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6989A -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6989A
CN109686989A CN201811642480.6A CN201811642480A CN109686989A CN 109686989 A CN109686989 A CN 109686989A CN 201811642480 A CN201811642480 A CN 201811642480A CN 109686989 A CN109686989 A CN 109686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ining
degrees celsius
calcined
temperatur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24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6989B (zh
Inventor
李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Utm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24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6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6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6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6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6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78Treatment steps after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or after shaping of the electrode being free-standing body
    • H01M4/8882Heat treatment, e.g. drying, baking
    • H01M4/8885Sintering or fi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预定元素和预定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以便得到负极配料;(2)将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每次煅烧前预先对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其中,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可调;(3)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退火,以便得到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对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而且在在每个温度点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进而使得在煅烧过程中物料得到充分反应。其次,在进行每次煅烧时的氧分压是可调的,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进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Description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化石能源最为当今使用范围最广的能源,其储量逐渐减少,寻找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燃料电池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发电之后第四种发电技术。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其理论热转化效率接近10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第三代燃料电池,具有很多优势,其中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直接使用氢气、甲烷等作为燃料。其中电极材料的制作工艺对电池性能有显著影响。
电极材料制备方法通常有:固相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低温燃烧法等。各种制备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现有固相法工艺步骤:按照产物配料后,在1400℃或其他温度,空气气氛中反复2-3研磨煅烧,每次煅烧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该固相法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大量生产。虽然固相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固相法属于固固反应,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缺点。首先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反应不均匀。其次生产的产物在高温反应时(1000℃以上)容易产生氧缺陷,即氧的系数将不会是3,而会小于3,从而减弱产物的双交换作用,而使电阻升高,而作为电极材料电阻越大,越不利于电池性能的提升。因此,目前的固相法制备电极材料的工艺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固相法制备电极材料存在的物料反应不均匀、氧缺陷高和电阻率高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预定元素和所述预定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以便得到负极配料;
(2)将所述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每次煅烧前预先对所述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其中,所述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且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可调;
(3)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退火,以便得到负极材料。
由此,本发明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首先,通过对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而且在在每个温度点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进而使得在煅烧过程中物料得到充分反应。其次,在进行每次煅烧时的氧分压是可调的,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进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500-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5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摄氏度或者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依次在500摄氏度、600摄氏度、700摄氏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1400摄氏度和1500摄氏度下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分别独立地在空气气氛、纯氧气氛或者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在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氧气与氩气的体积比为(0.2-1):(0.1-0.8)。
进一步地,所述多次煅烧中每次煅烧的时间为12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球磨的时间为3小时,所述压片采用的压力为10Mpa、压片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配料依次进行球磨12小时和150摄氏度下退火12小时,以便得到负极材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制备的负极材料的透射电镜微观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制备的负极材料的XRD拟合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制备的负极材料的XRD拟合图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制备的负极材料的电阻率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备方法包括:
(1)按预定元素和所述预定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以便得到负极配料;
