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蜗轮蜗杆精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传动方式,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大、多齿啮合、传动噪音低以及自锁功能。
现有的齿轮箱中存在蜗轮和蜗杆的组合时,将分别加工完成的蜗轮与蜗杆安装于齿轮箱中,并且需要将蜗轮与蜗杆同轴的配件安装完成后才能通过电机驱动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的转动,当出现蜗轮与蜗杆之间锁死的状况,说明蜗轮与蜗杆的尺寸存在问题,需要重新将蜗轮与蜗杆再取出进行加工,蜗轮与蜗杆反复拆装,造成齿轮箱的生产效率较低,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将蜗轮与蜗杆分别安装于立架和支撑座上,预先转动蜗杆,检测蜗杆与蜗轮之间是否能够传动,提升了蜗轮与蜗杆在齿轮箱中适配性,进而提升齿轮箱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蜗轮的立架以及用支撑蜗杆的支撑座;所述立架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蜗轮的中轴,所述中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支撑座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座,且所述滑座沿垂直于中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座包括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所述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的相对端设置有用于抵接固定蜗杆轴线两端的顶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蜗轮同轴固定于中轴上,实现蜗轮在立架上的定位转动,支撑座上设置有滑座,滑座包括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在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相对端设置有顶针,移动滑动,使得顶针抵接于蜗杆轴线的两端,实现蜗杆的固定以及蜗杆与蜗轮之间的稳定啮合;预先转动蜗杆,检测蜗杆与蜗轮之间是否能够传动,提升了蜗轮与蜗杆在齿轮箱中适配性,进而提升齿轮箱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杆,且所述导杆沿垂直于中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座上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导杆,所述滑座上均开设有与导杆套设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座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柱,所述锁定柱一端抵接于导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导杆垂直于中轴的轴线,在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一对导杆,在左滑动部和右滑动部上均开设有滑槽,导杆插接于滑槽中,实现滑座在导杆上并沿导杆长度方向稳定的滑动,其中顶针包括左顶针与右顶针且分别设置于左滑动部和右滑动部,转动把手,使得锁定柱抵接或远离导杆,进而实现滑座在导杆上的移动与锁定,即实现蜗杆在支撑座上的拆装,且在移动滑座时,导杆限定了滑座的移动方向,进而使得左顶针与右顶针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并稳定的抵接于蜗杆的两端,提升蜗杆的水平度以及与蜗轮之间配合精度,提高检测准确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滑动部包括滑块一以及安装块一,所述右滑动部包括滑块二以及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与所述安装块二相背的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中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槽中滑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顶针包括左顶针以及右顶针,且所述左顶针以及右顶针相背一端分别固定于轴承座中,所述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上均开设有用于避让顶针滑动的避让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用于限定轴承座滑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针之间相背的一端穿过避让槽固定于轴承座中,实现顶针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的目的,并且安装槽限定了轴承座的位置,使得轴承座稳定的带动顶针沿中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不同齿厚的蜗轮与不同直径的蜗杆之间的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一与所述安装块二相对端开设有用于嵌设顶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平行于中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槽与避让槽连通设置,所述限位槽中且与顶针同轴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限位槽中滑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且所述限位槽中转动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滑座上转动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针位于限位槽的部分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在限位槽中滑动设置有齿条以及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齿条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啮合设置,转动主动齿轮使得齿条在限位槽中滑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实现顶针带动蜗杆的转动,实现蜗轮与蜗杆之间的传动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壁上