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5743A -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5743A
CN109835743A CN201811266283.9A CN201811266283A CN109835743A CN 109835743 A CN109835743 A CN 109835743A CN 201811266283 A CN201811266283 A CN 201811266283A CN 109835743 A CN109835743 A CN 109835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paper
conveying
correcting unit
down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62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井大辅
藤田雄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737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851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35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5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14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by photoelectric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2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changing orientation of sheet by only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he forwarding means, i.e. without the use of stop or register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10Pusher and like movable registers; Pusher or gripper devices which move articles into registered position
    • B65H9/103Pusher and like movable registers; Pusher or gripper devices which move articles into registered position acting by friction or suction on the article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t into registered position, e.g. against a st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65H2404/1421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rolle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4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moving in parallel to thei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1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involving controlled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4Nip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belts or between rollers and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片材的校正和输送动作结束后迅速地向基准位置移动,以准备好下一次片材输送动作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30)具备用于在输送纸张(P)的同时校正纸张(P)的位置偏离的夹持辊(32)、设于夹持辊(32)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且用于输送纸张(P)的定时辊(33)、以及检测夹持辊(32)与纸张(P)的输送路径的分离的第四边缘传感器(40),夹持辊(32)通过离开纸张(P)的输送路径上的基准位置,来校正纸张(P)的位置偏离,并且,通过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夹持辊(32)的分离,在定时辊(33)输送纸张P的期间中,向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片材的输送装置存在输送时发生片材歪斜或宽度方向偏离等位置偏离的问题。例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片材的输送时发生位置偏离,会造成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位置偏离理想位置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能够在输送片材的同时对类似上述片材的位置偏离进行补偿的输送装置的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9348号公报)中,将驱动辊和夹持形成辊可转动地保持在托架上。将片材输送到转动的驱动辊与夹持形成辊之间的夹持部中,让片材受到夹持,被送往下游。在输送片材时,通过托架以保持驱动辊和夹持形成辊的状态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校正片材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
类似专利文献1的校正部件,其通过自身移动来校正片材的位置偏离,同时输送片材,但是该校正部件(滑架和辊)需要在片材输送后回到原来的位置,准备下一次片材输送和校正动作。
此时,在连续高速输送片材的输送装置的情况下,被输送的各页片材的间隔变短。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如果不更早地开始前往基准位置的移动,则校正部件无法在下一次片材被输送到达之前返回到基准位置,从而无法校正片材的位置偏离并将片材送往下游。但是另一方面,在前一页片材受到校正部件的夹持而被输送的期间中,无法让校正部件向基准位置移动。因而,使得校正部件开始向基准位置移动的时间点极其重要。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校正部件的输送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在片材的校正和输送动作结束后迅速地向基准位置移动,以准备好下一次片材输送动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部件,用于在输送片材的同时,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下游输送部件,其被设于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用于输送所述片材;以及,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的分离,所述校正部件通过移动,离开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基准位置,来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校正部件的分离,所述校正部件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输送所述片材期间,向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校正部件与片材分离的时间,使得校正部件与片材分离之后立刻向基准位置移动,从而在高速连续输送片材的同时,校正片材的位置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示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示意图。
