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9319B -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9319B
CN109419319B CN201810876276.4A CN201810876276A CN109419319B CN 109419319 B CN109419319 B CN 109419319B CN 201810876276 A CN201810876276 A CN 201810876276A CN 109419319 B CN109419319 B CN 109419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ot
rice cooker
rice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62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9319A (zh
Inventor
中须慧
塚原知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煮饭器具有:锅,其收纳米和水;加热部,其对锅进行加热;压力调整部,其具有用于从锅内释放蒸汽的压力阀,该压力调整部通过调整压力阀的开闭状态来调整锅内的压力;以及控制部,其对加热部和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控制部执行煮饭工序,该煮饭工序包含使水沸腾的沸腾工序和维持水的沸腾状态的沸腾维持工序。在沸腾维持工序中,控制部对加热部和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而使锅内的压力升压到比大气压高的第1压力,在锅内的压力达到第1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减压到比大气压高且比第1压力低的第2压力,在锅内的压力达到第2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升压到比第2压力高的第3压力。

Description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压力煮饭器:将锅内密封并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加热同时进行煮饭。在压力煮饭器中,在被密封的锅内对米和水进行加热。当开始煮饭时锅内的温度上升。由于米的水分蒸发,锅内的压力增加。当锅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通过对加热锅的加热部的火力进行控制,锅内的压力被维持为设定值,同时米被加热(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76568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13-176568号公报所记载的煮饭器中,在第1压力与比第1压力高的第2压力之间调整煮饭器的内压而执行煮饭工序。
然而,在以往技术的煮饭器中,由于通过打开关闭控制(on off control)来调整锅内的压力,所以无法对煮饭进行高精度地控制,其结果是,有时无法得到米的好味道。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对煮饭工序进行控制并提升米的味道的煮饭器。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煮饭器具有:锅,其收纳米和水;加热部,其对锅进行加热;压力调整部,其具有用于从锅内释放蒸汽的压力阀,该压力调整部通过调整压力阀的开闭状态来调整锅内的压力;以及控制部,其对加热部和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控制部执行煮饭工序,该煮饭工序包含使水沸腾的沸腾工序和维持水的沸腾状态的沸腾维持工序。在沸腾维持工序中,控制部对加热部和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而使锅内的压力升压到比大气压高的第1压力,在锅内的压力达到第1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减压到比大气压高且比第1压力低的第2压力,在锅内的压力达到第2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升压到比第2压力高的第3压力。并且,控制部对加热部和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锅内的压力在升压到第3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该第4压力为大气压以上且为第2压力以下,并在使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第2压力高且比第1压力或第3压力低的第5压力。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将米和水收纳到锅内进行煮饭,其中,该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沸腾工序,对收纳在锅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使其沸腾;以及沸腾维持工序,维持水的沸腾状态。沸腾维持工序包括:第1压力调整工序,使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压高的第1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下降到比大气压高且比第1压力低的第2压力;以及第2压力调整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第2压力高的第3压力,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该第4压力为大气压以上且为第2压力以下;以及第3压力调整工序,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使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第2压力高且比第1压力或第3压力低的第5压力。
本公开的煮饭器能够对煮饭工序进行高精度地控制,能够提升米的味道。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B是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煮饭工序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沸腾维持工序和蒸制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2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3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4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5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煮饭器的沸腾维持工序和蒸制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6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7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8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9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10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通用或具体的例子。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以及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是限定本公开。
将以下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来进行说明。
