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3596A -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3596A
CN108293596A CN201710997773.5A CN201710997773A CN108293596A CN 108293596 A CN108293596 A CN 108293596A CN 201710997773 A CN201710997773 A CN 201710997773A CN 108293596 A CN108293596 A CN 108293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water
bag
kilograms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77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977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3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3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5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具体包括:配好原料后通过发酵得生产用原料,接着装袋接种,接种时共布局在袋内放三层菌种,然后按常规方法管理至菌丝发满料袋。出菇管理时是将发好菌的菌袋外皮脱去,同时挖好栽培床,并以柱立的形式定植于栽培床坑内,10~15天时定点扒去覆土,并管理至菇体采收。采收一潮菇后,接着与已出菇的定点板块间隔20公分再定位扒去土壤,露出菌柱表面,然后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至平菇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由于是脱袋覆土、灌水,土壤内的水分高于料柱内的水分,子实体能够在充足的水分、养分的条件下,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生长,菌柄变粗,菌盖变厚、变大,故产量较常规技术能成倍甚至十几倍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属大型木腐菌类,栽培品种分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广温型等多个类型,栽培得法可周年生产。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是大众消费者普遍喜欢的一种食用菌品种,所以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传统平菇生产种植方法是:试管母种→ 制备原种→ 制备栽培种→ 选择原料→原料处理→ 装袋→ 高压或常压灭菌→ 接入栽培种→ 培养菌丝→出菇菌棒→出菇管理。其中,出菇菌棒制备环节时的接种流程大多是先将袋料两头打开,然后分别接入菌种,菌丝萌发至吃料时,是沿着料面慢慢吃料,所以菌丝长满袋需要1~2个月。而将菌棒管理出菇环节大多是将菌棒垒成墙,在管理出菇。
目前,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平菇的生物转化率维持在150~3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具体包括:配好原料后通过发酵得生产用原料,接着装袋接种,接种时共布局在袋内放三层菌种,然后按常规方法管理至菌丝发满料袋。出菇管理时是将发好菌的菌袋外皮脱去,同时挖好栽培床,并以柱立的形式定植于栽培床坑内,10~15天时定点扒去覆土,并管理至菇体采收。采收一潮菇后,接着与已出菇的定点板块间隔20公分再定位扒去土壤,露出菌柱表面,然后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至平菇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配比:玉米芯60公斤、甘蔗渣16公斤、麸皮8公斤、豆粉7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灰3公斤、复合肥1公斤、50%的多菌灵0.1公斤、水130~150公斤。
2、拌料:先将上述玉米芯、甘蔗渣、麸皮、豆粉、玉米面、石灰、复合肥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接着将多菌灵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把水拌入混合物料,并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调整为55~60%。
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起来进行厌氧发酵至物料变成灰褐色、有酒香味而得生产用原料。
4、装袋接种:物料发酵好后,取直径18×36厘米的栽培袋,一头塞上棉塞后并用绳子扎紧,然后先装入1公分厚平菇栽培种,再装料,料装至袋的1/2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再装料,将要装满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最后同样将袋口塞上棉塞并用绳子扎紧。
5、发菌:装好的料袋移到培养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将料袋培养至菌丝发满料袋。
6、出菇管理:将发好菌的菌袋外皮脱去,同时挖深30厘米、宽100厘米、长与地块相符的栽培床,接着用水将栽培床灌满,待水渗透后将脱好的菌柱立放于坑内,柱间隔1公分左右,空隙用土填平压实,上面盖土高于菌筒面2~3厘米,然后用1%的复合肥水溶液浇灌土壤,中间存水不渗为止,露出菌柱的部分接着用土盖严,在陪床面搭盖一层薄膜,并覆盖草帘保温保湿;当地面发干时可向地面浇水,保持地面潮湿而不积水,而空间湿度在85%左右,10~15天时定点扒去覆土,略露菌柱表面,似露不露即可,再浇透水一次,接着继续盖上薄膜,草帘,3~5天左右时,定点扒去覆土的地面则有菌蕾出现,此时,减少向地面洒水,而是向空中喷雾,保持空间湿度85~95%,当菌盖长到3公分左右,加棚内湿度达到90%以上,地面小浇水及空中喷雾并行,同时保持空气新鲜,当菌盖长到5公分左右,可向菇体表面喷水以及地面洒水,保持湿度达到95%,待菌盖边缘将要展平时,即可采收。
