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678A -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678A
CN108737678A CN201810343672.0A CN201810343672A CN108737678A CN 108737678 A CN108737678 A CN 108737678A CN 201810343672 A CN201810343672 A CN 201810343672A CN 108737678 A CN108737678 A CN 10873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light
image
reading
con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36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678B (zh
Inventor
乾哲夫
宫崎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3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1Compensating positionally unequal response of the pick-up or reproducing hea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ading apparatus, e.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56Circuits for driving or energising particular reading heads or original illumina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17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 G03G2215/0018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 G03G2215/00189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original mov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在外部光线明显少的暗处使用图像读取装置时,仅靠外部光线检测无法确切进行压板关闭检测的问题。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用于根据光源未点灯状态下从读取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判断压板和接触玻璃表面之间有无外部光线入射;差值判断部,用于比较压板关闭状态下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图像传感器接受光入射时的读取数据、与压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感器接收光入射时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进行差值判断;以及,控制部,根据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和差值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判断压板的开闭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读取装置,通过扫描仪的光源发射的读取光照射放置在接触玻璃上的稿件而得到的原稿反射光,产生电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等处理。
在读取稿件时,装置外面的外部光线入射到稿件表面上,或者读取光泄漏到外面,均会造成无法正确读取,因此,在读取时关闭在接触玻璃上开闭的压板,用以遮蔽外部光线,防止读取光泄漏。
在压板完全关闭时,虽然以限位开关等构成的压板开关传感器检测到压板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在读取书籍等较厚的稿件等情况下,压板有可能没有完全关闭。在这种情况下,装置外面的光线便会从压板与接触玻璃之间进入。
另外,即便压板开闭传感器检测到关闭,也会有外面的光线进入接触玻璃内,难以保证检测具有高可信度。
另外,如果压板为半开状态,则压板难以充分地压住稿件,使得扫描仪中的接触方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无法紧贴稿件,造成外部光线入射或读取光外泄,也会导致扫描质量下降。
CIS通过LED等光源与受光透镜、CMOS图像传感器以杆状排成一排,一边在接触玻璃下方移动,一边向稿件照射光源光,同时用图像传感器接受反射光,来读取稿件。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存在一种用CIS来判断有无外部光线的技术。该技术用构成CIS的图像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然后将CIS在光源点灯状态下的输出状态(斜率、振幅)与压板被正确关闭时的输出状态进行比较,以补偿实行机械性检测的压板开闭传感器的关闭检测。
但是,利用压板开闭传感器和CIS的外部光线检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即在晚间等没有灯光的昏暗场所或其他户外部光线受到遮挡的暗处用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操作时,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外部光线,无法可靠地检测到压板的关闭状态。
在没有户外部光线的暗室里使用图像读取装置时,虽然压板不完全关闭也不会发生外部光线造成的画质下降,但是会发生光源光从压板与接触玻璃之间外泄而造成的画质下降。
总之,在图像读取装置的设置环境十分昏暗的情况下,无法用CIS来准确检测压板关闭。
对此,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7764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在稿件扫描开始时将设置在读取单元中的CIS的读取数据与基准值进行对比,用以检测外部光线的有无以及多少,进而据此判断压板等的开闭状态。
但是,上述方法依然没有解决在没有外部光线或外部光线极少的暗处进行读取作业时,仅用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无法确切地检测到压板关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在没有外部光线或外部光线极少的暗处进行读取作业时,仅用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无法确切地检测到压板关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单元:读取单元,其中具有在表面上放置稿件或者稿件沿着该表面移动的接触玻璃、向该接触玻璃表面上的稿件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接受来自稿件的反射光的图像传感器,用于读取图像数据;压板,在关闭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和开放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之间移动;压板开闭检测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压板的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用于根据所述光源未点灯状态下从所述读取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判断所述压板和所述接触玻璃表面之间有无外部光线入射;差值判断部,用于比较所述压板关闭状态下所述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接受光入射时的读取数据、与所述压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所述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感器接收光入射时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进行差值判断;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和所述差值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压板的开闭状态。