各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格地进行了图示。在各附图中,对实际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或简化了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来加热锅而进行煮饭的感应加热式的煮饭器1进行说明。煮饭器1可以不是感应加热式的煮饭器,例如也可以是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锅的加热器式的煮饭器。
【1-1.煮饭器的结构】
图1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B中,(a)表示蒸汽释放部4,(b)表示外盖3,(c)表示内盖6,(d)表示锅5,(e)表示煮饭器主体2。
如图1A和图1B的(a)~(e)所示,煮饭器1具有煮饭器主体2和外盖3。外盖3开闭自如地安装于煮饭器主体2的上方。在煮饭器主体2上安装有用于挪动煮饭器1的把手2b。
如图1B的(e)所示,煮饭器主体2具有壳体2a和对后述的锅5进行收纳的锅收纳部10。锅收纳部10具有沿着锅5的形状的凹陷形状。锅收纳部10的侧面与锅收纳部10的底面及锅5的侧面接触。锅收纳部10的侧面例如由耐热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锅收纳部10的底面与锅5的底面接触。
在煮饭器主体2的内部以围绕锅收纳部10的方式配置有加热线圈11。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线圈11相当于加热部。加热线圈11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如图1A和图1B的(b)所示,外盖3配置在煮饭器主体2的上方。外盖3通过设置于煮饭器主体2的外盖安装部2c来开闭自如地安装在煮饭器主体2上。如图1A所示,在外盖3上设置有操作显示部3a和开闭按钮3b。
操作显示部3a是为了供使用者进行例如煮饭开始、煮饭程序的选择等而设置的。操作显示部3a显示用于辅助使用者的操作的信息。
在操作显示部3a上设置有显示部15和多个操作按钮16。显示部15显示操作内容、动作状态等。在多个操作按钮16中包含用于变更显示部15的显示或指定在显示部15中显示的动作的按钮。
例如,使用者以显示部15的显示为参考来操作操作按钮16,从而能够选择与硬度、粘性、弹性感等(期望的米的状态)对应的煮饭程序。操作显示部3a也可以是兼具操作按钮16和显示部15的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操作显示部。
开闭按钮3b是用于打开外盖3的按钮。当按下开闭按钮3b时,外盖3从煮饭器主体2离开,以外盖安装部2c为中心旋转。要想关闭外盖3,将外盖3朝煮饭器主体2的方向按压。
如图1A和图1B的(a)所示,在外盖3的一部分上设置有蒸汽释放部4。在蒸汽释放部4上设置有作为压力阀来发挥功能的蒸汽口4a。在煮饭时从蒸汽口4a释放锅5内的蒸汽。蒸汽释放部4能够从外盖3卸下。
煮饭器1在煮饭器主体2和外盖3的内部还具有锅5和内盖6。
锅5是对米和水进行收纳并加热的容器。锅5例如由金属、金属涂层陶瓷等构成。在锅5的内侧侧面设置有向使用者示出锅5内的水量的水量线。水量线例如是按照煮饭程序来设置的。适合于各煮饭程序的水量按照米的容量用刻度示出。锅5被收纳在设置于煮饭器主体2的锅收纳部10中。
内盖6配置在外盖3的煮饭器主体2侧而覆盖收纳于锅收纳部10的锅5的上部开口。在内盖6上设置有对锅5的内部的压力进行调整的压力调整部13。压力调整部13通过对蒸汽释放部4的蒸汽口4a进行开闭来调整压力。上述蒸汽释放部4是压力调整部13的一部分。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煮饭器1在煮饭器主体2的内部具有加热线圈11、逆变器电路12、电源基板(未图示)、电源线(未图示)等作为感应加热式的煮饭器所需的电子部件等。煮饭器1在煮饭器主体2的内部具有用于进行煮饭控制的控制部20、锅温度检测部21、压力检测部22、电源电压检测部23、时间计测部24。
控制部20对逆变器电路12进行控制,通过加热线圈11来调整针对锅5的火力,进行锅5内的温度的控制。
控制部20根据从锅温度检测部21、压力检测部22、电源电压检测部23、时间计测部24分别传递来的锅5内的温度、锅5内的压力、电源电压、时间,对压力调整部13、蒸汽单元14、显示部15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和蒸汽单元14进行控制,以使锅温度检测部21、压力检测部22、电源电压检测部23所分别检测出的温度、压力、电源电压成为目标的温度、压力、电源电压。
当时间计测部24所计测出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时,控制部20对上述的目标的温度、压力、电源电压进行变更。由此,控制部20对由煮饭器1进行的煮饭工序中所包含的多个工序进行管理。如后述那样,在煮饭工序中包含吸水工序、沸腾工序、沸腾维持工序、蒸制工序等。
控制部20包含存储器20a。存储器20a是存储有煮饭时的控制模式和其他控制参数的存储部。
存储器20a存储有煮饭程序、与煮饭程序对应的控制模式、各工序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向加热线圈11供给的电力、加压和减压时的压力和时间等调整参数、以及与煮饭程序对应的米的含水率等。
含水率是指煮饭后的米所含有的水分的比例。在煮饭程序中包含与煮饭后的米的硬度、米的种类、煮饭时间等对应的多个煮饭程序。控制部20执行与各程序对应的多个煮饭工序。
加热线圈11是用于对锅5进行感应加热的电磁线圈。加热线圈11包含对锅5的底面进行加热的底面加热线圈11a和对锅5的侧面进行加热的侧面加热线圈11b。底面加热线圈11a配置在锅收纳部10的底面。侧面加热线圈11b配置在靠近锅收纳部10的底面的锅收纳部10的侧面。
当通过底面加热线圈11a对锅5进行加热时,在锅5的内部产生从锅5的底面的中心上升并沿着锅5的侧面下降的内对流。当通过侧面加热线圈11b对锅5进行加热时,在锅5的内部产生沿着锅5的侧面上升并朝向锅5的底面的中心下降的外对流。
控制部20能够通过对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进行切换而引起内对流或外对流。
除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之外,加热线圈11例如还可以在内盖6的上方具有线圈。
逆变器电路12对向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供给的高频电流进行控制,并对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进行切换。控制部20对逆变器电路12进行控制,以使得通过变更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的通电率来调整锅5的火力。
电源基板获得来自商用电源的规定的电力而生成高频电流,向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供给高频电流。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的蒸汽释放部4的蒸汽口4a的开闭进行切换。
压力调整部13通过调整锅5的内部的蒸汽量来进行锅5内部的压力调整。如上述那样,压力调整部13具有蒸汽释放部4。压力调整部13根据来自控制部20的控制信号来进行蒸汽释放部4的开闭。当在锅5内反复进行内对流和外对流时,通过调整锅5内的压力而使锅5内产生突沸现象。由此,在锅5内对米进行搅拌。蒸汽口4a是压力阀。
蒸汽口4a可以是如下的阀:该阀在机械上被设定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中的任一方,在打开状态时释放蒸汽。蒸汽口4a也可以是通过弹簧等弹性体调整开口的大小从而能够调整蒸汽的释放量的阀。
详细来说,当蒸汽口4a关闭并且锅5内的气压上升到1.2气压时,锅5内的温度上升到105℃。由此,能够使热和水浸透到米的核心部位。之后,当蒸汽口4a打开时,蒸汽向煮饭器1的外部释放。锅5内的气压下降到1.0气压,锅5内的水的沸点下降到100℃。由此,在锅5内产生突沸,米被搅拌并被均匀地加热。
蒸汽单元14在后述的蒸制工序中向锅5内供给蒸汽。蒸汽单元14具有水容器(未图示)和加热器(未图示)。蒸汽单元14对收纳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而生成例如220℃的蒸汽,并将生成的蒸汽向锅5内喷射。由此,能够利用蒸汽来覆盖锅5内的米,提升米的弹性感。
锅温度检测部21是配置在锅5的底部的温度传感器,其检测锅5内的米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传递到控制部20。
压力检测部22是配置于内盖6的锅5侧的压力传感器,其检测锅5内的压力,并将该压力传递到控制部20。
电源电压检测部23是检测从电源基板向加热线圈11施加的电源电压的电压计,将检测出的电压传递到控制部20。
时间计测部24是计测煮饭时的各工序的时间的计时器。时间计测部24例如计测加压时间、减压时间、加热时间等。时间计测部24将计测出的时间传递到控制部20。
