度及影响。
实验12:
取样实验11样品A计1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40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质:TA12371ppm;BA6897ppm;PT酸112ppm;4-CBA181ppm;HAC10159ppm;钠离子0.13ppm;钴离子0.05ppm;锰离子0.01ppm;溴离子265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1.2L 5%的盐酸再生,再生液分析如下:钴2535ppm、锰2389ppm、钠12848ppm,对于再生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3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用碳酸钠21.4g,产生大量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水样分析:钴0.04ppm;锰0.01ppm;钠4372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600ml,用氢氧化钠提升PH=3.5,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38839ppm;钴离子0.23ppm;锰离子0.21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8991ppm;锰离子8461ppm;钠离子5.11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Ⅲ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分离液Ⅰ经过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除去钠离子和钴离子、锰离子后,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同时,整体经过c-Ⅲ工艺路线,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只有钠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发生变化,故可以按c-Ⅲ工艺路线可以不考虑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的浓度。
实验13:
取样实验1滤液1计1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12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结果如下:TA12312ppm;BA6904ppm;PT酸108ppm;4-CBA189ppm;HAC11346ppm;钠离子1425ppm;钴离子0.08ppm;锰离子0.05ppm;溴离子2621ppm;铁离子0ppm。
再取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0.8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样:TA12287ppm;BA6924ppm;PT酸104ppm;4-CBA169ppm;HAC11309ppm;钠离子0.12ppm;钴离子0.04ppm;锰离子0.08ppm;溴离子2601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5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6113ppm;锰离子5904ppm;钠离子4.04ppm;铁离子7.12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2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5112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取样400ml,先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21.5g,过滤后的滤液,测试结果:钴离子6033ppm;锰离子5854ppm;钠离子23378ppm;铁离子0.22ppm。有2条路线:
路线1:取100ml上述滤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用量2.1g过滤,出水水质: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02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滤液300m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6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4.12 59.4 123.8 231.4
2.25 41.4 114.4 212.9
23326 23365 23318 23078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6ppm;锰离子0.0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2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8401ppm;锰离子8234ppm;钠离子2.13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Ⅳ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分离液Ⅰ经过钴锰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后,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钠离子后,即去掉了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和钠离子,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钴锰吸附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同时,整体经过c-Ⅳ工艺路线,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只有钠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发生变化,故可以按c-Ⅳ工艺路线可以不考虑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的浓度。
实验14:
取样实验1滤液1计20L,经过纳滤(淡水量:浓水量控制=2:1),纳滤浓水样分析:TA12514ppm;BA7201ppm;PT酸106ppm;4-CBA187ppm;HAC12889ppm;钠离子1415ppm;钴离子6679ppm;锰离子6036ppm;溴离子2612ppm;铁离子2.06ppm。纳滤淡水样分析:TA11121ppm;BA6321ppm;PT酸101ppm;4-CBA171ppm;HAC9514ppm;钠离子1456ppm;钴离子2091ppm;锰离子1904ppm;溴离子2593ppm;铁离子0.81ppm。
将纳滤淡水取样2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200g),控制流速约25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质:TA11171ppm;BA6312ppm;PT酸102ppm;4-CBA181ppm;HAC根9429ppm;钠离子0.31ppm;钴离子0.09ppm;锰离子0.01ppm;溴离子260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600ml 5%盐酸再生,再生液水样钠离子4389ppm;钴离子6218ppm;锰离子5689ppm;铁离子2.43ppm。
取1L浓水与500ml再生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67.5g,过滤得到滤液,分析如下:钠离子22888ppm;钴离子6204ppm;锰离子5731ppm;铁离子0.47ppm。滤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上述滤液5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23.5g,出水水质:钠离子43012ppm;钴离子0.12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0.9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7.65 73.8 136 257
12.9 83.1 125 248
22774 22798 22704 22691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8ppm;锰离子0.11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4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10873ppm;锰离子10004ppm;钠离子4.13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Ⅴ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经过纳滤后纳滤淡水先降低了其中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的浓度,纳滤淡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钠离子后,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纳滤浓水和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同时,整体经过c-Ⅴ工艺路线,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只有钠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发生变化,故可以按c-Ⅴ工艺路线可以不考虑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的浓度。
实验15:
取实验1滤液1计1L,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ml),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1429ppm;钴离子3447ppm;锰离子3261ppm;溴离子1.89ppm;铁离子3.66ppm。
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14.3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9129ppm;钴离子3403ppm;锰离子3222ppm;溴离子1.33ppm;铁离子0.21ppm。
之后分2条路线:
路线1:取100m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3.4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24002ppm;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2ppm;溴离子1.65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0.5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75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9118ppm;钴离子0.13ppm;锰离子0.08ppm;溴离子1.7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的再生: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1%氢氧化钠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6053ppm;
将再生液50ml加入到100ml的氢型阳离子树脂中浸泡2小时,出水测试:溴离子6013ppm、钠离子3.72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钴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6032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锰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6030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含5%醋酸钴+5%醋酸锰的混合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6072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取实验11-15收集的滤饼15g用25%的醋酸75ml溶解,取上清液作为再生液对20ml溴吸附树脂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6008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10368ppm;锰离子9873ppm;钠离子1.89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Ⅵ-b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可以用醋酸钴和/或醋酸锰混合溶液脱附再生;可以用醋酸、醋酸钴、醋酸锰的混合溶液脱附再生;之后钴锰回收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可以回收钴离子、锰离子;
同时,经过溴吸附树脂后除了溴离子浓度降低外,钴锰铁没有明显变化;以及从之前大量实验来看,经过添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的过程以及用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钴锰的过程溴离子也没有变化,可以推论对于钴、锰、溴、铁离子来说,溴吸附树脂对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无明显影响;除钴锰的2种方法对溴离子无明显影响,故进一步可以推论将溴吸附树脂和除钴锰的过程(包含路线1&2)顺序颠倒(即c-Ⅵ-a)是可以运行的。
本过程最终水外排,无需考虑TA、BA、PT酸、4-CBA、HAC等浓度的问题。
实验16:取样实验14的纳滤淡水1L,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38.6 117 232 511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1448ppm;钴离子2006ppm;锰离子1876ppm;溴离子2.05ppm;铁离子0.77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4%氢氧化钠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7759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纳滤淡水经过c-Ⅵ-c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纳滤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附;经过溴吸附树脂处理后的出水与纳滤浓水的混合液从之前的类似实验推论可以加碳酸钠去除腐蚀产物铁离子后经过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或经过钴锰吸附树脂的方法去除并回收钴锰(见实验14的纳滤浓水与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的混合液的处理实验)。
实验17:
实验4滤液4取样4L,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耗量223.2g,过滤,测得滤液:TA6212ppm;BA3488ppm;PT酸46.1ppm;4-CBA76.3ppm;HAC4831ppm;钠离子24674ppm;钴离子1732ppm;锰离子1685ppm;溴离子1426ppm;铁离子0.32ppm;氯离子17306ppm。此滤液有两条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1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38.4g,出水水质:钠离子41498ppm;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氯离子16894ppm。取约一半的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1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1.04 14.3 39.1 51.4
