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414B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414B
CN108349414B CN201680068055.3A CN201680068055A CN108349414B CN 108349414 B CN108349414 B CN 108349414B CN 201680068055 A CN201680068055 A CN 201680068055A CN 108349414 B CN108349414 B CN 108349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frame
rear side
movable frame
weak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80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414A (zh
Inventor
山部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9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having two or mor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1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中,可倾斜连接至座椅靠背的可移动框架具有吸收冲击力的特性。车辆座椅(S)包括座椅靠背框架(F2)以及经由倾斜机构(67)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以能够围绕横向延伸的旋转轴线倾斜来贴合乘员的上背部的可移动框架(F3),可移动框架设置有第一弱化部(77),所述第一弱化部构造成在可移动框架受到超过预定值的外部载荷时成为变形的起始点。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至陆用车等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可移动框架、由座椅靠背框架和可移动框架支承的座椅靠垫(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其中可移动框架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上部,使得其与乘员的上背部贴合并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倾斜。在专利文件1公开的车辆座椅中,座椅靠背框架经由倾斜机构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至座垫框架,可移动框架也经由倾斜机构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进一步地,头枕与可移动框架连接。
现有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2014-129007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这样的可移动框架的车辆座椅中,在车辆发生撞击的情况下,所考虑到的坐在座椅上的乘员或坐在该座椅后面的座椅上的乘员可能与由可移动框架支承的座椅靠背上部和连接到可移动框架的头枕发生碰撞。因此,可移动框架优选地设置有能够吸收冲击力的功能。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可倾斜地连接的可移动框架提供一种用于冲击力吸收功能。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S,其包括:座椅靠背框架F2;以及设置在对应于乘员上背部位置的可移动框架F3,所述可移动框架具有经由倾斜机构67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以能够绕横向延伸的旋转轴线倾斜的枢轴支承部63A,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第一弱化部77,其设计成当施加在可移动框架上的外部载荷超过预定的值时成为变形的起始点。
因此,当外部载荷施加至可移动框架时,可移动框架能够以第一弱化部位作为起始点来以可靠的方式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用于在其上安装头枕S3的头枕安装部75,第一弱化部设置在头枕安装部和枢轴支承部之间。
因此,当外部载荷施加至头枕时,可移动框架能够以第一弱化部位作为变形起始点来以可靠的方式弯曲。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移动框架包括可倾斜地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的一对侧框架60以及在各个侧框架的上部之间延伸的上框架61,所述侧框架由板件制得,第一弱化部包括形成在每个侧框架的前边缘中的凹口。
因此,当外部载荷从后面施加至可移动框架时,可移动框架向前弯曲,使得冲击力可以被更好地吸收。
在该发明中,有利地,每个侧框架包括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并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部62A以及从侧部的前边缘突出的凸缘62C,凹口从凸缘的自由端延伸至侧部的一部分。
一方面由于凸缘的存在,侧框架的刚度得到加强,另一方面通过将凹口从凸缘延伸至侧部来构成第一弱化部而使得侧框架的第一弱化部和侧框架其它部分的刚度差异能够最大化。作为结果,可移动框架能够以凹口作为变形起始点来以可靠的方式弯曲。
在本发明中,有利地,每个侧框架包括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并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部62A以及从侧部的后边缘延伸并连接至上框架的一部分的加强壁62E,第一弱化部以在竖直方向上对齐于所述加强壁的方式定位,加强壁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对齐于第一弱化部的第二弱化部78。
在这种布置中,侧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的连接部的刚度由加强壁而得到加强。进一步地,由于加强壁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弱化部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弱化部,侧框架可以从第一弱化部开始变形而不被加强壁所阻碍。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二弱化部从加强壁的下边缘向上延伸,并在竖直方向上超过第一弱化部。
由于相应于第一弱化部,第二弱化部的范围更宽,可移动框架从第一弱化部开始的变形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发生而不被加强壁所阻碍。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加强壁设置有构造成支承线束的系带支承部(62F)。
因此,设置在座椅靠背上部上的线束的摆动能被有利地抑制。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在各个侧框架的长度上的中间部位之间延伸的连接部件65,并且第一弱化部设置在连接部件之上。
连接部件增加了侧框架下部分的刚度,尤其是连接至侧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部分的刚度。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弱化部的刚度比侧框架的下部分的刚度低,可能由外部载荷导致的变形可以以更加可靠的方式来以第一弱化部作为起始点而开始。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垫子支承部件81,其一端连接至侧框架之一的位于其第一弱化部上方的部分,其另一端连接至该侧框架的位于其第一弱化部下方的部分,垫子支承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由于每个垫子支承部件设置有弯曲部,当侧框架从作为起始点的第一弱化部变形时,垫子支承部件在弯曲部处变形,从而不会阻碍到侧框架的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倾斜机构包括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的第一部件;连接至可移动框架的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驱动轴67A,其构造成通过其角运动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连接和断开;与驱动轴卡合以与驱动轴同轴且整体地旋转并且从座椅靠背框架横向向外延伸的延伸轴70;以及与延伸轴的自由端卡合以与延伸轴整体旋转的操作杆71。
因此,延伸轴将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外侧的操作杆和设置在座椅靠背内侧的倾斜机构的驱动轴连接到一起,从而通过操作杆的存在而便于手动操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操作杆设置有构造成接收延伸轴的自由端的接收孔71A,延伸轴的自由端的外周和接收孔的内周通过锯齿结构70B和71B而彼此卡合。
因此,可以在操作杆和延伸轴之间形成牢固连接结构,使得操作杆的旋转可以以可靠的方式传递至延伸轴。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讨论的车辆座椅的结构,可倾斜连接至座椅靠背的可移动框架具有吸收冲击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陆用车辆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前方观察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省略了可移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示省略了所述可移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部的左视图;