图2的(a)、(b)是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a)图是俯视图,(b)图是侧视图。
图3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4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5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6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7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8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9的(a)、(b)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输送装置输送纸张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基于CIS计算纸张位置偏离量的计算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控制输送装置各动作的控制部构成的框图。
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标注,并适当简化或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
图1所示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中配置成像部2,其中可装卸地设置4个处理单元9Y、9M、9C、9K。各处理单元9Y、9M、9C、9K除了收纳的对应于彩色图像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这些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具有相同结构。
各处理单元9中具体具有:
感光鼓10,为鼓状转动体,其表面能够担载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
充电辊,用于使感光鼓10表面均匀带电;
显影装置,用于向感光鼓10的表面供给调色剂;以及清洁装置等。
在处理单元9的上方配置曝光部。曝光部构成为基于图像数据发射激光。
成像部2的正下方配置转印部4。转印部4包括驱动辊、二次转印对向辊13、多个张紧辊、由这些辊可周转地张紧架设的环状中间转印带16、以及被配置在各处理单元9的感光鼓10对面位置上且与感光顾10之间夹着中间转印带16的一次转印辊等构成。各一次转印辊在各自的位置上按压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中间转印带16上受到按压的部分与各感光体鼓10接触的部位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
夹着中间转印带16在二次转印对向辊13对面位置上设有二次转印辊18。二次转印辊18按压中间转印带16的外周面,在二次转印辊18与中间转印带16接触的部位上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
供纸部5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包括供纸盒19、用于收纳作为片材的纸张P的纸张装载部、以及供纸辊,用于从各供纸盒中取出纸张P等。
输送路径6是输送从供纸部5送出的纸张P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6上直到后述的排纸部8为止,设有多对输送辊对。
在输送路径6上,供纸部5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且二次转印夹持位置的上游,设有校正输送路径6上的纸张P的位置偏离,并将纸张P送往下游的输送装置30。
定影装置7具有用加热源加热的定影辊22、以及能够对该定影辊22进行加压的加压辊23等。
排纸部8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输送路径6的最下游。
在输送路径6上到达排纸部8之前设有分叉部6a,用于将输送路径分叉到与不同于前往排纸部8的反转通道6b和反转输送路径6c的一方。
下面参考图1,描述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1中,图像形成动作开始之后,在各处理单元9Y、9C、9M、9K的感光体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各感光鼓10上通过曝光部曝光的图像信息是所要的全彩色图像被分解成黄色、青色、红色和黑色的颜色信息的单色图像信息。各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各显影装置中存储的调色剂通过鼓状显影辊供给感光鼓10,从而使静电潜像被可视化为作为显像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
在转印部4中,通过驱动辊的转动驱动,中间转印带16受到驱动沿图中箭头A1的方向移动。各个一次转印辊被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恒电压或受恒定电流控制的电压。由此,一次转印夹持部中形成转印电场,各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中被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这样,例如成像部2、曝光部、转印部4等起到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图像形成动作开始后,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下部的供纸部5的供纸辊受到驱动而转动,把收纳在供纸盒19中的纸张P送往输送路径6。
被输送到输送路径6上的纸张P通过输送路径6上的输送装置30和辊对而被送往下游,同时通过输送装置30进行位置偏离校正,被送到二次转印辊18和二次转印对置辊13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此时,由于被是加了与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二次转印夹持部中形成转印电场。通过形成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并转印到纸张P上。
经过调色剂图像传印后的纸张P被送往定影装置7,利用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对纸张P进行加热和加压,调色剂图像被固定到纸张P上。然后,经过调色剂图像定影的纸张P与定影辊22分离,并被送到下游的排纸部8,排出装置以外。
双面打印时,在第一面(正面)上形成图像,图像被定影后,从分叉部6a经由反转路径6b,经由反转输送路径6c,再次返回输送路径6。然后,再次经过输送装置30的输送和位置校正、转印部4的第二面(背面)图像转印、定影装置7的定影动作,排出到排纸部8。
以上说明在纸张P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使用4个处理单元9Y、9C、9M、9K中的任意一个形成单色图像,或者使用两个或三个处理单元9来形成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图像。
