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2783A -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2783A
CN109752783A CN201811293755.XA CN201811293755A CN109752783A CN 109752783 A CN109752783 A CN 109752783A CN 201811293755 A CN201811293755 A CN 201811293755A CN 109752783 A CN109752783 A CN 109752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mical formula
near infrared
optical filter
absorbing layer
infrared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3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2783B (zh
Inventor
元钟勋
金畅基
金炯俊
李龙柱
郑明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bound to another nitrogen atom
    • C08K5/23Azo-compounds
    • C08K5/235Diazo and polyaz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17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3/00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 C09B23/02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 C09B23/08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more than three >CH- groups, e.g. polycarbocyan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3/00Quinone imides
    • C09B53/02Indamines; Indo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09B57/007Squaraine d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5Copp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30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10K39/32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所述滤光器包括在聚合物膜上的近红外吸收层。所述聚合物膜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具有约‑5.0至约+5.0的a*和约‑5.0至约+5.0的b*。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可配置成透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包含铜磷酸酯化合物的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有机染料的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在约65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

Description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44897的优先权和权益,将其全部内容引入本文中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公开滤光器(光学过滤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广泛地使用包括将图像存储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camcorder)和相机(摄像机,camera)。
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滤光器以减少或防止由在不同于可见光区域的区域中的光所致的光学失真(畸变)的产生。
该滤光器通常安装在相机模块的图像传感器的前面并且因此起到有效地吸收入射的近红外线和解决光学失真现象的作用。
近来,已经进行了符合关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更高的集成等的需求的将滤光器制成薄膜的若干尝试和特别地,将用于常规的滤光器的玻璃基板用塑料基板代替的几种尝试。
以上塑料基板对使滤光器变薄可贡献很少,但是导致如下的眩光现象:其中当对具有高的亮度的对象进行观察或者成像时,看到在对象周围的边界(wifi型眩光现象),在对象周围的光散布或者闪烁(花瓣型眩光现象)等。
该眩光现象是当电子设备中的图像传感器感测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以及红外线或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时导致的光学失真。
发明内容
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提供能够减少和/或最小化图像传感器的光学失真现象并且被制成薄膜的滤光器以及此外,包括所述光学膜并且能够减少和/或最小化图像的光学失真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滤光器包括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具有约-5.0至约+5.0的a*和约-5.0至约+5.0的b*的聚合物膜;和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近红外吸收层。所述近红外吸收层配置成透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铜磷酸酯(磷酸酯铜)化合物。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有机染料。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在约65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在约70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25%的平均光透射率。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在约700nm-约74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5%的平均光透射率并且所述滤光器在约100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25%的平均光透射率。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在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大于或等于约80%的平均光透射率。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包括粘合剂。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的所述至少两种有机染料可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在化学式1、化学式2、和化学式3中,R1-R26可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X可为如下之一:PF6 -、BF4 -、ClO4 -、I-、或基于硼酸根的阴离子;且n可为范围1-10的整数。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包括由化学式1a、化学式1b、化学式1c、化学式1d、和化学式1e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1a]
[化学式1b]
[化学式1c]
[化学式1d]
[化学式1e]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包括由化学式2a、化学式2b、和化学式2c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2a]
[化学式2b]
[化学式2c]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约700nm-约76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约1050nm-约11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约680nm-约72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可包括丙烯酸类粘合剂、环氧粘合剂、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可为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约30倍高。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可为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约15倍高。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可由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在化学式4中,R41和R42独立地为如下之一: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n1为0或1的整数;且n2为1或2的整数。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可包括由化学式4a、化学式4b、化学式4c、和化学式4d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4a]
[化学式4b]
[化学式4c]
[化学式4d]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可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可由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构成。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可由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构成。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可为彼此独立的层。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可在所述聚合物膜上且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可在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上。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聚合物膜的一个表面和所述近红外吸收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个上的抗反射层。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反射层可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可不同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可交替地堆叠两次或更多次。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可包括分别在所述聚合物膜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近红外吸收层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抗反射层。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膜可包括如下之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亚胺(PI)、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根据ASTM D1925测量的所述聚合物膜的黄色指数可小于或等于约10且所述聚合物膜的雾度可小于或等于约10%。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可具有约25μm-约190μm的厚度。