【1-2.煮饭器的煮饭工序】
以下,对煮饭器1的煮饭工序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煮饭工序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煮饭工序包含吸水工序(步骤S10)、沸腾工序(步骤S20)、沸腾维持工序(步骤S30)以及蒸制工序(步骤S40)。
在吸水工序中,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将锅5内维持为规定的温度,使水充分浸透到米中。在吸水工序中,蒸汽口4a被打开。因此,锅5内的压力为大气压(1.0气压)。锅5内的温度例如可以是室温,也可以是比室温高且比水的沸点低的温度(例如40℃~60℃)。
在沸腾工序中,使锅5内的温度和压力上升直到锅5内的水沸腾为止。在沸腾工序中,蒸汽口4a可以是打开的也可以是关闭的。通过加热线圈11对锅5进行加热,从而使锅5内的水逐渐蒸发。
沸腾维持工序是如下的工序:一边对锅5内的米进行加压或减压一边进行加热,从而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沸腾状态,之后将锅5内的米加热到熬干温度(dry-uptemperature)。熬干温度是指锅5内的残余水分将耗尽的温度。熬干温度例如是117℃。沸腾维持工序中的锅5内的压力例如为1.0气压~1.2气压。
蒸制工序是使锅5内的温度从熬干温度下降到米的沸腾温度以下的温度并维持规定的时间的工序。锅5内的温度例如也可以是比水的沸腾温度(例如100℃)低且比对煮熟的米进行保温时的保温温度(例如72℃~76℃)高的蒸制温度(例如90℃~95℃)。
在蒸制工序中,如后述那样,也可以在向锅5内施加压力的同时降低锅5内的温度。在米被煮得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蒸制工序中再次进行煮饭。
这里,对沸腾维持工序和蒸制工序中的锅5内的压力控制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沸腾维持工序和蒸制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4所示,在沸腾维持工序中,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关闭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从作为大气压(1.0气压)的压力P10上升到压力P11。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1相当于第1压力。压力P11例如为1.5气压。通过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1,能够使米的沸腾温度变高。
由此,在煮饭器1中,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煮饭。压力P11不限于1.5气压。压力P11例如也可以是2.0气压。
接着,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比大气压高且比压力P11低的压力P12(第1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2相当于第2压力。压力P12例如为1.2气压。
控制部20也可以对打开蒸汽口4a的时间和蒸汽口4a的开口的大小进行调整。由此,如上述那样在锅5内产生突沸现象,能够对锅5内的米进行搅拌。
控制部20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多次交替地调整为压力P11和压力P12。即,也可以多次反复进行上述的第1压力调整工序。
之后,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的蒸汽口4a进行控制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3。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3相当于第3压力。压力P13是比压力P11低的压力。压力P13是比压力P12高的压力。压力P13例如为1.3气压。
此外,控制部20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3。由此,能够抑制煮饭中的米的表面形状被破坏,并且能够实现短时间的煮饭。
将锅5内维持为压力P13的时间可以大于在压力P11与压力P12之间反复的时间,也可以小于该时间。通过延长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3的时间,能够将饭煮成可获得有弹力的口感。
在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3之后,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压力P14(第2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4相当于第4压力。压力P14例如是作为大气压的1.0气压。
由此,由于在锅5内施加给米的压力降低,所以米在锅5内隆起,能够将米煮得松软又饱满。压力P14并不限于大气压,只要是大气压以上压力P12以下即可。
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关闭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从压力P14上升到压力P15(第3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5相当于第5压力。压力P15比压力P12高,比压力P11或压力P13低。压力P15例如为1.3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中,由于锅5内的水分大部分被蒸发,残留在锅5内的水的量较少,所以即使将压力P15设为比压力P11和压力P13低的压力,锅5内的温度也几乎不会下降。因此,即使使锅5内减压,也能够将对米造成的损伤抑制为较小。
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5之后,控制部20再次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之后,当锅5内的温度达到熬干温度时,沸腾维持工序结束。维持压力P15的时间可以比维持压力P13的时间长也可以比该时间短。
在蒸制工序中,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关闭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6。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16相当于第6压力。与压力P15同样,压力P16比压力P12高,比压力P11或压力P13低。压力P16例如为1.3气压。
控制部20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6。此时,控制部20也可以再次对锅5进行加热。通过在蒸制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6,能够增加米的甜味。
之后,控制部20再次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结构和煮饭工序,能够高精度地对煮饭工序进行控制,提升米的味道,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煮饭。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由于在一定的时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比压力P11低的压力P13,所以能够通过煮饭工序来抑制米的表面状态被破坏,在短时间内得到口感良好的米。
在上述煮饭器1中,在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1之后立即下降到压力P12,但也可以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之后,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11。
在上述煮饭器1中,在反复进行了两次压力P11和压力P12之后,控制部20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3。然而,压力P11和压力P12的反复并不限于两次,可以是3次以上,也可以是1次。