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30具有输送纸张P的输送辊(上游输送部件)31、夹持辊(校正部件)32、定时辊(下游输送部件)33、还有用于检测纸张P的第一CIS(位置偏离检测机构)34、第二CIS(位置偏离检测机构)35、第三CIS(位置偏离检测机构)36、第一边缘传感器(片材检测机构)37、第二边缘传感器(上游片材检测机构)38、第三边缘传感器(下游片材检测机构)39、第四边缘传感器(检测机构)40。以下,将纸张P的输送方向简称为输送方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下游也简称为上游、下游。另外,将纸张P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
输送辊31、夹持辊32和定时辊33均是由一对辊构成的输送辊。这些输送辊能够在将纸张P夹持在辊之间的夹持部的状态下,通过各辊对转动驱动,将纸张P送往下游。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辊31、夹持辊32以及定时辊33以该顺序从上游配置到下游,由输送装置30送至的纸张P按照该顺序由各辊输送往下游。
夹持辊32被设置成能够以支点32a为中心在纸张输送面内转动,并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通过这些动作,能够使夹持的纸张P在旋转或宽度方向上移动,校正纸张P的歪斜或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离。以下,对于夹持辊32,将用于输送纸张P的辊的转动简单描述为转动,用于歪斜校正的上述转动简单描述为纸张输送面内的转动等。
第一CIS34、第二CIS35和第三CIS36的各CIS是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由LED等发光元件和光电二极管等受光元件构成的光电传感器。
第一边缘传感器37、第二边缘传感器38、第三边缘传感器39、第四边缘传感器40是能够检测纸张P的前端位置或后端位置的传感器。例如可以用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一对光电传感器来作为这些传感器。各边缘传感器的检测状态会发生变化,当纸张P面对边缘传感器面时,边缘传感器成为检测状态,而当纸张P不面对边缘传感器时边缘传感器则成为非检测状态。
第一边缘传感器37设置在输送辊31的下游附近。夹持辊32的上游附近及下游附近分别设置第二边缘传感器38及第三边缘传感器39。第四边缘传感器40设置在输送辊31的下游附近。
接着,利用图2~图9的各动作图、图10的流程图以及图11,描述在输送装置30上连续通纸时的各项动作。
首先,如图2(a)和图2(b)所示,被输送到输送装置30的纸张P1先到达第一CIS34,接着到达输送辊31的位置,然后由输送辊31夹持而被送往下游。此时,输送装置30的上游的输送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1的上游的辊对50)与纸张P分离。
如图2(b)所示,下游的夹持辊32处于与输送路径6分离的状态。在一对辊中只有其上侧的辊分离,下侧的辊则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只有该上侧的辊处于分离状态称为例如夹持辊32的分离。夹持辊32的基准位置是指如图2(a)所示,夹持辊32在纸张的输送路径6上正面相对于输送路径6的位置。
然后,如图2(a)和图2(b)所示,纸张P到达第一边缘传感器37,该到达受到检测(图10的步骤S1)。
步骤S1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如图3(a)和图3(b)所示,纸张P1到达第二CIS35。
本实施方式中,判断步骤S1中第一边缘传感器37检测到纸张P1的前端之后是否经过了t1秒(步骤S2),如果是经过了t1秒之后,开始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的检测。时间t1是基于纸张P1到达第二CIS35的时间点设定的。具体根据第一边缘传感器37和第二CIS35的距离以及纸张P1的输送速度,设定上述的t1。
然后,根据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的纸张P1的检测结果,计算纸张P的歪斜量和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并且基于歪斜量和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夹持辊32进行迎接动作(步骤S3)。迎接动作是在纸张P1的歪斜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上移动相当于该位置偏移量的量的动作。也就是夹持辊32以正向面对发生位置偏离的纸张P1的状态来迎接该纸张P地进行移动的动作。
使用图11说明基于第一CIS34及第二CIS35的检测结果计算纸张P1的歪斜量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的一例计算方法。
如图11所示,由于能够通过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来检测纸张部分和非纸张部分的边界,因此能够检测纸张P1的侧端Pa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具体地,通过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分别能够检测到点Pa1的宽度方向位置L1和点Pa2的宽度方向位置L2。并且,纸张P1的宽度方向位置偏离量例如可以通过对宽度方向位置L1和宽度方向位置L2进行平均来求出。另外,纸张P1的倾斜角(歪斜量)θ可以使用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之间在输送方向上距离M,用下式(1)来表示。
TANθ=(L1-L2)/M(1)
用该式(1)能够求出纸张P1的歪斜量θ。这些纸张P1的歪斜量由后述的控制部60的纸张位置识别部61(参见图12)计算求出。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动作,可以推定纸张到达第二CIS35的时间点,进而在到达之前开始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的检测动作。据此,能够减少这些CIS的多余检测动作,削减无用的能量消耗,延长CIS的寿命。该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动作为开始纸张P1的校正动作的起点。该纸张P1的(第一次)校正动作是指,通过第一CIS34及第二CIS35进行的纸张P1的位置检测及位置偏离量的计算、之后夹持辊32的迎接动作、以及后述的返回动作的一系列动作。
进一步输送纸张P1后,如图4(a)及图4(b)所示,纸张P1的前端到达第二边缘传感器38(步骤S4)。根据第二边缘传感器38的检测,构成夹持辊32的辊对开始从分离状态向压接状态转移。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纸张P1到达第二边缘传感器38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二边缘传感器38检测到纸张P1后是否经过t2秒(步骤S5),如果经过了t2秒,则夹持辊32开始转动驱动(步骤S6)。然后,当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并成为由夹持辊32输送状态时,输送辊31开始与输送路径6和片材P1分离(步骤S7)。时间t2被设定为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之前的时间点,取决于第二边缘传感器38和夹持辊32之间的距离以及纸张P1的输送速度。另外,在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之前,夹持辊32处于以压力接触的状态。
这样,通过第二边缘传感器38的检测动作,能够推定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的时间点。然后,配合该时间点,如上所述,通过使夹持辊32压力接触,并转动驱动,在纸张P1到达夹持辊32之前,将夹持辊32转移到能够输送纸张P1的状态。
