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423B -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423B
CN108885423B CN201780014306.4A CN201780014306A CN108885423B CN 108885423 B CN108885423 B CN 108885423B CN 201780014306 A CN201780014306 A CN 201780014306A CN 108885423 B CN108885423 B CN 108885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outflow openings
plate portion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3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423A (zh
Inventor
竹本光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885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通道单元(6)的一对侧板部(63a、63b)形成为从上游板部(61)直到下游板部(62)。隔壁部(64)将所述一对侧板部(63a、63b)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分路流道(65、66)和其他区域。形成在所述下游板部(62)上的多个流出开口(621k、621m等)与形成在所述上游板部(61)上的流入开口(61a等)相比,第一方向(D1)的宽度小且面积小。所述一对侧板部(63a、63b)沿所述流入开口(61a等)的所述第一方向(D1)两端的边缘(61e)和所述流出开口(621k、621m等)的所述第一方向(D1)两端的边缘(62e)形成。所述一对侧板部(63a、63b)的所述第一方向(D1)的间隔从所述上游板部(61)朝向所述下游板部(62)逐渐变窄。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鼓单元、显影单元、激光扫描单元和转印装置等。例如,所述鼓单元包括感光体、带电装置和鼓清洁装置等。此外,串列式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鼓单元和多个所述显影单元。
由于从所述带电装置对所述感光体施加电压、从所述激光扫描单元对所述感光体照射激光、以及利用所述鼓清洁装置的刮板对所述感光体进行擦拭等,所述感光体的温度上升。
如果所述感光体的温度过度上升,则显影性能恶化。因此,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送风机,该送风机送出用于对所述鼓单元等进行冷却的空气。
此外,串列式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从所述送风机向多个所述鼓单元分路的通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271237号
并且,希望利用压力损失尽可能小的所述通道,有效地将从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向多个所述鼓单元等引导。如果采用压力损失小的所述通道,则能够得到所述送风机省电和小型化等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所述通道的成型容易化和所述通道的低成本化,希望所述通道的结构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将空气从送风单元向多个鼓单元及多个显影单元引导的通道单元和具有该通道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送风单元、多个鼓单元、多个显影单元和通道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内置有一个以上的送风机,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一个以上的空气送出口。所述多个鼓单元分别支撑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在沿所述感光体长边方向的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一空气进口,并且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空气进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流道。所述多个显影单元内置有将所述静电潜影定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辊,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二空气进口,并且形成有从所述第二空气进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流道。所述通道单元形从所述送风单元到所述鼓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的空气流道。所述通道单元具有:上游板部、下游板部、一对侧板部和隔壁部。所述上游板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送出口连通的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所述下游板部与所述上游板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流出开口,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第一空气进口和所述第二空气进口连通。所述一对侧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形成为从所述上游板部直到所述下游板部。所述隔壁部使所述一对侧板部之间的空间从所述流入开口在中途分路,分隔为到达所述多个流出开口的分路流道。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流入开口相比,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且面积小。所述一对侧板部沿所述流入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和所述流出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形成。所述一对侧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隔从所述上游板部朝向所述下游板部逐渐变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道单元,形成从内置有送风机的送风单元到一个以上的鼓单元和一个以上的显影单元的空气流道,所述一个以上的鼓单元具有在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所述一个以上的显影单元具有将所述静电潜影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辊。所述通道单元具有上述上游板部、上述下游板部、上述一对侧板部和上述隔壁部。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将空气从送风单元向多个鼓单元和多个显影单元引导的通道单元和具有该通道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鼓单元和多个显影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从正面方向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送风单元和通道单元的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通道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II-II平面的通道单元的断面图和鼓单元的局部断面图。
