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044B -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044B
CN108668044B CN201810232125.5A CN201810232125A CN108668044B CN 108668044 B CN108668044 B CN 108668044B CN 201810232125 A CN201810232125 A CN 201810232125A CN 108668044 B CN108668044 B CN 108668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ort
periodic report
replacement
usage rate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2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8044A (zh
Inventor
大冢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54Scheduling operations or managing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3Printer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or repai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保养管理装置具有:定期报告接收部,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判断部,根据所述定期报告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定期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以及临时报告获取部,在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对所述装置请求并获取关于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示出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

Description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管理对象的装置的更换零件的更换时期进行管理的保养管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当在设置于办公室等的具备复印、扫描、打印等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等装置的零件的寿命达到之后订购该零件而更换时,产生长的无法使用装置的期间,对用户带来巨大的不便。因而,将示出各更换零件的使用量等的定期报告经由网络定期地发送到管理公司的保养管理装置,利用保养管理装置来预测零件的更换时期,在达到寿命之前,发送零件、或者让服务人员更换。
但是,仅凭定期报告的话,预测零件的寿命的精度是不充分的,所以例如无法应对使用量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等,而有时产生在下次的定期报告之前达到寿命的零件。
作为应对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根据使用量来变更定期报告的间隔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03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765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定期报告中,关于所有的更换零件将与使用量、使用条件有关的信息发送到保养管理装置。该数据量非常多。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当装置的使用量增加时,定期报告的周期变短,所以针对每个定期报告发送大量的数据,产生通信成本、保养管理装置侧的通信负荷变大等问题。
本发明是要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通信负荷的增大并适当地对零件的更换时期进行管理的保养管理装置、管理对象的装置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作为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要旨的部分存在于下面的各项发明。
[1]一种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接收部,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
判断部,根据所述定期报告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定期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以及
临时报告获取部,在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对所述装置请求并获取关于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示出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
在上述发明以及下述[7]所记载的发明中,保养管理装置根据需要而将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并用,所述定期报告关于多个更换零件(例如、管理对象的装置所具有的所有的更换零件)而示出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所述临时报告示出关于特定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劣化消耗信息只要是能够推测更换零件的更换时期的信息即可,也可以是零件的使用量、或者使用量和使用条件、标准化后的使用量、针对零件的寿命的使用率等。
[2]根据[1]所记载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
在上述发明以及下述[8]所记载的发明中,能够应对即使是相同的使用量而零件的劣化度也因使用条件不同而不同的情况。
[3]根据[1]或者[2]所记载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针对每个更换零件计算针对寿命设定值的使用率,据此来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从关于该确定出的更换零件的过去多次的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所述使用率达到规定的阈值的定时,将该定时确定为所述获取时期。
在上述发明以及下述[9]所记载的发明中,将使用率超过阈值的零件作为临时报告的对象。另外,求出使用率的增加度,预测使用率达到阈值的时期,在该预测出的时期到来时,对相应的管理装置请求临时报告。
[4]根据[3]所记载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最近计算出的使用率与在前次接收到定期报告时计算出的使用率之差以及定期报告的周期来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
在上述发明以及下述[10]所记载的发明中,假定为使用率保持以与最近的增加度相同的增加度来增加,预测请求临时报告的时期。