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输送辊31离开纸张P1后,一边夹持纸张P1一边进行输送的夹持辊32进行返回动作,对纸张P1的位置偏离进行校正(步骤S8)。返回动作是在纸张P1的输送动作中,通过进行与纸张P1的位置偏离量相当的输送面内的转动或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来校正纸张P1的位置偏离的动作。由于上述迎接动作使夹持辊32预先移动了相当于纸张P1的位置偏离量的量,因此返回动作完成后的夹持辊32返回到基准位置(从图6a的虚线部向实线部移动)。这样,能够以第二边缘传感器38的检测动作为起点,开始夹持辊32的输送动作及校正动作。另外,为了为下一次张纸的输送动作准备,输送辊31在上述返回动作后,在规定时间点再次转移到压力接触状态(参见图7b)。
在上述返回动作过程中或返回动作完成后,纸张P1到达第三边缘传感器39,该到达也受到检测(步骤S9)。
然后,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步骤S9的到达第三边缘传感器39后经过一定时间,纸张P1到达第三CIS36。在到达第三CIS36之前,夹持辊32完成返回动作,并完成纸张P1的第一次校正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P1到达第三边缘传感器39后经过了t3秒(步骤S10),开始第二CIS35和第三CIS36的检测动作(步骤S11)。由于考虑到第三边缘传感器39和第三CIS36之间的距离以及纸张P1的输送速度,因而将时间t3设定为纸张P1被输送到第三CIS36之前的时间点。
这样,通过设置第三边缘传感器39,能够推定纸张到达第三CIS36的时间点,在其到达之前开始第三CIS36进行的纸张P1的检测动作。
通过返回动作经过位置偏离校正的纸张P1利用第二CIS35及第三CIS36,其位置再次受到检测,用来计算位置偏离量。然后,通过夹持辊32再次对位置偏离进行校正。基于第二CIS35和第二CIS36的检测结果计算纸张P1的位置偏离量的计算方法与基于上述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的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相同。
在纸张P1到达第三边缘传感器39后的t4秒期间,反复进行由第二CIS35和第三CIS36进行的检测动作以及由夹持辊32进行的校正动作。即,第二CIS35和第三CIS36的检测结果每次都被反馈给夹持辊32,以高精度校正纸张P1的位置偏离(参见步骤S11、S12,以下将该校正称为纸张的再校正动作)。返回动作后回到基准位置的夹持辊32通过该再校正动作,从基准位置移动,移动的量相当于该在矫正动作校正的校正量,移动到与基准位置不同的位置。
在纸张P1的后端通过第二CIS35之前进行以上的再校正动作(步骤S13)。进而,纸张P1被送往下游后,纸张P1到达定时辊33(步骤S14)。
然后,纸张P1成为被夹持在定时辊33上输送的状态,夹持辊32停止转动,与纸张P1分离(步骤S15)。夹持辊32的转动停止和分离动作在不同于传感器检测的时间点进行。具体而言,在步骤S6中夹持辊32开始驱动转动后,以规定的转速转动,而后,自动停止该转动,与纸张P1分离。上述规定转速被设定为,该转速的值可以让夹持辊32在纸张P受到定时辊33夹持之后停止转动。即,基于夹持辊32和定时辊33之间的距离,能够让纸张P到达定时辊33的转速。
纸张P1由定时辊33输送,如图8(a)和图8(b)所示,到达第四边缘传感器40(步骤S16)。然后,纸张P1通过定时辊33来计时,进而被送到下游的二次转印位置,至此,输送装置30结束纸张P1的输送。
在此,如果设定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中指定的打印张数为N张,则判断纸张P1是否是第N张(步骤S17)。如果是第N张,则结束输送装置30的纸张输送动作。
而如果纸张P1不是第N张,则输送装置30转移到输送下一纸张P2的动作,如图8(a)和图8(b)所示,继纸张P1之后打印的纸张P2被送至输送装置30的上游。
在输送装置30中送来新的纸张P2,夹持辊32再次进行迎接动作(参见步骤S3)时,夹持辊32的迎接动作的移动量被作为离开夹持辊32的基准位置的移动量来计算。因此,在开始迎接新纸张P2的迎接动动作时,需要将夹持辊32配置在基准位置。关于这一点,如上所述,夹持辊32由于再校正动作而从基准位置发生移动,因而纸张P1的再校正动作完成后夹持辊32位于不同于基准位置的位置上,为此需要在接受下一页纸张P2之前的期间,使得夹持辊32返回到基准位置。另一方面,在夹持辊32输送前一页纸张P1的期间,若夹持辊32开始向上述基准位置移动,则纸张P1将相应地产生位置偏离,因此需要在将前一页纸张P1传递给下游的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定时辊33)之后,开始向基准位置移动。
如上所述,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的移动需要在前一页纸张P1的输送动作完成之后、到下一页纸张P2被输送来之前的期间内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向该夹持辊32的基准位置开始移动的时间点,用第四边缘传感器40的检测动作。即,由于第四边缘传感器40被配置在定时辊33的下游附近,因此在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到纸张P2的时刻,纸张P1已经被定时辊33夹持输送,夹持辊32处于与纸张P1分离的状态(步骤S15)。因此,通过第四边缘传感器40的纸张检测之后开始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的移动,能够使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而不会产生前面的纸张P1的位置偏移。
这样,通过设置第四边缘传感器40,便能够决定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的时间点。尤其是通过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紧接在夹持辊32离开纸张P1之后的时刻,能够使夹持辊11更迅速地返回到基准位置。具体而言,可以在夹持辊32的下游的辊即定时辊33夹持纸张P进行输送的期间,开始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的移动。因此,即使是打印纸张之间间隔短且可高速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也能够在下一页纸张被送来之前的期间中,使夹持辊32返回到基准位置。换言之,夹持辊32能够一边对高速打印的纸张的一张一张地进行位置偏离校正,一边向下游输送,应对高速印刷。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夹持辊32与纸张P1分离,检测紧随其后的动作即纸张P1到达第四边缘传感器40,从而间接地检测夹持辊32分离的时间点。这样,夹持辊32开始向基准位置移动的时间点不限于以直接检测夹持辊32的分离本身为起点,也可以通过检测与此大致相同的时间点、或在其后所进行的特定动作的时间点,来间接地检测夹持辊32的分离,作为夹持辊32开始移动的时间点。另外,作为直接检测时的例子,在夹持辊32上设置分离检测机构,也取代代替第四边缘传感器40,根据该分离检测机构的检测动作,来开始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的移动。
然后,如图9(a)及图9(b)所示,当新送来的纸张P2到达第一边缘传感器37时,开始第一CIS34及第二CIS35的纸张P2的检测动作,并开始纸张P2的校正动作(步骤S1~S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出纸张P1后,第一边缘传感器37检测新的纸张P2,从而开始新的校正动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判别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是否是先前的纸张P1的检测、还是检测到新的纸张P2。如果误检了先前的纸张P1和新的纸张P2,则会发生误动作,如纸张P1尚处于输送动作过程中,而夹持辊32却移动到基准位置、虽然新的纸张P2已被送至,但夹持辊32却还没有完成迎接动动作,等等,进而导致纸张的位置偏离。