图5是透过左后侧框架观察的座椅靠背框架下部分的左视图,其示出了后下框架和驱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是从左后方观察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右后方观察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分的正视图;
图9是从右前方观察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分的立体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第四倾斜机构的驱动轴、延伸轴和操作杆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应用于汽车后座(例如第二排座椅和第三排座椅)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和右是从坐在座椅S的乘员的视角定义的,并且在座椅S的两侧上成对设置的完全相同的部件可以用相同的数字表示,而不再分别表示每对中的两个。
如图1中所示,车辆座椅S的框架包括形成座垫的座椅座垫框架F1,形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框架F2,以及可移动框架F3(可枢转的上部座椅框架)。通过用垫子和外皮材料覆盖座椅座垫框架F1来形成座椅座垫。通过用垫子和外皮材料覆盖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和可移动框架F3来形成座椅靠背。垫子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的弹性垫子材料制成,并且表皮材料由合成皮革、织物等制成。进一步地,座椅靠背的后侧覆盖有由树脂等制得的后板。
座椅座垫框架F1包括一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座垫侧框架2,由板部件制得、在对应的座垫侧框架2的前部之间延伸的平底框架3,以及在对应座椅侧框架2的后部之间延伸的后框架4,从而限定出一般呈矩形框架结构。座椅座垫框架F1经由滑动装置5而附接至陆用车辆的地板,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一对轨道和由对应轨道滑动支承的一对滑动件。轨道优选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但也可以在横向方向上延伸。
座椅靠背框架F2包括大致竖直延伸的一对后侧框架8和9,在对应的后侧框架8和9的上端部之间延伸的后上框架10,以及在对应的后侧框架8和9的下部之间延伸的后下框架11,从而限定出一般成矩形框架结构。后侧框架8和9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而超过后下框架11。
如图1至3中所示,右后侧框架9设置有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右上后侧框架13和与右上后侧框架13的下部接合的右下后侧框架14。右上后侧框架13由均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的内部件13A和外部件13B构成。内部件13A和外部件13B均具有通道形横截面,并且内部件13A相对于外部件13B而设置在左侧(座椅靠背的车内侧)。内部件13A以其通道开口朝向右侧的方式布置,而外部件13B的通道开口朝向左侧,并且外部件13B装配到内部件13A的通道开口中。内部件13A和外部件13B通过焊接等而彼此接合。作为结果,右上后侧框架13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闭合矩形的横截面。
如图2所示,右下后侧框架14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其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外侧的下部,所述右下后侧框架向下突出并超过右上后侧框架13的下端。右下后侧框架14设置有面向横向的主平面,并形成有沿其前边缘、后边缘、下边缘但不沿其上边缘向左(向内)突出的多个凸缘14A。凸缘14A通过弯曲并升高右下后侧框架14的边缘部而形成。右上后侧框架13的下端部设置在沿右下后侧框架14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延伸的凸缘14A之间,并与这些凸缘14A接触。
在右后侧框架9的上端部安装有支承用于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引导件16的安全带引导支架17。安全带引导支架17通过结合多个金属薄板部件而形成,所述支架通过焊接等与右后侧框架9的上端部连接。安全带引导支架17从右后侧框架9的上端部向上突出,安全带引导件16连接于安全带引导支架17的上端部。
安全带引导件16由用于引导安全带的部件构成。安全带引导件16由金属薄板部件构成,并具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由供安全带穿过的通孔构成。安全带引导件16放置于安全带引导支架17的上端上,使得引导孔面向前后方向,所述引导件由诸如螺纹螺栓的紧固机构连接至安全带引导支架17。尽管未示于图中,用于随需要而将安全带收缩或释放的安全带收缩装置设置在座椅座垫框架F1下。座椅安全带在座椅座垫框架F1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并沿着右后侧框架9的后表面向上方延伸,然后经由安全带引导件16向前方拉出。
如图1至7中所示,左后侧框架8设置有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左上后侧框架21和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部连接的左下后侧框架22。左上后侧框架21和左下后侧框架22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左上后侧框架21在其上端部具有向右后方(向后上框架10)平滑弯曲的弯曲部23,该弯曲部终止于向右延伸的自由端部23A(上端部)。构成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主要部分的侧部21A除弯曲部23外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该主平面随着侧部21A向上延伸超过弯曲部23而以连续的方式从面对横向的朝向转变为向前面对的朝向。作为结果,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部中的侧部21A的前边缘连续地转变为弯曲部23的上边缘,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部中的侧部21A的后边缘连续地转变为弯曲部23的下边缘。
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都设置有向内(向右)突出的凸缘21B和21C。凸缘21B和21C沿左上后侧框架2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还沿弯曲部2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延伸,并向前突出。作为结果,左上后侧框架21形成有具有开口横截面的通道结构。凸缘21B和21C通过弯曲并升高侧部21A的侧边缘而形成。
如图6、7和9所示,左下后侧框架22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并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的外侧的下外侧(左侧),从而向下突出并超过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端。左下后侧框架22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向内(向右)突出的凸缘22A沿其前边缘、后边缘和下边缘,但不沿其上边缘而形成。凸缘22A通过弯曲并升高左下后侧框架22的边缘而形成。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端部设置在左下后侧框架22的凸缘22A的相对部分之间,左上后侧框架21的凸缘21B和21C的前面和后面与左下后侧框架22的凸缘22A的相对部分接触。
如图3所示,后上框架10由前侧部件26和后侧部件27构成,所述前侧部件和后侧由金属薄板部件构成。前侧部件26和后侧部件27均具有通道状横截面,前侧部件26布置在后侧部件27的前方。后侧部件27以其通道开口向前而布置,而前侧部件26则具有面向后方的通道开口并被装配到后侧部件27中。前侧部件26和后侧部件27通过焊接等彼此相连。因此,后上框架10形成有闭合横截面的结构,其中所述横截面在框架的整个长度上大致呈矩形。
前侧部件26的右端和后侧部件27的右端均连接于右上后侧框架13的上端。更具体地说,后侧部件27的右端焊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后面,而前侧部件26的右端则焊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面。
在后上框架10的左端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向左突出并超过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作为结果,后上框架10在其左端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结构并在其它部分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结构。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弯曲部23的自由端部23A接触并焊接。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由弯曲部23向前的通道开口收入。从前侧部件26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向后突出的凸缘布置在沿着弯曲部2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延伸的凸缘的相对部分之间并与之彼此紧密接触。前侧部件26连同弯曲部23一起形成闭合横截面结构。
