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1782B - 篷和推车 - Google Patents

篷和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1782B
CN109421782B CN201810985463.6A CN201810985463A CN109421782B CN 109421782 B CN109421782 B CN 109421782B CN 201810985463 A CN201810985463 A CN 201810985463A CN 109421782 B CN109421782 B CN 109421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py
rib
bone
stroller
c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54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1782A (zh
Inventor
浅野顺一
川田敬弘
寺内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21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1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4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 B62B9/142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by flexible canopies, covers or 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得能够用篷覆盖更前方的区域。用于推车主体(2)的篷(100)具备篷布(101)和支承篷布(101)的支承装置(110),支承装置(110)具有与推车主体(2)连接的基部件(120)、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中间部件(140)、以及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并包含作为支承篷布(101)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一骨部(131)的骨部件(150)。

Description

篷和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推车的篷和具备篷的推车。
背景技术
以往,在婴儿车等推车上设置有篷。以往的篷通常具有基部、相对于基部可摆动的多个篷骨和被篷骨支承的篷布。篷骨形成为大致U字形,其两个基端部枢轴安装于各自对应的一侧的基部。通过把持篷布的前端使篷骨相对于基部摆动,从而将该篷展开或折叠。并且,伴随于此,能够将篷布展开和将篷布叠起。篷在其被展开的状态下遮挡阳光,能够为乘坐于座椅的婴幼儿提供遮阳的环境。
作为对这样的篷的需求之一,有在全展开状态下将整个座椅覆盖的需求。为了覆盖整个座椅,可以考虑使篷骨的长度变长。另一方面,在篷从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时,篷骨在由大致U字形的把手包围的区域内通过。因此,篷骨的尺寸被限制为能够在由把手包围的区域内通过的尺寸。由于篷骨的尺寸被限制,因此用篷能够覆盖的范围也被限制。并且,通常,篷以能够覆盖座椅的后方侧区域的方式设置。因此,用篷无法覆盖到座椅的前端,成为乘坐于座椅的婴幼儿的脚受到阳光照射的状态。或者是,为了保护婴幼儿的脚免受阳光照射,需要有追加的罩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的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的篷。或者,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能够覆盖座椅的前方侧区域的篷的推车。
本发明的篷是用于推车主体的篷,其具备:
篷布;以及
支承装置,其支承所述篷布,
所述支承装置具有:
基部件,其与所述推车主体连接;
中间部件,其枢轴安装于所述基部件;以及
骨部件,其枢轴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件,并包含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一骨部。
在本发明的篷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中间部件包含枢轴安装于所述基部件和所述骨部件的连结部、以及从所述连结部延伸出的第二骨部,所述第二骨部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篷也可以构成为:在折叠状态下,在所述骨部件的枢轴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骨部的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的篷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承装置还具有其他骨部件,所述其他骨部件枢轴安装于所述基部件并包含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三骨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篷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承装置还具有其他骨部件,所述其他骨部件枢轴安装于所述基部件并包含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三骨部,在折叠状态下,在所述其他骨部件的枢轴安装于所述基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骨部的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发明的推车具备:
推车主体,其具有座椅支承部;以及
与所述推车主体连接的上述的篷,
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的前端位于比所述座椅支承部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推车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的前方侧侧缘从水平方向向下且向前方延伸。
在本发明的推车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推车主体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座椅支承部的左右的一对扶手,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的前方侧侧缘沿着所述扶手。
在本发明的推车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篷布具有前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伸出到比所述骨部件靠下侧的位置,所述前端部分包含板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篷,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推车,篷能够覆盖到座椅支承部的前端。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推车主体处于展开状态、篷处于折叠状态的推车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推车的侧视图,是篷处于全展开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推车的推车主体和篷中所包含的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把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处于折叠状态的推车主体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篷处于全展开状态时的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支承装置的基部件、中间部件和骨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一对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一对基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中间部件的两端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6所示的骨部件的两端部的立体图。
图12A是以折叠状态表示图2所示的篷的侧视图。
图12B是以半展开状态表示图2所示的篷的侧视图。
图12C是以全展开状态表示图2所示的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推车1具有推车主体2和与推车主体2连接的篷100。推车1例如是婴儿车。推车主体2例如是婴儿车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入的空间。篷100遮挡阳光和风雨等,为推车主体2上的儿童提供舒适的环境。尤其是,本发明的篷100如后所述,以能够展开和折叠的方式构成,并为了能够覆盖推车主体2的供儿童乘入的整个空间而精心设计。