7.12 5.51 24.5 47.2
24611 24698 24611 24688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51ppm;锰离子0.1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5231ppm;锰离子5019ppm;钠离子2.32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Ⅰ的固体Ⅰ的盐酸洗液,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1总结:
1、按规划的b-Ⅰ工艺路线,降温析出并分离得到的固体以甲醇或乙醇溶解、或以乙醚溶解或以甲苯、对二甲苯、醋酸甲酯溶解,均可以将固体有机物做分离,得到较为纯的有机物,可以回收其经济价值;
2、B-Ⅰ的分离液Ⅰ(本实验滤液1)经过c-Ⅱ、Ⅲ、Ⅳ、Ⅴ,均可以达到将处理后的水溶液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的目的,回收其中的经济价值(c-Ⅰ是直接回收,c-Ⅱ、Ⅲ、Ⅳ、Ⅴ处理后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c-Ⅵ处理后最终外排);
3、c-Ⅱ、Ⅲ、Ⅳ、Ⅴ、Ⅵ的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4、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Ⅱ、Ⅲ、Ⅳ、Ⅴ,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均无明显变化,只有钠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经过各实验步骤浓度发生变化,故可以不考虑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的浓度,其不会产生影响,故之后的测试不再考虑和分析TA、BA、PT酸、4-CBA、HAC、溴离子;B-Ⅰ的分离液Ⅰ经过c-Ⅵ,经过测试能分离溴,由于最终水处理后外排,无需考虑TA、BA、PT酸、4-CBA、HAC、钠离子的浓度。
5、滤饼1的水洗液、氢溴酸洗液的物质组成与分离液Ⅰ相同,只是浓度不同,故可以推理其经过c-Ⅱ、Ⅲ、Ⅳ、Ⅴ、Ⅵ可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6、滤饼1的盐酸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2
路线a+b-Ⅱ及其相关测试:
实验1:
实验过程:取如下样品:氧化母液抽出液经过加热除去HAC、水份后的混合物,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有机羧酸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混合物中钴、锰可作为催化剂使用,投加量中甲醇过量。
取3.51KG混合物、60KG甲醇加入小型反应器中,反应器顶部设计吸水装置(将硫酸钙3KG装填于滤布中放置在玻璃管吸水装置里面,玻璃管上方设置回流冷却器以水冷却。反应过程初期升温到70℃维持4小时,之后控制温度110-120℃控制48小时,反应结束后继续维持加热,甲醇冷凝后不再回收到反应器。反应器中物质为生成的混合酯类混合物,命名为混合物A。
实验2:
将实验1混合物A取样3KG,以20L纯水洗涤、抽滤得到固体1&洗涤液1,洗涤液1用分层漏斗静止12小时分层,得到水溶液A计18.25L,分析水溶液无机物离子组成为:钠离子983ppm;钴离子1731ppm;锰离子1281ppm;铁离子12.04ppm,溴离子1845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3:
将实验1混合物A取样0.15KG,以1L含溴化氢3%的氢溴酸洗涤、抽滤得到固体2&洗涤液2,洗涤液2用分层漏斗静止12小时分层,得到水溶液.分析水溶液无机物离子组成为:钠离子955ppm;钴离子1888ppm;锰离子1389ppm;铁离子14.77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4:
将实验1混合物A取样0.15KG,以1L含氯化氢3%的盐酸洗涤、抽滤得到固体3&洗涤液3,洗涤液3用分层漏斗静止12小时分层,得到水溶液B。分析水溶液无机物离子组成为:钠离子968ppm;钴离子1895ppm;锰离子1363ppm;溴离子1652ppm;铁离子14.34ppm,氯离子29893ppm;杂环化合物0ppm。
实验5:
取样实验2水溶液A计5L,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36.1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4116ppm;钴离子1698ppm;锰离子1235ppm;铁离子0.67ppm,称为样品A.
分2条路线:
路线1:取样品A取1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7.0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7159ppm;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滤液取0.9L经过两级串联(先第一级处理后的出水再经过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150g,第二级树脂将第一级出水的钠离子再次吸附),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剩余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0.03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以450ml的10%盐酸再生,再生液测试结果:钠12889ppm。
路线2:样品A取1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5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4107ppm;钴离子0.11ppm;锰离子0.06ppm;铁离子0ppm。
取样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水样0.5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5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6小时后 7小时后
1.41 25.6 22.4 54.2 68.9 227 325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0.08ppm;钴离子0.04ppm;锰离子0.0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10782ppm;锰离子7892ppm;钠离子1.78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10%盐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12189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分离液Ⅱ经过c-Ⅱ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其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最终水体(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均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在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6:
取样实验5样品A计1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12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出水水质:钠离子0.32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7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1L 3%的盐酸再生,再生液分析如下:钴1601ppm、锰1147ppm、钠3876ppm,对于再生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3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用碳酸钠19.8g,产生大量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水样分析:钴0.12ppm;锰0.04ppm;钠33043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600ml,用氢氧化钠提升PH=3.5,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1.04 14.5 18.5 24.8 46.4
0.03 16.4 13.2 27.5 35.3
30011 29783 29668 29845 29872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29804ppm;钴离子0.17ppm;锰离子0.06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5698ppm;锰离子4012ppm;钠离子2.12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分离液Ⅱ经过c-Ⅲ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洗涤液Ⅱ经过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除去钠离子和钴离子、锰离子后,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7:
取样实验2水溶液A计1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2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结果如下:钠离子978ppm;钴离子0.06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
再取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0.8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样:钠离子0ppm;钴离子0.07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5207ppm;锰离子3843ppm;钠离子1.72ppm;铁离子35.41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4767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取样200ml,先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10.1g,测试结果:钴离子5157ppm;锰离子3801ppm;钠离子21907ppm;铁离子0.32ppm。过滤后的滤液有2条路线:
路线1:取50ml上述滤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用量0.9g过滤,出水水质: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滤液150m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3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3ppm;锰离子0.05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4909ppm;锰离子3657ppm;钠离子1.57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分离液Ⅱ经过c-Ⅳ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洗涤液Ⅱ经过钴锰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后,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钠离子后,即去掉了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和钠离子,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钴锰吸附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8:
取样实验2的水溶液A计10L,经过纳滤(淡水量:浓水量控制=2:1),纳滤浓水样分析:钠离子1015ppm;钴离子2967ppm;锰离子2004ppm;铁离子17.79ppm。纳滤淡水样分析:钠离子941ppm;钴离子1104ppm;锰离子886ppm;铁离子8.81ppm。
将纳滤淡水取样2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200g),控制流速约25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0.13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6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600ml 5%盐酸再生,再生液水样钠离子2859ppm;钴离子3382ppm;锰离子2679ppm;铁离子26.7ppm。
取1L浓水与500ml再生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58.4g,过滤得到滤液,分析如下:钠离子18177ppm;钴离子3005ppm;锰离子2189ppm;铁离子0.31ppm。滤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上述滤液5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18.2g,出水水质:钴离子0.06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0.9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4ppm;锰离子0.0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8347ppm;锰离子6017ppm;钠离子0.78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分离液Ⅱ经过c-Ⅴ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经过纳滤后纳滤淡水先降低了其中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的浓度,纳滤淡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钠离子后,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纳滤浓水和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9:
取实验2水溶液A计1L,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24.2 89.3 146 314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997ppm;钴离子1701ppm;锰离子1226ppm;铁离子11.58ppm,溴离子1.91ppm。
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9.3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6022ppm;钴离子1658ppm;锰离子1189ppm;溴离子1.68ppm;铁离子0.29ppm。
之后分2条路线:
