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6053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6053B
CN109256053B CN201811127097.7A CN201811127097A CN109256053B CN 109256053 B CN109256053 B CN 109256053B CN 201811127097 A CN201811127097 A CN 201811127097A CN 109256053 B CN109256053 B CN 109256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ixel structure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reset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70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6053A (zh
Inventor
廖宜扬
庄锦棠
郭家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5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6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6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6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电位的第一导线、多个像素结构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各像素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的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一端的电源线、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二端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或发光二极管的信号线。多个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像素结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的信号线与第一导线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基板以及被转置(transferred)于像素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mirco-LEDs)。继承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有省电、高效率、高亮度及反应时间快等优点。此外,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具有色彩易调校、发光寿命长、无影像烙印等优势。因此,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被视为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
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周边区设有不具显示功能的周边线路(例如:静电防护线路等),因此,拼接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以形成大尺寸的显示画面时,显示画面存在明显的拼接缝,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佳。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线、多个像素结构以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第一导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具有第一电位。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包括第一像素结构与第二像素结构。各像素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的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一端的电源线、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二端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或发光二极管的信号线。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的信号线与第一导线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像素结构、第一重置晶体管、第一选择线以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第一导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具有第一电位。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包括第一像素结构与第二像素结构。各像素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的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一端的电源线、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第二端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或发光二极管的信号线。第一重置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一重置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第一选择线电性连接至第一重置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选择线与第一导线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将至少部分的静电防护线路元件及/或至少部分的多工器设置于显示区,而非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因此,显示面板无法发光的周边区的宽度能缩减,显示面板与其它显示面板拼接成具有大显示面积的拼接显示装置时,相邻的多个显示面板的拼接处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进而能提供高品质的拼接显示画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显示面板100的局部P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显示面板100的局部P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A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显示面板100A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B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显示面板100B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C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显示面板100C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D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0显示面板100D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E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显示面板100E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F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显示面板100F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G的上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拼接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0A~100G:显示面板
110:基板
110a:外轮廓
120、120A、120B、120C:像素结构
122、124:导电图案
131、131C、132、132C、133、133’、133C、133C’、134、135:静电防护元件
131a、132a、133a、Tr1a、Tr2a、Tr3a、Td1:第一端
131b、132b、133b、Tr1b、Tr2b、Tr3b、Td2:第二端
131c、132c、133c、Tr1c、Tr2c、Tr3c、Td3:控制端
140:第一导线
150:第二导线
160:驱动芯片
170、170-1、170-2:连接元件
171g、171b:直向部
171g-1、171g-2:部分
172:横向部
1000:拼接显示装置
AA:显示区
BB:周边区
CL-1、CL、CL+1、CL+2:行
DL:数据线
LED:发光二极管
ML1、ML2、ML3:选择线
MUX:多工器
PL:电源线
P:局部
RN-1、RN、RN+1、RN+2、RN+3:列
SL:扫描线
S1、S1’:引脚
Td:驱动晶体管
Tr1、Tr2、Tr3:重置晶体管
W:宽度
x、y: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系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显示面板100的局部P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显示面板100的局部P的电路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10(标示于图1)及设置于基板110上的多个像素结构120。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具有外轮廓(outline)110a(标示于图1),多个像素结构120位于轮廓110a以内且排成多行与多列。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晶圆、陶瓷、或其它可适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适用的材料。
请参照图2及图3,像素结构120包括驱动晶体管Td、电源线PL、信号线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更详而言之,像素结构120包括驱动晶体管Td、电源线PL、扫描线SL(也可称信号线)、数据线DL(也可称信号线)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驱动晶体管Td具有第一端Td1、第二端Td2及控制端Td3。电源线PL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第一端Td1。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PL具有固定电位。扫描线SL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控制端Td3。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型半导体层(例如: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第二端Td2。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型半导体层(例如: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在本实施例中,各像素结构120还可包括导电图案122及导电图案124,导电图案122及导电图案124分别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第二端Td2及数据线DL,被转置于基板110上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电极(未绘示)可至少通过导电图案122电性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第二端Td2,被转置于基板110上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电极(未绘示)可至少通过导电图案124电性连接至数据线DL,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其中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型半导体层。