作为根据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状态来判断从前一纸张P1切换为新纸张P2的方法,具体例如在纸张P1的输送中第一边缘传感器37进入检测状态后,一旦暂时成为非检测状态,而后再次变为检测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新纸张P2已被送至。即可以将该非检测状态判断为检测到纸张P1和纸张P2之间的纸张之间间隔,并判断随后的检测状态为新纸张P2被送至受到检测。然而,该方法在以下的情况下将成为误检的原因。具体而言,在纸张P1上具有冲孔的情况下,冲孔通过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期间,暂时成为非检测状态。另外,在纸张P1上预先印刷了图像等情况下,例如第一边缘传感器37不能识别黑色的图像部分,此时会暂时成为非检测状态。如此,在输送纸张P1的过程中,有时会暂时成为非检测状态,此时,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则会由于该非检测状态而误断为纸张P1已经通过了纸张P1,将之后的纸张P1的检测判断为是下一纸张P2。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在图10的步骤S18~S20中,进行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非检测状态是否是纸张间隔的判断。具体而言,在第四边缘传感器40的检测之后(步骤S16之后),开始对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状进行监视(步骤S18)。然后,当第一边缘传感器37从检测状态变为非检测状态时(步骤S19),判断非检测状态是否持续了t5秒(步骤S20)。如果该非检测状态持续t5秒,则判断为是纸张间隔,并转移到下一页纸张P2的校正动作。而如果非检测状态未持续t5秒,则不转移到下一页纸张P2的校正动作,继续进行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动作。
上述t5是为了判断非检测状态是否是冲孔的部分而设置的值。具体而言,假定冲孔的输送方向长度(孔的直径)为d[mm],纸张的输送速度为v[mm/s],则冲孔通过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时间可以表示为d/v[s]。换言之,在上述非检测状态超过d/v的情况下,t×v>d,第一边缘传感器37检测到比冲孔大的宽度的非检测部分,可以判断为该非检测部分不是冲孔而是纸张间隔。因此,通过将t5的值设定为大于d/v的值,能够进行纸张间隔和冲孔之间的区别。
另外,如果假定的纸张间隔的长度为L[mm],则需要将t5的值设定为小于L/v的值。换言之,将t5设定为使得t×v不会大于纸张间隔大的值。如上所述,t5被设定为大于d/v且小于L/v的任意值。除此之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还能够在黑色图像等通过第一边缘传感器37时的非检测状态的情况下防止误检。也就是说,第一边缘传感器37对于打印了黑色图像等的纸张,也能够将其大部分检测为纸张,仅暂时成为非检测状态。为此,由于这样的图像通过的第一边缘传感器37引起的非检测状态不会超过t5秒,因此,上述方法还能够判断由黑色图像等引起的非检测状态和由纸张间隔产生的非检测状态之间的区别。
假设冲孔的尺寸d按照JIS S6041为5.5mm~6.5mm。但是,除了冲孔以外,在存在形成在片材上的孔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该输送方向的长度来设定距离d,从而设定上述t5。
在判断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非检测状态是缘于纸张间隔的情况下,判断非检测后的第一边缘传感器37的检测状态是下一页纸张P2,并转移到下一页纸张P2的输送动作(转移到步骤S2)。通过重复以上的动作,输送装置30能够输送N张纸张,并修正各页纸张的位置偏离。
这样,因为是在校正了各页纸张相对于输送路径的位置偏离的状态下,将纸张P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因此能够在纸张P的合适位置上形成图像。换言之,能够校正纸张P表面上形成的图像的绝对位置偏离。在双面印刷时,经由反转路径6b和反转输送路径6c(参照图1)经过反转后的纸张P被送至输送装置30,再次进行纸张位置校正,因而,纸张P的背面上形成的图像位置受到校正。并且,由于在正反两面各自的图像形成中,利用输送装置30进行上述位置校正动作,还能够消除纸张P正面的图像和背面的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离。
图12是用来控制以上输送装置30的各动作的控制部结构的框图。如图12所示,控制部60具有纸张位置识别部61、第一电机控制部62、第二电动机控制部63以及输送电机控制部64。
纸张位置识别部61根据从各CIS收到的检测信息,计算纸张P的歪斜量和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然后,纸张位置识别部61将该位置偏离量的信息送往第一电机控制部62和第二电机控制部63。
第一电机控制部62和第二电机控制部63用于根据纸张位置识别部61发送的纸张P的位置偏离量的信息,控制夹持辊32的各移动动作。
第一电机控制部62还用于控制夹持辊32的输送面内的转动动作。通过来自第一电动机控制部62的信号,第一电机驱动器621驱动第一电机622,使夹持辊32在输送面内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编码器623,检测夹持辊32的输送面内的转动量。
第二电机控制部63用于控制夹持辊32的宽度方向的移动动作。根据来自第二电机控制部63的信号,第二电动机驱动器631驱动第二电机632,使夹持辊32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编码器633,检测夹持辊32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量。
第一电动机622及第2电动机632在夹持辊32的迎接动作(图10的步骤S3)、返回动作(步骤S8)、再校正动作(步骤S11)、以及返回基准位置的返回动作(步骤S16)时受到驱动。
如上所述,第一边缘传感器37检测到新的纸张P之后经过t1秒,进行第一CIS34和第二CIS35的检测动作(参见步骤S1~S3)。基于该检测结果,进行夹持辊32的迎接动作和返回动作。第三边缘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P之后经过t3秒,进行第二CIS35和第三CIS36的检测动作(步骤S9~S11)。基于该检测结果,进行夹持辊32的再校正动作。
在夹持辊32进行返回动作(步骤S8)时,需要用夹持辊32夹持纸张P,使上游的输送辊31(参照图2)分离(步骤S7)。因此,通过输送辊分离检测传感器70,检测到输送辊31的分离,该检测信号被传送到第一电机控制部62和第2电机控制部63。由此,第一电机控制部62和第2电机控制部63便能够向各电机发送信号,开始返回动作。
如上所述,在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到纸张P之后执行夹持辊32返回到基准位置的动作(步骤S16)。换言之,第四边缘传感器40的检测信息被送往第一电机控制部62和第二电机控制部63,各电机开始驱动,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
输送电机控制部64用于控制夹持辊32的转动动作(纸张P的输送动作)。通过来自输送电机控制部64的信号,输送电机驱动器641驱动642,夹持辊32进行用来输送纸张P的转动驱动。