(2)将所述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每次煅烧前预先对所述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其中,所述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且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可调;
(3)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退火,以便得到负极材料。
由此,本发明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首先,通过对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而且在在每个温度点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进而使得在煅烧过程中物料得到充分反应。其次,在进行每次煅烧时的氧分压是可调的,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进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首先,步骤(1)包括:按预定元素和所述预定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以便得到负极配料。首先根据所要制备的负极配料的成分以及配比准备原料,并按照按预定元素以及各预定元素所需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例如,以La0.8Sr0.2MnO3为例,产物物质的量为1mol,即使用La:0.8mol、Sr:0.2mol、Mn:1mol、然后折合成对应化合物的质量,称量,混合均匀即完成配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次,步骤(2)包括:将上述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每次煅烧前预先对所述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其中,所述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且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可调。由此,本发明通过对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而且在在每个温度点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进而使得在煅烧过程中物料得到充分反应。其次,在进行每次煅烧时的氧分压是可调的,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进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多次煅烧温度呈阶梯上升,具体地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即首次煅烧的温度为500-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由此,通过在不断上升的温度下进行多次煅烧可以满足更多物质的反应条件,显著提高物料反应程度。另外,本发明在每次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可以达到再次混匀物料的目的,进而可以使得在下一次的煅烧中物料得到更充分的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上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可以为5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由此,通过将多次煅烧从500摄氏度开始进行,逐渐提高下一次的煅烧温度直至1500摄氏度结束。可以为更过物质提供更加广泛的反应温度,显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使得更多的物质得到充分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由此可以为更过物质提供更加广泛的反应温度,显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使得更多的物质得到充分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摄氏度或者100摄氏度。由此可以为更过物质提供更加广泛的反应温度,显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使得更多的物质得到充分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次煅烧依次在500摄氏度、600摄氏度、700摄氏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1400摄氏度和1500摄氏度下进行。由此在上述阶梯温度下进行多次煅烧,可以为更过物质提供更加广泛的反应温度,显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使得更多的物质得到充分反应。另外,进一步地通过在每次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可以达到再次混匀物料的目的,进而可以使得在下一次的煅烧中物料得到更充分的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多次煅烧可以依次在800摄氏度、900摄氏度、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下进行。由此在上述阶梯温度下进行多次煅烧,可以为更过物质提供更加广泛的反应温度,显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使得更多的物质得到充分反应。另外,进一步地通过在每次煅烧前预先进行球磨,可以达到再次混匀物料的目的,进而可以使得在下一次的煅烧中物料得到更充分的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多次煅烧中每次煅烧的时间可以为12小时。由此可以使得负极配料得到充分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多次煅烧中每次煅烧前都预先对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由此可以使得物料得到再次混匀,提高物料在下一次的煅烧中物料反应程度。具体地,每次煅烧前预先对负极配料进行球磨的时间可以为3小时,压片采用的压力为10Mpa、压片厚度为1-5mm。发明人发现,通过增加预先球磨3小时,对于提高物料的充分反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地,球磨后进行简单的压片使得物料更加充分接触,帮助物料在下一次煅烧中反应。因此,本发明通过预先球磨3小时,以及采用压力为10Mpa、压片厚度为1-5mm进行压片,可以显著提高物料的反应程度。而且通过多次煅烧,多次预先球磨压片,最终可以使得负极配料反应非常完全充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多次煅烧中的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是可调的。由此可以及时有效地降低氧缺陷,进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上述多次煅烧可以分别独立地在空气气氛、纯氧气氛或者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由此可以使得煅烧过程中的氧含量得到及时调控,降低氧缺陷,从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优选地,上述多次煅烧可以分别独立地在在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由此可以根据需要通入预定配比的氧气和氩气混合气,使得氧含量得到及时调控,降低氧缺陷,从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具体地,上述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氧气与氩气的体积比可以为(0.2-1):(0.1-0.8)。即每次煅烧的气氛可以为不同配比的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具体地,多次煅烧可以分别独立地采用体积为比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或0.9:0.1。具体地,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当次煅烧所需气氛,进而可以使得氧含量得到及时调控,降低氧缺陷,从而降低负极配料的电阻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最后,步骤(3)包括: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退火,以便得到负极材料。由此,最后将完成多次煅烧的负极配料简单的球磨和退火,即可获得负极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步骤(3)中,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配料依次进行球磨12小时和150摄氏度下退火12小时,由此可以有效地获得负极材料。
实施例1(空气气氛下和纯氧气氛进行多次煅烧)
参考图1所示流程图。
(1)按目标产物La0.8Sr0.2MnO3中各种元素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产物物质的量为1mol,即使用La:0.8mol、Sr:0.2mol、Mn:1mol,然后折合成对应化合物的质量,称量,混合均匀即完成配料。
(2)将配好的料加入乙二醇球磨3个小时,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分别在800℃、900℃、1000℃、1100℃、1200℃、1300℃进行煅烧,每次煅烧时间为12h,其中,800℃、900℃、1000℃、1100℃、1200℃的煅烧均在空气气氛下进行,1300℃的煅烧在一个大气压的氧气气氛(纯氧气氛)下进行。在每进行一次煅烧前预先向配料中加入乙二醇,使用球磨机研磨3个小时。例如,即进行900℃煅烧前,预先对配料球磨3个小时和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然后再进行900℃的煅烧,直到完成1300℃煅烧。
