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175A -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175A
CN110077175A CN201910423528.2A CN201910423528A CN110077175A CN 110077175 A CN110077175 A CN 110077175A CN 201910423528 A CN201910423528 A CN 201910423528A CN 110077175 A CN110077175 A CN 110077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rubber tyre
tyre bod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35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7175B (zh
Inventor
幸勇
幸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235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7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1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07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tyres with segmental sections or for multi-chamber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4Connection to tyres or inne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2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having multiple separate inflatable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轮胎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和穿出橡胶胎体外的气嘴,每根充气管均与气嘴连通,所述气嘴内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每根充气管中的单向阀。通过设有多气囊和单独的充放气系统,从而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防爆轮胎,涉及一种多气囊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爆胎是指轮胎在极短的时间因破裂突然失去空气而瘪掉的现象。爆胎是汽车在夏季频发事故之一。多数由于车主对轮胎的保养不当而导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10%是由于轮胎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故障引发事故总量的70%以上。
轮胎漏气,在被铁钉或其他尖锐物刺扎而暂时没有把轮胎扎破,轮胎会出现漏气现象,进而引起爆胎。轮胎气压过高,因汽车高速行驶,轮胎温度升高,气压随之升高,轮胎变形,胎体弹性降低,汽车所受到的动负荷也增大,如遇到冲击会产生内裂或爆胎。这也是爆胎事故会在夏季集中爆发的原因。轮胎气压不足,当汽车高速行驶时(速度超过120km/h),轮胎气压不足容易造成胎体“谐振动”从而引发巨大的谐振作用力,如果轮胎不够结实或者已经有“伤”,就易爆胎。而且气压不足使得轮胎的下沉量增大,在急转弯时容易造成胎壁着地,而胎壁是轮胎最薄弱的部分,胎壁着地同样会导致爆胎。而轮胎在使用时间过长后磨损严重,冠上已无花纹(或花纹过低)、胎壁变薄,已变成了人们常说的“光头胎”或已出现了高低不平得“薄弱环节”,它将会因为承受不了高速行驶的高压、高温而爆胎。
现有常用的防爆轮胎也叫做泄气保用轮胎,充气后的轮胎胎壁是支撑车辆重量的主要部位,特别是一些扁平比(扁平比是轮胎高度与宽度的比)较大的轮胎,胎壁非常“肥厚”。但现有的泄气保用胎均为单一结构的真空胎,而对于一些特殊车辆使用的内胎结构,则无法较好的进行适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内胎的轮胎泄气防爆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
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和穿出橡胶胎体外的气嘴,每根充气管均与气嘴连通,所述气嘴内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每根充气管中的单向阀。
本发明是一种防爆内胎结构,现有的许多中大型车辆上因为载重需求还是采用内外胎结构,从而在较大载重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虽然现有的车辆多采用真空胎结构,但真空胎在长时间大载重状态时无法保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以便充入较高气压的气体,导致成本较高。
但现有带有内胎的轮胎结构因为结构特殊性,相较于真空胎的耐磨性较差,且外部防护能力较差。无内胎轮胎不使用内胎,空气直接充入外胎内腔,这样消除了内外胎之间的磨擦,并使热量直接从轮辋散出,比普通轮胎降温20%以上。无内胎比有内胎更安全,真空胎更耐磨,也更省油。故为了提高现有带有内胎的轮胎结构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多气囊的轮胎结构。
也就是说,为了增加安全性能,在现有的内胎上通过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形成多个独立的腔室,然后充气后形成气压一致的气囊。并在内胎内设有统一的充气设备进行充放气,即使单个气囊爆胎,也能够保证其一段时间的安全行驶过程。
但现有的多气囊内胎多采用统一的供气结构,一旦单个气囊破裂或扎破,则导致其他气囊结构也会缓慢放气,只能维持一端时间的行驶。故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囊内胎,通过采用多气管结构的充放气装置,从而提高安全性。充气时,只需对准单个气嘴进行充气,多个气囊同时充气,不仅充气时间减少,同时避免距离充气口较近与较远端的气囊气压差值较大的问题出现,从而提高实用性。因为现有的一体式充气系统,在瓣片上设有单向阀,一旦开始贯气时,需要在第一个气囊贯气后达到一定气压后才会向另一个气囊贯气,则会产生延迟。如果设置的腔室较多,则无法保证每个腔室的气压均一,因为单向阀会有一定去气压损耗。