在纸张P到达第二边缘传感器38后经过t2秒之后进行夹持辊32的转动动作(步骤SS4~S6)。换言之,第二边缘传感器38的检测信息被送到输送电机控制部64,据此输送电机642开始驱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改。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定时辊33的下游设置第四边缘传感器40,该第四边缘传感器40检测之后,开始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也就是说,以纸张P到达定时辊33的时刻为起点,使夹持辊32离开输送路径6以及纸张P,开始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只要在二次转印辊18(和与其相对的二次转印对置辊13构成的辊对)或夹持辊32和二次转印辊18之间另设有其他辊对,在这些辊的附近设置第4边缘传感器,也可以以该辊为起点。但是,优选在夹持辊32之后输送纸张P的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定时辊33)附近设置第四边缘传感器40,这样能够在更早的时刻使夹持辊32向基准位置移动,进行下一页纸张的输送和校正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输送辊31的上游设置第一CIS34,但是第一CIS34也可以布置在输送辊31的下游。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图1所示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用于设置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输送装置30中,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设置在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输送装置。下面用图13对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喷墨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供纸部110、输送装置120、图像形成部130、干燥部140、以及排纸部150。
从供纸部110送出的纸张P由输送装置120输送,被送往到图像形成部130。
在图像形成部130中,纸张P被定位在圆筒形状鼓131上,通过圆筒形状鼓131的转动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输送。然后,在各种颜色喷头132的下部(面向纸张P的图像形成位置)纸张P按规定时刻送至,各种颜色的墨水被排出到纸张P上,在纸张P的表面上形成图像。
经过图像形成部130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输送到干燥部140,墨水中的水分蒸发后,通过排纸部150排出到操作者能够取出的位置上。
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干燥工序之后,纸张P被送往反转输送路径160,纸张P以正反面反转的状态被再次送往输送装置120。
通过将上述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构成用于上述的输送装置120,能够得到与上述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输送装置120纸张P的歪斜和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离得到校正。该输送装置120通过上述构成,能够一边高速输送纸张P,一边对纸张P相对于输送路径的位置偏离进行校正,从而对纸张P上的形成的图像相对于纸张P的绝对位置偏离进行校正。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通过校正各个表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离,能够消除正面图像与背面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离。然后,将经过位置偏离校正的纸张P输送到下游的图像形成部130。
关于片材,除了纸张P(普通纸)之外,还包括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涂布纸(涂布纸或美术纸等)、交易纸、OHP纸、塑料膜、预浸料、铜箔等。

Claims (16)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校正部件,用于在输送片材的同时,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下游输送部件,其被设于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用于输送所述片材;以及,
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的分离,所述校正部件通过移动,离开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基准位置,来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校正部件的分离,所述校正部件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输送所述片材期间,向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机构间接地检测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输送路径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开始所述片材的输送之后,所述校正部件立刻与该片材分离,
所述检测机构被设置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附近,通过检测所述片材到达所述下游输送部件,来间接检测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的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机构直接检测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的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片材的片材检测机构;
在该片材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片材到达后,开始所述片材的校正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片材检测机构成为检测状态之后,非检测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片材的后端通过了所述片材检测机构,转移到下一页片材的校正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时间取决于所述片材上形成的冲孔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设置用于输送所述片材的上游片材输送部件,
所述片材检测机构被设置在所述上游输送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有设于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到达的上游片材检测机构,
在所述上游片材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片材到达后,开始所述校正部件输送所述片材的动作以及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校正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片材位置的位置偏离检测机构,
根据被设置在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的所述位置偏离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计算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量,让所述校正部件对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进行校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进一步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到达的下游片材检测机构,
