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3797B - 车辆的车顶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顶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83797B CN108883797B CN201780019070.3A CN201780019070A CN108883797B CN 108883797 B CN108883797 B CN 108883797B CN 201780019070 A CN201780019070 A CN 201780019070A CN 108883797 B CN108883797 B CN 1088837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 width direction
- vehicle width
- portions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顶板(10)包括车顶前面部(15)、车顶上面部(16)、以及车顶前上角部(17)。车顶前上角部(17)具有左右弯曲面部(19)、突出面部(20)、以及左右侧面部(21),该车顶前上角部(17)在车顶前面部(15)的上方且车顶上面部(16)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车顶前面部(15)与车顶上面部(16)。左右弯曲面部(19)被配置在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并闭合车顶前面部(15)与车顶上面部(16)之间。突出面部(20)在左右弯曲面部(19)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沿车宽方向延伸,向比左右弯曲面部(19)靠上侧处突出,并闭合车顶前面部(15)与车顶上面部(16)之间。左右侧面部(21)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内边缘与突出面部(20)的车宽方向两边缘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驾驶室的后方搭载装货箱的车辆的车顶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装货台面上设置有货厢的箱式货车。在该货车的驾驶室的车顶前端部,跨大致整个宽度地安装有树脂制且为板状的基材,进而,在该基材的前端部中央,突出设置有单独的鼓风机叶。考虑的是:基材被以将形成在驾驶室的车顶上的凹部覆盖的方式来安装,从而给前挡风玻璃的上端与车顶面之间带来连续感。鼓风机叶为使树脂成形而得到的长度为L的细长的部件,其前壁呈使行驶风的气流向斜上方变化那样的截面形状。鼓风机叶的长度L相对于货厢的宽度W而被设为中央部的18%~40%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平5-640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货车中,因为考虑基材是跨驾驶室的车顶前端部的大致整个宽度的,并且鼓风机叶被以相对于货厢的宽度W为中央部的18%~40%左右的长度L突出设置在基材的前端部中央,所以当在驾驶室的前表面承受来自驾驶室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斜前方(以下,简称斜前方)的行驶风时,行驶风会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上吹到基材与鼓风机叶的交界(以下,称为鼓风机叶的两端)上。因此,会存在如下风险:根据鼓风机叶的两端的形状的不同,无法将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导向上方,行驶风吹到装货箱的前表面,以致车辆所受的空气阻力増大。例如,在鼓风机叶的两端开口的情况下,会存在如下风险: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从鼓风机叶的两端进入到鼓风机叶的内部,致使空气阻力増大。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来自驾驶室的斜前方的行驶风所造成的空气阻力的驾驶室的车顶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为一种车辆的车顶构造,该车辆在驾驶室的后方搭载有装货箱,且装货箱的前表面向比驾驶室的车顶靠上方处露出,该车顶构造包括车顶前面部、车顶上面部、以及车顶前上角部。车顶前面部从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部向上方延伸。车顶上面部被配置在比车顶前面部靠后上方处,并与上下方向交叉。车顶前上角部具有截面弧状的左右1对弯曲面部、截面大致“L”字状的突出面部、以及左右1对侧面部,该车顶前上角部在车顶前面部的上方且车顶上面部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车顶前面部与车顶上面部。左右1对弯曲面部被以向上侧弯曲的状态配置在车顶前上角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并闭合车顶前面部与车顶上面部之间。截面大致“L”字状的突出面部在左右弯曲面部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沿车宽方向延伸,向比左右弯曲面部靠上侧处突出,并闭合车顶前面部与车顶上面部之间。左右1对侧面部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突出面部的车宽方向两边缘与左右弯曲面部的车宽方向内边缘之间。
在上述构成中,因为车顶前上角部的左右侧面部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突出面部的车宽方向两边缘与左右弯曲面部的车宽方向内边缘之间,所以在车顶承受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时,若沿左右弯曲面部向上方的车宽方向内侧流动的行驶风吹到左右侧面部,则行驶风会被左右侧面部导向上方。如此,因为能够利用左右侧面部来将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导向上方,所以能够抑制行驶风吹到装货箱的前表面上,从而减少空气阻力。此外,因为车顶前上角部的左右侧面部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突出面部的车宽方向两边缘与左右弯曲面部的车宽方向内边缘之间,所以能够防止行驶风吹入到突出面部的内部,从而能够减少空气阻力。
此外,车顶前上角部具有:截面弧状的左右弯曲面部,其被配置在该车顶前上角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以及截面大致“L”字状的突出面部,其在左右弯曲面部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向比左右弯曲面部靠上侧处突出。因此,车辆行驶中的来自驾驶室的正面的行驶风在车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上,被左右弯曲面部导向后方,在车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之间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中,被突出面部导向上方。如此,因为能够在除去车顶前上角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之外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中,将行驶风导向上方,所以能够抑制行驶风吹到装货箱的前表面上,从而减少空气阻力。