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相机模块包括一对镜头(透镜);图像传感器;以及在所述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所述滤光器。
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所述滤光器的电子设备。
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滤光器包括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具有约-5.0至约+5.0的a*和约-5.0至约+5.0的b*的聚合物膜;和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近红外吸收层。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化学式4可具有与以上描述的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可包括在约65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的多种有机染料。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可包括由化学式4a、化学式4b、化学式4c、和化学式4d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所述多种有机染料可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有机染料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第三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有机染料。化学式1、2、3、4a、4b、4c、和4d的结构可与以上描述的相同。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器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中的粘合剂、和在所述聚合物层上的抗反射层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包括光电器件和在所述光电器件上的所述滤光器。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包括基板、与所述基板集成的光感测器件、以及在所述光感测器件上的所述滤光器。
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所述滤光器关于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具有高的吸收率并且因此可减少和/或最小化图像传感器的光学失真并且被制成薄膜。
此外,所述相机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滤光器并且可提供具有减少的和/或最小化的光学失真的图像且容易地被大幅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的堆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显示图1的滤光器中的近红外吸收层的设置关系的多种实例,
图6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包括抗反射层的滤光器的堆结构的示意图,
图7和8为显示所述抗反射层的多种堆结构的示意图,
图9-13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中的抗反射层的设置关系的多种实例,
图14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15为显示作为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顶部俯视图,
图16为显示图15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和
图17为显示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滤光器的光透射率对波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具体定义时,“烷基”指的是C1-C20烷基且“芳基”指的是C6-C20芳基。
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具体定义时,“取代(的)”指的是官能团或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氢被如下代替:卤素原子(F、Cl、Br、或I)、羟基、C1-C20烷氧基、硝基、氰基、胺基、亚氨基、叠氮基、脒基、肼基、腙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硫醇基、酯基、醚基、羧基或其盐、磺酸基团或其盐、磷酸基团或其盐、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6-C20芳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3-C20环炔基、C2-C20杂环烷基、C2-C20杂环烯基、C2-C20杂环炔基、C3-C20杂芳基、或其组合。
如本文中使用的,当未另外提供定义时,在化学式中,在化学键未被绘出时,氢键合在假定被给出的位置处。
如本文中使用的,平均光透射率指的是当入射光在所述滤光器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照射时测量的光透射率的平均值。如本文中使用的,“最大吸收波长”指的是在其处吸收强度最大的波长,且它也可称为峰值吸收波长。
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实例实施方式,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然而,本公开内容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例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说明书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将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层、膜、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在”另外的元件“上”时,其可直接在所述另外的元件上或者还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外的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下文中,参照图1-13描述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
图1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的堆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包括聚合物膜11和近红外吸收层12。
聚合物膜11可为透明聚合物膜并且具有例如在可见光区域中大于或等于约80%、大于或等于约85%、大于或等于约90%、大于或等于约95%、或者甚至非常接近100%的平均光透射率。此处,所述可见光区域可为例如大于约380nm且小于约700nm的波长区域、例如约430nm-约630nm的波长区域、和/或例如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平均光透射率是当入射光在聚合物膜11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照射时测量的光透射率的平均值。
聚合物膜11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酰基纤维素、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亚胺、或其组合,但是不限于此。聚合物膜11可根据光学膜10的期望的性质包括各种添加剂。
聚合物膜11可选择性地吸收在紫外(UV)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此处,所述紫外(UV)区域可为例如小于或等于约380nm的波长区域。
聚合物膜11可吸收在至少约350nm到约3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光的大部分。例如,滤光器10在约350nm-约3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平均光透射率可小于或等于约5%、小于或等于约3%、小于或等于约1%、小于或等于约0.8%、或者小于或等于约0.5%。
聚合物膜11可具有约25μm-约105μm的厚度,但是不限于此。
聚合物膜11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可具有约-5.0至约+5.0的a*和约-5.0至约+5.0的b*。聚合物膜11可具有约-3.0至约+3.0例如约-1.5至约+1.5的a*和约-3.0至约+3.0例如约-1.5至约+1.5的b*。另一方面,在色坐标中L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制。
当聚合物膜11在色坐标上满足所述a*和/或b*的范围时,由滤光器10所致的颜色失真现象可被限制和/或最小化。
聚合物膜11的黄色指数(YI)可为例如小于或等于约15、小于或等于约14、小于或等于约13、小于或等于约12、小于或等于约11、小于或等于约10、小于或等于约9、小于或等于约8、小于或等于约7、小于或等于约6、或者小于或等于约5。
聚合物膜11的雾度可根据ASTM D1003测量。聚合物膜11的雾度可例如小于或等于约15%、小于或等于约14%、小于或等于约13%、小于或等于约12%、小于或等于约11%、小于或等于约10%、小于或等于约9%、小于或等于约8%、小于或等于约7%、小于或等于约6%、或者小于或等于约5%。
当聚合物膜11满足所述黄色指数和/或雾度范围时,可限制和/或最小化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被聚合物膜11吸收、散射、反射等,并且因此,滤光器10可提供具有被限制的和/或最小的(极小的)颜色失真的图像。
近红外吸收层12配置成透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此处,所述可见光区域可为例如大于约380nm且小于约700nm、例如约430nm-约630nm、例如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且所述近红外区域可为例如约7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
近红外吸收层12可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
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包括铜磷酸酯化合物。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可通过如下获得:涂布包括包含丙烯酸酯基团的可溶性的铜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将其干燥。
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可具有关于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的巨大的吸收能力并且甚至吸收和/或反射在中红外区域和远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可例如吸收和/或反射在范围约700nm-约3μm的波长区域中的光。
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可由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在化学式4中,R41和R42独立地为如下之一: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n1为0或1的整数;且n2为1或2的整数。
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可包括由化学式4a至化学式4d表示的至少一种结构。
[化学式4a]
[化学式4b]
[化学式4c]
[化学式4d]
