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2725B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2725B
CN108372725B CN201810072615.3A CN201810072615A CN108372725B CN 108372725 B CN108372725 B CN 108372725B CN 201810072615 A CN201810072615 A CN 201810072615A CN 108372725 B CN108372725 B CN 108372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ink
container
liqui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2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2725A (zh
Inventor
小泉义弘
松本齐
绳野真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72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2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2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2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提高墨水搅拌效果的容器。一种能够安装在具备气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部的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液体;壳体,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部;以及空气袋,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之间,在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液体容纳部接触,所述空气袋包括: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的第一袋;以及在所述容器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一袋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袋,所述空气袋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排列,当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袋配置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

Description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等。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通过从喷射头向印刷用纸等印刷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能够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已知有将容纳在容器中墨水向喷射头供给的方式。在这种容器中,以往,已知有具备容纳墨水的墨水容纳部、容纳墨水容纳部的壳体、配置在壳体的内壁与墨水容纳部之间的空气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87894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容器中,空气袋包括第一空气袋和第二空气袋。第一空气袋和第二空气袋在容器的前后方向上排列。墨水容纳部从与第一空气袋相邻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与第二空气袋相邻的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一空气袋与第二空气袋交互地扩大缩小,从而能够使墨水在墨水容纳部内沿前后方向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搅拌墨水容纳部内的墨水。
然而,搅拌墨水的目的是减小因重力所造成的上下方向的浓度差。为了有效地减小上下方向的浓度差,优选按压墨水容纳部的下侧的部分。然而,在上述容器中,空气袋的膨胀难以到达墨水容纳部的下侧的部分。原因之一是上述容器的空气袋由上下具有拼接部的所谓的角撑型(gusset type)的袋构成,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与墨水容纳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在这种空气袋中,膨胀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容易位于墨水容纳部的中央部分。因此,在上述容器中,空气袋的膨胀难以到达墨水容纳部的下侧的部分。因此,在上述容器中,存在难以提高搅拌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提高对墨水的搅拌效果的容器。本发明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一种容器,其能够安装在具备能够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和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的液体喷射装置上,该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壳体,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部;以及空气袋,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之间,且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并在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液体容纳部接触,所述空气袋包括:第一袋,其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以及第二袋,其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并在所述容器使用时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一袋靠上方的位置,在所述使用姿势下,所述空气袋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排列,当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袋配置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
在该容器中,包含第一袋和第二袋的空气袋中的第一袋配置在与液体容纳部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因此,当空气袋接收气体的供给而膨胀时,能够使第一袋与液体容纳部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接触。由此,空气袋的膨胀易于到达液体容纳部的下侧的部分。因此,在该容器中,容易提高对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搅拌效果。
[应用例2]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袋具有将枕型的袋分隔成所述第一袋和所述第二袋的结构。
在该容器中,由于空气袋具有将枕型的袋分隔成第一袋和第二袋的结构,因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形成空气袋。
[应用例3]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型的袋具有将重合的两个膜材料的端缘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结构,在通过所述焊接而形成的接合部中,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袋邻接的部分上、以及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袋邻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缺口部。