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解决了在没有外部光线或外部光线极少的暗处进行读取作业时仅用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无法确切地检测到压板关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用来说明图像读取装置的要部构成和动作的示意图。
图3是图像读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ADF在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是用来说明ADF开放时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进行外部光线检测时的读取数据的示意图,其中(a)和(b)分别是ADF开放时图像形成装置外观的正视图和右侧视图,(c)和(d)是ADF开放时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进行外部光线检测时的读取数据与(b)的右侧视图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ADF(压板)开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本发明。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配备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
复印机、打印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装置主机1M和设置在装置主机1M上的自动稿件输纸装置(ADF)5。
装置主机1M具备,收纳记录纸并在图像形成时输送该记录纸的供纸部、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输送记录纸的记录纸输送机构、读取稿件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4、以及电装部等,该装置主机1M配合图像读取装置4读取原稿图像的时间,在从供纸部送至的记录纸上,通过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而后用记录纸输送机构将经过图像形成的记录纸排出装置。
图像读取装置4的图像读取部4a可以在两种扫描模式,即读取正在被自动输送的稿件图像的DF扫描模式(输送稿件读取模式)、和读取放置在平坦的接触玻璃上的稿件图像的平台扫描模式(放置稿件读取模式)之间切换。
在平台扫描模式中,图像读取部4a将未图示光源所发射的光照射到平板接触玻璃(稿件台)41上静止的稿件(例如,稿纸、厚纸、书籍等)的图像表面,并将该图像表面的反射光变换成图像信号,从而读取原稿图像。而在DF扫描模式中,兼顾稿件压板的ADF(自动稿件输纸装置)5,从堆放在稿件放置台即稿件台51上的稿件叠中,将稿件一张一张地分离出来后输送到稿件搬运路径52内,沿稿件搬运路径52输送稿件。在搬运过程中,稿件纸张中的稿件运送方向上游部分依次部分地面对位于图像读取部4a的上表面的DF接触玻璃42。简而言之,画像读取部4a在DF接触玻璃42上依次读取由ADF 5搬运的稿件页面上的图像,据此发挥DF扫描仪的功能。
ADF 5还兼顾自由开闭的稿件压板,通过未图示的铰链等开闭机构,被安装在装置主机1M的上表面的后部(背面的部分)。ADF 5相对于装置主机1M,既可以处于开放平板接触玻璃41上表面的开放位置,也可以处于能够按压平板接触玻璃41上的稿件的关闭位置。
图2的(a)、(b)和(c)是用来说明图像读取装置4的要部的构成和动作的示意图。
在读取画像装置4起到平台扫描仪功能,用来放置读取对象的稿件页的情况下,平板接触玻璃41面向该稿件页的图像表面。而在读取画像装置4起到DF扫描仪功能的情况下,DF接触玻璃42面对经过稿件搬运路径52中规定读取位置的稿件的图像表面。进而,DF接触玻璃42相对平板接触玻璃41倾斜,其间为预设的倾斜角度θ。
图像读取部4a的内部设有第一读取单元45和图2所示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杆46。第一读取单元45包括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用来保持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支架48、以压缩状态安装在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和支架48之间的多个压缩线圈弹簧49(弹性部件)。
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被构成为接触方式图像传感器,在模制框架上保持例如等倍成像元件车顶后视透镜阵列、光分离反射镜、等倍图像传感器、照明光源等。该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以高分辨率进行线扫描、而且还具有能够应对书籍稿件等的图像的读取的大焦点深度。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只要构成为能够对应DF扫描仪和平台扫描仪便可,不需要限定于特定方式。主扫描方向同时平行于平板接触玻璃41和DF接触玻璃42双方的上表面。
支架48具有受到导杆46支持的下侧滑块部48a、保持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一对保持腕部48b、一体安装这些下侧滑块部48a以及一对保持腕部48b的支架主体部48d。在此,下侧滑块部48a以固定在支架主体部48d的长度方向中间的下部的筒状体构成,一对保持腕部48b以支架主体部48d的两端向图中上方突出的一对板状体构成。该一对保持腕部48b具有垂直方向的长孔(椭圆形孔)48c,用来保持从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两端端面突出的两端突出部47a,使其能够围绕长度方向轴线转动,改变姿势,而且还可以改变上下方向的位置。
多个压缩线圈弹簧49从主扫描方向的多个部位,向上方(平板接触玻璃41一方,DF接触玻璃42一方)按压一体光学扫描单元47的下表面部分。
一体型光学扫描组件47的上部安装具有矩形环状的上部滑块部47b,该上部滑块部47b一面接触平板接触玻璃41和DF接触玻璃42中至少一方的表面,一面在副扫描方向上顺利滑动。另外,该上部滑块部47b也可以是在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长度方向或短轴方向延伸,同时在与该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分开的突起形状的物体。再者,上部滑块部47b还可以以多个半球状的突起等构成。无论是哪种情况,上部滑块部47b需要以相对于平板接触玻璃41和DF接触玻璃42的下表面或者替代该下表面的导向面具有低摩擦系数且易滑性能/滑动性能良好、不需要润滑的材料形成。