通常,当将UV照射到滤光器中时,UV可对滤光器、滤色器等具有影响并且因此导致颜色失真现象。因此,可以在滤光器上形成UV反射层和在滤光器中包括UV吸收剂(例如,铜化合物)、有机染料(例如,黄色有机染料)等的方法阻挡UV。
作为一种铜化合物的铜磷酸盐对于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具有巨大的吸收能力,但是具有非常低的UV吸收强度。然而,为了形成近红外吸收层,铜磷酸盐成分需要以过量的量使用。这样,当以过量的量使用铜磷酸盐成分以制备高浓度铜磷酸酯化合物溶液时,过量的量的铜磷酸盐成分使该高浓度铜磷酸酯化合物溶液的粘度增加并且因此阻碍所述近红外吸收层被形成为薄的。换而言之,当使用过量的量的单独的铜磷酸酯化合物溶液来形成近红外吸收层时,滤光器可无法形成为薄膜。
相反,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的近红外吸收层12除了上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之外还包括包含有机染料的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以相对于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的量的相对小的量显示出优异的UV吸收强度。因此,当将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与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一起使用时,可提供具有优异的UV吸收强度和在广阔的区域中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并且同时被形成为薄膜的滤光器。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有机染料。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在包括近红外区域和/或靠近所述近红外区域的红色区域的一部分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在包括红色区域的一部分的近红外区域例如约650nm-约1200nm、约660nm-约1200nm、约670nm-约1200nm、约680nm-约1200nm、或约690nm-约1200nm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取决于所述有机染料的种类、聚合物膜11的种类等而在近红外区域中例如在范围约700nm-约1200nm的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而在红色区域中几乎无吸收或根本无吸收。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粘合剂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并且可进一步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在化学式1至化学式3中,R1-R26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X为如下之一:PF6 -、BF4 -、ClO4 -、I-、或基于硼酸根的阴离子,且n为范围1-10的整数。
所述粘合剂可为例如有机粘合剂、无机粘合剂、有机/无机粘合剂、或其组合,并且可与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3表示的染料混合或者可分散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3表示的染料。所述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将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3表示的染料良好地附着至聚合物膜11。
所述粘合剂可包括丙烯酸类粘合剂、环氧粘合剂、或其组合。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可为丙烯酸类粘合剂。例如,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为可固化的粘合剂,例如可热固化的粘合剂、可光固化的粘合剂、或其组合。
所述粘合剂可为例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黄原胶、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或其组合,但是不限于此。
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约700nm-约76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约1050nm-约11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在范围约680nm-约72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当使用至少两种在不同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的有机染料时,可保证关于宽的近红外线波长区域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力。
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具有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大于或等于约3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4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5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6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70倍、和甚至大于或等于约80倍高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
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具有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大于或等于约15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2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25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30倍、例如大于或等于约40倍、和例如大于或等于约50倍高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
这样,由于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满足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大于或等于约30倍高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且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还满足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大于或等于约15倍高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因此滤光器10可显示出在可见光区域中高的光透射率和同时在近红外区域中非常低的光透射率。
当所述有机染料具有在约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小于约15倍高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吸光度时,所述有机染料使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透射率恶化并且缺乏以上性质且因此可无法用于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的近红外吸收层。
在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有机染料并且特别地,除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之外可进一步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和/或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
当混合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有机染料时,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关于在不同波长区域中的光同时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并且因此近红外吸收层12可在更宽的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
换而言之,当将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单独使用时,在近红外区域之中的特定波长区域中的光透射率可设置为非常低,但是在其它波长区域(例如,1100nm-1200nm)中的光透射率可无法调节。然而,当进一步向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添加由化学式2和/或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时,这些有机染料可以比单独的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小的量使用,但是与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相比,使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透射率降低至小于或等于约25%、小于或等于约20%、小于或等于约15%、小于或等于约10%、甚至小于或等于约5%、或者小于或等于约4%,而不使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透射率恶化并且因此,适合用于滤光器10的近红外吸收层12。
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包括选自化学式1a至化学式1e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1a]
[化学式1b]
[化学式1c]
[化学式1d]
[化学式1e]
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可包括选自化学式2a至化学式2c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2a]
[化学式2b]
[化学式2c]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与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不同的结构的有机染料。
所述具有与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不同的结构的有机染料可为例如聚甲炔化合物、酞菁化合物、部花青化合物、萘酞菁、亚铵化合物、三芳基甲烷化合物、二吡咯亚甲基化合物、蒽醌化合物、萘醌、二醌化合物、rylene化合物、苝化合物、方酸化合物、吡喃化合物、噻喃化合物、二酮吡咯并吡咯化合物、二硫纶(dithiolene)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但是不限于此。
通常,有机染料与铜磷酸盐相比具有如上所述的非常优异的UV吸收强度,但是相对窄的UV吸收区域并且因此在吸收在UV区域中的光方面具有限制(通过利用其显露颜色但是具有小的UV吸收区域的特性,单独的有机染料有用地用作用于诊断癌症的医学标记材料、衣物的着色用材料等)。
此外,所述有机染料与铜磷酸盐相比具有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强度,但是相对窄的近红外线吸收区域并且因此当需要关于宽的近红外线波长区域的吸收能力时可无法使用。
然而,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的近红外吸收层12将包括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的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一起使用。此外,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将至少两种不同的有机染料,具体地,由化学式2和3表示的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与粘合剂一道使用。