路线1:取100m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2.6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17246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6ppm;溴离子2.33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0.5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75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6037ppm;钴离子0.17ppm;锰离子0.15ppm;溴离子2.1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的再生: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1%氢氧化钠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4031ppm;
将再生液50ml加入到100ml的氢型阳离子树脂中浸泡2小时,出水测试:溴离子3937ppm、钠离子4.53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钴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4211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锰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4156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含5%醋酸钴+5%醋酸锰的混合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4148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取实验5-9收集的滤饼15g用25%的醋酸75ml溶解,取上清液作为再生液对20ml溴吸附树脂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3928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5125ppm;锰离子3363ppm;钠离子1.03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分离液Ⅱ经过c-Ⅵ-b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附再生、可以用醋酸钴和/或醋酸锰溶液脱附再生;可以用醋酸、醋酸钴、醋酸锰的混合溶液脱附再生;之后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可以回收钴离子、锰离子;
同时,经过溴吸附树脂后除了溴离子浓度降低外,钴锰铁没有明显变化;以及从之前大量实验来看,经过添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的过程以及用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钴锰的过程溴离子也没有变化,可以推论对于钴、锰、溴、铁离子来说,溴吸附树脂对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无明显影响;除钴锰的2种方法对溴离子无明显影响,故进一步可以推论将溴吸附树脂和除钴锰的过程(路线1&2)顺序颠倒(即c-Ⅵ-a)是可以运行的。
实验10:
取样实验8的纳滤淡水1L,测得溴离子1867ppm,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976ppm;钴离子1085ppm;锰离子835ppm;溴离子0.86ppm;铁离子7.42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4%氢氧化钠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644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纳滤淡水经过c-Ⅵ-c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纳滤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附;经过溴吸附树脂处理后的出水与纳滤浓水的混合液从之前的类似实验推论可以加碳酸钠去除腐蚀产物铁离子后经过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或经过钴锰吸附树脂的方法去除并回收钴锰(见实验8的纳滤浓水与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的混合液的处理实验)。
实验11:
取实验4的水溶液B取样0.9L,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耗量32.6g,过滤,测得滤液:钠离子16720ppm;钴离子1813ppm;锰离子1298ppm;铁离子0.21ppm。此滤液有两条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0.3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7.6g,出水水质:钠离子27398ppm;钴离子0.11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氯离子29811ppm,取约一半的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0.5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0.23 2.93 4.87 11.3
0.16 1.47 6.25 9.87
16548 16735 16771 16739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2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5468ppm;锰离子3894ppm;钠离子1.25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Ⅱ的混合物A的盐酸洗液,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2总结:
1、B-Ⅱ的分离液Ⅱ(本实验2的水溶液A)经过c-Ⅱ、Ⅲ、Ⅳ、Ⅴ,均可以达到将处理后的水溶液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的目的,回收其中的经济价值(c-Ⅰ是直接回收,c-Ⅱ、Ⅲ、Ⅳ、Ⅴ经过处理后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经过c-Ⅵ,经过测试能分离溴,由于最终水处理后外排;
2、c-Ⅱ、Ⅲ、Ⅳ、Ⅴ、Ⅵ的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混合物A的水洗液、氢溴酸洗液的物质组成相同,只是浓度不同,故可以推理氢溴酸洗液经过c-Ⅱ、Ⅲ、Ⅳ、Ⅴ、Ⅵ可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3、混合物A的盐酸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3
路线a+b-Ⅲ及其相关测试:
实验1:
实验过程:取如下样品:氧化母液抽出液经过加热除去HAC、水份后的混合物,称重16.81KG,研磨后备用,称为固体A.
将固体A取样10.00KG,加入80KG乙醇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20KG乙醇冲洗抽滤,得到滤饼16.56KG和滤液,均恒温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上述滤液蒸发除去乙醇后得到结晶物1称重6.82KG;上述滤饼加热后得到滤饼1称重3.62KG。
将实验1固体A取样10.0007g,加入80g甲醇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20g甲醇冲洗抽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均恒温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上述滤液蒸发除去甲醇后称重6.7931g;上述滤饼干燥后称重3.2778g,分析对苯二甲酸91.32%。实验2:
将实验1固体A取样80.0012g,加入640g乙醚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160g乙醚冲洗抽滤,得到滤饼164.7336g和滤液,均恒温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乙醚蒸汽用乙醇吸附,上述滤液蒸发除去乙醚后得到结晶物2称重42.7982g;上述滤饼加热后得到滤饼2称重36.9932g。
将实验1固体A取样20.0007g,加入160g甲苯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40g甲苯冲洗抽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均恒温130℃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上述滤液蒸发除去甲苯后称重10.5833g,测试BA含量95.07%;上述滤饼干燥后称重9.3889g。
将实验1固体A取样20.0082g,加入480g对二甲苯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120g对二甲苯冲洗抽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均恒温150℃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上述滤液蒸发除去对二甲苯后称重10.1875g,测试BA含量92.13%;上述滤饼干燥后称重9.8112g。
将实验1固体A取样20.0046g,加入160g醋酸甲酯搅拌,并用抽滤机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40g醋酸甲酯冲洗抽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均恒温105℃维持24小时(已重量不变),上述滤液蒸发除去醋酸甲酯后称重10.8877g,测试BA含量96.31%;上述滤饼干燥后称重9.1114g。
实验3:
将实验1结晶物1取样6.00KG,加入34L纯水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8L纯水冲洗抽滤,再次得到:
滤饼25.16KG,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称重5.98KG;
滤液22.01KG,分析结果:钠离子1407ppm;钴离子2480ppm;锰离子1887ppm;铁离子17.1ppm;溴离子2588ppm;杂环化合物0ppm,称之为滤液A。滤液A即为流程B-Ⅲ的洗涤液Ⅲ。
将实验1滤饼1取样20.0000g,加入110mL纯水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纯水冲洗抽滤,再次得到:
滤饼88.4869g,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称重20.3514g,分析浓度:对苯二甲酸91.54%;
滤液分析结果:钠离子433ppm;钴离子779ppm;锰离子571ppm;铁离子5.12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醇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不溶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纯水洗涤后可以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4:
将实验1结晶物1取样20.0013g,加入11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分析:钠离子1344ppm;钴离子2532ppm;锰离子1898ppm;铁离子18.3ppm;杂环化合物0ppm。
将实验1滤饼1取样20.0045g,加入11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分析对苯二甲酸90.04%;滤液分析:钠离子478ppm;钴离子904ppm;锰离子597ppm;铁离子6.34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醇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不溶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氢溴酸洗涤后可以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5:
将实验1结晶物1取样0.5KG,加入3L含3%氯化氢的盐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0.5L含3%氯化氢的盐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B,滤液分析:钠离子1510ppm;钴离子2580ppm;锰离子1904ppm;铁离子18.8ppm;氯离子30189ppm;杂环化合物0ppm。
将实验1滤饼1取样20.0089g,加入11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分析对苯二甲酸93.24%;滤液分析:钠离子498ppm;钴离子798ppm;锰离子573ppm;铁离子5.87ppm;氯离子29911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醇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不溶物主要为对苯二甲酸,盐酸洗涤后可以回收对苯二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6:
将实验2结晶物2取样20.0005g,加入110ml纯水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纯水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分析BA=95.89%;滤液分析:钠离子1611ppm;钴离子2859ppm;锰离子2187ppm;铁离子17.6ppm;杂环化合物0ppm。
将实验2滤饼2取样20.0019g,加入110ml纯水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纯水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分析:钠离子425ppm;钴离子721ppm;锰离子545ppm;铁离子5.13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醚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溶解物主要为苯甲酸,纯水洗涤后可以回收苯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7:
将实验2结晶物2取样20.0002g,加入11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分析BA=95.89%;滤液分析:钠离子1676ppm;钴离子2912ppm;锰离子2199ppm;铁离子18.3ppm;杂环化合物0ppm。
将实验2滤饼2取样20.0000g,加入11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溴化氢的氢溴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分析:钠离子432ppm;钴离子746ppm;锰离子575ppm;铁离子6.02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醚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溶解物主要为苯甲酸,氢溴酸洗涤后可以回收苯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8:
将实验2结晶物2取样20.0004g,加入11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加热到105℃维持24小时达到干燥后分析BA=96.01%;滤液分析:钠离子1634ppm;钴离子2891ppm;锰离子2165ppm;铁离子19.01ppm;氯离子30199ppm;杂环化合物0ppm。
将实验2滤饼2取样20.0000g,加入11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搅拌并抽滤,滤布上的固体再用30mL含3%氯化氢的盐酸冲洗抽滤,再次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分析:钠离子467ppm;钴离子788ppm;锰离子593ppm;铁离子6.35ppm;氯离子29183ppm;杂环化合物0ppm.