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30设置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上半部的内侧上。加强部件30形成自金属薄板部件并具有通道状横截面。加强部件30以这样的方式被接收于左上框架的通道中,即加强部件30的通道开口端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通道开口端相对。尤其是,加强部件30对应于弯曲部23的部分沿与弯曲部23一致的弯曲轨迹延伸。加强部件30包括与后上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位于弯曲部23的左端部26A抵接的上端部30A,所述加强部件从上端部30A延伸,在穿过弯曲部23的内部后达到左上后侧框架21的竖直中间部。加强部件30在其上端部具有面对前后方向的主平面,并且朝向其下端逐渐改变面对方向,直至所述主平面在其下端部处面向横向方向。沿着加强部件30的两个侧边缘形成的凸缘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凸缘21B和21C的内侧面相接触。加强部件30具有与后上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相接触的上端部30A,所述加强部件30在多处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凸缘的自由端相焊接。
加强部件30与包括弯曲部23的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上半部一同配合构成闭合的横截面。由加强部件30和左上后侧框架21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的开口(轴向)端接合到由后上框架10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的开口(轴向)端,使得形成连续的闭合合截面结构。更为具体的是,后上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和后侧部件27,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上半部和加强部件30一同构成闭合横截面结构,该结构限定了在闭合横截面结构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延伸的中空内部空间。因此,座椅靠背框架F2从其上端部延伸至其左侧部的部分由限定了连续延伸的中空内部空间的闭合横截面结构构成。
由于后上框架10的前侧部26的左端部26A设置在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的左侧,在后侧部件27和左上后侧框架21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在前侧部件26和加强部件30之间的连接部彼此横向错位。结果是,当从前后方向或竖直方向观察时,后上框架10和左上后侧框架21通过彼此重叠而形成了重叠部。该重叠部提高了左上后侧框架21和后上框架10之间的连接部的刚性。
如图2和4中所示,后上框架10和左上后侧框架21的弯曲部23构造了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部,弯曲部23具有整体弯曲的横向中央部分,从而具有面向后方的凸出侧。
如图3和4所示,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的位于弯曲部23之下的部分形成有横向穿过侧部21A的定位孔31。定位孔31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长度方向上伸长。在生产座椅S时将生产设备的定位销插入该定位孔31中以将左上后侧框架21放入预定位置中。在侧视图中,加强部件30的下边缘30B设置在与定位孔31重叠的位置。更具体的是,加强部件30的下边缘30B以对应定位孔31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方式设置。作为结果,在侧视图中,定位孔31的上半部被加强部件30覆盖,而其下半部以未被遮挡的方式被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穿过。作为结果,生产设备的定位销可以比定位孔31的上部更深地插入到定位孔31的下部中。
左垫子支承托架32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的右侧表面的位于定位孔31下方的部分连接。左垫子支承托架32在加强部件30的下方横向延伸,并向右突出以限定朝上的表面。在左垫子支承托架32的向上表面和加强部件30的下边缘之间形成有间隙。右垫子支承托架33连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右垫子支承托架33定位成与左垫子支承托架32相对应,并向左突出以限定面朝上的表面。座椅靠垫的卡合部设置在左垫子支承托架32和右垫子支承托架33的面朝上的表面上。
如图6至9中所示,后下框架11设置有闭合横截面结构,并具有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下端部的左端部11A以及连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下端部的右端部11B。所示的实施例的后下框架11通过弯曲具有圆形横截面的金属管制得。
将在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和右上后侧框架13之间的连接部定位成从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中心向后偏移。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的后边缘定位在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后边缘的前方。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相对于竖直方向而定位在右下后侧框架14的上边缘下方。供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通过的右插入孔35形成于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以及右下后侧框架14。将右插入孔35的尺寸设置成能够紧密地接收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被接收于右插入孔35中,并焊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右插入孔35的周缘。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的端面优选地设置成与右下后侧框架14的外侧表面大致齐平。
如图6和7中所示,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设置有比右上后侧框架13的上部和下部更向后突出的突出部21D。突出部21D的后边缘(外边缘)以平滑曲线形状形成,凸缘21C沿突出部21D的后边缘延伸。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以从侧部21A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中心向后偏移的方式定位。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可以这样定位,使得其至少一部分与突出部21D重合。换句话说,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后边缘可以比左上后侧框架21的除了突出部21D外的后边缘更靠后定位。如图5所示,在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和左上后侧框架21之间的连接部位于在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和右上后侧框架13之间的连接部之后。
如图6所示,供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通过的左插入孔36形成于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优选地,将左插入孔36的尺寸设置成能够接收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左插入孔36的一部分优选地与突出部21D重合,并以不达到突出部21D的后边缘的方式定位。在左下后侧框架22中,对应于左插入孔36的部分被切除,并且左插入孔36被暴露于左侧。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被接收至左插入孔36中,并与左插入孔36的周围焊接。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端面优选地设置成与左下后侧框架22的外侧表面大致齐平。
后下框架11相对于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11C设置于其左端部11A和右端部11B的后下方。随着后下框架11从与左上后侧框架21和右上后侧框架13的相应连接部延伸到后下框架11的横向中央部分11C,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和右端部11B逐渐向后向下偏移。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在横向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由于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比右端部11B更靠后偏移,左端部11A比右端部11B在前后方向上更倾斜。有赖于这样的构造,后下框架11在其横向外侧部上是不对称的,但在其中央部11C上是对称的。