此外,因为车顶前上角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为截面弧状的弯曲面部,而非锐角的角部,所以,例如在利用金属制的板体来构成车顶,并使其它的板体相对于车顶前上角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在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侧竖立的侧板等)以沿前后方向重合的状态来进行接合时,能够易于使该接合面对准,从而容易地进行接合操作。
此外,上述车顶前面部也可以从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部沿前挡风玻璃的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伸,上述车顶前上角部的突出面部也可以具有:上侧前面部,其使车顶前面部沿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伸而成;以及前侧上面部,其从上侧前面部的上边缘向后方的车顶上面部连续。
在上述构成中,因为车顶前面部、以及车顶前上角部的突出面部的上侧前面部沿前挡风玻璃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抑制驾驶室的前表面的凹凸,从而能够减少驾驶室的前表面的空气阻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减少来自驾驶室的斜前方的行驶风所造成的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货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货车的车顶板的立体图。
图3是车顶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向视剖视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车顶前面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意味着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顶构造被应用于驾驶室2大致被配置在引擎(省略图示)的上方的平头型货车(车辆)1的驾驶室2的车顶板(车顶)10。该货车1为使驾驶室2的内部空间(车厢3)向上方扩大而成的高顶型的货车1,在驾驶室2的后方搭载有装货箱4。关于装货箱4,其前表面4a的上边缘被配置在比驾驶室2的车顶板10靠上方处,从而装货箱4的前表面4a向比车顶板10的上表面靠上方处露出。
驾驶室2具有:前板2a,其在车厢3的前方竖立并固定前挡风玻璃5;左右1对侧板2b,其在车厢3的左右两侧竖立并安装有门6;后板(省略图示),其在车厢3的后方竖立;以及车顶板10,其向上方突出并堵塞车厢3的上方,并且该驾驶室2在内部划分出车厢3。前板2a的上边缘部、左右侧板2b的上边缘部、以及后板的上边缘部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另外,在图1中图示了左右侧板2b中的左侧的侧板2b。
如图1~图3所示,车顶板10被形成为向上方突出并向下方开口的箱状,其下边缘部被固定在前板2a的上边缘部、左右侧板2b的上边缘部、以及后板(省略图示)的上边缘部上,从而使车厢3向上方扩大。车顶板10例如被以将金属制的第1面板11、第2面板12、第3面板13、以及第4面板14互相接合的方式形成。
第1面板11被配置在驾驶室2的前板2a的前挡风玻璃5的上方,被与前挡风玻璃5的上边缘部固定,并沿前挡风玻璃5的上边缘部竖立,其上端部向后方弯曲。第2面板12一体地具有:上面板12a,其划分出驾驶室2的上方;以及后面板12b,其从上面板12a的后边缘弯曲,并向下方延伸。上面板12a的前边缘部被接合在第1面板11的上边缘部上。后面板12b被固定在驾驶室2的后板的上边缘部上并沿后板的上边缘部竖立。第3面板13被固定在驾驶室2的左侧的侧板2b的上边缘部上,并沿该侧板2b的上边缘部竖立。第4面板14被固定在驾驶室2的右侧的侧板2b的上边缘部上,并沿该侧板2b的上边缘部竖立。第3面板13及第4面板14一体地形成有:侧面部13a、14a,其与车宽方向交叉;前弯曲部13b、14b,其从侧面部13a、14a的前边缘弯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上弯曲部13c、14c,其从侧面部13a、14a的上边缘弯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后弯曲部13d、14d,其从侧面部13a、14a的后边缘弯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3面板13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3b、14b被接合在第1面板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上弯曲部13c、14c被接合在第2面板12的上面板12a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后弯曲部13d、14d被接合在第2面板12的后面板12b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
车顶板10在接合有第1面板11、第2面板12、第3面板13、以及第4面板14的状态下包括车顶前面部15、车顶上面部16、以及车顶前上角部17。
如图2~图5所示,车顶前面部15由第1面板11、第3面板13的前弯曲部13b、以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4b的下部区域(在图2中,比单点划线7所示的位置靠下方的区域)构成,并从前挡风玻璃5的上边缘部沿前挡风玻璃5的上下方向的延伸设置方向(以下,简称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伸。车顶前面部15的上端15b被配置在车顶板10的前表面的预定的高度位置(图2中单点划线7所示的位置)上。即,所谓车顶前面部15,是指驾驶室2的前表面中的、构成比前挡风玻璃5靠上方且比预定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2中单点划线7所示的位置)靠下方的区域的部分。车顶前面部15的前表面15a和前挡风玻璃5的前表面5a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车顶前面部1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接合部24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接合部24将第1面板11的上述下部区域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以及第3面板13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3b、14b的上述下部区域以沿前后方向重合的状态接合。