[5]根据[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报告获取部当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到来之前从所述装置接收到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装置。
在上述发明以及下述[11]所记载的发明中,当在请求临时报告之前接受了其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进行零件更换,使用率被复位为0,所以取消临时报告的请求。
[6]一种保养对象的装置,是[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保养管理装置当作管理对象的装置,所述保养对象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发送部,对所述保养管理装置定期地发送所述定期报告;以及
临时报告发送部,在从所述保养管理装置接受了所述临时报告的请求的情况下,制作所述临时报告而发送到所述保养管理装置,
所述定期报告发送部在发送了前次的定期报告之后所述临时报告发送部发送了所述临时报告的情况下,在下次的定期报告中不包含利用所述临时报告进行了报告的与更换零件有关的劣化消耗信息。
在上述发明中,由临时报告通知了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为了避免重复通知并削减通信量,而不包含在下次的定期报告中。
[7]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程序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所述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接收步骤,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
判断步骤,根据在所述定期报告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定期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以及
临时报告获取步骤,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对所述装置请求并获取关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示出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
[8]根据[7]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
[9]根据[7]或者[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针对每个更换零件计算针对寿命设定值的使用率,据此来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从关于该确定出的更换零件的过去多次的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所述使用率达到规定的阈值的定时,将该定时确定为所述获取时期。
[10]根据[9]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根据最近计算出的使用率与在前次接收到定期报告时计算出的使用率之差以及定期报告的周期来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
[11]根据[7]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临时报告获取步骤中,当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到来之前从所述装置接收到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管理对象的装置、以及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能够抑制通信负荷的增大,并适当地管理零件的更换时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养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管理服务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数据内容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纸张的厚度和用于使各纸张的厚度下的定影辊的使用量标准化为使用了规定的标准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的使用量的系数的图。
图6是说明计算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临时报告的获取时期)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将打印张数变换为标准化后的张数的系数的图。
图8是示出在预定请求临时报告的时刻的到来前接受了该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临时报告的获取时期比下次的定期报告的接收时期靠后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不利用下次的定期报告发送利用临时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的更换零件的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管理服务器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关于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等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2:保养管理系统;10:管理服务器;11:CPU;12:ROM;13:RAM;14:非易失存储器;15:硬盘装置;16:操作部;17:显示部;18:网络通信部;21:定期报告管理部;22:判断部;23:临时报告获取部;30:使用历史;40:图像形成装置;41:CPU;42:ROM;43:RAM;44:图像读取部;45:打印机部;46:图像处理部;47:非易失存储器;48:硬盘装置;49:传真通信部;50:网络通信部;54:操作面板;55:显示部;56:操作部;61:定期报告发送部;62:临时报告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养管理系统2的结构例。保养管理系统2是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将多台图像形成装置40连接于作为保养管理装置的管理服务器10而构成的。管理服务器10设置于对图像形成装置40进行保养管理的保养管理公司等,图像形成装置40设置于各用户的办公室等。
图像形成装置40是具备光学性地读取原稿而将其复制图像印刷到记录纸的复印功能、将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进行保存或者经由网络向外部终端发送的扫描功能、根据从用户的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到的印刷数据来进行印刷的印刷功能等、所谓的多功能一体机。
管理服务器10关于经由网络连接的管理对象的各图像形成装置40而监视有无异常、或者管理更换零件的更换时期。