本发明中提供的充放气系统,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过设有针对每个气囊单独进行充气的充气管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充放气的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产生一定的气压差。通过统一的气嘴进行充气,同时注入每根充气管,然后高压气体快速进入每个气囊,即使存在一定的距离间隔,因为气压较大,故气流速度相较于较小的距离差值,其填充速度的差值可忽略。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
所述橡胶胎体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和穿出橡胶胎体外的气嘴,每根充气管均与气嘴连通,所述充气管内均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对应气囊中的单向阀。
这里对单向阀的具体位置进行改进,为了提高稳定性,在每根充气管中单独设有单向阀以保证单个气囊漏气时不会对其他气囊造成较大的影响。若只是设置在气嘴一处,其成本较低,但一旦损坏则导致整个充放气系统均会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任一瓣片上的布气管,所述充气管均与布气管连通,所述气嘴设置在布气管上。
布气管是用来连通所有充气管,其内部设有空腔,当高压气体从气嘴进入布气管中后会迅速填满整个布气管,然后由布气管进入每根充气管。布气管设置在单个瓣片上,而整个内胎为环状结构,其截面为类圆形,而瓣片是与内胎的轴线垂直的平面结构,其材质与内胎相同。而一般气嘴设置在靠近内圈一侧并从内圈穿出,当安装在轮毂上时,其气嘴也从轮毂上设有的气嘴通孔中穿出,并侧向穿过辐条朝向外侧便于加气。而所述的布气管则设置在瓣片与内胎内圈胎壁之间,或者在对应瓣片内设有通孔用来放置布气管均可。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总数为偶数时,所述充气管数量等分地分布在布气管两侧并从两端以最近路径穿过瓣片与对应的气囊连通;
所述气囊总数为奇数时,所述充气管分布在布气管两侧且其中一侧充气管多一根,该侧多出的充气管与相距布气管最远端的气囊连通。
这里进行具体的路径限定,为了保证充气更加便捷,整个内胎中仅设有一个布气管,而每个气囊均对应设有一根单独充气管,故最优的布置方式是对称设置充气管。例如,整个内胎内被分割为八个气囊,而布气管两端则均分为四个气囊,布气管单侧设置四根充气管即可。而分为九个气囊时,布气管一侧为四个气囊,一侧为五个气囊,故五个气囊一侧多一根充气管。
同时,所述布气管两侧相邻的两个气囊,可不用设置充气管,直接设有连通两个气囊的通孔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布气管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胎壁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壁设有用于连接气嘴的内螺纹;
所述连接管穿出橡胶胎体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朝向橡胶胎体一侧设有热熔胶。
连接管与布气管为一体式结构,布气管采用金属材质,外部可采用橡胶进行包裹。而连接管穿出内胎后,气嘴直接插入连接管并与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密封。根据具体的气压强度,可设置内螺纹的密度。而为了增加密封效果,连接管与内胎胎壁之间设有热熔胶进行密封,而外壁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环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的喷管,所述喷管内设有喷嘴。
排气管为单根或两根,单根则从任一气囊中起始向一侧单向延伸并贯穿每个气囊并绕一圈后达到相邻气囊中,所述喷管设置在该相邻气囊内。也就是说,单根排气管为了节省材料,不重复进入同一个气囊内,并在每个气囊的管壁上设有对应的开口,且开口上设有单向阀。一旦需要进行放气,则直接打开喷嘴,内部的气体则以一定流速向外喷出。当其中一个气囊破损泄露时,其余气囊中的气体则不会通过排气管或充气管泄露,整个排气管内充满相同压力的气体,但因为各个气囊中的单向阀限制其从气囊中排出。
而两根排气管结构布局与布气管的原理类似,均在同一气囊中设有一个具有空腔的结构,该结构连接有两根相同长度的排气管,分别朝向两端延伸。若气囊数量为奇数,则任一根排气管连通的气囊数量多一个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的喷嘴与现有的气门芯结构相同,可根据实际的产品的限定气压采用对应型号的气门芯结构,因为采用现有技术,故具体的结构原理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胎体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条状的肋条结构,所述排气管设置在肋条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与橡胶胎体接触表面设有环状外缘;喷管穿出橡胶胎体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来提高密封效果的压环。
喷管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外缘,以便与橡胶胎体卡接形成间隔交错是密封结构。而压环与密封环结构相似,作用也相似,均在内侧面涂覆有粘胶或热熔胶,并拧紧在内胎内圈外表面上,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为多节结构,所述瓣片上设有用来连接相邻气囊中的同一根排气管的两节相邻段的连接器;所述瓣片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包括夹持在通孔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贯穿的开孔,并在开孔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充气管每节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充气管插入对应底座一侧开口处并转动螺帽使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连接器密封连接。
这里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避免单个气囊漏气时相邻气囊的高压气体从充气管与瓣片之间的缝隙中漏出的问题发生,故通过增加一个连接器,将原本的粘胶固定方式优化为螺纹配合固定的方式,通过设有的底座直接夹持在所述通孔上,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和粘胶面积,从而提高密封性。所述的底座类似法兰管结构,其截面为H型的管状结构。而外侧管壁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圆形的通孔内壁沉入环状凹槽中,从而达到较好的夹持密封效果。在环状凹槽内,还设有齿纹,通过凹凸的齿纹表面能够更好的与通孔内壁贴合,以提高密封效果。
