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0996A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座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0996A
CN108340996A CN201810024678.1A CN201810024678A CN108340996A CN 108340996 A CN108340996 A CN 108340996A CN 201810024678 A CN201810024678 A CN 201810024678A CN 108340996 A CN108340996 A CN 108340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eat
seat plate
main body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46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0996B (zh
Inventor
小谷野光江
川谷慎治
大坪守
远城贞通
小原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0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0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0Detachable covers; Detachable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6Paddings involving other resilient material, e.g. sponge rubber with inflatabl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抑制在罩上传递的水向乘客附着的情况。座椅(10)具备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罩(13)。罩(13)具有不超过座椅底板(11)的侧缘地覆盖至侧缘的罩主体部(15)和从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多个凸缘部(14A、14B、14C),多个凸缘部(14A、14B、14C)避开罩主体部(15)中的与该车辆的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座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机动二轮车的座椅中装卸自如的座椅罩。已知有在这种座椅罩中具备在座椅上覆盖的三维编织物、安装于该三维编织物的缘部的安装面材、以及设置于安装面材且能够安装于座椅的安装部、以及对三维编织物的单面侧进行覆盖的气密片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车辆用座椅通常采用聚氨酯制的座垫,座垫自身不具有透气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75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结构中,在三维编织物的整周设置安装面材,由安装面材的外侧缘和橡胶绳(伸缩件)构成安装部,因此无法抑制在座椅罩上传递的雨水等水分向驾驶员的腿附着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罩上传递的水向乘客附着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具备座椅底板11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罩13,其特征在于,所述罩13具有不超过所述座椅底板11的侧缘地覆盖至所述侧缘的罩主体部15和从所述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多个凸缘部14,多个所述凸缘部14避开所述罩主体部15中的与该车辆的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座椅结构具备从所述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卡挂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前端或者后端的袋部13F、14E,多个所述凸缘部14A~14C从所述罩主体部15的侧缘及后缘延伸出,或者从侧缘及前缘延伸出。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多个所述凸缘部14A~14C隔开比所述凸缘部14A~14C的宽度宽的间隔而安装于所述罩主体部15。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凸缘部14B、14C朝向所述座椅底板11的相同的安装部位11H延伸并通过共用的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11。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安装构件21是利用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孔部11H而将所述座椅底板11与所述凸缘部14相互固定的夹持件。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罩13具有将该罩13内外连通的网眼100。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罩具有不超过座椅底板的侧缘地覆盖至所述侧缘的罩主体部和从所述罩主体部延伸出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的多个凸缘部,多个所述凸缘部避开所述罩主体部中的与该车辆的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由此,能够抑制在罩上传递而流到各凸缘部的水分向乘客的腿附着的情况。
另外,所述车辆的座椅结构具备从所述罩主体部延伸出而卡挂于所述座椅底板的前端或者后端的袋部,多个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罩主体部的侧缘及后缘延伸出,或者从侧缘及前缘延伸出,因此罩的装卸作业容易。
另外,多个所述凸缘部隔开比所述凸缘部的宽度宽的间隔而安装于所述罩主体部,因此能够提高从各凸缘部之间的水排出性。
