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2967B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2967B
CN108472967B CN201680077779.4A CN201680077779A CN108472967B CN 108472967 B CN108472967 B CN 108472967B CN 201680077779 A CN201680077779 A CN 201680077779A CN 108472967 B CN108472967 B CN 108472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section
printing
displacement
section
prin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2967A (zh
Inventor
藤田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2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2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2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8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applied to printers having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3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41J11/005Guides in the printing zone, e.g. guides for preventing contact of conveyed sheets with print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8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在第一按压部或第二按压部位移后,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并且之后印刷部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动作。印刷装置(1)具备:输送部(12),输送作为记录介质的工件(W);印刷部(13),在沿工件(W)的宽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工件(W)上实施印刷;第一按压部(2A),按压工件(W)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按压部(2B),按压工件(W)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检测部(6),分别检测第一按压部(2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和第二按压部(2B)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印刷部(13)在检测出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时与在检测出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时之间,进行不同的移动。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喷墨方式对片状的记录介质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印刷装置构成为,包括具有多个喷嘴的头,使记录介质输送,并一边使头沿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喷出墨水。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具备分别按压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部的介质按压件和检测各介质按压件的转动角度的检测部。并且,构成为通过该检测部的检测来防止介质按压件与头的碰撞。然而,例如在各介质按压件越过了记录介质的结合部的情况下,根据该结合部的状态(例如厚度的程度),有时不能准确地检测介质按压件的转动角度,其结果,介质按压件与头碰撞。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也具备分别按压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部的按压部件和检测各按压部件的转动角度的检测部。并且,构成为通过该检测部的检测来防止按压部件与头的碰撞。然而,根据记录介质的结合部与各按压部件的转动轴的位置关系,该按压部件有时会弹起,其结果,按压部件与头会碰撞。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中,对于受到所述碰撞的头,可能产生对准确地喷出墨水带来影响的程度的不良情况,在该情况下,难以或无法再次开始印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9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64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第一按压部或第二按压部位移后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并且在这之后印刷部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动作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来实现。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将带状的记录介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长边方向输送;印刷部,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第一按压部,按压所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按压部,按压所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印刷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与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之间,进行不同的移动。
由此,在第一按压部位移后或者第二按压部位移后,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另外,之后,也能够利用检测部检测出该位移了的按压部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情况,在该检测后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部的印刷动作。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量超过阈值时,所述检测部视作所述第一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在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量超过阈值时,所述检测部视作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
由此,能够防止印刷部的印刷不小心(不必要)地停止,因而,还能够防止印刷装置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分别具有被悬臂支承的板片,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的位移。