以下,参照图1~图12C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推车1作为婴儿车而构成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婴儿车10的整体结构。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形成推车1的婴儿车10和篷100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10在整体上形成为以沿前后方向的宽度方向中心面为中心大致对称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婴儿车10具有构成框架的婴儿车主体11、安装于婴儿车主体11的座椅90和与婴儿车主体11连接的篷100。
参照图3~图5,说明形成推车主体2的婴儿车主体11的整体结构。在图3中示出了婴儿车主体11的整体结构。另外,在图4中,婴儿车主体11与把手15的连接部分被放大地示出。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处于折叠状态的婴儿车主体11。如图3和图5所示,婴儿车主体11具有主体框架12和可摆动地安装于主体框架12的把手15。
婴儿车主体11如广泛普及的那样(例如日本特开2005-08208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6-117012号公报)可折叠地构成,能够从图1和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向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折叠,另外,能够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展开。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主体11中,通过使把手15相对于婴儿车10的主体框架12摆动,从而能够实现如下两种操作:操作者(保护者)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把持把手15来操纵婴儿车10,以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背面推动状态);以及,操作者从与婴幼儿相对的前腿侧的位置把持把手15来操纵婴儿车10,以婴儿车10的后腿侧成为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使婴儿车10行走(对面推动状态)。
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下,针对推车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用语意为在以背面推动状态使处于展开状态的推车前进的状况下所判断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没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下,针对婴儿车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用语意为以乘坐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中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具体来说,推车(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是图1中将纸面的左下和右上连结的方向,相当于图2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前”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指乘车的婴幼儿所朝向的一侧,图1中的纸面的左下侧以及图2中的纸面的左侧成为推车(婴儿车)的“前侧”。另一方面,推车(婴儿车)的“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正交且与接地面正交的方向。因此,在接地面为水平面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垂直方向。另外,“宽度方向”是横向,是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任一方都正交的方向。
主体框架12具有左右分别配置的一对前腿22、左右分别配置的一对后腿24、左右分别配置的一对作为侧框架件的扶手30、以及左右分别配置的一对第一连接件31和左右分别配置的一对第二连接件32。在前腿22的下端设置有前轮23,在后腿24的下端设置有后轮25。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承座椅90的座椅支承部40位于一对前腿22之间且位于一对后腿24之间。
前腿22的上端部分可转动(可摆动)地与配置于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30的前方部分连接。同样地,后腿24的上端部分可转动(可摆动)地与配置于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30的前方部分连接。另外,第一连接件31的上方部分可转动(可摆动)地与配置于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30的后端部分连接。
接下来,左侧的第二连接件32将左侧的后腿24与左侧的第一连接件31连结。同样地,右侧的第二连接件32将右侧的后腿24与右侧的第一连接件31连结。各第二连接件32在其一部分可转动(可摆动)地与后腿24的中间部分连接,在另外的部分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件31的下方部分连接。
如图4所示,图示的第二连接件32经由沿婴儿车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件50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件31连接。如后所述,轴部件50除了可转动地贯穿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一连接件31之外,还可转动地贯穿把手15以及后述的座椅支承部40的座部支承构件41和背部支承构件42。另外,第二连接件32经由沿婴儿车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起部51与后腿24连结。
接下来,说明座椅支承部40。首先,如图1所示,座椅90具有座部91、背部92和侧部93。并且,如图3所示,座椅支承部40包含支承座椅90的座部91的座部支承构件41、支承座椅90的背部92的背部支承构件42和支承座椅90的侧部93的侧部支承构件43。另外,座椅支承部40包含将背部支承构件42与侧部支承构件43连结的头部连结部件44。
背部支承构件42包含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直线状的一对直线部42a、以及将一对直线部42a之间连结的中间部42b,背部支承构件42整体上具有大致U字形的形状。背部支承构件42的U字的两端部分以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第二连接件32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第二连接件32。
座部支承构件41包含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直线状的一对直线部41a、以及将一对直线部41a之间连结的中间部41b,座部支承构件41在整体上具有大致U字形的形状。座部支承构件41的U字的两端部分以相对于背部支承构件42的U字的两端部分中的对应的一侧的端部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对应的一侧的端部。直线部41a的前方侧部分被配置于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的前腿支承构件29从下方进行支承,该前腿支承构件29从前腿22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出。在座部支承构件41的U字的两端部之间设置有座部连结部件41c。
侧部支承构件43包含彼此大致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方部43a、以及将一对侧方部43a之间连结的中间部43b,侧部支承构件43在整体上具有大致U字形的形状。侧部支承构件43的U字的两端部分以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扶手30的后端部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对应的一侧的扶手30的后端部。
头部连结部件44是一对大致直线状的部件。各头部连结部件44的一方的端部以相对于背部支承构件42的中间部42b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中间部42b。另外,各头部连结部件44的另一方的端部以相对于侧部支承构件43的中间部43b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中间部43b。
如图4所示,图示的背部支承构件42的U字的两端部分经由轴部件50可转动(可摆动)地与对应的一侧的第二连接件32连接。另外,图示的座部支承构件41的U字的两端部分经由轴部件50可转动(可摆动)地与对应的一侧的背部支承构件42的直线部42a连接。
回到图3,作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构成要素,图示的婴儿车10的主体框架12具有将一对前腿22之间连结的脚踏部(前侧连结杆)26、以及将一对后腿24之间连结的后侧连结杆27。另外,在一对扶手30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能够弯曲的保护部件28。