本实验结论:用乙醚作溶剂溶解的方法,可以将固体A固体有机物分离,溶解物主要为苯甲酸,盐酸洗涤后可以回收苯甲酸的经济价值。
实验9:
取样实验3的滤液A计5L,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144.7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13968ppm;钴离子2402ppm;锰离子1835ppm;铁离子0.27ppm,称为样品A.
分2条路线:
路线1:取样品A取1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28.4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26017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取上述滤液取0.9L经过两级串联(先第一级处理后的出水再经过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0g,第二级树脂将第一级出水的钠离子再次吸附),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剩余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0.35ppm;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0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以1500ml的10%盐酸再生,再生液测试结果:钠14358ppm。
路线2:样品A取1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15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6小时后
1.62 2.81 42.3 35.1 62.3 83.2
0.93 3.44 12.1 16.8 51.1 67.5
13987 14003 13925 13961 13988 13942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13941ppm;钴离子0.33ppm;锰离子0.27ppm;铁离子0ppm。
取样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水样0.5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5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0.12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6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7226ppm;锰离子5569ppm;钠离子1.17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10%盐酸5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12895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洗涤液Ⅲ经过c-Ⅱ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其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最终水体(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均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在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10:
取样实验9样品A计1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40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0.61ppm;钴离子0ppm;锰离子0.0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1.2L 5%的盐酸再生,再生液分析如下:钴1825ppm、锰1403ppm、钠10998ppm,对于再生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3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用碳酸钠26.5g,产生大量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水样分析:钴0.09ppm;锰0.02ppm;钠49897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600ml,用氢氧化钠提升PH=3.5,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5小时后
1.34 6.45 12.1 18.8 56.8
1.88 4.33 8.89 12.7 34.6
41057 41078 41124 41002 41078
第二级钴锰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41049ppm;钴离子0.06ppm;锰离子0.02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6732ppm;锰离子5250ppm;钠离子2.04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洗涤液Ⅲ经过c-Ⅲ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洗涤液Ⅲ经过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除去钠离子和钴离子、锰离子后,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已经去掉了其中的钠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和金属腐蚀产物铁离子;可再次进入氧化反应系统;
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11:
取样实验3的滤液A计1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12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结果如下:钠离子1399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6ppm;铁离子0ppm。
再取上述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0.8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100ml/小时,出水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样:钠离子0.03ppm;钴离子0.06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5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4489ppm;锰离子3431ppm;钠离子2.15ppm;铁离子30.2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3%盐酸2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钠离子5089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取样400ml,先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19.1g,测试结果:钴离子4421ppm;锰离子3391ppm;钠离子20782ppm;铁离子0.25ppm。过滤后的滤液有2条路线:
路线1:取100ml上述滤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用量2.0g过滤,出水水质: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7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上述滤液300m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流速约6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2.15 24.5 64.2 111.3
2.25 21.7 43.8 89.3
20764 20731 20718 20743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2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2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6239ppm;锰离子4791ppm;钠离子1.45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洗涤液Ⅲ经过c-Ⅳ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洗涤液Ⅲ经过钴锰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后,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钠离子后,即去掉了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和钠离子,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钴锰吸附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12:
取实验3的滤液A计12L,经过纳滤(淡水量:浓水量控制=2:1),纳滤浓水样分析:钠离子1391ppm;钴离子3725ppm;锰离子2813ppm;铁离子26.9ppm。纳滤淡水样分析:钠离子1443ppm;钴离子1879ppm;锰离子1401ppm;铁离子12.3ppm。
将纳滤淡水取样2L经过两级串联氢型阳离子树脂柱(每级树脂量200g),控制流速约250ml/小时,出水钴、锰、钠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0.02ppm;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1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氢型阳离子树脂用600ml 5%盐酸再生,再生液水样钠离子4459ppm;钴离子5891ppm;锰离子4389ppm;铁离子35.1ppm。
取1L浓水与500ml再生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用量63.3g,过滤得到滤液,分析如下:钠离子19898ppm;钴离子4401ppm;锰离子3287ppm;铁离子0.24ppm。滤液有2种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上述滤液500m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20.4g,出水水质: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5ppm;铁离子0ppm。取约一半的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0.9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5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5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4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8203ppm;锰离子6107ppm;钠离子2.03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洗涤液Ⅲ经过c-Ⅴ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经过纳滤后纳滤淡水先降低了其中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的浓度,纳滤淡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钠离子后,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纳滤浓水和氢型阳离子树脂的酸再生液添加碱性物质并过滤除去铁离子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钴离子、锰离子均可回收并间断性的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验13:
取实验3的滤液A计1L,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62.6 163 188 526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1412ppm;钴离子2442ppm;锰离子1821ppm;溴离子3.34ppm;铁离子16.7ppm。
加入碳酸钠并搅拌,产生大量气泡,提升PH到5.7,用碳酸钠固体13.1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8473ppm;钴离子2398ppm;锰离子1788ppm;溴离子2.59ppm;铁离子0.37ppm。
之后分2条路线:
路线1:取100ml
再加入碳酸钠并提升PH=9.5,耗用碳酸钠3.2g,体积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测得钠离子16246ppm;钴离子0.09ppm;锰离子0.06ppm;溴离子3.44ppm;铁离子0ppm。