车顶上面部16由第2面板12的上面板12a、第3面板13的上弯曲部13c、以及第4面板14的上弯曲部14c构成,并且被配置在比车顶前面部15靠后上方处,与上下方向交叉,并划分出驾驶室2的上方。车顶上面部16的前端16a被配置在车顶板10的上表面中的、车顶前面部15的上端15b的后上方的预定的位置(图3中单点划线8所示的位置)上。即,所谓车顶上面部16,是指驾驶室2的车顶板10的上表面中的、构成比预定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中单点划线8所示的位置)靠后方处的区域的部分。车顶上面部16具有被形成在上面板12a上的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根)突条18。多根突条18为3根大突条18a及6根小突条18b,分别以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来沿前后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大突条18a宽度(车宽方向的长度)比小突条18b大。3根大突条18a中的1根被配置在上面板12a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上,其余的2根被配置在上面板12a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上。在3根大突条18a之间的2个区域中,左右各自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有3根小突条18b。多根突条18的前端从车顶上面部16的前端16a向后方分离,并分别被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车顶前上角部17为连结车顶前面部15的上端15b与车顶上面部16的前端16a的、车顶板10的前上方的角部,由第1面板11、第3面板13的前弯曲部13b、以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4b的上部区域(在图2中,比单点划线7所示的位置靠上方的区域)构成,并且在车顶前面部15的上方且车顶上面部16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车顶前上角部17具有左右1对弯曲面部19、突出面部20、以及左右1对侧面部21。
左右弯曲面部19由第1面板11的上述上部区域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第3面板13的上述上部区域的前弯曲部13b、以及第4面板14的上述上部区域的前弯曲部14b构成,并且被配置在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两端部,闭合车顶前面部15与车顶上面部16之间。左右弯曲面部19从车顶前面部1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上端15b向比车顶前面部15的延伸设置方向靠后上方处平滑地倾斜并弯曲,并且延伸到车顶上面部16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前端16a。左右弯曲面部19的与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向上侧弯曲的弧状。在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上,接合部25沿左右弯曲面部19的弯曲方向延伸,该接合部25将第1面板11的上述上部区域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第3面板13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3b、14b的上述上部区域以沿前后方向重合的状态接合。
突出面部20由第1面板1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构成,在左右弯曲面部19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上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向比左右弯曲面部19靠上侧处突出,并闭合车顶前面部15与车顶上面部16之间。突出面部20的车宽方向两端被配置在比上面板12a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大突条18a靠车宽方向外侧处。突出面部20具有从车顶前面部15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上端15b沿前挡风玻璃5及车顶前面部15的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长的上侧前面部22、以及从上侧前面部22的上边缘向后方弯曲并向车顶上面部16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前端16a连续的前侧上面部23,并且该突出面部20被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上侧前面部22与前侧上面部23交叉而形成的弯曲部向上侧弯曲,其曲率半径比左右弯曲面部19的曲率半径小。前侧上面部23的后边缘部向后下方倾斜并向车顶上面部16的前端16a连续。突出面部20的前侧上面部23的上表面被配置在与多根突条18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即,在突出面部20的前侧上面部23的上表面与多个突条18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凹部26。另外,在本公开中,所谓向上侧弯曲是以如下的意思来使用的:以从连结车顶前面部15的上端15b与车顶上面部16的前端16a的虚拟平面(将图4中单点划线9所示的线沿车宽方向延长的面)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弯曲。
左右侧面部21为第1面板11的一部分,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内边缘、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以及突出面部20的前侧上面部23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之间。左右侧面部21以从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内边缘向上方的车宽方向内侧略微倾斜的状态竖立。
因为在如上述那样被构成的货车1的车顶板10中,车顶前上角部17的左右侧面部21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内边缘、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以及突出面部20的前侧上面部23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之间,所以在车顶板10承受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时,若沿左右弯曲面部19向上方的车宽方向内侧流动的行驶风吹到左右侧面部21,则行驶风会被左右侧面部21导向上方。如此,因为能够利用左右侧面部21将来自斜前方的行驶风导向上方,所以能够抑制行驶风吹到装货箱4的前表面4a,从而减少空气阻力。此外,因为左右侧面部21与车宽方向交叉并闭合左右弯曲面部19的车宽方向内边缘、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以及突出面部20的前侧上面部23的车宽方向外边缘之间,所以能够防止行驶风吹入到突出面部20的内部,从而能够减少空气阻力。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来自驾驶室2的斜前方的行驶风所造成的空气阻力。
此外,车顶板10的前上方的车顶前上角部17具有:车宽方向两端部的左右弯曲面部19;以及突出面部20,其在左右弯曲面部19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向比左右弯曲面部19靠上侧处突出。因此,货车1行驶中的来自驾驶室2的正面的行驶风在车顶板10的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上,被左右弯曲面部19导向后方,在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之间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中,被突出面部20导向上方。如此,因为能够在除去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之外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中,将行驶风导向上方,所以能够抑制行驶风吹到装货箱4的前表面4a,从而减少空气阻力。