把手15以相对于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婴儿车主体11的主体框架12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到该主体框架1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5包含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直线状的一对直线部15a、以及将一对直线部15a之间连结的中间部15b,把手15在整体上具有大致U字形的形状。把手15的U字的两端部分以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第一连接件31可转动(可摆动)的方式连结到该第一连接件31。
此外,如图4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一根轴部件50贯穿把手15和第一连接件31,并将它们保持为可转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如图2所示,把手15相对于主体框架12摆动,把手15的直线部15a沿着扶手30在扶手30的侧方移动。
此外,如图4所示,轴部件50还贯穿了第二连接件32、座椅支承部40的座部支承构件41和背部支承构件42,将第二连接件32、座椅支承部40的座部支承构件41和背部支承构件42保持为可转动。即,在图示的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5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1的转动轴线(摆动中心)跟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的转动轴线、第二连接件32与座椅支承部40的背部支承构件42的转动轴线以及座椅支承部40的背部支承构件42与座部支承构件41的转动轴线一致,沿婴儿车10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
如图3所示,在能够在扶手30的侧方移动的把手15的一对直线部15a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于直线部15a可以滑动的滑动部件16。各滑动部件16在把手15的对应的直线部15a上被在直线部15a内设置的弹簧(未图示)朝向下方(U字的端部的一方)施力。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婴儿车10上设置有与一对滑动部件16分别卡合并限制把手15的转动的一对卡合部(第一卡合突起17和第二卡合突起(未图示))。通过使设置于前方的第一卡合突起17与滑动部件16卡合并相互卡定,从而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把手15被固定于前方位置(对面推动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使设置于后方的第二卡合突起与滑动部件16卡合并相互卡定,从而如图2中实线所示,把手15被固定于后方位置(背面推动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卡合突起17设置于扶手30,第二卡合突起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1。
另外,如图3所示,把手15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把手15的直线部15a上的操作部件18、以及设置于把手15的中间部15b上并能够对操作部件18的滑动进行远端操作的远端操作装置18a。如图4所示,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0中,当把手15配置于后方位置(背面位置)时,把手15上的操作部件18从下方与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1上的锁定部件19抵接。在第一连接件31上,各锁定部件19被在第一连接件31内设置的弹簧(未图示)朝向下方(U字的端部的一方)施力,换言之,是朝向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的连结位置施力。并且,在婴儿车10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的情况下,锁定部件19与第二连接件32卡合,对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一连接件31的相对转动进行约束。由此,婴儿车10被保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在由以上结构构成的婴儿车10的婴儿车主体11上,如图1所示地安装有具有座部91、背部92和侧部93的座椅90。
具有以上的整体结构的婴儿车10(婴儿车主体11)通过如下那样使各构成部件彼此转动,从而能够进行折叠。
在把手15配置于前方位置(图2的双点划线的位置)的情况下,首先,使把手15相对于婴儿车主体11的主体框架12摆动,使把手15向后方位置(图2的实线的位置)移动。然后,通过配置于后方位置的把手15上的滑动部件16与婴儿车主体11的第一连接件31上的第二卡合部的卡合,将把手15相对于婴儿车10固定。此时,在其下端部分可摆动地与第一连接件31连接的把手15通过滑动部件16与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而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1被固定。然后,在以下的折叠操作中,在侧视时、即从婴儿车10的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把手15的下方部分进行与第一连接件31相同的动作。
接下来,通过操作远端操作装置18a,解除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经由锁定部件19的卡合。具体来说,利用远端操作装置18a使操作部件18进行动作,同时,经由操作部件18使第一连接件31上的锁定部件19进行动作,解除第一连接件31相对于第二连接件32的固定,进而解除第一连接件31相对于其他构成要素的固定。应予说明,此时,婴儿车10处于展开状态,第一连接件31的下端部分与后腿24的中间部分抵接。
从该状态开始,将配置于后方位置的把手15暂时地向后上方拉起,然后向下方压下。此时,如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与把手15一起进行动作。由此,第一连接件31从后腿24离开,第二连接件32相对于后腿24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该操作,扶手3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1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这样的操作,在从婴儿车的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侧视时),把手15一边保持与前腿22大致平行的关系一边以接近前腿22的方式移动,从而前后方向上的婴儿车10的尺寸小型化。另外,如图5所示,在将婴儿车10沿前后方向折叠时,在把手15与前腿22保持着大致平行的状态下,把手15的配置位置降低。其结果是,不仅是婴儿车1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小型化,婴儿车1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也能够小型化。
另一方面,要将婴儿车10(婴儿车主体11)从折叠状态展开,只要进行与上述的折叠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可。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和图6~图12C说明篷100。如图2所示,篷100具有篷布101和支承篷布101的支承装置110。如图6所示,支承装置110包含形成与婴儿车主体11的连接位置的基部件120、以及相对于基部件120可摆动的大致U字形的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由大致细板形状或线形状的金属或树脂等形成。篷布101安装于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篷骨131配置于第二篷骨132的前方或上方。第二篷骨132配置于第三篷骨133的前方或上方。通过使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相对于彼此摆动,从而如图12A~图12C所示,能够使篷100成为折叠状态或半展开状态或全展开状态。
这里,如图12A所示,折叠状态是指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在后述的各自的摆动范围内彼此最接近的状态。另外,如图12C所示,全展开状态是指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在各自的摆动范围内彼此最远离的状态。另外,半展开状态是指图12A所示的折叠状态与图12C所示的全展开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作为对图示的篷的需求之一,有将整个座椅覆盖的需求。为了覆盖整个座椅,可以考虑使篷骨的长度变长。另一方面,如从图1和图2理解的那样,在从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时,篷骨在由大致U字形的把手15包围的区域内通过。因此,篷骨的尺寸被限制为能够在由由把手包围的区域内通过的尺寸。如果篷骨的尺寸被限制,则篷能够覆盖的范围也被限制。并且,通常,篷被设置为能够覆盖座椅的后方侧区域。因此,用篷无法覆盖到座椅的前端。