因此,当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一起使用时,可解决具有窄的UV和近红外线吸收区域的常规有机染料的问题。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设置在聚合物膜11上并且此处,合并和形成为一个层,如图1中所示。然而,发明构思不必限于此,而是所述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可考虑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等而分别形成各自自己的层并且均可设置在聚合物膜11的两侧上。
图2-4显示图1的滤光器中的近红外吸收层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的多种实例。
近红外吸收层12可包括由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形成的第一近红外吸收层12a和由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形成的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b。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a和12b分别形成为独立的层。
参照图2,滤光器10a可具有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a和12b顺序地设置在聚合物膜11上的设置结构。
然而,如图3中所示,滤光器10b可具有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b和第一近红外吸收层12a顺序地设置在聚合物膜11上的设置结构。
此外,如根据图4的滤光器10c中所示,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a和12b至少两次交替地设置在聚合物膜11上。另一方面,图4显示,近红外吸收层12是通过将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a和12b顺序地设置在聚合物膜11上而设置的,但是可顺序地设置第二和第一近红外吸收层12b和12a。
图5显示在图1的滤光器中的聚合物膜的两侧上分别形成近红外吸收层的结构。
根据图5的滤光器10d具有将一对近红外吸收层12和12'分别设置在聚合物膜11的两侧上的结构。该对近红外吸收层12和12'可如图5中所示地形成为其中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合并为一体的一个层,但是该对近红外吸收层12和12'的至少一个可如图2-4中所示地包括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12a和12b。
如上所示,即使近红外吸收层12的层数和其与聚合物膜11的设置关系多样地变化,所有的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10a、10b、10c、和10d也可限制和/或最小化图像传感器的光学失真现象。因此,滤光器10、10a、10b、10c、和10d可考虑到它们与电子设备中的相机模块以及其它构成元件的关系而如上所述地多样地设置。
滤光器10可进一步包括在聚合物膜11的一个表面上和/或在近红外吸收层1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抗反射层。
图6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包括抗反射层的滤光器的堆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6,滤光器10e进一步包括在近红外吸收层12的上表面上的抗反射层13。
抗反射层13可起到如下作用:限制和/或防止入射的可见光通过滤光器10e的反射和改善滤光器10e的可见光透射率以及此外,降低可见光反射率并且因此有效地降低或者防止由反射的光所致的光学失真。
在常规的滤光器之中,为了阻挡近红外线,使用设置近红外吸收层和近红外线反射层两者的方法。然而,该滤光器可优异地阻挡近红外线,但是很少保证可见光透射率。
然而,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e通过使用近红外吸收层12而可吸收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的光并且同时包括抗反射层13代替近红外线反射层,并且因此具有改善的可见光透射率。因此,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e同时具有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和可见光透射率。
抗反射层13可为能够限制和/或防止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光的反射,但是使可见光朝着聚合物膜11透射的任意层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包括高折射率抗反射层的多层、包括高折射率纳米颗粒的抗反射层、或者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多个层,但是不限于此。
图7和8为显示抗反射层的多种堆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7,抗反射层13可包括第一层13a和第二层13b,其分别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各材料形成,且参照图8,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至少两次交替地堆叠。
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可为例如分别包括氧化物层、氮化物层、氧氮化物层、硫化物层、或其组合的介电层,例如,当第二层13b先遇到入射光时,第二层13b具有比第一层13a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例如,第二层13b可具有小于约1.7的折射率,且第一层13a可具有大于或等于约1.7的折射率。
在所述范围内,第二层13b可例如具有范围为大于或等于约1.1且小于约1.7的折射率,第一层13a可具有范围约1.7至约2.7的折射率,在所述范围内,第二层13b可例如具有范围约1.2至约1.6的折射率,和第一层13a可具有范围约1.8至约2.5的折射率。
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可由具有所述折射率的任何材料形成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第一层13a可由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锆、或其组合形成,和第二层13b可由氧化硅、氧化铝、或其组合形成。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可为例如约5至约80层,和在所述范围内,例如约5至约50层。
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可具有取决于各层的折射率和反射波长确定的厚度,并且此处,第一层13a可具有例如约30nm-约600nm的厚度,和第二层13b可具有范围约10nm-约700nm的厚度。第一和第二层13a和13b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厚度。
抗反射层13可例如具有范围约1μm-约20μm的厚度。
图9-13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中的抗反射层的设置关系的多种实例。
参照图9,与图6的滤光器不同,滤光器10f具有在聚合物膜11下方的抗反射层13。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抗反射层13可考虑到其与电子设备中的其它构成元件的关系而多样地设置。
例如,滤光器10g具有一对抗反射层13和13',其分别设置在近红外吸收层12上和聚合物膜11下方,如图10中所示。另一方面,当滤光器如图5中所示地包括一对近红外吸收层12和12'时,抗反射层13可设置在该对近红外吸收层12和12'的任一个上(图11的滤光器10h和图12的滤光器10i)或者它们两者上(图13的滤光器10j)。
这样,即使抗反射层13具有多种设置结构,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e、10f、10g、10h、10i、和10j也可限制和/或最小化图像传感器的光学失真现象,并且因此,抗反射层13可考虑到其与电子设备中的相机模块和其它构成元件的关系而多样地设置。
例如,滤光器10在约70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25%、小于或等于约20%、小于或等于约15%、小于或等于约10%、小于或等于约5%、或者小于或等于约4%的平均光透射率。
特别地,滤光器10在约700nm-约74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5%或者小于或等于约4%的平均光透射率并且在约1000nm-约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25%、小于或等于约20%、小于或等于约15%、小于或等于约14%、小于或等于约13%、小于或等于约12%、小于或等于约11%、或者小于或等于约10%的平均光透射率。
此外,滤光器10在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中可具有大于或等于约80%例如大于或等于约81%、大于或等于约82%、大于或等于约83%、大于或等于约84%、大于或等于约85%、大于或等于约86%、大于或等于约87%、或者大于或等于约88%的平均光透射率。
换而言之,滤光器10使用具有不同的近红外线吸收强度和吸收波长范围的第一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并且因此显示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和可见光光透射率。
另一方面,滤光器10可容易地形成为具有范围为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厚度的薄膜而没有特别限制。滤光器10的厚度可例如大于或等于约20μm、大于或等于约25μm、大于或等于约30μm、大于或等于约45μm、大于或等于约50μm、大于或等于约55μm、大于或等于约60μm、大于或等于约65μm、大于或等于约70μm并且可例如小于或等于约210μm、小于或等于约200μm、小于或等于约190μm、小于或等于约180μm、小于或等于约170μm、小于或等于约160μm、小于或等于约150μm、或者小于或等于约140μm,或者可为例如约50μm-约150μm。
用于近红外线吸收的滤光器在使用玻璃基板时可具有范围为约210μm-约250μm的厚度,但是由于所述材料的限制而可不再为更薄的。此外,当将玻璃基板简单地用塑料基板代替来解决该问题时,图像传感器的光学失真现象可通过前述眩光现象而加重。
然而,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可形成为具有在以上范围内的厚度并且同时具有如上所述的优异的可见光光透射率和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薄膜。因此,滤光器10可使电子设备例如图像传感器等的光学失真现象最小化并且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作贡献。
图14为显示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示意图。
参照图14,相机模块20包括镜头筒(镜筒、透镜镜筒)21、外壳22、滤光器10、和图像传感器23。
镜头筒21包括对对象进行成像的至少一个镜头,并且所述镜头可沿着光轴方向设置。此处,所述光轴方向可为镜头筒21的垂直方向。
镜头筒21被容纳在外壳22的内部中并且与外壳22合成一体。镜头筒21可在外壳22内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用于自动聚焦。
外壳22支持和容纳镜头筒21并且在光轴方向上可为开放的。因此,来自外壳22的一个表面的入射光可通过镜头筒21和滤光器10到达图像传感器21。
外壳22可装备有用于使镜头筒21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包括包含磁体和线圈的音圈电机(VCM)。然而,可采用不同于所述致动器的多种方法例如机械驱动系统或者使用压电器件的压电驱动系统。
滤光器10与以上描述的相同和/或可被上述的滤光器10a、10b、10c、10d、10e、10f、10g、10h、和/或10i的任一个代替。
图像传感器23可将对象的图像浓缩并且因此将其存储为数据,并且所存储的数据可通过显示媒体显示为图像。