各图像形成装置40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例如每1周)将关于多个(例如、全部)更换零件而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程度的信息、或用于计算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程度的信息。
仅凭定期报告的话,零件的更换时期的预测精度是不足的,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保养管理系统2中,除了使用定期报告之外,还并用临时报告。
管理服务器10根据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收到的定期报告,计算针对各更换零件的寿命的使用率,确定在下次定期报告之前应将劣化消耗信息作为临时报告单独地获取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然后,在该确定的获取时期到来时,对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请求表示该确定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的送回。
接受了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图像形成装置40制作被请求的表示特定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而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在保养管理系统2中,将临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用来推测更换零件的更换时期。通过这样并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能够以高的精度推测零件的更换时期,能够在达到寿命之前的适当的定时对零件的更换进行安排等。
图2是示出管理服务器1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管理服务器10具有总括地控制该管理服务器10的动作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非易失存储器14、硬盘装置15、操作部16、显示部17、网络通信部18等经由总线连接于CPU11。
CPU11以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程序为基础,然后执行中间件、应用程序等。另外,ROM12储存有各种程序,通过由CPU11依照这些程序而执行各种处理,从而实现管理服务器10的各功能。
RAM13被用作在CPU11根据程序来执行处理时临时地储存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
非易失存储器14是即使关断电源也不损坏存储内容的存储器(闪存存储器),保存各种固定数据、设定信息等。
硬盘装置15是大容量非易失的存储装置,除了存储应用程序之外,还保存根据从各图像形成装置40接收到的定期报告、临时报告而制作出的每个图像形成装置40、每个更换零件的使用历史30。
显示部17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发挥显示各种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等的功能。操作部16由少量的硬键和设置于显示部17的物理的画面上的触摸面板等构成。
网络通信部18发挥经由网络而在与图像形成装置40、其它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
管理服务器10的CPU11通过执行程序,发挥定期报告管理部21、判断部22、临时报告获取部23等功能。
定期报告管理部21发挥作为使用网络通信部18从管理对象的各图像形成装置40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的定期报告接收部的功能。另外,使接收到的定期报告所包含的劣化消耗信息登记反映到使用历史30。
判断部22根据定期报告接收部21接收到的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定期报告之前单独地需要获取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临时报告获取部23发挥如下功能:在由判断部22确定的获取时期到来时,使用网络通信部18对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请求(发送该请求)示出关于由判断部22确定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而获取。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4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40具有综合地控制该图像处理装置40的动作的CPU41。ROM42、RAM43、图像读取部44、打印机部45、图像处理部46、非易失存储器47、硬盘装置48、传真通信部49、网络通信部50、操作面板54等经由总线连接于CPU41。
CPU41以OS程序为基础,之后执行中间件、应用程序等。另外,ROM42储存有各种程序,通过由CPU41依照这些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实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40的各功能。
RAM43被用作在CPU41根据程序来执行处理时临时地储存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储存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等。
图像读取部44发挥光学性地读取原稿而获取图像数据的功能。图像读取部44例如构成为具备将光照射到载置于稿台玻璃上的原稿的光源、接受其反射光而在宽度方向上读取1行原稿的线成像传感器、使光源照射光的位置以及基于线成像传感器的行单位的读取位置在原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移动的移动单元、由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到线成像传感器而使其成像的透镜、反射镜等构成的光学路径、以及将线成像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的变换部等。
打印机部45发挥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功能。在此,作为具有记录纸的输送装置、感光体鼓、带电装置、激光器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洁装置以及定影装置并通过电子照相工艺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所谓的激光器打印机而构成。图像形成也可以为其它方式。定影装置使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加压加热到纸张而定影。定影装置由相互被按压的一对定影辊和被插入于该定影辊的内侧并用于加热定影辊的定影灯等构成。定影辊、定影灯为管理对象的更换零件之一。
图像处理部46除了进行图像的扩大缩小、旋转等处理之外,还进行将印刷任务所包含的印刷数据变换为成像数据的光栅化处理、图像数据的压缩、解压处理等。
非易失存储器47是即使关断电源也不损坏存储内容的存储器(闪存存储器),被用于与各种设定项目相关的设定值的保存等。
硬盘装置48是非易失且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存储各种程序、接收到的印刷任务等。