图6是图3所示的II-II平面的通道单元的断面图和显影单元的局部断面图。
图7是从正面方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送风单元和通道单元的第一断面图。
图8是从正面方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送风单元和通道单元的第二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使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的图像。所述薄片体是纸或信封等薄片状的图像形成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0在主体1内包括薄片体供给部2、薄片体输送部3和图像形成部4等。图像形成部4执行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印刷处理。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控制部8、操作显示部80和环境传感器800。
图像形成装置10是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是彩色打印机。因此,图像形成部4包括与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的调色剂对应的四个成像部4x、中间转印带46、带清洁装置47和薄片体转印装置48。
此外,图像形成部4包括光扫描单元4s、薄片体转印装置48和定影装置49等。
各成像部4x包括筒状的感光体41、带电装置42、显影单元43、带转印装置44和鼓清洁装置45等。在四个感光体41中分别进行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像的显影。例如,感光体41可以是有机感光体。
薄片体供给部2将所述薄片体向薄片体输送通道30送出,薄片体输送部3沿薄片体输送通道30输送所述薄片体。
在各成像部4x中,感光体41转动,带电装置42使感光体41的外周面带电。此外,光扫描单元4s利用光束B0的扫描向感光体41的外周面写入静电潜影。一般来说,光扫描单元4s被称为激光扫描单元。
此外,显影单元43的显影辊43a通过向感光体41供给所述调色剂,将所述静电潜影显影为所述调色剂像。并且,带转印装置44将感光体41表面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6上。由此,作为重叠的多种颜色的所述调色剂像的彩色调色剂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6的表面上。
中间转印带46是环形带,从四个感光体41转印所述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46以通过沿四个感光体41的转印路径的状态被一对带支撑辊461、462支撑成能够转动。
鼓清洁装置45从感光体41的外周面除去废调色剂。鼓清洁装置45包括与感光体41的外周面接触的刮板45a。刮板45a从感光体41的外周面刮除所述调色剂。另外,感光体41上的所述废调色剂是在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6上之后残留在感光体4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
薄片体转印装置48将中间转印带46承载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在所述薄片体上。定影装置49通过对转印在所述薄片体上的所述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因此,定影装置49具有加热器49a。
带清洁装置47除去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在所述薄片体上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6上的废调色剂。
在各成像部4x中,感光体41、带电装置42和鼓清洁装置45被单元化为鼓单元40。
如图2所示,分别与黑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黄色调色剂对应的第一鼓单元40k、第二鼓单元40m、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以上述顺序从带前进方向D0的下游朝向上游依次排列。带前进方向D0是所述转印路径中的中间转印带46的行进方向。
同样,与黑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黄色调色剂对应的第一显影单元43k、第二显影单元43m、第三显影单元43c和第四显影单元43y以上述顺序从带前进方向D0的下游朝向上游依次排列。
另外,第一鼓单元40k相当于与所述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对应的一个黑色鼓单元。此外,第二鼓单元40m、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分别相当于与彩色调色剂的显影对应的三个彩色鼓单元。此外,第一显影单元43k相当于与所述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对应的一个黑色显影单元。此外,第二显影单元43m、第三显影单元43c和第四显影单元43y分别相当于与所述彩色调色剂的显影对应的三个彩色显影单元。
在各成像部4x中,鼓单元40相对于显影单元43配置在带前进方向D0的下游。在四个鼓单元40和四个显影单元43中,第一鼓单元40k最接近定影装置49,第一显影单元43k第二接近定影装置49。
在图2中,由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定影装置49。另外,第二鼓单元40m、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的排列顺序并不限定于上述顺序。
操作显示部80是用户接口设备,包括接收用户操作的操作部和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控制部8执行各种数据处理,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所具有的各种电气设备。例如,控制部8可以由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或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来实现。此外,控制部8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电路来实现。
环境传感器800检测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的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传感器800的检测信号输入控制部8。
如果感光体41的温度过度上升,则显影性能恶化。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送风单元5,该送风单元5送出对四个鼓单元40和四个显影单元43进行冷却的空气(参照图3)。
送风单元5包括一个以上的送风机51和送风壳体50。图3所示的送风机51是西洛克风扇等离心式送风机。在这种情况下,送风机51内部的电动机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D1的朝向配置。由此,送风机51沿第二方向D2送出空气。
送风壳体50是内置有送风机51的合成树脂制的中空部件。例如,送风壳体50可以由两个部件的组合构成。