如图9所示,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在突出部21D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并相对于前后方向从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中心向后偏移。用于容纳辅助组件和装置的腔体37限定在位于左上后侧框架21的内侧(左侧)且位于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前方的部分中。由于左上后侧框架21是通道状的并具有朝向向内的开口,腔体37形成于左上后侧框架21的通道中。
如图6至图8中所示,左垫子侧框架2的后部和左后侧框架8的下端部(左下后侧框架22)经由第一倾斜机构41而彼此相连。右垫子侧框架2的后部和右后侧框架9的下端部(右下后侧框架14)经由第二和第三倾斜机构42和43而彼此相连。因此,座椅靠背框架F2可以绕横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倾斜)。倾斜机构41至43均构造成能够保持后侧框架8和9相对于座垫侧框架2在期望角位置的倾斜(转动)角度,所述倾斜机构可以由本身已知的机构构成。倾斜机构41至43均由电动倾斜装置组成,其通过接收电动机的旋转扭矩来改变角位置,所述倾斜机构包括连接至座垫侧框架2的盘状第一部件(未在图中示出),连接至右下后侧框架14或左下后侧框架22以与第一部件相对并亦为盘状的第二部件(未在图中示出),以及穿过第一和第二部件中心并构造为通过相对于第一部件的旋转来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角度的驱动轴(未在图中示出)。在倾斜机构41到43中,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角度根据驱动轴的旋转角度而改变。
将在以下对这样的倾斜机构41至43的例子进行说明。第一部件设置有第一圆柱部,其与第一部件的中心轴同轴地突出。在第一圆柱部的外周上形成有外齿轮。第二部件设置有与第二部件的中心轴同轴突出的第二圆柱部,并在其中接收第一圆柱部。在第二圆柱部的内周上形成有内齿轮。第二圆柱部的内直径比第一圆柱部的外直径大,内齿轮的齿的个数比外齿轮的齿的个数多一个或两个。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偏心地布置,使得外齿轮和内齿轮在其一部分上相互啮合。第二部件设置有同轴突出至第二圆柱部中的第三圆柱部。第三圆柱部的外直径显著小于第一圆柱部的内直径,使得第三圆柱部和第一圆柱部之间限定有间隙。限定在第三圆柱部内的孔延伸穿过第二部件,并暴露于外部。类似地,限定在第一圆柱部内的孔延伸穿过第一部件,并暴露于外部。在第一圆柱部的内圆周表面与所述第三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沿圆周方向以一定距离间隔开配置的一对锁定件和设置在所述锁定件之间以将所述锁定件于圆周方向推离彼此的弹簧。能够与第三圆柱部同轴旋转的驱动轴接收于第三圆柱部之中。驱动轴设置有从第三圆柱部的突出端外侧的点径向延伸的驱动件,使得可以选择锁定件的其中之一而将其向圆周方向推去。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倾斜机构中,在正常状态下,第三圆柱部通过被弹簧推离的锁定件而推至第一圆柱部的一侧,使得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得到保持,也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得到保持。当驱动轴旋转时,驱动件将锁定件的其中一个沿着圆周方向推向一侧,使得由锁定件推动的第三圆柱部在第一圆柱部内在圆周方向上移动。此时,由于外齿轮和内齿轮的齿的数目不一样,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角度由于第三圆柱部沿圆周方向的移动而变化。通过这种方式,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角度根据驱动轴的旋转量而改变。
第一至第三倾斜机构41至43的驱动轴通过沿旋转轴线X延伸的连接轴45而彼此连接。每个驱动轴穿设有内孔,连接轴45穿过驱动轴的内孔而延伸。连接轴45和驱动轴的内孔通过锯齿结构彼此分别耦合,使得连接轴45和驱动轴可转动地彼此固定。当连接轴45旋转时,第一至第三倾斜机构41至43的各驱动轴整体地旋转,使得第一至第三倾斜机构R1至R3同时改变座椅靠背S2相对于座椅座垫S1的角度位置。
如图7至9所示,用于旋转连接轴45的驱动单元47设置在腔体37中,所述腔体形成在左后侧框架8的内侧(右侧)。驱动单元47包括电动马达47A和降低电动马达47A的旋转速度的减速机构47B,所述驱动单元将电动马达47A的输出力矩传递至连接轴45。减速机构47B包括本身已知的诸如蜗杆和蜗轮的齿轮组。减速机构47B设置在第一倾斜机构41和左下后侧框架22的右侧,连接轴45穿过减速机构47B。电动马达47A设置在减速机构47B的上侧,使得其旋转轴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马达设置在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前方。更具体地,减速机构47B设置为其横向尺寸比其前后方向尺寸更小的扁平轮廓,电动马达47A设置在减速机构47B的上前侧。例如,包括减速机构47B的蜗轮的轴在横向方向上延伸,蜗杆连接至电动马达47A的输出轴并设置在蜗轮的前方以与蜗轮啮合。
电动马达47A设置有连接件47C,用于电动马达47A的线束连接至该连接件。连接件47C设置在马达外壳47D外表面的面对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部分上。换句话说,连接件47C设置在马达外壳47D的后部,并设置在马达外壳47D和后下框架11的右端部11B之间。进一步地,将连接件47C布置成其连接部朝上。
用于电动马达47A的线束的中间部由设置在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处的系带支承部件48支承。系带支承部件49可以设置有诸如焊接至后下框架11的板件,线束由紧固带等紧固至板件上。
如图6至9所示,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设置有向下突出的辅助框架50。辅助框架50包括基本上形成为矩形框架的框架部50A以及延伸跨过框架部50A的一对加强部50B。框架部50A通过弯曲金属管而制成,并连同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一起形成矩形框架的形状。框架部50A被设置为使得大致矩形的长边为下边缘,并且在其上部通过焊接等连接到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加强部50B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并在竖直方向上跨框架部50A而布置。每个加强部50B的上端部焊接至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并且其下端部焊接至框架部50A的下端。
辅助框架50定位在连接轴45之后,其下端部定位在连接轴45之下。进一步地,辅助框架50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使得其下端部定位在其上端部的前方。辅助框架50的下端部构成了座椅靠背的下边缘。
如图2所示,可移动框架F3设置有一对侧框架60,以及将左右侧框架60的上端部彼此接合的上框架61。每个侧框架60包括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的上侧框架62和下侧框架63,侧框架60彼此对称形成。
上侧框架62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的侧部62A,以及具有面对前后方向的主平面并经由横向向内平滑弯曲的连接部连接至侧部62A的上端部的上部62B。侧部62A在其竖直方向上的中间部以这样的方式弯曲,使得其上部从其下部横向向内偏移。横向向内突出的凸缘62C和62D分别设置在侧部62A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上并沿这些边缘延伸。沿侧部62A的前边缘延伸的凸缘62C在侧部62A的上端处连续地连接到上部62B的上边缘,然后沿着上边缘延伸。横向向内突出的加强壁62E形成在侧部62A的上半部的后边缘上。加强壁62E连续地连接至上部62B并在拐角处将侧部62A和上部62B彼此连接。通过弯曲单片金属薄板而一体形成侧部62A、上部62B、凸缘62C以及加强壁62E。
上框架6横向延伸,并且上框架61的横向端部与相应上侧框架62的上部62B相对。上框架61的横向端部向前向下平滑地弯曲,并沿对应的上侧框架62的侧部62A的内表面延伸。上框架61通过焊接等连接至对应上侧框架62的上部62B和侧部62A。上框架61由形成通道部件的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得通道部件的开口侧与上部62B和侧部62A相对。由此,上框架61与上部62B和侧部62A一同配合形成了闭合横截面的结构。连接管65在左和右侧部62A的下部之间连接。
如图2,7和8所示,下侧框架63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下侧框架63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下侧框架63的上端部通过螺纹螺栓等与上侧框架62的侧部62A的横向外表面连接。下侧框架63在其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处以这样的方式弯曲,使得其下端部从其上端部向外偏移。进一步地,下侧框架63的下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设置得比其上部大,以形成枢轴支承部63A(枢转安装部),所述枢轴支承部63A设置成与后侧框架8、9连接以能够绕横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枢转(倾斜)。