传真通信部49发挥经由公用线路而与具备传真功能的外部装置收发图像数据的功能。
网络通信部50发挥经由网络在与管理服务器10、用户、管理者的信息处理终端、其它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
操作面板54具备显示部55和操作部56。显示部55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等构成,发挥显示各种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等的功能。操作部56具备数字键、开始按钮等硬键、以及设置于显示部55的物理的画面上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检测用触摸笔、指头等对显示部55的物理的画面进行了接触操作的坐标位置。
图像形成装置40的CPU41通过执行程序,发挥定期报告发送部61、临时报告发送部62等功能。
定期报告发送部61发挥定期地制作示出与本装置的各更换零件有关的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使用网络通信部50将该定期报告定期地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的功能。临时报告发送部62发挥如下功能:在从管理服务器10接受了临时报告的请求的情况下,制作表示关于由判断部22指定的特定的更换零件的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使用网络通信部50将该临时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
除此之外,图像形成装置40的CPU41发挥管理各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使用条件(对张数、使用时间进行计数等)并存储其历史的功能。
图4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4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的定期报告、以及临时报告的数据内容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使用量和使用条件的信息。使用量表示前次的定期报告或者临时报告以后的使用量。
在定期报告中,关于所有的更换零件,包含寿命设定值、使用量、使用条件的各信息及其它规定的信息。寿命设定值以及使用量由与各个更换零件相应的属性值、例如张数、时间、距离表示。使用条件为使用的纸张厚度的信息、每一个任务的打印张数的信息等。使用条件是为了使使用量标准化而使用的。
临时报告仅关于被设为临时报告的对象的更换零件而包含使用量和使用条件的信息。图4的例子是作为对象的更换零件为定影辊的情况。
定影辊的使用量由印刷的张数表示。此外,也可以由定影辊的转速、外周的基准点通过旋转而移动的距离等表示。使用条件为纸张厚度的信息。如厚度1为A张、厚度2为B张那样按纸张的厚度表示印刷的张数。
图5示出了纸张的厚度和用于使各纸张的厚度下的定影辊的使用量标准化为使用了规定的标准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的使用量的系数。印刷了规定张数的情况下的定影辊的劣化度(使用率的增加度)依赖于纸张的厚度(使用条件)而不同。因此,管理服务器10根据由定期报告等得到的使用量(张数)和使用条件(纸张厚度)的信息求出标准化后的使用量,计算定影辊的使用率增加了多少。
在图5的例子中,示出了厚度2为基准的厚度且用于将使用了各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的使用量换算为厚度2的纸张的使用量而标准化的系数。使用了各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的作为整体的标准化后的使用量,求出为厚度1下的使用量(张数)×0.9+厚度2下的使用量×1.0+厚度3下的使用量×1.1+厚度4下的使用量×1.2+……+厚度10下的使用量×1.8+厚度11下的使用量×1.9。
此外,求出标准化后的使用量的运算也可以由管理服务器10进行。或者,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40侧进行求出标准化后的使用量的运算,将该标准化后的使用量从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给管理服务器10。在该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40只要在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作为劣化消耗信息通知标准化后的使用量来代替通知使用量和使用条件即可。
接下来,说明进行与定影辊有关的临时报告的请求时的动作。管理服务器10每当接受定期报告时,根据使用量(打印张数)和使用条件(纸张厚度等)来计算定影辊的标准化后的使用量的增量(从接受前次的报告起的增量),求出与该使用量的增量对应的使用率的增量,将其与当前的使用率相加而更新定影辊的使用率。然后,在更新后的定影辊的使用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关于定影辊而判断为需要临时报告。当判断为需要临时报告时,进而计算将该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定时(临时报告的获取时期)。关于该定时的计算将在后面叙述。
当该定时到来时,管理服务器10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图像形成装置40当接受了临时报告的请求时,制作与定影辊有关的临时报告,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接受了临时报告的管理服务器10包含该临时报告表示的使用量(将该使用量换算为使用率的增量,将其与当前的使用率相加)地计算定影辊的使用率,以计算出的使用率更新使用历史30。然后,以计算接下来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定时的方式重复动作。
图6是说明计算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临时报告的获取时期)的例子的图。根据由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得到的过去多次的劣化消耗信息来求出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在使用率以该增加度增加的情况下达到规定的阈值的定时。
在图6的例子中,管理服务器10在时刻A1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受定期报告C1,然后在经过了ΔT1时间之后的时刻A2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受了下次的定期报告C2。
设接受了定期报告C1时的(对包括该定期报告在内在此前得到的信息进行累积而计算出的)定影辊的使用率为定影辊的零件寿命设定值的50%,接受了定期报告C2时的定影辊的使用率为70%。由于定影辊的使用率为预先决定的阈值(在此设为70%)以上,所以管理服务器10的判断部22将定影辊确定为临时报告的对象零件。然后,计算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定时。
在此,根据最近的定期报告与其前1个的定期报告之间的时间(定期报告的周期ΔT1)中的定影辊的使用率的增量(ΔP1)和定期报告的周期(ΔT1)来求出定影辊的使用率的增加度(ΔP1/ΔT1),按照该增加度计算之后使用率增加ΔP2的时间点,作为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从当前时间点起ΔT2后)。即,通过