两侧的螺帽同样为管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充气管根据总长度的不同分为多节,每个气囊均为单独的一节,而在中间气囊中的充气管每节两端均设有与螺帽配合的外螺纹,将每节端部伸入一侧螺帽开口内并旋拧螺帽使得充气管的小节与该气囊的一个或两个螺帽密封连接,从而形成整根连通的充气管结构。
本发明中提供的充放气系统,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过设有针对每个气囊单独进行充气的充气管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充放气的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产生一定的气压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轮胎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主要展示连接器的剖面结构;
图3为本申请中轮胎正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图3中带有气嘴部分的B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中图3中带有肋条部分的C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中充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原理图,图中的方块代表气囊,而下方为充气管结构,设有多根充气管,每个气囊均连通有一根充气管;
图7为充气管和布气管的单独轴侧图。
图标:1-橡胶胎体,2-瓣片,3-充气管,4-气嘴,5-布气管,6-连接管,7-密封环,8-排气管,9-喷管,10-肋条,12-环状外缘,13-压环,14-连接器,141-底座,14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如图1所示,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1,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1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2,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3和穿出橡胶胎体1外的气嘴4,每根充气管3均与气嘴4连通,所述气嘴4内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每根充气管3中的单向阀。
充放气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任一瓣片2上的布气管5,所述充气管3均与布气管5连通,所述气嘴4设置在布气管5上。
当气囊总数为偶数时,所述充气管3数量等分地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并从两端以最近路径穿过瓣片2与对应的气囊连通;气囊总数为奇数时,所述充气管3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且其中一侧充气管3多一根,该侧多出的充气管3与相距布气管5最远端的气囊连通。
布气管5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胎壁的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内壁设有用于连接气嘴4的内螺纹;所述连接管6穿出橡胶胎体1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朝向橡胶胎体1一侧设有热熔胶。
而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8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8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的喷嘴9。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如图1-7所示,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1,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1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2,橡胶胎体1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3和穿出橡胶胎体1外的气嘴4,每根充气管3均与气嘴4连通,所述充气管3内均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对应气囊中的单向阀。
每根充气管中单独设有单向阀以保证单个气囊漏气时不会对其他气囊造成较大的影响。若只是设置在气嘴一处,其成本较低,但一旦损坏则导致。充放气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任一瓣片2上的布气管5,所述充气管3均与布气管5连通,所述气嘴4设置在布气管5上。
如图7所示,布气管是用来连通所有充气管,其内部设有空腔,当高压气体从气嘴进入布气管中后会迅速填满整个布气管,然后由布气管进入每根充气管。布气管设置在单个瓣片上,而整个内胎为环状结构,其截面为类圆形,而瓣片是与内胎的轴线垂直的平面结构,其材质与内胎相同。
而一般气嘴设置在靠近内圈一侧并从内圈穿出,当安装在轮毂上时,其气嘴也从轮毂上设有的气嘴通孔中穿出,并侧向穿过辐条朝向外侧便于加气。而所述的布气管则设置在瓣片与内胎内圈胎壁之间,或者在对应瓣片内设有通孔用来放置布气管均可。
气囊总数为偶数时,所述充气管3数量等分地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并从两端以最近路径穿过瓣片2与对应的气囊连通;气囊总数为奇数时,所述充气管3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且其中一侧充气管3多一根,该侧多出的充气管3与相距布气管5最远端的气囊连通。
为了保证充气更加便捷,整个内胎中仅设有一个布气管,而每个气囊均对应设有一根单独充气管,故最优的布置方式是对称设置充气管。