右下侧框架63的枢轴支承部63A可旋转地连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右后侧框架9)。左下侧框架63的枢轴支承部63A经由第四倾斜机构67可旋转地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左后侧框架8)。下侧框架63具有共同旋转中心线,该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定位在垫子支承托架32和33以及后下框架11之间。
第四倾斜机构67包括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的第一部件,连接至下侧框架63的枢轴支承部63A的第二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并构造成通过旋转选择性地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连接和分离的驱动轴67A。第四倾斜机构67可以由本身已知的手动倾斜机构构成。例如,第四倾斜机构67这样构造,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同轴布置,并且驱动轴67A穿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旋转中心。进一步地,第四倾斜机构67包括以可旋转方式紧固连接至驱动轴67A并且设置于限定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凸轮盘,多个定位于所述内部空间的锁定部件,以及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对凸轮盘加载的诸如扭力弹簧的加载部件。锁定部件与形成在第一部件中的引导槽卡合,并设置成可以在第一部件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每个锁定部件设置有在其径向内部的凸轮部和沿其外周的外齿,当锁定部件在径向向外方向上移动时,与沿第二部件的内周形成的内齿啮合,所述内周限定了第二部件的内部空间。凸轮盘构造成与锁定部件卡合,以在凸轮盘在一个旋转方向上旋转时径向向外移动锁定部件,并在凸轮盘在另一个旋转方向上旋转时径向向内移动锁定部件。在如上构造的第四倾斜机构67中,在正常状态下,驱动轴被加载部件向锁定位置加载,在该位置锁定部件与第二部件卡合,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的角度锁定。另一方面,当驱动轴克服加载部件的加载力而旋转并因此被置于解锁位置时,锁定部件从第二部件释放,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位于释放位置或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
如图6所示,左上后侧框架21的侧部21A在面对第四倾斜机构67的部分设置有横向向内凸出的凸出部21E。凸出部21E凸出的程度和凸缘21B和21C的高度基本上一致,并且凸出部21E的突出端形成为面向横向内侧的平坦表面。凸出部21E的后侧以与凸出部21E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凹入。有赖于凸出部21E的存在,左下侧框架63得以设置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通道的外侧。由此,可移动框架F3可以前后倾斜而不被左上后侧框架21的凸缘21B和21C妨碍。
如图2和6所示,第四倾斜机构67的驱动轴67A穿过凸出部21E并在横向方向上突出到侧部21A之外。延伸轴70连接至驱动轴67A的自由端。延伸轴70的内端形成有构造成以可旋转方式紧固接收驱动轴67A的自由端的连接孔70A。驱动轴67A的自由端形成为具有呈矩形、方形或其它形状横截面的棱柱形,而连接孔70A的横截面则设置成与驱动轴67A的自由端互补。延伸轴70与驱动轴67A同轴地延伸,并在横向向外方向上延伸。延伸轴70的外端连接至操作杆71。操作杆71形成有供延伸轴70的外端插入的连接孔71A。延伸轴70的外端的外周表面和操作杆71的连接孔70A的内周面表分别形成有锯齿状突起70B和71B,它们能彼此卡合。操作杆71因此经由延伸轴70连接至驱动轴67A,并与驱动轴67A整体地旋转。由此,通过手动操作操作杆71,第四倾斜机构67可以在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7所示,螺旋扭力弹簧73作为加载部件而设置在左下侧框架63的枢轴支承部63A的横向内侧上。螺旋扭力弹簧73与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转轴线同轴地设置。螺旋扭力弹簧73的一端在左侧连接至下侧框架63,其另一端则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螺旋扭力弹簧73沿着使可移动框架F3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F2向前倾斜的方向加载可移动框架F3。
如图2所示,用于支承头枕的一对头枕连接部75连接至上框架61。每个头枕连接部75呈管状,并在其中接收由树脂制成的管状插入件(未示出)。头枕具有一对头枕柱(未示出),并且通过将头枕柱分别经由插入件插入到头枕连接部75中而被连接到上框架61。
包括上侧框架62和下侧框架63的每个侧框架6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弱化部77。第一弱化部77局部削弱侧框架60的一部分的刚性,以在承受外部载荷时创造变形的起始点。例如,第一弱化部77可以由延伸至部件的侧边缘的缺口或凹口、形成在部件中的通孔、以预定间隔连续布置的通孔或部件的壁厚被局部削减的薄壁部构成。
优选地,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座椅每侧的侧框架60中的头枕连接部75和枢轴支承部63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上侧框架62位于上框架61的下端之下并在下侧框架63的上端之上的部分中。此外,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上侧框架62和连接管65之间的连接部之上。左和右第一弱化部分77布置在相同的竖直位置处。
此外,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与加强壁62E在竖直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加强壁62E在对应于第一弱化部77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弱化部78。第二弱化部78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弱化部77相同的构造。因此,由于外部载荷,变形从第一弱化部77发生时,第二弱化部78也变形,抑制了加强壁62E约束上侧框架62变形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弱化部77由形成于每个上侧框架62中的缺口构成,并从前边缘的凸缘62C的突出端延伸至侧部62A。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弱化部78在对应的加强壁62E形成为缺口,并且从加强壁62E的下边缘竖直向上延伸超过对应的第一弱化部77。每个第二弱化部分78优选地布置为在横向方向上尽可能靠近相应的上侧框架62的侧部62A。有赖于第二弱化部78的存在,加强壁62E的下部不影响上侧框架62的刚性。
加强壁62E的下部形成用于支承线束的系带支承部62F。系带支承部62F包括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加强壁62E的下部的通孔。通过使用紧固带等将线束紧固至系带支承部62F。被系带支承部62F支承的线束连接至例如布置在由可移动框架F3支承的座椅靠背的上部中的诸如加热器的装置。
用于支承座椅靠垫的多个垫子支承部件81至86设置在可移动框架F3以及后侧框架8和9的合适位置。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设置在每个上侧框架62上。每个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通过弯曲棒状部件而制得,并且具有焊接至上侧框架62的位于第一弱化部77之上的部分的上端部和焊接至上侧框架62位于第一弱化部77之下的部分的下端部。每个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的中间部相对于其长度方向向前并相对于上侧框架62横向向外突出。每个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优选地设置有与具有第一弱化部77的上侧框架62相比足够低的刚度,使得不会抑制从第一弱化部77起始的上侧框架62的变形。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每个设置有多个用作变形起始点的弯曲部,以表现出有限的刚度。
第二垫子支承部件位于上框架61和连接管65之间,并在左和右上侧框架62之间延伸。第三垫子支承部件83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连接至连接管65对应端的两端。第三垫子支承部件83的中间部相对于连接管65向下突出。
第四垫子支承部件84包括在左和右垫子支承托架32和33之间延伸的第一棒状部件84A和横向延伸并具有连接至第一棒状部件84A的对应端的两端的第二棒状部件84B。第二棒状部件84B的中间部相对于第一棒状部件84A向下前方突出。
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由横向延伸的棒状部件制得,并具有连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后表面的右端和连接至左上后侧框架21的后表面的左端。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的左和右端设置在可移动框架F3的对应枢轴支承部63A之后。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的横向中间部相对于其两端部向前突出。
第六垫子支承部件86由竖直延伸的棒状部件制得,并具有焊接至设置在左上侧框架的前边缘上的凸缘21B的上端和下端。第六垫子支承部件86的上端相对于竖直方向设置枢轴支承部63A之上,第六垫子支承部件86的下端设置在枢轴支承部63A之下。第六垫子支承部件86的中间部相对于左上侧框架向右突出,并被布置成覆盖螺旋扭力弹簧73的前侧。
