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3701B -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93701B CN110093701B CN201910427704.XA CN201910427704A CN110093701B CN 110093701 B CN110093701 B CN 110093701B CN 201910427704 A CN201910427704 A CN 201910427704A CN 110093701 B CN110093701 B CN 1100937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tton
- drafting
- fiber
- roller
-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2—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 D02G3/324—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using a drawing frame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6—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 D02G3/367—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using a drawing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弹性长丝束拉伸后弹性回复从而卷曲的分布在牵伸后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制得松弛弹性包芯纱,从而大幅提高纱线的弹性伸长率,改善后道织物的回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纱线的纺制方法,具体为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好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将选配的棉纤维依次经清梳联、精梳、并条、粗纱制得棉粗纱,将1根棉粗纱通过细纱机的后罗拉按压喂入到牵伸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结构,四罗拉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其中后罗拉、中后罗拉之间为后牵伸整理区,对喂入的棉粗纱进行初步牵伸拉细和主要解捻整理作用,中后罗拉、中前罗拉之间为中主牵伸区,对棉粗纱进行主要牵伸拉细作用,从而得到第一棉须条,具有一定弹性的长丝束与第一棉须条共同经中前罗拉的按压进入到中后罗拉、中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拉弹区内,一方面第一棉须条被进一步的拉伸变细得到棉须条,另一方面弹性长丝束被拉伸而弹性伸长但没有被拉断,棉须条和被拉伸弹性伸长的弹性长丝束共同由前罗拉的按压输出,此时不被按压的长丝束发生弹性回复作用从而卷曲的分布在位于前罗拉和加捻点之间的加捻三角区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捻度作用下,棉须条在加捻点处被加捻成棉外包纱,并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松弛弹性包芯纱。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弹性长丝束拉伸后弹性回复从而卷曲的分布在牵伸后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制得松弛弹性包芯纱,从而大幅提高纱线的弹性伸长率,改善后道织物的回弹性。
技术方案: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将选配的棉纤维依次经清梳联、精梳、并条、粗纱制得棉粗纱,将1根棉粗纱通过细纱机的后罗拉按压喂入到牵伸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结构,四罗拉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其中后罗拉、中后罗拉之间为后牵伸整理区,对喂入的棉粗纱进行初步牵伸拉细和伸直整理作用,中后罗拉、中前罗拉之间为中主牵伸区,对棉粗纱进行牵伸拉细作用,从而得到第一棉须条,具有弹性的长丝束与第一棉须条共同经中前罗拉的按压进入到中后罗拉、中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拉弹区内,一方面第一棉须条被进一步的拉伸变细得到棉须条,另一方面弹性长丝束被拉伸而弹性伸长但没有被拉断,棉须条和被拉伸弹性伸长的弹性长丝束共同由前罗拉的按压输出,此时不被按压的长丝束发生弹性回复作用从而卷曲的分布在位于前罗拉和加捻点之间的加捻三角区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捻度作用下,棉须条在加捻点处被加捻成棉外包纱,并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松弛弹性包芯纱,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梳联:将所选配的原棉纤维依次经自动抓棉机实现按照混配比例的抓取,多功能分离器实现原棉纤维中的大块状杂质、火星的分离去除,多仓混棉机实现所选配的各种原棉纤维在气流输送的不同时性上产生的路程差下的混合,梳针打手清棉机实现棉纤维在各转动的打手下剥取转移过程中的分梳、开松、除杂,异纤机实现棉纤维中混杂的其他纤维的识别、分离,强力除尘机实现棉纤维的细小的微尘的清除,梳棉机实现对进入的棉纤维丛的精细开松、分梳、除杂、成条,从而制得梳棉条,开清棉遵循“多仓取用、精细抓棉、充分混合、渐进开松、早落少打、以梳代打、少伤纤维”的工艺原则,梳棉遵循“强分梳、轻定量、低速度、小张力、小加压、紧隔距、大速比”的工艺原则;