取约一半的滤饼用47.5%的氢溴酸100ml可全部溶解。
路线2:取0.5L
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50g),控制树脂柱下方出水流速约75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样分析如下:钠离子8437ppm;钴离子0.15ppm;锰离子0.02ppm;溴离子3.23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的再生: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1%氢氧化钠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647ppm;
将再生液50ml加入到100ml的氢型阳离子树脂中浸泡2小时,出水测试:溴离子5623ppm、钠离子6.64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钴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699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5%醋酸锰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615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用含5%醋酸钴+5%醋酸锰的混合溶液75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656ppm;
取20ml溴吸附树脂,取实验9-13收集的滤饼15g用25%的醋酸75ml溶解,取上清液作为再生液对20ml溴吸附树脂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5528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氢溴酸15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7445ppm;锰离子5655ppm;钠离子2.27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洗涤液Ⅲ经过c-Ⅵ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附再生;可以用醋酸钴和/或醋酸锰溶液脱附再生;可以用醋酸、醋酸钴、醋酸锰的混合溶液脱附再生;之后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可以回收钴离子、锰离子;
同时,经过溴吸附树脂后除了溴离子浓度降低外,钴锰铁没有明显变化;以及从之前大量实验来看,经过添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的过程以及用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钴锰的过程溴离子也没有变化,可以推论对于钴、锰、溴、铁离子来说,溴吸附树脂对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无明显影响;除钴锰的2种方法对溴离子无明显影响,故进一步可以推论将溴吸附树脂和除钴锰的过程(路线1&2)顺序颠倒(即c-Ⅵ-a)是可以运行的。
实验14:取样实验12的纳滤淡水1L,测得溴离子2581ppm,经过两级串联溴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44.3 113 247 532
第二级溴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钠离子1429ppm;钴离子1833ppm;锰离子1335ppm;溴离子3.22ppm;铁离子11.2ppm。
第一级溴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4%氢氧化钠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溴离子7569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纳滤淡水经过c-Ⅵ-c工艺路线的处理过程,其中纳滤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溴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附;经过溴吸附树脂处理后的出水与纳滤浓水的混合液从之前的类似实验推论可以加碳酸钠去除腐蚀产物铁离子后经过加碳酸钠将钴、锰离子固态化或经过钴锰吸附树脂的方法去除并回收钴锰(见实验12的纳滤浓水与氢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的混合液的处理实验)。
实验15:
实验5滤液B取样1.2L,添加碳酸钠提升PH=5.7,碳酸钠耗量49.9g,过滤,测得滤液:钠离子19583ppm;钴离子2521ppm;锰离子1867ppm;铁离子0.39ppm;氯离子30167ppm。此滤液有两条处理路线:
路线1:取样0.2L添加碳酸钠,提升PH=9.5,碳酸钠耗量6.2g,出水水质:钴离子0.01ppm;锰离子0.03ppm;铁离子0ppm;氯离子30251ppm。滤饼以100ml的47.5%的氢溴酸可以全部溶解。
路线2:取样上述滤液1L,经过两级串联钴锰吸附树脂(每级树脂量100g),控制流速约200ml/小时,出水钴、锰离子浓度如下表,单位ppm
第一级树脂出水水质 1小时后 2小时后 3小时后 4小时后
3.15 31.2 65.3 89.3
4.24 20.0 46.9 87.2
19511 19213 19237 19563
第二级钴锰吸附树脂出水水质:钴离子0.11ppm;锰离子0.04ppm;铁离子0ppm。
第一级钴锰吸附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去液体后用23.75%的氢溴酸300ml再生,再生液测得钴离子7689ppm;锰离子5826ppm;钠离子2.98ppm。
本实验结论:本实验是模拟专利要求中的B-Ⅲ的结晶物1的盐酸洗液,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3总结:
1、按规划的b-Ⅲ工艺路线,以甲醇或乙醇溶解、或以乙醚溶解或以甲苯、对二甲苯、醋酸甲酯溶解,均可以将固体有机物做分离,得到较为纯的有机物,可以回收其经济价值;
2、B-Ⅲ的洗涤液Ⅲ(本实验3的滤液A)经过c-Ⅱ、Ⅲ、Ⅳ、Ⅴ,均可以达到将处理后的水溶液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的目的,回收其中的经济价值(c-Ⅰ是直接回收,c-Ⅱ、Ⅲ、Ⅳ、Ⅴ经过处理后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经过c-Ⅵ,经过测试能分离溴,由于最终水处理后外排;
3、c-Ⅱ、Ⅲ、Ⅳ、Ⅴ、Ⅵ的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结晶物的水洗液、氢溴酸洗液的物质组成相同,只是浓度不同,故可以推理氢溴酸洗液经过c-Ⅱ、Ⅲ、Ⅳ、Ⅴ、Ⅵ可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4、结晶物1的盐酸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无论选择加碱性物质沉淀过滤的方法还是钴锰树脂吸附的方法,均能回收钴锰:钴离子、锰离子进入钴锰回收单元(2种方法)均可回收并可间断性溶于氢溴酸,可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
实施例4:
用溴吸附树脂进行处理的实验。
取样母液抽出液经过除醋酸后的混合物,降温后固液分离得到分离液,分离液添加碱性物质(选用碳酸钠,提升PH=5.5)并过滤除铁、铬离子后,滤液经过装填2L树脂容积的钴锰吸附树脂后(流速2L/小时)取样10L,溴含量为2612ppm,实验用树脂体积100ml,经过2倍树脂体积的流速经过吸附树脂后(即流速控制200ml/H),出水中溴的浓度如下:
取样时间 出水15分钟 出水2小时 出水3小时 出水4小时
处理水体积 0.5倍树脂 4倍树脂 6倍树脂 8倍树脂
出水溴浓度 19.1ppm 185.3ppm 228ppm 480ppm
取样时间 5小时 6小时 7小时 8小时
处理水体积 10倍树脂 12倍树脂 14倍树脂 16倍树脂
出水溴浓度 799ppm 1218ppm 1381ppm 1610ppm
实验验证了用对溴有选择性吸附树脂,对于此水是可以正常选择性的吸附溴。用4%氢氧化钠浸泡1小时,之后水洗到出水中性,再进行吸附测试,流速控制100ml/H:
取样时间 出水15分钟 出水2小时 出水3小时 出水4小时
处理水体积 0.25倍树脂 2倍树脂 3倍树脂 4倍树脂
出水溴浓度 433ppm 443ppm 673ppm 753ppm
取样时间 5小时 6小时 7小时
处理水体积 5倍树脂 6倍树脂 7倍树脂
出水溴浓度 918ppm 1051ppm 1248ppm
结论:首先说明经过脱附再生后,树脂的吸附容量有所上升,说明树脂可以再次利用。生产设计应以脱附再生后的树脂吸附容量设计所需的树脂的量,按脱附再生后的吸附容积可设计实际运行工艺。
实施例5:
样品1:取样氧化母液抽出液经过醋酸回收工艺、对苯二甲酸部分回收工艺的出水污水0.23Kg。
样品2:氧化母液抽出液经过醋酸回收工艺、对苯二甲酸部分回收工艺的出水再经降温过滤固液分离后得到分离液取样0.23Kg,PH=3.1,本次实验降温到实验室室温18℃。
将碳酸钠配置成9%浓度的水溶液使用。
表一为样品1所用碱性物质的耗量测试,表二为样品2所用碱性物质的耗量测试:
表一
表二
结论: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应用固液分离后的分离液(样品2)用碱性物质的耗量明显较样品1用碱性物质的耗量有所降低。

Claims (16)

1.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流程:
流程a:将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经过醋酸回收单元,得到剩余混合物;
流程b:所述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经过流程b处理,所述流程b为从路线b-Ⅰ、b-Ⅱ或b-Ⅲ中任选一条:
b-Ⅰ: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处理或降低温度并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固体Ⅰ和分离液Ⅰ;
所述分离液Ⅰ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按照路线b-Ⅰ-1或路线b-Ⅰ-1-a处理;
路线b-Ⅰ-1:输送至除杂单元,去除铁和铬离子,除杂单元的出水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a;或除杂单元的出水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a’,所述水溶液a和/或水溶液a’直接排放;或将所述水溶液a和/或水溶液a’再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路线b-Ⅰ-1-a:输送至除杂单元,去除铁和铬离子,之后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或吸附溴后的出水再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b;或吸附溴后的出水再直接或过滤后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b’,所述水溶液b和/或水溶液b’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将所述水溶液b和/或水溶液b’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所述固体Ⅰ废弃处理;或所述固体Ⅰ进行回收处理;或所述固体Ⅰ按照路线b-Ⅰ-a进行处理;
路线b-Ⅰ-a:先经过水洗,水洗后得到固体Ⅰ-1和洗液Ⅰ-1,固体Ⅰ-1废弃或固体Ⅰ-1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1直接排放,或洗液Ⅰ-1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1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1-a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2处理,或洗液Ⅰ-1经过路线b-Ⅰ-2-a处理;
路线b-Ⅰ-2:洗液Ⅰ-1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c;或洗液Ⅰ-1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c’,所述水溶液c和/或水溶液c’直接排放;或将所述水溶液c和/或水溶液c’再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路线b-Ⅰ-2-a:洗液Ⅰ-1输送至除溴单元,通过对溴有选择性的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溴,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排放;或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输送至钴锰树脂吸附单元,对其中的钴、锰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出水为水溶液d;或吸附溴后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添加碱性物质将其中的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后得到水溶液d’,将所述水溶液d和/或水溶液d’再直接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或过滤后排放至污水综合处理单元;
b-Ⅱ: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或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先除水后再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酯类混合物A,再进行深度处理;