另外,不同的所述凸缘部朝向所述座椅底板的相同的安装部位延伸并通过共用的安装构件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因此能够实现罩的装卸作业的容易化及部件个数的削减。
另外,所述安装构件是利用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的孔部而将所述座椅底板与所述凸缘部相互固定的夹持件,因此能够利用广泛普及的夹持件而使罩的装卸容易。
另外,所述罩具有将该罩内外连通的网眼,因此能够抑制通过网眼浸入到座椅内的水分在多个凸缘部上传递时向乘客的腿附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周围的立体图。
图2是座椅的右侧视图。
图3是座椅的俯视图。
图4是座椅的仰视图。
图5是图2及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2及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座垫结构和罩的网眼结构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10 座椅
11 座椅底板
12 座垫
13 罩
13F 袋部
14 凸缘部
14A 侧方第一凸缘部
14B 侧方第二凸缘部
14C 后方凸缘部
14D 前方凸缘部
15 罩主体部
21 安装构件
21A 夹持件主体
21B 锁定构件
100 网眼
200 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若没有特别记载,则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与车身的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符号FR表示车身前方,符号UP表示车身上方,符号RH表示车身右方。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周围的立体图。
该座椅10配置于机动二轮车1的燃料箱2与后盖3之间,是供乘客就座的乘客用座椅。该座椅10经由座椅锁定机构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车身。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符号4是为了解除座椅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而供车辆钥匙插入并进行旋转操作的锁芯的露出部位。以下,详细叙述座椅10。
该座椅10是机动二轮车1的驾驶员专用的单座,形成为越往前方宽度越变窄且越往后方宽度越变宽的形状。由于该座椅10越往前方宽度越变窄,因此能够确保就座于座椅10的驾驶员的腿的移动自由度。另外,由于座椅10越往后方宽度越变宽,因此能够确保与驾驶员的姿态变化等对应的宽的座椅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是单座的情况下,也存在越往前方宽度越变窄且越往后方宽度越变宽的形状的情况。
图2是座椅10的右侧视图,图3是座椅10的俯视图,图4是座椅10的仰视图。另外,图5是图2及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2及图4的B-B剖视图,图7是图4的C-C剖视图。
座椅10具备构成该座椅10的底板的座椅底板11(图4)、配置于座椅底板11的上方的座垫12(图5~图7)、以及作为从上方对座垫12进行覆盖的表皮而发挥功能的罩13(图2~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椅底板11与座垫12之间插入有间隔件20。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机动二轮车1的规格而存在省略间隔件20的情况、变更间隔件20、座椅底板11及座垫12的形状的情况。
座椅底板11由硬质合成树脂等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为一体,且作为座椅框架而发挥功能。座椅底板11形成为越往前方宽度越变窄且越往后方宽度越变宽的形状。即,座椅底板11形成为与俯视下观察座椅10时相同的外形形状。
座椅底板11的前端部形成为沿着燃料箱2的背面(后方凸出的弯曲面)向后方凹陷的弯曲形状。由此,在座椅底板11上形成有从前部左右向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前方突出部11F(图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前方突出部11F由罩13的后述的袋部13F覆盖。另外,袋部13F的前端可以被切口。
另外,座椅底板11的后端部形成为沿着罩13的前表面向前方平缓凹陷的弯曲形状。由此,在座椅底板11上形成有从后部左右向后方鼓出的左右一对后方突出部11R。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后方突出部11R由罩13的后述的袋部14E覆盖。
座椅底板11的左右一对侧缘部11S(图4、图6)随着去往后方而比左右一对侧缘部11S的内侧区域更向下方突出。由此,通过左右一对侧缘部11S使座椅底板11的内侧区域在外观上不容易观察到。在该座椅底板11中的侧缘部11S的内侧区域,在与用于将罩13支承于座椅底板11的安装构件2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孔部11H(图5)。
而且,在座椅底板11上设置有作为座椅10与车身之间的冲击吸收构件而发挥功能的合成橡胶制的多个腿部11A、11B、以及向座椅10后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11C等。左右一对突出部11C进入车身侧的部件(例如框架部件)的下方,作为对座椅10的浮起进行限制的限制构件而发挥功能。
如图5所示,安装构件21采用利用座椅底板11的孔部11H而将座椅底板11与罩13的后述的连结纱部14相互固定的夹持件。即,安装构件21包括向座椅底板11穿过的筒状的夹持件主体21A和向夹持件主体21A穿过的锁定构件21B,通过锁定构件21B的穿过而使夹持件主体21A的前端部扩展开,从而将两构件相互固定。
根据该结构,使用者通过使用工具将锁定构件21B向穿过方向压入来将两构件(座椅底板11及罩13)固定,且通过将锁定构件21B比锁定位置更向里侧压入来解除两构件的固定。因此,罩13的装卸容易。需要说明的是,夹持件的结构不限定于该结构,可以广泛适用公知的夹持件。另外,安装构件21不限定于夹持件,可以广泛地适用能够将罩13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构件。