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是各按压部之中位移量最大的部分,因此各按压部的位移的检测变得容易并且可靠。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具有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或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对置地配置。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准确且可靠地检测各按压部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还具有对来自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所述光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所述反射部遍及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的范围地设置。
由此,相比于将反射部对应于各光学传感器而分开地设置的情况,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抑制。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印刷部能够在第一移动极限位置和第二移动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极限位置是在所述第一按压部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极限位置是在所述第二按压部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所述印刷部所能够移动的移动范围划分为从所述第一移动极限位置至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的第一区域、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的第二区域、以及从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移动极限位置的第三区域。
由此,根据第一按压部已位移的情况与第二按压部已位移的情况,印刷部的各种动作模式的控制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停止所述印刷,并且在所述第二区域待机或移动至所述第三区域。
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位移了的第一按压部碰撞。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二区域待机或移动至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第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由此,第一按压部能够可靠地返回位移前的原始状态,之后的印刷部的移动变得可能。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第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由此,能够使印刷部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印刷装置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中的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一区域待机。
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位移了的一按压部碰撞。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一区域待机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由此,一按压部能够可靠地返回位移前的原始状态,之后的印刷部的移动变得可能。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由此,能够使印刷部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印刷装置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停止所述印刷并且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
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位移了的第二按压部碰撞。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印刷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第二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由此,第二按压部能够可靠地返回位移前的原始状态,之后的印刷部的移动变得可能。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第二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由此,能够使印刷部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印刷装置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中的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三区域待机。
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位移了的一按压部碰撞。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三区域待机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由此,一按压部能够可靠地返回位移前的原始状态,之后的印刷部的移动变得可能。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由此,能够使印刷部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印刷装置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
由此,在第一按压部位移后或第二按压部位移后,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另外,之后,也能够利用检测部检测该位移了的按压部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情况,在该检测后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部的印刷动作。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所述印刷部在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与在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之间,进行不同的移动。
由此,在第一按压部位移后或第二按压部位移后,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另外,之后,也能够利用检测部检测该位移了的按压部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情况,在该检测后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印刷部的印刷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按压部从图4所示的状态位移了的状态的图。
图6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动作模式的图。
图7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动作模式的图。
图8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动作模式的图。
图9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动作模式的图。
图10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动作模式的图。
图11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动作模式的图。
图12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动作模式的图。
