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6802A -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6802A
CN109156802A CN201811259896.XA CN201811259896A CN109156802A CN 109156802 A CN109156802 A CN 109156802A CN 201811259896 A CN201811259896 A CN 201811259896A CN 109156802 A CN109156802 A CN 109156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 sauce
sauce seasoning
raw material
transgenic
tree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9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杨
刘凤岐
李公
段明星
王福泉
郭聚豪
孙桂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a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a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a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a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98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6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6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50Soya sau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金银花。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调味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调味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品流通中,它交易频繁,需求量大。海天酱油年产量每年增加,2017年网上公布完成1600多亿元产值。从酱油调味品使用来看,快餐占比34%,紧随其后的是火锅和其他需求30%。其中,火锅贡献率在22%,家庭36%。
目前,现有酱油中含有大量防腐剂、调味剂、生鲜剂、稳定剂等提高酱油的味道、色泽、保存时间,但同时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目前酱油功能比较单一,例如调味、上色等,其具有的营养价值较低;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调味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调味品已不能完全适应人们的需要,对有机,营养、保健的酱油调味品需求更多,因此需要真正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化学防腐剂,且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有机超级系列调味品。
针对上述一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防腐性能以及稳定性能,保存时间较长,而且其在使用过程的着色能力以及入味效果较佳;此外,该酱油有利于人体吸收、抗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促进人体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制备原料包括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金银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包括10~30份非转基因大豆、30~60份非转基因黑豆、5~12份百香果、0.1~1份马齿觅以及3~6份金银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包括20份非转基因大豆、45份非转基因黑豆、8份百香果、0.5份马齿觅以及4.5份金银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制备原料还包括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还包括0.5~2份龙葵、0.2~1份八宝树提取物以及0.3~2.5份茶油树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还包括0.8份龙葵、0.5八宝树提取物以及1份茶油树提取物。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制曲、高盐稀态发酵、压榨、沉淀、加热灭菌以及灌装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在高盐稀态发酵过程包括制醅和发酵两个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制醅过程中需要盐、姜以及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05~0.5):(0.05~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为纯天然材料,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防腐性能、稳定性能以及香味、入味的能力;
(2)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有利于人体抗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从而促进人体的身体健康;
(3)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在制作过程可以降低酱油的氯丙醇污染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在制作过程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金银花。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10~30份非转基因大豆、30~60份非转基因黑豆、5~12份百香果、0.1~1份马齿觅以及3~6份金银花。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20份非转基因大豆、45份非转基因黑豆、8份百香果、0.5份马齿觅以及4.5份金银花。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还包括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还包括0.5~2份龙葵、0.2~1份八宝树提取物以及0.3~2.5份茶油树提取物。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还包括0.8份龙葵、0.5八宝树提取物以及1份茶油树提取物。
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且其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非转基因黑豆:
黑豆中蛋白质含量36%,易于消化,对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脂肪含量16%,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吸收率高达95%,除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黄素、黑色素及卵磷脂等物质,其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很高,具有营养保健作用,黑豆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保持机体功能完整,延缓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度、满足大脑对微量物质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发明中的大豆采用非转基因的大豆,避免了大豆在经过人工提炼和添加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并且提高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从而使食物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经常使用转基因食品,而影响人类抵抗力或其他健康指数。
