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4296A -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4296A
CN108624296A CN201810756679.5A CN201810756679A CN108624296A CN 108624296 A CN108624296 A CN 108624296A CN 201810756679 A CN201810756679 A CN 201810756679A CN 108624296 A CN108624296 A CN 108624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ron nitride
change
polyethylene glycol
heat conduction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66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焕芝
夏永鹏
李建全
岑星桦
孙立贤
徐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7566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4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4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交联剂,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氮化硼,其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2)采用交联剂对聚乙二醇进行末端功能化改性;3)加入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自组装和接枝聚合聚乙二醇。本发明通过分子链末端功能化改性实现了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自组装和接枝聚合聚乙二醇,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相变过程中保持固态、相变潜热较高和导热性能明显提高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在相变储热和电子材料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储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逐渐的面临着能源危机的问题。在当今全球能源匮乏的情况下,储能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它能够用来解决能源短缺与需求紧缺的矛盾。近年来,相变材料由于具有热能储存和释放的特性,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及智能调温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能源领域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固-液相变材料在相转变过程中存在液体流动性、易泄露的缺陷,必须进行容器密封,严重限制了它的规模化应用。而固-固相变材料是通过固相之间的转变进行的热能存储和释放,过程中无液相或气相产生,实际使用无需容器封装。尤其是以高分子为载体的固-固相变材料,体积变化小,易于加工成型,可以简化制备工艺和降低成本,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然而,目前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普遍存在着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较差、相变焓值较低等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其在较高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其相变潜热,并且使其具有较好的热循环稳定性,从而不断提升其相变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
碳纳米管的结构可看做是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的中空管状,这是其具有优异电学、力学、热学性能的缘由。但是,碳纳米管也因其惰性表面结构,而在溶剂中难分散,因其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在应用时需要将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所以实际应用中常选用羟基化碳纳米管。氮化硼有多种晶体结构,六方氮化硼是稳定相,它化学性质稳定,其具有导热率高、热膨胀系数小、抗酸碱腐蚀性优异、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存在的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较差、相变焓值较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聚乙二醇末端羟基与交联剂的氰酸酯基团反应,获得末端具有氰酸酯的改性聚乙二醇。由于氮化硼的化学惰性较强,反应活性较低,通过碱处理可提高其分散性及相容性。羟基化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分子中通过氢键和官能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并且氮化硼与羟基化碳纳米管和聚乙二醇互穿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材料在发生相变时相变过程中,由于聚乙二醇分子链交联在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中,保证了相变材料没有泄露。同时,由于碳纳米管和氮化硼在网络结构中对导热系数的协同增强,使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得到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交联剂,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氮化硼。
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采用氢氧化钠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使用聚乙二醇为相变材料,通过交联剂对聚乙二醇进行末端功能化改性,与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在聚合物分子中通过氢键和官能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复合相变材料。
所述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质量(Mw)为2000~10000。
所述交联剂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
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氮化硼的表面改性,将氮化硼加入到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水浴加热下反应一定时间,将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至中性后,将样品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得到改性氮化硼。
步骤2)聚乙二醇分子链末端的功能化改性,将聚乙二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直至聚乙二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二醇-DMF溶液,再将交联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得到交联剂-DMF溶液,然后以交联剂与聚乙二醇满足一定物质的量之比,将交联剂-DMF溶液缓慢加入到聚乙二醇-DMF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预聚物;
步骤3)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的自组装和聚合聚乙二醇的接枝,向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中添加一定量的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溶液,反应完毕后将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和烘干,即可得到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
所述步骤1,2和3溶液操作均在氩气气氛、磁力搅拌和加热条件下进行。
所述步骤1)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40~60%,水浴加热的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3~6小时,鼓风干燥的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8~16小时。
所述步骤1)和2)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0~600rpm,加热条件为65~120℃
所述步骤2)交联剂与聚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所述步骤2)交联剂-DMF溶液和聚乙二醇-DMF溶液反应的时间为5~6小时。
所述步骤3)羟基化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15%~25%,改性氮化硼的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5%~20%,预聚物与羟基化碳纳米管,改性氮化硼反应的时间为18~36小时。
所述步骤3)蒸干的条件为减压蒸馏后,在50~60℃下鼓风干燥18~36小时,烘干的条件为在40~50℃温度下,真空干燥7~14天。