在送风壳体50内形成有空气吸入口50a和与送风机51数量相同的空气送出口52。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空气送出口52形成在送风壳体50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单元5包括第一送风机51a和第二送风机51b。在送风壳体50内形成有与第一送风机51a的排出口连通的第一空气送出口52a和与第二送风机51b的排出口连通的第二空气送出口52b。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通道单元6,该通道单元形成从送风单元5到四个鼓单元40和四个显影单元43的空气的流道。通道单元6是在内侧形成空气流道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例如,通道单元6可以由两个部件的组合构成。
如图5所示,各鼓单元40包括支撑感光体41的鼓外壳400。在鼓外壳400上、且在第一方向D1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一空气进口401。此外,在鼓外壳400内形成有第一流道402,该第一流道402与第一空气进口401连通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
此外,如图6所示,各显影单元43包括内置有显影辊43a的显影外壳430。在显影外壳430上、且在第一方向D1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二空气进口431。此外,在显影外壳430内形成有第二流道432,该第二流道432与第二空气进口431连通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
通道单元6将从送风单元5的空气送出口52送出的空气向四个鼓单元40的第一空气进口401和四个显影单元43的第二空气进口431引导。
并且,优选利用压力损失尽可能小的通道单元6,有效地将从送风机51送出的空气向多个(四个)鼓单元40等引导。如果采用压力损失小的通道单元6,则能够得到送风机51省电化和小型化等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通道单元6成型的容易化和通道单元6的低成本化,优选通道单元6的结构简单。
本实施方式的通道单元6通过具有后述的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将空气从送风单元5向四个鼓单元40和四个显影单元43引导。以下,对通道单元6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感光体4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将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将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和第三方向D3是水平方向,第二方向是垂直方向。此外,第一方向D1是图像形成装置10的进深方向。
[通道单元6的结构]
如图3、图4所示,通道单元6具有:上游板部61、下游板部62、一对侧板部63a、63b和隔壁部64。在图3中由假想线表示四个鼓单元40、四个显影单元43和光扫描单元4s。
上游板部61形成有与送风单元5的空气送出口52连通的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61a、61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板部61形成送风单元5的底面。
流入开口61a、61b的数量与空气送出口52的数量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开口61a、61b包括与第一空气送出口52a连通的第一流入开口61a和与第二空气送出口52b连通的第二流入开口61b。第一空气送出口52a和第二流入开口61b沿第三方向D3隔开间隔排列。
下游板部62与上游板部61沿第二方向D2隔开间隔相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下游板部62形成送风单元5的上面。
在下游板部62上沿第三方向D3隔开间隔形成有与鼓单元40的第一空气进口401和显影单元43的第二空气进口431连通的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
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包括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两个第三流出开口621c、621y以及两个第四流出开口622c、622y。
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分别与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二鼓单元40m的第一空气进口401连通。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分别与第一显影单元43k和第二显影单元43m的第二空气进口431连通。
两个第三流出开口621c、621y分别与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的第一空气进口401连通。两个第四流出开口622c、622y分别与第三显影单元43c和第四显影单元43y的第二空气进口431连通。
另外,第二鼓单元40m、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是三个彩色鼓单元的一例。同样,第二显影单元43m、第三显影单元43c和第四显影单元43y是三个彩色显影单元的一例。
一对侧板部63a、63b沿第一方向D1隔开间隔相对,形成为从上游板部61一直到下游板部62(参照图4~6)。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侧板部63a、63b包括:第一侧板部63a,与另一个相比位于更靠主体1的中央侧;以及第二侧板部63b,与第一侧板部63a相比位于主体1的背面侧。
隔壁部64将一对侧板部63a、63b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从流入开口61a、61b在中途分路、到达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的分路流道65、66和其他区域。隔壁部64从一对侧板部63a、63b的一个的内表面立起形成。
隔壁部64形成相对于每个流入开口61a、61b独立的分路流道65、66。因此,分路流道65、66包括与第一流入开口61a连通的第一分路流道65和与第二流入开口61b连通的第二分路流道66。
如图3所示,第一分路流道65包括偏向第一流入开口61a的主干通道65a和从主干通道65a分别朝向四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2k、622m的四个支流道65b。
另一方面,第二分路流道66在接近第二流入开口61b的位置分为两路,并且通过进一步分路而形成朝向四个流出开口621c、621y、622c、622y的流道。
如图3所示,第一流入开口61a存在于第三方向D3上形成借助第一分路流道65连通的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和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的范围的外侧位置上。
更具体地说,第一流入开口61a相对于第三方向D3上形成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和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的范围,存在于带前进方向D0的上游位置上。
如图1所示,在与所述黑色调色剂对应的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的周边,存在与薄片体输送部3相关的设备。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将送风单元5配置在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的周边。在这种情况下,送风单元5配置在图3所示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第二流入开口61b存在于第三方向D3上形成有借助第二分路流道66连通的四个流出开口621c、621y、622c、622y的范围的中间位置上。