ΔT2=(ΔP2/ΔP1)×ΔT1…(式1)
的运算,求出ΔT2。
例如,在图6的例子中,当想要在使用率达到阈值(80%)的时间点请求临时报告的情况下,将ΔP2=(阈值(80%)-当前的使用率(70%))、ΔP1=(70%-50%)、ΔT1=定期报告的周期代入到式1,求出ΔT2,在从当前时间点起经过ΔT2时间之后(设为时刻B1),将关于定影辊的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
接受了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图像形成装置40关于该请求指示的更换零件(在该例中定影辊),将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作为临时报告来制作,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临时报告的管理服务器10根据该临时报告来更新定影辊的使用率,登记到使用历史30。
在图6的例子中,推测使用率成为阈值(80%)的时间点,请求临时报告,但根据从图像形成装置40回送的临时报告,实际上该时间点下的定影辊的使用率为84%。该误差是由于图像形成装置40中的定影辊的使用状况在定期报告与定期报告之间等任意的定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在图6的例子的情况下,为了求出时刻B1而使用的使用率的增加度(ΔP1/ΔT1)为时刻A1至时刻A2的平均值(图中的虚线所示的曲线),相对于此,在定期报告C1与定期报告C2之间的时刻Q1,在图像形成装置40中使用的纸张的厚度从厚度1变更为厚度2,所以在Q1以后,实际的使用率的增加度增加。
考虑这样的区别,管理服务器10决定接下来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下次的临时报告的获取时期)。例如,管理服务器10根据接受了定期报告C2时的使用率70%、接受了临时报告B1时的使用率84%以及定期报告C2至临时报告B1的时间ΔT2求出最近的使用率的增加度,根据该增加度,例如求出使用率成为下次的阈值(90%)的定时,将其决定为发送下次的临时报告的请求的时刻。
用于决定接受下次的临时报告的定时的使用率的阈值预先决定成80%、90%、95%、98%,从它们之中将比当前的使用率大且与当前的使用率最接近的阈值选择为下次的阈值。可以越接近100%,越减小阈值的间隔。或者,也可以代替使用阈值,而根据当前的使用率直接设定ΔP2的值。即,也可以决定针对当前的使用率的ΔP2的值的函数(如随着使用率接近100%而ΔP2的值逐渐变小那样的函数),将以当前的使用率参照该函数而得到的ΔP2代入到式1,求出ΔT2。
接下来,示出求出定影灯的使用量的例子。
在此,根据打印张数来求出定影灯的使用量。定影灯在打印任务之前为了预热而被点亮,在打印任务的执行后考虑接下来的任务延迟短时间而被接通的情况,定影灯被暂时点亮(例如,将光量下调某种程度而点亮)。因此,成为在仅打印1张的任务中相对于打印张数而定影灯的点亮时间变长、在多张打印任务中定影灯的点亮时间与打印张数大致成比例的关系。因而,如图7所示,关于打印张数为1张的任务,对打印张数乘以系数3,关于打印张数为两张以上的任务设为系数1,从而减少根据打印张数来计算定影灯的点亮时间(使用量)时的误差。
在定影灯的情况下,也按照与定影辊基本上相同的流程来计算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即,每当接受定期报告时,根据使用量(打印张数)和使用条件(1张打印任务的数量等)来计算定影灯的使用量的增量,更新定影灯的使用率。然后,在更新后的定影灯的使用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关于定影灯确定为临时报告的对象,通过与前述式1同样的运算来计算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定时。
管理服务器10当其定时到来时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图像形成装置40当接受了临时报告的请求时,制作与定影灯有关的临时报告,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接受了该临时报告的管理服务器10进行更新与定影灯有关的使用历史30而计算接下来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这样的动作。
接下来,说明关于特定的更换零件在预定将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40的时刻到来之前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受了该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取消预定的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发送。
在图8的例子中,与图6的情况同样地,推测使用率为80%的时期(时刻B1),在时刻B1到来时,预定将与定影辊有关的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但在时刻B1的到来前,从该图像形成装置40接受定影辊的更换请求(通常为基于寿命的更换请求)。在图8的例子中,在比时刻A2稍微靠前的时刻Q2,使用的纸张的厚度被变更为厚度3,所以使用率的增加度急剧地增加,在推测为使用率为80%的定时之前,定影辊的寿命到头。
管理服务器10当接受定影辊的零件更换请求而更换定影辊时,将定影辊的使用率复位为0。另外,管理服务器10取消在时刻B1预定的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发送。由此,防止不需要的临时报告。
接下来,说明计算出的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发送定时为下次的定期报告的接收时刻以后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无需在紧接着下次的定期报告之后进一步接受临时报告。进一步而言,在接受了下次的定期报告时,重新计算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即可。因而,在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为下次的定期报告的接收时刻以后的情况下,取消该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发送。
图9示出了上述例子。在接收到定期报告C2时计算出的ΔT2为ΔT1以上(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B1为下次的定期报告的接收时刻A3以后),所以不发送在接受了该定期报告C2时计算出的临时报告的请求。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40关于根据临时报告的请求而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的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在下次的定期报告中省略而不发送这点。
图10示出了不利用下次的定期报告来发送利用临时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的更换零件的信息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在时刻A1进行了定期报告C1,在时刻A2进行了定期报告C2,在时刻A3进行了定期报告C3。另外,在时刻A2与时刻A3之间的时刻B1以及时刻B2,关于定影辊而进行了临时报告R1、R2,进而在比时刻A3靠后的时刻B3进行了临时报告R3。