本发明经DSC和导热系数测试检测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在105.54~120.24 J/g范围内,导热系数在0.9~2.2 W/(m・K)范围内。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相较于纯PEG的导热系数(0.39 W/(m・K)),导热系数提升了230.7%~564.1%。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更优良的相变潜热,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热响应速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在相变储热和电子材料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图;
图2为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SEM图;
图3为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步骤(1)氮化硼的表面改性;
称取6 g的BN粉末,将其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mL,在氩气气氛,磁力搅拌转速为300rpm,90℃下反应4 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3~4次,最后将样品置于鼓风干燥箱在80℃下干燥24小时,即得改性氮化硼。
步骤(2)聚乙二醇分子链末端的功能化改性;
称取18g重均分子质量(Mw)为8000的聚乙二醇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7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加热至85 ℃,磁力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得到聚乙二醇-DMF溶液。称取与聚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溶解于2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得到MDI-DMF溶液,在磁力搅拌为300rpm下缓慢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于85 ℃在氩气氛围下反应6小时,得到预聚物。
步骤(3)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的自组装和聚合聚乙二醇的接枝
称取3.3819g羟基化碳纳米管加入10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置于超声分散仪中超声分散至其完全溶解,将其滴加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称取1.8g改性氮化硼加入5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置于超声分散仪中超声分散至其完全溶解,将其滴加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于85 ℃在氩气氛围下反应24小时。将所得的混合溶液减压蒸馏,然后在50℃下鼓风干燥24小时,最后在4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
所得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上进行储热性能测试,使用导热系数仪对样品的导热系数进行测试。其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09.08 J/g和108.54 J/g,导热系数为1.32 W/(m・K)。

Claims (10)

1.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交联剂,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氮化硼,采用氢氧化钠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使用聚乙二醇为相变材料,通过交联剂对聚乙二醇进行末端功能化改性,与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在聚合物分子中通过氢键和官能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复合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质量(Mw)为2000~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热系数为0.9~2.2 W/(m・K)。
5.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氮化硼的表面改性,将氮化硼加入到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水浴加热下反应一定时间,将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至中性后,将样品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得到改性氮化硼;
步骤2)聚乙二醇分子链末端的功能化改性,将聚乙二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直至聚乙二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二醇-DMF溶液,再将交联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得到交联剂-DMF溶液,然后以交联剂与聚乙二醇满足一定物质的量之比,将交联剂-DMF溶液缓慢加入到聚乙二醇-DMF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预聚物;
步骤3)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的自组装和聚合聚乙二醇的接枝,向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中添加一定量的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溶液,反应完毕后将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和烘干,即可得到得到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
所述步骤1,2和3溶液操作均在氩气气氛、磁力搅拌和加热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40~60%,水浴加热的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3~6小时,鼓风干燥的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8~1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0~600rpm,加热条件为65~1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交联剂与聚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所述步骤2)交联剂-DMF溶液和聚乙二醇-DMF溶液反应的时间为5~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羟基化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15%~25%,改性氮化硼的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5%~20%,预聚物与羟基化碳纳米管,改性氮化硼反应的时间为18~3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蒸干的条件为减压蒸馏后,在50~60℃下鼓风干燥18~36小时,烘干的条件为在40~50℃温度下,真空干燥7~14天。
CN201810756679.5A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624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6679.5A CN108624296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6679.5A CN108624296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4296A true CN108624296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8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6679.5A Pending CN108624296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429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0544A (zh) * 2018-12-29 2019-05-28 厦门大学 一种氨基化六方氮化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05603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羟基化六方氮化硼/聚乙烯醇/木质素纳米颗粒导热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5883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以烷基化氮化硼为填料的储能木材
CN111471156A (zh) * 2020-05-11 2020-07-31 黎哲华 一种绝缘性的高导热改性聚氨酯薄膜及其制法
CN115074855A (zh) * 2022-07-11 2022-09-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994A (zh) * 2022-07-23 2022-11-0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兼具高储热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多元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581A (zh) * 2008-02-29 2009-09-0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5606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1146A (zh) * 2009-11-18 2011-05-18 洪伟 负离子纳米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CN103540294A (zh) * 2013-10-15 2014-01-29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聚乙二醇/涤纶物理共混制备固固相转变材料的方法