在上述煮饭器1中,控制部20在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3之后,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13,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使锅5内的压力升压到压力P13之后,不维持为压力P13而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压力P14。
在上述煮饭器1中,控制部20在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压力P14之后,不调整为其他压力值而是升压到压力P15。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压力P14之后,在上升到压力P15之前调整为其他压力值。
【1-3.实施例】
以下,使用图5~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锅5内的压力控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5~图9中,横轴表示从沸腾维持工序开始起的经过时间。
【1-3-1.实施例1】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5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1.5气压。维持压力P11=1.5气压直到时间为3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
再次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1.5气压。维持压力P11=1.5气压直到时间为6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
接着,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7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3=1.4气压。维持压力P13=1.4气压直到时间为9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0气压(大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4=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11。
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0气压之后,也可以进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5并维持为压力P15的第3压力调整工序。
【1-3-2.实施例2】
图6是示出实施例2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6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
接着,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3=1.4气压。维持压力P13=1.4气压直到时间为8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9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14=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使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仅有一次上升到压力P11。
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0气压之后,也可以进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15并维持为压力P15的第3压力调整工序。
【1-3-3.实施例3】
图7是示出实施例3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7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1.5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再次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3=1.4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2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6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再次达到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9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5=1.3气压。维持压力P15=1.3气压直到时间为11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在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设置调整为其他压力值的工序。
【1-3-4.实施例4】
图8是示出实施例4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8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1.5气压。维持压力P11=1.5气压直到时间为3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3=1.4气压。维持压力P13=1.4气压直到时间为6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2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5气压。维持1.5气压直到时间为9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11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5=1.3气压。维持压力P15=1.3气压直到时间为12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11。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在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设置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其他压力值并维持的工序。压力P14不需要是大气压,只要是比压力P11和压力P13低的值即可。例如,压力P14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是与P12相同的值。
【1-3-5.实施例5】
图9是示出实施例5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9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1=2.0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2=1.2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3=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14=1.2气压。
锅5内的压力开始上升而不会下降到大气压。在时间为6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3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3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只要压力P11比压力P13高,则也可以对压力P11和压力P13进行变更。当将压力P11和压力P13的压力值设定为更高时,能够缩短煮饭时间。
压力P14不需要是大气压,只要是比压力P11和压力P13低的值即可。例如,压力P14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是与P12相同的值。在使锅5内的压力从压力P14上升到1.3气压之后,也可以维持该压力而不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