此外,因为车顶前面部15、以及车顶前上角部17的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沿前挡风玻璃5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抑制驾驶室2的前表面的凹凸,从而能够减少驾驶室2的前表面的空气阻力。
此外,因为车顶前上角部17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为截面弧状的弯曲面部19而非锐角的角部,所以在将第1面板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第3面板13及第4面板14的前弯曲部13b、14b接合时,易于沿前后方向重合,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合操作。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金属制的多个面板11、12、13、14来形成了车顶板10,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树脂制的面板来形成。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被单独形成的4个面板11、12、13、14互相接合而形成了车顶板10,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用于形成车顶板10的面板的张数不被限定于上述数量。此外,各面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面板11、第2面板12、第3面板13、以及第4面板14)的接合位置(分割位置)也不被限定于上述位置。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车顶前面部15沿前挡风玻璃5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但是使车顶前面部15延伸的方向并不被限定于此。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沿前挡风玻璃5及车顶前面部15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但是使上侧前面部22延伸的方向并不被限定于此。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了车顶板10的第1面板11和前挡风玻璃5的上边缘部,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在前挡风玻璃5的上方设置有对前挡风玻璃5的上边缘部进行支撑的框部30的情况下,将车顶板10的第1面板11固定于框部30。在此情况下,在在驾驶室2的前表面中的、构成比前挡风玻璃5靠上方且比预定的高度位置靠下方的区域的部分,即车顶前面部上,除了构成第1面板11的前表面的部分之外,还包含框部30的前面部30a。
以上,虽然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来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即,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基于本实施方式而完成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等当然全部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畴之内。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车顶构造应用在了高顶型的车辆的驾驶室2的车顶板10上,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车顶高度普通的车辆的驾驶室的车顶板。在该情况下,车顶前面部1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变得极短。例如,车顶前面部1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突出面部20的上侧前面部2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短。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057377),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减少来自驾驶室的斜前方的行驶风所造成的空气阻力这一效果,对于车辆的车顶构造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货车(车辆)
2:驾驶室
4:装货箱
4a:装货箱的前表面
5:前挡风玻璃
10:车顶板(车顶)
15:车顶前面部
16:车顶上面部
17:车顶前上角部
19:左右1对弯曲面部
20:突出面部
21:左右1对侧面部
22:上侧前面部
23:前侧上面部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车顶构造,该车辆在驾驶室的后方搭载有装货箱,且上述装货箱的前表面比上述驾驶室的车顶向上方处露出;
该车顶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前面部,其从上述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部向上方延伸,
车顶上面部,其被配置在比上述车顶前面部靠后上方处并与上下方向交叉,具有以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相互分开地配置的多个突条,以及
车顶前上角部,其在上述车顶前面部的上方且上述车顶上面部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车顶前面部与上述车顶上面部;
上述车顶前上角部具有:
截面弧状的左右1对弯曲面部,其被以向上侧弯曲的状态配置在车宽方向两端部,并将上述车顶前面部与上述车顶上面部之间闭合,
截面大致“L”字状的突出面部,其在上述左右1对弯曲面部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沿车宽方向延伸,比上述左右1对弯曲面部向上侧处突出,并将上述车顶前面部与上述车顶上面部之间闭合,以及
左右1对侧面部,其与车宽方向交叉并将上述突出面部的车宽方向两边缘与上述左右1对弯曲面部的车宽方向内边缘之间闭合;
上述前上角部的上述左右1对侧面部分别被配置在比上述车顶上面部的上述多个突条中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突条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顶前面部从上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述上边缘部沿上述前挡风玻璃的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伸;
上述车顶前上角部的上述突出面部具有:
上侧前面部,其使上述车顶前面部沿上述延伸设置方向向上方延伸而成,以及
前侧上面部,其从上述上侧前面部的上边缘向后方的上述车顶上面部连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57377 | 2016-03-22 | ||
JP2016057377A JP6663588B2 (ja) | 2016-03-22 | 2016-03-22 |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