布气管两侧相邻的两个气囊,可不用设置充气管,直接设有连通两个气囊的通孔即可。布气管5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胎壁的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内壁设有用于连接气嘴4的内螺纹;
连接管6穿出橡胶胎体1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朝向橡胶胎体1一侧设有热熔胶。连接管与布气管为一体式结构,布气管采用金属材质,外部可采用橡胶进行包裹。
连接管6穿出内胎后,气嘴直接插入连接管并与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密封。根据具体的气压强度,可设置内螺纹的密度。而为了增加密封效果,连接管与内胎胎壁之间设有热熔胶进行密封,而外壁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环进行固定。
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8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8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的喷管9,所述喷管9内设有喷嘴。
排气管为单根或两根,单根则从任一气囊中起始向一侧单向延伸并贯穿每个气囊并绕一圈后达到相邻气囊中,所述喷管设置在该相邻气囊内。
也就是说,单根排气管为了节省材料,不重复进入同一个气囊内,并在每个气囊的管壁上设有对应的开口,且开口上设有单向阀。一旦需要进行放气,则直接打开喷嘴,内部的气体则以一定流速向外喷出。当其中一个气囊破损泄露时,其余气囊中的气体则不会通过排气管或充气管泄露,整个排气管内充满相同压力的气体,但因为各个气囊中的单向阀限制其从气囊中排出。而两根排气管结构布局与布气管的原理类似,均在同一气囊中设有一个具有空腔的结构,该结构连接有两根相同长度的排气管,分别朝向两端延伸。若气囊数量为奇数,则任一根排气管连通的气囊数量多一个即可。
橡胶胎体1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条状的肋条10结构,所述排气管9设置在肋条10内。所述喷管9与橡胶胎体1接触表面设有环状外缘12;喷管9穿出橡胶胎体1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来提高密封效果的压环13。
喷管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外缘,以便与橡胶胎体卡接形成间隔交错是密封结构。而压环与密封环结构相似,作用也相似,均在内侧面涂覆有粘胶或热熔胶,并拧紧在内胎内圈外表面上,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充气管3为多节结构,所述瓣片2上设有用来连接相邻气囊中的同一根排气管3的两节相邻段的连接器14;所述瓣片2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14包括夹持在通孔上的底座141,所述底座141上设有贯穿的开孔,并在开孔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螺帽142。
螺帽14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充气管3每节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充气管3插入对应底座141一侧开口处并转动螺帽142使得所述充气管3与所述连接器14密封连接。
通过增加一个连接器,将原本的粘胶固定方式优化为螺纹配合固定的方式,通过设有的底座直接夹持在所述通孔上,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和粘胶面积,从而提高密封性。所述的底座类似法兰管结构,其截面为H型的管状结构。
外侧管壁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圆形的通孔内壁沉入环状凹槽中,从而达到较好的夹持密封效果。在环状凹槽内,还设有齿纹,通过凹凸的齿纹表面能够更好的与通孔内壁贴合,以提高密封效果。两侧的螺帽同样为管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充气管根据总长度的不同分为多节,每个气囊均为单独的一节,而在中间气囊中的充气管每节两端均设有与螺帽配合的外螺纹,将每节端部伸入一侧螺帽开口内并旋拧螺帽使得充气管的小节与该气囊的一个或两个螺帽密封连接,从而形成整根连通的充气管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1),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1)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2),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3)和穿出橡胶胎体(1)外的气嘴(4),每根充气管(3)均与气嘴(4)连通,所述气嘴(4)内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每根充气管(3)中的单向阀。
2.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充气膨胀胀型提供支撑效果的橡胶胎体(1),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多个将橡胶胎体(1)分隔成多个气囊的瓣片(2),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胎体(1)内设有充放气系统,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多根单独与对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3)和穿出橡胶胎体(1)外的气嘴(4),每根充气管(3)均与气嘴(4)连通,所述充气管(3)内均设有供气体单向进入对应气囊中的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任一瓣片(2)上的布气管(5),所述充气管(3)均与布气管(5)连通,所述气嘴(4)设置在布气管(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总数为偶数时,所述充气管(3)数量等分地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并从两端以最近路径穿过瓣片(2)与对应的气囊连通;
所述气囊总数为奇数时,所述充气管(3)分布在布气管(5)两侧且其中一侧充气管(3)多一根,该侧多出的充气管(3)与相距布气管(5)最远端的气囊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5)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胎壁的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内壁设有用于连接气嘴(4)的内螺纹;