座垫12具有由合成树脂等树脂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罩13在对座垫12的三维网状结构进行覆盖的区域具有网眼100。另外,在罩13中,网眼100的周围由构成罩13的外周缘的带部200呈环状包围。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座垫结构和罩13的网眼结构的剖视图。
座垫12通过使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树脂制的纤维(也称作连续线状体)12A弯折而形成环状物,并将各环状物的接触部分通过熔接等接合而构成为三维网状结构。
即,该座垫12由热塑性弹性体网状体构成。由此,能够得到缓冲性及耐久性优异且透气性优异的座垫。尤其是与聚氨酯制的以往的车辆用座垫相比,能够得到透气性格外优异的座垫。
另外,通过调整纤维12A的材料、纤维直径、中空率(每单位面积的中空面积)等,能够将缓冲性、透气性及耐久性(缓冲性的持续性)等调整成所期望的性能。这样,即便是厚度比较薄的座椅,也能够得到充分的缓冲性并得到透气性,且还能够得到散热性及水排出性(透水性)。由于座垫12整体形成有间隙,因此也有利于座椅10的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座垫12不限定于热塑性弹性体网状体。总之,通过将三维网状结构适用于座垫12,能够得到所期望的缓冲性及透气性等。
如图8所示,罩13的网眼100具备表层101、里层102、以及将表层101与里层102连结的连结层103,各层101~103由针织物构成的三层结构的立体编织物构成,所述针织物通过将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纤维原材料编织而形成。表层101及里层102由网眼状的开孔组织的针织物形成,具有透气性。需要说明的是,表层101优选使用使表面的肌肤触感良好且保水性少的纤维原材料(例如蓬松纱)。
连结层103通过利用单丝的连结纱103A将表层101与里层102连结而构成。更具体而言,连结层103由在将表层101与里层102连结时至少使两根连结纱103A交叉的交叉结构的针织物形成。通过形成为交叉结构,容易兼顾作为立体编织物的罩13的透气性、形态稳定性、弹性(冲击吸收性)及耐久性(弹性的持续性)等。而且,由于罩13整体形成有间隙,因此也有利于罩13的轻量化。
这样,座垫12及罩13具有透气性,因此能够得到座椅10自身的透气性、散热性及水排出性。而且,由树脂形成座垫12及罩13,因此与使用天然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耐水性强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连结层103不限定于交叉结构,也可以是将表层101与里层102大致垂直地连结的柱结构、或者至少将两根连结纱103A和表里的针织物形成三角形的桁架结构。
另外,网眼100也可以形成为三层以外的多层结构。另外,也可以将表层101或里层102变更为一张网眼布料等,由针织物以外的物质构成各层101~10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不限于多层结构,也可以使用公知的网眼原材料。
如图3及图4所示,罩13一体地具备:左右一对袋部13F,它们卡挂于位于座椅底板11的前部左右的左右一对前方突出部11F;以及多个凸缘部14,它们超过座椅底板11的侧缘而朝向座椅底板11的下表面弯折。
在此,如图7所示,罩13中的除了凸缘部14以外的部分(相当于罩主体部15)仅形成到座椅底板11的侧缘部11S的位置,而不覆盖座椅底板11的下表面。
即,罩13具备:罩主体部15,其不从座椅底板11的侧缘向车宽方向内侧折回地覆盖侧缘;以及多个凸缘部14,它们从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由此,如图7中的箭头a所示,能够利用重力将向座椅10内部浸入的雨水、汗等水分从罩主体部15与座椅底板11的侧缘部11S之间向外排出。因此,能够形成为在座椅10内部不积存水的结构。
在此,罩主体部15相当于座椅10中的露出于外观的区域,包括网眼100和带部200(除凸缘部14以外)。因此,虽然罩主体部15也包括左右一对袋部13F、14E,但对于袋部13F、14E而言,因卡挂于左右一对突出部11F、11R的关系而覆盖到突出部11F、11R的下表面。
假设座椅10内部的水浸入到袋部13F内的情况下,被从袋部13F的开口排出。袋部13F的开口向座椅底板11的下方开口,因此座椅10内部的水被从座椅10下方排出而不会附着于乘客。
如图2及图3等所示,构成罩13的外周缘的带部200在罩主体部15的整个外周呈环状延伸出,在该带部200中包括左右一对袋部13F和凸缘部14。
带部200由比网眼100强度高的片材形成,例如由PVC皮革等合成树脂制的片材形成。由此,能够利用带部200对具有网眼100的罩13的强度进行加强。
另外,网眼100具有仅设置于罩13的上表面而不设置于罩13的左右侧面的部位。更具体而言,仅设置于驾驶员的就座区域。由此,能够通过网眼100确保驾驶员所接触的区域的透气性及散热性,且通过带部200提高罩13的强度。另外,从网眼100浸入的水分不从罩13的左右侧面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因该水分浸湿驾驶员(乘客)的腿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网眼100延伸到罩13的前表面中央部13FC和背面中央部13RC。由此,能够确保座椅10的前后方向的透气性、排热性、水排出性。而且,如图4所示,前表面中央部13FC及背面中央部13RC的网眼100向座椅下方露出。由此,水排出性进一步提高。罩13的前表面中央部13FC和背面中央部13RC处于远离驾驶员的腿的位置,因此即便排出水也能够抑制向驾驶员的腿的附着。
凸缘部14具备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从罩主体部15的左右的侧缘延伸出的左右一对凸缘部(将前侧称作侧方第一凸缘部14A,将后侧称作侧方第二凸缘部14B)。而且,凸缘部14具备从罩主体部15的后缘延伸出的左右一对后方凸缘部14C和从罩主体部15的前缘延伸出的前方凸缘部14D。
如图4所示,侧方第一凸缘部14A及侧方第二凸缘部14B形成为越往前端侧宽度越变窄的三角形形状,且前端通过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
左右一对后方凸缘部14C也形成为越往前端侧宽度越变窄的三角形形状,且前端通过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另外,后方凸缘部14C具备对座椅底板11的侧缘与后缘相连的部位即角部(后方突出部11R的区域)进行覆盖的袋部14E。该袋部14E是卡挂于座椅底板11的后缘的袋部。该袋部14E的前端也可以切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左右一对后方凸缘部14C上一体地设置有将它们相互连结的架桥构件14J,并且设置有供设置于座椅底板11的后部的左右一对突出部11C通过的开口部14K。