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像素结构120可包括第一像素结构120A、第二像素结构120B及第三像素结构120C,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发光二极管LED、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发光二极管LED及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发光二极管LED例如分别能发出红光、绿光及蓝光。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多个像素结构120的发光二极管LED可以均发出白光、或者所发出的光束也可能为其它色光、或其它色光与红光、绿光及蓝光的至少一者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基板110上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电性连接于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扫描线S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电性连接于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扫描线S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电性连接于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扫描线S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第一导线140具有第一电位,第二导线150具有第二电位,且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不同。举例而言,第一导线140具有低电位(例如:约-10伏特),第二导线150具有高电位(例如:约+10伏特),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用以降低扫描线SL上的静电荷损伤显示面板100的机率。举例而言,若扫描线SL具有带正的静电荷,带正的静电荷可通过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放电至具有低电位的第一导线140;若扫描线SL具有带负的静电荷,带负的静电荷可通过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放电至具有高电位的第二导线150。藉此,无论静电荷带正或带负,显示面板100皆不易损伤。
上述带正或带负的静电荷可能是在发光二极管LED转置于第一基板110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而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能降低因发光二极管LED的转置而产生的静电荷损伤显示面板100的机率。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静电荷的成因,无论静电荷的成因为何,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均能起保护显示面板100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131a、第二端131b及控制端131c,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131a及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131c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扫描线SL,而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131b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40。其第一端131a与控制端131c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晶体管相当于一个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举例而言,若扫描线SL具有带正的静电荷而使齐纳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的稳压值时,齐纳二极管(即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两端(即第一端131a与第二端131b)的电压能稳定在稳压值,进而对显示面板100起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132a、第二端132b及控制端132c,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132a及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132c电性连接至第二导线150,而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132b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扫描线SL。其第一端132a与控制端132c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二晶体管相当于一个齐纳二极管;举例而言,若扫描线SL具有带负的静电荷而使齐纳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的稳压值时,齐纳二极管(即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两端(即第一端132a与第二端132b)的电压能实质上稳定在稳压值,进而对显示面板100起保护作用。
与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133a、第二端133b及控制端133c,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133a及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133c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扫描线SL,而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133b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40。其第一端133a与控制端133c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三晶体管相当于一个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举例而言,若扫描线SL具有带正的静电荷而使齐纳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的稳压值时,齐纳二极管(即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两端(即第一端133a与第二端133b)的电压能实质上稳定在稳压值,进而对显示面板100起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1及图2,多个像素结构120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排成多行与多列。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系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更精确地说,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于基板110上的多个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于基板110上的两群垂直投影之间。也就是说,静电防护线路(例如: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标示于图1),而非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BB(标示于图1)。因此,显示面板100无法发光的周边区BB的宽度W(标示于图1)能缩减,显示面板100与其它显示面板拼接成具有大显示面积的拼接显示装置时,相邻的多个显示面板的拼接处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而能提供高品质的拼接显示画面。
此外,由于显示面板100的各发光二极管LED所发出的光束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因此,即便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设有静电防护线路(例如: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的发光范围仍会重叠或十分靠近,而设置于显示区AA的静电防护线路并不会过度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可设置于第一导线140与第二导线150之间。更精确地说,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于基板110上的多个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于基板110上的两个垂直投影之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第一导线140及第二导线150也可以其它适当方式设置,以下将于后续段落配合其它图式举例说明。
请参照图2及图3,显示面板100可选择性地包括多工器MUX。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多工器MUX包括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第一选择线ML1、第二选择线ML2及第三选择线ML3。第一重置晶体管Tr1具有第一端Tr1a、第二端Tr1b及控制端Tr1c。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一端Tr1a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发光二极管LED(或者说,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数据线DL)。举例而言,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一端Tr1a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型半导体层(例如:N型半导体层)。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控制端Tr1c电性连接至第一选择线ML1。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第二重置晶体管Tr2具有第一端Tr2a、第二端Tr2b及控制端Tr2c。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一端Tr2a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发光二极管LED(或者说,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数据线DL)。举例而言,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一端Tr2a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型半导体层(例如:N型半导体层)。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控制端Tr2c电性连接至第二选择线ML2。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第三重置晶体管Tr3具有第一端Tr3a、第二端Tr3b及控制端Tr3c。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一端Tr3a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发光二极管LED(或者说,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数据线DL)。举例而言,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一端Tr3a可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型半导体层(例如:N型半导体层)。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控制端Tr3c电性连接至第三选择线ML3。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
与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及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电性连接同一引脚S1能在不同的多个时段,将对应第一像素结构120A、第二像素结构120B及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多个驱动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发光二极管LED、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发光二极管LED及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发光二极管LED,而使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发光二极管LED、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发光二极管LED及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发光二极管LED分别在不同的多个时段发光,进而组成显示画面。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置晶体管Tr1及第一选择线ML1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二重置晶体管Tr2及第二选择线ML2设置于相邻的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与第N+2列发光二极管RN+2之间,第三重置晶体管Tr3及第三选择线ML3设置于相邻的第N+2列发光二极管RN+2与第N+3列发光二极管RN+3之间。也就是说,多工器MUX(例如: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第一选择线ML1、第二选择线ML2及第三选择线ML3)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而非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BB。因此,显示面板100无法发光的周边区BB的宽度W(标示于图1)能缩减,显示面板100与其它显示面板拼接成具有大显示面积的拼接显示装置时,相邻的多个显示面板的拼接处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进而能提供高品质的拼接显示画面。