如图5、图6所示,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与两个流入开口61a、61b相比,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小且面积小。另外,在图5、图6中由假想线表示光扫描单元4s。
此外,与第一分路流道65连通的四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2k、622m的面积之和小于第一流入开口61a的面积。同样,与第二分路流道66连通的四个流出开口621c、621y、622c、622y的面积之和小于第二流入开口61b的面积。
因此,流入两个流入开口61a、61b的空气在通道单元6内被加速,并且从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流出。
由通道单元6加速的空气沿鼓外壳400的第一流道402和显影外壳430的第二流道432到达较远位置。因此,仅通过将送风单元5设置在鼓单元40的第一方向D1的一个端部上,就能够沿整个长度方向对鼓单元40和显影单元43进行冷却。
如图5所示,一对侧板部63a、63b沿两个流入开口61a、61b的第一方向D1两端的边缘61e和八个流出开口621k、621m、621c、621y、622k、622m、622c、622y的第一方向D1两端的边缘62e形成。并且,一对侧板部63a、63b的第一方向D1的间隔从上游板部61朝向下游板部62逐渐变窄。
在通道单元6的空气流道中不存在断面面积急剧变窄的部分、即不存在压力损失大的部分。因此,流入两个流入开口61a、61b的空气在通道单元6内有效地被加速。因此,能够得到送风机51省电化和小型化等效果。
此外,通道单元6可以通过结构非常简单的两个合成树脂部件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构成通道单元6的第一树脂部件可以具有一对侧板部63a、63b的一个和隔壁部64,第二树脂部件具有一对侧板部63a、63b的另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上游板部61和下游板部62也可以分别包含在所述第一树脂部件和所述第二树脂部件的任意一个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注塑成形来制造所述第一树脂部件和所述第二树脂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部63a的内表面是铅垂平面,第二侧板部63b的内表面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成型构成通道单元6的部件。
此外,如图3所示,从第一分路流道65的主干通道65a向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分路的两个第一分路部的第三方向D3的宽度W1k、W1m距第一流入开口61a越远而越大。即,W1k>W1m。
同样,从第一分路流道65的主干通道65a向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分路的两个第二分路部的第三方向D3的宽度W2k、W2m距第一流入开口61a越远而越大。即,W2k>W2m。
如上所述的分路部的宽度的关系,可以防止朝向两个第一流出开口621k、621m流动的空气流量偏向一方、以及朝向两个第二流出开口622k、622m流动的空气流量偏向一方。
此外,第二分路流道66相对于第一分路流道65独立,该第一分路流道65与对应于所述黑色调色剂的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当黑白印刷模式被设定为所述印刷处理的动作模式时,控制部8可以使第二送风机51b停止。由此,能够抑制第二送风机51b的电耗。
另外,所述黑白印刷模式不对与三种颜色的彩色调色剂对应的第二鼓单元40m、第三鼓单元40c和第四鼓单元40y的感光体41进行施加带电电压和扫描光束B0的动作。控制部8按照用户对操作显示部80进行的设定操作,设定所述黑白印刷模式。
当未设定所述黑白印刷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10以彩色印刷模式动作。在所述彩色印刷模式中,在全部的鼓单元40中对感光体41进行所述带电电压的施加和光束B0的扫描。
此外,如图4、图5等所示,上游板部61的与下游板部62相反侧的端面,是与第二方向D2垂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的面。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上游板部61上沿第二方向D2突出形成有第一流入开口61a周围的第一框部67a、第二流入开口61b周围的第二框部67b和辅助脚部67c。并且,第一框部67a、第二框部67b和辅助脚部67c的端面是与第二方向D2垂直的所述处于同一平面的面。
通道单元6将所述处于同一平面的面作为与地面接触面而能够独自立住。由此,在将通道单元6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工序中,当将通道单元6临时放置在工作台上等时,通道单元6稳定地独自立住。因此,容易对通道单元6进行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A所具有的通道单元6A。
在图7、图8中,与图3~图6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对通道单元6A与通道单元6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通道单元6A是在通道单元6中追加了可动隔壁部640和位移机构68。
可动隔壁部640是隔壁部64的一部分且被支撑成能够位移。具体地说,可动隔壁部640具有隔板部641和从隔板部641的一端突出形成的转动轴642。转动轴642被一对侧板部63a、63b支撑成能够转动。
可动隔壁部640能够以转动轴642为中心在基准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位移。可动隔壁部640在所述基准位置上封闭在隔壁部64的隔开第一分路流道65的主干通道65a和第二分路流道66的部分上形成的开口64a。即,可动隔壁部640在所述基准位置上隔开第一分路流道65的主干通道65a和第二分路流道66的一部分(参照图7)。
另一方面,可动隔壁部640在所述连通位置上使开口64a敞开。即,可动隔壁部640在所述连通位置上形成从第二分路流道66的一部分到主干通道65a的空气流道。
位移机构68按照从控制部8输入的控制信号,使可动隔壁部640在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连通位置之间位移。
例如,位移机构68可以包括与转动轴642连接的齿轮机构和驱动该齿轮机构的电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8向所述电动机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此外,位移机构68还可以包括与转动轴642连接的臂部和使该臂部位移的电磁执行器等电动执行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8向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并且,基于由环境传感器800检测的检测温度,预先确定的温度条件成立时,控制部8将使可动隔壁部640向所述连通位置位移的连通信号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在其它情况下,控制部8控制位移机构68,使可动隔壁部640向所述基准位置位移。
例如,当所述温度条件不成立时,控制部8可以将使可动隔壁部640向所述基准位置位移的基准信号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此外,控制部8通过不输出所述控制信号,也可以使可动隔壁部640向所述基准位置位移。