如该图4所示,右侧的后方凸缘部14C与右侧的侧方第二凸缘部14B当向座椅底板11的下方弯折时前端彼此重叠,并通过同一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由此,右侧的后方凸缘部14C与右侧的侧方第二凸缘部14B通过共同紧固而被固定,从而能够实现罩13的装卸作业的容易化及部件个数的削减。
而且,如该图4所示,在左右一对袋部13F、左右一对侧方第一凸缘部14A、左右一对侧方第二凸缘部14B及左右一对后方凸缘部14C彼此之间形成有比各凸缘部14A~14C的宽度宽的间隔K1、K2、K3。
上述的间隔K1~K3成为能够将浸入到座椅10内部的水分从罩主体部15与座椅底板11之间效率良好地排出的空间,因此通过确保为比凸缘宽度宽,从而能够提高水排出性。
前方凸缘部14D形成为以相同的宽度延伸的长方形形状,并通过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前部中央。
在此,在图2中,双点划线表示就座于座椅10的驾驶员的腿。其中,带有符号X的双点划线表示驾驶员的行驶时的腿,更具体而言,表示将腿放置于机动二轮车1的踏板时的位置。
另外,带有符号Y的双点划线表示停车时的腿,更具体而言,表示使腿接触于地面时的位置。另外,在图2中,“A-A”线是横切侧方第一凸缘部14A的断面线,“B-B”线是横切侧方第二凸缘部14B的断面线。
如图2所示,在本结构中,侧方第一凸缘部14A及侧方第二凸缘部14B在侧视下设置于比行驶时的腿X及停车时的腿Y靠后方的位置。
即,侧方第一凸缘部14A及侧方第二凸缘部14B避开与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由此,能够抑制在罩13的表面及内表面传递而附着于各凸缘部14A、14B的水分向驾驶员的腿附着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座垫12具有由树脂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座垫12进行覆盖的罩13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设置于座垫12,并且在对三维网状结构进行覆盖的区域具有网眼100。由此,能够跨罩13和座垫12而确保连续的透气性,能够提高座椅10整体的透气性、散热性及水排出性。另外,座垫12及罩13可以使用树脂等耐水性强的材料。另外,能够将罩13从座垫12取下而进行清洗。
另外,由于具有比网眼100强度高且呈环状包围网眼100而构成罩13的外周缘的带部200,因此能够通过带部200有效地提高罩13自身的强度,并且能够抑制终端的倒圆。
另外,网眼100经由带部200而支承于构成座垫12的底板部的座椅底板11,因此容易确保罩13的支承强度。
而且,座椅底板11与座垫12的三维网状结构的部分分体,带部200支承于座椅底板11的下表面,因此能够使座椅底板11形成为高强度,并且容易得到罩13的支承强度。
而且,网眼100由多层结构的立体编织物构成,因此能够提高网眼100的缓冲性。
另外,网眼100具备设置于罩13的上表面且不设置于罩13的左右侧面的部位,因此能够抑制由从网眼100浸入的水分浸湿驾驶员(乘客)的腿的情况。另外,网眼100延伸到罩13的前侧和背面侧,且在座椅下方露出,因此水排出性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罩13具有:罩主体部15,其不超过座椅底板11的侧缘地覆盖至侧缘;以及多个凸缘部14,它们从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并且,多个凸缘部14避开罩主体部15中的与该车辆的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罩13中传递而流到各凸缘部14的水分向驾驶员(乘客)的腿附着的情况。
另外,具备从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卡挂于构成座椅底板11的前端的前方突出部11F的袋部13F,多个凸缘部14A~14C从罩主体部15的侧缘及后缘延伸出。由此,通过在将罩13的袋部13F卡挂于座椅底板11而将罩13临时固定之后将从罩主体部15中的侧缘及后缘延伸出的凸缘部14A~14C安装于座椅底板11这样的简单的作业就能够装配罩13。因此,罩13的装卸作业容易。
另外,也可以是,设置从罩主体部15的侧缘及前缘延伸出的凸缘部,且使罩能够容易装卸。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罩主体部15的前缘延伸出的前方凸缘部14D安装于座椅底板11,因此能够提高座椅10前部处的罩13与座椅底板11的安装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能够通过罩13的袋部13F确保座椅10前部的安装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前方凸缘部14D。
另外,凸缘部14A~14C隔开比凸缘部14A~14C的宽度宽的间隔K1~K3而安装于罩主体部15,因此能够提高从各凸缘部14A~14C之间的水排出性。
另外,不同的凸缘部14B、14C朝向座椅底板11的相同的安装部位(孔部11H)延伸,并通过共用的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由此,能够实现罩13的装卸作业的容易化及部件个数的削减。
另外,安装构件21是利用设置于座椅底板11的孔部11H将座椅底板11与凸缘部14B、14C相互固定的夹持件,因此能够利用广泛普及的夹持件而使罩13的装卸容易。
而且,罩13具有将罩13内外连通的网眼100,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通过网眼100而浸入到座椅10内的水分在多个凸缘部14传递时向驾驶员(乘客)的腿附着。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形及应用。
例如,座椅10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驾驶员专用的单座,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供驾驶员及同乘者乘车的串列座椅或同乘者专用的单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座垫12与座椅底板11分体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座垫12与座椅底板11形成为一体。例如,在座垫12的制作时,可以使座垫12的下部为板状而一体地形成座椅底板11。