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依序排列的四列发光二极管RN、RN+1、RN+2、RN+3之间存在三个区域,而第一重置晶体管Tr1(及第一选择线ML1)、第二重置晶体管Tr2(及第二选择线ML2)与第三重置晶体管Tr3(及第三选择线ML3)分别设置于所述三个区域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第一重置晶体管Tr1(及第一选择线ML1)、第二重置晶体管Tr2(及第二选择线ML2)与第三重置晶体管Tr3(及第三选择线ML3)也可以其它方式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
在本实施例中,多工器MUX还包括连接元件170。连接元件170电性连接于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与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之间且电性连接于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与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之间。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及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通过连接元件170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至少部分的连接元件170设置于相邻的第L行发光二极管CL与第L+1行发光二极管CL+1之间,而L为正整数。更精确地说,至少部分的连接元件170于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L行发光二极管CL与第L+1行发光二极管CL+1于基板110上的两群垂直投影之间。举例而言,连接元件170包括实质上平行于数据线DL的直向部171g、171b以及实质上平行于扫描线SL的横向部172;直向部171g电性连接于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与横向部172之间,直向部171g设置于相邻的第L行发光二极管CL与第L+1行发光二极管CL+1之间;直向部171b电性连接于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与横向部172之间,直向部171b设置于相邻的第L+1行发光二极管CL+1与第L+2行发光二极管CL+2(标示于图1)之间,直向部171b电性连接于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与横向部172之间。横向部172位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行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电性连接至横向部172,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通过直向部171g的一部分171g-1电性连接至横向部172,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通过直向部171b电性连接至横向部172,横向部172通过直向部171g的另一部分171g-2电性连接至引脚S1。简言之,第一重置晶体管Tr1的第二端Tr1b、第二重置晶体管Tr2的第二端Tr2b及第三重置晶体管Tr3的第二端Tr3b可通过设置于多行发光二极管CL、CL+1之间与多列发光二极管RN、RN+1之间的连接元件170电性连接至同一引脚S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70的直向部171g、171b及横向部172分别属于不同膜层,直向部171g、171b及横向部172可通过接触窗(以小矩形表示:未标号)彼此电性连接。举例而言,连接元件170的横向部172、电源线PL及扫描线SL可形成于同一导电层(例如:第一金属层),连接元件170的直向部171g、171b及数据线DL可形成于另一导电层(例如:第二金属层)。
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60设置于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标示于图1)之间。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N列发光二极管RN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在实质上沿着第一方向x上排列,而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驱动芯片160、第N列发光二极管RN、第一重置晶体管Tr1及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在实质上沿着第二方向y依序排列,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错(interlaced)。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6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而非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BB。因此,显示面板100无法发光的周边区BB的宽度W能缩减,显示面板100与其它显示面板拼接成具有大显示面积的拼接显示装置时,相邻的多个显示面板的拼接处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而能提供高品质的拼接显示画面。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A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显示面板100A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2与图4、图3与图5,显示面板100A与显示面板10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是电性连接于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扫描线S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而显示面板100A的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是电性连接于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扫描线S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B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图7为图6显示面板100B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2与图6、图3与图7,显示面板100B与显示面板100类似,两者的差异如下述。请参照图2,在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导线140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二导线150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也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请参照图6,在显示面板100B中,第一导线140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二导线150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设置于相邻的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与第N+2列发光二极管RN+2之间。简言之,在图2的实施例中,分别用以抗带正及带负静电荷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是设置于同一列上;在图6的实施例中,分别用以抗带正及带负静电荷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两列上。更详而言之,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第一像素结构120A、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与第二像素结构120B实质上沿第二方向y依序设置于基板110上,其中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电性连接于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扫描线S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C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图9为图8显示面板100C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2与图8、图3与图9,显示面板100C与显示面板100类似,两者的差异如下述。请参照图2,在显示面板100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扫描线S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扫描线S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扫描线S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请参照图8,在显示面板100C中,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数据线D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详言之,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的第一端131a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的控制端131c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结构120A的数据线DL,而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的第二端131b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40;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数据线D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详言之,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的第一端132a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的控制端132c电性连接至第二导线150,而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的第二端132b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数据线DL;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数据线D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详言之,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的第一端133a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的控制端133c电性连接至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数据线DL,而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的第二端133b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40。