第二步:精梳:包括精梳准备和精梳,精梳准备包括预并条和条并卷,预并条采用并条机,预并条中采用6根第一步制得的梳棉条共同喂入,喂入的6根梳棉条共同经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第一棉预并条,同时预并条中采用8根第一步制得的梳棉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梳棉条共同经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第二棉预并条,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总牵伸倍数设置为与喂入的梳棉条的数量的差异在1-1.5%之间,牵伸系统分别包括后罗拉与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以及牵伸整理区,牵伸整理区包括带轮与压辊盘条之间的第一牵伸区、后罗拉与给棉罗拉之间的第二牵伸区、给棉罗拉与导条罗拉之间的第三牵伸区、压辊与前罗拉之间的第四牵伸区;条并卷采用条卷机,条并卷中采用28根制得的第一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8根第一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一棉卷,同时条并卷中采用28根制得的第二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8根第二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二棉卷,条并卷中采用24根制得的第一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4根第一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三棉卷,条并卷中采用24根制得的第二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4根第二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四棉卷,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牵伸倍数设置为2-3之间;精梳采用CJ60-SM精梳机,精梳中采用8个制得的棉卷共同喂入,其中8个棉卷从上到下叠加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经精梳机的大牵伸作用后将喂入的棉卷重新拉伸成条状制得第一棉精梳条,同时8个棉卷从上到下叠加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棉卷、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第四棉卷,经精梳机的大牵伸作用后将喂入的棉卷重新拉伸成条状制得第二棉精梳条,在拉伸过程中实现棉纤维内的短绒纤维的剔除、细小杂质的清除,精梳机的牵伸倍数设置为90-100之间,精梳条定量偏重掌握,以免总牵伸过大而增加精梳条的条干不匀,精梳工序需遵循“重准备、少粘卷、把握定时定位、平衡落棉、缩小眼差、重加压、准咬合、两峰一准”的工艺原则;
第三步:并条:采用一道并条,选用HSR1000并条机,并条中采用6根第二步制得的棉精梳条共同喂入,其中6根棉精梳条的排列顺序为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此时喂入的6根棉精梳条共同经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第一棉熟条,同时6根棉精梳条的排列顺序为第一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此时喂入的6根棉精梳条共同经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第二棉熟条,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总牵伸倍数设置为与喂入的棉精梳条的数量的差异在0.5-1%之间,并条过程中通过并条机的牵伸作用,有效消除棉条中的纤维弯钩,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减少棉结,通过牵伸后的并合作用,改善棉条均匀度和棉条长片段不匀率,降低最终成纱中的质量不匀率和质量差异,并条工序遵循“合适的隔距、稳握持、强控制、匀牵伸、顺牵伸、多并合、重加压、轻定量、大隔距、低速度、防缠绕”的工艺原则;
第四步:粗纱:将第三步制得的1根第一棉熟条和1根第二棉熟条共同喂入粗纱机,经粗纱机的牵伸系统的牵伸拉细、卷绕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条状结构的且具有强力的棉粗纱,粗纱机选用JWF14156型粗纱机;
第五步:细纱:采用TH558J细纱机,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结构,四罗拉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将1根第四步制得的棉粗纱通过细纱机的后罗拉按压喂入到牵伸系统,喂入的棉粗纱随后被中后罗拉按压输出,此过程中受到后罗拉与中后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棉束,且设置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1-1.8之间,在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棉粗纱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中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后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若该纤维处于弯曲状态,则该纤维首先由弯曲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而后在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滑移作用,且在拉伸伸直和拉伸滑移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伸直整理和棉粗纱的拉伸变细,在棉纤维伸直整理和拉伸滑移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棉粗纱的捻度减小,从而发生棉粗纱的解捻作用,经中后罗拉按压输出的棉束随后被中前罗拉按压输出,此过程中受到中后罗拉与中前罗拉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第一棉须条,且设置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0-50之间,在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棉束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中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中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中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该纤维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滑移作用,且在拉伸滑移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从而实现对棉束的大幅度的拉伸变细,在棉纤维拉伸滑移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大幅度的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棉束的捻度大部分被解除,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