在所述下游片材检测机构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设置所述位置偏离检测机构,
在所述下游片材检测机构的所述片材检测之后,被设置在所述下游片材检测机构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的所述位置偏离检测机构开始所述片材的检测动作,并至少根据该位置偏离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所述校正部件再次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校正部件为夹持并输送所述片材的辊对。
13.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校正部件,用于在输送片材的同时,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下游输送部件,设于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用于输送所述片材;以及,
检测机构,设于所述下游输送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附近,基于所述片材的到达而改变检测状态,
所述校正部件通过离开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基准位置,来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所述校正部件在所述片材到达所述下游输送部件后,与所述片材分离,
所述校正部件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输送所述片材的期间之中且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状态发生变化之后,向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14.一种输送装置,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校正部件,用于在输送片材的同时,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下游输送部件,设于所述校正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用于输送所述片材;
检测机构,被设置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附近,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片材到达来改变检测状态;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校正部件的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得所述校正部件移动,离开所述片材的输送路上的基准位置,来校正所述片材的位置偏离,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片材到达所述下游输送部件后,使得所述校正部件与所述片材分离,并且在所述下游输送部件的所述片材输送期间之中且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状态发生变化之后,使得所述校正部件向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下游输送部件是将图像转印到所述片材上的转印辊,或者是被设置在比该转印辊更加片材输送方向上游的输送辊。
CN201811266283.9A 2017-11-29 2018-10-29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98357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9074 2017-11-29
JP2017229074 2017-11-29
JP2018-173738 2018-09-18
JP2018173738A JP7085133B2 (ja) 2017-11-29 2018-09-18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5743A true CN109835743A (zh) 2019-06-04

Family

ID=6367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6283.9A Pending CN109835743A (zh) 2017-11-29 2018-10-29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8891B2 (zh)
EP (1) EP3492411B1 (zh)
CN (1) CN1098357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927A (zh) * 2020-06-05 2020-10-27 利辛县柏斯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网裁剪用定位装置
CN115134470A (zh) * 2021-03-26 2022-09-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7415503B2 (ja) 2019-12-06 2024-01-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7029B2 (ja) * 2019-06-26 2023-03-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2021187631A (ja) 2020-06-01 2021-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80512A2 (en) * 2007-04-11 2008-10-15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alig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4088263A (ja) * 2012-10-04 2014-05-15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3769A (ja) * 2013-02-28 2014-10-09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159598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JP2017142437A (ja) * 2016-02-12 2017-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ヒ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17202916A (ja) * 2016-05-12 2017-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4441A (ja) 1993-02-07 1994-08-23 Canon Inc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
JPH09175694A (ja) 1995-12-28 1997-07-08 Minolta Co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H1067448A (ja) 1996-08-28 1998-03-10 Fuji Xerox Co Ltd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