【1-4.效果等】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在沸腾维持工序中,通过将第1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11设定为比第2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13高的温度,能够在沸腾维持工序的早期阶段将米加热到核心部位,在之后的压力P13的期间使米的甜味增加。由此,能够提升米的味道。
由于将压力P13设为比压力P11低的压力,所以能够在煮饭工序中抑制米的表面状态被破坏,能够得到口感良好的米。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煮饭器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与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1不同之处在于,在沸腾维持工序中,第2压力调整工序的第3压力比第1压力调整工序的第1压力高。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煮饭工序,对与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1的结构同样。
【2-1.煮饭器的煮饭工序】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沸腾维持工序和蒸制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0所示,在沸腾维持工序中,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关闭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从作为大气压(1.0气压)的压力P20上升到压力P21。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21相当于第1压力。压力P21例如为1.4气压。
通过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21,能够使米的沸腾温度变高。由此,在煮饭器1中,能够使热量和水浸透到米的核心部位,能够将米煮得松软。压力P21并不限于1.4气压,只要是比后述的压力P23低的值即可,可以比1.4气压高也可以比1.4气压低。
接着,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比大气压高且比压力P21低的压力P22(第1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22相当于第2压力。压力P22例如为1.2气压。
由此,如上述那样在锅5内产生突沸现象,能够对锅5内的米进行搅拌。控制部20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多次交替地调整为压力P21和压力P22。即,也可以多次反复进行上述的第1压力调整工序。
之后,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的蒸汽口4a进行控制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力P23。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23相当于第3压力。压力P23是比压力P21高的压力。压力P23是比压力P22高的压力。压力P23例如为1.5气压。
此外,控制部20在规定的期间内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23。由此,能够缩短煮饭时间。
在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23之后,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打开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压力P24(第2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24相当于第4压力。压力P24例如是作为大气压的1.0气压。压力P24并不限于大气压,只要是大气压以上压力P22以下的压力即可。
控制部20对压力调整部13进行控制以关闭蒸汽口4a,使锅5内的压力从压力P24上升到压力P25(第3压力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25相当于第5压力。由于第3压力调整工序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第3压力调整工序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后,当锅5内的温度达到熬干温度时,沸腾维持工序结束。如图10所示,控制部20开始蒸制工序。由于蒸制工序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蒸制工序同样,所以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制工序的压力P26相当于第6压力,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压力P16同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比压力P21高的压力P23。由此,与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1相比,能够缩短煮饭时间。
【2-2.实施例】
以下,使用图11~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锅5内的压力控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6~10的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分别与上述实施例1~5的压力控制大致同样。然而,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23比第1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21高的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5所示的第1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11和第2压力调整工序的压力P13不同。
【2-2-1.实施例6】
图11是示出实施例6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1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4气压。维持压力P21=1.4气压直到时间为3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2气压。再次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4气压。维持压力P21=1.4气压直到时间为6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2气压。
接着,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7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3=1.5气压。维持压力P23=1.5气压直到时间为9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0气压(大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24=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21。
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0气压之后,也可以进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并维持的第3压力调整工序。
【2-2-2.实施例7】
图12是示出实施例7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2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3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2气压。