另外,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以外的车辆的座椅结构。例如,能够适用于跨骑型车辆等座椅向车外露出的车辆的座椅结构。跨骑型车辆是如下车辆:包括跨车身乘车的车辆整体,没有限定于机动二轮车(也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等其他二轮车、以及ATV(全地形车辆)等三轮车辆、四轮车辆。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具备座椅底板(11)和安装于座椅底板(11)的罩(13),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13)具有不超过所述座椅底板(11)的侧缘地覆盖至所述侧缘的罩主体部(15)和从所述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多个凸缘部(14),
多个所述凸缘部(14)避开所述罩主体部(15)中的与该车辆的驾驶员的腿对应的位置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座椅结构具备从所述罩主体部(15)延伸出而卡挂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前端或者后端的袋部(13F、14E),
多个所述凸缘部(14A~14C)从所述罩主体部(15)的侧缘及后缘延伸出,或者从侧缘及前缘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凸缘部(14A~14C)隔开比所述凸缘部(14A~14C)的宽度宽的间隔而安装于所述罩主体部(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不同的所述凸缘部(14B、14C)朝向所述座椅底板(11)的相同的安装部位(11H)延伸并通过共用的安装构件(21)而安装于所述座椅底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构件(21)是利用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11)的孔部(11H)而将所述座椅底板(11)与所述凸缘部(14)相互固定的夹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13)具有将该罩(13)内外连通的网眼(100)。
CN201810024678.1A 2017-01-23 2018-01-10 车辆的座椅结构 Active CN108340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9791A JP6499678B2 (ja) 2017-01-23 2017-01-23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17-009791 2017-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0996A true CN108340996A (zh) 2018-07-31
CN108340996B CN108340996B (zh) 2020-11-10

Family

ID=6100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4678.1A Active CN108340996B (zh) 2017-01-23 2018-01-10 车辆的座椅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51464B1 (zh)
JP (1) JP6499678B2 (zh)
CN (1) CN108340996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9581U (ja) * 1983-03-28 1984-10-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単車用シ−トの表皮部材取付構造
JPS63117387U (zh) * 1987-01-23 1988-07-29
JPH07323874A (ja) * 1994-05-31 1995-12-12 Plus One:Kk 幼児用三輪車のサドル構造
US20040095001A1 (en) * 2002-11-18 2004-05-20 Dennis Hancock All terrain vehicle seat cushion
JP3123959U (ja) * 2006-04-28 2006-08-03 株式会社デイトナ 乗り物用シートカバー
JP3128129U (ja) * 2006-09-29 2006-12-28 株式会社デイトナ 乗物用シートカバー装着構造
US20070001336A1 (en) * 2003-08-26 2007-01-04 Sadao Nishibori Cushion material formed of spring-structured resin-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cushion material, and mold used for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8029752A (ja) * 2006-07-31 2008-02-14 Honda Access Corp シートカバー
CN101209734A (zh) * 2006-12-27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13226946A (ja) * 2012-04-26 2013-11-07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203780665U (zh) * 2013-12-03 2014-08-20 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密度复合鞍座垫板及其鞍座
CN204223049U (zh) * 2014-10-24 2015-03-25 许资胜 软质座垫的结合结构
