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8541B -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8541B
CN108698541B CN201780010519.XA CN201780010519A CN108698541B CN 108698541 B CN108698541 B CN 108698541B CN 201780010519 A CN201780010519 A CN 201780010519A CN 108698541 B CN108698541 B CN 108698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vehicle
sound
notification device
approach no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5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8541A (zh
Inventor
今野文靖
长泽伸之介
大野一郎
阪本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9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5/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 B60Q5/005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automatically actuated
    • B60Q5/008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automatically actuated for signaling silent vehicles, e.g. for warning that a hybrid or electric vehicle is approa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5/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7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3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28Vehicles
    • G10K2210/1282Automob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3Acoustic transducers and sound field adaptation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简便地输出降低了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警报音。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声源;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第一扬声器系统,其具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该第二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其具有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该第三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同相的声音,该第四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其中,第一扬声器系统和第二扬声器系统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位置于比第二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其搭载于车辆,输出用于向外部通知车辆的接近的警报音。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噪音低,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本车辆载荷噪声小的低速行驶时,行人等难以察觉到车辆的接近。因此,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低噪音车中具备如下一种车辆接近通知装置:通过产生警报音,来警告行人等车辆的接近,其中,该警报音是用于在行驶时想起车辆的行驶状态的连续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86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85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中,当向车外发出警报音时,警报音还向车内回荡,给车内的搭乘者带来不舒适感。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输出降低了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警报音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声源,其输出与用于通知车辆的接近的一个声音对应的信号;放大器,其将从声源输出的信号放大;第一扬声器系统;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第一扬声器系统具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该第一扬声器输出基于由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的声音,该第二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二扬声器系统具有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该第三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同相的声音,该第四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一扬声器系统和第二扬声器系统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位于比第二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
此外,这些整体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另外,这些整体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简便地输出降低了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警报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搭载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3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扬声器的指向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框图。
图6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6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7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7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知识)
以往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扬声器,其发出警报音;声源,其输出与警报音对应的信号;以及放大器,其将从声源输出的信号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警报声源具备车外扬声器和车内扬声器、自适应型控制器以及设置于车内想要消声的位置的麦克风。车辆用警报声源根据基准信号经由放大器从车外扬声器发出警告音。此时,自适应型控制器通过基准信号和麦克风的输入来确认针对车内空间传播系统的传播特性的逆传播特性,经由放大器来控制车内扬声器的输出音,以使麦克风的输入最小。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载用警报音装置生成用于控制警报音的指向特性的控制音,通过信号处理将警报音的指向特性变更为期望的特性。
像这样,能够通过向车外发出警报音来向行人等告知车辆的接近。但是,关于警报音,在向行人告知车辆的接近的同时,还给行人带来不舒适感。另外,警报音还向车内回荡,因此不仅给行人带来不舒适感,还会给车内的搭乘者带来不舒适感。如果想要控制向车内回荡的警报音,则需要麦克风等其它装置,或者为了生成控制音而需要对与警报音对应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等,因此难以简便地控制警报音来降低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另外,关于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低噪音车输出的警报音,北美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出最小声压值的规定。例如,针对1/3八音度的八个频带规定了最小声压值,在通过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的情况下,需要输出最小声压值以上的警报音。因而,无法使警报音的声压小于最小声压值。因此,要求一种输出最小声压值以上的警报音并且降低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技术。