图像传感器23可安装在基板(未示出)上并且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基板可为例如印刷电路板(PCB)或者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为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图像传感器23使通过镜头筒21和滤光器10的光汇聚并且产生视频信号且可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和/或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图15为显示作为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顶部俯视图且图16为显示图15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5和16,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23A包括集成有光感测器件50a和50b、传输晶体管(未示出)、和电荷存储器55的半导体基板110,下部绝缘层60,滤色器层70,上部绝缘层80,和有机光电器件200。
半导体基板110可为硅基板,并且集成有光感测器件50a和50b、传输晶体管(未示出)、和电荷存储器55。光感测器件50a和50b可为光电二极管。
光感测器件50a和50b、所述传输晶体管、和/或电荷存储器55可集成于各像素中,并且例如如图16中所示,可将光感测器件50a和50b包括在蓝色像素和红色像素中并且可将电荷存储器55包括在绿色像素中。
光感测器件50a和50b感测光,由所述光感测器件感测的信息可通过所述传输晶体管传输,电荷存储器55电连接至有机光电器件100,并且电荷存储器55的信息可通过所述传输晶体管传输。
在半导体基板110上形成金属线(未示出)和焊盘(垫)(未示出)。为了减少信号延迟,所述金属线和焊盘可由具有低的电阻率的金属例如铝(Al)、铜(Cu)、银(Ag)、及其合金制成,但是不限于此。然而,其不限于所述结构,并且所述金属线和焊盘可设置在光感测器件50a和50b下面。
在所述金属线和所述焊盘上形成下部绝缘层60。下部绝缘层60可由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和/或氮化硅、或者低介电常数(低K)材料例如SiC、SiCOH、SiCO、和SiOF制成。下部绝缘层60具有使电荷存储器55暴露的沟道。所述沟道可用填料填充。
在下部绝缘层60上形成滤色器层70。滤色器层70包括形成于蓝色像素中的蓝色过滤器70a和形成于红色像素中的红色过滤器70b。在图16中,不包括绿色过滤器,但是可进一步包括绿色过滤器。
在滤色器层70上形成上部绝缘层80。上部绝缘层80消除由滤色器层70导致的台阶并且使表面平滑。上部绝缘层80和下部绝缘层60可包括使焊盘暴露的接触孔(未示出)、以及使绿色像素的电荷存储器55暴露的通孔85。
在上部绝缘层80上形成有机光电器件200。有机光电器件200包括彼此面对的下部电极210和上部电极220以及设置在下部电极210和上部电极220之间的光吸收层230。
下部电极210和上部电极220可为透射全部光的电极并且光吸收层230可选择性地吸收绿色波长区域中的光并且可代替绿色像素的滤色器。
如上所述,半导体基板110和选择性地吸收绿色波长区域中的光的有机光电器件200具有堆结构并且由此可减小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以实现小型化的图像传感器。
可进一步在有机光电器件200上形成聚焦镜头(未示出)。所述聚焦镜头可控制入射光的方向并且将所述光聚集在一个区域中。所述聚焦镜头可具有例如圆柱或者半球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
在图15和16中,示出了其中选择性地吸收绿色波长区域中的光的有机光电器件堆叠在半导体基板110上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可将选择性地吸收蓝色波长区域中的光的有机光电器件堆叠在半导体基板110上并且可将绿色光感测器件和红色光感测器件集成于半导体基板110中,或者可将选择性地吸收红色波长区域中的光的有机光电器件堆叠在半导体基板110上并且可将绿色光感测器件和蓝色光感测器件集成于半导体基板110中。
在通过镜头筒21和滤光器10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之中,绿色波长区域中的光可主要被吸收在光吸收层30中并且被光电转换,并且蓝色波长区域和红色波长区域中的光可通过下部电极210并且被光感测器件50a和50b感测。
如上所述,滤光器10和10a-10i可有效地透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但是吸收和阻挡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并且因此将纯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传输至图像传感器并且结果,减少或防止当由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所致的信号和由在非可见光区域中的光所致的信号交叉并且混合时所产生的串扰。
此外,由于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容易地制成薄膜,因此滤光器10和10a-10i可容易地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例如相机模块20、有机光电器件200等。
下文中,参照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然而,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
聚合物膜的光学特性的比较
分别制备具有约40μm的厚度的聚合物膜1-5。测量关于聚合物膜1-5的组成、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a*,b*)、雾度、黄色指数、和在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中的平均光透射率,并且结果示于表1中。
除了组成之外的光学特性是通过使用光谱仪(CM3600d.Minolta Co.,Ltd.)测量的。
(表1)
参照表1,聚合物膜1-5均满足在预定范围内的色坐标、雾度、黄色指数、和在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中的平均光透射率。因此,聚合物膜1-5均可用作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滤光器10的聚合物膜11。
用于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的铜化合物的涂布性质的比较
通过将铜化合物和溶剂混合而制备各铜化合物组合物1-12。随后,将各铜化合物组合物1-12分别尝试用于形成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然后,将所述铜化合物各自的组成、各溶剂、所述铜化合物的溶解性、以及在涂布之后其是否析出示于表2中。
(表2)
在表2中,铜化合物a至c分别如下。
[铜化合物a]
[铜化合物b]
[铜化合物c]
硫酸铜(II)
参照表2,作为铜化合物的由化学式4a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关于所有三种溶剂(四氢呋喃、丙酮、和甲基异丙基酮)均显示出优异的溶解性并且在涂布之后不析出且因此保证涂层的优异的稳定性。
作为铜化合物的铜化合物a除了四氢呋喃之外关于其它溶剂显示出不足的溶解性并且在涂布之后析出且因此显示出涂层的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铜化合物b和c两者都关于三种溶剂显示出不足的溶解性并且因此可无法形成涂层。
因此,参照表2,由化学式4a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证明是对于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的组成而言合适的铜化合物。
用于形成第二近红外吸收层的有机染料的光学特性的比较
通过分别将有机染料1-6以0.5×10-3重量%的浓度溶解在氯仿中而制备溶液。随后,将关于所制备的溶液各自中的有机染料1-6的组成、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在最大吸收波长(λ最大)处的平均光透射率、在550nm的波长处的平均光透射率、以及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相对于在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率(absλ最大/abs550nm)分别示于表3中。
除了组成之外的光学特性是通过使用UV-Vis光谱仪(SoldiSpec-3700,ShimadzuCorp.)测量的。
(表3)
参照表3,关于属于化学式1的有机染料1至3,与具有I-阴离子的有机染料2和3的那些相比,具有PF6 -阴离子的有机染料1显示出非常优异的absλ最大/abs550nm,但是当使用相同的阴离子(I-)时,其中化学式1中的R1和R2为具有更多碳的烷基的有机染料3与其中化学式1中的R1和R2为具有更少碳的烷基的有机染料2相比显示出优异的absλ最大/abs550nm
另一方面,关于属于化学式2的有机染料4至6,与具有ClO4 -阴离子的有机染料5相比,具有PF6 -阴离子的有机染料4和具有基于硼酸根的离子作为阴离子的有机染料6显示出非常优异的absλ最大/abs550nm
滤光器的制造
实施例1
通过如下形成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将通过将THF溶剂和由化学式4a表示的铜磷酸酯混合而制备的铜磷酸酯组合物涂布在聚合物膜TAC膜(Fuji Tekko Co.,Ltd.)上并且将其干燥。
随后,在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上,通过如下形成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涂布通过将由化学式1a表示的有机染料、由化学式2a表示的有机染料、基于丙烯酰基的粘合剂、和作为有机溶剂的甲乙酮混合而制备的用于第二近红外吸收层的组合物,然后将其干燥。
在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上,形成抗反射涂层(ARC-100,Don Co.,Ltd.)以制造根据实施例1的滤光器(聚合物膜/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抗反射层)。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20μm的厚度。
实施例2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2的滤光器(抗反射层/聚合物膜/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抗反射层),除了如下之外:使用在下表面上具有抗反射层(DSG-17TG60,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的聚合物膜。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17μm的厚度。
实施例3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3的滤光器(抗反射层/聚合物膜/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第二近红外吸收层/抗反射层),除了如下之外:使用在下表面上具有抗反射层(DSG-17TG60,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的聚合物膜并且在用于第二近红外吸收层的组合物中进一步包括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17μm的厚度。
实施例4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4的滤光器(聚合物膜/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第二近红外吸收层),除了如下之外:省略所述抗反射层。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15μm的厚度。
对比例1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对比例1的滤光器(聚合物膜/第一近红外吸收层),除了如下之外:省略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和所述抗反射层。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10μm的厚度。
对比例2