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在位于支架48下方的导杆46的引导下,在副扫描方向上自由移动。然后,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根据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其上部与平板接触玻璃41和DF接触玻璃42中的任何一方或双方可滑动地接触。因此,第一读取单元45虽然能够沿着导杆46灵活移动,但围绕导杆46的倾斜却受到限制。
第一读取单元45可以在沿着主扫描方向对平板接触玻璃41上的稿件图像进行线扫描的同时,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来读取稿件图像。第一读取单元45还可以沿着主扫描方向对被运送到经过DF接触玻璃42上的稿件的图像进行线扫描,来读取稿件图像。
在此,读取画像部4a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环形同步带,该同步带周向的某一部位上固定了第一读取单元45的支架48。读取画像部4a的内部还架设绷紧同步带的多个同步轮、以及用来驱动其中任意一个同步轮转动的马达等。
另外,本例中在被设置在DF接触玻璃42上方的ADF一方的透明板(上侧接触玻璃)的上方,从运送稿件的路径两侧,设置第二读取单元69。第二读取单元69用来读取被送到DF接触玻璃42上的稿件的上表面稿件页面,与构成第一读取单元45的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相同,也具备接触方式图像传感器。
在进行平台扫描模式的读取动作的情况下,第一读取单元45从起始位置向副扫描方向一方移动,同时,例如从图1的实线所示的停止位置附近的位置移动到该图右侧。然后,对每一该微小移动距离执行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线扫描,用以读取放置在平板接触玻璃41上的稿件表面(下表面)图像。该读取动作结束后,第一读取单元45重新返回到起始位置。
在实行DF扫描模式的读取动作的情况下,第一读取单元45从图1中以实线表示的初始位置向以虚线表示的DF接触玻璃42的下方移动。第一读取单元45从起始位置移动到副扫描方向上的另一侧,在DF接触玻璃42的下方停止,或者读取通过DF接触玻璃42上方的运送稿件的表面图像。
如此,第一读取单元45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能够处在平板接触玻璃41的下方与DF接触玻璃42的下方之间的位置。而后,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能够根据其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在通过平板接触玻璃41时可以读取图像的呈水平状态的第一读取姿势,与通过DF接触玻璃42时可以读取图像的呈倾斜状态的第二读取姿势之间改变姿势。
ADF 5具备稿件台51、稿件搬运路径52以及排纸盘53,其中,稿件台51用来作为放置定型稿件的放置平台,稿件搬运路径52用于运送稿件薄片,使得稿件薄片可供图像读取。排纸盘53用来堆栈经过图像读取的稿件薄片。出于小型化目的,稿件台51和排纸盘53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分离状态上下重叠设置。
图3是图像读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CPU 25是图像读取装置4的CPU,根据ROM26中保存的控制程序等综合控制与系统总线30连接的各种器件之间的访问,控制经由I/O32连接的各种传感器(HP传感器101、DEP传感器102)、第一读取单元45、马达103、离合器、线圈等的电装产品的输入输出。HP传感器101是Home Position传感器,DEP传感器102是Document Feeder Position传感器,在第一读取单元45处于ADF模式的情况下,检测是否位于ADF读取位置(DF接触玻璃42的下方)。
换言之,上述ROM 26中保存诸如图6所示的CPU 25的控制程序等。CPU25除了执行ROM 26中保存的控制程序以外,还能够使得通过外部接口(I/F)24与主机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未图示)之间的通信处理成为可能。RAM 27是所述CPU25的主内存,具有操作区域等功能,用于作为记录数据的展开区域、环境数据的保存区域等。NVRAM 31中保存控制程序所使用的与图像读取装置相关的信息。可以用通过操作面板I/F 28连接的操作面板29,来设置扫描模式等。步进电机103驱动第一读取单元45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图像处理IC 36将第一读取单元45读取的图像数据送往控制器37。
图4的(a)和(b)分别是ADF在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各自的侧视图,图5的(a)和(b)分别是ADF开放时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状态的正视图和右侧视图,(c)和(d)是ADF开放时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CIS)47进行外部光线检测时的读取数据与(b)的右侧视图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的(a)和(b)是借助于背面的铰接4b来开放ADF 5,从而开放图像读取部4a的平板接触玻璃41的状态的示意图。在没有外部光线入射的暗处以光源非点灯状态读取时,无法获得读取数据,因而,图5的(c)和(d)的数据均为外部光线入射环境下的数据。
ADF 5受到图像读取装置4支持,借助于背面的铰链4b等能够自由开闭,所以,开放ADF 5后ADF以位于图5的(b)右侧背面的铰链作为支点呈倾斜状态。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并且ADF 5为开放状态时,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光源即使不点灯,外部光线也会进入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图像传感器(受光传感器)。图5的(c)中的曲线显示此时的读取数据例(光源非点灯)。ADF 5打开时,设于ADF下表面的基准白板相对于设置在图像读取部4a一方的第一读取单元45(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倾斜,因此,前方的开放部分较宽大,越靠近后方,开放部分就越窄小。开放部分越宽,外部光线越多,因此,外部光线的光量沿着主扫描方向从前方到后方逐渐变弱的状态,作为信号强度的变化,被反映到读取数据中。一部分读取数据,尤其是前方部分超过黑基准值时,可以认为是外部光线入射,所以,可以看作是在ADF 5处于开放状态。在此,黑基准值是指在检测到ADF 5完全关闭、没有外部光线的情况下读取数据的值。用于获得黑基准值的黑基准部被固定位于两块接触玻璃之间的顶板43的下表面等从接触玻璃向深处凹入、不易受到光线影响的位置。
维修等时为了进行读取图像的浓度调整,进行明暗补偿,让光源点灯,读取基准白板。即,为了提高稿件图像的色调再现性,在读取稿件之前,先取得用于作为白基准的数据,而后用该数据对稿件的读取数据进行明暗补偿。基准白板可以设置在ADF上相当于DF接触玻璃42的端部的适当的位置上,例如图1中标记69的位置(不会妨碍第二读取单元69读取的位置)上。因此,基准白板跟随ADF的开闭而移动,与一体型光学扫描单元47的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动。在本例中,进行与明暗补偿相同的读取动作(光源点灯),读取倾斜状态下的基准白板。如关于光源点灯状态的图5的(d)所示,标准白板的读取数据随着光源到基准白板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由于图5的(b)所示的左侧即前方开放部分的所述距离变大,因此与该距离相当的读取光外泄,信号强度减弱。而越靠近图5的(b)的右侧即背面,所述距离越短,因而外泄的读取光的光量减小,信号强度增大。关于光源点灯时的关闭判定,是将预先读取的ADF完全关闭状态下的读取数据(正常值)与ADF开放且白基准板呈倾斜状态下的本次读取数据(光源点灯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有无数据衰减,如果没有衰减,则判断为ADF关闭。