在该容器中,在枕型的袋的接合部中,在与上下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第一袋邻接的部分以及与第二袋邻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缺口部。在此,当使枕型的袋膨胀时,由于由焊接所形成的接合部容易成为袋的膨胀变形的阻力,因此膨胀时的形状难以稳定为一样的形状。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液体容纳部被空气袋按压的方式在每次按压容易发生变化,因此难以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对此,在上述容器中,由于容易使接合部的变形集中于缺口部,因此容易使枕型的袋膨胀时的形状稳定为一样的形状。其结果是,容易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因此能够容易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果。
[应用例4]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气体导入所述空气袋的导入口,该导入口与所述第一袋以及所述第二袋共通,在所述枕型的袋上,形成有从所述导入口分支到所述第一袋和所述第二袋中的导入路径,所述导入路径具有在所述两个膜材料的至少一个所述膜材料上进行面压成型的结构。
在该容器中,由于形成于枕型的袋上的导入路径具有在两个膜材料的至少一个膜材料上进行面压成型的结构,因此容易避免因两个膜材料紧贴而导致导入路径堵塞的情况。由此,容易使枕型的袋膨胀时的形状稳定为一样的形状。其结果是,容易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因此能够容易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果。
[应用例5]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第二空气袋,所述液体容纳部被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比所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处彼此连通,所述空气袋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空气袋配置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相对的位置。
在该容器中,能够利用空气袋来按压被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液体容纳部中的第一容纳部,利用第二空气袋来按压第二容纳部。
[应用例6]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部由具有挠性的袋构成,并且被从所述袋的外侧夹持所述袋的一部分的夹持部件分隔成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
在该容器中,能够通过利用夹持部件夹持袋的一部分而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
[应用例7]上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夹持部分,其夹持所述袋;以及扩张保持部,其通过将所述袋的一部分保持在扩张的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连通,在所述袋中与所述扩张保持部重合的部分上,接合有提高所述袋的刚性的刚性部件。
在该容器中,由于提高了袋中的被扩张保持部扩张的部分的刚性,因此容易将袋中的扩张的部分保持在扩张的状态。因此,容易维持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的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袋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夹持部件的外观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袋单元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袋的外观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袋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第一空气袋、第二空气袋的外观图。
图15是局部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第一空气袋、第二空气袋的外观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第一空气袋、第二空气袋、袋组件的外观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第一空气袋、第二空气袋、袋组件的外观图。
图19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用相当于图18中的B-B线的线截断时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袋组件、第一间隔件、第二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袋组件、管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袋的其他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液体喷射系统;3:打印机;4:墨水供给装置;5:输送装置;6:印刷部;7:移动装置;19:打印头;26:容器;27:支架;28:供墨管;29:泵单元;41:壳体;48:供给口;49:加压口;51:第一吸气口;52:第二吸气口;61:第一壳体;62:第二壳体;63:空气袋组合;63A:第一空气袋;63B:第二空气袋;64:袋组件;69:片状部件;76:容纳凹部;78:墨水容纳部;78A:第一容纳部;78B:第二容纳部;81:袋单元;91:墨水袋;92:夹持部件;97:拼接部;99:夹持部;101:扩张保持部;102:连通部;103:刚性部件;111:袋;112:导入部件;113:管;115、115A、115B:接合部;116:导入口;117:接合部;118:第一袋;119:第二袋;121:导入路径;125:缺口部;131:爪;133:中央;134:部分;P:印刷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液体喷射系统为例,参照附图对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将各个结构设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有时结构或部件的比例尺会有所不同。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3、作为印刷材料供给装置的一例的墨水供给装置4。打印机3具有输送装置5、印刷部6、移动装置7和控制部11。
在此,在图1中,标注有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轴、Y轴和Z轴。此后所示的图中也根据需要标注有X轴、Y轴和Z轴。在这种情况下,各图中的X轴、Y轴和Z轴与图1中的X轴、Y轴和Z轴对应。在图1中,图示有将液体喷射系统1配置在由X轴和Y轴规定的XY平面上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XY平面与水平的平面一致的状态下将液体喷射系统1配置在XY平面上时的状态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将液体喷射系统1配置在与水平面一致的XY平面上时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姿势称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
另外,水平面只要是实质上水平的面即可。例如,实质上水平包括,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所推荐的面在倾斜范围内的倾斜。因此,实质上的水平面并不局限于例如高精度地形成的平面板等的面。例如,实质上的水平面包括液体喷射系统1使用时载置的桌子或台子、架子、地板等各种面。