b-Ⅲ: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直接或除水之后,加入有机溶剂再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和分离液,固体废弃或回收有机物处理;分离液直接排放或进行回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b-Ⅰ中,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以水打浆再降温;通过降低温度并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固体Ⅰ和分离液Ⅰ;或降温并固液分离之前,先经过对苯二甲酸部分回收处理单元,之后再进行降低温度并固液分离;
所述路线b-Ⅱ中的酯化反应前,设置将流程a的剩余混合物先以水打浆,通过控制打浆后的温度先结晶出对苯二甲酸并过滤分离提取回收,然后将剩余物脱水后与醇类进行所述的酯化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Ⅰ的处理路线b-Ⅰ-a替换为路线b-Ⅰ-b、b-Ⅰ-c中的任意一条;
b-Ⅰ-b:固体Ⅰ直接或破碎后,用氢溴酸溶液和/或醋酸溶液清洗,清洗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Ⅰ-2和洗液Ⅰ-2;固体Ⅰ-2废弃或固体Ⅰ-2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2直接排放;或洗液Ⅰ-2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洗液Ⅰ-2进行回收处理;
b-Ⅰ-c:固体Ⅰ直接或破碎后,用硫酸或盐酸或草酸清洗,清洗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Ⅰ-3和洗液Ⅰ-3;固体Ⅰ-3废弃或进行回收处理,洗液Ⅰ-3直接排放;或洗液Ⅰ-3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Ⅰ,钴锰回收单元Ⅰ出水直接排放;或洗液Ⅰ-3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后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Ⅰ,钴锰回收单元Ⅰ出水直接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固体Ⅰ、固体Ⅰ-1、固体Ⅰ-2进行回收处理的路线为,直接或干燥后经过路线b-Ⅰ-Ⅰ、b-Ⅰ-Ⅱ、b-Ⅰ-Ⅲ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固体Ⅰ-3进行回收处理的路线为,固体Ⅰ-3直接经过路线b-Ⅰ-Ⅰ、b-Ⅰ-Ⅱ、b-Ⅰ-Ⅲ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或固体Ⅰ-3经过水洗和/或干燥后,经过路线b-Ⅰ-Ⅰ、b-Ⅰ-Ⅱ、b-Ⅰ-Ⅲ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
路线b-Ⅰ-Ⅰ:加入醇类溶剂搅拌或破碎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分离液Ⅰ-1-1和固体Ⅰ-1-1;所述固体Ⅰ-1-1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1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1经水洗和/或干燥后,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破碎后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固体Ⅰ-1-1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所述分离液Ⅰ-1-1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1-1通过加热结晶析出固体物质Ⅰ-1-1-a,所述固体Ⅰ-1-1-a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1-a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1-a经水洗和/或干燥后回收;或固体Ⅰ-1-1-a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
路线b-Ⅰ-Ⅱ:直接或破碎后,加入醚类溶剂或苯系物溶剂或酯类溶剂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分离液Ⅰ-1-2和固体Ⅰ-1-2;所述固体Ⅰ-1-2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2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经水洗和/或干燥后进行回收;或固体Ⅰ-1-2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所述分离液Ⅰ-1-2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Ⅰ-1-2通过加热结晶析出得到固体Ⅰ-1-2-a;所述固体Ⅰ-1-2-a废弃;或所述固体Ⅰ-1-2-a直接进行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a经水洗和/或干燥后回收;或所述固体Ⅰ-1-2-a经干燥或水洗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
路线b-Ⅰ-Ⅲ:干燥后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产生酯类回收;
所述路线b-Ⅰ-Ⅰ的溶剂醇类蒸发后可冷却回收重复使用;所述路线b-Ⅰ-Ⅱ的溶剂蒸发后可冷却回收重复使用;
路线b-Ⅰ-Ⅰ、b-Ⅰ-Ⅱ单独实施或组合进行实施,组合实施为:路线b-1-Ⅰ得到的固体物质Ⅰ-1-1-a再经过路线b-Ⅰ-Ⅱ处理;或路线b-Ⅰ-Ⅱ所述的固体Ⅰ-1-2,干燥或水洗、干燥,之后再进行路线b-Ⅰ-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路线b-Ⅱ所述的含酯类混合物A,再进行深度处理的步骤为:将所述含酯类混合物A经过以下工艺后得到分离液,所述工艺包括洗涤、直接固液分离或降温后固液分离回收固体物、分层分离回收液体酯;或所述工艺包括直接固液分离或降温后固液分离回收固体物、洗涤、分层分离回收液体酯;
当所述洗涤过程为:以水洗涤时:得到的分离液为分离液Ⅱ-a;所述分离液Ⅱ-a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当所述洗涤过程为:以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洗涤时:得到的分离液为分离液Ⅱ-b;所述分离液Ⅱ-b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当所述洗涤过程为:以盐酸或硫酸或草酸洗涤时:得到的分离液为分离液Ⅱ-c;所述分离液Ⅱ-c直接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Ⅱ-c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Ⅱ,钴锰回收单元Ⅱ出水排放;或所述分离液Ⅱ-c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Ⅱ,钴锰回收单元Ⅱ出水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路线b-Ⅲ中,所述加入溶剂并固液分离之前,先降温和/或破碎后加入溶剂并固液分离;所述溶剂为醇类或醚类或苯系物溶剂或酯类溶剂;
溶剂选择醇类,路线为路线b-Ⅲ-1;所述溶剂选择醚类或苯系物溶剂或酯类溶剂,路线为路线b-Ⅲ-2:
路线b-Ⅲ-1:加入醇类溶剂搅拌或破碎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分离液和固体分别为分离液Ⅲ-1和固体Ⅲ-1,分离液Ⅲ-1直接排放;或分离液Ⅲ-1加热结晶得到固体Ⅲ-1-1;
路线b-Ⅲ-2:直接或破碎后,加入醚类溶剂或苯系物溶剂或酯类溶剂搅拌,之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分离液和固体分别为分离液Ⅲ-2和固体Ⅲ-2,分离液Ⅲ-2直接排放;或分离液Ⅲ-2加热结晶得到固体Ⅲ-2-1;
所述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或固体Ⅲ-2-1废弃或进行回收或进行洗涤,或所述固体Ⅲ-1、固体Ⅲ-1-1、固体Ⅲ-2和固体Ⅲ-2-1进行洗涤前,先经过干燥和/或破碎;洗涤后固液分离;所述洗涤的过程为如下工艺中任意一种;
以水洗涤:固体Ⅲ-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a和固体Ⅲ-1-a;所述固体Ⅲ-1-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1-a和固体Ⅲ-1-1-a;固体Ⅲ-2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a和固体Ⅲ-2-a;所述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1-a和固体Ⅲ-2-1-a;对于所述洗涤液Ⅲ-1-a、Ⅲ-1-1-a、Ⅲ-2-a或Ⅲ-2-1-a,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以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洗涤:固体Ⅲ-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b和固体Ⅲ-1-b;所述固体Ⅲ-1-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1-b和固体Ⅲ-1-1-b;固体Ⅲ-2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b和固体Ⅲ-2-b;所述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1-b和固体Ⅲ-2-1-b;对于所述洗涤液Ⅲ-1-b、Ⅲ-1-1-b、Ⅲ-2-b或Ⅲ-2-1-b,直接排放或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进行回收处理;
以盐酸或硫酸或草酸洗涤:固体Ⅲ-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c和固体Ⅲ-1-c;所述固体Ⅲ-1-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1-1-c和固体Ⅲ-1-1-c;固体Ⅲ-2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c和固体Ⅲ-2-c;所述固体Ⅲ-2-1洗涤后固液分离产生洗涤液Ⅲ-2-1-c和固体Ⅲ-2-1-c;所述洗涤液Ⅲ-1-c、Ⅲ-1-1-c、Ⅲ-2-c或Ⅲ-2-1-c直接排放;或所述洗涤液Ⅲ-1-c、Ⅲ-1-1-c、Ⅲ-2-c或Ⅲ-2-1-c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Ⅲ,钴锰回收单元Ⅲ出水排放;或所述洗涤液Ⅲ-1-c、Ⅲ-1-1-c、Ⅲ-2-c或Ⅲ-2-1-c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后除金属腐蚀产物后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Ⅲ,钴锰回收单元Ⅲ出水排放;
对于所述固体Ⅲ-1-a、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进行废弃;或对于固体Ⅲ-1-a、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或对于所述固体Ⅲ-1-a、固体Ⅲ-1-b或固体Ⅲ-1-c,在进行回收或进入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前,先经过水洗和/或干燥;
对于所述固体Ⅲ-1-1-a、固体Ⅲ-1-1-b、固体Ⅲ-1-1-c、固体Ⅲ-2-a、固体Ⅲ-2-b、固体Ⅲ-2-c、固体Ⅲ-2-1-a、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进行废弃;或对于所述固体Ⅲ-1-1-a、固体Ⅲ-1-1-b、固体Ⅲ-1-1-c、固体Ⅲ-2-a、固体Ⅲ-2-b、固体Ⅲ-2-c、固体Ⅲ-2-1-a、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进行回收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或对于所述固体Ⅲ-1-1-a、固体Ⅲ-1-1-b、固体Ⅲ-1-1-c、固体Ⅲ-2-a、固体Ⅲ-2-b、固体Ⅲ-2-c、固体Ⅲ-2-1-a、固体Ⅲ-2-1-b或固体Ⅲ-2-1-c,在进行回收或与醇类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回收前,先经过水洗和/或干燥;
上述步骤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进行实施;所述组合方式为:固体Ⅲ-1-1或固体Ⅲ-1-1-a或固体Ⅲ-1-1-b或Ⅲ-1-1-c,直接或水洗和/或干燥后再经过b-Ⅲ-2路线处理;或者固体Ⅲ-2或固体Ⅲ-2-a或固体Ⅲ-2-b或固体Ⅲ-2-c,直接或水洗和/或干燥后再经过b-Ⅲ-1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3、5或6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b-Ⅰ-1或路线b-Ⅰ-1-a的替换路线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路线b-Ⅰ-2或路线b-Ⅰ-2-a的替换路线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
洗液Ⅰ-2、分离液Ⅱ-a、分离液Ⅱ-b、洗涤液Ⅲ-1-1-a、洗涤液Ⅲ-1-1-b、洗涤液Ⅲ-1-a、洗涤液Ⅲ-1-b、洗涤液Ⅲ-2-1-a、洗涤液Ⅲ-2-1-b、洗涤液Ⅲ-2-a或洗涤液Ⅲ-2-b,所述的进行回收处理,经过如下6条处理的任一路线处理,为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