图13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三动作模式的图。
图14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三动作模式的图。
图15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三动作模式的图。
图16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三动作模式的图。
图17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四动作模式的图。
图18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四动作模式的图。
图19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四动作模式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图。图5是示出第一按压部从图4所示的状态位移了的状态的图。图6~图9分别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动作模式的图。图10~图12分别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动作模式的图。图13~图16分别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三动作模式的图。图17~图19分别是按顺序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第四动作模式的图。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纸面纵深方向称作“X方向”,将左右方向称作“Y方向”,将上下方向称作“Z方向”。另外,图3~图19(图20也相同)中的坐标轴分别与图1中的坐标轴对应。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是一边输送作为记录介质的工件W一边在该工件W上实施印刷的印染装置,并能够执行本发明的印刷方法。
如图1、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机台11、输送工件W的输送部12、在工件W上赋予墨水而实施印刷的印刷部13、使印刷部13移动的移动部14、将工件W上的墨进行干燥的干燥部16、进行印刷时的各种诸多条件的输入、设定的输入操作部18、以及分别控制该各部分的工作的控制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5。另外,印刷装置1以控制部15与外部电力供给源200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输送工件W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X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成为Y方向,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Z方向。
输送部12具备:抽出装置3,将卷绕成卷状的长条带状的工件W抽出;卷取装置4,卷取印刷完毕的工件W;以及支承装置5,配设于机台11上,支承印刷时的工件W。
抽出装置3配设于比机台11靠工件W的进给方向(Y方向)上游侧处。抽出装置3具有:送出辊(抽出卷轴)31,工件W呈卷状地卷绕于该送出辊31上,并且该送出辊31将该工件W送出;以及张紧器32,在送出辊31与支承装置5之间对工件W施加张力。送出辊31与马达(未图示)连接,且能够通过该马达的工作而旋转。
此外,关于工件W,能够使用具有吸墨性且较薄的膜状的片材、以及具有不吸墨性且较薄的膜状的片材。在前者的情况下,可列举例如普通纸、上质纸以及光泽纸等喷墨记录用专用纸,除此之外,可列举纺布、织物等。在后者的情况下,可列举例如未为喷墨印刷用而进行表面处理(即,未形成吸墨层)的塑料膜、在纸等基材上涂敷有塑料的片材、以及在纸等基材上粘合有塑料膜的片材。作为该塑料,不被特别限定,但可列举例如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和聚丙烯。
卷取装置4相对于抽出装置3被配设于比机台11靠工件W的进给方向(Y方向)下游侧处。卷取装置4具有:卷取辊(卷取卷轴)41,将工件W呈卷状地卷取;以及张紧器42、43、44,在卷取辊41与支承装置5之间对工件W施加张力。卷取辊41与马达(未图示)连接,并能够通过该马达的工作而旋转。张紧器42~44分别在离开卷取辊41的方向上依次隔开间隔地配置。
支承装置5配置于抽出装置3与卷取装置4之间。支承装置5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分开地配置的主动辊51及从动辊52、跨架于主动辊51与从动辊52上的环形带(带)53、以及在主动辊51与从动辊52之间对工件W施加张力的张紧器54、55。
主动辊51与马达(未图示)连接,并能够通过该马达的工作而旋转。另外,从动辊52经由环形带53而被传递主动辊51的旋转力,能够与该主动辊51连动地旋转。
环形带53是在其表侧的面上形成了具有粘性的粘合层的胶带。工件W的一部分被粘合固定于该粘合层而被沿该工件W的长边方向、即Y方向输送。并且,在该输送期间,对工件W稳定地实施印刷。另外,在实施了印刷之后,工件W被从环形带53剥离。
张紧器54、55也与主动辊51及从动辊52同样地在Y方向上相互分开地配置。
能够在张紧器54与主动辊51之间将工件W连同环形带53夹住,能够在张紧器55与从动辊52之间将工件W连同环形带53夹住。由此,被张紧器54、55施加了张力的工件W保持着被施加了该张力的状态地固定于环形带53上而被输送。通过这样的状态,工件W在输送中例如出现褶皱等的情况被防止,由此,在实施了印刷的情况下,其印刷变得准确并且高品质。
印刷部13能够向正被输送部12输送的工件W上喷出墨水作为液滴D(参照图3)。由此,液滴D着落于工件W上,从而可对该工件W进行基于印刷的描绘(记录)。此外,墨水是在作为溶剂的水中含有作为着色剂的染料或颜料的物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这4色。
另外,印刷部13具备滑架单元131,该滑架单元131具有按照墨水的颜色区分的多个喷墨头(墨水喷出头)。在印刷装置1中,将由抽出装置3抽出的工件W以粘合固定于环形带53上的固定状态在Y方向上间歇进给(副扫描),并且一边通过移动部14使滑架单元131相对于固定状态的工件W在X方向(工件W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主扫描),一边从滑架单元131喷出墨水。能够进行该操作直到印刷结束并在工件W上形成图像。此外,所得到的图像可以是多色印刷(彩色印刷)的图像,也可以是单色印刷的图像。
移动部14在印刷中将印刷部13支承为能够沿X方向移动。由此,印刷部13能够以横跨工件W上的方式往复移动,在此期间能够将墨水施加在工件W上(参照图3)。
如图4、图5所示,移动部14具有使印刷部13移动的驱动源141和沿X方向延伸并支承驱动源141的框架142。
驱动源141例如为具有滚珠螺杆和线性导轨的结构。
框架14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沿Z方向立起设置的背板143和从背板143向X方向负侧突出的顶板144。
如图3所示,在背板143的长边方向的中途设置有按压工件W的图3中的右侧(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W1的第一按压部2A、以及按压工件W的图3中的左侧(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W2的第二按压部2B。并且,印刷部13(滑架单元131)能够在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1和第二移动极限位置LT2之间移动,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1是在第一按压部2A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第二移动极限位置LT2是在第二按压部2B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此外,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1成为印刷部13的原始位置(通常待机位置)。
另外,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1与第二移动极限位置LT2之间、即印刷部13能够移动的移动范围A0能够被划分为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1至第一按压部2A上方的第一区域A1、从第一按压部2A上方至第二按压部2B上方的第二区域A2、以及从第二按压部2B上方至第二移动极限位置LT2的第三区域A3。通过以这种方式将移动范围A0划分为3个区域,使得后述的第一动作模式~第四动作模式的控制变得容易。