在第一送风机51a和第二送风机51b动作的状态下,通过使可动隔壁部640向所述连通位置位移,在第二分路流道66内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第一分路流道65的主干通道65a。由此,对接近定影装置49的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进行冷却的空气增加。
所述温度条件包含如下条件:由环境传感器800检测的检测温度超过预先确定的通常范围的上限。
一般来说,由于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接近定影装置49,所以与其他鼓单元40m、40c、40y和其他显影单元43m、43c、43y相比容易处于高温状态。
此外,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在所述黑白印刷模式和所述彩色印刷模式中任意一种模式下都动作。这也是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容易处于高温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基于第一鼓单元40k的感光体41假设的温度环境来确定送风机51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环境不同,第一鼓单元40k的感光体41的温度有可能暂时超过允许温度。
但是,一直向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送出过量的空气,可能对显影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不是优选的。此外,距定影装置49远的其他鼓单元40m、40c、40y和其他显影单元43m、43c、43y的温度相对于所述允许温度大多具有余量。
因此,如果所述温度条件成立时朝向第一鼓单元40k和第一显影单元43k送出的冷却空气的量增加,则能够避免第一鼓单元40k的感光体41的温度超过所述允许温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条件不成立时,控制部8可以使第二送风机51b以比额定风量小的排出风量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述温度条件成立时,控制部8使第二送风机51b以所述额定风量动作。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温度条件不成立时第二送风机51b的电耗。
[第一应用例]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第二送风机51b可以是比第一送风机51a送风量小的送风机。由此,能够抑制送风机51的电耗。
[第二应用例]
在图像形成装置10、10A中,一对侧板部63a、63b的内表面都可以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平面。同样,在图像形成装置10、10A中,第一侧板部63a的内表面可以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平面,第二侧板部63b的内表面还可以是铅垂平面。此外,一对侧板部63a、63b中的一个或两者的内表面也可以是沿第二方向D2弯曲的面。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单元,内置有一个以上的送风机,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一个以上的空气送出口;
多个鼓单元,分别支撑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在沿所述感光体长边方向的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一空气进口,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空气进口连通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流道;
多个显影单元,内置有将所述静电潜影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辊,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二空气进口,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空气进口连通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流道;以及
通道单元,形成从所述送风单元到所述鼓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的空气流道,
所述通道单元具有:
上游板部,形成有与所述空气送出口连通的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
下游板部,与所述上游板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流出开口,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第一空气进口和所述第二空气进口连通,
一对侧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形成为从所述上游板部直到所述下游板部;以及
隔壁部,使所述一对侧板部之间的空间从所述流入开口在中途分路,分隔为到达所述多个流出开口的分路流道,
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流入开口相比,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且面积小,
所述一对侧板部沿所述流入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和所述流出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形成,
所述一对侧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隔从所述上游板部朝向所述下游板部逐渐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包括存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形成有借助所述分路流道连通的所述多个流出开口的范围的外侧位置的第一流入开口,
所述分路流道包括与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连通的第一分路流道,
借助所述第一分路流道与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连通的所述多个流出开口,包括与所述多个鼓单元连通的多个第一流出开口和与所述多个显影单元连通的多个第二流出开口,
多个第一分路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越远离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越大,所述多个第一分路部从所述第一分路流道的偏向所述第一流入开口的主干通道向所述多个第一流出开口分路,
多个第二分路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越远离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越大,所述多个第二分路部从所述第一分路流道的所述主干通道向所述多个第二流出开口分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送风机包括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
所述一个以上的空气送出口还包括:第一空气送出口,与所述第一送风机对应且与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连通;以及与所述第二送风机对应的第二空气送出口,
所述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空气送出口连通的第二流入开口,