路线c-Ⅰ:直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c-Ⅱ: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Ⅳ处理,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Ⅳ的出水直接排放或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c-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c-Ⅳ:经过钴锰吸附树脂处理后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之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c-Ⅴ:通入到纳滤单元Ⅰ,纳滤单元Ⅰ淡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纳滤单元Ⅰ淡水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c-Ⅵ:路线c-Ⅵ包括三条路线,分别为c-Ⅵ-a、c-Ⅵ-b和c-Ⅵ-c,任选一条:
路线c-Ⅵ-a: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Ⅴ,钴锰回收单元Ⅴ出水直接排放;或钴锰回收单元Ⅴ出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后直接排放;或钴锰回收单元Ⅴ出水过滤后经过溴吸附树脂后直接排放;
路线c-Ⅵ-b:水溶液经过溴吸附树脂,溴吸附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溴吸附树脂的出水直接或过滤后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Ⅵ,钴锰回收单元Ⅵ出水直接排放;
路线c-Ⅵ-c:水溶液经过纳滤单元Ⅱ,纳滤单元Ⅱ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Ⅶ,钴锰回收单元Ⅶ出水直接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处理的液体在进入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之前,先经过超滤膜再经过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淡水外排、反渗透膜浓水进入路线c-Ⅰ,路线c-Ⅱ,路线c-Ⅲ,路线c-Ⅳ,路线c-Ⅴ,路线c-Ⅵ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线c-Ⅱ中,路线c-Ⅱ进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Ⅳ处理;
所述路线c-Ⅲ中,路线c-Ⅲ进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所述路线c-Ⅵ-a中,路线c-Ⅵ-a进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Ⅴ处理;
所述路线c-Ⅵ-b中,路线c-Ⅵ-b进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溴吸附树脂;或者路线c-Ⅵ-b进水经过溴吸附树脂,溴吸附树脂的出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Ⅵ处理;
所述路线c-Ⅵ-c中,
纳滤单元Ⅱ浓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所述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Ⅶ处理;纳滤单元Ⅱ淡水直接排放;或纳滤单元Ⅱ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后直接排放;或纳滤单元Ⅱ淡水经过溴吸附树脂后与所述纳滤单元Ⅱ浓水相同的处理路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线c-Ⅱ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和/或添加氢溴酸放空搅拌;
所述路线c-Ⅲ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和/或添加氢溴酸放空搅拌;
所述路线c-Ⅳ中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
当所述路线c-Ⅴ采用水溶液经过纳滤单元Ⅰ,纳滤单元Ⅰ淡水再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时: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之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7、9或10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线b-Ⅰ-1中、所述路线b-Ⅰ-1-a中、所述路线b-1-2中、所述路线b-1-2-a中,
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醋酸溶液和/或氢溴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水洗液直接排放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水洗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钠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氯化物盐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碱性溶液和/或醋酸钠或醋酸钾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经过过滤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酸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氯化物盐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所述路线c-Ⅱ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或水洗液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Ⅲ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水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后直接排放;或再生液、水洗液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后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Ⅳ中,所述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水洗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后直接排放;或再生液、水洗液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后直接排放;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或水洗液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Ⅴ中,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再生液、水洗液或纳滤单元Ⅰ的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后直接排放;或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之前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再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Ⅹ后直接排放;
所述路线c-Ⅵ中,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钠或醋酸钾溶液和/或碱性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或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盐溶液进行脱附再生或再生后水洗;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醋酸溶液、醋酸钴溶液、醋酸锰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或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器过滤碎树脂;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碱性溶液和/或醋酸钠或醋酸钾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直接排放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出水经过过滤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氢型阳离子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酸溶液或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
溴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以氯化物盐溶液再生:再生液直接排放;或再生液进行蒸发结晶或膜浓缩蒸发结晶作为固废处理;或者再生液应用双极膜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应用电解法将再生液的溴元素形成氢溴酸提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路线c-Ⅲ中设置纳滤单元Ⅲ和纳滤单元Ⅳ;路线c-Ⅲ中在经过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前,先进入纳滤单元Ⅲ,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淡水经过所述氢型阳离子树脂处理处理;所述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Ⅲ的纳滤浓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
路线c-Ⅲ中氢型阳离子树脂产生的再生液或水洗液,先经过纳滤单元Ⅳ,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淡水直接排放;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Ⅳ的纳滤浓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去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Ⅷ处理;
所述路线c-Ⅳ中设置纳滤单元Ⅴ,所述路线c-Ⅳ中钴锰吸附树脂产生的再生液或水洗液先进入纳滤单元Ⅴ,纳滤单元Ⅴ产生的纳滤浓水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处理;或所述纳滤单元Ⅴ的纳滤浓水先添加碱性物质沉淀和/或过滤除金属腐蚀产物得到滤液,滤液经过钴锰回收单元Ⅸ处理;所述纳滤单元Ⅴ产生的纳滤淡水直接排放,或纳滤单元Ⅴ产生的纳滤淡水补充酸后用于氢型阳离子树脂或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的再生。
13.根据权利要求3、5、6、7、9、11或1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锰回收单元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和Ⅹ包括2条路线,分别为路线1和路线2:
路线1:添加碱性物质将钴、锰离子形成固态物,沉淀和/或过滤,之后作为钴锰回收单元的出水;滤渣间断性用醋酸和/或氢溴酸清洗溶解钴离子、锰离子产生溶解液,溶解液直接或过滤后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
路线2:通过钴锰吸附树脂后作为钴锰回收单元的出水;所述钴锰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用醋酸和/或氢溴酸溶液再生或再生后水洗,钴锰吸附树脂再生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水洗液直接排放或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或再生液、水洗液进入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前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碎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7、9、10、11或1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单元Ⅰ、Ⅱ、Ⅲ、Ⅳ、Ⅴ,设置超滤膜和纳滤膜,来源水溶液经过超滤后进入纳滤膜;或所述纳滤单元Ⅰ、Ⅱ、Ⅲ、Ⅳ、Ⅴ设置超滤膜、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来源水溶液经过超滤后进入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浓水进入纳滤膜、反渗透膜淡水外排,通过纳滤膜的水及溶质为纳滤淡水、未通过纳滤膜的水及溶质为纳滤浓水,所述的纳滤膜、反渗透膜至少包含一级、一段的纳滤膜、反渗透膜。