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用以降低数据线DL上的静电荷损伤显示面板100C的机率。举例而言,若数据线DL具有带正的静电荷,带正的静电荷可通过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及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放电至具有低电位的第一导线140;若数据线DL具有带负的静电荷,带负的静电荷可通过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放电至具有高电位的第二导线150。藉此,无论静电荷带正或负,显示面板100C皆不易损伤。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D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0显示面板100D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8与图10、图9与图11,显示面板100D与显示面板100C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100C的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是电性连接于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数据线DL与第一导线140之间,而显示面板100D的第三静电防护元件133C’是电性连接于第三像素结构120C的数据线D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E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显示面板100E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8与图12、图9与图13,显示面板100E与显示面板100C类似,两者的差异如下述。请参照图8,在显示面板100C中,第一导线140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二导线150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也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也就是说,在图8的实施例中,分别用以抗带正及带负的静电荷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是设置于同一列上。请参照图12,在显示面板100E中,第一导线140及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第二导线150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设置于相邻的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与第N+2列发光二极管RN+2之间。也就是说,图12的实施例中,分别用以抗带正及带负的静电荷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两列上。更详而言之,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第一像素结构120A、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与第二像素结构120B实质上沿第二方向y依序设置于基板110上,其中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电性连接于第二像素结构120B的数据线DL与第二导线150之间。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F的局部的上视示意图。图15为图14显示面板100F的局部的电路示意图。请对照图14及图15,显示面板100F系将前述用以降低扫描线SL上静电荷损伤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和用以降低数据线DL上静电荷损伤的第一静电防护元件131C及第二静电防护元件132C整合于同一块面板中。此外,显示面板100F与前述的显示面板100、100A~100E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100F还包括用以降低多工器MUX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上静电荷损伤的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
请参照图14及图15,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电性连接于多工器MUX的其中一条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与第一导线140之间。举例而言,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的第一端134a及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的控制端134c电性连接至多工器MUX的第一选择线ML1,而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的第二端134b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40。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电性连接于多工器MUX的其中一条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与第二导线150之间。举例而言,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的第一端135a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的控制端135c电性连接至第二导线150,而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的第二端135b电性连接至第一选择线ML1。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可皆设置于相邻的第N列发光二极管RN与第N+1列发光二极管RN+1之间。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可设置于同一列。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可设置于不同列。
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及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用以降低多工器MUX的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上静电荷损伤显示面板100F的机率。举例而言,若多工器MUX的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具有带正的静电荷,带正的静电荷可通过第四静电防护元件134放电至具有低电位的第一导线140;若选择线(例如:第一选择线ML1)具有带负的静电荷,带负的静电荷可通过第五静电防护元件135放电至具有高电位的第二导线150。藉此,无论静电荷带正或负,显示面板100F皆不易损伤。此外,于图14的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70包括第一连接元件170-1及第二连接元件170-2;大致上与第L-1行发光二极管GL-1位于同一行的第一重置晶体管Tr1以及大致上与第L行发光二极管CL位于同一行的第二重置晶体管Tr2通过第一连接元件170-1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大致上与第L+1行发光二极管CL+1位于同一行的第一重置晶体管Tr1以及大致上与第L+2行发光二极管GL+2位于同一行的第二重置晶体管Tr2通过第二连接元件170-2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160的引脚S1’。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面板100G的上视示意图。图16的显示面板100G与图1的显示面板10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图16的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60可设置于基板110的外轮廓110a旁;亦即,驱动芯片160可设置于基板110的周边区BB,而不设置于显示区AA。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拼接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7,拼接显示装置1000包括互相拼接的多个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如前述显示面板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或100G。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将至少部分的静电防护线路元件及/或至少部分的多工器设置于显示区,而非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因此,显示面板无法发光的周边区的宽度能缩减,显示面板与其它显示面板拼接成具有大显示面积的拼接显示装置时,相邻的多个显示面板的拼接处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进而能提供高品质的拼接显示画面。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第一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电位;
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该些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像素结构与一第二像素结构,其中各该像素结构包括: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
一电源线,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
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以及
一信号线,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或该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与该第一导线之间;
一第二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二电位,其中该第二电位与该第一电位不同;以及
一第二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
其中该第一像素结构与该第二像素结构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静电防护元件与该第一像素结构沿一第二方向相邻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二静电防护元件与该第二像素结构沿该第二方向相邻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静电防护元件包括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而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导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静电防护元件及该第二静电防护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静电防护元件、第一像素结构、该第二静电防护元件与该第二像素结构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该基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像素结构更包括一第三像素结构,且该显示面板更包括:
一第三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与该第一导线之间,或电性连接于该第三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其中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以及该第三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用以发出红光、绿光或蓝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静电防护元件包括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导线,而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信号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重置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
一第一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一第二重置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连接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之间;以及
一驱动芯片,其中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元件电性连接至该驱动芯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驱动芯片,具有一引脚,其中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驱动芯片的该引脚,且该第一像素结构、该驱动芯片、该第二像素结构与该第一重置晶体管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该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重置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
一第一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一驱动芯片,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以及