根据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对比例2的滤光器(聚合物膜/第二近红外吸收层),除了如下之外:在所述聚合物膜上形成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而不形成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并且省略所述抗反射层。所述滤光器具有约110μm的厚度。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滤光器的取决于波长的光透射率
评价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滤光器的取决于波长区域的光透射率特性,并且结果示于图17中。
光透射率特性是通过使用UV-Vis光谱仪(SoldiSpec-3700,Shimadzu Corp.)评价的。
图17为显示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滤光器的取决于波长的光透射率的图。
参照图17,与根据对比例的光学膜相比,根据实施例的光学膜显示出在范围430nm-565nm的波长区域中优异的平均光透射率以及同时在700nm-740nm、700nm-1200nm、和10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优异的平均光透射率。
与不包括抗反射层的光学膜相比,包括至少一个抗反射层的光学膜显示出少许改善的在范围430nm-565nm的波长区域中的平均光透射率(约5%-7%)。
另一方面,表4显示图17中的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光学膜在各波长区域(430nm-565nm、700nm-740nm、700nm-1200nm、和1000nm-1200nm)中的平均光透射率。
(表4)
参照表4,根据对比例1和2的光学膜显示出在约430nm-约565nm的波长区域中优异的平均光透射率,但是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700nm-740nm、700nm-1200nm、和1000nm-1200nm)之中的至少一部分中27%-50%的平均光透射率。
因此,参照表4,与根据对比例的光学膜相比,根据实施例的滤光器显示出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优异的光透射率和在近红外线波长区域中优异的光吸收能力。
虽然已经描述了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但是将理解,发明构思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相反,意图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多种改动和等同布置。

Claims (28)

1.滤光器,其包括
聚合物膜,其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具有-5.0至+5.0的a*和-5.0至+5.0的b*;和
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近红外吸收层,所述近红外吸收层配置成透射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并且选择性地吸收在近红外区域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和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
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铜磷酸酯化合物,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有机染料,和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在65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滤光器在7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小于或等于25%的平均光透射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所述滤光器在700nm-74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小于或等于5%的平均光透射率,和
所述滤光器在10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小于或等于25%的平均光透射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滤光器在430nm-565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大于或等于80%的平均光透射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包括粘合剂,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的所述至少两种有机染料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其中,在化学式1、化学式2、和化学式3中,
R1-R26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
X为如下之一:PF6 -、BF4 -、ClO4 -、I-、或基于硼酸根的阴离子,和
n为范围1-10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包括由化学式1a、化学式1b、化学式1c、化学式1d、和化学式1e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1a]
[化学式1b]
[化学式1c]
[化学式1d]
[化学式1e]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包括由化学式2a、化学式2b、和化学式2c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2a]
[化学式2b]
[化学式2c]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在700nm-76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在1050nm-11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和
由化学式3表示的有机染料在680nm-72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粘合剂包括丙烯酸类粘合剂、环氧粘合剂、或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由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染料在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30倍高,和
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由化学式2表示的有机染料在550nm的波长处的吸光度的至少15倍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铜磷酸酯化合物由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其中,在化学式4中,
R41和R42独立地为如下之一: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
n1为0或1的整数,和
n2为1或2的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包括由化学式4a、化学式4b、化学式4c、和化学式4d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4a]
[化学式4b]
[化学式4c]
[化学式4d]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
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由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材料构成,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由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材料构成,和
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为彼此独立的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在所述聚合物膜上且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在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滤光器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聚合物膜的一个表面和所述近红外吸收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个上的抗反射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所述抗反射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
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和
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交替地堆叠两次或更多次。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滤光器包括分别在所述聚合物膜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近红外吸收层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抗反射层。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聚合物膜包括如下之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酰基纤维素、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亚胺、或其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根据ASTM D1925测量的所述聚合物膜的黄色指数小于或等于10。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聚合物膜的雾度小于或等于10%。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滤光器具有25μm-190μm的厚度。
22.相机模块,其包括:
镜头;
图像传感器;以及
在所述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滤光器。
23.电子设备,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滤光器。
24.滤光器,其包括:
聚合物膜,其在通过CIE Lab色空间表示的色坐标中具有-5.0至+5.0的a*和-5.0至+5.0的b*;和
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近红外吸收层,所述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和第二近红外吸收层,
所述第一近红外吸收层包括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
[化学式4]
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包括在65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多种有机染料,
其中,在化学式4中,
R41和R42独立地为如下之一: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
n1为0或1的整数,和
n2为1或2的整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滤光器,其中
由化学式4表示的铜磷酸酯化合物包括由化学式4a、化学式4b、化学式4c、和化学式4d的至少一个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化学式4a]
[化学式4b]
[化学式4c]
[化学式4d]
所述多种有机染料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有机染料和由化学式3表示的第三有机染料的至少一种和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有机染料,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其中,在化学式1、化学式2、和化学式3中,