在该情况下,在定期报告C1、C2中包含定影辊的使用量、使用条件的信息,但在进行了临时报告R1、R2之后的定期报告C3中不包含定影辊的使用量、使用条件的信息(劣化消耗信息)而省略。由此,削减定期报告中的通信数据量。
图11示出了管理服务器1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在该例子中,将更换零件设为定影辊。调查是否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40等)接收到定期报告(步骤S101),在接收到定期报告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计算定影辊的当前的使用率Pn(步骤S103)。如果当前的使用率Pn不是预先决定的阈值Pa以上(步骤S104;否),则返回到步骤S101,继续处理。此外,Pa为需要临时报告的使用率的阈值。
如果当前的使用率Pn为预先决定的阈值Pa以上(步骤S104;是),则求出最近的使用率的增加度,根据该增加度和当前的使用率来求出定影辊的使用率为Pb的时刻Tb(步骤S105)。如果求出的时刻Tb为下次的定期报告的预定时刻以后(步骤S106;否),则返回到步骤S101。
如果求出的时刻Tb比下次的定期报告的预定时刻靠前(步骤S106;是),则一边监视是否有定影辊的零件更换请求(步骤S107;否),一边等待时刻Tb的到来(步骤S108)。当在成为时刻Tb之前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收到定影辊的零件更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7;是),结束本处理。在该情况下,定影辊被更换,使用率被复位为0。
当不接受定影辊的零件更换请求(步骤S107;否),并在成为时刻Tb时(步骤S108;是),管理服务器10将关于定影辊的临时报告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40(步骤S109)。
管理服务器10等待来自图像形成装置40的临时报告的接收(步骤S110;否),当接收到临时报告时(步骤S110;是),根据该临时报告来更新定影辊的使用率,接下来关于定影辊更新成为应接受临时报告的阈值的使用率Pb(步骤S111)。例如,如果前次的Pb为80%,则更新为85%、90%。之后,关于定影辊求出最近的使用率的增加度,根据该增加度和当前的使用率来求出定影辊的使用率为Pb的时刻Tb(步骤S112),转移到步骤S107,继续处理。
当在步骤S101中没接收到定期报告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调查是否从图像形成装置40接收到定影辊的零件更换请求(步骤S102),如果未接收零件更换请求(步骤S102;否),返回到步骤S101,继续处理。在接收到零件更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结束本处理。
图1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40关于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等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像形成装置40利用本装置管理定期报告的定时。图像形成装置40当定期报告的定时到来时(步骤S201;是),调查在前次的定期报告以后是否有进行了临时报告的更换零件(步骤S204)。如果没有对应的更换零件(步骤S204;否),则制作关于所有的更换零件记载有使用量等信息(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步骤S205),转移到步骤S207。
当在前次的定期报告以后有进行了临时报告的更换零件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制作关于除了进行了临时报告的更换零件之外的更换零件记载有使用量等信息(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步骤S206),转移到步骤S207。关于进行了临时报告的零件,从该定期报告中除掉。
在步骤S207中,将制作出的定期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返回到步骤S201而继续处理。
如果定期报告的定时未到来(步骤S201;否),则调查是否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临时报告的请求(步骤S202)。在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临时报告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制作与该请求相应的临时报告,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步骤S208),返回到步骤S201。
如果未接收到临时报告的请求(步骤S202;否),则调查在本装置的各更换零件之中是否有达到寿命(更换时期)的更换零件(步骤S203)。如果有达到寿命的更换零件(步骤S203;是),将该到了寿命的零件的零件更换请求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步骤S209),返回到步骤S201。如果没有达到寿命的更换零件(步骤S203;否),返回到步骤S201,继续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抑制图像形成装置40、管理服务器10的通信负荷的同时,提高预测更换零件的寿命终结的时期的精度。另外,通过由管理服务器10判断发送临时报告的请求的定时,能够考虑各个装置的状况(寿命、环境等)、进而还考虑和与管理服务器10连接的其它装置有关的信息来进行各种应对、例如设定判断为应接受临时报告的阈值的使用率Pb等。另外,通过利用管理服务器10进行管理,从而管理者等能够不变更图像形成装置40的程序等而在任意的定时容易地变更成为阈值的使用率Pb的值等。
进而,通过利用管理服务器10来管理多个图像形成装置40,从而只要有进行相同的使用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40,就能够与其相同地设定阈值。例如,只要处于当在使用率为80%的定时发送了临时报告的请求时接受了该临时报告时的使用率为85%的情况较多这样的趋势,就能够进行将阈值下调到78%等这样的应对。即,能够进行从自大量的图像形成装置40得到的经验值学习而校正阈值。
以上,根据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即使有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变更、追加,也包含于本发明。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装置而以图像形成装置4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图像形成装置40,只要为具备多个更换零件的装置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将对本次接收到的定期报告(或者临时报告)和前次接受的定期报告(或者临时报告)之间的使用率的增量进行时间平均而得到的值设为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出下次的临时报告的请求定时,但也可以进行如将最近的使用率的增量与其前1次的使用率的增量进行比较,在前者的增量比后者的增量大的情况下,将把前者的增量校正为更大的值之后进行时间平均而得到的值设为使用率的增加度那样的校正处理。
本发明也可以为使信息处理装置作为管理服务器10进行动作的程序或者储存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在图像形成装置40侧,在计算加入了使用条件的使用量(求出标准化后的值)的情况下,作为利用定期报告、临时报告进行通知的劣化消耗信息只要有使用量信息即可,也可以省略使用条件的信息。劣化消耗信息只要为能够推测更换零件的更换时期的信息即可,也可以为零件的使用量、或者使用量和使用条件、标准化后的使用量、针对零件的寿命的使用率等。