以下,在表示液体喷射系统1的构成部件或单元的图或说明中标记有X轴、Y轴以及Z轴的情况下,含义是将该构成部件或单元组装(搭载)于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下的X轴、Y轴以及Z轴。并且,将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姿势下的各构成部件或单元的姿势称为这些构成部件或单元的使用姿势。并且,以下,在液体喷射系统1、其构成部件、单元等的说明中,当没有特别限定时,均为各自的使用姿势下的说明。
Z轴为与XY平面垂直的轴。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Z轴方向为铅垂向上方向。并且,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在图1中,-Z轴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另外,在各个X轴、Y轴和Z轴中,箭头的指向表示+(正)的方向,与箭头的指向相反的指向表示-(负)的方向。并且,铅垂向上方向或铅垂上方是指沿铅垂线的向上方向或上方。同样,铅垂向下方向或铅垂下方是指沿铅垂线的向下方向或下方。未标记有“铅垂”的向上方向或上方则不局限于沿铅垂线的向上方向或上方,还包括沿除了水平方向以外的与铅垂线交叉的方向的向上方向或上方。并且,未标记有“铅垂”的向下方向或下方则不局限于沿铅垂线的向下方向或下方,还包括沿除了水平方向以外的与铅垂线交叉的方向的向下方向或下方。
输送装置5沿Y轴方向间歇性地输送记录用纸等印刷介质P。印刷部6利用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在被输送装置5输送的印刷介质P上进行记录。移动装置7使印刷部6沿X轴往复移动。墨水供给装置4向印刷部6供给墨水。控制部11控制上述各结构的驱动。
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5具有驱动辊12A、从动辊12B和输送电机13。驱动辊12A和从动辊12B构成为能够将外周彼此接合地旋转。输送电机13产生用于旋转驱动驱动辊12A的动力。来自驱动电机13的动力经由传动机构传递给驱动辊12A。并且,将夹持在驱动辊12A与从动辊12B之间的印刷介质P沿Y轴方向间歇性地输送。
印刷部6具备:四个中转单元15、托架17和打印头19。中转单元15将从墨水供给装置4供给的墨水向打印头19中转。打印头19为液体喷射部的一例,将墨水作为墨滴喷出,并在印刷介质P上进行记录。托架17搭载有四个中转单元15和打印头19。另外,打印头19通过柔性电缆21而与控制部11连接。墨滴从打印头19的喷出由控制部11控制。
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7具备:正时带23、托架电机24和引导轴25。正时带23张紧设置在一对滑轮22A与滑轮22B之间。一对滑轮22A和滑轮22B沿X轴排列。因此,正时带23沿X轴张紧设置。托架电机24产生用于旋转驱动滑轮22A的动力。引导轴25沿X轴延伸。引导轴25两端支撑在未图示的箱体上,沿X轴引导托架17。
托架17固定在正时带23的一部分上。动力经由滑轮22A和正时带23从托架电机24传递到托架17。并且,托架17构成为通过传递的动力而能够沿X轴往复移动。
如图1所示,在墨水供给装置4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容器26。并且,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作为安装部的一例的支架27和泵单元2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墨水供给装置4上安装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容器26。四个容器26可装卸地支撑于支架27。容器26中容纳有作为液体容纳体的一例的袋单元(后述)。袋单元具有作为液体容纳部的一例的墨水容纳部。墨水被密封于由具有挠性的膜材料构成的墨水容纳部中。
在各容器26内的袋单元上连接有供墨管28。作为流路部件的一例的供墨管28从墨水供给装置4连接至各中转单元15。四个中转单元15分别通过供墨管28与各容器26的袋单元连接。各容器26内的墨水在从各容器26至各中转单元15的过程中被泵单元29施加压力。由此,各容器26内的墨水经由供墨管28送入中转单元15。也就是说,能够用泵单元29辅助进行墨水从墨水供给装置4向打印头19的供给。
这样一来,容器26内的墨水经由中转单元15从墨水供给装置4向打印头19供给。并且,供给打印头19的墨水作为墨滴从朝向印刷介质P侧的喷嘴(图中未示出)喷出。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打印机3和墨水供给装置4作为分别独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墨水供给装置4包含在打印机3的结构中。并且,也可以将墨水供给装置4和泵单元29设为分别独立的结构。另外,泵单元29的驱动由控制部11控制。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输送电机13的驱动由控制部11控制,输送装置5一边使印刷介质P与打印头19相对,一边沿Y轴方向间歇性地输送印刷介质P。这时,控制部11一边控制托架电机24的驱动,以使托架17沿X轴往复移动,一边控制打印头19的驱动,以使其在规定的位置喷出墨滴。通过这种动作,在印刷介质P上形成墨点,从而在该印刷介质P上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等记录信息的记录。另外,作为液体喷射系统1,并不局限于具备能够使打印头19沿X轴移动的托架17的结构。作为液体喷射系统1,还可采用以跨越印刷介质P的沿X轴的宽度的方式配置打印头19的行式打印头的方式。
如图2所示,容器26具有壳体41。例如,容器26具有:相对于沿Z轴的大约100mm的高度尺寸而具有沿Y轴的大约550mm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长条形状。
壳体41构成容器26的外壳。壳体41具有前表面42、下表面43和侧面44。前表面42、下表面43以及侧面44彼此交叉。并且,如图3所示,壳体41具有后表面45、上表面46和侧面47。后表面45、上表面46以及侧面47彼此交叉。前表面42与上表面46以及侧面47也交叉。后表面45与下表面43以及侧面44也交叉。并且,前表面42与后表面45彼此相对。下表面43与上表面46彼此相对。侧面44与侧面47彼此相对。另外,前表面42位于容器26的-Y轴方向的端部。后表面45位于容器26的Y轴方向的端部。也就是说,在容器26中,前表面42位于一端,后表面45位于另一端。另外,前表面42与第一面对应,后表面45与第二面对应,下表面43与第三面对应,上表面46与第四面对应。
前表面42、下表面43、侧面44、后表面45、上表面46、侧面47分别并不局限于平坦的面,也可以包含凹凸或包含曲面。并且,彼此交叉的两个面没有必要彼此垂直,只要具有交叉的位置关系即可。两个面交叉表示两个面为彼此不平行的位置关系。因此,彼此交叉的两个面并不局限于直接接触的结构,彼此交叉的两个面也可以采用通过其他平面或曲面等交叉的结构。也就是说,除了两个面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以外,在不直接接触而彼此隔开距离的位置关系中,在一个面的延长与另一个面的延长交叉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也表达为交叉。并且,交叉的两个面所成的角可以是直角、钝角、锐角中的任一者。
如图2所示,在壳体41的前表面42上,设置有供给口48、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供给口48作为形成于壳体41上的开口设置。如图4所示,当容器26向支架27安装时,容器26从供给口48侧、即前表面42侧插入到支架27中。这时,容器26的前表面42从支架27的开口53插入支架27内。
在此,容器26插入支架27的开口时的方向标记为插入方向S1。并且,容器26从支架27拔出时的方向标记为拔出方向S2。当容器26向支架27的开口53插入时,前表面42朝向插入方向S1。并且,支架27的开口53朝向作为与插入方向S1相反的方向即拔出方向S2开口。
在此,前表面42朝向插入方向S1是指前表面42与插入方向S1不平行的状态。前表面42朝向插入方向S1的状态并不局限于前表面42与插入方向S1所成的角度为严格垂直的状态,还包括前表面42与插入方向S1所成的角度为锐角或钝角的状态。同样,支架27的开口53朝向拔出方向开口是指,被开口53的轮廓所封闭的面与拔出方向S2不平行的状态。开口53朝向拔出方向S2开口的状态并不局限于被开口53的轮廓所封闭的面与拔出方向S2所成的角度为严格垂直的状态,也包括为锐角或钝角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面朝向规定方向的表述中,并不局限于面与规定方向所成的角度为严格垂直的状态,也包括为锐角或钝角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方向S1为-Y轴方向,拔出方向S2为Y轴方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方向S1和拔出方向S2均沿着Y轴。然而,插入方向S1和拔出方向S2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插入方向S1为Y轴方向,拔出方向S2为-Y轴方向的方式。并且,作为插入方向S1和拔出方向S2,也可采用沿X轴的方向或沿Z轴的方向、与X轴、Y轴以及Z轴交叉的方向等各种方向。