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可移动框架F3的右侧枢轴支承部63A的保护部件88。保护部件88具有焊接至右上后侧框架13的左侧表面的下侧部的下端以及延伸至枢轴支承部63A的左侧并结束于其自由端处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部件88通过弯曲棒状部件而制得,使得棒状部件的两端形成保护部件的下端,而棒状部件的中间部形成保护部件的上端。
如图2、8和9所示,后下框架11和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通过连接部件89而彼此连接,所示连接部件通过弯曲棒状部件而制得。连接部件89具有焊接于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的一端,从连接部件89的一端竖直延伸至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的连接部89A,从连接部89A的上端部向左前方延伸并随后向下弯曲的限制部89B。连接部件89位于连接部89A和限制部89B之间的部分焊接至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限制部89B设置在螺旋扭力弹簧73的右侧以限制其它组成部件对螺旋扭力弹簧73和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的干扰。
如图2、图7至9所示,托架91连接至设置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后边缘的凸缘21C中的、连接有第五垫子支承部件的部分的下方。托架91由金属薄板部件制得,并沿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向右延伸。托架91的上边缘向前弯曲并与第五垫子支承部件85卡合。进一步地,托架91设置在连接部件89之后,托架的右端延伸至与连接部件89的连接部89A对应的位置,并与连接部89A焊接。托架91因此覆盖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和螺旋扭力弹簧73的后部,以限制其它组成部件对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和螺旋扭力弹簧73的干扰。
引导孔91A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托架91。延伸至由可移动框架F3组成的座椅靠背上部中的线束从后侧穿过引导孔91A到达前侧,并从该处传送至连接部件89的限制部89B的右侧周围。由此,有赖于托架91和连接部件89的存在,线束向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和螺旋扭力弹簧73的接近被限制。
以下,将描述上述座椅S的各个特征和优点。由于左后侧框架8的上部和加强部件30彼此配合形成座椅S的闭合横截面结构,左后侧框架8的刚性得到提高,而其变形则得到抑制。由此,可能施加至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部的外部载荷可以有效地从后上框架10经由后侧框架8和9以及第一至第三倾斜机构41-43而传递至座椅座垫框架F1。此外,由于左下侧框架8的下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结构,左后侧框架8可以制成薄而紧凑的结构。此外,诸如包括电动马达47A的驱动单元47的其它组成部件和装置可以定位在左后侧框架8中。
由于后上框架10和左后侧框架8经由弯曲部23而彼此平滑地连接,在后上框架10和左后侧框架8之间的连接部上的应力集中被抑制。进一步地,由于弯曲部23被加强部件30加强,在后上框架10和左后侧框架8之间的连接部的变形被进一步抑制。
由于弯曲部23形成于左上后侧框架21,通过弯曲部23的三维结构增加了由金属薄板部件构成的左上后侧框架21的第二转动惯量(刚度)。此外,由于弯曲部23的横截面是通道形的,加强部件30装配入弯曲部23的通道以与弯曲部23一同形成闭合的横截面,加强部件30和弯曲部23的联合刚度由该闭合横截面加强。
由于后上框架10和左上后侧框架21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后上框架10和加强部件30之间的连接部彼此横向地错位,后部上框架10的左端和加强件30所连接的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上端彼此卡合,使得后上框架10和左上后侧框架21之间的连接部的刚度增加。
由于左上后侧框架21具有从横向(右侧)向内侧开口的通道形状,左上后侧框架21内部限定了接收诸如包括电动马达47A等的驱动单元47的其它组成部件的腔体37。由此,所述组成部件被左上后侧框架21保护而免受外部载荷。
由于加强部件30的下端延伸至与定位孔31相对的位置,左上后侧框架21被定位孔31削弱其刚度的部分通过加强部件30而加强了刚度。
加强部件30的下端布置在垫子支承托架32的上方而于其间限定一定空间,在垫子支承托架32和加强部件30之间限定的空间在垫子支承托架32周围形成空间。这允许座椅靠垫可以定位在垫子支承托架32周围,并增加垫子支承托架32和座椅靠垫相互卡合的面积。
由于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设置在左上后侧框架21的开放横截面结构中,可以有效地布置可移动框架F3和左上后侧框架21。
由于用于限制座椅靠垫移动的第六垫子支承部件86设置成围绕可移动框架F3的枢轴支承部63A,可以避免座椅靠垫和枢轴支承部63A之间的接触。
由于两个倾斜机构42和43设置在右后侧框架9和座椅座垫框架F1之间的连接部处,右后侧框架9和座椅座垫框架F1之间的连接部的刚性得到加强。由此,可能施加至座椅靠背框架F2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右后侧框架9以及第二和第三倾斜机构42和43而传递至座椅座垫框架F1,使得左上后侧框架21的变形可以最小化。
由于安全带引导件16设置在右后侧框架9的上端,可能经由安全带和安全带引导件16而施加至座椅靠背框架F2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右后侧框架9以及第二和第三倾斜机构42和43而传递至座椅座垫框架F1。
由于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相对于右端部11B而向后偏移,腔体37形成在左端部11A的前方并位于左上后侧框架21的下部内侧。换句话说,右上后侧框架13和左上后侧框架21可以连接至后下框架11而不妨碍其内设有诸如电动马达47A的其它组成部件的腔体37。
由于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远离坐在座椅S上的乘员的背部而偏移,可以保护坐在座椅S上的乘员使其免于感受到不适。进一步地,通过提供突出部21D,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向后偏移可以最大化。进一步地,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至少一部分连接至突出部21D,以使得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向后的偏移进一步增大。
在后下框架11中,由于与乘员背部相对应的中央部11C以对称形状形成,乘员免于受到任何不适。此外,由于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设置在左端部11A和右端部11B的后下方,可以保证后下框架11和乘员背部之间的距离,使得乘员免于受到任何不适。
通过将电动马达47A设置在形成于左上后侧框架21内侧的腔体37中,电动马达47A可以通过利用左上后侧框架21的开放横截面结构而以有效利用空间的方式被收纳于座椅靠背中。进一步地,由于电动马达47A设置在左上后侧框架21中,电动马达47A可以免于受到外力。进一步地,由于连接件47C设置在壳体和后下框架11之间,连接件47C可以免于受到外力。
由于连接至电动马达47A的线束由后下框架11靠近连接件47C的左端部11A支承,线束可以免于受到振动。
由于设置在后下框架11上的辅助框架50布置在驱动轴以及第一至第三倾斜机构41至43的连接轴45之下,有赖于辅助框架50的存在,座椅靠背的下端部得以保持其形状。在汽车生产线上,为了传送座椅S,座椅靠背的下端部可能被挂钩装置支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辅助框架50存在于座椅靠背的下端部,座椅S的重量可以经由辅助框架50而被挂钩装置支承,使得座椅靠背能够免于变形。进一步地,由于从下侧施加至座椅靠背的载荷被施加至辅助框架50而免于施加至驱动轴和连接轴45,可以使驱动轴和连接轴45免于变形。
由于辅助框架50设置在驱动轴和连接轴45之后,尤其是设置于远离乘员的位置处,可以使乘员免于感受到不适。
向上突出的连接部件89设置在后下框架11上,连接部件89的限制部89B防止了延伸至由可移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的线束的摆动,从而防止线束不期望地靠近枢轴支承部63A、螺旋扭转弹簧73和第四倾斜机构67。
由于可移动框架F3设有第一弱化部77,当超过预定程度的外部载荷施加至连接到可移动框架F3的头枕时,可移动框架F3以第一弱化部77为起始点变形,使得冲击力被有利地吸收。例如,当座椅S的乘员或座椅S之后的座位上的乘员在车辆碰撞等时与由可移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或头枕相撞时,可移动框架F3从第一弱化部77变形以吸收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可以减弱施加到乘员的冲击力。
由于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头枕连接部75和枢轴支承部63A之间,当外部载荷施加至头枕时,可移动框架F3以第一弱化部77作为变形的起始点来以可靠的方式弯曲。
由于第一弱化部77形成在可移动框架F3的侧框架60的前边缘,当外部载荷从后侧施加到可移动框架F3时,所产生的冲击力由于可移动框架F3的向前弯曲而能够以较佳的方式被吸收。由此,当座椅S之后的座位上的乘员与由可移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或头枕相撞时,施加至乘员的冲击力可以被较佳地减弱。