Claims (11)

1.一种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接收部,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
判断部,根据所述定期报告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定期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以及
临时报告获取部,在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对所述装置请求并获取关于所述判断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示出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针对每个更换零件计算针对寿命设定值的使用率,据此来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从关于该确定出的更换零件的过去多次的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所述使用率达到规定的阈值的定时,将该定时确定为所述获取时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最近计算出的使用率与在前次接收到定期报告时计算出的使用率之差以及定期报告的周期来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报告获取部当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到来之前从所述装置接收到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装置。
6.一种保养对象的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保养管理装置当作管理对象的装置,所述保养对象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发送部,对所述保养管理装置定期地发送所述定期报告;以及
临时报告发送部,在从所述保养管理装置接受了所述临时报告的请求的情况下,制作所述临时报告而发送到所述保养管理装置,
所述定期报告发送部在发送了前次的定期报告之后所述临时报告发送部发送了所述临时报告的情况下,在下次的定期报告中不包含利用所述临时报告进行了报告的与更换零件有关的劣化消耗信息。
7.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程序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所述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具有:
定期报告接收步骤,从管理对象的装置定期地接收关于多个更换零件示出劣化消耗信息的定期报告;
判断步骤,根据在所述定期报告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定期报告,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及其获取时期;以及
临时报告获取步骤,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对所述装置请求并获取关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示出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临时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是表示更换零件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条件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针对每个更换零件计算针对寿命设定值的使用率,据此来确定在接受下次的所述定期报告之前需要获取所述劣化消耗信息的更换零件,从关于该确定出的更换零件的过去多次的所述劣化消耗信息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计算所述使用率达到规定的阈值的定时,将该定时确定为所述获取时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根据最近计算出的使用率与在前次接收到定期报告时计算出的使用率之差以及定期报告的周期来求出所述使用率的增加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临时报告获取步骤中,当在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确定出的所述获取时期到来之前从所述装置接收到确定出的所述更换零件的更换请求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请求发送到所述装置。
CN201810232125.5A 2017-03-27 2018-03-21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8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827A JP6805926B2 (ja) 2017-03-27 2017-03-27 保守管理装置、保守対象の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61827 201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044A CN108668044A (zh) 2018-10-16
CN108668044B true CN108668044B (zh) 2020-10-23

Family

ID=6358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212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8044B (zh) 2017-03-27 2018-03-21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5033B2 (zh)
JP (1) JP6805926B2 (zh)
CN (1) CN108668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0554B2 (ja) * 2018-09-03 2023-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2329408A (zh) * 2020-11-05 2021-02-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调控办公系统智能报表报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9369B2 (ja) 1990-07-18 2000-03-13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
JP3206267B2 (ja) 1993-12-31 2001-09-1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遠隔管理装置