接着,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3=1.4气压。维持压力P23=1.4气压直到时间为8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9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压力P24=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使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仅有一次上升到压力P21。
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0气压之后,也可以进行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并维持的第3压力调整工序。
【2-2-3.实施例8】
图13是示出实施例8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3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4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2气压。再次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3=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2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6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再次达到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9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5=1.3气压。维持压力P25=1.3气压直到时间为11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在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设置将锅5内的压力调整为其他压力值的工序。
【2-2-4.实施例9】
图14是示出实施例9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4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4气压。维持压力P21=1.4气压直到时间为3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2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3=1.5气压。维持压力P23=1.5气压直到时间为6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2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8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5气压。维持1.5气压直到时间为9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0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
在第3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11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5=1.3气压。维持压力P25=1.3气压直到时间为12分钟,之后,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1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0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0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将锅5内的压力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压力P21。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也可以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在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之前设置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其他压力值并维持的工序。
压力P24不需要是大气压,只要是比压力P21和压力P23低的值即可。例如,压力P24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是与P22相同的值。
【2-2-5.实施例10】
图15是示出实施例10的沸腾维持工序中的压力控制模式的时序图。
如图15所示,在时间为0时开始沸腾维持工序。在第1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时间为1分钟时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2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1=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3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2=1.3气压。
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4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3=2.0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5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压力P24=1.2气压。
开始锅5内的升压,在时间为6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5气压。开始锅5内的减压,在时间为7分钟时锅5内的压力达到1.3气压。之后,锅5内的压力维持为1.3气压。
这样,在沸腾维持工序的压力控制中,只要压力P21比压力P23高,就可以变更压力P21和压力P23。通过使压力P21和压力P23变高,能够缩短煮饭时间。压力P24不需要是大气压,只要是比压力P21和压力P23低的值即可。例如,压力P24也可以是与P22相同的值。在使锅5内的压力从压力P24上升到1.3气压之后,也可以维持该压力而不进行第3压力调整工序。
【2-3.效果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在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由于将锅5内的压力设为比压力P21高的压力P23,所以能够提升米的味道,并且与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1相比,能够缩短煮饭时间。
(其他实施方式等)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关于沸腾维持工序中的第1压力和第3压力,也可以根据米的味道和煮饭时间而使其中任一方变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第1压力之后,立即下降到第2压力,但在锅5内的压力达到第1压力之后,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第1压力。
在上述煮饭器1中,控制部20在反复两次第1压力和第2压力之后,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第3压力,但第1压力和第2压力的反复并不限于两次,可以是3次以上,也可以仅有1次。