考虑到该情况,本发明的篷100是为了能够遍及更广范围地覆盖座椅支承部40(从而覆盖座椅90)而精心设计。并且,本发明的作为推车1的婴儿车10如图2所示,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篷100的前端100a位于比座椅支承部40的前端40a靠前方的位置,并覆盖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侧区域。
以下,说明篷100的各构成要素。首先,说明篷布101。篷布101采用例如布等能够遮挡阳光和风雨的柔软的材料而形成。篷布101能够采用各种公知的材料。例如,从能够采光、通气、透视等观点出发,篷布101的一部分也可以由网格材料等形成。此外,篷布101也可以是具有不沾水性、防水性、耐水度等功能的材料。在图示的例子中,篷布101包含设置于第一篷骨131与第二篷骨132之间的前方部分102和从后方与前方部分102连接的后方部分103。篷布101还具有从与后方部分103相反的一侧与前方部分102连接的前端部分104和从与前方部分102相反的一侧与后方部分103连接的后端部分105。
为了使安装于座椅支承部40的座椅90与篷100之间的空间换气,前方部分102和后方部分103分别具有由网格材质形成的第一网状部102a和第二网状部103a。另外,在与第一网状部102a和第二网状部103a重叠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盖部102b和第二盖部103b。如果翻开第一盖部102b则第一网状部102a露出。另外,如果翻开第二盖部103b则第二网状部103a露出。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用篷100将座椅90的上方覆盖,也能够通过第一网状部102a和/或第二网状部103a进行座椅90与篷100之间的空间的换气。
如图2所示,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前端部分104伸出到比第一篷骨131靠下侧的位置,遮挡来自前方的阳光和风雨。前端部分104包含板部件104a,防止前端部分104被风吹起的情况、或是在篷100的半展开时前端部分104从座椅90上方垂下的情况。另外,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前端部分104的侧缘(即篷100的前方侧侧缘)104b从水平方向向下且向前方延伸。由此,在座椅90的前方侧区域中,能够遮挡来自婴儿车10的侧方的阳光和风雨。进而,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前方侧侧缘104b沿着扶手30延伸。由此,能够使篷100与婴儿车主体11之间的间隙变小,能够有效地遮挡来自婴儿车10的侧方的阳光和风雨。
另外,后端部分105伸出到比第三篷骨133靠下侧的位置,防止在座椅90的侧部93与篷100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有效地遮挡来自婴儿车10的后方的阳光和风雨。
在前端部分104与前方部分102的边界区域,篷布101安装于第一篷骨131。另外,在前方部分102与后方部分103的边界区域,篷布101安装于第二篷骨132。另外,在后方部分103与后端部分105的边界区域,篷布101安装于第三篷骨133。通过这样的篷布101的结构,篷布101的前方部分102和后方部分103随着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相对于彼此的摆动而被打开和被折叠。
另外,如图2所示,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参照图12C)或者半展开状态(参照图12B)下,为了防止篷布101垮掉,也可以将辅助芯材134缝在篷布101上或内置于篷布101中。辅助芯材134例如可由比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富有柔软性的树脂等形成。辅助芯材134与基部件120和后述的中间部件140的连结部141中的任一方都不连接,在这一点上与第一篷骨~第三篷骨131、132和133有区别。
应予说明,篷布101的大小根据第一篷骨131和第二篷骨132的以第三篷骨133为基准的可摆动范围而适当设定。优选地,设定为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篷布101成为张紧的状态的大小。
接下来,说明支承装置110。支承装置110具有与作为推车主体2的婴儿车主体11连接的一对基部件120、两端部枢轴安装于一对基部件120的中间部件140、以及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的骨部件150。一对基部件120与固定于婴儿车主体11的一对连接部件160连接。
首先,参照图7和图8说明连接部件160。如图7所示,连接部件160被固定在配置于对应的一侧的扶手30的后方部分。如图8所示,各连接部件160具有形成向婴儿车主体11安装的安装位置的安装部161、以及形成与基部件120连接的连接位置的连接部162。连接部件160例如由树脂成型物形成。
如图7所示,安装部161其前端部配置于座椅支承部40的侧部支承构件43与扶手30的后端部之间,并通过螺栓等相对于扶手30固定。另外,安装部161在其后端部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件31的上端部连接。应予说明,如图7所示,连接部件160以连接部162位于安装部161的前方的方式配置。由此,篷100的基部件120的向婴儿车主体11连接的连接位置位于比扶手30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其结果是,相比于基部件120与扶手30的后端部连接的情况,能够将篷100整体地配置于前方,容易用篷100覆盖更前方的区域。
如图8所示,连接部162整体上形成上部开放的盒的形状,供后述的基部件120的安装部121插入。连接部162在其宽度方向外侧的面具有与安装部121卡合的卡合孔162a。连接部件160例如由树脂成型物形成。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连接部件160是与婴儿车主体11分体地形成的,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9说明基部件120。如图9所示,基部件120具有形成向连接部件160连接的连接位置的安装部121、以及配置于安装部121的上方的基部板状部122。基部板状部122具有供中间部件140枢轴安装的第一枢轴安装部122a、以及供第三篷骨133枢轴安装的第二枢轴安装部122b。基部件120例如由树脂成型物形成。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基部件120是与连接部件160分体地形成的,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基部件120也可以与构成推车主体2的构成部件(例如扶手30)一体地形成。
安装部121在成为要与连接部件160的设置有卡合孔162a的面相对的面(即宽度方向外侧的面)具有舌部121a。在舌部121a,设置有与卡合孔162a卡合的卡合突起121b。通过卡合突起121b与卡合孔162a卡合,从而能够维持为将篷100安装于连接部件160的状态。应予说明,舌部121a以随着从其下端部起向上端部而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但通过对其上端部施加按压力,从而变为朝向宽度方向内方倾斜。并且,在将篷100与婴儿车主体11连接时,通过向舌部121a的上端部施加按压力,从而能够将基部件120的安装部121插入于连接部件160的连接部162内。由此,能够将篷100与连接部件160连接。另外,在将篷100从婴儿车主体11拆卸时,通过向舌部121a的上端部施加按压力,从而能够解除基部件120的卡合突起121b与连接部件160的卡合孔162a的卡合。由此,能够将篷100从连接部件160拆卸。
在第一枢轴安装部122a的成为要与中间部件140相对的基部卡合面123,设置有轴部123a。如图6所示,轴部123a贯穿中间部件140而延伸。并且,中间部件140以由轴部123a的轴线划定的摆动轴线As为中心,能够相对于基部件120进行相对摆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各基部件120,轴部123a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地从基部板状部122延伸出。因此,中间部件140的摆动轴线As与宽度方向平行。
如图6和图9所示,第二枢轴安装部122b从基部板状部122向后方延伸出。第二枢轴安装部122b将作为第三骨部的第三篷骨133的端部保持为可转动(可摆动)。第二枢轴安装部122b在其下端部具有摆动范围限制壁122c,该摆动范围限制壁122c对第三篷骨133的从水平方向向下方的摆动进行限制。由此,在通常状态下,第三篷骨133被摆动范围限制壁122c从下方支承,被维持为从基部件120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出的状态。并且,根据需要,通过把持第三篷骨133并抬起,从而能够将篷100的后方侧开放。应予说明,第三篷骨133也可以不能转动(摆动)地与基部件120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三篷骨133也可以与基部件120一体地形成。应予说明,如图3所示,在篷100的后方侧,为了能够在篷100的内侧形成足够的空间,第三篷骨133以从其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膨起的方式弯曲。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10说明中间部件140。中间部件140包含将基部件120与骨部件150连结的一对连结部141、以及从一对连结部141中的各个延伸出的作为第二骨部的第二篷骨132。各连结部141具有供基部件120枢轴安装的板状的第三枢轴安装部143、以及供骨部件150枢轴安装的板状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中间部件140例如由树脂成型物形成。