7、后期管理:采收一潮菇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草木灰,3~4天后浇水一次,待水渗透后,则用土盖严,接着与已出菇的定点板块间隔20公分再定位扒去土壤,露出菌柱表面,然后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至平菇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平菇栽培方法其工艺构思新颖,措施独特,生产过程中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2、通过实施本发明,接种时采用多层接种,所以菌丝萌发时是前、后、中间同时萌发,菌丝长满袋的时间比传统要快一倍以上。
3、通过实施本发明,由于脱袋覆土、灌水、土壤内的水分高于料柱内的水分,通过渗透压的作用,土壤的水分与料柱内的水分达到了平衡,菌丝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土壤内的营养物质,并向土壤内伸展,因为土壤本身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因而,菌丝体积累了大量的水分、养分、其营养、水分远远超出了菌柱本身所含的营养,而且柱间菌丝通过土壤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4、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定位出菇,培养料本身与外界接触面减少,水分散失量少,由于土壤对菌丝的压力,及土壤内的湿度,从而刺激了菌丝的扭结,加剧了菌蕾的分化。
5、传统的平菇生产过程中,因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子实体出现早成熟的现象。通过实施本发明,由于水分、养分的充足,预防了菌蕾因水分、养分的供应不足,成菇率低的现象,菌蕾的成菇率由常规工艺的15%增长到100%。同时,子实体能够在充足的水分、养分的条件下,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生长,菌柄变粗,菌盖变厚、变大,故产量较常规技术能成倍甚至十几倍的提高。
6、通过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平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原料配比:玉米芯60公斤、甘蔗渣16公斤、麸皮8公斤、豆粉7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灰3公斤、复合肥1公斤、50%的多菌灵0.1公斤、水130~150公斤。
2、拌料:先将上述玉米芯、甘蔗渣、麸皮、豆粉、玉米面、石灰、复合肥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接着将多菌灵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把水拌入混合物料,并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调整为55~60%。
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起来进行厌氧发酵至物料变成灰褐色、有酒香味而得生产用原料。
4、装袋接种:物料发酵好后,取直径18×36厘米的栽培袋,一头塞上棉塞后并用绳子扎紧,然后先装入1公分厚平菇栽培种,再装料,料装至袋的1/2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再装料,将要装满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最后同样将袋口塞上棉塞并用绳子扎紧。
5、发菌:装好的料袋移到培养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将料袋培养至菌丝发满料袋。
6、出菇管理:将发好菌的菌袋外皮脱去,同时挖深30厘米、宽100厘米、长与地块相符的栽培床,接着用水将栽培床灌满,待水渗透后将脱好的菌柱立放于坑内,柱间隔1公分左右,空隙用土填平压实,上面盖土高于菌筒面2~3厘米,然后用1%的复合肥水溶液浇灌土壤,中间存水不渗为止,露出菌柱的部分接着用土盖严,在陪床面搭盖一层薄膜,并覆盖草帘保温保湿;当地面发干时可向地面浇水,保持地面潮湿而不积水,而空间湿度在85%左右,10~15天时定点扒去覆土,略露菌柱表面,似露不露即可,再浇透水一次,接着继续盖上薄膜,草帘,3~5天左右时,定点扒去覆土的地面则有菌蕾出现,此时,减少向地面洒水,而是向空中喷雾,保持空间湿度85~95%,当菌盖长到3公分左右,加棚内湿度达到90%以上,地面小浇水及空中喷雾并行,同时保持空气新鲜,当菌盖长到5公分左右,可向菇体表面喷水以及地面洒水,保持湿度达到95%,待菌盖边缘将要展平时,即可采收。
7、后期管理:采收一潮菇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草木灰,3~4天后浇水一次,待水渗透后,则用土盖严,接着与已出菇的定点板块间隔20公分再定位扒去土壤,露出菌柱表面,然后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至平菇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

Claims (1)

1.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配比:玉米芯60公斤、甘蔗渣16公斤、麸皮8公斤、豆粉7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灰3公斤、复合肥1公斤、50%的多菌灵0.1公斤、水130~150公斤;
(2)拌料:先将上述玉米芯、甘蔗渣、麸皮、豆粉、玉米面、石灰、复合肥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接着将多菌灵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把水拌入混合物料,并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调整为55~60%;
(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起来进行厌氧发酵至物料变成灰褐色、有酒香味而得生产用原料;
(4)装袋接种:物料发酵好后,取直径18×36厘米的栽培袋,一头塞上棉塞后并用绳子扎紧,然后先装入1公分厚平菇栽培种,再装料,料装至袋的1/2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再装料,将要装满时,再装入1公分厚的菌种,最后同样将袋口塞上棉塞并用绳子扎紧;