所述连接管(6)穿出橡胶胎体(1)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朝向橡胶胎体(1)一侧设有热熔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8)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8)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的喷嘴(9)。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放气系统还包括与所有气囊均连通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在每个气囊内的端口处设有防气体从排气管(8)中流出的单向阀;在排气管(8)上设有穿出橡胶胎体(1)的喷管(9),所述喷管(9)内设有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条状的肋条(10)结构,所述排气管(9)设置在肋条(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9)与橡胶胎体(1)接触表面设有环状外缘(12);喷管(9)穿出橡胶胎体(1)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配合有用来提高密封效果的压环(13)。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3)为多节结构,所述瓣片(2)上设有用来连接相邻气囊中的同一根排气管(3)的两节相邻段的连接器(14);所述瓣片(2)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14)包括夹持在通孔上的底座(141),所述底座(141)上设有贯穿的开孔,并在开孔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螺帽(142),所述螺帽(14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充气管(3)每节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充气管(3)插入对应底座(141)一侧开口处并转动螺帽(142)使得所述充气管(3)与所述连接器(14)密封连接。
CN201910423528.2A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77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3528.2A CN110077175B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3528.2A CN110077175B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175A true CN110077175A (zh) 2019-08-02
CN110077175B CN110077175B (zh) 2021-09-07

Family

ID=6742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35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77175B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1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188A (zh) * 2021-02-10 2021-04-3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多气路闭合功能气门的使用方法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2688A (en) * 1936-04-10 1938-04-04 Josef Schyti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neumatic tyres
FR2254448A1 (en) * 1973-12-17 1975-07-11 Attie Albert Multiple chamber pneumatic tyre - has independently replaceable chambers with respective valves
JPS61107603U (zh) * 1984-12-21 1986-07-08
CN2432065Y (zh) * 2000-07-26 2001-05-30 郝敬田 一种多气室式内胎
DE10002611A1 (de) * 2000-01-22 2001-08-02 Steinert Manfred Reifen, insbesondere Reifen für Fahrzeuge
CN2494766Y (zh) * 2001-08-21 2002-06-12 蒋文林 一种轮胎内胎
CN2508999Y (zh) * 2001-09-06 2002-09-04 罗志茂 终生内胎
CN2521071Y (zh) * 2002-01-25 2002-11-20 王兰桂 一种充气轮胎内胎
US20090038725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Berty Bib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 inner-tube
CN201456942U (zh) * 2009-07-23 2010-05-12 魏国桥 安全防爆轮胎
CN201484078U (zh) * 2009-08-10 2010-05-26 刘博文 一种新式充气内用轮胎
CN201501256U (zh) * 2009-05-05 2010-06-09 刘兆颜 仓式化轮胎
CN202923307U (zh) * 2012-11-23 2013-05-08 王晨阳 一种新型多囊式轮胎
CN204936710U (zh) * 2015-09-11 2016-01-06 周小强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且气门嘴不易脱落的内胎
CN205009889U (zh) * 2015-09-25 2016-02-03 李大志 一种多气囊防爆内胎
CN105882323A (zh) * 2016-03-24 2016-08-24 刘进才 一种内胎