干燥部16在比印刷部13靠工件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且在支承装置5与卷取装置4的卷取辊41之间被配置。该干燥部16具有内置有加热器的室161。由此,在工件W通过室161内时,能够利用加热器的热使位于该工件W上的未干燥状态的墨水干燥。
此外,隔着干燥部16在Y方向上的两侧配置有张紧器42与张紧器43。由此,工件W能够在被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通过室161内。通过这样的状态,可防止工件W在通过过程中例如出现褶皱等,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对墨水的干燥。
输入操作部18由例如触摸面板等构成。作为印刷装置1的操作者的操作人员能够经由输入操作部18输入印刷时的各种诸多条件。作为诸多条件,不被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印刷程序、、工件W的输送速度、厚度等。此外,输入操作部18还具有显示印刷装置1中的信息的显示部。
控制部15与输送部12、印刷部13、移动部14、干燥部16、检测部6以及输入操作部18电连接,并具有对其工作分别进行控制的功能。如图2所示,控制部15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1和存储部152。
CPU151执行前述那种印刷处理等的各种处理用的程序。
存储部152具有例如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能够存储各种程序等。
控制部15与例如施加200V的电压的外部电力供给源200电连接。由此,印刷装置1的各部分被供给电力。
如前述那样,在框架142设置有按压工件W的边缘部W1的第一按压部2A和按压工件W的边缘部W2的第二按压部2B(参照图3)。第一按压部2A与第二按压部2B除了配置位置不同以外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第一按压部2A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第一按压部2A是将长条板弯折而形成的,其端部被悬臂支承。该第一按压部2A具有支承、固定于框架142的背板143的固定部21、抵接于工件W的边缘部W1的抵接部22、以及相对于抵接部22倾斜的倾斜部23。此外,第一按压部2A优选为由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构成。
固定部21例如经由螺栓(未图示)而被固定于框架142的背板143。
抵接部22从固定部21的下端部朝向Y方向正侧延伸。并且,该抵接部22抵接于工件W的边缘部W1,能够将该边缘部W1按压于环形带53上,即,能够夹持于与环形带53之间。由此,例如即使边缘部W1向工件W的背侧弯折、边缘部W1产生毛刺,也可抑制其来防止与印刷部13的干涉(碰撞)。因而,工件W将会被维持在适合印刷的状态,并被稳定地实施准确的印刷。
倾斜部23是从抵接部22进一步朝向Y方向正侧延伸的部分。该倾斜部23相对于抵接部22倾斜,成为与环形带53上的工件W分开的状态。
然而,如图5所示,工件W由多张织物接合(结合)而成,并形成有接合部W3。并且,各接合部W3比其前后的部分厚。第一按压部2A以及第二按压部2B有在工件W的输送中越过接合部W3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抵接部22从工件W抬起,即,成为挠曲的状态。根据该抬起的程度,沿X方向移动中的印刷部13与抵接部22碰撞。另外,在碰撞后,印刷部13、抵接部22也会产生因该碰撞导致的变形、破损,难以或无法继续印刷。因此,在印刷装置1中,成为对消除这样的现象来说有效的结构。以下,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分别对第一按压部2A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以及第二按压部2B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进行检测的检测部6。检测部6与控制部15电连接(参照图2)。
该检测部6具有第一光学传感器61A、第一反射部件(反射部)62A、第二光学传感器61B、以及第二反射部件(反射部)62B。
如图4、图5所示,第一反射部件62A被配置、固定于第一按压部2A的抵接部22的尽可能靠近自由端侧、即倾斜部23的部分。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是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与第一反射部件62A对置地配置、固定于框架142的顶板144。
从第一光学传感器61A发出的射出光L1被第一反射部件62A反射而作为反射光L2被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接收,并在内置于该第一光学传感器61A的感光元件上成像。该成像位置根据第一光学传感器61A与第一反射部件62A的距离M(参照图4、图5)而不同。并且,能够将基于成像位置检测出的距离M作为第一按压部2A的抵接部22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量。此外,将检测第一按压部2A的上下方向的位移的检测位置设为抵接部22的尽可能靠近自由端侧的部分,这是因为,该部分是第一按压部2A之中位移量最大的部分,因此上述位移的检测变得容易并且可靠。
第二反射部件62B配置、固定于第二按压部2B的抵接部22的尽可能靠近自由端侧的部分。第二光学传感器61B也与第一光学传感器61A同样地为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并与第二反射部件62B对置地配置、固定于框架142的顶板144。此外,检测第二按压部2B的上下方向的位移的原理与上述的检测第一按压部2A的上下方向的位移的原理相同。
印刷装置1能够根据检测部6的检测结果、和印刷部13的位置即印刷部13位于第一区域A1至第三区域A3中的何处的位置信息,执行4个动作模式。此外,印刷部13的位置信息例如根据内置于使印刷部13移动的驱动源141的编码器而获得。
4个动作模式中的第一个动作模式是图6~图9所示的第一动作模式。第二个动作模式是图10~图12所示的第二动作模式。第三个动作模式是图13~图16所示的第三动作模式。第四个动作模式是图17~图19所示的第四动作模式。另外,各动作模式的切换由控制部15的CPU151进行,用于执行各动作模式的程序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5的存储部152。
首先,一边参照图6~图9一边对第一动作模式进行说明。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印刷部13位于第二区域A2,向输送中的工件W上喷出液滴D而进行印刷。另外,第一按压部2A被工件W的接合部W3朝向上方按压而位移。该位移被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检测部6)检测出。
如果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7所示,停止从印刷部13喷出液滴D,即停止印刷。另外,印刷部13在第二区域A2内的移动也停止,使该印刷部13保持原样地在第二区域A2待机。此外,除了使印刷部13在第二区域A2待机之外,也可以使印刷部13移动至第三区域A3(参照图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印刷部13)。另外,工件W的输送虽优选为停止,但也可以继续。
接着,从图7所示的状态起,利用输送部12进行工件W的输送。由此,如图8所示,总之,第一按压部2A能够越过成为位移的起因的接合部W3,其结果,返回至位移前的初始状态。另外,该位移即返回到原始状态带来的位移也被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检测出。
接着,如果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9所示,使印刷部13再次开始印刷。
通过这样的第一动作模式,在第一按压部2A位移后,能够在第二区域A2内使印刷部13的移动停止,或者,能够使印刷部13向与该位移了的第一按压部2A相反一侧、即第三区域A3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13碰撞位移了的第一按压部2A。另外,在避免该碰撞之后,一旦第一按压部2A恢复到原始状态,就能够迅速地使印刷部13再次开始印刷。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说明第二动作模式。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印刷部13位于第一区域A1,从此处起欲开始印刷。另外,第一按压部2A被工件W的接合部W3朝向上方按压而位移。该位移被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检测出。然后,如果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被检测出,则使印刷部13保持原样地在第一区域A1待机。