R1-R26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
X为如下之一:PF6 -、BF4 -、ClO4 -、I-、或基于硼酸根的阴离子,和
n为范围1-10的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滤光器,其进一步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二近红外吸收层中的粘合剂,和
在所述聚合物层上的抗反射层。
27.电子设备,其包括:
光电器件;和
在所述光电器件上的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滤光器。
28.电子设备,其包括:
基板;
与所述基板集成的光感测器件;和
在所述光感测器件上的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滤光器。
CN201811293755.XA 2017-11-01 2018-11-01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752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44897 2017-11-01
KR1020170144897A KR102476708B1 (ko) 2017-11-01 2017-11-01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783A true CN109752783A (zh) 2019-05-14
CN109752783B CN109752783B (zh) 2022-05-31

Family

ID=64051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3755.XA Active CN109752783B (zh) 2017-11-01 2018-11-01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81673B2 (zh)
EP (1) EP3480633B1 (zh)
JP (1) JP7158243B2 (zh)
KR (1) KR102476708B1 (zh)
CN (1) CN1097527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5352A (zh) * 2018-03-27 2019-10-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6708B1 (ko) * 2017-11-01 2022-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DE102018112817A1 (de) * 2018-05-29 2019-12-05 Klöckner Pentaplast Gmbh Transparente Polymerfolie mit Verfärbungskompensation
CA3196216A1 (en) 2020-11-18 2022-05-27 Wade Jackson Kammauff Thermoformed packaging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161A (ja) * 1989-05-27 1991-02-01 Huels Ag レザー光線で標識付け及び/又は記載可能な高分子物質からなる成形材料、半製品及び完成部材
US5973158A (en) * 1997-02-17 1999-10-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eptamethine cyanine compound,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ink,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sheet and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material
JP2000038396A (ja) * 1998-07-24 2000-02-08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多官能リン酸エステル化合物、多官能リン酸エステル銅化合物、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装置、熱線吸収フィルター、光ファイバー並びに眼鏡レンズ
JP2001019939A (ja) * 1999-07-12 2001-01-23 Kureha Chem Ind Co Ltd 近赤外光吸収性組成物及び近赤外光吸収剤
CN1300948A (zh) * 1999-12-20 2001-06-27 东洋纺绩株式会社 红外线吸收滤光片
US20050148786A1 (en) * 2003-11-10 2005-07-07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Diimmonium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EP1714948A2 (en) * 2005-04-22 2006-10-25 Schott Corporation Alumninophosphate glass containing copper (II) oxide and uses thereof for light filtering
CN101153928A (zh) * 2006-09-25 2008-04-02 琳得科株式会社 红外线吸收薄膜
CN101238135A (zh) * 2005-08-08 2008-08-06 埃科特莱茵药品有限公司 作为抗菌化合物的恶唑烷酮-喹诺酮混合物
CN102272125A (zh) * 2009-01-07 2011-12-07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哒嗪酮衍生物
TW201408673A (zh) * 2012-08-21 2014-03-01 Fujifilm Corp 近紅外線吸收劑、近紅外線吸收性組成物、使用其的近紅外線截止濾波器、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US20140061505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Exciton, Inc. Squarylium dyes
CN104583819A (zh) * 2012-07-27 2015-04-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使用其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相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38294A (zh) * 2012-12-06 2015-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CN105308124A (zh) * 2013-06-12 2016-02-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硬化性组合物、硬化膜、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照相机模块及照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US20170184765A1 (en) * 2014-09-19 2017-06-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filter
WO2017130825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膜、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積層体、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固体撮像素子、画像表示装置、赤外線センサ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2308A (ja) * 1998-02-20 1999-11-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銅化合物含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H11315215A (ja) * 1998-02-20 1999-11-1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銅化合物含有樹脂組成物、樹脂板およびpdp用前面板
JPH11302408A (ja) 1998-04-24 1999-11-02 Toray Ind Inc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3451228B2 (ja) * 1998-11-11 2003-09-29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近赤外吸収フィルター
US6117370A (en) 1998-11-11 2000-09-12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filter
JP2004117545A (ja) 2002-09-24 2004-04-15 Mitsui Chemicals Inc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WO2005022212A1 (ja) 2003-09-01 2005-03-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100702182B1 (ko) 2005-03-30 2007-04-02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차폐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pdp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8176143A (ja) * 2007-01-19 2008-07-31 Hitachi Maxell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板
US20090058250A1 (en) * 2007-08-29 2009-03-05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Glass Co., Ltd. Filter for display apparatus
JP5312816B2 (ja) 2008-02-08 2013-10-09 グンゼ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てな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5358976B2 (ja) 2008-02-29 2013-1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材
KR20090127618A (ko) 2008-06-09 2009-12-14 삼성코닝정밀유리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0192621A (ja) 2009-02-17 2010-09-02 Gunze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材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てな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6056561B2 (ja) * 2012-03-12 2017-01-11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用途
WO2013161492A1 (ja) * 2012-04-25 2013-10-31 株式会社Adeka 波長カットフィルタ
WO2014017574A1 (ja) * 2012-07-27 2014-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46389B2 (ja) 2012-07-27 2016-07-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80390B2 (ja) * 2013-05-29 2018-08-29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WO2014192715A1 (ja) * 2013-05-29 2014-12-04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JP2016014846A (ja) 2013-07-12 2016-0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