JP3323758B2 (ja) 1996-10-15 200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35503B2 (ja) 2003-07-23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41604A (ja) 2003-07-23 2005-02-17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4350450B2 (ja) 2003-08-04 2009-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178929A (ja) 2003-12-16 2005-07-07 Canon Inc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これを適用し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4324047B2 (ja) 2004-07-20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4715578B2 (ja) 2005-06-17 2011-07-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837193B2 (en) 2007-03-28 2010-11-2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registration errors in translating media shaft drive systems
JP2010149377A (ja) 2008-12-25 2010-07-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位置補正装置、記録位置補正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5404323B2 (ja) 2009-11-04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5034B2 (ja) 2014-07-17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6044067A (ja) 2014-08-26 2016-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8142A (ja) 2015-03-19 2016-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80512A2 (en) * 2007-04-11 2008-10-15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alig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4088263A (ja) * 2012-10-04 2014-05-15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3769A (ja) * 2013-02-28 2014-10-09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159598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JP2017142437A (ja) * 2016-02-12 2017-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ヒ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17202916A (ja) * 2016-05-12 2017-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5503B2 (ja) 2019-12-06 2024-01-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826927A (zh) * 2020-06-05 2020-10-27 利辛县柏斯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网裁剪用定位装置
CN115134470A (zh) * 2021-03-26 2022-09-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5134470B (zh) * 2021-03-26 2023-09-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8891B2 (en) 2021-10-19
US20190161298A1 (en) 2019-05-30
EP3492411B1 (en) 2024-02-14
EP3492411A1 (en) 2019-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5743A (zh)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01293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product used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875730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sheet conveying method us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20100061783A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85133B2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080201A1 (en) Folding device,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7262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JP20071786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643686B2 (en) Variable rate fuser release fluid application
JP2007070089A (ja) ウェブ搬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693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ositional adjustment in image formation
JP20102242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0078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70017731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7084302A (ja) 用紙処理装置
CN11023175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45648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81024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952239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42824B2 (en)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163099A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18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3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2999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91431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