在墨水供给装置4中,当向支架27安装容器26时,容器26的供给口48与供墨管28在支架27内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加压口49(图2)、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上,连接有泵单元29。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均为将从泵单元29送入的大气导入到壳体41内的导入口,为向泵单元29的连接口。泵单元29为能够将作为气体的一例的大气向容器26供给的气体供给装置的一例。
如图3所示,壳体41包括第一壳体61和第二壳体62。并且,如图5所示,容器26具有空气袋组合63、袋组件64、第一间隔件66、第二间隔件68和片状部件69。第一壳体61与第二壳体62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邻。袋组件64配置在第一壳体61与第二壳体62之间。空气袋组合63配置在第一壳体61与袋组件64之间。片状部件69配置在袋组件64与第二壳体62之间。
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61具有第一壁71、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和第五壁75。第一壁71与X轴方向交叉,面向第二壳体62侧。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第五壁75分别与第一壁71交叉。当从片状部件69侧俯视第一壁71时,第一壁71被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第五壁75包围。
第二壁72与第三壁73设置在Y轴方向上隔着第一壁71彼此相对的位置。第四壁74与第五壁75设置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一壁71彼此相对的位置。第二壁72与第四壁74以及第五壁75分别交叉。第三壁73也与第四壁74以及第五壁75分别交叉。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以及第五壁75从第一壁71向+X轴方向突出。由此,将第一壁71作为主壁,由从主壁向+X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第五壁75构成容纳凹部76。
容纳凹部76以向-X轴方向凹陷的朝向而构成。容纳凹部76朝向+X轴方向开口,即朝向片状部件69侧开口。换言之,容纳凹部76以朝着与片状部件69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朝向而设置。在第一壳体61上,在X轴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接合部77。接合部77设置在第二壁72~第五壁75的X轴方向的端部。接合部77沿着第一壳体61的第二壁72~第五壁75成一系列。片状部件69具有当从第二壳体62侧俯视第一壳体61时,覆盖第一壳体61的容纳凹部76的大小和形状。
当从第二壳体62侧俯视第一壳体61时,接合部77包围容纳凹部76。接合部77与片状部件69接合。空气袋组合63、袋组件64、第一间隔件66以及第二间隔件68容纳在由片状部件69和容纳凹部76包围的空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部件69通过焊接与接合部77接合。容纳凹部76内的气密性通过片状部件69而提高。由此,容纳凹部76被片状部件69密封。
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62设置在片状部件69的与第一壳体61侧相反的一侧。第二壳体62具有当从第二壳体62侧俯视第一壳体61时,覆盖第一壳体61的容纳凹部76的大小和形状。第二壳体62将第一壳体61的容纳凹部76连同片状部件69一起覆盖。由此,空气袋组合63、袋组件64、第一间隔件66、第二间隔件68以及片状部件69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与第二壳体62之间。
上述供给口48、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设置在第一壳体61的第二壁72上。供给口48贯通第二壁72。因此,供给口48到达容纳凹部76内。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在第二壁72上设置在比供给口48靠第五壁75侧。在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上,设置有贯通第二壁72并与容纳凹部76内连通的流路。从泵单元29(图1)送入的大气通过加压口49、第一吸气口51以及第二吸气口52的流路被导入到容纳凹部76内。另外,第一壁71~第五壁75均不局限于平坦的壁,也可以是包含凹凸的壁。
在第一壳体61的容纳凹部76内,容纳有空气袋组合63、袋组件64、第一间隔件66和第二间隔件68。空气袋组合63配置在作为壳体41(图3)的内壁的一例的第一壁71与袋组件64之间。在此,袋组件64具有墨水容纳部78。墨水容纳部78中容纳有墨水。空气袋组合63配置在第一壳体61的第一壁71与墨水容纳部78之间。
如图6所示,袋组件64具有袋单元81和四个间隔件82。袋单元81具有袋84。在袋84上形成有拼接部85。四个间隔件82均具有沿袋84的拼接部85的形状的形状,在插入到拼接部85的状态下通过胶带86固定在袋84上。间隔件82组装在袋单元81上而成的结构为袋组件64。
如图7所示,袋单元81包括墨水袋91和夹持部件92。将夹持部件92安装在墨水袋91上而成的结构为袋单元81。墨水袋91具有连接单元93和袋84。袋84由具有挠性的膜部件构成,膜部件接合成袋状。袋84的内部容纳有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将膜部件接合而构成袋84。连接单元93在袋84的接合部95处与袋84接合。另外,袋状的袋84构成墨水容纳部78。并且,将袋84和连接单元93接合起来的结构为墨水袋91。
作为袋84的形态,可采用枕型、站立袋型、角撑型等各种形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袋84,如图8所示,采用角撑型。袋84具有接合部95,通过用接合部95将一片膜部件接合成袋状而构成。在角撑型的袋84上,接合部95设置在周缘。在角撑型的袋84上,形成有两个拼接部97。两个拼接部97沿Z轴相对。
连接单元93具有当将容器26安装在支架27(图4)上时,作为在支架27内实现墨水容纳部78与供墨管28的连接的连接部的功能。连接单元93贯通接合部95,并从袋84的外侧插入到袋84的内侧。连接单元93与袋84在接合部95中彼此接合。连接单元93从袋84的内部向袋84的外部突出。以下,将接合部95的部位之中与连接单元93交叉的部位标记为接合部95A。
在连接单元93的内部,设置有与袋84的内部连通的流路和对流路进行开闭的阀。袋84内的墨水通过设置在连接单元93上的流路导出到袋84的外侧。具有上述结构的墨水袋91,在连接单元93从容纳凹部76(图5)的内侧嵌入供给口48的状态下,袋84容纳在容纳凹部76内。另外,在连接单元93与供给口48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通过该密封部件提高了连接单元93与供给口48之间的气密性。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泵单元29易于对容纳凹部76内的袋84进行加压。
在图4所示的支架27内,设置有与连接单元93连接的被连接部(图中未示出)。被连接部与供墨管28连接。当将容器26向支架27安装时,连接单元93与被连接部在支架27内彼此连接。由此,墨水容纳部78内的墨水从连接单元93经由被连接部向供墨管28供给。
如图7所示,夹持部件92从外侧夹持袋84。夹持部件92包围袋84的周围并从外侧进行夹持。因此,在袋单元81中,通过夹持部件92夹持袋84,从而将一个拼接部97划分成两个拼接部85。并且,在四个拼接部85中分别插入间隔件82(图6)。通过间隔件82插入到拼接部85中,能够维持拼接部85打开的状态。由此,容易避免因拼接部85收缩、打开而反复变形所造成的膜材料的疲劳损坏。并且,在袋84内部的墨水搅拌时(详见后述),能够防止墨水滞留在拼接部85周边。
并且,如图7所示,在袋单元81中,通过用夹持部件92夹持袋84,从而将墨水容纳部78划分为第一容纳部78A和第二容纳部78B。但是,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在墨水容纳部78的沿Z轴的高度方向上,在比中央靠下侧的部分处彼此连通。第一容纳部78A和第二容纳部78B在沿Y轴的方向上排列。另外,沿Z轴的高度方向相当于上下方向,沿X轴的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沿Y轴的方向相当于第二方向。