JP2015040895A (ja) * 2013-08-20 2015-03-02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JP6334964B2 (ja) 2014-03-11 2018-05-30 Jsr株式会社 新規シアニン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JP6230479B2 (ja) * 2014-04-30 2017-11-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緩衝層形成用組成物、ならびに、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67243B (zh) 2014-06-30 2019-08-0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omposition, near-infrared cut filter, near-infrared cut fil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JP2016090781A (ja) * 2014-11-04 2016-05-23 株式会社Adeka 波長カットフィルタ
JPWO2016158818A1 (ja) * 2015-03-31 2018-03-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キット、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
CN111665583B (zh) * 2015-05-12 2022-03-15 Agc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吸收层
JP2017067863A (ja) * 2015-09-28 2017-04-0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JP6595610B2 (ja) * 2015-09-28 2019-10-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
JP2017146506A (ja) * 2016-02-18 2017-08-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220107B1 (ja) 2016-04-21 2017-10-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KR102455527B1 (ko) * 2017-09-12 2022-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용 조성물,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KR102476708B1 (ko) * 2017-11-01 2022-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161A (ja) * 1989-05-27 1991-02-01 Huels Ag レザー光線で標識付け及び/又は記載可能な高分子物質からなる成形材料、半製品及び完成部材
US5973158A (en) * 1997-02-17 1999-10-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eptamethine cyanine compound,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ink,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sheet and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material
JP2000038396A (ja) * 1998-07-24 2000-02-08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多官能リン酸エステル化合物、多官能リン酸エステル銅化合物、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装置、熱線吸収フィルター、光ファイバー並びに眼鏡レンズ
JP2001019939A (ja) * 1999-07-12 2001-01-23 Kureha Chem Ind Co Ltd 近赤外光吸収性組成物及び近赤外光吸収剤
CN1300948A (zh) * 1999-12-20 2001-06-27 东洋纺绩株式会社 红外线吸收滤光片
US20050148786A1 (en) * 2003-11-10 2005-07-07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Diimmonium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EP1714948A2 (en) * 2005-04-22 2006-10-25 Schott Corporation Alumninophosphate glass containing copper (II) oxide and uses thereof for light filtering
CN101238135A (zh) * 2005-08-08 2008-08-06 埃科特莱茵药品有限公司 作为抗菌化合物的恶唑烷酮-喹诺酮混合物
CN101153928A (zh) * 2006-09-25 2008-04-02 琳得科株式会社 红外线吸收薄膜
CN102272125A (zh) * 2009-01-07 2011-12-07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哒嗪酮衍生物
CN104583819A (zh) * 2012-07-27 2015-04-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使用其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相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08673A (zh) * 2012-08-21 2014-03-01 Fujifilm Corp 近紅外線吸收劑、近紅外線吸收性組成物、使用其的近紅外線截止濾波器、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US20140061505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Exciton, Inc. Squarylium dyes
CN104838294A (zh) * 2012-12-06 2015-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CN105308124A (zh) * 2013-06-12 2016-02-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硬化性组合物、硬化膜、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照相机模块及照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US20170184765A1 (en) * 2014-09-19 2017-06-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filter
WO2017130825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膜、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積層体、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固体撮像素子、画像表示装置、赤外線センサ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NKA STACKOVA 等: "Deciphering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in Substituted Heptamethine Cyanines",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5352A (zh) * 2018-03-27 2019-10-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
CN110305352B (zh) * 2018-03-27 2022-06-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58243B2 (ja) 2022-10-21
JP2019086771A (ja) 2019-06-06
US11181673B2 (en) 2021-11-23
KR20190049257A (ko) 2019-05-09
US11719867B2 (en) 2023-08-08
US20190129078A1 (en) 2019-05-02
EP3480633B1 (en) 2021-12-22
EP3480633A1 (en) 2019-05-08
CN109752783B (zh) 2022-05-31
US20220019005A1 (en) 2022-01-20
KR102476708B1 (ko)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2783A (zh) 滤光器、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JP6087464B1 (ja)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WO2014061188A1 (ja) 撮像素子及び撮像装置
CN110305352A (zh) 近红外吸收膜、包括其的滤光器和电子设备
CN108121024A (zh) 光学过滤器以及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KR102491491B1 (ko)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용 조성물,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KR102581901B1 (ko) 근적외선 흡수 조성물,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KR102455527B1 (ko)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용 조성물,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US11555132B2 (en)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omposition, optical structure, an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927131B2 (en)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omposition, optical structure, an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8132609A (ja)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CN112334796B (zh) 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近红外线吸收性膜以及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
JP2020172614A (ja) 色素組成物、膜、光学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赤外線センサ
US11365323B2 (en)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omposition, optical structure, an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200112292A (ko) 광학 구조체,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KR20200121579A (ko) 근적외선 흡수 조성물, 광학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