在第三枢轴安装部143,形成有供基部件120的轴部123a贯穿的轴承孔145。另外,在第四枢轴安装部144,形成有供后述的骨部件150的轴部155a贯穿的轴承孔146。进而,在第三枢轴安装部143与第四枢轴安装部144之间形成有保持部147,该保持部147供第二篷骨132的一方或者另一方的端部插入并对该端部进行保持。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第二骨部的第二篷骨132与连结部141是分体地形成的,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应予说明,如根据图2理解的那样,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第二篷骨132大致通过篷100的沿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中心面。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11说明骨部件150。如图6所示,骨部件150包含与中间部件140的对应的一侧的连结部141连接的一对连接部151、以及从一对连接部151中的各个延伸出的第一篷骨131。各连接部151包含供中间部件140的对应的一侧的连结部141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枢轴安装的板状的第五枢轴安装部152、以及供第一篷骨131的一方或另一方的端部插入并对该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154。连接部151例如由树脂成型物形成。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第一骨部的第一篷骨131与连接部151是分体地形成的,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如根据图3理解的那样,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为了能够从保护部件28的侧方区域向前方区域延伸,第一篷骨131以从其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膨起的方式弯曲。
如图11所示,在与中间部件140相对的第五枢轴安装部152的骨部件枢轴安装面155,设置有轴部155a。如图6所示,轴部155a贯穿中间部件140而延伸。连接部151以由轴部155a的轴线划定的摆动轴线At为中心,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140进行相对摆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各连接部151,轴部155a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地从第五枢轴安装部152延伸出。因此,骨部件150与中间部件140的相对摆动的摆动轴线At与宽度方向平行,或与摆动轴线As平行。
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承装置110被设计为在篷100的折叠状态下,在第一篷骨131的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的端部和第二篷骨132的与连结部141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防止在第一篷骨131与第二篷骨132之间夹入衣物等。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承装置110被设计为在篷100的折叠状态下,在第三篷骨133的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端部和第二篷骨132的与连结部141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防止在第二篷骨132与第三篷骨133之间夹入衣物等。
如图7清楚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中间部件140的第三枢轴安装部143从沿着摆动轴线As的一侧(宽度方向上的外方)与基部件120的基部板状部122抵接。并且,基部件120的朝向沿着摆动轴线As的一侧的基部卡合面123(参照图9)能够与中间部件140的第三枢轴安装部142的朝向沿着摆动轴线As的另一侧的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参照图10)卡合。
通过基部卡合面123与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卡合,从而具有第二篷骨132的中间部件140被维持在相对于基部件120的多个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某一个。具体来说,在基部卡合面123和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之中的一方,形成有第一凹凸构造170,且在基部卡合面123和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之中的另一方,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凹凸构造170卡合的第一凸部171a。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10所示,在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形成有第一凹凸构造170。第一凹凸构造170由形成于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的多个第一凹部170a形成。各第一凹部170a在与摆动轴线As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深度。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点对称地设置有两组的第一凹部组。在各第一凹部组中,六个第一凹部170a在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每隔中心角15°地分开设置。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基部卡合面123设置有第一凸部171a。第一凸部171a沿与摆动轴线As平行的方向从基部卡合面123突出。第一凸部171a的粗细和长度被确定为至少其前端能够进入第一凹凸构造170的第一凹部170a。另外,第一凸部171a与第一凹部170a同样地,在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分开地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摆动轴线As为中心点对称地设置有两组的第一凸部组。在各第一凸部组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凸部171a。两个第一凸部171a以与第一凹部170a相同的间距配置。
另外,如图9所示,在基部卡合面123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72。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壁173。通过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72与摆动范围限制壁173抵接,从而划定第二篷骨132能够相对于基部件120相对摆动的范围。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基部卡合面123与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卡合,从而具有第二篷骨132的中间部件140被维持在相对于基部件120的多个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某一个。即,通过基部卡合面123与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的卡合,产生限制中间部件140相对于基部件120的摆动的限制力。但是,如果用比该限制力大的力使中间部件140相对于基部件120摆动,则基部卡合面123与第三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8的卡合因弹性变形而被解除,能够使中间部件140相对于基部件120摆动。
应予说明,通过使中间部件140相对于基部件120摆动,从而能够使第二骨部件132向连结部141连接的连接位置向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移动。同时,也能够使包含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向中间部件140枢轴安装的枢轴安装位置向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移动。通过使第二骨部件132向连结部141连接的连接位置向前方移动,从而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于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另外,通过使骨部件150向中间部件140枢轴安装的枢轴安装位置向前方移动,从而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的第一篷骨131的前端、即篷100的前端相比于骨部件150直接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情况,位于靠前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7清楚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骨部件150的第五枢轴安装部152从沿着摆动轴线At的另一侧(宽度方向上的内方)与中间部件140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抵接。并且,中间部件140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的朝向沿着摆动轴线At的另一侧的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参照图10)能够与骨部件150的连接部151的朝向沿着摆动轴线At的一侧的骨部件卡合面157(参照图11)卡合。