如图9所示,夹持部件92具有:夹持部分99,其跨越袋84(图8)的一个拼接部97而夹持袋84;以及扩张保持部101,其将袋84的一部分保持在扩张的状态。如图7所示,袋84(图8)的一个拼接部97被夹持部件92的夹持部分99夹持而变形,从而被划分为两个拼接部85。袋84(图8)的另一个拼接部97被扩张保持部101扩张。
由此,在袋单元81中,如袋单元81的截面图图10所示,在墨水容纳部78的沿Z轴的高度方向上比中央靠下侧的部分形成有连通部102。因此,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在形成于墨水容纳部78的沿Z轴的高度方向上比中央靠下侧的部分上的连通部102处彼此连通。由此,在搅拌时,能够使积存在第二容纳部78B的下侧的墨水向第一容纳部78A侧移动,从而使墨水的浓度均匀。另外,图10所示的截面图相当于将袋单元81用图7中的A-A线截断时的截面图。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通过夹持部件92的夹持部分99所夹持的部分而彼此隔开,并且通过由扩张保持部101扩张的部分而彼此连通。换言之,墨水容纳部78被隔开成彼此连通的第一容纳部78A和第二容纳部78B。
另外,除了扩张保持部101以外,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袋84的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之间连通:在袋84内部具备筒状部件,形成流路;或者在袋84内部配置弹性部件,使袋84张开;或者将袋84进行面压成型(详见后述),从而在袋84上形成流路。
并且,如图7所示,在袋84中与夹持部件92的扩张保持部101重合的部分接合有刚性部件103。如图8所示,刚性部件103与袋84的面105A和面105B接合。作为刚性部件103,可以举出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的片状材料。袋84的面105A或面105B中接合了刚性部件103的部分因刚性部件103的刚性而难以发生变形。因此,如图7所示,容易维持被扩张保持部101扩张的状态。也就是说,容易维持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的连通。
如图5所示,空气袋组合63包括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第一空气袋63A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关于第二空气袋63B的结构,则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关于第二空气袋63B的结构之中与第一空气袋63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空气袋63A的结构相同的标号。另外,第一空气袋63A与本发明的空气袋对应。
如图11所示,第一空气袋63A具有袋111、导入部件112和管113。袋111由具有挠性的膜部件构成,膜部件接合成袋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焊接将膜部件接合而构成袋111。导入部件112在袋111的接合部115处与袋接合。
作为袋111的方式,可采用枕型、站立袋型、角撑型等各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袋111,采用枕型。袋111具有将重合的两个膜材料的端缘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结构。在枕型的袋111中,在周缘设置有接合部115。
例如,枕型的袋111可以通过将两片膜材料重合的端缘以焊接进行接合而形成。在此,膜材料的片数并不局限于两片。例如,能够将一片膜材料对折,并通过将重合的端部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袋状的袋111。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片膜材料中重合的部分上存在两个膜材料。因此,即使在用一片膜材料形成袋111的情况下,也存在重合的两个膜材料。因此,在用一片膜材料形成枕型的袋111的情况下、在用两片或超过两片的片数的膜材料形成枕型的袋111的情况下,袋111均具有将重合的两个膜材料的端缘通过焊接进行接合而成的结构。
导入部件112具有作为实现袋111与管113的连接的连接部的功能。导入部件112贯通接合部115,从袋111的外侧插入到袋111的内侧。导入部件112与袋111在接合部115处彼此接合在一起。导入部件112从袋111的内部向袋111的外部突出。以下,在与其他接合部115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将接合部115的部位之中与导入部件112交叉的部位标记为接合部115A。
如图12所示,导入部件112具有导入口116。导入口116为形成于导入部件112上的开口。在导入部件112与袋111接合的状态下,导入口116位于袋111的外侧。导入口116经由导入部件112而与袋111的内部相通。因此,第一空气袋63A构成为能够从导入口116经由导入部件112向袋111的内部导入大气。在导入部件112中的导入口116侧的部分,连接有管113。能够经由管113和导入部件112向袋111导入大气。
在袋111上形成有:沿袋111的周缘包围袋111的接合部115;以及将接合部115所包围的区域分隔成两个区域的接合部117。在接合部115所包围的区域内,接合部117沿Y轴延伸。由接合部117隔开的两个区域分别被称为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沿Z轴排列。在使用姿势下,第二袋119位于比第一袋118靠上方的位置。
接合部117从包围袋111的周缘的接合部115之中相当于接合部115A的对边的接合部115B起向-Y轴方向延伸。接合部117的+Y轴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合部115B连接。另一方面,接合部117的-Y轴方向侧的端部与接合部115A隔开距离。即,接合部117并未与接合部115A连接。因此,由接合部117隔开的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彼此连通。在第一空气袋63A中,导入口116设置成与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共通。即,导入部件112的导入口116被设置成分别与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导通。因此,从导入口116经由导入部件112导入到袋111的内部的大气在袋111内被分支到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中。
在袋111中,形成有从导入口116分支到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中的导入路径121。通过导入路径121,经由导入部件112导入到袋111的内部的大气容易被分支到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中。导入路径121通过在构成袋111的两个膜材料之中的至少一个膜材料上实施面压成型而形成。
面压成型是指,利用成型模具,将膜材料的一部分向袋111的外侧按压,从而使膜材料局部延伸成型的加工。这时,通过将膜材料或成型模具加热而实现加工精度的提升或加工时间的缩短。通过面压成型,导入路径121以从袋111的内侧向袋111的外侧凹陷的朝向而形成。通过用面压成型形成导入路径121,例如,即使在构成袋111的两个膜材料彼此紧贴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导入路径121来确保大气的流路。
另外,关于导入路径121的形成方法,除了面压成型以外,还可以是如下方法:在袋84内部设置筒状部件,形成流路;或者在袋84内部配置弹性部件,使袋84张开。
当经由管113和导入部件112向袋111内导入大气时,如图13所示,第一袋118和第二袋119膨胀。也就是说,第一空气袋63A包括:能够接收作为气体的一例的大气的供给而膨胀的第一袋118;和在使用姿势下位于比第一袋118靠上方的位置、且能够接收大气的供给而膨胀的第二袋119。
在此,如图11所示,在接合部115上,形成有缺口部125。缺口部125形成在接合部115中的沿Y轴方向与第一袋118邻接的部分上、以及接合部115中的沿Y轴方向与第二袋119邻接的部分上。换言之,缺口部125形成在接合部115A以及接合部115B中与第一袋118邻接的部分和与第二袋119邻接的部分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合部115A以及接合部115B中,在与第一袋118邻接的两处形成有缺口部125。并且,在接合部115A以及接合部115B中,在与第二袋119邻接的两处形成有缺口部125。因此,在第一空气袋63A上,形成有四个缺口部125。