在图5的(a)和(b)所示的ADF 5开放状态下,设置在运送稿件的通道两侧的DF接触玻璃42的上方的ADF下表面上的第二读取单元69也开放,因此,与第一阅读器单元45相同,通过第二读取单元69也可以得到图5的(c)和(d)所示的读取数据例所示的读取数据。因此,既可以用第一读取单元45读取的数据可以判断开放状态,也可以用第二读取单元69得到的读取数据来判断开放状态。还可以结合两个读取单元的数据来判断。
第二读取单元69读取的对象即基准白板被设置在读取画像部4a一方的某个适当位置,与第二读取单元69对应的黑基准部被设置在ADF一方的某个适当位置。
具有以上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如下,即具有:其一侧表面上放置稿件,或稿件沿着该一侧表面移动的接触玻璃41和42、向该接触玻璃表面上的稿件照射光线的光源、以及接受稿件的反射光的图像传感器(受光部)来获得图像数据的读取单元45和69、在关闭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与开放该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之间移动的压板(ADF)5、用来检测该圧板的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压板开闭检测部(压板开闭传感器)110、根据读取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存在外部光线的环境中且光源不点灯状态下的图像数据)来判断接触玻璃表面与压板之间是否有外部光线入射的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通过压板关闭状态下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时该图像传感器接收的读取数据与压板完全关闭状态下光源点灯时读取的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之间的对比,判断其间的差值(判断有无数据衰减、状态)的差值判断部、以及根据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和差值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判断压板开闭状态的控制部。
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和差值判断部也可以包含在CPU(控制部)之中。
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的判断可以根据读取单元读取黑基准部得到的读取数据来进行。
差值判断部的判断可以根据读取单元读取设于压板上的基准白板得到的读取数据来进行。
本发明可以用读取单元45、69的光源点灯时从基准白板反射的读取数据,来提高压板关闭状态的检测精度。具体而言,用压板开闭传感器110和图像传感器,在光源非点灯时进行外部光线检测,接着,比较光源点灯状态下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与压板完全关闭时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从而能够正确地检测压板完全关闭与否。
据此,在没有外部光线的暗处实施图像读取装置读取时,也能够正确地判断压板完全关闭与否。
图6是关于ADF(压板)开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以下根据该流程图说明基于外部光线检测的ADF开闭检测方法。
该流程图中用ADF作为一例压板来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500中,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读取装置4)是否为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是指在没有任何要求也未作运行的状态下等待用户操作提出要求的状态。如果处于待机状态(是),则前往判断压板开闭传感器110的状态的下一步骤S501。相反,如果不是处于待机状态(否),则跳到周期时间等待的步骤S512的处理。在不是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跳过处理是因为,设想在执行某个读取动作的期间中,用于开闭检测动作的读取单元被用于开闭检测动作以外的其它读取动作。是否处于待机状态也可以通过判断读取单元是否处于可以使用状态来判断。
在步骤S501,用压板开闭传感器110来判断压板是否关闭。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是),也就是说判断压板5关闭时,前往光源消灯的步骤S502,开始用读取数据进行压板开闭检测处理。相反,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否),也就是说判断压板5开放时,则移动到周期时间等待(S512)。
压板开闭传感器110是机械性检测ADF开闭的手段,受到原稿厚度以及其他读取条件的影响,其检测性能的可靠性不高,因而另行实施以下的步骤所示的开闭检测。
在利用压板开闭传感器110判断压板5关闭所涉及的步骤S502中,在开始读取之前关闭光源,进行用图像传感器读取被固定设置在图像读取部4a上的黑基准部的准备。
在步骤S503,在读取单元45(69)的光源消灯状态下,通过图像传感器取得黑基准部的读取数据(黑基准数据)。在步骤S504,控制器(CPU)25(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进行开闭检测判断,基于黑基准数据取得步骤S503中取得的读取数据,实行有无外部光线的检测。具体而言,根据ADF 5的开放程度,可以得到如图5的(c)所示的以稿件非点灯时的曲线所表示的读取数据,因而,能够通过判断读取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超过黑基准值来判断开闭。在此,既可以单纯地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数据超过了黑基准值时判断ADF开放,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具体如图5的(c)所示,由于外部光线趋于形成强度不同的倾斜数据,因而可以用基于读取数据的回归直线的近似公式,求出信号强度的斜率,当该斜率为预设斜率以上时,判断ADF 5开放。回归直线意味着表示两组数据的中心分布趋势的直线,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控制部(CPU)25在开闭检测判断步骤S505中判断ADF 5是否处于开放状态,在肯定(是:开放)的情况下,前往ADF打开处理(S511)。而在否定(否)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ADF关闭的情况下,转移到光源点灯步骤(S506)。
在光源点灯步骤S506中,实施在读取单元45、69的稿件读取开始之前,点亮光源向基准白板照射读取光,用以读取白基准数据的准备以及读取,而后在步骤S507中取得读取数据。在步骤S506,在读取单元45、69不发生移动的停止状态下,使得光源点灯。
在开闭检测判断步骤S508,根据数据取得步骤S507取得的读取数据,控制部进行开闭检测判断。在ADF开放的情况下,读取倾斜状态下基准白板反射的数据。根据ADF的开放程度,可以获得如图5的(d)所示的光源点灯时的曲线所表示的读取数据,而后比较以前在正确且完全关闭状态下读取的基准白板的读取数据(正常值)和本次读取的读取数据,来判断开闭。换言之,差值判断部通过比较ADF关闭状态下让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图像传感器受光时的读取数据、与ADF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光源点灯而使得图像传感器受光时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来进行差值判断(判断数据衰减的有无)。