本发明中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黑豆的可以直接购买得到,购买厂家没有特别限制。
百香果:
百香果,又名鸡蛋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长约6米;茎具细条纹,无毛;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基部淡绿色,中部紫色,顶部白色,浆果卵球形,直径3~4厘米,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花期6月,果期11月。
本发明中采用的百香果为百香果的果实,其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有石榴、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多种水果的香味,风味浓郁,芳香怡人,可鲜食和加工,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口含片,主要以加工成果汁食用为主。
百香果按照品种分类可以分为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
黄色百香果成熟时为果皮亮黄色,果形较大,圆形,星状斑点较明显,单果平均;黄色鸡蛋果生长旺盛,开花多、产量高,抗病力强;异株异花授粉才能结果,要人工受粉才能保证产量,不耐寒,霜冻即死。酸度大,香气淡,一般做工业原料,加工果汁,不适合鲜吃。
紫色百香果果形较小,鸡蛋形,星状斑点不明显,单果重40-60克,果汁香味浓、甜度高,适合鲜食,但果汁含量较低,平均30%。该品种耐寒耐热,但抗病性弱,长势弱,产量低。
紫红色百香果是黄、紫两种鸡蛋果杂交之优质品种;果皮紫红色、星状斑点明显,果形较大,长圆形,单果重100-130克,抗寒抗病力强,长势旺盛,可自花授粉结果,不用人工受粉;果汁含量高达40%,色泽橙黄,味极香,糖度达21%,适鲜食加工两品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百香果选自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紫红色百香果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百香果为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的重量份比为1:(0.5~3):(0.2~2);更优选地,所述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的重量份比为1:1:0.6。
马齿觅: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金银花: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此外,金银花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龙葵:
龙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本发明使用过程中,龙葵是全株使用。
八宝树提取物:
八宝树,又名海桑科,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5米;略具板根,树皮灰白色,不裂;树干圆满通直,枝四角形,下垂。叶对生,全缘,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达10厘米,先端尖,基部浅心形;羽状脉,侧脉多数,近平行;叶柄短;大型伞房花序顶生;种子小,两端有星状突出物。花期3~4月,果熟期5~7月;八宝树可改善皱纹、松弛、皮肤紧绷、老年斑、晦暗这类皮肤老化症状,还可以抑制黑色素产生,有优异的美白效果,同时能够对抗炎性、抑制脂肪蓄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八宝树提取物的提取过程包括将八宝树原料粉碎、高压提取、过滤。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八宝树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为:将八宝树的花、叶、茎或树皮的干燥粉碎物100g中加入2.0kg水,使用高压釜在120℃下加热提取20分钟后,经过滤除去不溶物;将过滤得到的提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八宝树提取物。
茶油树提取物:
茶油树,又名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还具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原料选自油茶叶、油茶籽、油茶饼粕、油茶果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油茶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材料粉碎、提取、蒸馏以及分离纯化。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
(1)将茶油树制备原料在室温下风干干燥,并用粉碎机粉碎;
(2)将步骤(1)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5%乙醇中,进行提取;
(3)将步骤(2)所得物质进行蒸馏,回收溶剂;
(4)将步骤(3)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并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洗脱,进行分离纯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油树制备原料与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质量比为1:(10~30);优选地,所述茶油树制备原料与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质量比为1:(15~25);更优选地;所述茶油树制备原料与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质量比为1:2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的提取温度为60~85℃,提取时间为55~8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提取温度为65~80℃,提取时间为60~80min;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5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每小时流过的乙醇与所用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2~6):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每小时流过的乙醇与所用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3~5):1;更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每小时流过的乙醇与所用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4.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购自天津浩聚树脂科技有限公司,DM130。
更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
(1)将茶油树制备原料在室温下风干干燥,并用粉碎机粉碎;
(2)将步骤(1)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5%乙醇中,在70℃,提取65min;
(3)将步骤(2)所得物质在在65℃进行蒸馏,蒸馏60min;
(4)将步骤(3)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并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洗脱,进行分离纯化;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购自天津浩聚树脂科技有限公司,DM130。