第二空气袋63B除了管113的长度不同之外,具有与第一空气袋63A相同的结构。如图14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容纳在第一壳体61内。在此,如图15所示,在第一壳体61中,设置有连接部127、连接部128和连接部129。连接部127、连接部128以及连接部129设置在第一壳体61的第二壁72上,从第二壁72向Y轴方向突出。连接部127与第一吸气口51(图2)连通。连接部128与第二吸气口52(图2)连通。连接部129与加压口49(图2)连通。
在连接部127上连接有第二空气袋63B的管113。如图14、图15所示,在位于连接部129的-X轴方向的连接部128上,连接有第一空气袋63A的管113。如图14所示,第二空气袋63B在管113与连接部127连接的状态下容纳在第一壳体61内。同样,第一空气袋63A在管113与连接部128连接的状态下容纳在第一壳体61内。因此,第二空气袋63B的袋111经由导入部件112、管113以及连接部127而与第一吸气口51(图2)连通。第一空气袋63A的袋111经由导入部件112、管113以及连接部128而与第二吸气口52(图2)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第一空气袋63A以及第二空气袋63B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时,各自的管113固定在第一壳体61上。在第一壳体61内,沿管113的配线路径设置有用于保持管113的爪131。当向-X轴方向俯视第一壳体61时,管113配置在比袋111靠外侧的区域。因此,当向-X轴方向俯视时,管113不与袋111重合。由此,当袋111膨胀时,容易避免管113妨碍膨胀的情况。
当向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供给大气时,如图16所示,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袋63B膨胀。这时,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各自的袋111因膨胀而变形,从而沿Z轴的尺寸缩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的各自的第一袋118局部地与第一袋61的第一壁71接合。因此,当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膨胀时,袋111相对于第一壳体61的沿Z轴的高度位置降低。
另外,当使枕型的袋111膨胀时,由焊接所形成的接合部115容易变成袋111膨胀变形的阻力,因此膨胀时的形状难以稳定成一样的形状。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接合部115上形成有缺口部125,因此如图13所示,容易使接合部115的变形集中于缺口部125。因此,容易使枕型的袋111膨胀时的形状稳定为一样的形状。
在将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之后,当将袋组件64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时,向-X轴方向俯视时,如图17所示,第一空气袋63A配置在与第一容纳部78A重合的位置。同样,第二空气袋63B配置在与第二容纳部78B重合的位置。
在使用姿势下向-X轴方向俯视时,第一空气袋63A的第一袋118配置在与墨水容纳部78中的比Z轴方向的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在使用姿势下向-X轴方向俯视时,第二空气袋63B的第一袋118也配置在与墨水容纳部78中的比Z轴方向的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
如图18所示,即使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发生膨胀,各自的第一袋118仍位于与墨水容纳部78的比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这时,如将容器26用相当于图18中的B-B线的线截断时的截面图的图19所示,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接触。也就是说,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均在接收作为气体的一例的大气的供给而膨胀的状态下能够与墨水容纳部78接触。这时,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抵接的部分134位于比墨水容纳部78的中央133靠下侧的位置。
在使用姿势下向-X轴方向俯视时,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中的比Z轴方向的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状态的含义是指,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抵接的部分134位于比墨水容纳部78的中央133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若抵接的部分134位于比墨水容纳部78的中央133靠下侧的位置,则第一袋118向比墨水容纳部78的中央133靠上方露出的结构也包含在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的比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状态中。
将空气袋组合63和袋组件64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后,如图20所示,第一间隔件66和第二间隔件68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在此,在第一间隔件66上配设有管137。管137的一端137A朝向第一壳体61的内部,即朝向壳体41的内侧开放。如图21所示,管137的另一端137B与连接部129连接。如前所述,连接部129与加压口49连通。
通过泵单元29向加压口49供给的大气从连接部129经由管137从管137的一端137A导入到第一壳体61内。由此,向墨水容纳部78施加压力。与连接部129连接的管137通过位于比连接部129靠上方的一端137A向第一壳体61内开放。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墨水容纳部78内的所有的墨水漏出到墨水容纳部78之外时,管137的一端137A的开口位于比容器26被安装在液体喷射系统1上时的初始状态的墨水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墨水容纳部78漏出的墨水经由加压口49而从壳体41漏出到外部。
并且,在Z轴方向上,通过将IC芯片138配置在加压口49的上方,即使万一墨水从加压口49漏出,也能够防止IC芯片138发生故障、接触不良等(参照图5)。另外,在IC芯片138中记录有与墨水有关的信息等。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在安装了容器26时等,能够从IC芯片138读取信息,或者将新的信息等记录在IC芯片138中。也就是说,能够在液体喷射系统1与IC芯片138之间收发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管137埋设在第一间隔件66中。因此,能够将管137有效地配置在第一壳体61内,因而容易将容器26小型化。另外,在第一间隔件66上,设置有固定管137的爪139。由于能够用爪139固定管137,因此能够抑制管137的脱落。
在将空气袋组合63、袋组件64、第一间隔件66以及第二间隔件68容纳在第一壳体61中之后,如图22所示,将片状部件69与第一壳体61接合。片状部件69设置在第一壳体61的X轴方向上。由此,提高了由第一壳体61和片状部件69包围的区域的气密性。
当将具有上述结构的容器26向支架27(图4)安装时,设置在支架27内的中空状的供给针(图中未示出)嵌入到袋组件64(图6)的连接单元93中。由此,连接单元93内的阀开放,容器26内的墨水从连接单元93内的流路经由供给针导出到供墨管28(图4)中。
并且,当将容器26向支架27安装时,泵单元29(图4)与加压口49连接。并且,大气从泵单元29被送入到由第一壳体61和片状部件69包围的空间内、即容纳凹部76(图5)内。由此,袋组件64的袋84在容器26内被加压。其结果是,袋84内的墨水经由供墨管28(图4)被送入打印头19。
然而,在容器26内的墨水中,有时会因重力而在上下方向上产生浓度差。例如,在颜料墨水中,颜料有时会因重力而沉降在袋84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在上下方向上产生浓度差。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空气袋组合63对袋84内的墨水进行搅拌。