长丝束与第一棉须条共同经中前罗拉的按压进入到中前罗拉、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内,且弹性长丝束位于第一棉须条的中间部位,设置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1+弹性长丝束的断裂伸长率之间,在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第一棉须条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中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前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纤维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移动作用,且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在棉纤维拉伸移动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第一棉须条的捻度被完全解除,从而得到棉须条,同时喂入的弹性长丝束被拉伸而发生弹性伸长但没有被拉断,而后棉须条和被拉伸弹性伸长的弹性长丝束共同由前罗拉的按压输出,此时棉须条在前罗拉处按压输出的钳口和棉须条的加捻点之间形成加捻三角区,弹性长丝束在经前罗拉按压输出后前牵伸区对弹性长丝的拉伸作用力消失,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在位于棉须条的加捻三角区内发生弹性回复作用,此时由于加捻三角区内的棉纤维呈紧密状态分布,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在回弹过程中与加捻三角区内的棉纤维发生相互的交缠作用,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卷曲的分布在加捻三角区内,而后在加捻捻度作用下,棉须条在加捻点处被加捻成棉外包纱,并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松弛弹性包芯纱。
优选的,第一步中自动抓棉机采用BO-A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多功能分离器选用SP-MF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多仓混棉机采用MX-I6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梳针打手清棉机采用CL-C1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异纤机选用YQ600H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强力除尘机采用SP-DX型。
优选的,第一步中梳棉机采用TC5-1C型。
优选的,第二步中并条机采用FA313B-60型。
优选的,第二步中条卷机选用CL15型。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弹性长丝束拉伸后弹性回复从而卷曲的分布在牵伸后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制得松弛弹性包芯纱,从而大幅提高纱线的弹性伸长率,改善后道织物的回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以制备线密度为36.4tex/44.4dtex的棉/氨纶松弛弹性包芯纱为例,相应的工艺参数如下:
(1)关键工艺参数设计
梳棉:
预并条:
条并卷
精梳:
并条:
粗纱:
细纱:
Claims (1)
1.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选配的棉纤维依次经清梳联、精梳、并条、粗纱制得棉粗纱,将1根棉粗纱通过细纱机的后罗拉按压喂入到牵伸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结构,四罗拉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其中后罗拉、中后罗拉之间为后牵伸整理区,对喂入的棉粗纱进行初步牵伸拉细和伸直整理作用,中后罗拉、中前罗拉之间为中主牵伸区,对棉粗纱进行牵伸拉细作用,从而得到第一棉须条,具有弹性的长丝束与第一棉须条共同经中前罗拉的按压进入到中前罗拉、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拉弹区内,一方面第一棉须条被进一步的拉伸变细得到棉须条,另一方面弹性长丝束被拉伸而弹性伸长但没有被拉断,棉须条和被拉伸弹性伸长的弹性长丝束共同由前罗拉的按压输出,此时不被按压的长丝束发生弹性回复作用从而卷曲的分布在位于前罗拉和加捻点之间的加捻三角区的棉须条内,而后在加捻捻度作用下,棉须条在加捻点处被加捻成棉外包纱,并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松弛弹性包芯纱,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梳联:将所选配的原棉纤维依次经自动抓棉机实现按照混配比例的抓取,多功能分离器实现原棉纤维中的大块状杂质、火星的分离去除,多仓混棉机实现所选配的各种原棉纤维在气流输送的不同时性上产生的路程差下的混合,梳针打手清棉机实现棉纤维在各转动的打手下剥取转移过程中的分梳、开松、除杂,异纤机实现棉纤维中混杂的其他纤维的识别、分离,强力除尘机实现棉纤维的细小的微尘的清除,梳棉机实现对进入的棉纤维丛的精细开松、分梳、除杂、成条,从而制得梳棉条,开清棉遵循“多仓取用、精细抓棉、充分混合、渐进开松、早落少打、以梳代打、少伤纤维”的工艺原则,梳棉遵循“强分梳、轻定量、低速度、小张力、小加压、紧隔距、大速比”的工艺原则;
第二步:精梳:包括精梳准备和精梳,精梳准备包括预并条和条并卷,预并条采用并条机,预并条中采用6根第一步制得的梳棉条共同喂入,喂入的6根梳棉条共同经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第一棉预并条,同时预并条中采用8根第一步制得的梳棉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梳棉条共同经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第二棉预并条,预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总牵伸倍数设置为与喂入的梳棉条的数量的差异在1-1.5%之间,牵伸系统分别包括后罗拉与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以及牵伸整理区,牵伸整理区包括带轮与压辊盘条之间的第一牵伸区、后罗拉与给棉罗拉之间的第二牵伸区、给棉罗拉与导条罗拉之间的第三牵伸区、压辊与前罗拉之间的第四牵伸区;条并卷采用条卷机,条并卷中采用28根制得的第一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8根第一