接着,从图10所示的状态起,利用输送部12进行工件W的输送。由此,如图11所示,总之,第一按压部2A能够越过成为位移的起因的接合部W3,其结果,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另外,该位移也被第一光学传感器61A检测出。
接着,如果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12所示,使印刷部13在第二区域A2内移动而再次开始印刷。
通过这样的第二动作模式,在第一按压部2A位移后,能够使印刷部13在第一区域A1内待机。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13与位移了的第一按压部2A碰撞。另外,在避免该碰撞之后,一旦第一按压部2A恢复到原始状态,就能够迅速地使印刷部13再次开始印刷。此外,第二动作模式在这里成为第一按压部2A位移了的情况下的动作模式,但在第二按压部2B位移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设为相同的动作模式。
接下来,参照图13~图16对第三动作模式进行说明。
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印刷部13位于第二区域A2,并向输送中的工件W上喷出液滴D而进行印刷。另外,第二按压部2B被工件W的接合部W3朝向上方按压而位移。该位移被第二光学传感器61B(检测部6)检测出。
如果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14所示,停止印刷部13的印刷。另外,使印刷部13移动至第一区域A1。另外,工件W的输送虽优选为停止,但也可以继续。
接着,从图14所示的状态起,利用输送部12进行工件W的输送。由此,如图15所示,总之,第二按压部2B能够越过成为位移的起因的接合部W3,其结果,返回至位移前的原始状态。另外,该位移、即返回至原始状态带来的位移也被第二光学传感器61B检测出。
接着,如果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16所示,使印刷部13在第二区域A2移动而再次开始印刷。
通过这样的第三动作模式,在第二按压部2B位移后,能够使印刷部13向与该位移了的第二按压部2B相反一侧、即第一区域A1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13与位移了的第二按压部2B碰撞。另外,在避免该碰撞之后,一旦第二按压部2B恢复到原始状态,就能够迅速地使印刷部13再次开始印刷。
接下来,参照图17~图19对第四动作模式进行说明。
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印刷部13位于第三区域A3,进而要向第二区域A2移动而继续印刷。另外,第二按压部2B被工件W的接合部W3朝向上方按压而位移。该位移被第二光学传感器61B检测出。然后,如果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被检测出,则使印刷部13保持原样地在第三区域A3待机。
接着,从图17所示的状态起,利用输送部12进行工件W的输送。由此,如图18所示,总之,第二按压部2B能够越过成为位移的起因的接合部W3,其结果,返回至位移前的原始状态。另外,该位移也被第二光学传感器61B检测出。
接着,如果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被检测出,则如图19所示,使印刷部13在第二区域A2内移动而再次开始印刷。
通过这样的第四动作模式,在第二按压部2B位移后,能够在第三区域A3内使印刷部13待机。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13与位移乐的第二按压部2B碰撞。另外,在避免该碰撞之后,一旦第二按压部2B恢复到原始状态,就能够迅速地使印刷部13再次开始印刷。此外,在此第四动作模式为第二按压部2B位移了的情况下的动作模式,但在第一按压部2A位移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设为相同的动作模式。
如上所述,在印刷装置1中,在检测部6检测出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时与在检测部6检测出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时,印刷部13进行不同的移动、即移动方向(移动目的地)不同。此外,“待机(停止)”也以移动量为零而包含在移动的一方式中。
通过这样的控制,如上所述,在第一按压部2A位移后、或第二按压部2B位移后,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印刷部13与该位移了的按压部碰撞。另外,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之后的印刷部的印刷动作。
另外,无论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量的大小如何,在判断为该第一按压部2A已位移时,即使是不会引起碰撞的微小的位移也必须使印刷部13停止印刷,担心印刷装置1的生产效率的降低。该担心对于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也是同样的。
因此,设定可能引起碰撞的第一按压部2A的位移量的第一阈值,在第一按压部2A的实际的位移量超过了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设为第一按压部2A已位移。
同样地,也设定可能引起碰撞的第二按压部2B的位移量的第二阈值,在第二按压部2B的实际的位移量超过了该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设为第二按压部2B已位移。
通过基于这样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来进行有无位移的判断,能够防止印刷部13的印刷不小心(不必要)地停止。此外,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作为预先设计值、或在实验上求出,并存储于存储部152。
<第二实施方式>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以下,参照该图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光学传感器及反射部的配置位置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2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第一光学传感器61A被配置、固定于第一按压部2A的抵接部22的尽可能靠近自由端侧的部分。第二光学传感器61B被配置、固定于第二按压部2B的抵接部22的尽可能靠近自由端侧的部分。
另外,反射部件63遍及从第一按压部2A的抵接部22上方至第二按压部2B的抵接部22上方的范围(第二区域A2)地设于框架142的顶板144。由此,第一光学传感器61A与第二光学传感器61B共享一个反射部件63,由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抑制。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构成印刷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的各部分能够以能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结构替代。另外,也可以附加任意的结构物。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也可以是组合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2个以上的结构(特征)的装置。