在上述煮饭器1中,控制部20在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第3压力之后,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第3压力。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第3压力之后,不维持为第3压力而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
在上述煮饭器1中,控制部20在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之后,上升到第5压力而不调整为其他压力值。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使锅5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之后,在使锅5内的压力上升到第5压力之前调整为其他压力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压力、温度以及时间等值是一例,也可以适当变更。
设置于压力调整部13的蒸汽口4a可以是如下的阀:该阀在机械上被设定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中的任一方,在打开状态时释放蒸汽。蒸汽口4a也可以是能够通过弹簧等弹性体对开口的大小进行调整从而调整蒸汽的释放量的阀。
上述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也可以具有压力检测部22,使用检测出的压力来进行反馈控制。
显示部15也可以进行煮饭程序、米的容量、执行中的工序、煮饭结束时刻等的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煮饭器1具有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作为加热线圈11。然而,煮饭器1也可以仅将底面加热线圈11a和侧面加热线圈11b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加热线圈11。除底面加热线圈11a、侧面加热线圈11b以外,煮饭器1还可以具有加热线圈。
如上述那样,煮饭器1可以是感应加热式的煮饭器,也可以是具有电加热器的加热器式的煮饭器等其他方式的煮饭器。
如以上那样,本公开的煮饭器在感应加热式和加热器式的煮饭器等中有用。

Claims (12)

1.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具有:
锅,其收纳米和水;
加热部,其对所述锅进行加热;
压力调整部,其具有用于从所述锅内释放蒸汽的压力阀,该压力调整部通过调整所述压力阀的开闭状态来调整所述锅内的压力;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执行煮饭工序,该煮饭工序包含使所述水沸腾的沸腾工序和维持所述水的沸腾状态的沸腾维持工序,
在所述沸腾维持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压高的第1压力,在所述锅内的压力达到所述第1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比大气压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低的第2压力,在所述锅内的压力达到所述第2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的第3压力,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锅内的压力在升压到所述第3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该第4压力为大气压以上且为所述第2压力以下,并在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所述第4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或所述第3压力低的第5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锅内的压力被多次交替地调整为所述第1压力和所述第2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锅内的压力在上升到所述第3压力之后,在规定的期间内维持为所述第3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煮饭工序包含:
蒸制工序,在所述沸腾维持工序之后进行所述米的蒸制,
在所述蒸制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或所述第3压力低的第6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第1压力比所述第3压力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第3压力比所述第1压力高。
7.一种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将米和水收纳到锅内进行煮饭,其中,该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沸腾工序,对收纳在所述锅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使其沸腾;以及
沸腾维持工序,维持所述水的沸腾状态,
所述沸腾维持工序包括:
第1压力调整工序,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压高的第1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比大气压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低的第2压力;以及
第2压力调整工序,在所述第1压力调整工序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的第3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4压力,该第4压力为大气压以上且为所述第2压力以下;以及
第3压力调整工序,在所述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或所述第3压力低的第5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压力调整工序之前,多次反复进行所述第1压力调整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压力调整工序中,在所述锅内的压力达到所述第3压力之后,在规定的期间内将所述锅内的压力维持为所述第3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该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包含:
蒸制工序,在所述沸腾维持工序之后进行所述米的蒸制,
在所述蒸制工序中,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上升到比所述第2压力高且比所述第1压力或所述第3压力低的第6压力,之后,使所述锅内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压力比所述第3压力高。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3压力比所述第1压力高。
CN201810876276.4A 2017-08-30 2018-08-03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419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4927A JP6982826B2 (ja) 2017-08-30 2017-08-30 炊飯器および炊飯器の制御方法
JP2017-164927 2017-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9319A CN109419319A (zh) 2019-03-05
CN109419319B true CN109419319B (zh) 2021-09-10

Family

ID=6551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6276.4A Active CN109419319B (zh) 2017-08-30 2018-08-03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82826B2 (zh)