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一棉卷,同时条并卷中采用28根制得的第二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8根第二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二棉卷,条并卷中采用24根制得的第一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4根第一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三棉卷,条并卷中采用24根制得的第二棉预并条共同喂入,喂入的24根第二棉预并条共同经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拉伸整理后重新并合后重新制得卷状的第四棉卷,条卷机的牵伸系统的牵伸倍数设置为在2-3之间;精梳采用CJ60-SM精梳机,精梳中采用8个制得的棉卷共同喂入,其中8个棉卷从上到下叠加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经精梳机的大牵伸作用后将喂入的棉卷重新拉伸成条状制得第一棉精梳条,同时8个棉卷从上到下叠加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棉卷、第一棉卷、第二棉卷、第二棉卷、第三棉卷、第三棉卷、第四棉卷、第四棉卷,经精梳机的大牵伸作用后将喂入的棉卷重新拉伸成条状制得第二棉精梳条,在拉伸过程中实现棉纤维内的短绒纤维的剔除、细小杂质的清除,精梳机的牵伸倍数设置为在90-100之间,精梳条定量偏重掌握,以免总牵伸过大而增加精梳条的条干不匀,精梳工序需遵循“重准备、少粘卷、把握定时定位、平衡落棉、缩小眼差、重加压、准咬合、两峰一准”的工艺原则;
第三步:并条:采用一道并条,选用HSR1000并条机,并条中采用6根第二步制得的棉精梳条共同喂入,其中6根棉精梳条的排列顺序为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此时喂入的6根棉精梳条共同经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第一棉熟条,同时6根棉精梳条的排列顺序为第一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一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第二棉精梳条,此时喂入的6根棉精梳条共同经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拉伸变细后重新并合制得第二棉熟条,并条的牵伸系统的总牵伸倍数设置为与喂入的棉精梳条的数量的差异在0.5-1%之间,并条过程中通过并条机的牵伸作用,有效消除棉条中的纤维弯钩,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减少棉结,通过牵伸后的并合作用,改善棉条均匀度和棉条长片段不匀率,降低最终成纱中的质量不匀率和质量差异,并条工序遵循“合适的隔距、稳握持、强控制、匀牵伸、顺牵伸、多并合、重加压、轻定量、大隔距、低速度、防缠绕”的工艺原则;
第四步:粗纱:将第三步制得的1根第一棉熟条和1根第二棉熟条共同喂入粗纱机,经粗纱机的牵伸系统的牵伸拉细、卷绕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条状结构的且具有强力的棉粗纱,粗纱机选用JWF14156 型粗纱机;
第五步:细纱:采用TH558J细纱机,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结构,四罗拉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前罗拉,将1根第四步制得的棉粗纱通过细纱机的后罗拉按压喂入到牵伸系统,喂入的棉粗纱随后被中后罗拉按压输出,此过程中受到后罗拉与中后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棉束,且设置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1-1.8之间,在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棉粗纱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中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后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若该纤维处于弯曲状态,则该纤维首先由弯曲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而后在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滑移作用,且在拉伸伸直和拉伸滑移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伸直整理和棉粗纱的拉伸变细,在棉纤维伸直整理和拉伸滑移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棉粗纱的捻度减小,从而发生棉粗纱的解捻作用,经中后罗拉按压输出的棉束随后被中前罗拉按压输出,此过程中受到中后罗拉与中前罗拉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第一棉须条,且设置中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0-50之间,在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棉束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中后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中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中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该纤维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滑移作用,且在拉伸滑移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从而实现对棉束的大幅度的拉伸变细,在棉纤维拉伸滑移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大幅度的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棉束的捻度大部分被解除,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长丝束与第一棉须条共同经中前罗拉的按压进入到中前罗拉、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内,且弹性长丝束位于第一棉须条的中间部位,设置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