另外,墨水并不局限于颜料墨水以及染料墨水的任意一者。并且,作为颜料墨水,可以举例出颜料等分散质分散在水性分散介质中的结构、或者颜料等分散质分散在油性分散介质中的结构等。作为染料墨水,可以举例出染料等溶质溶解在水性溶剂中的结构、或者染料等溶质溶解在油性溶剂中的结构等。
作为利用空气袋组合63搅拌袋84内的墨水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使第一空气袋63A与第二空气袋63B交互膨胀的方法。这时,当使第一空气袋63A以及第二空气袋63B中的一方膨胀时,通过使另一方向大气开放,能够避免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的双方发生膨胀。
通过使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交互膨胀,能够交互地按压第一容纳部78A和第二容纳部78B。由此,能够发生墨水从第一容纳部78A向第二容纳部78B的流动、墨水从第二容纳部78B向第一容纳部78A的流动。也就是说,能够使墨水在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之间交互流动。由此,在袋84内在墨水中产生乱流,从而能够有效地搅拌墨水。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减小上下方向的浓度差。
如前所述,在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中,第一袋118配置在与墨水容纳部78中的比Z轴方向的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因此,当空气袋组合63接收大气的供给而膨胀时,能够使第一袋118与墨水容纳部78中的比中央133靠下侧的部分接触。由此,容易使空气袋组合63的膨胀到达墨水容纳部78的下侧的部分。因此,在该容器26中,易于有效地按压墨水容纳部78的下侧,从而易于提高对墨水容纳部78内的墨水的搅拌效果。
并且,这时,在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中,第二袋119在比第一袋118靠上方处与墨水容纳部78接触。由此,当用第一袋118按压墨水容纳部78的下侧的部分时,容易抑制墨水容纳部78内的墨水向墨水容纳部78的上方移动。其结果是,能够使墨水在第一容纳部78A与第二容纳部78B之间有效地交互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小上下方向的浓度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空气袋63A和第二空气袋63B中,如图16所示,在袋111上设置有缺口部125。由此,易于使枕型的袋111膨胀时的形状稳定成一样的形状。其结果是,容易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因此能够容易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果。
例如,在袋111膨胀时的形状未稳定成一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墨水容纳部78被空气袋组合63按压的方式在每次按压时容易变化,因此难以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26中,以刚性比周边低的缺口部125为中心使接合部115变形,容易使枕型的袋111膨胀时的形状稳定为一样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容易获得稳定的搅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袋84由具有挠性的膜材料构成,因此墨水容纳部78的整体具有挠性。然而,也可以采用仅墨水容纳部78中的被空气袋组合63按压的部分具有挠性的结构。这是因为,即使在这种结构中,也可获得由空气袋组合63进行的搅拌的效果。因此,只要墨水容纳部78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即可。并且,空气袋组合63也是只要袋11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了墨水容纳部78的容积不同的多种容器26。例如,作为墨水容纳部78的容积,可以设定大小两种容量的容器26。墨水容纳部78的容积大的种类的容器26适用于消耗量较多的墨水。另一方面,与图5所示的容器26相比,如图23所示,墨水容纳部78的容积小的容器26适用于消耗量少的墨水。
另外,在图23所示的墨水容纳部78的例子中,与图5所示的墨水容纳部78相比,袋84的容积更小。由此,在图23所示的墨水容纳部78的例子中,与图5所示的墨水容纳部78相比,能够容纳的墨水的容量更小。例如,在印刷文书等文字较多的印刷物的比例较高的情况下,相对而言黑色墨水的消耗量比彩色墨水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袋84的容积大的容器26中容纳黑色墨水,在袋84的容积小的容器26中容纳彩色墨水。
在容纳彩色墨水的墨水袋91中,在一个袋84上设置一个墨水容纳部78。也就是说,在容纳彩色墨水的墨水袋91中,袋81没有被分隔成第一容纳部78A和第二容纳部78B。因此,在容纳彩色墨水的墨水袋91中,适用两个间隔件82。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对与记载于发明内容部分中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组合。并且,若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作为必须的技术特征予以说明,则能够适当删除。

Claims (7)

1.一种容器,其能够安装在具备能够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和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的液体喷射装置上,该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
壳体,其容纳所述液体容纳部;以及
空气袋,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之间,且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并在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液体容纳部接触,
所述空气袋被分隔为:
第一袋,其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以及
第二袋,其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并在所述容器使用时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所述第一袋靠上方的位置,
在所述使用姿势下,所述空气袋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排列,
当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袋配置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重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袋具有将枕型的袋分隔成所述第一袋和所述第二袋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型的袋具有将重合的两个膜材料的端缘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结构,
在通过所述焊接而形成的接合部中,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袋邻接的部分上、以及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袋邻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气体导入所述空气袋的导入口,该导入口与所述第一袋以及所述第二袋共通,
在所述枕型的袋上,形成有从所述导入口分支到所述第一袋和所述第二袋中的导入路径,
所述导入路径具有在所述两个膜材料的至少一个所述膜材料上进行面压成型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接收所述气体的供给而膨胀第二空气袋,
所述液体容纳部被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
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比所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处彼此连通,
