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4864A -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4864A
CN109574864A CN201811501941.8A CN201811501941A CN109574864A CN 109574864 A CN109574864 A CN 109574864A CN 201811501941 A CN201811501941 A CN 201811501941A CN 109574864 A CN109574864 A CN 109574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ycine
temperature
methenamine
new technique
ammonium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9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ESHAN FUHUA TONGDA PESTIC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ESHAN FUHUA TONGDA PESTIC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ESHAN FUHUA TONGDA PESTIC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ESHAN FUHUA TONGDA PESTIC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19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4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4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4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04Formation of amino groups in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 C07C227/06Formation of amino groups in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by addition or substitution reaction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 C07C227/08Formation of amino groups in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by addition or substitution reaction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by reaction of ammonia or amines with acids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CAMMONIA; CYAN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C1/00Ammonia; Compounds thereof
    • C01C1/16Halides of ammonium
    • C01C1/164Ammonium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3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227/40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C227/42Crystalli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属于甘氨酸生产技术领域,以氯乙酸和氨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乌洛托品的水溶液中进行氨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得到混合晶体和母液,混合晶体用水溶解后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得到的初产品进行低温水洗涤后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和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前序工序套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醇水混合液加大生产成本、母液蒸馏需要大量能耗和副产物氯化铵品质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背景技术
甘氨酸亦称氨基乙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药等行业,在医药中主要用于氨基酸制剂,金霉素缓冲剂,咪唑酸乙酯中间体。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杀菌防腐、抗氧化、营养强化等。在农药工业中主要用作合成草甘膦和增甘膦的原料。甘氨酸合成,目前国外多数采用以氰化钠(或含氰废水)为主要原料的Strecker法,该法工艺条件苛刻,收率不高,但可利用丙烯氰生产的废水作原料,成本低。我国普遍采用α-卤代酸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熟,但存在催化剂不能回收、反应收率仅在80~85%之间、大量甲醇需蒸馏从而蒸汽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等缺点。
公告号为CN1340498,公告日为2002年3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甘氨酸制备工艺,用氯乙酸和氨作液相反应,反应后分离出甘氨酸,其特征是包括步聚:(1)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结晶分离出甘氨酸/氯化铵混晶;取出混晶后的母液返回反应体系,循环套用;(2)所述的混晶用醇—水混合液溶解其中的氯化铵,分离出甘氨酸;取出甘氨酸后的母液脱醇后冷却结晶分离出氯化铵;取出氯化铵后的母液与所述脱出的醇混合后返回混晶溶解体系,循环套用。
该专利中溶剂通过连续循环合成和多元溶剂循环分离两个封闭循环步聚来实现,其中前一步聚,不仅使催化剂得以循环使用,而且使未反应的氯乙酸参与下循环的反应,从而提高了产品收率;后一步聚利用甘氨酸在不同醇浓度的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有效分离,在获得高纯度高收率主产品的同时得到了高纯度的副产品氯化铵,而且节约了能源,但是醇水混合液加大生产成本、母液蒸馏需要大量能耗和副产物氯化铵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溶剂采用醇水混合液加大生产成本、母液蒸馏需要大量能耗和副产物氯化铵品质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在反应釜内配制氯乙酸溶液,并加入乌洛托品,向反应釜内缓慢通入氨气反应,溶液pH为8时结束通氨;
B、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第一结晶釜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再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甘氨酸与氨化铵的混合结晶,剩下的母液备用;
C、将混合结晶放入第二结晶釜内加水溶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在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初产品,用低温水洗涤初产品,洗涤后再进行离心脱水,最后进行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
D、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步骤A套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氯乙酸的浓度为75~85%。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0—28%。
优选的,所述步骤A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65~95℃。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25℃。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25℃。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低温水温度为5~1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干燥温度为120~155℃。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醇水混合液加大生产成本、母液蒸馏需要大量能耗和副产物氯化铵品质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两次降温结晶后用低温水洗涤后离心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第二次降温结晶前采用水溶解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使用醇水溶液时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醇类回收时蒸馏大量能耗;母液电渗析分离得到的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重新返回步骤A,回收利用母液中残留的甘氨酸和乌洛托品,从而使得催化剂乌洛托品用量大幅降低 ;母液电渗析分离得到的氯化铵水液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得到副产物氯化铵,保证了副产品氯化铵的品质,使得氯化铵的白度提高至90以上。
2、本发明步骤A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为65~95℃,使得保证反应速度的情况下防止发生冲料现象,保证生产效率更高和安全生产。
3、本发明步骤B中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25℃,即能降温结晶的速度更快,又能减少能耗的使用。
4、本发明步骤B中降温结晶的后期温度为6~25℃,即能降温结晶的完全和易于分离。
5、本发明步骤C中用低温水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低温水温度为5~10℃,低温水洗涤效果更好,洗涤后的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小于0.5%保证甘氨酸产品的纯度。
6、本发明步骤C中干燥温度为120~155℃,在此温度区间内甘氨酸的干燥速度更快,也能防止温度过高影响甘氨酸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在反应釜内配制氯乙酸溶液,并加入乌洛托品,向反应釜内缓慢通入氨气反应,溶液pH为8时结束通氨;
B、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第一结晶釜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再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甘氨酸与氨化铵的混合结晶,剩下的母液备用;
C、将混合结晶放入第二结晶釜内加水溶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在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初产品,用低温水洗涤初产品,洗涤后再进行离心脱水,最后进行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
D、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步骤A套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
在步骤A中,所述氯乙酸的浓度为80%。
在步骤A中,所述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0%。
在步骤A中,所述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65℃。
在步骤B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
在步骤C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
在步骤C中,所述低温水温度为5℃。
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在步骤C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20℃。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
在步骤A中,所述氯乙酸的浓度为80%。
在步骤A中,所述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8%。
在步骤A中,所述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95℃。
在步骤B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25。
在步骤C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25。
在步骤C中,所述低温水温度为10℃。