上述开闭检测判断以涉及黑基准阈值判断的步骤S505的判断结果为否定(否),即外部光线检测中已经没有外部光线影响的状态为前提,因此,在步骤S506中的光源点灯时,实际的开放程度为外部光线得以入射的情况下,在读取单元中来自光源且与基准白板之间的距离成比例的输入发生衰减时,可以判断ADF开放。
在步骤S503、S504的黑基准判断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507之后,进一步用基准白板读取数据(基准数据和新的读取数据)判断开闭的理由在于,只用黑基准判断(判断外部光线有无)可靠性较低。这是因为黑基准数据的取得是在外部光线少的暗处进行的情况下,因为原本就没有外部光线,所以无法正确判断开闭。
接着在步骤S509,根据基准白板读取数据,判断ADF是否开放。
在开闭检测判断步骤S509中,控制部(CPU)判断ADF是否是开放状态,如果肯定(是=开放),则前往ADF开处理(S511)。而如果否定(否),则前往ADF关闭处理(S510)。
在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在压板开闭传感器110检测到关闭状态时控制部按照上述步骤判断压板的开闭状态。据此,根据压板开闭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能够消除压板明显处于开放时不必要的读取动作,改善用户操作时的响应性能,具有节能效果。
如果ADF为关闭状态,则进行ADF关闭处理(S510)。ADF关闭处理是向控制读取单元的上层的程序报告ADF状态的处理。ADF关闭处理不限于通过读取数据来检测开闭,也可以是与用机械性的压板开闭传感器来检测开闭状态时相同的处理。保存此时的状态,在周期时间等待之后的下一次判断时判断为相同的关闭状态时,也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
如果ADF为开放状态,则进行ADF开放处理(S511)。这不仅限于通过读取数据的关闭检测,也可以是与用机械性压板开关传感器检测开闭状态的构成中检测开放状态时相同的处理。例如向用户发送告知关闭ADF之类的信息。保存此时的状态,在周期时间等待之后的下一次判断时如果判断为相同的状态,也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S512)。
等待一定周期的时间后,从最初的步骤重新开始处理。
另外,可以设置通知部120,用于向用户报知压板的开放状态,在控制部检测到压板处于开放状态(包括半开放状态)时,用通知部发送通知,表示处于开放状态。这样可以促使用户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操作,防止在压板没有完全关闭状态下进行读取或图像形成。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提高压板关闭状态的检测精度,防止外部光线引起的图像劣化或稿件因未关闭而上浮造成的图像失真。在扫描开始时就确定压板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因而还具有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没有稿件浮动,减少纸张输送错误等效果。
<压板开闭检测方法的实施方式>
具有上述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压板开闭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外部光线有无判断步骤,根据在光源未点灯状态下从读取单元45、69输入的图像数据,判断有无入射到压板与接触玻璃面之间的外部光线;差值判断步骤,比较通过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图像传感器受光时的读取数据、与通过在压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所述光源点灯后读取的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进行差值判断(判断有无数据的衰减);以及,开闭状态判断步骤,根据外部光线有无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以及差值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判断压板的开闭状态。
本发明利用压板开闭传感器和CIS(接触型图像传感器),通过光源非点灯时外部光线检测,来进行开闭检测,而后,比较光源点灯时的CIS的输出和完全关闭时的CIS的输出,来检测压板是否完全关闭。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压板开闭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压板关闭状态的检测精度,防止外部光线引起的图像劣化、以及稿件因压板未关闭而上浮造成的图像失真。并且在扫描开始时确定压板已经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还具有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没有稿件浮动,减少纸张输送错误等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图像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时的读取数据,能够提高ADF关闭状态的检测精度,因而能够解决在外部光线明显少的暗处使用图像读取装置时,仅靠外部光线检测无法确实进行压板关闭检测的问题。

Claims (5)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单元:
读取单元,其中具有在表面上放置稿件或者稿件沿着该表面移动的接触玻璃、向该接触玻璃表面上的稿件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接受来自稿件的反射光的图像传感器,用于读取图像数据;
压板,在关闭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和开放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之间移动;
压板开闭检测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压板的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
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用于根据所述光源未点灯状态下从所述读取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判断所述压板和所述接触玻璃表面之间有无外部光线入射;
差值判断部,用于比较所述压板关闭状态下所述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接受光入射时的读取数据、与所述压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所述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感器接收光入射时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进行差值判断;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外部光线有无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和所述差值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压板的开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仅在所述压板开闭检测部检测到关闭状态时,对所述压板的开闭状态进行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知部,用于压板开放状态的通知,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压板处于开放状态时,用所述通知部发出通知,表示所述压板处于开放状态。