15.根据权利要求3、5、6、7、9、10、11、12或1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到氧化反应系统单元为:直接进入氧化反应系统;或依次经过超滤膜、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浓水进入所述的氧化反应系统、反渗透膜淡水外排,所述的反渗透膜至少包含一级、一段的反渗透膜;氧化反应系统即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的氧化反应器的进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为便于系统运行稳定,在工艺路线上设置若干个缓冲罐。
CN201910591654.9A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Active CN110128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056.8A CN116444364A (zh)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5452.0A CN109776307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2019102354520 2019-03-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056.8A Division CN116444364A (zh)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266A true CN110128266A (zh) 2019-08-16
CN110128266B CN110128266B (zh) 2022-12-27

Family

ID=6649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5452.0A Pending CN109776307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202211011056.8A Pending CN116444364A (zh)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201910591654.9A Active CN110128266B (zh)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5452.0A Pending CN109776307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202211011056.8A Pending CN116444364A (zh) 2019-03-27 2019-07-02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977630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311A (zh) * 2019-09-18 2019-12-10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含苯甲酸及其酸根、和/或苯二甲酸及其酸根的混合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10818149A (zh) * 2019-11-27 2020-02-21 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a精制母液回收方法和回收系统
CN111039444A (zh) * 2019-11-26 2020-04-2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11217333A (zh) * 2020-02-25 2020-06-02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中回收溴元素的工艺
CN111646892A (zh) * 2020-06-01 2020-09-1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溶剂回收单元的浆料中分离物料进行回收的工艺
CN11373535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pta氧化尾气处理与回收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307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110255769A (zh) * 2019-07-02 2019-09-20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的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11575486B (zh) * 2020-05-20 2023-03-21 杨文辉 Pta氧化母液回收利用方法
CN113087081B (zh) * 2021-04-14 2022-04-26 南京依柯卡特排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陶瓷膜技术pta精制母液回收方法
CN115282939A (zh) * 2022-08-04 2022-11-04 南京大学 一种高选择性除铁树脂及pta废水中钴锰催化剂回收回用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4590A (en) * 1977-02-24 1978-09-11 Asahi Chem Ind Co Ltd Recovery method for liquid-phase oxidation catalyst and solvent
CN1226550A (zh) * 1998-02-16 1999-08-25 中国石化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对苯二甲酸生产中钴、锰催化剂的回收方法
CN1594118A (zh) * 2004-07-15 2005-03-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香羧酸生产中母固水的回收方法
CN1611482A (zh) * 2003-10-31 2005-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酸氧化残渣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1134628A (zh) * 2007-07-31 2008-03-05 凯能高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Pta精制废水的综合处理利用方法
CN102786412A (zh) * 2012-09-03 2012-11-21 绍兴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
CN103861650A (zh) * 2012-12-17 2014-06-18 兴忠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对苯二甲酸反应母液回收钴锰催化剂的方法
CN109776307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4590A (en) * 1977-02-24 1978-09-11 Asahi Chem Ind Co Ltd Recovery method for liquid-phase oxidation catalyst and solvent
CN1226550A (zh) * 1998-02-16 1999-08-25 中国石化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对苯二甲酸生产中钴、锰催化剂的回收方法
CN1611482A (zh) * 2003-10-31 2005-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酸氧化残渣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594118A (zh) * 2004-07-15 2005-03-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香羧酸生产中母固水的回收方法
CN101134628A (zh) * 2007-07-31 2008-03-05 凯能高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Pta精制废水的综合处理利用方法
CN102786412A (zh) * 2012-09-03 2012-11-21 绍兴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
CN103861650A (zh) * 2012-12-17 2014-06-18 兴忠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对苯二甲酸反应母液回收钴锰催化剂的方法
CN109776307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311A (zh) * 2019-09-18 2019-12-10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含苯甲酸及其酸根、和/或苯二甲酸及其酸根的混合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11039444A (zh) * 2019-11-26 2020-04-2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10818149A (zh) * 2019-11-27 2020-02-21 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a精制母液回收方法和回收系统
CN111217333A (zh) * 2020-02-25 2020-06-02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中回收溴元素的工艺
CN11373535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pta氧化尾气处理与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3735353B (zh) * 2020-05-29 2024-02-09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pta氧化尾气处理与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1646892A (zh) * 2020-06-01 2020-09-11 佰仕邦水处理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溶剂回收单元的浆料中分离物料进行回收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266B (zh) 2022-12-27
CN109776307A (zh) 2019-05-21
CN116444364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8266A (zh) 一种针对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母液抽出液的处理工艺
CN106186002B (zh) 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1217333B (zh) 一种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中回收溴元素的工艺
CN101287537A (zh) 利用可控渗透剂的正向渗透
CN110255769A (zh) 一种针对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的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03693772B (zh) Pta精制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法
CN111729350B (zh) 用于吸附法卤水提锂的设备
CN109019634B (zh) 化工废盐精制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WO2022007660A1 (zh) 利用粉状吸附剂进行卤水提锂的方法
CN106744721A (zh) 钛白废酸中硫酸和溶解性钛的回收分离方法及应用
CN110818149A (zh) 一种pta精制母液回收方法和回收系统
CN108793203A (zh) 一种从海水中提取锂的工艺
CN114105173A (zh) 盐湖卤水提锂系统及工艺
CN110670081A (zh) 反向离子交换的酸回收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1039444A (zh) 一种针对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氧化工序的母液抽出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CN107805712A (zh) 一种去除含铀碱性浸出液中有机质的方法
CN114906964A (zh) 一种pta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5753219A (zh) 一种含钒废水深度净化处理及回收钒铬的工艺
CN109970546B (zh) 一种电子级柠檬酸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207986914U (zh) 一种洗涤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06507816B (zh) 从卤水中提取锂的方法
CN110015795A (zh) 二元高盐复杂体系镍湿法冶金废水的资源化与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工艺
JP2003088726A (ja) 湿式排ガス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14014341A (zh) 一种从原卤中制取高锂溶液的装置及方法
JP3045378B2 (ja) 海水の複合処理用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