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光伏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半片组件的引出线进行直角折弯,目前是采用简易工装,通过手工进行折弯,先将一块铣有两边靠山的铝块固定在台面上,然后将引出线一端沿着铝块上铣出的靠山放平,一手压在引出线折弯部分,一手向下压引出线,使其成直角状态。
由于使用简易工装手工进行折弯,折弯精度差,容易出现引出线的折弯角度变大、引出线折弯部分出现倾斜、引出线变形等问题。在折弯好的成品引出线因上述的问题引出线折弯部分容易出现与电池片重叠,从而使电池片出现划伤及破碎,导致产生组件不良品。此外,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量,长期作业有损员工的手指关节,人工成本较高,且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降低人工作业成本,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
一种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底座上设有折弯下模、折弯前模和折弯后模,所述折弯下模位于所述折弯前模和所述折弯后模之间,所述折弯下模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折弯上模与所述折弯下模的形状相同且对应设置,所述折弯上模上设有上导套,所述折弯下模上设有下导套,所述上导套和所述下导套的位置对应,所述折弯上模和所述折弯下模之间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上导套和所述下导套,所述折弯上模朝向所述折弯下模的一面设有凸块,所述折弯下模朝向所述折弯上模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折弯前模和所述折弯后模上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待加工的半片组件引出线。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使用时,将待加工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启动气缸作业,气缸带动折弯上模朝下运动,由于折弯下模位于折弯前模和折弯后模之间,且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的形状相同、对应设置,因此,引出线能够在折弯下模与折弯前模之间以及折弯下模与折弯后模之间被折弯,通过凸块与第一凹槽的配合,能够保证折弯的精度,防止引出线折摆入时出现偏离,杜绝在折弯时引出线折弯后出面倾斜,而通过上导套、下导套以及导柱的设置,能够确保冲压路径的直线性,折弯下模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簧,能够使折弯下模回弹到开始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取出已折弯好的引出线,采用该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无需再手工按压弯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升了作业精度和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下模包括第一下模部和第二下模部,所述第一下模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下模部的尺寸,所述第一下模部和所述第二下模部组成L形结构,所述折弯前模的尺寸与所述第一下模部的尺寸匹配,所述折弯后模的尺寸与整个所述折弯下模的尺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下模与所述折弯前模之间的间隙为0.35~0.6mm。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下模与所述折弯后模之间的间隙为0.35~0.6mm。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后模上设有折弯长度调节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折弯上模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侧板上设有机械阀和气压调节阀,所述机械阀分别与所述气压调节阀和所述气缸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阀为三位五通机械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模部上设有8个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下模部上的8个所述第一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一下模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模部上设有8个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下模部上的8个所述第一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二下模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6个,所述上导套、所述下导套、所述导柱的数量均为4个,4个所述导柱穿过其中4个所述弹簧,另外2个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在第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II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在第二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III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中底座、折弯下模、折弯上模、折弯前模以及折弯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去除折弯下模、折弯上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中折弯下模、折弯上模、折弯前模以及折弯后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包括底座10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支撑架20,所述底座10上设有折弯下模30、折弯前模40和折弯后模50,所述折弯下模30位于所述折弯前模40和所述折弯后模50之间。