JP4069272B2 (ja) * 2000-12-27 2008-04-02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費用管理装置、ユーザ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費用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352127A (ja) * 2001-05-22 2002-12-06 Sharp Corp 情報通信装置,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情報通信方法,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772236B1 (en) * 2003-04-17 2004-08-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veying an attribute of a device not explicitly recognized by a PS/2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without requiring modification of the protocol
JP2005309322A (ja) * 2004-04-26 2005-11-04 Sharp Corp トナー残量検知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トナー残量を検知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8944A (ja) * 2004-08-17 2006-03-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3241B2 (ja) * 2007-06-14 2012-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メンテナン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6355B2 (ja) * 2012-10-10 2017-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遠隔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77988B2 (ja) * 2015-03-25 2018-0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消耗品の管理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295703B8 (en) * 2015-05-14 2021-01-20 Apple Inc. Evolved node-b, shared spectrum control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5926B2 (ja) 2020-12-23
US10445033B2 (en) 2019-10-15
JP2018164240A (ja) 2018-10-18
CN108668044A (zh) 2018-10-16
US20180275929A1 (en)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0429B2 (en) Printer operable in toner saving and non-saving modes
US20160062293A1 (en)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and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That Enables To Supply Replenishing or Replacement Efficiently
US82752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sumable i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20150015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
US80647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utput setting method of consumed status of consumable item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161363A1 (en) Environmental load announcing apparatus,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and environmental load announcing method
JP201310967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サーバ
JP72297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457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32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トナー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8668044B (zh) 保养管理装置、保养对象的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US2009009240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200209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1994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定着温度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25073A (ja) 消耗部品寿命予測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17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116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95150A (ja) 装置、管理装置、装置の制御方法、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65772B2 (ja) 消耗品管理装置及び消耗品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9172819A (ja) プリンタ、複合機
EP342210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fetime judgment system
JP2016065959A (ja) 保守管理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2015148751A (ja) 消耗品管理システム
JP20200345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
JP51725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