一般地,当为了输出最小声压值以上的警报音而将扬声器的数量设为多个并输出相同的声音时,声能集中到特定的频率从而变得喧嚣,处于使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增大的倾向。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简便地输出降低了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警报音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声源,其输出与用于通知车辆的接近的一个声音对应的信号;放大器,其将从声源输出的信号放大;第一扬声器系统;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第一扬声器系统具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该第一扬声器输出基于由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的声音,该第二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二扬声器系统具有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该第三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同相的声音,该第四扬声器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一扬声器系统和第二扬声器系统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位于比第二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
由此,从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以及第四扬声器发出的警报音难以向车辆的内部回荡。另外,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二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因而,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扬声器的声辐射面与第三扬声器的声辐射面相向。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二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另外,能够更可靠地将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
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被配置在第二扬声器与第四扬声器之间,第一扬声器的声辐射面和第三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的前方。
由此,特别是在车辆的前方,能够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
另外,也可以是,第二扬声器的声辐射面和第四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的侧方。
由此,特别是在车辆的侧方侧,能够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
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扬声器系统和第二扬声器系统中的一方被配置于车辆的驾驶席的前方,第一扬声器系统和第二扬声器系统中的另一方被配置于车辆的副驾驶席的前方。
由此,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的声辐射最少的方向朝向车辆的副驾驶席的方向,因此从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的警报音难以向车辆的内部的副驾驶席附近回荡。同样地,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的声辐射最少的方向朝向车辆的驾驶席的方向,因此从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发出的警报音难以向车辆的内部的驾驶席附近回荡。因而,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有多个扬声器。多个扬声器至少包含输出不同相的警报音的一对扬声器以及输出同相的警报音的两个扬声器。多个扬声器以如下方式配置:输出不同相的警报音的一对扬声器组合,并且输出同相的警报音的两个扬声器被配置于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在此,车辆的纵向中心面是指经过车辆的中心并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铅垂方向延伸的假设面。由此,能够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具备声源11、第一放大器14、第二放大器15、第一扬声器系统16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17。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具有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第二扬声器系统17具有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此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的扬声器箱。同样地,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的扬声器箱。
声源11是发出与用于向外部通知车辆100(参照图2)的接近的一个警报音对应的信号(电信号)的声源。警报音例如是引擎音。在该情况下,声源11大多使用模拟引擎音或电子音,例如由300Hz~500Hz的低音部和1kHz~3kHz的频率成分构成。另外,从声源11输出的警报音也可以是单纯的正弦波信号音等。声源11与第一放大器14和第二放大器15连接。即,从声源11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第一放大器14和第二放大器15。
第一放大器14连接在声源11与第一扬声器系统16之间。第一放大器14将从声源11输出的信号以规定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后输出到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
第二放大器15连接在声源11与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之间。第二放大器15将从声源11输出的信号以规定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后输出到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此时的放大倍数既可以与第一放大器14的放大倍数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放大器14的放大倍数不同。
此外,第一放大器14和第二放大器15既可以是模拟放大器,也可以是数字放大器。
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向车辆的外部输出用于通知车辆的接近的警报音。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各自具有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的功能,输出基于电信号的声压的警报音。
在第一扬声器系统16中,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输出基于由第一放大器14放大后的信号的警报音。此时,第二扬声器16b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
在第二扬声器系统17中,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输出与从第二放大器15输出的信号对应的警报音。此时,第三扬声器17a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同相的警报音。第四扬声器17b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17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
此外,在图1中,符号+表示信号为正的相位,符号-表示信号为负的相位,该负的相位是与上述的正的相位相反的相位。在此,简单地叙述同相和反相。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同相的警报音是指例如在所输出的警报音为正弦波信号音的情况下具有与该正弦波信号音同相的警报音。另外,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是指例如在所输出的警报音为正弦波信号音的情况下具有与该正弦波信号音相反的相位的警报音。从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输出的警报音的相位由内置于声源11、第一放大器14、第二放大器15的电路(未图示)或者内置于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第四扬声器17b的电路(未图示)来调节。
此外,关于相位的调整方法,通过移相器电路等来调整。
另外,在第一扬声器系统16中,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被配置为声辐射面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16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与第二扬声器16b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相反。
同样地,在第二扬声器系统17中,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被配置为声辐射面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被配置为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与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相反。
另外,第一扬声器16a的声辐射面与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面相向。在后面记述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的配置关系。