(3)多次煅烧完成后,使用球磨机研磨12h,再将粉末在150℃空气中或对应的氧分压退火12h,即得到固体燃料电池用负极材料。
测试:
对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微测试、XRD测试以及电阻率测试。结果见图2、图3和图5。
结论:
图2为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La0.67Sr0.33MnO3样品的透射电镜微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分布均匀。
图3为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La0.67Sr0.33MnO3XRD拟合图谱,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样品没有杂质相,且都为目标产物,说明该流程能够显著提高固相反应的均匀性。
实施例2(空气气氛下进行多次煅烧)
(1)按目标产物La0.8Sr0.2MnO3中各种元素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产物物质的量为1mol,即使用La:0.8mol、Sr:0.2mol、Mn:1mol,然后折合成对应化合物的质量,称量,混合均匀即完成配料。
(2)将配好的料加入乙二醇球磨3个小时,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分别在800℃、900℃、1000℃、1100℃、1200℃、1300℃进行煅烧,每次煅烧时间为12h,气氛均为空气气氛。在每进行一次煅烧前预先向配料中加入乙二醇,使用球磨机研磨3个小时。例如,即进行900℃煅烧前,预先对配料球磨3个小时和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然后再进行900℃的煅烧,直到完成1300℃煅烧。
(3)多次煅烧完成后,使用球磨机研磨12h,再将粉末在150℃空气中或对应的氧分压退火12h,即得到固体燃料电池用负极材料。
测试:对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进行XRD测试和电阻率测试。结果见图4和图5。
结论:
图4为实施例2全部流程在空气中煅烧Xrd拟合图谱,即只使用煅烧程序,没有使用气氛。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分布均匀。
实施例3(纯氧气氛下进行多次煅烧)
(1)按目标产物La0.8Sr0.2MnO3中各种元素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产物物质的量为1mol,即使用La:0.8mol、Sr:0.2mol、Mn:1mol,然后折合成对应化合物的质量,称量,混合均匀即完成配料。
(2)将配好的料加入乙二醇球磨3个小时,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分别在800℃、900℃、1000℃、1100℃、1200℃、1300℃进行煅烧,每次煅烧时间为12h,气氛均为纯氧气氛。在每进行一次煅烧前预先向配料中加入乙二醇,使用球磨机研磨3个小时。例如,即进行900℃煅烧前,预先对配料球磨3个小时和压片(压片压力:10Mpa、片厚(1-5mm),然后再进行900℃的煅烧,直到完成1300℃煅烧。
(3)多次煅烧完成后,使用球磨机研磨12h,再将粉末在150℃空气中或对应的氧分压退火12h,即得到固体燃料电池用负极材料。
测试:
对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进行电阻率测试。结果见图5。
结果结论:
图5显示了实施例1-3(使用同一温度煅烧程序,不同气氛下煅烧)制备的三种样品的电阻率比较情况。A(实施例2)为所有过程均在空气中煅烧生产的样品,B(实施例1)完全按照图1流程步骤生产的样品,C(实施例3)为所有气氛均为氧气的气氛下生产的产品。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按照实施例2方法流程生产的样品电阻率最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固态燃料电池用负极材料的方法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预定元素和所述预定元素的物质的量进行配料,以便得到负极配料;
(2)将所述负极配料进行多次煅烧,且每次煅烧前预先对所述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压片,其中,所述多次煅烧的温度呈阶梯上升,且每次煅烧气氛中氧分压可调;
(3)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负极配料进行球磨和退火,以便得到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500-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5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5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10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中首次煅烧的温度为800摄氏度,末次煅烧的温度为1300摄氏度,相邻两次煅烧之间的温度差为50摄氏度或者100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依次在500摄氏度、600摄氏度、700摄氏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1400摄氏度和1500摄氏度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分别独立地在空气气氛、纯氧气氛或者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在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进行;
任选地,所述氧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中氧气与氩气的体积比为(0.2-1):(0.1-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煅烧中每次煅烧的时间为1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球磨的时间为3小时,所述压片采用的压力为10Mpa、压片厚度为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完成最终煅烧后的配料依次进行球磨12小时和150摄氏度下退火12小时,以便得到负极材料。
CN201811642480.6A 2018-12-29 2018-12-29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686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480.6A CN109686989B (zh) 2018-12-29 2018-12-29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2480.6A CN109686989B (zh) 2018-12-29 2018-12-29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6989A true CN109686989A (zh) 2019-04-26
CN109686989B CN109686989B (zh) 2021-12-24

Family

ID=6619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2480.6A Active CN109686989B (zh) 2018-12-29 2018-12-29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69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3923A (zh) * 2019-12-26 2020-04-10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辅助的钠钛双掺杂硅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2851B2 (en) * 2003-11-04 2007-08-07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spray deposition for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CN101158049A (zh) * 2007-07-31 2008-04-09 北京工业大学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
US20120258241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in High-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CN10318351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质子导电陶瓷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WO2013129757A1 (ko) * 2012-02-27 2013-09-06 한국생산기술 연구원 중저온 운전에서 출력 성능이 향상된 고체산화물 연료전지 설계 및 제조기술