CN (1) CN109419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8151B2 (en) 2017-08-09 2022-03-2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212788226U (zh) 2019-02-25 2021-03-26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系统
KR20210017648A (ko) * 2019-08-09 2021-02-17 주식회사 위니아딤채 Ih 적용 당질 저감 밥솥의 제어방법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1714B2 (ja) * 2003-05-26 2006-10-11 鳥取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10274021A (ja) * 2009-06-01 2010-12-09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CN101938927A (zh) * 2008-02-07 2011-01-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饭煲以及煮饭方法
CN202636572U (zh) * 2011-02-28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煮饭器
JP2013039319A (ja) * 2011-08-19 2013-02-28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圧力型電気炊飯器
CN103989400A (zh) * 2013-02-20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力式煮饭器
CN105982531A (zh) * 2015-03-19 2016-10-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煮饭器
CN106551611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
JP2017189428A (ja) * 2016-04-14 2017-10-19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圧力型炊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5239B2 (ja) * 2001-05-09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圧力鍋
JP3986467B2 (ja) * 2002-06-24 2007-10-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圧力式炊飯器
CN1689491A (zh) * 2004-04-28 2005-11-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煮饭器
JP4602938B2 (ja) * 2006-05-29 2010-12-22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圧力炊飯器
JP2012010873A (ja) * 2010-06-30 2012-01-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炊飯器
JP5281125B2 (ja) * 2010-10-21 2013-09-04 気高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ITTV20130129A1 (it) * 2013-08-06 2015-02-07 Ronco Basilio Di Dispositivo per la cottura ed il riscaldamento e/o il rinvenimento di porzioni di pasta precotta fresca e/o surgelata e di altri preparati alimentari.
JP6372777B2 (ja) * 2014-04-16 2018-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圧力式炊飯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1714B2 (ja) * 2003-05-26 2006-10-11 鳥取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1938927A (zh) * 2008-02-07 2011-01-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饭煲以及煮饭方法
JP2010274021A (ja) * 2009-06-01 2010-12-09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CN202636572U (zh) * 2011-02-28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煮饭器
JP2013039319A (ja) * 2011-08-19 2013-02-28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圧力型電気炊飯器
CN103989400A (zh) * 2013-02-20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力式煮饭器
CN105982531A (zh) * 2015-03-19 2016-10-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煮饭器
CN106551611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
JP2017189428A (ja) * 2016-04-14 2017-10-19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圧力型炊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2826B2 (ja) 2021-12-17
CN109419319A (zh) 2019-03-05
JP2019041818A (ja)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9319B (zh) 煮饭器以及煮饭器的控制方法
JP6714794B2 (ja) 炊飯器
CN104172904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JP4967632B2 (ja) 炊飯器
WO2009098825A1 (ja) 電気炊飯器及び炊飯方法
CN109965667B (zh) 烹饪器具的煮饭方法及煮饭系统
CN108338671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JP4663347B2 (ja) 圧力式炊飯器
CA3094263C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and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CN104414444A (zh) 压力式煮饭器
CN109965685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4057556A (ja) 圧力炊飯器
JP2010148801A (ja) 電気炊飯器及び炊飯方法
JP2016059452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9055937A (ja) 炊飯器
JP6910008B2 (ja) 炊飯器および炊飯器の制御方法
JP2008086831A (ja) 圧力炊飯器
JP2007313156A (ja) 圧力炊飯器
JP4074647B2 (ja) 圧力炊飯器
JP7117596B2 (ja) 炊飯器
JP3458071B2 (ja) 圧力調理器
WO2018042691A1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4065643A (ja) 圧力炊飯器
KR102275840B1 (ko) 모드에 따라서 출력을 제어하는 조리 기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5939048B2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