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在步骤C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55℃。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
在步骤A中,所述氯乙酸的浓度为80%。
在步骤A中,所述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4%。
在步骤A中,所述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80℃。
在步骤B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15.5℃。
在步骤C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15.5℃。
在步骤C中,所述低温水温度为7.5℃。
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在步骤C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37.5℃。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
在步骤A中,所述氯乙酸的浓度为80%。
在步骤A中,所述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6%。
在步骤A中,所述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72.5℃。
在步骤B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10.75℃。
在步骤C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10.75℃。
在步骤C中,所述低温水温度为6.25℃。
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在步骤C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28.75℃。
实施例6
本发明工艺与现有技术数据对照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在反应釜内配制氯乙酸溶液,并加入乌洛托品,向反应釜内缓慢通入氨气反应,溶液pH为8时结束通氨;
B、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第一结晶釜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再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甘氨酸与氨化铵的混合结晶,剩下的母液备用;
C、将混合结晶放入第二结晶釜内加水溶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再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初产品,用低温水洗涤初产品,洗涤后再进行离心脱水,最后进行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
D、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步骤A重复利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氯乙酸的浓度为75~85%。
3.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乌洛托品加入后乌洛托品的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20~28%。
4.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控制氨气的加入速度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65~95℃。
5.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25℃。
6.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降温结晶的温度为6~25℃。
7.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低温水温度为5~10℃。
8.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洗涤至氯离子浓度小于0.5%。
9.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干燥温度为120~155℃。
CN201811501941.8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Pending CN109574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941.8A CN10957486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941.8A CN10957486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4864A true CN109574864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2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941.8A Pending CN10957486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486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413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浙江云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旋苯甘氨酸的合成新方法
CN111100021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江苏汉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12500302A (zh) * 2020-12-30 2021-03-16 沧州华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甘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15124436A (zh) * 2022-08-25 2022-09-30 山东民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甘氨酸连续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2887A (en) * 1966-12-19 1972-02-15 Ethyl Corp Preparation of amino-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CN101016302A (zh) * 2007-02-15 2007-08-15 刘长飞 甘氨酸脱醇母液回收乌洛托品和甘氨酸的方法
CN101982456A (zh) * 2010-09-25 2011-03-02 刘长飞 一种环保型氯乙酸法甘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02838497A (zh) * 2012-09-10 2012-12-26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甘氨酸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05272865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河北东华冀衡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水相氨化法制备甘氨酸的新工艺
CN107089922A (zh) * 2017-05-02 2017-08-25 闫小玉 甘氨酸副产氯化铵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2887A (en) * 1966-12-19 1972-02-15 Ethyl Corp Preparation of amino-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CN101016302A (zh) * 2007-02-15 2007-08-15 刘长飞 甘氨酸脱醇母液回收乌洛托品和甘氨酸的方法
CN101982456A (zh) * 2010-09-25 2011-03-02 刘长飞 一种环保型氯乙酸法甘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02838497A (zh) * 2012-09-10 2012-12-26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甘氨酸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05272865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河北东华冀衡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水相氨化法制备甘氨酸的新工艺
CN107089922A (zh) * 2017-05-02 2017-08-25 闫小玉 甘氨酸副产氯化铵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413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浙江云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旋苯甘氨酸的合成新方法
CN111004137B (zh) * 2019-12-20 2022-08-05 浙江云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旋苯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11100021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江苏汉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12500302A (zh) * 2020-12-30 2021-03-16 沧州华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甘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15124436A (zh) * 2022-08-25 2022-09-30 山东民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甘氨酸连续生产工艺
CN115124436B (zh) * 2022-08-25 2022-11-11 山东民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甘氨酸连续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4864A (zh)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CN1152853C (zh) 甘氨酸制备工艺
CN109096161B (zh) 一种n-乙酰半胱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01602701A (zh) 生产蛋氨酸的方法
CN103880625A (zh) 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5384735A (zh) 一种硝酸硫胺块状晶体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8285427A (zh) 一种湿法磷酸循环法连续生产大颗粒工业级磷酸脲的方法
CN107473990A (zh) 一种磷酸脲母液水溶性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193634B (zh) 一种分离氨基乙酸和氯化铵混合晶体的方法
US6491807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odium persulfate
CN108558687B (zh) 一种均相体系中催化合成甘氨酸的方法
CN104557517B (zh) 一种废柠檬酸钠母液综合处理工艺
CN110330439A (zh) 一种不引入杂质离子的甘氨酸锌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441A (zh) 一种饲料和食品级甘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用于实施其的装置
CN102688610B (zh) 一种甘氨酸和无机盐的色谱分离方法
CN110078097A (zh) 一种速溶解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的工艺
CN111196768B (zh) 一种利用同离子效应制备甘氨酸的方法
CN109721082A (zh) 一种高纯氢氧化镁和硝酸钾联产的生产方法
CN104725281A (zh) 一种过氧化尿素的生产方法
CN111004137B (zh) 一种混旋苯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05949097B (zh) 一种减少蛋氨酸离交排气和蛋氨酸结晶母液中杂质的方法
CN115124436B (zh) 甘氨酸连续生产工艺
CN1285506C (zh) 在冷析结晶器内加农铵生产工业氯化铵的方法
CN107868010A (zh) 一种甘氨酸联产三乙胺盐酸盐的生产工艺
CN109942438A (zh) 回收有机胺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