CN103951407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上海大学 Ga改性(Bi0.8Gd0.2)FeO3-PbTiO3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1885A (zh) * 2014-07-25 2014-10-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掺杂稀土元素的镧锶锰氧系亚锰酸盐磁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59346A (zh) * 2015-02-11 2015-05-27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锗/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3060A (zh) * 2015-07-20 2015-10-21 苏州大学 一种无退火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0838A (zh) * 2015-08-27 2015-11-18 苏州大学 一种多重取向有序结晶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2545A (zh) * 2014-11-21 2017-08-2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层‑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7555548A (zh) * 2017-10-10 2018-01-09 河南科技大学 镍‑硼‑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电催化阳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2851B2 (en) * 2003-11-04 2007-08-07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spray deposition for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CN101158049A (zh) * 2007-07-31 2008-04-09 北京工业大学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
US20120258241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in High-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CN10318351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质子导电陶瓷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WO2013129757A1 (ko) * 2012-02-27 2013-09-06 한국생산기술 연구원 중저온 운전에서 출력 성능이 향상된 고체산화물 연료전지 설계 및 제조기술
CN103951407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上海大学 Ga改性(Bi0.8Gd0.2)FeO3-PbTiO3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1885A (zh) * 2014-07-25 2014-10-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掺杂稀土元素的镧锶锰氧系亚锰酸盐磁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12545A (zh) * 2014-11-21 2017-08-2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层‑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4659346A (zh) * 2015-02-11 2015-05-27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锗/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3060A (zh) * 2015-07-20 2015-10-21 苏州大学 一种无退火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0838A (zh) * 2015-08-27 2015-11-18 苏州大学 一种多重取向有序结晶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5548A (zh) * 2017-10-10 2018-01-09 河南科技大学 镍‑硼‑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电催化阳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尚梅; 郑云先: "钙钛矿结构类型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3923A (zh) * 2019-12-26 2020-04-10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辅助的钠钛双掺杂硅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6989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451B (zh) 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固体电解质层叠体,固体电解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电池
Y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trontium doped Pr2NiO4 cathode materials for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CN104388972B (zh) 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10474035A (zh) 掺杂改性的ncm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与用电设备
CN101986445A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生产方法
CN110098410A (zh) 一种纳米结构含钴复合阴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14249593B (zh) 一种高熵钙钛矿结构阴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8121102A1 (zh) 一种高电压改性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40979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06832B (zh) 一种锌负极材料的烧结制备方法
CN113839054A (zh) 一种可逆质子陶瓷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32299A (zh) 具有复合相结构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CN108390087A (zh) 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6989A (zh) 固态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0503B (zh)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0917B (zh) 一种海洋环境用高熵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06901B1 (ko) 계면특성이 향상된 전고체 전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전고체 전지
CN108598462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65479B (zh) 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5889B (zh) 一种氧离子传导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CN107134584A (zh) 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2383B (zh) 含过渡金属空位的氧变价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55618A (zh) 一种固融混合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CN114349494A (zh) 一种改性nasicon型结构钠离子固态电解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2053374A (ja)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の空気極用及び集電体原料用複合酸化物、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200 No. 168 Huacheng Middle Road, Jintan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8

Address after: 1098 Dacheng Road,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xi Jidian ligh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