(5)发菌:装好的料袋移到培养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将料袋培养至菌丝发满料袋;
(6)出菇管理:将发好菌的菌袋外皮脱去,同时挖深30厘米、宽100厘米、长与地块相符的栽培床,接着用水将栽培床灌满,待水渗透后将脱好的菌柱立放于坑内,柱间隔1公分左右,空隙用土填平压实,上面盖土高于菌筒面2~3厘米,然后用1%的复合肥水溶液浇灌土壤,中间存水不渗为止,露出菌柱的部分接着用土盖严,在陪床面搭盖一层薄膜,并覆盖草帘保温保湿;当地面发干时可向地面浇水,保持地面潮湿而不积水,而空间湿度在85%左右,10~15天时定点扒去覆土,略露菌柱表面,似露不露即可,再浇透水一次,接着继续盖上薄膜,草帘,3~5天左右时,定点扒去覆土的地面则有菌蕾出现,此时,减少向地面洒水,而是向空中喷雾,保持空间湿度85~95%,当菌盖长到3公分左右,加棚内湿度达到90%以上,地面小浇水及空中喷雾并行,同时保持空气新鲜,当菌盖长到5公分左右,可向菇体表面喷水以及地面洒水,保持湿度达到95%,待菌盖边缘将要展平时,即可采收;
(7)后期管理:采收一潮菇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草木灰,3~4天后浇水一次,待水渗透后,则用土盖严,接着与已出菇的定点板块间隔20公分再定位扒去土壤,露出菌柱表面,然后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至平菇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
CN201710997773.5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Withdrawn CN108293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7773.5A CN108293596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7773.5A CN108293596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596A true CN108293596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9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7773.5A Withdrawn CN108293596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35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520A (zh) * 2018-08-10 2019-01-18 遵义新蓝图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红平菇栽培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520A (zh) * 2018-08-10 2019-01-18 遵义新蓝图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红平菇栽培方法
CN109220520B (zh) * 2018-08-10 2020-11-10 遵义新蓝图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红平菇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3590B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5993613B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
CN101897273B (zh) 一种鸡腿菇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CN101455161B (zh) 北方半熟料开放式香菇生产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3190292A (zh) 粗腿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7371785A (zh) 一种人工栽培羊肚菌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7396751B (zh)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CN105265167A (zh) 一种以稻草为原料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4285664A (zh)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4303846A (zh) 用发酵料大袋栽培秀珍菇的方法
CN104054507A (zh)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9997605A (zh) 一种羊肚菌箱式立体高效栽培方法
CN108157059A (zh) 一种鸡腿菇生产方法
CN105272653B (zh) 一种黑木耳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2860218B (zh) 草原白蘑野外栽培方法
CN113179854B (zh)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8293586A (zh)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9156263A (zh) 一种白灵菇与羊肚菌套种栽培方法
CN104871820A (zh) 金福菇的栽培方法
CN108029453A (zh) 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
CN106212051A (zh) 一种香菇的定向出菇栽培方法
CN108293596A (zh) 一种平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3548568A (zh) 一种秀珍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