所述空气袋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空气袋配置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部由具有挠性的袋构成,并且被从所述袋的外侧夹持所述袋的一部分的夹持部件分隔成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夹持部分,其夹持所述袋;以及扩张保持部,其通过将所述袋的一部分保持在扩张的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连通,
在所述袋中与所述扩张保持部重合的部分上,接合有提高所述袋的刚性的刚性部件。
CN201810072615.3A 2017-02-01 2018-01-25 容器 Active CN108372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6534 2017-02-01
JP2017016534A JP2018122518A (ja) 2017-02-01 2017-02-01 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2725A CN108372725A (zh) 2018-08-07
CN108372725B true CN108372725B (zh) 2021-01-12

Family

ID=6109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2615.3A Active CN108372725B (zh) 2017-02-01 2018-01-25 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8032B2 (zh)
EP (1) EP3357698B1 (zh)
JP (1) JP2018122518A (zh)
CN (1) CN108372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2747B2 (ja) * 2016-10-11 2021-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7095551B2 (ja) * 2018-10-22 2022-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外装体、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131421B2 (ja) 2019-02-12 2022-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4176U (en) * 1999-08-11 2000-06-1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essure regulating mechanism
JP4478927B2 (ja) 2004-03-10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JP2006027617A (ja) * 2004-07-12 2006-02-0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撹拌方法、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ケース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TW201738095A (zh) * 2006-11-06 2017-11-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容容器、容器夾持具、及液體消耗裝置
JP5125164B2 (ja) 2007-03-20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収容容器
JP2009018424A (ja) * 2007-07-10 2009-01-2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充填方法及び液体再充填方法
SE536206C2 (sv) * 2011-10-29 2013-06-25 Inkit Ab Vätskeförsörjningssystem för en bläckstråleskrivare
JP2013159037A (ja) * 2012-02-06 2013-08-1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16187876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6187900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供給方法
JP2016187899A (ja) *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2016187898A (ja)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6561535B2 (ja) * 2015-03-30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2725A (zh) 2018-08-07
US20180215161A1 (en) 2018-08-02
JP2018122518A (ja) 2018-08-09
EP3357698B1 (en) 2020-05-27
US10308032B2 (en) 2019-06-04
EP3357698A1 (en) 201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2725B (zh) 容器
EP2292431B1 (e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s of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510346B1 (en) Liquid container
US9033478B2 (en) Liquid accommodation body and accommodation body unit
JP5176967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8927B2 (ja) 液体容器
JP2004122704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9346278B2 (en) Packaging tray and packaging body
JP2016074123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供給装置
WO1996034760A1 (en) Ink source for an ink delivery system
US9855755B2 (en) Liquid supply set,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JP3019842B1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611933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60016411A1 (en) Liquid Container
JP2005041048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収容体
US9821560B2 (en) Liquid supply set,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N107264048B (zh) 容器、印刷材料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9821561B2 (en) Liquid supply set,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JP6296377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101008A (ja) 液体収容容器
JP6421506B2 (ja) 液体供給セット
JP2016107403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供給装置
JP6421508B2 (ja) 液体供給セット
JP2016107460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015694A (ja) 液体の終了検出装置、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