可移动框架F3的侧框架60的刚度由于凸缘62C的存在而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弱化部77是通过将缺口从凸缘62C延伸至侧部62A而形成,第一弱化部77和侧框架60的剩余部分的刚度的差异被最大化,导致可移动框架F3能够从作为变形起始点的第一弱化部77开始以可靠的方式弯曲。
侧框架60和上框架61之间的连接部的刚度由加强壁62E而得到加强。由于加强壁62E于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弱化部77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弱化部78,侧框架60可以从第一弱化部77开始变形而不被加强壁62E所阻碍。由于第二弱化部78从加强壁62E的下边缘沿竖直方向上向上延伸超过第一弱化部77,并且在较宽范围内对应于第一弱化部分77,可移动框架F3起始于第一弱化部77的变形可以在不被加强壁62E的阻碍下进行。此外,由于系带支承部62E设置在加强壁62E上,设置在座椅靠背上部的线束的摆动可以被最小化。
由于连接管65在可移动框架F3的左和右侧框架60之间延伸,且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连接管65之上,侧框架60的下侧的刚性,尤其是侧框架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F2的部分的刚性通过连接管65而增强。此外,由于第一弱化部77的刚性与侧框架60的下部相比显著降低,外部载荷可以以更加可靠的方式引起起始于第一弱化部77的变形。
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连接至侧框架60以跨越第一弱化部77。然而,由于第一垫子支承部件81具有可以作为变形起始点的弯曲部,侧框架60以第一弱化部77作为起始点的变形可以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开始。
通过提供延伸轴70,操作杆71能够定位于座椅靠背框架F2外侧远离第四倾斜机构67的驱动轴67A的位置。由此,尽管当左上后侧框架21被诸如座椅靠垫的覆盖材料所覆盖时,操作杆71定位于覆盖材料的外部并因此可以被手动操作。由于延伸轴70和操作杆71通过锯齿构造70B和71B而彼此相连,操作杆71和延长轴70如此牢固地彼此连接,使得操作杆71的旋转可以可靠地传递到延伸轴70。
尽管已经根据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被广泛地修改。例如,选择焊接作为用于接合各个部件的手段,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其它本身已知的例如铆钉,摩擦搅拌焊和粘合剂接合的接合手段来代替焊接。上述座椅S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的镜像。
与左上后侧框架21一体构成的弯曲部23可以不与左上后侧框架21而是与后上框架10一体构成。后上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可以定位至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的右侧,使得加强部件30的端部可以装配入后侧部件27的前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后下框架11的左端部11A相对于右端部11B而向后偏移。然而,在替换实施例中,左端部11A可以相对于右端部11B向任何方向偏移,例如向上,向下或向前偏移。腔体37可以形成在与左端部11A的偏移方向相对的一侧。进一步地,代替驱动单元47或者除了驱动单元47之外,腔体37还可以容纳其它装置,组成部件等。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后下框架11的中央部11C在横向方向上线性地延伸,但在替换实施例中,中央部11C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向后突出的弓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辅助框架50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但在替换实施例中,辅助框架50可以具有其它轮廓。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框架50的下边缘可以位于连接轴45之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弱化部77设置在上侧框架62的前边缘,但在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弱化部77可以设置在上侧框架62的后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当从前方受到载荷时可移动框架F3向后变形,使得冲击力可以被有利地吸收。
在上述实施例中,延伸轴70和操作杆71之间的连接结构由锯齿结构70B和71B构成,但也可采用其它已知的连接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陆用车的座椅,但根据本发明的座椅也可以用于飞机、火车等的各种座椅。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座椅S的所有构成部件不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适当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省略或代替。
专业术语列表
8 左后侧框架
9 右后侧框架
10 后上框架
11 后下框架
13 右上后侧框架
14 右下后侧框架
16 安全带引导件
21 左上后侧框架
21D 突出部
22 左下后侧框架
23 弯曲部
31 定位孔
32 左垫子支承托架
37 腔体
41 第一倾斜机构
42 第二倾斜机构
43 第三倾斜机构
45 连接轴
47 驱动单元
47A 电动马达
47C 连接件
47D 马达外壳
49 系带支承部件
50 辅助框架
60 侧框架
61 上框架
62 上侧框架
62E 加强壁
62F 系带支承部
63 下侧框架
65 连接管
67 第四倾斜机构
67A 驱动轴
70 延伸轴
71 操作杆
77 第一弱化部
78 第二弱化部
81 第一垫子支承部件
85 第五垫子支承部件
86 第六垫子支承部件
88 保护部件
89 连接部件
89A 连接部
89B 限制部
91 托架
91A 引导孔
F1 座椅座垫框架
F2 座椅靠背框架
F3 可移动框架
S 座椅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
座椅靠背框架;以及
设置在对应于乘员上背部位置的可移动框架,所述可移动框架具有经由倾斜机构连接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能够绕横向延伸的旋转轴线倾斜的枢轴支承部,
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第一弱化部,所述第一弱化部构造成当施加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的外部载荷超过预定的值时成为变形的起始点,
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包括可倾斜连接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一对侧框架,以及在各个侧框架的上部之间延伸的上框架,所述侧框架由板件制得,所述第一弱化部包括形成在每个侧框架的前边缘中的凹口,
其中每个侧框架包括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并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部以及从所述侧部的后边缘延伸并连接至上框架的一部分的加强壁,所述第一弱化部以在竖直方向上对齐于所述加强壁的方式定位,所述加强壁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对齐于所述第一弱化部的第二弱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用于在其上安装头枕的头枕安装部,所述第一弱化部设置在所述头枕安装部和所述枢轴支承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每个侧框架包括具有面对横向的主平面并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部以及从所述侧部的前边缘突出的凸缘,所述凹口从凸缘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侧部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弱化部从所述加强壁的下边缘向上延伸,并在竖直方向上超过所述第一弱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加强壁设置有构造成支承线束的系带支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在各个侧框架的长度上的中间部位之间延伸的连接部件,并且
所述第一弱化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设置有垫子支承部件,其一端连接至所述侧框架之一的位于其所述第一弱化部上方的部分,其另一端连接至该侧框架位于其所述第一弱化部下方的部分,所述垫子支承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倾斜机构包括连接至座椅靠背框架的第一部件,连接至可移动框架的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构造成通过其角运动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连接和断开,与所述驱动轴卡合以与所述驱动轴同轴且整体地旋转并且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横向向外延伸的延伸轴,以及与所述延伸轴的自由端卡合以与所述延伸轴整体旋转的操作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操作杆设置有构造成接收所述延伸轴的自由端的接收孔,所述延伸轴的自由端的外周和所述接收孔的内周通过锯齿结构而彼此卡合。