本发明中利用百香果、金银花、马齿觅、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作为酱油调味品的辅料,有利于提高酱油调味的风味,同时提高酱油的营养价值,提神醒脑、润肠通便,预防大肠癌;补肾健身、排毒养颜;解酒护肝、消除疲劳;对高血压、高血糖降低胆固醇有功效;口腔溃疡、牙周炎、咽喉炎有功效;抗肿瘤、止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对结肠炎、肠胃病有功效;调节血糖、有助预防糖尿病;形成强健骨骼、舒缓骨质疏松;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美容养颜,抗衰老;它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可以给人饱腹的感觉,从而让人减少对于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人体营养吸收结构。
通过实验,本申请人意外的发现,百香果、金银花、马齿觅、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作为辅料可明显提高酱油的香味以及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在辅料共同作用下,提高酱油体系中蛋白质、糖类以及脂肪类的有效分解,从而提高酱油的香味以及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大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部分小分子气体,使发酵体系疏松度、透气性提高,有利于各种酶与原料的接触,从而提高蛋白质、脂肪类的充分酶解;同时又因为在辅料的共同作用下,酱油体系中分子的彼此作用较大,提高体系对水的保持能力,提高体系的防腐能力,从而提高酱油的味道以及保存时间。
此外,本申请人也意外地发现该体系的酱油稳定性好,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异味,抗腐性能较好,且其加工的食物味道合适,这可能是因为在辅料的共同作用下,酱油体系为各相均匀体系,其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浸入食物,入味效果更好,因此所得食物味道合适;另一方面,在辅料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由百香果中多酚物质的氧化造成酱油体系颜色的变化以及质量的下降,从而提高了该酱油体系的保存时间;申请人同时通过实验意外地发现,本发明的酱油体系可以有效解决氯丙醇污染问题,这有可能是因为在辅料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降低脂肪酶解产生的醇类物质与盐酸的亲核取代反应,从而降低体系的氯丙醇含量,从而提高酱油的质量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制曲、高盐稀态发酵、压榨、沉淀、加热灭菌以及灌装成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处理包括润水、粉碎以及蒸料。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处理包括:
(1)润水:用水清洗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龙葵;
(2)粉碎:利用高转速混合剪切器分别将步骤(1)所得的各种制备原料粉碎至0.5~0.8cm;
(3)蒸料:将步骤(2)得到的粉碎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用双层纱布包好,放入高压锅中蒸料,压力为0.15MPa,20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曲过程为:将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冷却至室温,搅拌搅拌均匀,按照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总质量的0.025%接入曲种,并搅拌均匀,移入培养箱中,厚度在1.5~2.5cm,并维持温度为28~30℃,培养10h后,可第一次翻曲,并且再次摊平,继续培养,相同的培养温度,之后3~4h翻曲一次,培养48h即可,在制曲过程汇总利用风机强制通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盐稀态发酵过程包括制醅和发酵两个步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醅过程中需要盐、姜以及蔗。
蔗以颜色分,有青皮、紫皮二大类,俗称红甘蔗、白甘蔗或青甘蔗、黑甘蔗。前者外皮绿色,也称竹蔗,质地粗硬,不适合生吃,产量多,含糖量高;后者皮墨红色,茎肉富纤维质多汁液,清甜嫩脆,食而不腻。按用途不同形成了两大种类:一类用于制糖,其纤维较为发达,利于压榨,糖分较高,一般为12%-18%,出糖率高,这一类称为糖料蔗或原料蔗;另一类主要作为水果食用,其纤维较少,水分充足,糖分较低,一般为8%~10%左右,称为果蔗或肉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蔗为青皮的甘蔗。
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生姜制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极为畅销,每年可为国家创大量外汇。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为:
(1)制醅:将盐水加热到50~60℃,用其中三分之二拌曲,然后置于高压旋转反应罐中,压力为0.1MPa;再将剩下的盐水、以及利用高转速混合剪切器粉碎的姜以及蔗置于其中;
(2)发酵:高压旋转反应罐中具有控温系统,将体系的温度控制在23~30℃,发酵时间为85天,形成成熟的酱醅;
所述盐水的浓度为13~20%;优选地,所述盐水的浓度为15~18%;更优选地,所述盐水的浓度为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1.5~5);优选地,所述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2~4);更优选地,所述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2.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05~0.5):(0.05~0.5);所述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1~0.3):(0.1~0.3);所述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25: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榨过程为利用过滤将成熟的酱醅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所得有效成分称为生酱油;过滤所采用的是板框式过滤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灭菌过程为在65~80℃,灭菌20~35min;优选地,在75℃,灭菌25min。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灭菌过程中先加热灭菌,再冷却;再加热灭菌,再冷却,这样的操作重复3次,即可得到较好的灭菌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过程为将灭菌生酱油加热,再与粉碎所得的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龙葵混合均匀,再添加百香果、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混合均匀,将其沉淀24h至澄清;再将其沉淀物过滤,即得均匀的酱油。
本发明所得到的酱油调味品的制备过程中包括含有蔗、姜的高盐稀态发酵,而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该含有蔗、姜的高盐稀态发酵可以提高酱油体系的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发酵过程中加入蔗、姜可以提高体系中蛋白质、糖以及脂肪的有效分解,同时提高体系的抗氧化作用,以及酱油在食物中的浸透作用,从而提高酱油体系的质量。
本发明采用含有百香果、金银花、马齿觅、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辅料的非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黑道的酱油,该酱油具有浓烈的酱香味以及酯香味,并且可以较好的进入食物中,所得食物味道合适;此外,该酱油体系的保存时间较长,不会产生异味,且能够有效解决氯丙醇污染问题。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制备原料包括20份非转基因大豆、45份非转基因黑豆、8份百香果、0.5份马齿觅、4.5份金银花、0.8份龙葵、0.5八宝树提取物以及1份茶油树提取物;
所述百香果为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所述黄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以及紫红色百香果的重量份比为1:1:0.6;