图2是示出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车辆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车辆的示意图。图3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车辆的示意图。此外,在图3A中,单点划线x1表示在第一扬声器系统16中处于离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各自的声辐射面等间隔的距离的位置的水平方向的线对称的对称线,单点划线x2表示在第二扬声器系统17中处于离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各自的声辐射面等间隔的距离的位置的水平方向的线对称的对称线,单点划线y表示经过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各自的声辐射面的中心的中心线。另外,在图3B中,单点划线z1表示在第一扬声器系统16中处于离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各自的声辐射面等间隔的距离的位置的铅垂方向的线对称的对称线,单点划线z2表示在第二扬声器系统17中处于离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各自的声辐射面等间隔的距离的位置的铅垂方向的线对称的对称线。另外,用点A表示对称线x1、对称线z1与中心线y的交点,用点B表示对称线x2、对称线z2与中心线y的交点。
在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中,在车辆100的前方的两处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例如,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设置于车辆100的引擎室。在车辆100的引擎室中,如图3A所示,第一扬声器系统16设置于车辆100的副驾驶席102的前方,第二扬声器系统17配置于驾驶席101的前方。
具体地说,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扬声器系统16被设置为副驾驶席102的中心部分重叠在用单点划线x1表示的对称线上。另外,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设置为驾驶席101的中心部分重叠在用单点划线x2表示的对称线上。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设置为用单点划线y表示的中心线的位置相同。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系统16的中心重叠在点A的位置、第二扬声器系统17的中心重叠在点B的位置。另外,第二扬声器16b的声辐射面和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00的侧方。
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设置为如以下那样配置。即,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被配置在第二扬声器16b与第四扬声器17b之间。而且,第一扬声器16a的声辐射面和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面以相向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被配置为声辐射面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被配置为声辐射面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另外,如图3B所示,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设置于几乎相同的高度的位置。例如,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设置于高度为1.2米左右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车辆100中,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被配置为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位于比第二扬声器16b和第四扬声器17b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各个扬声器的指向特性如下。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扬声器的指向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4中,实线表示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的指向特性,虚线表示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的指向特性。
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的指向特性具有如下特征:如图4中用实线表示的那样,警报音沿第一扬声器16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和第二扬声器16b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扩散,因此警报音难以在沿着单点划线x1的方向上传播。另外,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的指向特性具有如下特征:如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警报音沿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和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扩散,因此警报音难以在沿着单点划线x2的方向上传播。
由此,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的声辐射最少的方向朝向车辆100的副驾驶席102的方向,因此从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发出的警报音难以向车辆100的内部的副驾驶席102附近回荡。同样地,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最少的方向朝向车辆100的驾驶席101的方向,因此从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发出的警报音难以向车辆100的内部的驾驶席101附近回荡。
另外,第二扬声器16b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因此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二扬声器16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同样地,第四扬声器17b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17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因此从第三扬声器17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17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
由此,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并且,声辐射面相向的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输出同相的警报音,因此在车辆100的前方中心附近,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三扬声器17a输出的警报音这两方被合成后传播,因此警报音变大。
另外,第二扬声器16b的声辐射面和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00的侧方,且从第二扬声器16b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17b输出的警报音同相,因此这些警报音不相抵消地向车辆100的侧方传播。
由此,能够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
以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具备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第一扬声器系统16具有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16b,该第二扬声器16b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二扬声器系统17具有第三扬声器17a和第四扬声器17b,该第三扬声器17a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16a输出的声音同相的声音,该第四扬声器17b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被配置于比第二扬声器16b和第四扬声器17b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即,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被配置于车辆100的纵向中心面侧,第二扬声器16b和第四扬声器17b被配置于车辆100的侧方侧。
由此,在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中,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声压的警报音,并且能够简便地输出降低了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的警报音。
此外,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朝向处于车外的行人等发出从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输出的警报音,因此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也可以设置于车辆100的外部。