4.一种用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压板开闭检测方法,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以下单元,
读取单元,其中具有在表面上放置稿件或者稿件沿着该表面移动的接触玻璃、向该接触玻璃表面上的稿件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接受来自稿件的反射光的图像传感器,用于读取图像数据;
压板,在关闭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和开放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姿势之间移动;
压板开闭检测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压板的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
所述压板开闭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
外部光线有无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光源未点灯状态下从所述读取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判断所述压板和所述接触玻璃表面之间有无外部光线入射;
差值判断步骤,比较在所述压板关闭状态下让所述读取单元的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接受光入射时的读取数据、与在所述压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让所述光源点灯而使得所述图像感器接收光入射时作为基准值的读取数据,进行差值判断;以及,
开闭状态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外部光线有无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差值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压板的开闭状态。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201810343672.0A 2017-04-18 2018-04-17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8737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1956A JP2018182614A (ja) 2017-04-18 2017-04-18 画像読取装置、圧板開閉検知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81956 2017-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678A true CN108737678A (zh) 2018-11-02
CN108737678B CN108737678B (zh) 2020-02-28

Family

ID=6379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3672.0A Active CN108737678B (zh) 2017-04-18 2018-04-17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2330B2 (zh)
JP (1) JP2018182614A (zh)
CN (1) CN108737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3120B2 (ja) * 2018-05-30 2022-05-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N112752873A (zh) 2018-09-27 2021-05-04 东丽株式会社 丝网纱用聚酯单丝及直接数字制版用网眼织物
JP2023073807A (ja) * 2021-11-16 2023-05-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681478B1 (en) * 2022-03-09 2023-06-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18706217A (zh) * 2024-08-27 2024-09-27 常州市潞城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燃气能源计量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5284A (ja) * 2004-07-09 2006-01-26 Ricoh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855983A (zh) * 2005-04-28 2006-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US20060250661A1 (en) * 2005-04-28 2006-11-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1547287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539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23395A (ja) * 2013-07-18 2015-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搬送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54171A (ja) * 2014-02-13 2015-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3359B2 (ja) 2005-04-28 2009-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470807B2 (ja) 2005-04-28 2010-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792926B2 (ja) * 2005-11-08 2011-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KR101158006B1 (ko) * 2007-08-07 2012-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기준광량 결정방법