另外,检测部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所谓的“非接触型”的传感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接触型”的传感器。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2A…第一按压部;2B…第二按压部;21…固定部;22…抵接部;23…倾斜部;3…抽出装置;31…送出辊(抽出卷轴);32…张紧器;4…卷取装置;41…卷取辊(卷取卷轴);42…张紧器;43…张紧器;44…张紧器;5…支承装置;51…主动辊;52…从动辊;53…环形带(带);54…张紧器;55…张紧器;6…检测部;61A…第一光学传感器;61B…第二光学传感器;62A…第一反射部件(反射部);62B…第二反射部件(反射部);63…反射部件;11…机台;12…输送部;13…印刷部;131…滑架单元;14…移动部;141…驱动源;142…框架;143…背板;144…顶板;15…控制部;15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2…存储部;16…干燥部;161…室;18…输入操作部;200…外部电力供给源;A0…移动范围;A1…第一区域;A2…第二区域;A3…第三区域;D…液滴;L1…射出光;L2…反射光;LT1…第一移动极限位置;LT2…第二移动极限位置;M…距离;W…工件;W1…边缘部;W2…边缘部;W3…接合部。

Claims (20)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将带状的记录介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长边方向输送;
印刷部,在沿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
第一按压部,按压所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第二按压部,按压所述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
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印刷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之间,进行不同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量超过阈值时,所述检测部视作所述第一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在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量超过阈值时,所述检测部视作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分别具有被悬臂支承的板片,
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有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或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对置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还具有对来自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
所述光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板片的自由端侧端部,
所述反射部遍及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的范围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能够在第一移动极限位置和第二移动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极限位置是在所述第一按压部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极限位置是在所述第二按压部一侧成为移动极限的位置,
所述印刷部所能够移动的移动范围划分为从所述第一移动极限位置至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的第一区域、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的第二区域以及从所述第二按压部上方至所述第二移动极限位置的第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停止所述印刷,并且在所述第二区域待机或移动至所述第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二区域待机或移动至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第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第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中的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一区域待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一区域待机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停止所述印刷并且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印刷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第二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第二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状态下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中的一按压部的位移时,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三区域待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三区域待机时,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直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并进行至所述一按压部返回到位移前的原始状态时,再次开始所述印刷。
19.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
20.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
使所述印刷部在检测出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位移时与检测出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位移时之间,进行不同的移动。
CN201680077779.4A 2016-01-05 2016-11-14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472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0408 2016-01-05
JP2016-000408 2016-01-05
PCT/JP2016/083677 WO2017119192A1 (ja) 2016-01-05 2016-11-14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2967A CN108472967A (zh) 2018-08-31
CN108472967B true CN108472967B (zh) 2019-10-25

Family

ID=59273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779.4A Active CN108472967B (zh) 2016-01-05 2016-11-14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4355B2 (zh)
EP (1) EP3401108B1 (zh)
JP (1) JP6597800B2 (zh)
CN (1) CN108472967B (zh)
BR (1) BR112018013868A2 (zh)