CN105778427A (zh) * 2016-05-20 2016-07-20 安徽大学 一种氮化硼-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协同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
CN106554478A (zh) * 2015-09-29 2017-04-05 李博琪 聚乙二醇/白炭黑接枝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4850A (zh) * 2016-10-19 2017-05-10 北京恒通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0648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导热率高的聚乙二醇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026A (zh) * 2016-07-10 2017-08-18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含有功能化石墨烯调控聚乙二醇的聚氨酯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547A (zh) * 2017-05-17 2017-09-15 北京大学 一种固‑固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795A (zh) * 2017-09-18 2018-01-19 武汉纺织大学 接枝共聚制备固固相转变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581A (zh) * 2008-02-29 2009-09-0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5606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1146A (zh) * 2009-11-18 2011-05-18 洪伟 负离子纳米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CN103540294A (zh) * 2013-10-15 2014-01-29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聚乙二醇/涤纶物理共混制备固固相转变材料的方法
CN106554478A (zh) * 2015-09-29 2017-04-05 李博琪 聚乙二醇/白炭黑接枝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10648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导热率高的聚乙二醇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427A (zh) * 2016-05-20 2016-07-20 安徽大学 一种氮化硼-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协同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
CN107057026A (zh) * 2016-07-10 2017-08-18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含有功能化石墨烯调控聚乙二醇的聚氨酯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850A (zh) * 2016-10-19 2017-05-10 北京恒通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547A (zh) * 2017-05-17 2017-09-15 北京大学 一种固‑固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795A (zh) * 2017-09-18 2018-01-19 武汉纺织大学 接枝共聚制备固固相转变材料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0544A (zh) * 2018-12-29 2019-05-28 厦门大学 一种氨基化六方氮化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05603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羟基化六方氮化硼/聚乙烯醇/木质素纳米颗粒导热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603B (zh) * 2019-05-06 2021-05-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羟基化六方氮化硼/聚乙烯醇/木质素纳米颗粒导热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5883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以烷基化氮化硼为填料的储能木材
CN111471156A (zh) * 2020-05-11 2020-07-31 黎哲华 一种绝缘性的高导热改性聚氨酯薄膜及其制法
CN115074855A (zh) * 2022-07-11 2022-09-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74855B (zh) * 2022-07-11 2023-07-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994A (zh) * 2022-07-23 2022-11-0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兼具高储热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多元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CN115260994B (zh) * 2022-07-23 2023-12-26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兼具高储热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多元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4296A (zh) 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634332B2 (en) Selenium-doped MXene composite nano-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5609743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Ox-C-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55870A (zh) 膨胀石墨与纳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片、电池
CN10522626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252624B (zh) 锂电池负极用多孔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93065A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和用途与包含它的锂电池
Zhou et al. Carbon free silicon/polyaniline hybrid anodes with 3D conductive structures for superi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1407625A (zh) 一种超支化聚醚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0426A (zh) 一种聚乙二醇接枝氧化石墨烯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240B (zh) 聚己内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CN109524244A (zh) 一种含氮二维共轭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63586A (zh) 一种基于卤键作用提升锌碘电池性能的方法
CN107946085A (zh) 一种表面修饰的氮掺杂碳空心球负载的二氧化锰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31757A (zh) 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8539143A (zh) 一种快速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0746922A (zh) 一种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8843A (zh) 一种具有良好高温性能的硼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固相制备方法
CN112018354A (zh) 一种阵列状SnS2/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A novel one-step ultraviolet curing fabrication of myristic acid-resin shape-stabiliz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105591108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O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50178B (zh)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51579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的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61918A (zh) 一种垂直取向多层碳基MoS2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611858A (zh) 一种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