JP2010161637A (ja) 2009-01-08 2010-07-22 Ricoh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39929A (ja) 2009-06-04 2009-10-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858589B2 (ja) 2009-09-29 2012-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987092B2 (ja) * 2010-01-14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60550A (ja) 2012-09-14 2014-04-03 Ricoh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読取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00370B2 (ja) * 2013-09-12 2019-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沢度判定装置、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沢度判定方法
JP2017079374A (ja) * 2015-10-19 2017-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ェーディング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170134598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utomatic coupling device
JP6589586B2 (ja) * 2015-11-13 2019-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27831B2 (en) * 2015-11-16 2018-07-1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ading unit
CN108353109B (zh) * 2015-11-20 2019-11-08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10200564B2 (en) * 2016-01-19 2019-02-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ading device,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tecting moving image reader positions to correct skew
JP6691683B2 (ja) * 2016-02-25 2020-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濃度検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濃度検出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5284A (ja) * 2004-07-09 2006-01-26 Ricoh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855983A (zh) * 2005-04-28 2006-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US20060250661A1 (en) * 2005-04-28 2006-11-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1547287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539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23395A (ja) * 2013-07-18 2015-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搬送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54171A (ja) * 2014-02-13 2015-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02530A1 (en) 2018-10-18
US10462330B2 (en) 2019-10-29
JP2018182614A (ja) 2018-11-15
CN108737678B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678A (zh) 图像读取装置、压板开闭检测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305654B2 (e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ize of original document
CN111050018A (zh)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289585B2 (en)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635508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50191100A1 (en) Image reading system
US20150002913A1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KR101305499B1 (ko) 화상독취장치 및 방법
JP2003259088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4504137B2 (ja) 原稿サイズ検出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JP2009164765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06025284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10516794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ocument width detection
US915465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edge of original document
JP2012119868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664303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page in an image scanner
JP2017017483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8377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28395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H0612246B2 (ja) 複写機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396385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36592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5406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S626243A (ja) 複写機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2022059526A (ja) 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状態検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