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相对于车辆100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变更。例如,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也可以设置于在车辆10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且在车辆100的前方2米的位置处警报音最大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将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设置于不同高度的位置。
另外,第一扬声器16a、第二扬声器16b、第三扬声器17a以及第四扬声器17b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变更。例如,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也可以设置为第一扬声器16a及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朝向车辆100的前方。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也可以沿车辆100的上下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地设置,以使第一扬声器16a及第三扬声器17a的声辐射的主轴方向朝向斜上方。此外,在后面详细叙述扬声器的配置位置、朝向。
另外,扬声器系统的个数和配置位置不限于上述的个数,也可以变更。例如,不限于如上述那样在驾驶席的前方和副驾驶席的前方这两处具备扬声器箱的结构,也可以是在驾驶席的后方和副驾驶席的后方这两处具备扬声器箱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前方和后方中的两处分别具备扬声器箱的结构。
另外,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也可以在声源11与第一放大器14之间或者声源11与第二放大器15之间插入滤波器。滤波器是对从声源11输出的信号施加某种处理的处理部,例如也可以是调幅器、调频器、相位调制器、延迟滤波器、间距变换器等。
(变形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5是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20的框图。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20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只具备一个放大器的结构。下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20具备声源11、第三放大器24、第一扬声器系统16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17。此外,声源11、第一扬声器系统16以及第二扬声器系统17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放大器24连接在声源11与第一扬声器系统16及第二扬声器系统17之间。第三放大器24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第一放大器14和第二放大器15同样地,将从声源11输出的信号以规定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后,向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这双方输出相同的信号。
更详细地说,第三放大器24输出相同的信号,以使第一扬声器系统16的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的第三扬声器17a输出同相的警报音。另外,第一扬声器系统16的第二扬声器16b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的第四扬声器17b输出相同的信号,以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16a和第三扬声器17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
像这样,能够通过由第一扬声器系统1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17共用第三放大器24,来简化车辆接近通知装置20的结构。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进行说明。图6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图6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1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以下,仅对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0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第一扬声器系统3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37。第一扬声器系统36具有第一扬声器36a和第二扬声器36b。第二扬声器系统37具有第三扬声器37a和第四扬声器37b。第一扬声器系统36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一扬声器36a和第二扬声器36b的扬声器箱。同样地,第二扬声器系统37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三扬声器37a和第四扬声器37b的扬声器箱。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中,第一扬声器36a和第三扬声器37a输出同相的警报音。第二扬声器36b输出与从第一扬声器36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第四扬声器37b输出与从第三扬声器37a输出的警报音反相的警报音。
另外,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第一扬声器系统3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37中,第一扬声器36a和第三扬声器37a被配置在第二扬声器36b与第四扬声器37b之间。也就是说,在车辆110中,第二扬声器36b和第四扬声器37b被配置为位于车辆110的侧方侧的位置,第一扬声器36a和第三扬声器37a被配置为位于比第二扬声器36b和第四扬声器37b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另外,第一扬声器36a、第二扬声器36b、第三扬声器37a以及第四扬声器37b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10的前方。
一般地,在具备输出反相的警报音的两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中,由从各扬声器输出的警报音产生的振动向安装有扬声器的扬声器箱整体传播。因而,即使各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没有被配置为相互反向的朝向,反相的警报音也在扬声器箱内相互影响,被不完全地抵消。
因而,从第一扬声器36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二扬声器36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从第三扬声器37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37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另外,在车辆110的前方中心附近,从第一扬声器36a输出的警报音和从第三扬声器37a输出的警报音这双方传播,因此警报音变大。
像这样,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1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能够使车辆110的前方的警报音增大。因而,特别是能够在车辆110的前方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实施方式3)
接着,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进行说明。图7A是从上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图7B是从正面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与实施方式2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的不同点在于,配置于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扬声器的声辐射面被配置为朝向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前方,配置于车辆的侧方侧的扬声器的声辐射面被配置为朝向车辆的侧方。以下,仅对与实施方式2所示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第一扬声器系统4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47。第一扬声器系统46具有第一扬声器46a和第二扬声器46b。第二扬声器系统47具有第三扬声器47a和第四扬声器47b。第一扬声器系统46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一扬声器46a和第二扬声器46b的扬声器箱。同样地,第二扬声器系统47也可以包含用于安装第三扬声器47a和第四扬声器47b的扬声器箱。