所述分路流道还包括第二分路流道,所述第二分路流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分路流道独立且与所述第二流入开口连通,
所述多个鼓单元包括与由黑色调色剂进行显影对应的一个黑色鼓单元和分别与由彩色调色剂进行显影对应的三个彩色鼓单元,
所述多个显影单元包括与由所述黑色调色剂进行显影对应的一个黑色显影单元和分别与由所述彩色调色剂进行显影对应的三个彩色显影单元,
借助所述第一分路流道与所述第一流入开口连通的所述多个流出开口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流出开口,与所述黑色鼓单元以及所述三个彩色鼓单元中的一个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流出开口,与所述黑色显影单元以及所述三个彩色显影单元中的一个连通,
借助所述第二分路流道与所述第二流入开口连通的所述多个流出开口包括:两个第三流出开口,与所述三个彩色鼓单元中剩余的两个连通;两个第四流出开口,与所述三个彩色显影单元中剩余的两个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通过对转印在薄片体上的所述调色剂像进行加热,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
所述黑色鼓单元和所述黑色显影单元配置在比所述三个彩色鼓单元和所述三个彩色显影单元更接近所述定影装置的位置上,
所述第二送风机比所述第一送风机的送风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机构,按照输入的控制信号,使所述隔壁部的一部分的可动隔壁部在基准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位移,在所述基准位置隔开所述第一分路流道的所述主干通道和所述第二分路流道的一部分,在所述连通位置形成从所述第二分路流道的一部分朝向所述主干通道的空气流道;以及
控制部,当预先确定的温度条件成立时,将使所述可动隔壁部向所述连通位置位移的连通信号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板部中的一个侧板部的内表面是铅垂平面,所述一对侧板部中的另一个侧板部的内表面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板部的与所述下游板部相反侧的端面,是与垂直所述第二方向的面处于同一平面的面,
所述通道单元将所述处于同一平面的面作为与地面接触面,能够独自立住。
8.一种通道单元,形成从内置有送风机的送风单元到一个以上的鼓单元和一个以上的显影单元的空气流道,所述一个以上的鼓单元具有在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所述一个以上的显影单元具有将所述静电潜影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辊,
所述通道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
上游板部,形成有空气从所述送风单元流入的一个以上的流入开口;
下游板部,与所述上游板部沿与所述感光体长边方向的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流出开口,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一个以上的鼓单元的空气进口和所述一个以上的显影单元的空气进口连通;
一对侧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隔开间隔相对,形成为从所述上游板部直到所述下游板部;以及
隔壁部,使所述一对侧板部之间的空间从所述流入开口在中途分路,分隔为到达所述多个流出开口的分路流道,
所述多个流出开口与所述流入开口相比,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且面积小,
所述一对侧板部沿所述流入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和所述流出开口的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边缘形成,
所述一对侧板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隔从所述上游板部朝向所述下游板部逐渐变窄。
CN201780014306.4A 2017-02-20 2017-11-09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Active CN108885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8986 2017-02-20
JP2017-028986 2017-02-20
PCT/JP2017/040364 WO2018150655A1 (ja) 2017-02-20 2017-11-09 画像形成装置、ダクト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423A CN108885423A (zh) 2018-11-23
CN108885423B true CN108885423B (zh) 2021-05-11

Family

ID=63170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306.4A Active CN108885423B (zh) 2017-02-20 2017-11-09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5392B2 (zh)
JP (1) JP6512367B2 (zh)
CN (1) CN108885423B (zh)
WO (1) WO2018150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91700A (ja) * 2021-06-16 2022-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8859A (ja) * 1998-09-18 2000-04-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0496A (ja) * 2002-03-25 2003-10-02 Ricoh Co Ltd 通気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1851A (ja) * 2002-07-29 2004-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冷却風供給装置
JP2005181870A (ja) * 2003-12-22 2005-07-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25759A (ja) * 2007-07-24 2009-02-0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237A (ja) * 2008-05-02 2009-11-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479223U (zh) * 2009-08-26 2010-05-19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事务机
