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7870A -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7870A
CN108807870A CN201810379358.8A CN201810379358A CN108807870A CN 108807870 A CN108807870 A CN 108807870A CN 201810379358 A CN201810379358 A CN 201810379358A CN 108807870 A CN108807870 A CN 108807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ithium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nega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93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昌平
周鹏伟
赵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fh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fh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fh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fh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93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7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7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7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3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non-aqueous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2%‑15%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本发明采用碳材料进行复合的SiO材料,然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金属铝粉进行掺杂,改性后的SiO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点击其首次库伦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经过多次循环之后,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850mAh/g以上,满足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传统能源显露出的环境问题逐渐变得严峻,各种的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开发新型的绿色高能化学电源变得尤为迫切。绿色能源的优化利用,需要长寿命、高比能量和比功率的储能和动力电源为支撑。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新一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商业上负极材料的应用主要是碳类材料。然而,碳材料存在理论容量偏低、过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差等问题,使其难以满足高能电源的要求。寻找具有高性能的新型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的关键点。
硅以其理论容量高、资源丰富、且具有接近于锂或石墨的放电电位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代替碳的负极材料。但是,硅作为负极材料存在一个十分严重问题,硅负极在放电后出现十分严重的体积效应,极大的膨胀使得材料的结构发生崩塌,进而影响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而SiO具有比商业用碳材料高的比容量(2443mAh/g)和较好优异的循环性能,能够大量吸收并存储锂,是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很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然而氧化亚硅材料经过研究发现其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较低,且导电性较差等缺点。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425806A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是:
(1)将铝粉与氧化亚硅混合,其中,铝粉的粒径为10m,氧化亚硅的粒径为30m,并放入行星球磨机中在300rmp转速下球磨8h,得到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包括氧化亚硅和铝粉,其中,氧化亚硅与铝粉的质量比为1.7:1。当所述氧化亚硅与所述铝的质量比为1.7:1时,铝起到了充分降低最终制得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中的活性氧的目的,提高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充放电的首次效率。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真空条件的高温炉中,以4℃/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000℃,灼烧10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在上述方法中,材料的经多次充放电后,其可逆容量为700mAh/g,可逆容量较小,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负极材料可逆容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2%-15%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8-12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2-4h,转速为500-700r/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250-350℃,出口温度为90-10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3-7℃/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00-1000℃后保温2-4h,然后自然冷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采用碳材料进行复合的SiO材料,然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金属铝粉进行掺杂,改性后的SiO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点击其首次库伦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经过多次循环之后,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850mAh/g以上,满足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得到的锂电池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放电比容量与循环次数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2%-15%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8-12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2-4h,转速为500-70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250-350℃,出口温度为90-100℃。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3-7℃/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00-1000℃后保温2-4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10%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10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3h,转速为60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300℃,出口温度为95℃。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5℃/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900℃后保温3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如图1为本实施例中得到的锂电池复合材料的SEM图,从图1可见,沥青高温裂解后形成的碳,将SiO与Al包覆成球状。
将SiO复合材料制成扣电池后,通过Land电池测试仪测试电池的在不同条件下的充放电性能,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中放电比容量与循环次数的曲线图,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00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8%。
实施例2: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2%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8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2h,转速为50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250℃,出口温度为90℃。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4℃/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00℃后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99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5%。
实施例3: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15%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11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4h,转速为55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280℃,出口温度为100℃。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3℃/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1000℃后保温4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98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2%。
实施例4: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12%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9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3h,转速为65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300℃,出口温度为94℃。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7℃/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50℃后保温2.5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90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1%。
实施例5: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13%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12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2h,转速为70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350℃,出口温度为93℃。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6℃/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950℃后保温3.5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90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1%。
实施例6: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8%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10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4h,转速为680r/m。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320℃,出口温度为98℃。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3℃/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80℃后保温3h,然后自然冷却。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本实施例制得的材料其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在850mAh/g左右,其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0%。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碳材料进行复合的SiO材料,然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金属铝粉进行掺杂,改性后的SiO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点击其首次库伦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经过多次循环之后,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850mAh/g以上,满足使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SiO粉末,按照2:1比例与铝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到质量为氧化亚硅的10倍的乙醇溶液中;
2)在混合好的溶液中加入氧化亚硅的质量为2%-15%的沥青粉末,然后将浆料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球磨;
3)研磨结束后,对浆料进行干燥喷雾处理;
4)收集经过干燥喷雾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粉末,将其放进管式炉中加热到进行高温碳包覆处理;
5)冷却后进行打浆,制备成电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沥青粉末放入混合溶液后,搅拌8-12min,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溶液放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时间为2-4h,转速为500-700r/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喷雾干燥处理其进料温度为250-350℃,出口温度为9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热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管式炉以3-7℃/min的速度升温,加热到800-1000℃后保温2-4h,然后自然冷却。
CN201810379358.8A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807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9358.8A CN108807870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9358.8A CN108807870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7870A true CN108807870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93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9358.8A Pending CN108807870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787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635A (zh) * 2019-09-15 2019-12-10 孔晓蕾 一种新型的碳包覆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38364A (zh) * 2020-04-07 2020-07-24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首效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744A (zh) * 2019-10-12 2021-04-13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循环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2257A (zh) * 2014-06-16 2014-09-0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425806A (zh) * 2013-09-11 2015-03-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6159229A (zh) * 2016-07-28 2016-11-2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6356515A (zh) * 2016-11-01 2017-01-25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一种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7507972A (zh) * 2017-08-29 2017-12-22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7579227A (zh) * 2017-08-31 2018-01-12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片的制备方法、硅碳负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7623113A (zh) * 2017-09-08 2018-01-23 赣州市瑞富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长循环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806A (zh) * 2013-09-11 2015-03-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4022257A (zh) * 2014-06-16 2014-09-0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159229A (zh) * 2016-07-28 2016-11-2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6356515A (zh) * 2016-11-01 2017-01-25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一种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7507972A (zh) * 2017-08-29 2017-12-22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7579227A (zh) * 2017-08-31 2018-01-12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片的制备方法、硅碳负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7623113A (zh) * 2017-09-08 2018-01-23 赣州市瑞富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长循环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635A (zh) * 2019-09-15 2019-12-10 孔晓蕾 一种新型的碳包覆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50635B (zh) * 2019-09-15 2023-03-31 孔晓蕾 一种新型的碳包覆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52744A (zh) * 2019-10-12 2021-04-13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循环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N111438364A (zh) * 2020-04-07 2020-07-24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首效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420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11461A (zh) 一种球形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552324A (zh) 一种磷酸铁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66814B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9210A (zh)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574269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803A (zh)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04409712A (zh) 碳氮包覆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80017A (zh) 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用n型硅材料
CN115714170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07870A (zh) 一种锂离子负极高容量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38614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8727B (zh) 一种钒酸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336035B (zh) 一种二氧化锡/氧化铝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3498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06383A (zh) 一种原位钛掺杂碳包覆氧化亚硅/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5509B (zh) 高储能效率复合型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CN107342409B (zh) 一种高性能无烟煤/一氧化硅/磷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455A (zh) 一种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000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孔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82859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02113A (zh) 一种Li3VO4/C/rGO/Sn的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551513B (zh) 一种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储能应用
CN110400924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786610B (zh) 矽基材料、其製備方法及應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