所述八宝树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为:将八宝树的花、叶、茎或树皮的干燥粉碎物100g中加入2.0kg水,使用高压釜在120℃下加热提取20分钟后,经过滤除去不溶物;将过滤得到的提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八宝树提取物;
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油茶籽;
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
(1)将茶油树制备原料在室温下风干干燥,并用粉碎机粉碎;
(2)将步骤(1)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5%乙醇中,在70℃,提取65min;
(3)将步骤(2)所得物质在在65℃进行蒸馏,蒸馏60min;
(4)将步骤(3)所得物质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并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洗脱,进行分离纯化;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购自天津浩聚树脂科技有限公司,DM130;
所述茶油树制备原料与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质量比为1:23;
所述步骤(3)中每小时流过的乙醇与所用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4.5:1;
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制曲、高盐稀态发酵、压榨、沉淀、加热灭菌以及灌装成品;
所述预处理包括:
(1)润水:用水清洗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龙葵;
(2)粉碎:利用高转速混合剪切器分别将步骤(1)所得的各种制备原料粉碎至0.5~0.8cm;
(3)蒸料:将步骤(2)得到的粉碎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用双层纱布包好,放入高压锅中蒸料,压力为0.15MPa,20min;
所述制曲过程为:将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冷却至室温,搅拌搅拌均匀,按照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总质量的0.025%接入曲种,并搅拌均匀,移入培养箱中,厚度在1.5~2.5cm,并维持温度为28~30℃,培养10h后,可第一次翻曲,并且再次摊平,继续培养,相同的培养温度,之后3~4h翻曲一次,培养48h即可,在制曲过程汇总利用风机强制通风;
所述高盐稀态发酵过程包括制醅和发酵两个过程;
所述制醅过程中还需要姜和蔗;所述蔗为青皮的甘蔗;
所述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为:
(1)制醅:将盐水加热到50~60℃,用其中三分之二拌曲,然后置于高压旋转反应罐中,压力为0.1MPa;再将剩下的盐水、以及利用高转速混合剪切器粉碎的姜以及蔗置于其中;
(2)发酵:高压旋转反应罐中具有控温系统,将体系的温度控制在23~30℃,发酵时间为85天,形成成熟的酱醅;
所述盐水的浓度为16%;
所述蒸料所得的非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黑豆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2.3;
所述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25:0.2;
所述压榨过程为利用过滤将成熟的酱醅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所得有效成分称为生酱油;过滤所采用的是板框式过滤机;
灭菌过程中先加热灭菌,再冷却;再加热灭菌,再冷却,这样的操作重复3次;所述灭菌在75℃,灭菌25min;
所述沉淀过程为将灭菌生酱油加热,再与粉碎所得的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龙葵混合均匀,再添加百香果、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混合均匀,将其沉淀24h至澄清;再将其沉淀物过滤,即得均匀的酱油。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10份非转基因大豆、30份非转基因黑豆、5份百香果、0.1份马齿觅、3份金银花、0.5份龙葵、0.2八宝树提取物以及0.3份茶油树提取物。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原料包括30份非转基因大豆、60份非转基因黑豆、12份百香果、1份马齿觅、6份金银花、2份龙葵、1八宝树提取物以及2.5份茶油树提取物。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百香果的含量为0。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金银花的含量为0。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马齿觅的含量为0。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百香果与金银花的含量为0。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百香果、马齿觅与金银花的含量为0。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实施例9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非转基因大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非转基因黑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实施例11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龙葵的含量为0。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八宝树提取物的含量为0。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实施例13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茶油树提取物的含量为0。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实施例14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蔗的含量为0。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实施例15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姜的含量为0。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实施例16提供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姜和蔗的含量为0。
性能测试
1.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按照GB 5009.191-2003进行检测。
2.酱油香味检测。
3.经过酱油调味品加工的食物的味道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酱油调味品加工食物仅有酱油种类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食物的味道可以分为正好、略淡以及很淡三种
4.稳定性检测:将制备所得的酱油放置一年以后,检测其是否含有异味;来判断酱油的稳定,其中根据异味的大小可以分为没有异味、轻微异味以及严重的异味。
5.酱油中氨基酸总含量的测定:
实验材料及仪器:氨基酸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缓冲液B1、B2、B3、B4、B5(色谱纯)(日本日立公司);磺基水杨酸(色谱纯)(美国sigma公司);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日立L-8900);色谱柱(日立钠离子交接树脂4.6mm×60mm)。
方法:
氨基酸标准曲线绘制:将氨基酸标准品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在压滤机上测试,收集数据并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处理:取2mL实施例1~实施例16的酱油样品,加入1mL15%的磺基水杨酸使蛋白沉淀,加水定容至25mL。充分摇匀后于10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取1mL上清液定容至25mL;