通过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与骨部件卡合面157卡合,从而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被维持在相对于中间部件140的多个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某一个。具体来说,在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和骨部件卡合面157之中的一方形成有第二凹凸构造180,并且在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和骨部件卡合面157之中的另一方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凹凸构造180卡合的第二凸部181a。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10所示,在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形成有第二凹凸构造180。第二凹凸构造180由形成于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的多个第二凹部180a形成。各第二凹部180a在与摆动轴线At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深度。多个第二凹部180a在以摆动轴线At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等间隔地分开设置。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24个第二凹部180a在以摆动轴线At为中心的圆周上每隔中心角15°地分开设置。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骨部件卡合面157设置有第二凸部181a。第二凸部181a沿与摆动轴线At平行的方向从骨部件卡合面157突出。第二凸部181a的粗细和长度被确定为至少其前端能够进入第二凹凸构造180的第二凹部180a。另外,第二凸部181a与第二凹部180a同样地,在以摆动轴线At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分开地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摆动轴线At为中心点对称地设置有两组的第二凸部组。在各第二凸部组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凸部181a。两个第二凸部181a以与第二凹部180a的间距对应的间距配置。
另外,如图11所示,在骨部件卡合面157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82。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形成有摆动范围限制壁183。通过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82与摆动范围限制壁183抵接,从而划定第一篷骨131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140相对摆动的范围。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与骨部件卡合面157卡合,从而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被维持在相对于中间部件140的多个预定的相对位置中的某一个。即,通过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与骨部件卡合面157的卡合,从而产生限制骨部件150相对于中间部件140的摆动的限制力。但是,如果用比该限制力大的力使骨部件150相对于中间部件140摆动,则第四枢轴安装部卡合面149与骨部件卡合面157的卡合因弹性变形而被解除,能够使骨部件150相对于中间部件140摆动。
接下来,参照图12A~图12C,说明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篷在展开操作和折叠操作中的作用。
首先,说明在展开操作中的作用。如图12A所示,在篷100的折叠状态下,第一篷骨131和第二篷骨132向后方摆动。并且,第一篷骨131和第二篷骨132在各自的可摆动范围内最接近第三篷骨133。此时,连结部141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与第三枢轴安装部143沿大致上下方向对齐,并位于基部件120的上方。因此,包含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的两端部位于基部件120的上方。另外,在篷100的侧视图中,骨部件150的第一篷骨131延伸的方向与第三枢轴安装部143和第四枢轴安装部144排列的方向大致正交。
接下来,如果从图12A所示的状态把持篷100的前端而使第一篷骨131向前方(图12A中的逆时针)摆动,则篷100如图12B所示地展开。此时,如图12B所示,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绕轴部155a相对于中间部件140转动(摆动)。由此,第一篷骨131从第二篷骨132离开,篷布101的前方部分102被打开。
另外,通过对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施加使其向前方摆动的力,从而对中间部件140也施加使其向前方摆动的力,中间部件140绕轴部123a相对于基部件120转动(摆动)。由此,第二篷骨132从第三篷骨133离开,篷布101的后方部分103被打开。此时,供骨部件150枢轴安装的中间部件140的连结部141以轴部123a为中心向前方倾斜。由此,供骨部件150枢轴安装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向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移动。因此,第一篷骨131的两端部也向前方移动。另外,第二篷骨132的向连结部141连接的连接位置也向前方移动。
接下来,如果从图12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篷骨131向前方摆动(图12A中的逆时针),则篷如图12C所示,篷100进一步展开。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相对于中间部件140进一步摆动。此时,如图12C所示,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绕轴部155a相对于中间部件140进一步转动(摆动)。由此,第一篷骨131从第二篷骨132进一步离开,篷布101的前方部分102进一步被打开。
另外,通过对具有第一篷骨131的骨部件150施加使其向前方摆动的力,从而对中间部件140也施加使其向前方摆动的力,使得中间部件140绕轴部123a相对于基部件120进一步转动(摆动)。由此,第二篷骨132从第三篷骨133进一步离开,篷布101的后方部分103进一步被打开。此时,供骨部件150枢轴安装的连结部141以轴部123a为中心进一步向前方倾斜,供骨部件150枢轴安装的第四枢轴安装部144向比基部件120进一步靠前方的位置移动。因此,第一篷骨131的两端部也进一步向前方移动。另外,第二篷骨132向连结部141连接的连接位置也进一步向前方移动。
然后,当骨部件150摆动至由摆动范围限制壁183和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82划定的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140相对摆动的范围,另外,中间部件140摆动至由摆动范围限制壁173和摆动范围限制突起172划定的能够相对于基部件120相对摆动的范围时,篷100成为全展开状态(参照图12C)。在该状态下,第一篷骨131向前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另外第二篷骨132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另外,篷100的位于沿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中心面上的第二篷骨132位于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另外,第一篷骨131的两端部位于比第二篷骨132进一步靠前方的位置。
这里,在以往的篷中,通常篷骨直接枢轴安装于设置在扶手的后端部或者其附近(因而是推车主体的后方侧)的基部件。因此,篷的全展开时的沿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中心面位于扶手后端部或者其附近。另外,规定全展开状态下的篷的前端的篷骨从扶手的后端部或者其附近延伸出。因此,以往的篷无法覆盖至座椅支承部的前端部。