US20170182841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Clever CHEN Bicycle rim structure for easier installation of tape
CN207106054U (zh) * 2017-06-29 2018-03-16 广西启明氢能源有限公司 多内胎缓冲型轮胎
CN207711721U (zh) * 2017-12-21 2018-08-10 湖南四海中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区块安全轮胎
CN109228802A (zh) * 2018-09-20 2019-01-18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防爆特种轮胎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2688A (en) * 1936-04-10 1938-04-04 Josef Schyti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neumatic tyres
FR2254448A1 (en) * 1973-12-17 1975-07-11 Attie Albert Multiple chamber pneumatic tyre - has independently replaceable chambers with respective valves
JPS61107603U (zh) * 1984-12-21 1986-07-08
DE10002611A1 (de) * 2000-01-22 2001-08-02 Steinert Manfred Reifen, insbesondere Reifen für Fahrzeuge
CN2432065Y (zh) * 2000-07-26 2001-05-30 郝敬田 一种多气室式内胎
CN2494766Y (zh) * 2001-08-21 2002-06-12 蒋文林 一种轮胎内胎
CN2508999Y (zh) * 2001-09-06 2002-09-04 罗志茂 终生内胎
CN2521071Y (zh) * 2002-01-25 2002-11-20 王兰桂 一种充气轮胎内胎
US20090038725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Berty Bib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 inner-tube
CN201501256U (zh) * 2009-05-05 2010-06-09 刘兆颜 仓式化轮胎
CN201456942U (zh) * 2009-07-23 2010-05-12 魏国桥 安全防爆轮胎
CN201484078U (zh) * 2009-08-10 2010-05-26 刘博文 一种新式充气内用轮胎
CN202923307U (zh) * 2012-11-23 2013-05-08 王晨阳 一种新型多囊式轮胎
CN204936710U (zh) * 2015-09-11 2016-01-06 周小强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且气门嘴不易脱落的内胎
CN205009889U (zh) * 2015-09-25 2016-02-03 李大志 一种多气囊防爆内胎
US20170182841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Clever CHEN Bicycle rim structure for easier installation of tape
CN105882323A (zh) * 2016-03-24 2016-08-24 刘进才 一种内胎
CN207106054U (zh) * 2017-06-29 2018-03-16 广西启明氢能源有限公司 多内胎缓冲型轮胎
CN207711721U (zh) * 2017-12-21 2018-08-10 湖南四海中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区块安全轮胎
CN109228802A (zh) * 2018-09-20 2019-01-18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防爆特种轮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188A (zh) * 2021-02-10 2021-04-3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多气路闭合功能气门的使用方法
CN112728188B (zh) * 2021-02-10 2021-12-2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多气路闭合功能气门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175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5714U (zh) 一种安全轮胎
CN110077175A (zh)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CN202337182U (zh) 一种防爆安全内胎
CN100355590C (zh) 安全轮
CN207241320U (zh) 一种不怕扎的轮胎
WO2016082295A1 (zh) 一种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
CN108372756A (zh) 一种防突爆轮胎及其专用轮毂
CN206067387U (zh) 一种防爆轮胎结构
CN208101592U (zh) 一种防突爆轮胎及其专用轮毂
CN108454321B (zh) 一种多区块安全轮胎
CN104339991B (zh) 防爆汽车轮胎内支撑装置
CN207902031U (zh) 车轮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725158U (zh) 一种带辐条的新型轮胎
CN207045068U (zh) 一种内外腔密闭隔离的双层轮胎
CN208774434U (zh) 用于双式轮胎的中央充放气系统及双式轮胎
CN201761308U (zh) 安全型轮胎
CN101780752A (zh) 防爆轮胎
CN215321804U (zh) 一种防爆轮胎
CN205736682U (zh) 双层防爆轮胎
CN203372013U (zh) 防爆汽车轮胎内支撑装置
CN215904255U (zh) 一种具有腔体分隔结构的防爆轮胎
CN2492407Y (zh) 防爆内胎
CN2330534Y (zh) 具有多气室的分体式新型汽车轮胎
CN209208378U (zh) 一种气囊式安全内胎
CN203358191U (zh) 一种防爆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