一第四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选择线与该第一导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二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二电位,该第二电位与该第一电位不同;
一第二重置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而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驱动芯片;
一第二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一第五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选择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第一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电位;
多个像素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该些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像素结构与一第二像素结构,其中各该像素结构包括: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
一电源线,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
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以及
一信号线,电性连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或该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第一重置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
一第一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一第四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选择线与该第一导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二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二电位,其中该第二电位与该第一电位不同;
一第二重置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像素结构的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一第二选择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一第五静电防护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选择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连接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之间;以及
一驱动芯片,其中该第一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重置晶体管的该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元件电性连接至该驱动芯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静电防护元件包括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选择线,而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导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五静电防护元件包括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选择线,而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导线。
CN201811127097.7A 2018-08-02 2018-09-26 显示面板 Active CN109256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6916A TWI667780B (zh) 2018-08-02 2018-08-02 顯示面板
TW107126916 2018-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6053A CN109256053A (zh) 2019-01-22
CN109256053B true CN109256053B (zh) 2021-01-01

Family

ID=6504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7097.7A Active CN109256053B (zh) 2018-08-02 2018-09-26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6053B (zh)
TW (1) TWI667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0838B (zh) * 2019-10-02 2020-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TWI720682B (zh) * 2019-11-08 2021-03-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CN111243429B (zh) * 2020-02-13 2021-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3660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411363U (zh) * 2016-11-30 2017-08-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799015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1671B (en) * 2006-08-02 2008-10-01 Au Optronics Corp Thin film transistors and display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276810A (zh) * 2007-03-26 2008-10-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主动阵列装置
CN101369586A (zh) * 2007-08-16 2009-02-18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CN101561984B (zh) * 2008-04-16 2011-07-1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
JP5229804B2 (ja) * 2008-10-17 2013-07-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4752967B2 (ja) * 2009-01-27 2011-08-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多層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654834B1 (ko) * 2009-11-05 2016-09-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04560B2 (ja) * 2011-10-06 2016-10-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9166054B2 (en) * 2012-04-13 2015-10-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295530A (zh) * 2013-06-28 2013-09-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静电保护功能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3794606A (zh) * 2014-01-23 2014-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线路结构
CN103838049B (zh) * 2014-03-10 2017-0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IN2014DE00708A (zh) * 2014-03-12 2015-09-18 Indian Inst Technology Kanpur
CN104112426B (zh) * 2014-06-30 2016-08-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静电释放保护电路及检测方法
JP6621284B2 (ja) * 2015-09-28 2019-12-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1527217B2 (en) * 2016-06-28 2022-12-1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CN106449705B (zh) * 2016-10-14 2019-04-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US10790318B2 (en) * 2016-11-22 2020-09-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52822A (zh) * 2017-02-28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863340B (zh) * 2017-10-25 2020-04-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7517281U (zh) * 2017-11-16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93579B (zh) * 2017-11-29 2019-11-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3660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799015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06411363U (zh) * 2016-11-30 2017-08-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抗静电方法研究;李蓉;《大连理工大学》;201405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6053A (zh) 2019-01-22
TWI667780B (zh) 2019-08-01
TW202008575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7240B2 (ja) 表示装置
US11557267B2 (en) Display device
US7009254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256053B (zh) 显示面板
US11737324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gate-in-panel (GIP) input signal line region and GIP output signal line region arranged at different layer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286820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99256B (zh) 透明显示面板以及包括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装置
US11455959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200119581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74704A (ko)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12802875A (zh) 透明显示面板及包括该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装置
US11665920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having an electrode contact of auxiliary electrode connected to a portion of second electrode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002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2217631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칩,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표시장치
CN219553632U (zh) 显示装置
US2023004764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40072412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