JP2011164477A (ja) * 2010-02-12 2011-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70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株式会社理光 冷却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86084A (zh) * 2011-03-17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和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998928A (zh) * 2011-09-09 2013-03-2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7656A (ja) * 1989-10-23 1991-06-12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9978A (ja) * 2000-11-06 2002-05-17 Ricoh Co Ltd 排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937830B2 (en) * 2002-07-11 2005-08-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80889C (zh) * 2004-09-13 2009-04-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5067540B2 (ja) * 2007-03-30 2012-11-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の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06824B2 (ja) * 2007-12-13 2010-07-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収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59805B2 (ja) * 2009-11-17 2013-12-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9456B2 (ja) * 2010-03-12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9835B2 (ja) * 2010-03-31 2013-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282B2 (ja) * 2013-01-16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着脱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8859A (ja) * 1998-09-18 2000-04-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0496A (ja) * 2002-03-25 2003-10-02 Ricoh Co Ltd 通気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1851A (ja) * 2002-07-29 2004-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冷却風供給装置
JP2005181870A (ja) * 2003-12-22 2005-07-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25759A (ja) * 2007-07-24 2009-02-0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237A (ja) * 2008-05-02 2009-11-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479223U (zh) * 2009-08-26 2010-05-19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事务机
JP2011164477A (ja) * 2010-02-12 2011-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70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株式会社理光 冷却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86084A (zh) * 2011-03-17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和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998928A (zh) * 2011-09-09 2013-03-2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12367B2 (ja) 2019-05-15
JPWO2018150655A1 (ja) 2019-02-21
CN108885423A (zh) 2018-11-23
WO2018150655A1 (ja) 2018-08-23
US10585392B2 (en) 2020-03-10
US20190129359A1 (en)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515B2 (en) Paper sheet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291907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device
US9170561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159905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KR101634924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4902393B2 (ja) ダク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8003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077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542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通道单元
CN10265084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077754B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877414B2 (ja) 排気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678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107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19650B2 (ja) 排気流路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468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256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19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76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74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448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661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57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860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88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