JP2016112986A (ja) * 2014-12-12 2016-06-2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機能付表皮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CN106061826A (zh) * 2013-10-21 2016-10-26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用于人体的支撑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191B (en) * 1996-04-20 1998-11-04 Stephen Alexander Morris Inflatable bicycle saddle cove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9581U (ja) * 1983-03-28 1984-10-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単車用シ−トの表皮部材取付構造
JPS63117387U (zh) * 1987-01-23 1988-07-29
JPH07323874A (ja) * 1994-05-31 1995-12-12 Plus One:Kk 幼児用三輪車のサドル構造
US20040095001A1 (en) * 2002-11-18 2004-05-20 Dennis Hancock All terrain vehicle seat cushion
US20070001336A1 (en) * 2003-08-26 2007-01-04 Sadao Nishibori Cushion material formed of spring-structured resin-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cushion material, and mold used for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123959U (ja) * 2006-04-28 2006-08-03 株式会社デイトナ 乗り物用シートカバー
JP2008029752A (ja) * 2006-07-31 2008-02-14 Honda Access Corp シートカバー
JP3128129U (ja) * 2006-09-29 2006-12-28 株式会社デイトナ 乗物用シートカバー装着構造
CN101209734A (zh) * 2006-12-27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13226946A (ja) * 2012-04-26 2013-11-07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106061826A (zh) * 2013-10-21 2016-10-26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用于人体的支撑元件
CN203780665U (zh) * 2013-12-03 2014-08-20 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密度复合鞍座垫板及其鞍座
CN204223049U (zh) * 2014-10-24 2015-03-25 许资胜 软质座垫的结合结构
JP2016112986A (ja) * 2014-12-12 2016-06-2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機能付表皮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1464B1 (en) 2019-11-20
JP6499678B2 (ja) 2019-04-10
EP3351464A1 (en) 2018-07-25
CN108340996B (zh) 2020-11-10
JP2018118557A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8885B2 (ja) シートカバー
JP638632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表皮材
CN108340995A (zh) 车辆的座椅结构
CN108944592B (zh) 制造座椅靠背和衬垫组件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组件
CN108340996A (zh) 车辆的座椅结构
JP5297330B2 (ja) シート
CN201362197Y (zh) 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
JP716888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206187350U (zh) 一种用于航空座椅的轻质座椅垫
JP2017100565A (ja) 積層構造体
CN110831844B (zh) 座椅
JP51150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094323A (ja) 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690029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カバー
RU118588U1 (ru) Чехол для спинки переднего сидень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2480925U (zh) 一种汽车坐垫
JP7221315B2 (ja) 座席用カバー
JP609838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759462B2 (ja) シート
CN20960034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座椅空间隔离装置
KR200339559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커버
JP201423059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RU77216U1 (ru) Чехол для кресла или дива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чехол для подголовника этого кресла или дивана
CN205468647U (zh) 一种可更换外套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105793103A (zh) 车辆用座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