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轴承座的相对两端,且所述主动带轮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安装槽中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中,且所述转轴沿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平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主动齿轮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平键的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同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的一端,而后再将同步带依次绕过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将同步带另一端同样固定于轴承座上,当转动主动带轮时,同步带在移动,使得轴承在安装槽中的移动,即实现顶针带动蜗杆的移动;并且滑动转轴,使得转轴上的平键与主动带轮或与主动齿轮配合,在通过转动转轴,实现带动主动带轮或主动齿轮的转动,即实现对蜗杆与蜗轮之间配合调节或是蜗杆与蜗轮之间的传动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之间相对端的竖直截面呈多边形,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同步转动的同步管,所述同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转轴的相对端,同步管与转轴之间插接配合,实现同步管与转轴之间的同步转动,当转动其中一个转轴,同步管使得另一转轴同步转动,进而保证顶针的同步移动以及同步转动,进而提升对蜗杆的定位精度以及蜗杆转动的平稳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中滑动设置有升降座,所述中轴转动设置于升降座中,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升降座移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座在滑道中沿竖直方向滑动,中轴转动安装于升降座中,升降座带动中轴以及蜗轮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不同直径的蜗轮与蜗杆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和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调节杆上端的手轮,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在支撑座上,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升降座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调节杆带动升降座在滑道中升降滑动,且调节杆与横杆之间的螺纹配合限定了升降座的移动,实现升降座在滑道中的固定以及蜗轮与蜗杆之间的稳定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座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螺纹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中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中轴固定于轴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环,调节环沿插接孔中心线移动,进而实现中轴带动蜗轮的移动,实现不同齿厚的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蜗轮同轴固定于中轴上,实现蜗轮在立架上的定位转动,支撑座上设置有滑座,滑座包括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在左滑动部与右滑动部相对端设置有顶针,移动滑座,使得顶针抵接于蜗杆轴线的两端,使得蜗杆与蜗轮稳定配合,转动蜗杆,检测蜗杆与蜗轮之间是否能够传动,提升了蜗轮与蜗杆在齿轮箱中适配性,进而提升齿轮箱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滑座与顶针相对位置与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安装块内部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驱动顶针移动或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架;11、立杆;12、横杆;13、滑道;2、升降座;21、插接孔;22、调节环;23、轴承;24、中轴;3、调节杆;31、手轮;4、支撑座;41、底板;42、固定座;43、导杆;5、滑座;51、滑槽;52、锁定柱;53、安装槽;531、轴承座;54、避让槽;55、限位槽;551、主动齿轮;552、从动齿轮;553、齿条;6、左滑动部;61、滑块一;62、安装块一;7、右滑动部;71、滑块二;72、安装块二;8、顶针;81、左顶针;82、右顶针;9、驱动组件;91、主动带轮;92、从动带轮;93、同步带;10、转轴;101、平键;102、键槽;14、同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蜗轮蜗杆配合检测装置,包括立架1以及支撑座4,在立架1上设置有中轴24,中轴24绕其轴线转动,将蜗轮同轴固定于中轴24上,实现蜗轮在立架1上的定位转动,支撑座4上设置有滑座5,滑座5包括左滑动部6与右滑动部7,在左滑动部6与右滑动部7相对端设置有顶针8,移动滑动,使得顶针8抵接于蜗杆轴线的两端,实现蜗杆的固定以及蜗杆与蜗轮之间的稳定啮合;拨动蜗杆,观察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能否传动,判断蜗杆与蜗轮的配合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如图1所示,立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立杆11以及固定与立杆11上端的横杆12,在立杆11之间形成滑道13,滑道13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滑道13中设置有升降座2,升降座2在滑道13中沿竖直方向滑动,中轴24转动安装于升降座2中,升降座2带动中轴24以及蜗轮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不同直径的蜗轮与蜗杆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和配合。