CN201680068055.3A 2015-11-20 2016-11-08 车辆座椅 Active CN108349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8202A JP6555102B2 (ja) 2015-11-20 2015-11-20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5-228202 2015-11-20
PCT/JP2016/083105 WO2017086211A1 (ja) 2015-11-20 2016-11-08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414A CN108349414A (zh) 2018-07-31
CN108349414B true CN108349414B (zh) 2021-01-22

Family

ID=5871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055.3A Active CN108349414B (zh) 2015-11-20 2016-11-08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3760B2 (zh)
EP (1) EP3378698A4 (zh)
JP (1) JP6555102B2 (zh)
CN (1) CN108349414B (zh)
WO (1) WO20170862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9319B2 (ja) * 2017-09-25 2021-12-0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乗物用シート
JP6973291B2 (ja) * 2018-05-22 2021-11-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1142103B2 (en) * 2019-01-17 2021-10-12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Cross member for seat recliner assembly
JP7470492B2 (ja) * 2019-03-01 2024-04-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1027634B2 (en) * 2019-10-04 2021-06-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pper seat back assembly
US11623550B2 (en) * 2021-08-05 2023-04-11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hicle seat with torsion bar sp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8446A (ja) * 1984-05-23 1985-12-09 Shiraki Kinzoku Kogyo Kk 自動車用シ−トのサイドサポ−ト装置
JPH0535859Y2 (zh) * 1989-04-28 1993-09-10
JPH0535859A (ja) 1991-04-01 1993-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プロセツサ
FR2765533B1 (fr) 1997-07-03 1999-09-03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dote d'un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 cou en cas de choc arriere
JP5186827B2 (ja) * 2007-08-01 2013-04-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回転留め装置
FR2931403B1 (fr) * 2008-05-22 2010-04-23 Sicma Aero Seat Dispositif d'absorption de choc et sieg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US8632126B2 (en) * 2009-01-21 2014-01-2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8544948B2 (en) * 2009-01-21 2013-10-0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5802368B2 (ja) * 2010-07-21 2015-10-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12011102423T5 (de) * 2010-07-21 2013-05-16 Ts Tech Co., Ltd. Fahrzeugsitz
JP2012091565A (ja) * 2010-10-25 2012-05-17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5750966B2 (ja) * 2011-03-24 2015-07-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198814B (zh) * 2011-04-19 2013-01-09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后排座椅骨架
BR112015004390A2 (pt) * 2012-09-03 2017-10-10 Ts Tech Co Ltd assento de veículo
CN108437866B (zh) 2012-12-28 2021-08-1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装置
JP201412900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Ts Tech Co Ltd シート装置
JP6565785B2 (ja) * 2016-04-28 2019-08-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8698A1 (en) 2018-09-26
US10543760B2 (en) 2020-01-28
EP3378698A4 (en) 2019-07-17
US20180334060A1 (en) 2018-11-22
CN108349414A (zh) 2018-07-31
WO2017086211A1 (ja) 2017-05-26
JP2017094876A (ja) 2017-06-01
JP6555102B2 (ja)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414B (zh) 车辆座椅
EP2287039B1 (en) Lock mechanism for electric retract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472963B2 (en) Recliner lever assembly for a front seat of a vehicle
WO2012011542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150090854A1 (en) Vehicle seat
EP2065251A1 (en) Vehicle seat
US20040061369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seat, and a vehicle seat equipp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KR20230080511A (ko) 차량 좌석용 하중 지지 구조 부품
US10604050B2 (en) Motor-vehicle seat
EP3521112B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KR20110086736A (ko) 잠금 푸시 버튼을 갖는 충돌 반응성 머리 받침
EP2969716B1 (en) Latch in particular for a reclining backrest of a seat of a vehicle
JP5060201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6540297B2 (en)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JP3406530B2 (ja) 車両用ヒンジ付き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551829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及び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EP1859706B1 (en) Reclining seat for automobile
JP53662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JP535669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及び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JP632261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1255860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バックの支持構造
CN113561860B (zh) 车辆座椅
KR101471119B1 (ko) 차량용 팁-업 시트 어셈블리
US20020043853A1 (en) Pivot mechanism
JP676412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