所述折弯下模30与所述底座10之间设有弹簧60,所述支撑架20上设有气缸70,所述气缸70连接折弯上模80,所述折弯上模80在所述气缸70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折弯上模80与所述折弯下模30的形状相同且对应设置。
所述折弯上模80上设有上导套81,所述折弯下模30上设有下导套31,所述上导套81和所述下导套31的位置对应,所述折弯上模80和所述折弯下模30之间设有导柱90,所述导柱90穿过所述上导套81和所述下导套31。
所述折弯上模80朝向所述折弯下模30的一面设有凸块82,所述折弯下模30朝向所述折弯上模80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凸块82与所述第一凹槽32配合,所述折弯前模40和所述折弯后模50上均设有第二凹槽100,所述第二凹槽100与所述第一凹槽32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凹槽32和所述第二凹槽100用于容置待加工的半片组件引出线。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下模30包括第一下模部301和第二下模部302,所述第一下模部3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下模部302的尺寸,所述第一下模部301和所述第二下模部302组成L形结构,所述折弯前模40的尺寸与所述第一下模部301的尺寸匹配,所述折弯后模50的尺寸与整个所述折弯下模30的尺寸匹配。
所述第一下模部301上设有8个所述第一凹槽32,且所述第一下模部301上的8个所述第一凹槽32均贯穿所述第一下模部301。所述第二下模部302上设有8个所述第一凹槽32,且所述第二下模部302上的8个所述第一凹槽32均贯穿所述第二下模部302。由于,所述第一下模部3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下模部302的尺寸,因此能够形成8长8短的分布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半片组件需要2长2短引出线的要求,提升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下模30与所述折弯前模40之间的间隙为0.35~0.6mm,该设计能够使引出线在折弯下模30与折弯前模40连接处的折弯效果达到每一次折弯角度都在90度~91度之间,有效保证垂直效果。
且所述折弯下模30与所述折弯后模50之间的间隙也为0.35~0.6mm。该设计能够使引出线在折弯下模30与折弯后模50连接处的折弯效果达到每一次折弯角度都在90度~91度之间,有效保证垂直效果。
所述折弯后模50上设有折弯长度调节滑杆110,用于调节引出线在折弯后模50与折弯下模30处的折弯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0包括侧板21和顶板22,所述侧板21分别与所述顶板22和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气缸70安装在所述顶板22上,所述折弯上模80位于所述顶板22和所述底座10之间,所述侧板21上设有机械阀120和气压调节阀130,所述机械阀120分别与所述气压调节阀130和所述气缸70电气连接。
所述机械阀120例如为三位五通机械阀,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60的数量为6个,所述上导套81、所述下导套31、所述导柱90的数量均为4个,4个所述导柱90穿过其中4个所述弹簧60,另外2个所述弹簧60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中间位置。需要指出的,具体实施时,弹簧60、上导套81、下导套31、以及导柱90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保证导向作用以及弹簧回弹的作用即可。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的使用过程:
1、首先接通气源,调整气压调节阀130,使气压达到所需的合适气压;
2、对气缸70进行行程调节,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使用必须要注意调节行程,在折弯前,要试机,折弯上模80下行至最底部时保证有40mm的间隙。否则会对模具和机架造成损坏,行程的调节可以通过气缸70与折弯上模80的螺栓手动调整;
3、确认引出线折弯后模50有1度的脱模角度形成有效折弯槽口,使引出线折弯保持良好的折弯度角;
4、将引出线摆入折弯下模30的第一凹槽32以及折弯后模50和折弯前模40的第二凹槽100中;
5、按下机械阀120开关开始折弯,使折弯上模80下行到折弯预定位置,其中,为了操作安全可以随时松开开关折弯机便会使下行的折弯上模80上升,再按下重新下行;
6、引出线在折弯下模30与折弯前模40的间隙处、以及折弯下模30与折弯后模50的间隙处完成折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放置在第二下模部302上的引出线,由于没有配和的折弯前模40,因此,该处的引出线只在折弯下模30与折弯后模50的间隙处完成折弯,以满足不同的折弯需求);
7、通过弹簧60的回弹力使折弯下模30回弹到开始位置,操作人员取出已折弯好的引出线。
根据本实施例提出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折弯设备,使用时,将待加工的半片组件引出线放置在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100上,启动气缸70作业,气缸70带动折弯上模80朝下运动,由于折弯下模30位于折弯前模40和折弯后模50之间,且折弯上模80与折弯下模30的形状相同、对应设置,因此,引出线能够在折弯下模80与折弯前模40之间以及折弯下模80与折弯后模50之间被折弯,通过凸块82与第一凹槽32的配合,能够保证折弯的精度,防止引出线折摆入时出现偏离,杜绝在折弯时引出线折弯后出面倾斜,而通过上导套81、下导套31以及导柱90的设置,能够确保冲压路径的直线性,折弯下模30与底座10之间设有弹簧,能够使折弯下模30回弹到开始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取出已折弯好的引出线,采用该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无需再手工按压弯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升了作业精度和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