1+弹性长丝束的断裂伸长率之间,在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下,第一棉须条内的棉纤维进行首先与中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转变为与前罗拉线速度保持一致的向前传输,也即由在前牵伸区的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此时纤维发生与周围相邻接触的纤维之间的移动作用,且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周围与其接触的纤维发生由慢速运动转变为快速运动的转变,在棉纤维拉伸移动过程中,棉纤维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被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第一棉须条的捻度被完全解除,从而得到棉须条,同时喂入的弹性长丝束被拉伸而发生弹性伸长但没有被拉断,而后棉须条和被拉伸弹性伸长的弹性长丝束共同由前罗拉的按压输出,此时棉须条在前罗拉处按压输出的钳口和棉须条的加捻点之间形成加捻三角区,弹性长丝束在经前罗拉按压输出后前牵伸区对弹性长丝的拉伸作用力消失,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在位于棉须条的加捻三角区内发生弹性回复作用,此时由于加捻三角区内的棉纤维呈紧密状态分布,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在回弹过程中与加捻三角区内的棉纤维发生相互的交缠作用,从而使得弹性长丝束卷曲的分布在加捻三角区内,而后在加捻捻度作用下,棉须条在加捻点处被加捻成棉外包纱,并在加捻过程中将卷曲的长丝束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松弛弹性包芯纱;第一步中自动抓棉机采用BO-A型,第一步中多功能分离器选用SP-MF型,第一步中多仓混棉机采用MX-I6型,第一步中梳针打手清棉机采用CL-C1型,第一步中异纤机选用YQ600H型,第一步中强力除尘机采用SP-DX型,第一步中梳棉机采用TC5-1C型,第二步中并条机采用FA313B-60型,第二步中条卷机选用CL15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7704.XA CN110093701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7704.XA CN110093701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3701A CN110093701A (zh) | 2019-08-06 |
CN110093701B true CN110093701B (zh) | 2022-01-07 |
Family
ID=6744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27704.XA Active CN110093701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937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329B (zh) * | 2019-09-12 | 2021-06-29 | 嘉兴学院 | 一种包缠结构弹力段彩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21887B (zh) * | 2020-05-26 | 2024-06-14 | 常州科旭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包芯稳定性的多芯包芯纱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
CN115961398A (zh) * | 2022-11-16 | 2023-04-14 | 虹纬盐城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组份弹力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44130A (ja) * | 1991-08-05 | 1993-02-23 | Tosuko Kk | 被覆弾性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87391A (zh) * | 1992-09-12 | 1994-06-01 | 日本纺织株式会社 | 易熔的粘合包芯纱 |
JP2002138333A (ja) * | 2000-10-27 | 2002-05-14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伸縮性複合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織編物 |
CN103998662A (zh) * | 2011-12-13 | 2014-08-20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由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包芯纱制成的可拉伸的且尺寸稳定的织造织物 |
CN105648605A (zh) * | 2016-03-23 | 2016-06-08 | 江南大学 | 一种新型双色高弹花式纱及其生产方法 |
CN107190393A (zh) * | 2017-07-16 | 2017-09-22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CN107513793A (zh) * | 2017-10-12 | 2017-12-26 |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及方法 |
CN108179507A (zh) * | 2018-03-20 | 2018-06-19 | 江南大学 | 一种上下双牵伸保形纯纺赛络纱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及纯纺赛络纱 |
CN108588939A (zh) * | 2018-05-18 | 2018-09-28 | 江南大学 | 具有仿兔毛效果的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12694A (zh) * | 2018-10-16 | 2019-01-01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流光溢彩多孔弹力渐变圈圈花式纱线及制备方法 |