色谱条件:分析柱:日立钠离子交接树脂4.6mm×60mm;柱温:57℃;检测波长:570nm和440nm;进样量:20μL;流速:0.40mL/min(pump1),0.35mL/min(pump2);分析时间:35min。
表1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道本发明提供的酱油调味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保存时间较长;还具有良好的味道以及入味效果好,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酱油的氯丙醇污染问题。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黑豆、百香果、马齿觅以及金银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包括10~30份非转基因大豆、30~60份非转基因黑豆、5~12份百香果、0.1~1份马齿觅以及3~6份金银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包括20份非转基因大豆、45份非转基因黑豆、8份百香果、0.5份马齿觅以及4.5份金银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还包括龙葵、八宝树提取物以及茶油树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还包括0.5~2份龙葵、0.2~1份八宝树提取物以及0.3~2.5份茶油树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酱油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制备原料还包括0.8份龙葵、0.5八宝树提取物以及1份茶油树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制曲、高盐稀态发酵、压榨、沉淀、加热灭菌以及灌装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盐稀态发酵过程包括制醅和发酵两个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醅过程中需要盐、姜以及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酱油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盐、蔗与姜的重量比为1:(0.05~0.5):(0.05~0.5)。
CN201811259896.XA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156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9896.XA CN109156802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9896.XA CN109156802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6802A true CN109156802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9896.XA Pending CN109156802A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68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173B (zh) * 2021-03-05 2022-08-01 傅紹宸 利用花生顆粒釀造醬油之方法及花生釀造醬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5449A (zh) * 2013-07-21 2013-11-13 汪盛明 一种紫云英酱油
CN105231157A (zh) * 2015-11-20 2016-01-13 何飞燕 一种含有百香果和柠檬的酱油制备方法
CN10682007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安徽鸡笼山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马齿苋保健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0070A (zh) * 2017-09-18 2017-12-08 庄飞 新型配制酱油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5449A (zh) * 2013-07-21 2013-11-13 汪盛明 一种紫云英酱油
CN105231157A (zh) * 2015-11-20 2016-01-13 何飞燕 一种含有百香果和柠檬的酱油制备方法
CN10682007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安徽鸡笼山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马齿苋保健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0070A (zh) * 2017-09-18 2017-12-08 庄飞 新型配制酱油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173B (zh) * 2021-03-05 2022-08-01 傅紹宸 利用花生顆粒釀造醬油之方法及花生釀造醬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3188B1 (ko) 아미노산, 활성종합비타민 및 한방생약재를 함유하는 숙취해소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60087114A (ko) 꽃을 이용한 식품첨가제
KR20110051748A (ko) 우리 농산물을 이용한 과실맥주 그 제조방법.
CN107996757A (zh) 一种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40392A (ko) 스테비아 음료원액제조방법
CN107057917A (zh) 蜂蜜酒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032158A (ko) 가압전이(加壓轉移)에 의한 과일 침출 및 액상 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2021104B (zh) 一种对湿热体质具有保健作用的木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2070B (zh) 一种石斛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77455A (ko) 천연식물재 만으로 제공되는 한방 흑삼차
KR20110056908A (ko) 다시마, 함초, 귤피, 당귀, 옥수수수염, 뽕잎 및 삼백초으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156802A (zh) 一种有机健康的酱油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089696A (ko) 천연식물 추출물의 잔류농약 제거방법
CN105919132A (zh) 一种牡丹多叶露的制备方法
CN109662233A (zh) 一种黑糖甘饮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6996A (zh) 一种醒酒除口味养胃辣木叶谷物粉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7553A (zh) 从银杏中提取银杏粉和制备银杏健康酒的方法
KR20090050129A (ko) 동백(冬柏)꽃 잎 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KR102347923B1 (ko) 인삼 닭 농축액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343109A (zh) 一种多肽无花果叶保健红茶
KR100512449B1 (ko) 차의 제조방법
KR101195586B1 (ko) 해양심층수를 이용한 혼합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90050931A (ko) 동백(冬柏)꽃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4757680A (zh) 一种茯苓金银花露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56007A (ko) 맛과 향이 우수한 증류주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