但是,如图12A~12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篷100在全展开状态下,规定篷100的前端的第一篷骨131的两端部从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延伸。由此,篷100能够覆盖至座椅支承部40的前端。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篷100在全展开状态下,篷100的前后方向中心面位于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即使乘坐于座椅90的婴幼儿横卧或起身,也能够在篷布101与婴幼儿之间确保充分的距离,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并且,如图2所示,在处于全展开状态的篷100中,前端部分104伸出到比第一篷骨131靠下侧的位置,并覆盖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另外,前端部还覆盖座椅90的前方侧区域的侧方。具体来说,前端部分104的侧缘(因而是篷100的前方侧侧缘)104b比水平方向向下且向前方地沿扶手30延伸。
另一方面,在进行篷100的折叠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的展开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可。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篷100是用于推车主体2的篷100,具备篷布101和支承篷布101的支承装置110,支承装置110具有与推车主体2连接的基部件120、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中间部件140、以及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并包含作为支承篷布101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一骨部131的骨部件150。
在本实施方式的篷100中,支承篷布101的支承装置110的骨部件150不直接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而是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该中间部件140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在这样的支承装置110中,通过使中间部件140向前方摆动,从而能够使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规定篷100的前端的第一骨部131的两端部移动到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由此,篷100能覆盖到更前方的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140包含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和骨部件150的连结部141、以及从连结部141延伸出的第二骨部132,第二骨部132作为支承篷布101的篷骨发挥作用。在该情况下,通过使中间部件140向前方摆动,从而能够使中间部件140的第二骨部132延伸出的位置移动到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使篷10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移动到比基部件120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即使乘坐于座椅90的婴幼儿横卧或者起身,也能够在篷布101与婴幼儿之间确保充分的距离,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篷100在折叠状态下,在骨部件150的枢轴安装于中间部件140的端部和第二骨部132的与连结部141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骨部件150与第二骨部132之间夹入衣物等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装置110还具有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并包含作为支承篷布101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三骨部133的其他骨部件。在该情况下,在篷100的后方侧,能够在篷100的内侧形成充分的空间。另外,能够根据需要将篷100的后方侧开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装置110还具有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并包含作为支承篷布101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三骨部的其他骨部件133。并且,在折叠状态下,在其他骨部件133的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端部和第二骨部132的与所述连结部141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枢轴安装于基部件120的骨部件133与中间部件140的第二骨部132之间夹入衣物等的情况。
另外,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推车1具备推车主体2和与推车主体2连接的上述的篷100,推车主体2具有座椅支承部40。并且,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篷100的前端位于比座椅支承部40的前端100a靠前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车1中,篷100能够覆盖至座椅支承部40的前端。由此,在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侧区域也能够遮挡来自上方的雨和阳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篷100在其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100的前方侧侧缘104b从水平方向向下且向前方延伸。在该情况下,在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侧区域能够遮挡来自侧方的阳光和风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推车主体2还具有配置于座椅支承部40的左右的一对扶手30,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篷100的前方侧侧缘104b沿着扶手30。在该情况下,在篷100的前方侧,能够减小篷100与推车主体2的间隙。其结果是,在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侧区域,能够更有效地遮挡来自侧方的阳光和风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篷布101具有在篷100的全展开状态下伸出到比骨部件150靠下侧的位置的前端部分104,前端部分104包含板部件104a。在该情况下,能够遮挡来自座椅支承部40的前方的雨和阳光。另外,防止篷布101的前端部分104被风吹起、或是在篷100的半展开状态下从上方垂下的情况。
应予说明,以上说明了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但当然也可以将多个变形例适当组合来使用。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申请的篷用于推车的情况,但也可以用于推车以外的物品,更具体来说,也可以用于婴幼儿用椅子、婴幼儿用床等。

Claims (7)

1.一种篷,其特征在于,用于推车主体,具备:
篷布;以及
支承装置,其支承所述篷布,
所述支承装置具有:
一对基部件,其各自配置于所述推车主体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推车主体连接;
中间部件,其枢轴安装于各所述基部件的第一枢轴安装部;
骨部件,其枢轴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件,并包含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一骨部;以及
其他骨部件,其枢轴安装于各所述基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枢轴安装部不同的第二枢轴安装部,并包含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的第三骨部,
所述篷布通过所述骨部件和所述其他骨部件被所述一对基部件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包含枢轴安装于各所述基部件和包含所述第一骨部的所述骨部件的连结部、以及从所述连结部延伸出的第二骨部,
所述第二骨部作为支承所述篷布的篷骨发挥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篷,其特征在于,
在折叠状态下,在包含所述第一骨部的所述骨部件的枢轴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骨部的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篷,其特征在于,