CN109680381A (zh) * | 2019-02-18 | 2019-04-26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丝交缠包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10427704.XA patent/CN1100937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44130A (ja) * | 1991-08-05 | 1993-02-23 | Tosuko Kk | 被覆弾性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87391A (zh) * | 1992-09-12 | 1994-06-01 | 日本纺织株式会社 | 易熔的粘合包芯纱 |
JP2002138333A (ja) * | 2000-10-27 | 2002-05-14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伸縮性複合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織編物 |
CN103998662A (zh) * | 2011-12-13 | 2014-08-20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由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包芯纱制成的可拉伸的且尺寸稳定的织造织物 |
CN105648605A (zh) * | 2016-03-23 | 2016-06-08 | 江南大学 | 一种新型双色高弹花式纱及其生产方法 |
CN107190393A (zh) * | 2017-07-16 | 2017-09-22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CN107513793A (zh) * | 2017-10-12 | 2017-12-26 |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包芯纱生产装置及方法 |
CN108179507A (zh) * | 2018-03-20 | 2018-06-19 | 江南大学 | 一种上下双牵伸保形纯纺赛络纱的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及纯纺赛络纱 |
CN108588939A (zh) * | 2018-05-18 | 2018-09-28 | 江南大学 | 具有仿兔毛效果的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12694A (zh) * | 2018-10-16 | 2019-01-01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流光溢彩多孔弹力渐变圈圈花式纱线及制备方法 |
CN109680381A (zh) * | 2019-02-18 | 2019-04-26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丝交缠包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3701A (zh) | 2019-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29061B (zh) | 一种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3305997B (zh) | 一种纯棉高支纱包纱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4404671B (zh) | 一种阻燃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0580163C (zh) |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9097882B (zh) | 一种高弹复合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0093701B (zh) | 松弛弹性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6637563B (zh) | 一种纯天然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5755622B (zh) | 一种粗纱法ab纱生产工艺 | |
CN110699809B (zh) | 一种差异化捻度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6835416B (zh) | 一种涤纶纯纺有色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11321495B (zh) | 一种精毛纺棉毛混纺纱线的生产加工方法 | |
CN106995956A (zh) | 新疆长绒棉纺制高支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4499138A (zh) | 用天丝纤维纯纺生产30支赛络纺竹节纱的方法 | |
CN109322022A (zh) | 一种紧密赛络纺股线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
CN111455519A (zh) | 一种半精纺毛绒包芯纱加工工艺 | |
CN110079909B (zh) | 双丝包芯包缠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2296397B (zh) | 一种高支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2534914B (zh) | 一种雪花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691051B (zh) | 一种羊绒粗纱双区牵伸与绢丝滑溜牵伸赛络纺纱装置及方法 | |
JP3967622B2 (ja) | 精紡方法、交撚糸、織物および編物 | |
CN110714246B (zh) | 一种短流程纺纱方法 | |
CN110067059B (zh) | 复合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0042520B (zh) |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3572446A (zh) | 一种以空气变形丝为芯线的包芯缝纫线的制造方法 | |
CN110004546B (zh) | 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312000 Yifeng village, Qianqing Town,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oxing Chengsheng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00 road 214122 Jiangsu Lihu Binhu District City of Wu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nan University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