第一扬声器46a、第二扬声器46b、第三扬声器47a以及第四扬声器47b的功能与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扬声器36a、第二扬声器36b、第三扬声器37a以及第四扬声器37b的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第一扬声器系统46和第二扬声器系统47中,第一扬声器46a和第三扬声器47a被配置在第二扬声器46b与第四扬声器47b之间。也就是说,在车辆120中,第二扬声器46b和第四扬声器47b被配置为位于车辆120的侧方侧的位置,第一扬声器46a和第三扬声器47a被配置为位于比第二扬声器46b和第四扬声器47b靠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另外,第一扬声器46a、第三扬声器47a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20的前方。而且,第二扬声器46b、第四扬声器47b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20的侧方。
因而,从第一扬声器46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二扬声器46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从第三扬声器47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47b输出的警报音相抵消。另外,在车辆120的前方中心附近,从第一扬声器46a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三扬声器47a输出的警报音这双方被合成后传播,因此警报音变大。另外,第二扬声器46b的声辐射面和第四扬声器47b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20的侧方,且从第二扬声器46b输出的警报音与从第四扬声器47b输出的警报音同相,因此这些警报音不相抵消地向车辆120的侧方传播。
像这样,配置于车辆120的中心侧的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2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配置于车辆120的侧方侧的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车辆120的侧方,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能够使车辆120的前方的警报音增大,且能够使侧方侧的警报音也增大。因而,特别是能够在车辆120的前方和侧方确保作为警报音所需要的声压,并且能够降低警报音带给搭乘者的不舒适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中包含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以作为集成电路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既可以被单独地单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
另外,集成电路化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能够在LSI制造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来构成,或者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将记录于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实现。
另外,上述中使用的数字全都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公开而例示的,本公开不限制于例示出的数字。
另外,框图中的功能模块的分割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将多个功能模块以一个功能模块来实现,或者将一个功能模块分割为多个,或者将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其它功能模块。另外,也可以由单个硬件或软件并列或分时地处理具有类似功能的多个功能模块的功能。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一个或多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超出本公开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施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所得到的方式或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筑的方式也可以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方式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低噪音车等中搭载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20:车辆接近通知装置;11:声源;14:第一放大器;15:第二放大器;16、36、46:第一扬声器系统;16a、36a、46a:第一扬声器;16b、36b、46b:第二扬声器;17、37、47:第二扬声器系统;17a、37a、47a:第三扬声器;17b、37b、47b:第四扬声器;24:第三放大器;100、110、120:车辆;101:驾驶席;102:副驾驶席。

Claims (5)

1.一种向车外通知车辆的接近的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具备:
声源,其输出与用于通知所述车辆的接近的一个声音对应的信号;
放大器,其将从所述声源输出的所述信号放大;
第一扬声器系统,其具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基于由所述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的声音,所述第二扬声器输出与从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以及
第二扬声器系统,其具有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所述第三扬声器输出与从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同相的声音,所述第四扬声器输出与从所述第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反相的声音,
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系统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系统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三扬声器位于比所述第二扬声器和所述第四扬声器靠所述车辆的纵向中心面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声辐射面与所述第三扬声器的声辐射面相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三扬声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扬声器与所述第四扬声器之间,
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声辐射面和所述第三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声辐射面和所述第四扬声器的声辐射面朝向所述车辆的侧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接近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扬声器系统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系统中的一方被配置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席的前方,
所述第一扬声器系统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系统中的另一方被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副驾驶席的前方。
CN201780010519.XA 2016-02-10 2017-01-24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Active CN108698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4146 2016-02-10
JP2016-024146 2016-02-10
PCT/JP2017/002249 WO2017138349A1 (ja) 2016-02-10 2017-01-24 車両近接報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541A CN108698541A (zh) 2018-10-23
CN108698541B true CN108698541B (zh) 2021-05-25

Family

ID=5956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519.XA Active CN108698541B (zh) 2016-02-10 2017-01-24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1935B2 (zh)
JP (1) JP6793300B2 (zh)
CN (1) CN108698541B (zh)
DE (1) DE112017000753B4 (zh)
WO (1) WO2017138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0720A1 (zh) 2019-04-30 2020-11-05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US11706574B2 (en) 2014-01-06 2023-07-1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4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3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70556B2 (en) 2014-01-06 2023-01-3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617045B2 (en) 2014-01-06 2023-03-2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0950217B1 (en) * 2017-09-20 2021-03-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coustic quadrupole system for head mounted wearable device