在折叠状态下,在所述其他骨部件的枢轴安装于各所述基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骨部的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5.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推车主体,其具有座椅支承部;以及
与所述推车主体连接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
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的前端位于比所述座椅支承部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车主体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座椅支承部的左右的一对扶手,
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所述篷的前方侧侧缘沿着所述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布具有前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篷的全展开状态下伸出到比所述骨部件靠下侧的位置,
所述前端部分包含板部件。
CN201810985463.6A 2017-08-30 2018-08-28 篷和推车 Active CN109421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5927A JP6858404B2 (ja) 2017-08-30 2017-08-30 幌およびカート
JP2017-165927 2017-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782A CN109421782A (zh) 2019-03-05
CN109421782B true CN109421782B (zh) 2022-12-30

Family

ID=6551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5463.6A Active CN109421782B (zh) 2017-08-30 2018-08-28 篷和推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58404B2 (zh)
KR (1) KR102309259B1 (zh)
CN (1) CN109421782B (zh)
TW (1) TWI734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3169A (ja) * 2020-02-03 2021-08-30 ニューウェルブラン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乳母車
CN114435454A (zh) * 2020-10-30 2022-05-06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顶篷调整机构及婴儿载具
JP6990954B1 (ja) * 2021-03-23 2022-01-14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CN114771632B (zh) * 2022-04-07 2024-02-2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副篷组件及儿童推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7985A (en) * 1994-11-04 1997-11-18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Stroller, reclining and canopy tensioning mechanisms thereof
CN2633698Y (zh) * 2003-06-19 2004-08-18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
TW200613181A (en) * 2004-10-19 2006-05-01 Combi Corp Stroller hood
CN201597616U (zh) * 2009-11-27 2010-10-0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3684A1 (de) * 1982-06-25 1983-12-29 Erhard 8620 Lichtenfels Bräutigam Verdeck fuer kinder- oder puppenwagen oder dergleichen
GB9511505D0 (en) * 1995-06-07 1995-08-02 Kuester Stephen M Personal protection
US20060038368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Stephen Hu Sunshade device for stroller
CN201201634Y (zh) * 2008-04-30 2009-03-0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的篷插座结构
CN201670256U (zh) * 2010-04-23 2010-12-15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顶篷
JP5631784B2 (ja) * 2011-03-15 2014-11-26 株式会社リッチェル ベビーカーの幌、該幌が取り付けられたベビーカー
CN103723181B (zh) * 2012-10-15 2016-12-21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顶篷装置、婴幼儿载具及其顶篷连接机构
CN103407480B (zh) * 2013-07-08 2016-07-06 慈溪市宗汉弘盛塑料制品厂 一种婴儿手推车
JP6479384B2 (ja) * 2014-09-22 2019-03-06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JP6771859B2 (ja) * 2015-02-17 2020-10-21 コンビ株式会社 幌、育児器具、乳母車、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及びペット用カ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7985A (en) * 1994-11-04 1997-11-18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Stroller, reclining and canopy tensioning mechanisms thereof
CN2633698Y (zh) * 2003-06-19 2004-08-18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
TW200613181A (en) * 2004-10-19 2006-05-01 Combi Corp Stroller hood
CN201597616U (zh) * 2009-11-27 2010-10-0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4025B (zh) 2021-07-21
TW201912481A (zh) 2019-04-01
CN109421782A (zh) 2019-03-05
JP2019043231A (ja) 2019-03-22
KR20190024794A (ko) 2019-03-08
KR102309259B1 (ko) 2021-10-06
JP6858404B2 (ja) 202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782B (zh) 篷和推车
JP5410313B2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CN105882721B (zh) 车篷、育儿用具、婴儿车、儿童座椅以及宠物用推车
JP6479384B2 (ja) 乳母車
US20180079332A1 (en) Child safety seat
CN111196301B (zh) 罩、婴儿车用的带收纳袋的罩及婴儿车
KR100856086B1 (ko) 차양 및 상기 차양이 장착되는 유모차
JP6234699B2 (ja) 乳母車用のレインカバー及び乳母車
JP4722334B2 (ja) ベビーカーの幌装置
TWI547402B (zh) Baby carriage
US20080185029A1 (en) Fold-up canopy for a people carrier, such as a perambulator or stroller
CN112203921A (zh) 婴儿车
CN107697141B (zh) 手推车
JP3134116U (ja) 折畳み式車椅子の覆い装置
CN113212532B (zh) 婴儿车
JP2005193775A (ja) 車両用移動シート装置
JP6938042B2 (ja) 幌装置、育児器具、およびペット用カート
JP7428526B2 (ja) 乳母車
JP2019127166A (ja) ベビーカー用カバー
JP6945913B1 (ja) 幌および育児器具
JP2006015920A (ja) 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7378868B1 (ja) 乳母車
JP5225659B2 (ja) 乳母車用カバー
JP2022024641A (ja) 乳母車
JP2003019961A (ja) 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20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