WO (1) WO20171191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2948B (zh) * 2019-11-15 2020-12-15 宁波市镇海承迪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及喷墨印染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9254A (ja) * 2008-05-02 2009-11-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0264596A (ja) * 2009-05-12 2010-11-2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3832015U (zh) * 2014-03-25 2014-09-17 绍兴县易彩数控喷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压布机构
CN104290446A (zh) * 2013-07-19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限制托架移动的方法
CN104742538A (zh) * 2010-09-10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JP201515082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押さえ部材と記録部との接触抑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0670B2 (ja) 1988-01-28 1997-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紙押えレバー開閉機構
KR940007484B1 (ko) 1988-01-28 1994-08-18 세이꼬 엡슨 가부시끼가이샤 프린터의 종이 누름 롤러 개폐 기구
JP2853602B2 (ja) 1994-10-28 1999-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H08295058A (ja) 1995-04-26 1996-11-12 Nec Eng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H11227171A (ja) 1998-02-12 1999-08-24 Brother Ind Ltd 物品用図柄印刷装置
US20130222448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Frederick Allan Donahue Sensor for averting potential printhead damage
US8864278B2 (en) * 2012-02-24 2014-10-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tecting potential collision damage to printhead
JP6070279B2 (ja) * 2013-03-04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9272550B2 (en) * 2014-03-10 2016-03-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9254A (ja) * 2008-05-02 2009-11-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0264596A (ja) * 2009-05-12 2010-11-2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742538A (zh) * 2010-09-10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104290446A (zh) * 2013-07-19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限制托架移动的方法
JP201515082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押さえ部材と記録部との接触抑制方法
CN203832015U (zh) * 2014-03-25 2014-09-17 绍兴县易彩数控喷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压布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19192A1 (ja) 2018-10-25
JP6597800B2 (ja) 2019-10-30
WO2017119192A1 (ja) 2017-07-13
EP3401108B1 (en) 2022-03-30
US10464355B2 (en) 2019-11-05
US20190023034A1 (en) 2019-01-24
BR112018013868A2 (pt) 2018-12-18
EP3401108A4 (en) 2019-08-21
EP3401108A1 (en) 2018-11-14
CN108472967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4652B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inoperative inkjets in printheads ejecting clear ink using heated thermal substrates
CN107264081B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介质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EP0566540A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 product with this apparatus
EP3017948B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80037037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20120299992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8472967B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US1037712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eb in a printing apparatus
CN104070837A (zh) 连续进给打印机中的皱折检测
JP2013035184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H10100489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位置制御方法
US20180272746A1 (en)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pattern reading method of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10576762B2 (en)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998148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6476769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3115473A (ja)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H08152917A (ja) 搬送装置
JP600340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5182245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9022516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KR102292604B1 (ko) 가스 감지 필름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EP3332977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6083864A (ja) 印刷装置
JP2016112760A (ja) 支持部材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7061095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