如图1所示,其中在立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升降座2滑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调节杆3以及手轮31,调节杆3沿竖直方向螺纹穿设于横杆12上,手轮31固定于调节杆3的上端,且调节杆3的下端固定于升降座2的上端,转动手轮31,调节杆3带动升降座2在滑道13中升降滑动,且调节杆3与横杆12之间的螺纹配合限定了升降座2的移动,实现升降座2在滑道13中的固定以及蜗轮与蜗杆之间的稳定配合。
并且在升降座2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插接孔21,在插接孔21中设置有调节环22,调节环22螺纹连接于插接孔21中,在调节环22中固定有轴承23,且中轴24过盈插接于轴承23中,转动调节环22,调节环22沿插接孔21中心线移动,进而实现中轴24带动蜗轮的移动,实现不同齿厚的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座4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41、位于底板41上且其相对两端的固定座42以及连接于固定座42之间的导杆43,导杆43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导杆43垂直于中轴24的轴线,在固定座42之间设置有一对导杆43,在左滑动部6和右滑动部7上均开设有滑槽51,导杆43插接于滑槽51中,实现滑座5在导杆43上并沿导杆43长度方向稳定的滑动,其中顶针8包括左顶针818与右顶针828且分别设置于左滑动部6和右滑动部7,在移动滑座5时,导杆43限定了滑座5的移动方向,进而使得左顶针81与右顶针82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并稳定的抵接于蜗杆的两端,提升蜗杆的水平度以及与蜗轮之间配合精度,提高检测准确性。
如图2所示,其中左滑动部6包括滑块一61和安装块一62,右滑动部7包括滑块二71和安装块二72,在滑块一61和滑块二71上开设滑槽51,安装块一62和安装块二7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滑块一61和滑块二71上,在滑块一61和滑块二71上均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锁定柱52,在锁定柱52远离滑座5的一端设置有L形的把手,且锁定柱52垂直于导杆43,转动把手,使得锁定柱52抵接或远离导杆43,进而实现滑座5在导杆43上的移动与锁定,即实现蜗杆在支撑座4上的拆装。
如图3和图4所示,顶针8沿导杆4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安装块一62和安装块二72相背一端开设有安装槽53,安装槽53平行于中轴24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在安装槽53中滑动设置有轴承座531,左顶针81与右顶针82之间相背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滑块一61和滑块二71的轴承座531中,并在滑座5上开设有避让顶针8移动的避让槽54,拨动顶针8,安装槽53限定了轴承座531以及顶针8的移动方向,使得左顶针81与右顶针82沿中轴24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不同齿厚的蜗轮和不同直径的蜗杆之间的配合;并且在安装槽53中设置有用于驱动轴承座531滑动的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包括主动带轮91和从动带轮92,主动带轮91和从动带轮92分别设置于安装槽53中的两端,并在主动带轮91和从动带轮92之间设置有同步带93,将同步带9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531的一端,而后再将同步带93依次绕过主动带轮91和从动带轮92,并将同步带93另一端同样固定于轴承座531上,当转动主动带轮91时,同步带93在移动,使得轴承23在安装槽53中的移动,即实现顶针8带动蜗杆的移动。
并在安装块一62和安装块二72的相对端开设有限位槽55,限位槽55与避让槽54连通且沿安装槽53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顶针8位于限位槽55的部分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552,在限位槽55中滑动设置有齿条553以及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551,齿条553与主动齿轮551和从动齿轮552均啮合设置,转动主动齿轮551使得齿条553在限位槽55中滑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552的转动,实现顶针8带动蜗杆的转动,实现蜗轮与蜗杆之间的传动检测。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主动齿轮551和主动带轮91之间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同轴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依次穿过主动带轮91、避让槽54、主动齿轮551并穿出限位槽55,其中转轴10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并在主动带轮91和主动齿轮551上均开设有键槽102,在转轴10上且位于主动齿轮551和主动带轮91之间固定设置有平键101;滑动转轴10,使得转轴10上的平键101与主动带轮91或与主动齿轮551配合,在通过转动转轴10,实现带动主动带轮91或主动齿轮551的转动,即实现对蜗杆与蜗轮之间配合调节或是蜗杆与蜗轮之间的传动检测。
并且转轴10之间相对一端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四边,并转轴10之间同轴设置有同步管14,同步管14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转轴10的相对端,同步管14与转轴10之间插接配合,实现同步管14与转轴10之间的同步转动,当转动其中一个转轴10,同步管14使得另一转轴10同步转动,进而保证顶针8的同步移动以及同步转动,进而提升对蜗杆的定位精度以及蜗杆转动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将蜗轮同轴固定于中轴24上,相背滑动左滑动部6和右滑动部7,将蜗杆放置于左滑动部6和右滑动部7之间,再通过移动左滑动部6与右滑动部7使得左顶针818和右顶针828分别抵紧于蜗杆的两端,并转动锁定柱52抵接于导杆43实现蜗杆的固定;而后在转轴10之间套设同步管14,并滑动转轴10至平键101与同步带93轮嵌设配合,并转动转轴10,使得顶针8带动蜗杆大幅度移动至蜗轮的下方,再通过转动调节杆3至蜗轮与蜗杆啮合,并转动调节环22进一步调节蜗轮轴线方向小幅度的位移,提升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啮合精度;最后再次滑动转轴10至平键101至与主动齿轮551嵌设配合,并转动转轴10,实现左顶针81与右顶针82同步转动,实现蜗杆的稳定转动,通过蜗杆能够带动蜗轮转动判断蜗杆与蜗轮的尺寸精度是否存在问题,实现对蜗轮蜗杆配合的快速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