DE102018117648B3 (de) * 2018-07-20 2019-08-29 Haberl Electronic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Wahrnehmbarkeit eines Sondersignals
US11059420B2 (en) * 2019-01-25 2021-07-13 Volvo Car Corporation Acoustic vehicle alerting system and method
PE20220598A1 (es) 2019-09-19 2022-04-22 Shenzhen Shokz Co Ltd Aparato de emision acustica
JP2021154807A (ja) * 2020-03-26 2021-10-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近接報知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車両近接報知方法
US20230292040A1 (en) * 2022-03-11 2023-09-14 Joseph B. Crosswell Speaker enclosure atmospheric pressure equaliz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5093A (ja) * 1998-03-30 1999-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用警報音装置
JP2007324907A (ja) * 2006-05-31 2007-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11035553A (ja) * 2009-07-30 2011-02-17 Denso Corp 車両存在報知装置
CN102205813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发音装置
CN104428169A (zh) * 2012-07-04 2015-03-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接近报警装置、接近报警系统、移动体装置、接近报警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CN104736390A (zh) * 2012-10-25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接近通知音产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7012B2 (ja) 1992-01-30 2002-02-1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警告音発生装置
SE530180C2 (sv) 2006-04-19 2008-03-18 Embracing Sound Experience Ab Högtalaranordning
DE102011056784B4 (de) * 2011-12-21 2016-03-2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Geräuschemissions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13189022A (ja) * 2012-03-12 2013-09-26 Honda Motor Co Ltd 警告音発生装置
JP2014015187A (ja) 2012-07-11 2014-01-30 Denso Corp 車両存在通報装置
JP2014040172A (ja) * 2012-08-22 2014-03-06 Anden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JP6111955B2 (ja) * 2013-09-27 2017-04-12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JP5975579B2 (ja) 2014-03-19 2016-08-2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JP2017071240A (ja) * 2015-10-05 2017-04-13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JP6428593B2 (ja) * 2015-12-14 2018-11-2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US10600321B2 (en) * 2017-04-11 2020-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rectional traffic notifications of approaching priority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5093A (ja) * 1998-03-30 1999-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用警報音装置
JP2007324907A (ja) * 2006-05-31 2007-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11035553A (ja) * 2009-07-30 2011-02-17 Denso Corp 車両存在報知装置
CN102205813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发音装置
CN104428169A (zh) * 2012-07-04 2015-03-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接近报警装置、接近报警系统、移动体装置、接近报警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CN104736390A (zh) * 2012-10-25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接近通知音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0753T5 (de) 2018-10-18
JP6793300B2 (ja) 2020-12-02
WO2017138349A1 (ja) 2017-08-17
DE112017000753B4 (de) 2021-12-30
US10391935B2 (en) 2019-08-27
CN108698541A (zh) 2018-10-23
US20190071011A1 (en) 2019-03-07
JPWO2017138349A1 (ja)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541B (zh) 车辆接近通知装置
WO2017125990A1 (ja) 車両近接報知装置
JP2021154807A (ja) 車両近接報知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車両近接報知方法
JP3533092B2 (ja) 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US9914391B2 (en) Vehicl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apparatus
US10994653B2 (en) Vehicl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device, vehicle and vehicl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method
EP1265457A2 (en) Vehicle electroacoustical transducing
US10993028B2 (en) Sound processing device, vehicle and sound processing method
JP4268622B2 (ja) 能動型振動・騒音制御装置
JP6568020B2 (ja) 音響装置
JP2011251587A (ja) 車内音制御装置、車内音響装置、車内音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内音制御方法
JP2020062958A (ja)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WO2014087605A1 (ja) 立体音響装置
JP2019146084A (ja)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音声出力方法
JP2017210097A (ja) 車両用音響装置
US20240109486A1 (en) Vehicl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device, vehicl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US20040184628A1 (en) Speaker apparatus
JP2007312081A (ja) 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JP702485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音声出力システム
JPH04141000A (ja) 雑音除去機能を有する車載用音響装置
JP2005241271A (ja) 音声ガイド付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23219053A1 (ja) 音響レンズ、及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768603B2 (ja) 車載用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JP2016124528A (ja) 車室内騒音制御装置
JP4805034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3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