PCT/JP2017/011272 WO2017164189A1 (ja) | 2016-03-22 | 2017-03-21 |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3797A CN108883797A (zh) | 2018-11-23 |
CN108883797B true CN108883797B (zh) | 2021-02-19 |
Family
ID=5989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9070.3A Active CN108883797B (zh) | 2016-03-22 | 2017-03-21 | 车辆的车顶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63588B2 (zh) |
CN (1) | CN108883797B (zh) |
WO (1) | WO20171641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15476B2 (ja) * | 2018-03-16 | 2022-02-03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ルーフパネル及びルーフ構造 |
JP7141594B2 (ja) * | 2018-05-02 | 2022-09-26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キャブ構造 |
JP7224889B2 (ja) * | 2018-12-12 | 2023-02-20 | ダイムラー トラック エージー | 吸気ダクト、ガイド部材、車両、及び排水構造 |
EP4052804A4 (en) * | 2019-10-29 | 2023-11-22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ATING FILM, MOTOR VEHICLE AND COATING PROCESS |
JP7422005B2 (ja) * | 2020-05-25 | 2024-01-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94971U (ja) * | 1982-06-21 | 1983-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ンル−フ式車両のデイフレクタ装置 |
JPS60105577U (ja) * | 1983-12-26 | 1985-07-18 |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ヤブル−フの構造 |
JPS61117072U (zh) * | 1985-01-09 | 1986-07-24 | ||
JP2605458Y2 (ja) * | 1992-02-03 | 2000-07-17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ルーフエアベーン構造 |
JP3302306B2 (ja) * | 1997-10-14 | 2002-07-15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キャブオーバ型トラック |
CA2583811A1 (en) * | 2007-04-03 | 2008-10-03 | Global Vehicle Systems In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ounting frame for a vehicle wind deflector |
GB2558079B (en) * | 2012-01-30 | 2018-11-07 | Wirth Res Limited | Drag reduction device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the device |
CN203612085U (zh) * | 2013-12-05 | 2014-05-28 | 秦皇岛盛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拼装式流线型汽车导流罩 |
-
2016
- 2016-03-22 JP JP2016057377A patent/JP666358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21 WO PCT/JP2017/011272 patent/WO201716418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21 CN CN201780019070.3A patent/CN10888379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7171033A (ja) | 2017-09-28 |
CN108883797A (zh) | 2018-11-23 |
JP6663588B2 (ja) | 2020-03-13 |
WO2017164189A1 (ja) | 2017-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3797B (zh) | 车辆的车顶构造 | |
US10207740B2 (en) |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 |
US10118648B2 (en) | Motor vehicle rear | |
US10807644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9821857B2 (en) | Motor-vehicle floor panel structure | |
JP2005537182A (ja) | 大型の部分モジュールから構成された支持構造物を具備する自動車のボディ | |
CN106627410A (zh) | 具有流线型盖的车底覆盖板 | |
CN109415095B (zh) | 驾驶室的底面部构造 | |
JP2011136623A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
JP5976615B2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 |
JP6844487B2 (ja) | 車両の車体側部の上部アーチ構造 | |
JP5470356B2 (ja) | 車体側部構造 | |
CN105189260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JP2014210454A (ja) | 車体構造 | |
JP6840427B2 (ja) | 車両のピラーの補強構造 | |
JP7015476B2 (ja) | ルーフパネル及びルーフ構造 | |
JP7141594B2 (ja) | キャブ構造 | |
WO2022196667A1 (ja) | 車両のダッシュパネル及び車両のダッシュパネル取付構造 | |
JP6220373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6076774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20157931A (ja) | エアデフレクタ | |
JP5078546B2 (ja) | 車体構造 | |
JP6525353B2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05313685A (ja) |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 |
JP6251563B2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